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3454101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 页数:106 大小:5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版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6页
新版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6页
新版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6页
新版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6页
新版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6页
亲,该文档总共10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版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doc

《新版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版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doc(10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新版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doc

北师大数学二年级上教案

第一单元加与减

第一课时谁的得分高

教学内容:

100以内数的连加运算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让学生能够从图表叙述的具体情境中提取数学信息,会读表格,发展收集信息的能力。

2.让学生初步学会分析数量关系的方法,能够用数学语言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

3.能正确计算100以内数的连加运算,掌握连加竖式的写法,体验算法多样化。

4.在计算过程中初步养成认真、细心、耐心检查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1.能读懂表格中蕴含的数学信息,会分析数量关系。

2.正确掌握100以内数的连加运算,掌握连加竖式的写法。

教学难点:

初步学会分析数量关系的方法,能够运用100以内数的连加运算解

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PPT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各位同学,你们喜欢玩套圈游戏吗?

你们看,淘气和笑笑也来参加好玩的套圈游戏,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出示课件) 

二、自主探究,获取新知

1.出示课件,让学生说一说,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引导学生有序观察图意,指名回答。

(1)每个小动物前面的数据可知套中每个小动物应得多少分。

(2)离淘气和笑笑越远的动物,套中后得分越高。

2.请你说一说,从表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引导学生有序观察图意,指名回答。

(1)淘气三次各得24分、30分、41分,淘气套中的是兔子、小鹿和鸭子。

(2)笑笑三次各得23分,44分、29分,笑笑套中的是熊猫、企鹅和小猫。

3.那他们谁说的对?

(1)质疑:

想一想,谁能获胜?

指名回答,并说说理由。

(2)出示淘气说的话“我有两次都比笑笑得分高,我肯定获胜”,代表指读。

(3)指名说说淘气说的是哪两次?

(4)同桌讨论淘气说的有道理吗?

他是怎样想的?

代表回答,集体交流。

(5)小结:

淘气可能受了生活中“三局两胜”规则的影响。

(6)引导学生读一读机灵狗说的话,明确套圈游戏的比赛规则。

(7)出示笑笑说的话,引导学生结合表格对笑笑的想法进行讨论,交流,达成

共识。

4.算一算,他们分别得了多少分?

到底谁获胜?

(1)提问:

要计算淘气共得多少分,如④何列式?

(2)引导学生思考:

要计算淘气共得多少分,就是要把淘气三次所得的分数加

起来。

再指名列式,教师板书:

24+30+41=

(3)引导学生观察黑板上的算式,有什么特点。

(三个数连加)

(4)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法尝试计算,代表汇报,教师根据回答板书。

①20+30+40=90②2454③24

4+1=5+30+4130

90+5=955495+41

95

(5)学生先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笑笑的总分,再列竖式计算,代表板演,集

体订正。

(6)集体作答。

(7)师生小结三个数连加的计算方法,并重点强调竖式的写法,提倡②。

5.师生总结三个数连加的计算方法:

三个数连加,可以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依次

计算。

三、巩固练习,应用拓展

1.完成P3第1题。

引导学生认真读表格,获取表格中的数学信息,再说说怎样

判断谁获胜的方法。

最后独立列式计算,代表板演,集体交流订正。

2.完成P3第2题。

引导学生看图理解图意,找出提供的数学信息,再根据问题

独立列式,代表板演,集体订正。

3.完成P3第3题。

独立完成,代表板演,集体交流订正。

4.完成P3第4题。

(1)

(2)小题,学生在看懂表格的基础上独立列式解答。

小组内提出数学问题,互相解答。

代表汇报,集体交流评价。

四、全课总结,激励评价

说一说,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这节课我们用自己的方法解决了淘气和笑笑套圈比赛的问题。

现在,老师提一个建议,下课后请同学们自由组合(2人、3人都可以),也进行一次套圈比赛。

把比赛的情况记录下来,算一算谁的得分高。

五、板书设计

谁的得分高——100以内的连加计算

24+30+41=95(分)

①20+30+40=90②2454③24

4+1=5+30+4130

90+5=955495+41

95

23+44+29=96(分)

2367

+44+29

6796

答:

淘气共得95分,笑笑共得96分,笑笑获胜。

教学反思:

学生刚做连加的竖式时,虽然感兴趣,但由于初步认识,所以格式五花八门,需要通过后面的学习反复强调和练习。

第二课时秋游

教学内容:

100以内数的连减运算

北师大二年级上P4-5

教学目标:

1.能够从情境图中提取数学信息,知道同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

2.探索并掌握100以内数的连减运算的计算方法,经历与他人交流算法的过程,

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3.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在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

探索并掌握100以内数的连减运算的计算方法,经历与他人交流算

法的过程,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教学难点:

运用100以内数的连减运算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ppt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出示课件:

有两队学生去秋游,需要乘船。

可是他们遇到问题了,想请同学们来帮忙。

(出示情境图)

二、自主探究,获取新知

1.说一说,从图中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引导学生观察画面,获取信息。

指名汇报:

1船上可以坐90人。

有两队学生,一队有45人,一队有25人。

2.两队都上船后,船上还有多少个空座位?

(1)学生读问题,独立思考。

(2)同桌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再独立列式。

(3)代表汇报,说说自己的想法。

教师板书:

90-45-25。

(4)引导学生观察黑板上的算式,有什么特点。

(三个数连减)

(5)探究90-45-25的计算方法。

学生先独立在本子上完成,代表板演。

90-45-25=20

9045

-45-25

4520

(6)教师结合学生板演的算式进行讲解,说说每一步计算的什么,引导学生理

解算式中每一步的实际意义。

并提醒学生不要跟加法一样全部叠加在一起,

这样很容易出错。

用分步笔算的方法较好。

(7)你有其他的方法吗?

代表汇报,教师板书:

45+25=70(个)90-70=20(个)。

(8)小结:

刚刚同一个问题,我们用不同的方法去做,结果一样。

看来,有时

候同一个问题有多种解决的办法。

在做题目的时候咱们可以多思考思考,

这样能够使我们解决问题的思路更开阔些。

3.乘车返回学校,还有多少人没上车?

学生看图说说图意,已知哪些数学信息,

要解决什么问题。

再列式解答,代表板演,集体交流订正。

4.师生总结三个数连减的计算方法:

三个数连减,可以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依次

计算。

并重点强调竖式的写法。

三、巩固练习,应用拓展

1.完成P5第1题。

引导学生看懂图意,再按照问题串回答问题。

独立完成,指

名汇报,代表板演,集体交流订正。

2.完成P5第2题。

独立完成,代表板演,集体订正。

3.完成P5第3题。

引导学生弄清题意,看懂表格,然后从表格中获取相关信息

解决问题。

独立思考,指名汇报,集体交流订正。

4.完成P5第4题。

课件出示让学生自己观察,发现,觉得有困难可以和身边的

小朋友一起讨论。

交流发现,试玩游戏。

四、全课总结,激励评价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五、板书设计

秋游——100以内的连减计算

90-45-25=20(个)70-38-24=8(人)

90457032

-45-25-38-24

4520328

45+25=70(个)38+24=62(人)

90-70=20(个)70-62=8(人)

答:

两队都上船后,船上还有20个答:

乘车返回学校,还有8人没上

空座位。

车。

教学反思:

学生学了减法的竖式,容易和加法的混淆,需要老师通过算理讲解和案例分析等方法多进行示范和强调。

第三课时星星合唱队

教学内容:

100以内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北师大二年级上P6-7

教学目标:

1.能够在图文叙述的具体情境中获取数学信息,发展分析问题的能力。

2.探索并掌握100以内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发展初步的估算意识和解决简

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3.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感受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教学重点:

探索并掌握100以内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准确计算。

教学难点:

运用100以内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同学们,喜欢唱歌吗?

(课件出示情境图)谁能看着情境图,说说图中的合唱队发生了什么变化?

 

二、自主探究,获取新知

1.说一说,合唱队人数比原来多了还是少了?

组织学生先给同桌说说自己的想

法,再指名汇报,集体交流。

汇报:

新加入的人比毕业的人多,所以合唱队的人比原来多了。

2.合唱队现在有多少人?

(1)提出问题,学生独立思考,并列出算式。

指名汇报,教师板书:

52-9+15

(2)组织交流,说说自己为什么这样列式?

对于学生的方法,教师要引导学生

说说自己的想法,每一步求的是什么。

让学生结合情境理解算式的每一步

的实际意义。

(3)引导学生观察黑板上的算式,有什么特点。

(有加有减)

(4)探究52-9+15的计算方法。

学生先独立在本子上完成,代表板演。

52-9+15=58

5243

-9+15

4358

(5)教师结合学生计算的结果联系上一个问题,让学生看到计算的结果和估算

的结果是一致的,使学生感受估算的价值和作用。

(6)你有其他的方法吗?

代表汇报,教师板书:

15-9=6(人)52+6=58(人)。

(7)小结:

刚刚同一个问题,我们用不同的方法去做,结果一样。

看来,有时

候同一个问题有多种解决的办法。

在做题目的时候咱们可以多思考思考,

这样能够使我们解决问题的思路更开阔些。

3.说一说,再列算式算一算。

学生尝试解答第一题后,组织学生交流,重点说说是怎样想的。

关键弄清:

叔叔比淘气大29岁,就是8+29=37(岁),说明叔叔37岁;阿姨比叔叔小5岁,就是叔叔年龄减去5岁,所以写成一个算是就是8+29-5。

让学生到前面板演竖式计算的过程。

然后再进行第二题的解答并组织学生交流想法和计算过程。

  

4.师生总结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在一个算式中,如果只有加减运算,要按

照从左往右的顺序依次计算。

并重点强调竖式的写法。

三、巩固练习,应用拓展

1.完成P7第1题。

引导学生看懂图意,说一说图中说的是什么事情;然后让学

生估计,培养估算意识;最后独立列式。

代表板演,集体订正交流。

2.完成P7第2题。

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3.完成P7第3题。

学生读题,理解题意后,独立列式解答。

代表板演,说说每

一步的计算的什么,集体交流订正。

解决问题过程中向学生渗透“废物利用”

的环保理念。

4.完成P7第4题。

学生看图理解图意后,组织学生交流,重点说说是怎样想的。

关键弄清:

笑笑比淘气少16张,就是45-16=29(张),说明笑笑有29张;机

灵狗比笑笑多27张,就是笑笑的画片加上27,写成一个算是就是:

45-16+27。

让学生到前面板演竖式计算的过程。

5.完成P7第5题。

引导学生读题,找出题中的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再独立列

式解答。

集体订正。

四、全课总结,激励评价

今天,你学会了什么?

五、板书设计

星星合唱队——100以内加减混合运算

52-9+15=58(人)8+29-5=32(岁)

5243837

-9+15+29-5

43583732

答:

合唱队现在有58人。

答:

阿姨今年32岁。

教学反思:

大部分同学能基本掌握竖式的书写格式,但正确率不高,特别是一年级口算不过关的同学,错误率比较高,需要反复练习。

第四课时练习一

教学内容:

北师大二年级上P8-9

教学目标:

1.熟练掌握100以内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准确计算。

2.发展初步的估算以及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3.培养学生熟练准确的计算能力和认真、细心的计算习惯。

教学重点:

熟练准确掌握100以内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准确计算。

教学难点:

掌握100以内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熟练准确计算。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问题导入

谁来说说这一周我们在数学课堂上都学习了哪些知识?

指名汇报,教师板书:

连加、连减、加减混合。

二、基本练习

1.口算练习。

口算接龙比赛。

2.完成P8第3题。

独立完成,代表板演,集体订正。

说说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3.完成P8第4题。

学生看懂题意后,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三、解决问题

1.完成P8第1题。

学生看图读题,发现数学信息,再根据所学问题选择相关数

据列式解答。

左图数量关系简单,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右图要引导学生

梳理清数量关系:

西瓜子比葵花籽少25里,就是比80少25,即80-25=55,

南瓜子比西瓜子少39,即比55少39,列式就是80-25-39。

2.完成P8第2题。

先引导学生看表,读懂表格中蕴含的数学信息。

再让学生独

立解决第2个问题,总价不超100元。

第3个问题,引导学生明白要使剩的钱

最多,必须买最便宜的玩具。

再列式计算剩下的钱有多少。

第4题,答案不固

定。

3.完成P9第5题。

先让学生说一说表格中蕴含的数学信息,再根据问题选择数

据列式计算。

4.完成P9第6题。

先让学生说一说表格中蕴含的数学信息,再根据问题选择数

据列式计算。

5.完成P9第7题。

先引导学生分析表格中提高的信息,让学生口述所看到的信

息,知道“总成绩”一栏中的两个数据是怎么得到的。

然后独立完成,组织全

班交流,说说是怎么想的。

四、延伸拓展

1.出示P9第8题表格,学生读题目要求。

说说自己对题目的理解。

2.引导学生找到解题的突破口。

同桌互相讨论,代表汇报。

3.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五、全课总结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

还有哪些不明白的?

教学反思:

通过各种练习进行强化,学生计算的正确率有提高,还需要继续加强口算练习。

第二单元购物

第一课时买文具

教学内容:

认识小面额人民币

北师大二年级上P10-11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的购物情境,认识小面额人民币,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2.经历购物过程,感受1元的实际价值,并会进行简单的计算,积累购物经验。

3.了解人民币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人民币的使用价值,懂得要爱护人民

币。

教学重点:

1.认识小面额人民币,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2.感受1元的实际价值,并会进行简单的计算。

教学难点:

1.认识小面额人民币,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2.感受1元的实际价值,并会进行简单的计算。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人民币模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同学们,你们喜欢看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吗?

这天,羊妈妈让喜羊羊去文具店买文具。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买文具,一定要带上什么?

在我国,钱又叫做人民币。

可是,喜羊羊太小,还不认识人民币,就让我们和他一起来认识人民币吧。

二、自主探究,获取新知

1.认一认,填一填。

(1)认识小面额的人民币。

①出示不同小面额的人民币你认识哪些人民币?

把你认识的人民币从老师手

中拿出来吧!

②你是怎么知道它是5元、2元、1元、5角、2角、1角……(这里根据学

生所拿的、自己认识的每一张人民币进行提问?

③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人民币的材料,大小,颜色,图案及文字,使学生能准

确、迅速地辨认各种小面额人民币。

④教师指出:

国徽是我们国家的标志,人民币上都有国徽,小朋友要爱护它

们,不要在人民币上乱涂乱画,更不要损坏人民币。

(2)根据课堂的实际情况,向学生提及或直接出示不同面额的硬币:

1元、5

角、1角、5分,让学生进行辨认。

(3)认识元、角、分。

①看课本“认一认”图中有哪些人民币?

给他们进行分类。

②指名汇报。

学生有可能按照材质分为纸币和硬币;还有可能根据面值分为

元、角、分三类。

教师指出:

元、角、分是人民币的单位。

(4)人民币兑换。

①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说一说1元=()角,1角=()分。

②利用真实的人民币进行兑换,教师示范后,同桌开展兑换活动,直观理解

元角分之间的换算关系。

2.买1支钢笔可以怎样付钱?

(1)学生独立思考,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可以根据自己的购物经验在小组

内说一说,再组织学生全班交流。

(2)小组内交流说一说购买每一种文具可以怎样付钱。

老师选其中2-3种让学

生交流付钱方式。

(3)小结:

在用人民币付款时,相同的钱数可以有不同的付款方式。

3.用1元买1把尺子,应找回多少钱?

学生独立思考,指名汇报,集体交流。

4.和同伴说一说,1元正好可以买哪些物品?

先在小组内交流,然后全班交流。

5.通过买文具,喜羊羊知道了,1元钱可以买很多东西,可不能小看这1元钱,

决定以后要勤俭节约。

我们也要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三、巩固练习,应用拓展

1.完成P11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全班交流。

2.完成P11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全班交流。

强调:

计算钱数时,相同单

位的钱数可以直接相加减。

3.完成P11第3题。

先让学生认真读题,独立解决,最后全班交流。

四、全课总结,激励评价

这节课,大家学得真认真,都学会了什么,能告诉大家吗?

人民币的知识还有很多,让我们下节课再接着学习。

课后,和爸爸、妈妈一起看看,生活中还有哪些人民币。

五、作业:

练习册7-8页

六、板书设计买文具——认识小面额人民币

人民币图例

1元=10角

1角=10分

教学反思:

这节课课堂实效不高,没有完全达到教学目标,主要是因为学生对人民币过于兴奋,课堂教学不容易组织,影响了教学效率。

下节课要进行改正。

第二课时买衣服

教学内容:

认识大面额人民币

北师大二年级上P12-13

教学目标:

1.结合购物情境,认识各种大面额人民币。

2.掌握大面额人民币之间的换算关系,能正确进行换算。

3.能解决简单的购物问题,初步体会人民币的应用价值,养成爱护人民币以及勤

俭节约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1.认识各种大面额人民币,掌握大面额人民币之间的换算关系,能正确进行换算。

2.能解决简单的购物问题,初步体会人民币的应用价值。

教学难点:

1.掌握大面额人民币之间的换算关系,能正确进行换算。

2.能解决简单的购物问题,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秋天到了,天气转凉,许多小朋友都要买一些新衣服。

今天,我们就到服装商店去看一看。

(课件出示情境图)瞧,这么多漂亮的衣服,如果你是这家商店的售货员,怎样介绍你的商品呢?

谁来试一试?

用什么才能买到这些漂亮衣服呢?

昨天,我们认识了一些人民币,用它们来付钱,可以吗?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大面额的人民币。

二、自主探究,获取新知

1.认一认。

(1)认识大面额的人民。

①出示不同大面额的人民币你认识哪些人民币?

把你认识的人民币从老师手

中拿出来吧!

②你是怎么知道它是100元、50元、20元、10元……(这里根据学生所拿

的、自己认识的每一张人民币进行提问?

③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人民币的材料,大小,颜色,图案及文字,使学生能准

确、迅速地辨认各种大面额人民币。

(2)根据课堂的实际情况,出示不同面额的人民币:

100元、50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