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3448412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doc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doc(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doc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

(1)班王建青

一、基本情况分析

(一)学情分析

(1)班共有学生50人,大多数学生喜欢数学,学习的积极性较高,基础知识掌握得较好,有一定的自主学习的能力。

在课堂上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在小组合作中,同学之间会交流合作,共同探讨。

也有少数学生基础知识差,不能自觉的完成学习任务。

本学期我打算继续抓好基础知识教学,力求使他们能在快乐中学习。

(二)教学内容

本册教材共编排了八个单元的教学内容。

在“数与代数”领域教学:

第1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三)第3单元.表内乘法

(一)第4单元.表内除法

(一)第6单元.表内乘法和表内除法

(二)

在“空间与图形”领域教学:

第2单元.平行四边形的初步认识第5单元.厘米和米

第7单元.观察物体

两个领域的综合教学:

第8单元.期末复习

二、教学目标

通过本册内容的教学,要使学生达到以下要求:

1.知识技能方面

(1)能正确地计算100以内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能联系具体情境,初步认识乘、除法的含义;探索、理解、熟记乘法口诀,能熟练地口算表内乘、除法,能联系四则运算的含义,用学过的计算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通过观察、操作、思考和交流,初步认识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以及平行四边形等平面图形,初步认识线段,初步建立一厘米、1米的长度观念,会用厘米和米作单位测量线段或物体的长度;在观察同一物体时,初步体会从不同位置看到的物体的形状有时是不同的。

2、数学思考方面

(1)在认识乘、除法的含义,编制乘法口诀,用乘法口诀计算表内乘、除法,以及计算100以内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的过程中,进一步丰富对100以内数的认识,感受不同的计算策略,发展数感和初步的抽象思维,提高运算能力

(2)在认识图形、测量长度以及观察物体等活动中,感受简单平面图形的特征,初步体会物体与它相应视图之间的联系,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3)在用乘法口诀计算表内乘、除法,解决简单的乘、除法实际问题,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实际问题,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测量、估计物体长度的过程中,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并尝试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发展初步的推理能力。

3、问题解决方面

(1)在教师的指导下,联系学过的数与数的计算、图形等知识和方法,从现实情境中提出并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初步的数学应用意识。

(2)经历从现实情境中收集和整理信息、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初步学会借助摆学具、画图形等方法理解题中的数量关系,初步学会根据要解决的问题选择合适的已知条件,积累一些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中,初步学会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计量单位和测量方法,积累一些测量长度的经验,初步建立长度观念。

(3)在拼图形、测量长度,以及观察物体等活动中,初步体会一些简单的图形变换方法,感受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之间的联系;进一步学会与同伴合作,学会与他人交流自己的想法和做法。

(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并在交流中加深体验,提升认识。

4、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参与编制乘法口诀、观察和发现简单平面图形的特征、测量物体和线段的长度等活动,获得一些学习成功的体验,感受乘法口诀的工整与简洁美,培养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初步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2)在用学过的计算解决简单实际问题,测量或估计物体长度的过程中,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活动过程的探索性和数学结论的确定性。

(3)在教师的鼓励与帮助下,主动克服数学学习中遇到的困难,逐步养成细心计算、自觉检验、发现错误及时改正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能正确地计算100以内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能联系具体情境,初步认识乘、除法的含义;探索、理解、熟记乘法口诀,能熟练地口算表内乘、除法,能联系四则运算的含义,用学过的计算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通过观察、操作、思考和交流,初步认识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以及平行四边形等平面图形,初步认识线段,初步建立一厘米、1米的长度观念,会用厘米和米作单位测量线段或物体的长度;在观察同一物体时,初步体会从不同位置看到的物体的形状有时是不同的。

教学难点:

1.能联系具体情境,初步认识乘、除法的含义;探索、理解、熟记乘法口诀,能联系四则运算的含义,用学过的计算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通过观察、操作、思考和交流,初步认识四边形等平面图形,初步认识线段,会用厘米和米作单位测量线段或物体的长度;在观察同一物体时,初步体会从不同位置看到的物体的形状有时是不同的。

四、教学措施

1.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提倡学法的多样性,注意聆听学生的心声。

3.重视课堂练习的设计,练习题要进行整合和筛选。

4.联系生活实际,突出知识的综合应用。

五、教学具准备

正方体若干个、小圆片若干个、教学挂图、多媒体课件等。

六、教学进度表(共53课时)

日期

周次

教学内容

课时数

8月30日—-9月1日

1

连加、连减的竖式计算

1

9月4日----8日

2

加减混合运算的竖式计算

2

9月11日---15日

3

解决同样多的实际问题

2

9月18日---22日

4

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

1

9月25日---29日

5

平行四边形的初步认识

3

10月2日---6日

6

有趣的七巧板

1

10月9日---13日

7

认识乘法

4

10月16日--20日

8

1~4的乘法口诀

4

10月23日--27日

9

5的乘法口诀,乘加、乘减

4

10月30日—11月3日

10

6的乘法口诀

1

11月6-----10日

11

认识平均分

3

11月13日--17日

12

认识除法

2

11月20日--24日

13

用乘法口诀求商

2

11月27日--12月1日

14

表内除法

(一)复习

2

12月4日--8日

15

厘米和米

4

12月11日--15日

16

我们身上的“尺”

7的乘法口诀和用口诀求商

1

3

12月18日--22日

17

8、9的乘法口诀和用口诀求商

4

12月25日--29日

18

乘法口诀表

3

1月1日----5日

19

连乘、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

4

1月8日----12日

20

观察物体

2

1月15日---19日

21

期末复习

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