全面建设网络营销精品课程.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4387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70.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面建设网络营销精品课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全面建设网络营销精品课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全面建设网络营销精品课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全面建设网络营销精品课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全面建设网络营销精品课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全面建设网络营销精品课程.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全面建设网络营销精品课程.docx

《全面建设网络营销精品课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面建设网络营销精品课程.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全面建设网络营销精品课程.docx

全面建设网络营销精品课程

全面建设网络营销精品课程

 

全面建设《网络营销》精品课程

《网络营销》精品课程建设综合材料

 

 

青岛理工大学商学院

2009-09-23

 

《网络营销》精品课程建设综合说明

一、课程建设目标

《网络营销》课程建设的总体目标是:

深化以学生为本、着力培养具备创新意识人才为目标的课程改革,使本课程在师资队伍、教学内容和实践教学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创新、教材和教学资源库等方面更加完善,不断总结教学经验;使教师队伍在科研能力和教学水平方面有较大提高,力争将该课程建设成省级精品课程。

为了总体目标的实现,将总体目标划分成以下几个方面的具体目标。

1.完成立体化教材体系建设。

根据市场需要,结合教学实际,建成由书面教材、电子教材、网络课件、案例分析、试题库、系列参考书和实验指导书等构成的一流立体化教材体系;

2.不断完善教师队伍建设。

逐步完善主讲教师、助教、实验指导教师为一体的、相互协调的教学队伍体系;

3.创新教学方法。

采用案例教学法,多媒体教学互动模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课程的兴趣性与教学效果;

4.实验教学方法:

建立《网络营销》课程实验的网络实验环境,运用《浙科网络营销模拟教学软件》模拟真实的网络环境,让学生自己动手体会企业网络营销的魅力所在,把理论知识同实践相结合,同时为学生就业拓宽了路子;

5.不断完善教学内容。

根据市场需要和本学科的发展,不断充实和完善教学内容,及时反映本学科的发展动态,及时吸收本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

6.共享教学资源。

将相关的教学大纲、教案、习题、实验指导、参考文献等上网开放,实现资源共享;采用网络课件,便于学生自学,并可以测试学习效果。

二、课程师资队伍建设

经过几年来的不断充实与提高,课程教学团队的师资队伍结构比较合理;主讲教师具有较丰富的教学经验,授课水平较高,得到了学生好评。

课题组共10位教师。

课题组职称结构:

1名教授,5名副教授,3名讲师,1名实验员;学历结构:

1名博士研究生,6名硕士研究生;3名本科。

课题组成员近年来在国内外核心期刊上共发表教研、科研论文50余篇,主持和参加的教研、科研课题10余项,主编教材7本。

课题组师资队伍结构合理,整体教学质量高。

3名主讲教师教学质量高并各具风格,受到学生的一致好评。

课题组成员都是中青年教师,精力充沛,思维敏捷,勇于接受新思想和新观念,能够掌握网络营销发展的前沿信息,不断充实教学内容,确保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三、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

1.课程体系的改革

网络营销是是电子商务专业和市场营销专业的主干专业课程,商学院及市场营销教研室和电子商务教研室非常重视本课程的建设,除了提供先进的商务实践中心硬件保障外,还购置了网络营销、市场营销和电子商务多个软件平台,通过软件模拟实验,缩短了理论与实践的距离。

经过多年的努力,逐步形成了了新的课程体系。

编制了新的教学大纲,以此为依据,结合教学实际,正逐步完成立体化教材体系建设,目前已经建成了由文字教材、电子教材、多媒体课件、习题集、案例库、系列参考书和学习指导等完整的教学辅助资料,符合精品课程建设的要求。

2.教学内容的改革

体现了现代教育理念和新时代要求。

保证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和先进性,及时反映和吸收本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和研究方法。

积极吸纳优秀教学成果,使学生学到的知识确实“有用、有效、先进”,为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发展要求的新世纪人才提供有力的保障。

四、与课程体系相关的教学、科研获奖情况

课程主讲教师的获奖情况如下:

1.魏兆连的获奖情况

2004年、2003年,连续两年获得“青岛理工大学优秀班主任”

2005年,获得“青岛理工大学2005届校级优秀毕业论文指导老师一等奖”

2005年,山东省优秀学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

2005年,“中小企业信息化现状及发展研究”获青岛理工大学第五届商学论坛一等奖

2006年,获“学科建设贡献奖”

2.刘占军的获奖情况

2003年、2006年连续两届青岛理工大学青年骨干教师

2003年,《安全性-电子商务的核心》获全国高教研究学术研讨会学术委员会优秀论文二等奖

2003年,《风险投资与创业》获青岛理工大学优秀自编教材三等奖

2005年,“试论商品房市场定位策略”获青岛理工大学第五届商学论坛一等奖

2006年,获青岛理工大学商学院“学科建设贡献奖”

2006年,获“青岛理工大学优秀班主任”

五、采用的主要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及网络教学情况

本课程的教学与实践活动从单纯的理论教学模式发展成为“理论教学——案例教学——模拟教学”三位一体的互动式教学模式:

课堂讲授与课堂讨论相结合;课堂学习与课外实践相结合;课堂讲授与实验模拟相结合;课堂案例讲解与课后自己收集案例并进行分析相结合;课堂学习与课后利用网络资源学习相结合;教材知识与参考书知识相结合。

实践教学中,采用“教师少讲,学生多做,巡回辅导,随时纠错,提高技能”的教学方法。

启发学生“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实事求是,随时记录”。

要求“态度认真,操作规范,注重过程,结果准确”。

教学大纲、多媒体课件、电子教案、电子教材、习题集、案例库、实验大纲及实验指导书、教材及参考文献目录、讲课录像等已经上网,供学生学习参考。

并可做到网上适时交互式教学。

网址:

六、实践教学及对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情况

本课程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在规范化课程实验基础上,合理设计和布置面向应用的实践课题,培养动手能力;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结合全国大学生“挑战杯”和其他类型网络营销的活动实践,引导学生动手解决企业或学校的实际问题,锻炼和检验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实践教学内容的具体安排如下:

1.安排课内上机实验学时

在2004级网络营销培养计划的制定过程中,充分考虑到该课程的实践性对学生理解网络营销相关知识与掌握相关技能的重要性,特安排了16个学时的上机学时。

2.充分利用网络营销的实验平台开展模拟实验

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商学院“商务与管理实践中心”中的网络营销实验平台,开设网络营销模拟实验及网络营销开放性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网络营销的流程及其先进性,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3.搜集网络营销案例并进行分析

作为课后的实践性活动,搜集成功的和失败的网络营销的现实案例,并分析其成功或失败的经验与教训,加深对网络营销具体应用的认识。

4.撰写论文

课堂上布置问题(如,中小企业应如何开展网络营销,网络营销导向的网站分析与设计),要求学生以论文的形式上缴,促使学生课后多查阅相关资料,促进相关知识的获取与吸收。

5.教学与科研相结合,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学与科研结合方面,课题组教师和学生结合实际应用,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如在指导教师的带领下,2006级毕业生薛亮同学完成了“青岛理工大学学生工作部网上助学贷款系统”的开发工作,该系统目前运转良好;2008级毕业生陶雨莹等同学建成了“青岛理工大学商学院网站”,并由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负责日常更新与维护工作,等等。

通过这些实践活动,提高了教师的科研水平,也强化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八、教学组织管理

该课程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教育于一体。

强调课内教学和课外实践相结合;教书育人效果明显。

九、课程特色

1.课程体系建设成熟。

有一整套完整、经过实践检验、可用的教学资源,包括教材、电子教案、模拟软件、网上学习系统,经过6年的教学实践,内容不断得到丰富和完善,在应用中获得了学生的认可。

2.教学和学习方式创新。

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的在线使用,教学课堂与网络连接,利用各种企业网站介绍不同网络营销模式及企业案例,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优势,将互联网的基本操作以及应用融于课程之中。

3.课程建设有前瞻性、先进性和务实性,建设成果突出。

本课题组的主要成员在网络营销教学及精品课程建设方面作了大量的研究工作。

课程建设强调前瞻性、先进性和实用性,目的在于培养社会急需的实用型网络营销人才。

 

商学院电子商务教研室

魏兆连

2009.09.2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