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猎人海力布》评课稿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344833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猎人海力布》评课稿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猎人海力布》评课稿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猎人海力布》评课稿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猎人海力布》评课稿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猎人海力布》评课稿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猎人海力布》评课稿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猎人海力布》评课稿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猎人海力布》评课稿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

本堂课是关于如何详细复述和创造性复述民间故事《猎人海力布》的展示研讨活动。

民间故事是民间文学中的重要门类之一,民间故事在我们五年级的课本中以整个单元的形式与学生相遇,为学生打开了一扇民间文学之窗。

但学生已经在北师大版自读课文中接触过《猎人海力布》,了解本文主要讲了“海力布救白蛇得宝石”和“海力布救乡亲变石头”两件事,而统编版中《猎人海力布》是三单元的第一篇精读课文,学生与本文并非初见,我们如何通过语文教学,教学生阅读民间故事呢?

一、重逢“海力布”,再思教学设计

(一)再见“民间故事”,思考目标定位

根据部编版教材的特点,结合课后题,我们认为本课应以“复述”为目的,在“详细复述”的基础上,转换复述者的视角,进行“创造性复述”,感受民间故事的魅力。

最终确立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内容,梳理故事情节,能详细复述故事。

这也是本课的难点,需要在单元课中补教复述的方法。

2.能用海力布和乡亲的口吻,创造性复述故事的第二部分---海力布救乡亲变石头,这是本课的重点。

3.能评价故事和人物。

(二)从“详细复述”走向“创造性复述”。

刘老师在开课时直奔主题,出示了本课的三个任务,让孩子们明确本节课的目标,从而让孩子们都带着任务读民间故事,有强烈的探索民间故事的兴趣。

首先,在单元课时让学生初知内容,并梳理《猎人海力布》中两个故事的情节要点。

开课后,老师对优秀的梳理成果进行展示和评议,引导孩子补充完善自己梳理的内容。

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进行详细地复述,评议补充学生复述的内容,引导学生复述时做到按顺序、不遗漏、变对话。

当然,此时在评价中会渗透复述的重要意义和转述的重要性。

接着,进入这个故事的第二部分,也就是这篇民间故事的重点,最打动人心的地方。

为了深入地讲好它,更好地认识海力布和理解这个民间故事,我们设计教学生从不同人物的角度转述该部分内容,落实学习任务二:

变换角色、创造性复述故事。

比如:

在教第7自然段时,以猎人的口吻转述故事内容,首先教学学生改变人称,将直述变转述;

当学生转述“乡亲们感到很奇怪,住得好好的,为什么搬家呢?

”这句话时,引导学生转换视角,用这个人物的眼睛去看、去听、去想、去感受……当复述10自然段,学生尝试以乡亲们的口吻来复述,综合运用创造性复述的方法,多维度地复述故事。

老师在学生思考、尝试、呈现创造性复述的过程中,进行指导。

三、认识人物再复述

最后通过学生汇报喜欢海力布和民间故事的原因,升华对海力布和这个民间故事的认识。

并运用创造性复述的方法,回家再次练习复述民间故事,感受民间故事的传奇与魅力。

二、以“复述”为轴,螺旋上升地教

刘老师以“复述”为主轴,将课堂串联,每一个环节的“复述”都是层层递进,环环相扣,呈螺旋式上升的,从按顺序、不遗漏、变对话——改变人称,将直述变转述——转换视角,用这个人物的眼睛去看、去听、去想、去感受。

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运用创造性思维创造性地运用语言文字进行创造性复述,是转换思考角度的高阶思维,是进一步提升学生思维能力、语言表达的学习方式。

刘老师在学生对故事内容和情节基本掌握后,引导学生详细复述这个故事,在此基础上再创造性复述,教学思路的层次、脉络清晰,结构严谨,环环相扣,并使孩子的思维得到了发展。

刘老师的板书设计科学合理,言简意赅,有艺术性,条理性强,字迹美观工整。

并且仪表端庄,举止从容,师生间情感融洽,课堂教学的语言精当简练,有启发性,心中随时想着通过评价,挑选学生的亮点,正面引领学生。

当孩子的复述正确使用了转述句时,当孩子梳理故事内容层次分明、逻辑清晰、图文并茂时,都积极地表扬了学生,再强化该知识点。

同时,对话有比较深入的引领,比如:

当有一个孩子转述时去掉了“吧、吗”等语气词,刘老师及时地点评“转述不需要语气词,活学活用,真棒!

”但,孩子们通过老师有味道的评价体会到民间故事的传奇性稍显不够。

四、聚焦学习的发生

(一)观察优等生

开课伊始,优等学生坐姿端正,积极举手发言,当倾听别人梳理的内容时,会在老师没有提醒的情况下主动进行补充。

会通过迅速扫视课本,在书中找到老师所讲的文字内容,时刻跟紧老师的节奏,并主动进行记录,说明一直在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活动。

会运用站在他人角度去看、去想、去感受,用上“扑到海力布身上”进行动作描写,说出“你答应过我十岁生日的时候会教我打猎的”身临其境的感受。

该生还通过各种形式的复述,走进了走进了故事、走进了民间故事文化浓厚的氛围里面,十分有趣味,充满了想象。

(二)观察中等生

9点半,该生面带微笑和坐姿端正,十分期待地倾听。

9点35,认真看老师板书,面对老师的提问:

两个故事有什么联系时,第二次有举手。

可见对老师的提问,学生的反应和思考速度有差异。

9点39,当需要补充自己的故事情节图时,在老师给定的时间内没有完成,因为自己使用了长句概括,而老师给出的是关键词,该生在照搬老师的示范。

所以,反思教学我们应该鼓励学生用适合自己的方式进行完善,比如删减自己的长句子,找到快速思维的方式。

9点49“快速默读第7自然段,以第一人称复述这部分内容”时,她没有发声,采用了安静的方式练习。

反观教学,对这样的孩子我们是否关注过她的心情。

让她明白发声的重要性。

9点54,转述“感到很奇怪”这句话时,她把乡亲们奇怪的表现用海力布的视角复述出来,却忘了把“大家”改为乡亲们。

反思教学应该先肯定学生积极参与,再分析思考回答中的问题,可以让她重复自己的发言,自悟加点拨。

10点02分,完整复述8自然段时,自信、洪亮地复述,让她感受到自我突破的愉悦,哪怕10点10分积极举手发言,没有得到机会,也依然开心。

10点20上台板书舍己救人4个字。

整堂课积极参与。

(三)观察潜能生

整堂课,积极认真。

遇到十拿九稳的问题就积极举手,比如本文讲了哪两件事。

知道修改情节图但并不正确,说明此处需要更具体的指导。

转述7自然段比较容易多次举手,转述8自然段比较难,不举手。

完全不明白“大家感到很奇怪。

”应该如何复述。

此时老师可以适当点拨,站在猎人海力布的角度去听、去看、去想、去感受……但当整体复述8自然段时,已经通过前面的学习掌握方法,开始主动回答。

四、反思“自我教学”,愿做“民间文学”的传递者

于漪老师说过:

“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

”我们应该把每一堂课当作盛典,也应把每一堂课当作反思自我教学的发源地。

在付老师的带领下,我们语文组以全新的观念尝试上单元课、学时课、整合课。

今后,也会先在单元课时引导学生初知课程内容,建构先验知识,制定学习计划;

再在课时课落实语文要素,最后通过整合课来综合运用。

当然,这堂课也并不是完美的,每一次上课总有新的困惑,老师在评价学生时还可以更加注重生长感,评价更丰富多彩,在前面详细复述和创造性复述时还可以再做实一些,再精细一些,将具有传奇色彩的民间文学传播得更广。

当然,通过近距离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我们也深刻地认识到,在课堂上,老师需要更深层次关注学生的心理和学习动态,注意培养学生的倾听习惯,看学生是否真正投入到课堂中,避免学生没有真正融入课堂,没有随着课堂知识在思考。

虽然我们整节课对学生个体和小组都十分关注,但关注到全体同学的学习情况难度很大,所以关注学生应该从平时做起,从今天做起,从坚持做起,力争让每个孩子在课堂上的学习真实的发生。

在座的每一位老师都有我们学习的很多地方,还请付老师和老师们能为我们提出你们宝贵的建议。

谢谢付老师让我们这次能与民间故事结缘,我们将在这条路上继续坚持和探究,还请敬爱在座的老师们多多帮助和指正,再次感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