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春节回乡调研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446634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13.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个人春节回乡调研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个人春节回乡调研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个人春节回乡调研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个人春节回乡调研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个人春节回乡调研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个人春节回乡调研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个人春节回乡调研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个人春节回乡调研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个人春节回乡调研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个人春节回乡调研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个人春节回乡调研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个人春节回乡调研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个人春节回乡调研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个人春节回乡调研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个人春节回乡调研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个人春节回乡调研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个人春节回乡调研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个人春节回乡调研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个人春节回乡调研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无论什么话,干部都要听;

无论反映的问题有多难,都要认真去解决。

同时对参加恳谈会的党员干部提出“五不准”的要求,即不准无故推迟或不召开,不准中途打断群众提出尖锐问题和意见,不准顶撞群众的指责和抱怨,不准推脱群众提出的疑难问题,不准因此增加农民负担。

“村情民意恳谈会”会议制度,建立起了基层干部与群众的定期对话机制,畅通了干部了解民意的渠道,也锻炼了党员干部解决复杂问题、为民办实事的能力。

  当地开展的这些保持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丰富多彩、深入民心,触动了我也启发了我。

在新的一年里,按照部里的实施方案,先进性教育活动要进入第二阶段。

我决心要把从地方带来的先进做法和经验形成文字,积极向单位领导献言献策,促进我们的先进性教育活动取得更大的实效。

究制,各级政府主要负责人切实担当起了第一责任人;

三是组织到位。

退耕还林粮食补助资金兑现工作由各级直补办负责,同时与林业部门密切配合,加强协调沟通;

四是经费到位。

各县(市)区财政适当安排必要的经费,保证了工作的顺利进行。

  “四个一竿子插到底”:

即宣传发动、方案制定,信访处理,督促检查都要“四个一竿子插到底”。

宣传发动的面要广,手段要多多样、灵活,让广大农民充分了解发放政策;

制定方案要周密,落实方案要严密;

各级直补办要坚持24小时值班制度,及时处理人民群众来信来访;

加强对基层政策落实情况的督促检查,确保工作圆满完成。

  在数据搜集和走访了解的过程中,我越来越深刻的体会到,党的这些惠农政策,“含金量”确实高;

财政支农力度之大、落实之快,为多年来少有。

XX年,党中央继续努力建立为农民减负的长效机制,把国家的重大支农政策制度化、规范化;

继续将新增财政支出和固定资产投资向农业、农村、农民倾斜,逐步建立稳定的农业投入增长机制度;

继续更多的为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买单”,通过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计划生育、合作医疗、文化建设、社会救助等投入力度,使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明显加快。

相信在下一个春节,我会看到三门峡市乡村更加蒸蒸日上的景象,看到更多的农民走上康庄大道!

  三、三门峡市广大党员干部与群众心连心。

在保持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全市各级各部门争创“三好一强”领导班子,把发展经济、推进本职工作作为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解决热点、难点问题作为切入点,将“先进性教育”与“温暖工程”、“三级联创”、“党员先锋工程”、“后进党支部整顿”等工作紧密结合,为群众谋福利、办实事。

山城风来满眼春,党员干部劲头不断高涨,群众建设峡市的动力不断增强,两股力量形成无坚不摧的合力,推动着峡市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长足发展。

  大年二十八那天,我有幸跟随市委宣传部一行到灵宝市(县级市)五亩乡白马村看望贫困群众。

白马村有200户757口人,散居在距灵宝市50公里外的黄土旱塬上。

XX年8月以来,市委宣传部驻村帮扶工作队进村入户,引导群众发展苹果、烟叶、朝天椒、中药材等,增加农民收入;

争取资金13万元修建的新校舍主体工程,迄今已基本竣工;

组织群众铺设了进村的沙石路,初步解决了交通不便的老大难问题;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帮扶工作队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为该村制定了一户一头牛、一户三只羊、一人五棵经济树的“一三五”发展计划,并个人捐资3000元资助村民栽植优质柿子树,同时还将举办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班、联系劳务输出等计划列入了XX年扶贫日程。

这次探访中,宣传部驻村帮扶工作队为群众送去了慰问金和棉被、面粉等慰问品,并代表大家向老人们拜年。

另外还专门为该村15个贫困户送去了375公斤面粉、10件棉衣、10条棉被和750元现金。

一位70多岁的老人拄着拐杖,出门迎接领导来访,党员同志们赶忙上前去扶住他,关切的询他的生活情况,嘱咐他有困难尽管说。

彼时彼景,现在仍历历在目,党给群众的温暖不仅照亮了群众的心,也激励了我在今后求真务实,多为群众办实事。

  笔者从《关于三门峡市XX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XX年财政预算的决议》中了解到,XX年三门峡市财政加大了对“三农”发展的支持力度——大力实施“村村通”工程,市县两级筹集资金3000万元,修建道路273公里,解决了119个行政村行路难问题;

筹集资金380万元,支持农村安全饮水工程;

投入资金300万元,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农业信息服务网络。

新的一年年初,三门峡市《政府工作报告》发布,重点提出抓好特色农业产业基地建设。

即围绕发展牧、果、林、烟等支柱产业,建设瘦肉型猪、优质肉牛、肉羊、绿壳蛋鸡等畜牧生产加工基地;

打造SOD苹果、“三门峡”牌烟叶等特色名牌产品;

开拓25万亩优质烟叶、10万亩无公害蔬菜、4200万袋食用菌及万亩玫瑰药材基地建设,加快形成区域性主导产业;

完善市县农产品检测服务网络,搞好原产地域产品保护认证和绿色食品生产;

推动农业信息化“进村、入户、到企”,突出抓好10个示范村、30个龙头企业等信息网点;

规划建设一批农产品专业批发和集贸市场,发展新型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农民经纪人队伍,开拓国内外市场。

政府的关注和扶持,给了群众新的曙光、新的动力!

  振奋之余,我深深的懂得了:

顺民意、得民心是党的政策实施的前提。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要在保持党员先进性教育新的阶段努力进一步提高自身素质和业务水平,时刻注意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投身改革和建设的大潮。

个人春节回乡调研报告  “追忆往昔,杨柳郁郁绕沟渠,今归来兮,雪花纷纷裹天地。

”今年回东北老家过年,迎接我的再不是小时候凛冽刺骨的寒风,而是银白色天地间和暖的冬阳。

这也恰似老家的现状,日子虽然还有些许不易,但是毕竟一天天好起来。

回乡几天,漫步在倍感亲切的雪景里,踏着熟悉又有些陌生的土地,感受到这方水土滋养出的质朴、善良、乐观和希望,这一切始终在无形中默默地感染我、激励我。

  乡村公路

  老家发展最大的希望和瓶颈都在路。

“要想富,先修路”的口号喊了不知多少年,连村头屋墙上的标语都已被岁月腐蚀得不再清晰,乡亲们始终望眼欲穿地期盼着。

听说到去年,借着新农村建设的东风,村里领导们才终于在乡村道路建设上花些心思。

村里那条夏天泥泞、冬天颠簸的土路终于真正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一条宽阔敞亮的水泥路也终于姗姗来迟。

别看只是一条水泥路路,它给老家人们带来的可不仅仅是村容村貌上的改变。

自从修了水泥路,村里通了公共客车,人们出行方便了,货物运输也容易了,村里超市的老板再也不用自己开三轮车去乡里县里进货,公共汽车可以直接捎货上门;

来往商贩也可以直接深入到村里进行买卖,乡亲们再也不用为手里有好东西卖不出去发愁了;

另外,村里有些年轻人买了车,搞短距离载人载物运输等等。

路修好之后,乡亲们致富的途径更加宽广了。

  但与新建村路功能发挥不相适应的是村路管理养护方面的滞后。

路修好才一年多,已有一些路段出现严重破损了。

可是,乡村道路管养的主体责任与路政管理工作并不到位,谁来谁负责协调管理?

谁来组织维修队伍?

谁支付维修资金?

这些都是摆在眼前的棘手问题。

俗话说,“修路,建路,二分修建八分养护”,真不知这条承载着乡亲们美好愿景的希望路能发挥多久作用?

  乡村教育

  都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在农村老家培养出一个真正走出农村,脱离农业的孩子虽说要不上百年,却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父亲在村小任教近三十年,他总是感叹:

这些年,学校里走出去真正考上大学,留在城市工作的学生十个手指数得过来。

春节抽空回到十多年前自己就读的小学校园,发现变化很大,修了新围墙,盖了新校舍,换了新桌椅,配备了微机室,学校教学的硬件设施完备,环境优良,图书、文体器材、教学仪器等也都有相应的配套。

可是越来越好的教学环境并没有激发起孩子们学习热情,目前初中毕业,高中没念几天就辍学在家的农村学生特别多,读书无用论在农村抬头。

  在全国高校都紧锣密鼓扩招的大潮中,老家的孩子们为何在升学的路上停止了脚步呢?

仔细想想,这与农村教育长期被定位为城市教育的延伸,而没有立足乡村生活与乡村社会发展的需要关系极大。

除了为升学做准备,农村教育并没有发挥其他更多的功能。

乡村教育的发展该何去何从?

我想在现代文明的背景上,立足乡村社会与乡土文明,除了为乡村孩子提供现代性价值中必不可少的发展机会,更应该给他们提供乡村社会的精神滋养,促进他们对乡村文明与乡土价值的内在理解,增进他们的乡土认同,厚实他们的乡土精神底气,提升他们的文化自信,使他们获得一种在与现代化接轨的过程中又不失乡土精神资源的可能性。

更重要的是,这样的乡村教育也可以为浮躁的现代社会与现代教育增加一份源自乡村大地的质朴与宁静,为置身现代化之中的每个人提供一份乡土自然的清心与慰藉。

  乡村的低碳生活

  回老家过年最直接的体会是花费低,能耗少,而且任何物品物尽其用的程度远远高于城市。

不浪费似乎就是父母一辈子生活的准则。

拿拖布来说,他们还是不会去超市买现成的拖布,母亲都是将废弃衣物等剪成的布条儿钉到使用多年的t字形木棍上,这样自制的拖布虽然不及工厂制成品那么精致,却是十分好用的。

还有,这次在老家吃到了在市场上根本买不到的“晒干菜”。

东北秋末霜期快到的时候,自家菜园种的蔬菜一般都吃不完,母亲为了能让这些自家产的好东西免受霜冻,便早早地就把茄子、豆角、土豆等新鲜蔬菜或生或熟的切成条状、块状,晒干,装袋保存起来,待转年春天自家没有新鲜蔬菜的时候吃。

节约无疑是父母生活内容的最佳诠释。

比如用水,母亲经常是洗过衣服的水接着洗抹布,然后用来拖地,最后再用来冲洗院落,反正都是用到无法继续使用为止。

春节期间,好些剩饭剩菜,母亲舍不得扔掉,于是就仔细分类、装袋,拎好远送去给养猪的邻居。

  对于父母亲的生活方式,大多生活在城市的人估计无法理解,从前我也不明白,日子一天天好起来,生活也并非如此拮据,还有必要这样吗?

现在我懂了,父母这种传统的、甚至说有些原始的生活方式不是抠门,不是愚昧,而是健康的、可持续的,或者用时下时髦的话说,是低碳的。

  后记

  春节返乡,真正深入到中国农村的最基层,虽说只逗留了短短几日,但却足以让我感受到这个小山村由里到外的变化和日复一日的进步。

老家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精神生活丰富了,干群关系更加融洽了,党和政府的许多强农惠农政策都落到实处了。

但同时也必须看到,老家的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还很薄弱,农业经营方式依旧粗放,靠天吃饭的局面还没有根本改变,乡村教育的发展阻碍重重,农村人力资本存量严重不足等问题仍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老家的发展。

相信在党和国家政策的正确引领下,在各方力量的不懈努力下,在老家人民的辛勤耕耘下,家乡的面貌会越来越好,人们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正月初五早晨,老家下了一场小雪,雪后的村落显得格外清亮。

再过些日子,气温慢慢回升,冰河渐渐融化,又是一年春来早,又要开始新一轮的忙碌了,乡亲们的脸上都流淌着春天的笑意和喜悦。

候鸟般回城的身影又都一个个背起行囊准备出发了。

其实,在外闯荡的人们真的像风筝一样,飞得再高再远,线的另一端还是牢牢地系在老家的那块土地上。

让更多的人知晓南岳,了解南岳,来岳观光许愿,带动南岳旅游经济进一步发展。

个人春节回乡调研报告  在城里过年,感觉很无聊,空气不好,待在房间里也闷得慌,不如干脆到乡下走走。

一则可以给乡里的亲戚们拜拜年;

二则可以散散心,呼吸呼吸新鲜空气;

三则可以对农村发展的情况做些调研和进一步的思考。

由于所调研的村户都建立在熟人的基础上,这也就保证了调研情况具有较高的准确度。

  下面简单介绍一下所调研的两个乡的背景资料(来自两个乡所在县的网站介绍),这里舍去具体的乡名,就用字母代替。

  A乡位于靖远县城西南部,距县城47公里,境内山大沟深,信息闭塞,交通不便,海拔1880—2240米,年平均降雨量240毫米,年均蒸发量1800毫米,无霜期165天,年平均日照2700小时,年平均气温℃,最大冻土深度米。

平均风速米/秒,最大风速22米/秒。

降水年内分配不均,年内降水主要集中在7、8、9三个月,7—9降雨量约占年降雨量的60%。

这里气候干燥,风多雨少,十年九旱,自然灾害频繁。

A乡属黄土高原梁峁沟壑区,在地质构造上为秦、祁台块,广泛覆盖着第四纪期马兰黄土,质地均匀,有大孔隙,透水性强,易形成水土流失,属典型的干旱山区。

  A乡现辖11个行政村,71个社,3296户,16005人,有劳动力9252人,耕地面积118976亩,人均亩,全为旱地,其中:

梯田13000亩,坝地8000亩,坡地97976亩,有大牲畜5248头,羊10673只,猪3689头,鸡31296只,累计实施退耕还林工程14682亩,有水窖15000眼。

粮食作物以春小麦、扁豆、豌豆、玉米、洋芋为主,是自给自足的自然型经济模式,经济作物以少量的板兰根等中药材种植为主。

多年来,A乡由于受气候、交通等自然条件和农业生产条件的严重制约,农民经济收入低而不稳,粮食产量极低,人畜饮水困难。

这些年全乡粮食总产量大约为368万公斤,人均产粮大约230公斤,人均纯收入大约为1000元,其中副业和其它收入占人均纯收入的75%—80%左右。

  A乡现有学校35所,其中小学31所,独立初中2所,戴帽初中2所,有教师220人,学生3730人(小学2438人,中学1039人,学前班253人)。

有中心卫生院1处,卫生院门诊1处,医护人员5人,病床10张。

  为了发展农村经济,改变贫困落后面貌,历届A乡党委、政府的主要发展思路是:

修梯田、打水窖、铺地膜、调结构。

  B乡位于靖远县南部,东接高湾乡,西接若笠乡,南与会宁县搭界,北与乌兰镇毗邻,俗称靖远南川。

所辖总面积455平方公里,辖9村54社,3935户21050人。

  B乡交通通讯方便,靖天公路横贯南北,村村通公路、通电视。

交通便利,程控电话、移动电话覆盖全乡。

  解放前设B乡公所,1949年9月解放后成立区公所;

1958年成立B乡人民委员会;

1966年建立B区革委会;

1981年6月成立B乡人民公社管委会;

1983年7月至今,称B乡人民政府。

  B乡境内土地资源丰富,总耕地面积65706亩,以种植业为主,盛产小麦、糜谷,玉米、黄豆等多种粮食作物和西瓜、黑瓜籽、油菜、大蒜等诸多经济作物。

B乡的西瓜品种优良,个大味甜,含糖量高,已得到国家农业部绿色产品认证。

B乡籽瓜风味独特,瓤艳味美,香甜似蜜,是解毒、利尿、消渴、润肺之佳品。

  近年来,B乡大力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业经济结构调整,取得了可喜成绩。

建成“池三改”(沼气池带动,改厕、改圈、改厨)沼气池1131座,谱写了“不见炊烟起,但闻饭菜香”的农村生活新篇章。

发展大棚早熟洋芋1500亩,舍饲养羊户780户,创建私营规模化肉牛养殖企业一个,开创了农民增收的新路子。

引进招商引资项目------白茨沟小流域综合治理开发工程,建成容量1500立方米的水库一座,为发展水产养殖和开发旅游产业,创造了良好的自然环境和投资环境。

  B乡商品流通活跃,乡政府驻地B村于1988年建成B乡集贸市场,每月逢农历“一、四、七”开集,商贾云集,市场繁荣,秩序井然。

  B乡坚持兴学重教,乡村各级坚持大办教育,改善办学条件,现有中学4所,小学25所,教职工316人,学生5600名,乡有文化站,村有文化室,村村有社火队,唱秦腔,看电影,放录像等文艺活动遍及村社。

  B乡历史悠久,是古丝绸之路必经之地,境内有黑城子的唐宋代古城遗址,清代名将宋可进将军墓,宋可进将军府遗址,清代古建筑双龙寺等古遗址,解放前曾出土晋代黄金印一枚,薄入麻雀牌,印上安一金骆驼(王爵驼钮),印上刻有“晋归义羌王”数字,现存西安博物馆。

  本次调研的主要方法是:

选取A乡某村农家一户,B乡某村农家一户,通过典型访谈来分析问题。

  先说说到A乡某村杨(姓氏虚拟)家调研的情况。

  主人先陪我在二院子转了转。

这里的农村家户院落一般有正院和二院子之分。

正院主要住人及存放主要的东西,二院子主要有厕所、鸡舍、狗舍及存放一些柴草农具等。

二院子位置在正院的大门前方。

杨家二院子较大,大约有200平方米左右,二院子建一间房,比较简陋,主要是放些柴草及农具类,另建一个狗舍,养一条狗,其作用主要是来人提醒及防盗。

  从二院子进门,就是杨家正院,院子大小也有200平方米左右,跟二院子面积大小差不多。

院墙都是砖砌的。

院内建三间房,也全是砖砌。

一间房儿子住,一间房住老人,一间房是厨房,住老人的一间房相对比较大。

三间房外皮都用瓷砖包了起来,看起来很漂亮。

  老人住的房子里,有火炕,有沙发,有火炉子,有一个中等大小的柜子,较新,墙上挂着毛主席像。

  在老人住的房子里,围着暖暖的火炉,我坐在炕沿边,一边喝着农村人炉火熬的罐罐茶,很香,一边和这家人聊了起来。

  这是一家搬迁户,是从塬上搬到水川地区的。

搬迁的原因是这些年天气变暖,雨水越来越少,旱地产量太低,养不住人,政府就下决心整村搬迁,并给每家每户补助建房款1万元,有的是建房前就给,有的是看农户建好房验收后再给钱。

现在原村的人已经大部分都搬迁到这里,还有一部分以后可能都要搬迁过来。

但有关系的,比如城里有人打招呼的,或跟乡里领导关系好的,可能就先搬迁,没有关系的,可能就要到后边才能挨上。

  家里有5口人,老两口,儿子,两个男孙子。

地有十几亩,家里的地是搬迁时政府白送的,给每家每户每个劳动力4亩左右,都是水浇地。

这里的地原来都是荒滩,是政府用推土机推平整好,然后交给每家每户耕种。

另外,浇水的水渠也是政府提前都整好的,农户直接使用就是。

地平时主要由两个老人务,另帮看两个孙子,孙子都不到10岁。

这里的地盐碱较大,产量低,平时主要种包谷、小麦、西红柿等,这些年主要种蔬菜。

由于靠近公路边,销路较好,不像原来住的塬上,有东西也卖不出去。

  儿子过年才回来,过完年就去城里打工。

问儿子媳妇干啥?

说前几年就跟儿子闹离婚,一直闹离婚闹了几年,现在人到哪儿去了,也找不见。

据说媳妇人长的也比较漂亮,当时结婚时也未领结婚证。

问为啥没有领?

说是到乡上去领,人家要30元钱,就没有领,最后也没有人管这事。

结婚后,小两口生了三个孩子,其中一个是姑娘,两个是儿子,最后闹离婚,姑娘媳妇领走,两个儿子留给男方。

前些年,媳妇来过一次,只是远远地站在路边看了一下两个孩子,就走了,后来就再没有了消息。

  家里平时政府每月给50元左右钱,说是享受低保的钱。

说现在各家各户政府都每年给钱。

问给各家各户的钱多少有没有区别。

说有区别,有的家多,有的家少。

问是否穷的人享受更多?

说不一定,看关系,有家里条件好的,反而享受的多,有的不是。

  虽然存在问题,但主人还是认为,现在国家总体对农民很好,要比以前好多了。

农村人看病也报销百分之八十左右,这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

  另外,家里原来有一个残疾人,是盲人,也是主人的弟弟,现在城里的养老院养老,这也减轻了家里人的负担。

之所以能到城里养老院养老,也是托一个熟人找关系说了话。

  目前,两个老人都快70了,农活也干不动了,还要看两个孙子,去年劳动时一个就晕倒在地里,差点过去。

老人希望儿子今年不要去打工,留在家里种地,但儿子似乎没有这种想法。

  问到村里搬迁户其他人的情况,说大部分都可以,也有很不错的。

有的家里养几千只鸡,有的养羊也很多,这些家里都很不错。

一般大部分家里都有摩托车等。

但仍留在塬上还没有搬迁过来的,就日子较苦。

  中午在主人家里吃放,主人很热情,端上来的是自己平时喜欢吃的农家饭,也有很多肉,说是自己家养的猪肉,放心吃,不是给城里人供的。

我吃了几口肉,感觉很不错,与城里自己买的肉味道确实有区别。

  下面说说到B乡刘(姓氏虚拟)家调研的情况。

  刘家二院子也较大,大约有200平米左右,二院子有以前建的两间旧房,门框已破旧,一看此房,感觉让人回到了20年前。

  正院大约也有200多平米,建有五间房,院墙和房子也都是砖砌。

一间比较大的,是上房,住老人。

其它房,都是原来子女住的,现在有的子女出嫁了,有的出外工作了,一个儿子另外建了一个新院,有的房就空闲下。

  在主人家上房的墙上,挂着毛泽东像,是一个站像,毛主席看起来很威严,戴着帽子,穿着风衣,目光炯炯有神,像远方看去。

据说大部分农村人家里上房或主房,墙上挂毛泽东像的很多。

  家里平时就老两口常住,都快70了。

三个姑娘都已出嫁,小儿子在外地一家信用社工作,是大专毕业多年后经过多次找关系才办成的。

大儿子虽是农民,但已独立门户出去。

大儿子平时在外打工,媳妇在家干农活,而大儿子的孩子大部分时间还是由老人照看。

有孙子两个,一个5岁左右,一个不到几个月。

  家有地4亩左右,都是水浇地,平时主要两个老人务。

家里原来也有一些旱地,在沟里,由于这些年天气变暖,雨水也少了,产量太低,就没有去耕种,也就撂荒了。

整个村子的旱地都是这样,都基本撂荒了。

另外,大儿子家也有水地10亩左右,由于大儿子在外打工,媳妇一个人顾不过来,地也就大部分承包了出去,每亩每年承包费200元左右。

  问儿子出去打工是自己找的还是别人帮找的?

说也是一个亲戚帮找的,就在这个亲戚所在的工程队干活,干的活也比较轻松,主要是给工地看管东西,一个月也能拿到三四千块钱。

  问家里养没养鸡或猪之类的,这样可能收入会更多一些。

说现在养这些不容易活,都是集体养殖,需要经常防疫等,这样就容易养活。

一个一个养的,都不容易活,病也多,有些肉猪,吃平常的猪食也长不大,必须要喂养特殊的或有添加剂之类的饲料,才能长大。

说到这里,老人感叹道,不知现在的鸡或猪,为什么不像以前好养,以前可是随便养就活,不知是为什么,不过,羊相对好养一些。

  谈到村子土地及种植情况,说大部分人家都是每户10亩地左右,也有30多亩的。

家里地多的,主要是前些年这些人家里姑娘比较多,姑娘出嫁后,家里地也就相对多了。

另外,村里人种地大部分都是各样种一些,这些年种西瓜、洋芋、蔬菜的较多,一亩地纯收入最少也有1500元。

问村子有没有种大棚的,说这个村没有,邻村有。

  现在整个村子,大部分都是砖瓦房,基本家家户户都有摩托车等,有的已经有了小汽车,价格有几万的,也有十几万的,不等,房子也多的都瓷砖包了,都很漂亮。

  村里有三座庙,供的都是农村的土神。

村里人一遇到事情,就到庙里求神烧香。

另外,村里人大都注重看风水,家里去世了人,埋一个有风水的地方很重要,要请风水先生多次到山沟里勘察。

有的家里为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