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道家庭教育之源.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3453688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孝道家庭教育之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孝道家庭教育之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孝道家庭教育之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孝道家庭教育之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孝道家庭教育之源.doc

《孝道家庭教育之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孝道家庭教育之源.doc(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孝道家庭教育之源.doc

孝道——家庭教育之源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并称为教育的三大支柱。

家庭教育曾经是中国文化的优势资源。

在转型期的当代中国,成年人的价值观发生巨变,家庭教育的支柱正在崩塌,其中过去以道德为核心的价值观遭到破坏,重智轻德成为家庭教育的普遍趋向,造成的严重问题亟待引起重视。

导致目前家庭教育缺失或者失位。

使得我国家庭教育存在种种问题。

因此,重建传统美德成为了当务之急。

孝敬父母为传统美德之本,是家庭教育之源。

孔子把孝放在一切道德的首位,视为“立身之首”,“自行之源”。

当代不少伦理学家把孝敬父母看作是人生处理人际关系的第一台阶,是做人的基本要求,是关心他人、热爱祖国品德形成的基础。

如果有一个打爹骂娘的人,在那里大声吹嘘,他对同志如何有礼貌,如何尊重朋友,会有人相信吗?

一个连自己的母亲都不爱,动不动就对母亲牢骚满腹、怒气冲天的人,却在那里高呼自己热爱祖国,周围的人绝不会相信他,不管他说得多么冠冕堂皇。

他喊得越响,讲得越振振有词,论证得越符合逻辑,那他骗人就骗得越厉害,他就是越想从高呼口号中捞取个人的私利。

我们教育孩子孝敬父母,决不单是骨肉亲情小事,而是为孩子负责,为了使孩子在同学中有朋友,有知己,有自己人格的尊严,同时也是为社会、为国家负责。

孝敬父母的意识,是一种价值观,但它一定是通过一些具体行为体现出来的。

有一些父母总觉得,孩子在一些小事上对父母不敬无所谓,只要在大事上孝敬父母就行了。

还有一些父母认为,孩子小时候对父母无礼是小事,长大了自然就知道了。

这种认识是很危险的。

据浙师大学生暑期社会活动调查统计,在父母给孩子买冰淇淋的队伍中,约有70%的孩子不礼让父母,只顾自己吃。

其实,这是大人们没有引导孩子的结果。

如果告诉孩子,有了好吃的东西,先让父母、长辈,每次都这样引导,养成了习惯,孩子就会懂得心中应有别人的道理了。

某小学在学生中调查发现,父母病了,50%的孩子不端水,不递药,不过问。

其实,这也是平时父母忽视引导的结果。

如果家长从小告诉孩子:

父母病了,孩子要寻医问药、端茶倒水,绝大多数孩子都会做到的。

某小学98%的学生要求父母给自己庆生日,但95%的同学不知道父母的生日。

其实,这也是因为现在家家户户的父母都会惦记着给孩子过生日,而从来不给自己过生日,孩子已经习惯了。

大家都这样,就形成了社会风气。

如果所有的父母从小便要求孩子记住父母亲的生日,每个家庭最热烈的生日宴会是父母亲的生日宴会,孩子过生日都不搞宴会,那社会上就很容易形成另一种风气。

从小开始,年年如此,习惯成自然,以后完全有可能倒过来:

95%的孩子要求给父母庆生日,98%的孩子不要求给自己过生日。

某学校举行一次感恩教育活动,经统计,该小学毕业班有4名学生让母亲给端洗脚水……我觉得这件事的根源,绝不在孩子,而在母亲。

如果母亲从小引导孩子自己照顾自己,孩子到了六年级,他绝不会产生让母亲给端洗脚水的念头。

我想提醒天下父母的是:

如果父母一门心思只想让孩子出人头地,因而只关心他的分数,忽略了教他如何做人,终有一天,他真的进了高等学府,甚至走出国门,却对你无情无意时,你是应该哭,还是应该笑?

一个人一旦失去情感,就会变成一台冷冰冰的机器,无论他有多大的本事,也无非是一台机器而已。

所以,能否让孩子拥有一颗仁爱之心,关系着一个家庭的幸福,也关系着孩子的幸福。

一个自私、冷漠的父母,对于孩子来说是最可悲的领路人。

孩子的自私、冷漠,有可能是父母种下的种子。

有些父母只想着不让孩子吃亏,于是,就教孩子说“孔融把大梨让给别人纯属弱智,纯属傻冒,”那么,将来你的孩子就会觉得给谁“让梨”都是弱智和傻冒,包括给父母“让梨”。

其实,孩子吃个小梨,并不会影响的他的身体健康,而那些自私的教诲却会对孩子遗害终生,使父母自食恶果。

孩子的心是块空地,种什么就长什么。

你给他种下无情的种子,自然就会结出无情的果子

教育孩子孝敬父母从哪里入手呢?

我觉得要从以下四点入手。

一、尊重

我们首先要鼓励建立合理的长幼有别的家庭关系。

既要做到孝敬、尊重父母,同时父母也要尊重孩子,放开手让孩子们自己处理自己遇到的事情,父母对孩子给与指导和帮助,而不是要予以命令、强制和批评。

二、感恩

由于孩子的年龄小,对于父母的辛劳,往往“视而不见”,有的孩子甚至认为父母的辛苦是理所当然的。

适当地让孩子了解点儿家情,从而学会体谅父母持家的不易,并非坏事。

作为父母,可以通过向孩子通报家情,让孩子了解家境。

家境富裕的人家可以让孩子知道挣钱的不易,家境较差的人家可以让孩子了解父母持家的辛苦。

这样,孩子们会更加懂得感恩,对其成长也是十分有益的。

三、习惯

我们培养孩子孝敬父母,就是希望孩子能做到听从父母教导、关心父母健康、分担父母忧虑、参与家务劳动、不给父母添乱,而要把这些要求变为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的一种习惯性行为,我们就应当从日常小事抓起,如外出时和父母道别,回家和父母打招呼;用餐时先让父母入座,替父母盛好饭菜;和父母说话应恭恭敬敬,不能出言不逊。

当父母不能满足孩子提出的要求时,告诉孩子不能发脾气,要体谅、理解父母的难处。

孩子如果发脾气或死磨硬缠,家长要始终坚持原则。

家长千万不要起初不答应孩子要求,孩子发脾气了,家长让步了;孩子死磨硬缠了,家长让步了。

这等于鼓励了孩子不断提出不合理要求。

四、榜样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父母身体力行,孝敬自己的父母,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很容易发展出孝敬父母的好习惯。

在孝敬长辈方面,父母做比说更管用。

尤其对于小孩子,他们常常难以理解大道理,而是更喜欢看着父母怎样做事。

因此,父母不仅要管好自己的小家庭,还要时刻不忘照顾年迈的老人。

如果说平时因居住地较远,工作较忙不能和老人朝夕相处,那么在休假日要尽量抽时间带上孩子去看望老人,帮老人做些家务,同老人共聚同乐,尽一份子女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写到这,让我想起了被誉为“世界飞人”的刘翔。

很多人只知道刘翔跑得快,却不知道他还是个孝顺长辈的人,而这一切又得益于他的父母:

刘翔一孝敬长辈。

他每次外出比赛回来,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去看望爷爷。

爷爷因为中风,行动不便,他一有时间,就会来到爷爷的床前,陪爷爷说话。

二尊重师长。

刘翔非常尊重自己的恩师孙海平,这在社会上有口皆碑。

在十运之星颁奖晚会上,得到一辆轿车作为礼物的刘翔,当即决定将车送给师父孙海平。

如果说中华民族以孝为本的传统美德,在刘翔这位为人之子(孙)身上的充分体现,像他创造的“田坛神话”一样,令人感慨、值得赞誉和学习的话,那他这孝心孝厅在很大程度上,则得益于其第一任老师一他的父母从小对他的言传身教。

刘翔的爸爸,在刘翔小的时候就一直教育他,要孝顺长辈、关心别人。

如每次家里吃水果时,父亲都要求刘翔先让爷爷奶奶吃,且要亲手递给爷爷奶奶。

在奶奶生病住院时,要求他经常到医院看望奶奶等等。

这是其父对刘翔的言传教育,至于他身体力行孝敬老人的行动,更使刘翔受到无形的教益和感染。

尊重长者、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但是,这种美德在一些独生子女的身上很少表现,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家庭生活镜头:

吃过饭后孩子扭头看电视或出去玩耍了,父母却在那里忙碌着收拾碗筷;家里有好吃的东西,父母总是先让孩予品尝,孩子却很少请父母先吃;孩子一旦生病,父母便忙前忙后、百殷关照,而父母身体不适,孩子却很少问候。

父母这种教育,只能是自酿苦果,老来自己品尝。

有无孝敬父母的习惯,不单单是子女对父母的关系,其实质是一个能否关心他人的大问题。

在家里能养成孝敬父母的好习惯,到社会中,才有可能做到关心同民也才有可能做到对祖国的忠诚。

囚此,我们千万不能忽视培养孩子尊敬长者、孝敬父母的好刁惯。

孝道,能够推动孩子全面发展。

孝道能对孩子的行为产生约束力。

有“孝心”的孩子,不会随便顶撞父母,而会礼貌的讲出自己的理由,与长辈商讨;有“孝心”的孩子,为了不让父母担忧,会自觉的检点自身行为,择善而为之;有“孝心”的孩子,感情丰富,乐于付出,会尽自己所能,对长辈反馈关爱,为家长分忧,为家庭分担苦难。

孝道是一颗永远闪耀着人伦道德之光的璀璨明珠,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珍宝。

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