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认识分数说课稿.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3456066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认识分数说课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认识分数说课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认识分数说课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认识分数说课稿.doc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认识分数说课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认识分数说课稿.doc(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认识分数说课稿.doc

公开课说课稿

课题:

认识分数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苏教版小学数学第五册第十单元的第一课时《认识分数》。

一、说教材

本册《认识分数》这一单元教材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一些整数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分数,从整数到分数是学生认识数的概念的扩展,是一次质的飞跃,因为无论在意义,读、写方法,还是在计数单位以及计算方法上,它们都有很大的差别,并且学生在生活经验中又接触得较少,接受起来比较困难。

因此,本单元只是对分数进行“初步认识”,对分数概念的教学仅定位于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分数;初步认识和理解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知道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表示。

本课时认识几分之一又是认识分数的第一阶段,是单元的"核心",对以后继续学习分数和小数的有关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结构与内容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能结合直观图示初步认识分数;知道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平均分成几份,其中的一份可以用几分之一表示;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2、能力目标:

能读、写分数;能用折纸、涂色等实际操作的结果表示相应的分数;学会运用直观的方法比较分子都是1的两个分数的大小。

3、情感目标:

体会分数来自生活实际的需要,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兴趣。

三、说教学重难点和关键

理解只有平均分才能产生分数、认识几分之一和感知分数的意义是本课的教学重点;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的大小是本课的教学难点;教学的关键是提供学生尽可能多的材料,通过学生折、涂等活动让学生充分感知分数的意义和分子是“1”的分数大小比较,重视学生的思维发展。

四、说教学方法

1、说教法

根据皮亚杰的建构理论,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应该倡导学生主动学习,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与实践能力。

为落实新课改精神,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本课我主要采用“创设情境法”、“直观演示”、“质疑引导”“分层教学法”等教学方法。

2、说学法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

“教就是为了不教。

”一位优秀的教师应重视传授学生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使其学会学习。

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苦学”为“乐学”。

本课教给学生的学法是“观察思考――交流理解――操作实践”。

在本课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带着兴趣和疑问通过独立思考、课堂讨论、动手操作等方式,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实现知识的传递、迁移和融合。

五、说教学过程

根据本课教学内容以及数学课程的学科特点,结合三年级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和生活情感,我设计了如下教学流程: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2、认识分数,操作探究

3、类比迁移,总结提升

4、面向全体,分层练习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分数的初步认识”必须在“平均分”的概念上建立。

所以教学第一个环节先用动画片《哆啦A梦》主题曲引起学生的兴趣,然后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引入哆啦A梦和大雄野餐时分食品的情境,把4个香蕉和2瓶矿泉水都平均分成2份,让学生深刻体会到“平均分”的含义,即每份分得同样多。

接下来分1个蛋糕,学生立刻会产生困惑,1个蛋糕怎么分才公平呢?

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现实问题发生了认知冲突,产生了求知的欲望,这时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给学生一定的空间和时间,让他们在具体情境的启发下,自己思考“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人分得多少?

”,然后让学生交流讨论。

(二)认识分数,操作探究

教师在肯定学生创造的基础上,转入第二个环节:

揭示“半个”在数学上可以用1/2表示。

强调平均分是分数的本质特征,结合多媒体演示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份都是它的1/2。

  第二个环节我设计了“读一读,写一写”的操作活动,用以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二分之一。

先让学生认识分数的书写顺序和注意事项,教师介绍完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后,再让学生结合分蛋糕的过程,说一说分数各部分的意思,教师适时做小结,并强调分数的读法要用中文表示。

为了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二分之一的含义,接下来我设计了“判断图形的涂色部分”的操作活动,先让学生进一步体会1/2的本质特征平均分。

“折一折、画一画”环节,我给每一个学生提供了大小、形状相同的图形,让他们通过折一折和涂色画一画来表示出每个图形的1/2,既让学生进一步体会1/2的意思,又让学生体会平均分的方法的多样性。

接着,我利用课本:

想想做做第一题的四幅图,组织学生小组讨论“每个图形是怎样分的,涂色部分是它的几分之一”,然后全班交流,并引导学生完整地叙述几分之一。

因为前面已突出认识了1/2,学生在此基础上通过直观图形认识几分之一相对来说比较容易。

通过这一环节,既能考察学生对分数写法的掌握情况,又能引出下一环节:

认识几分之一。

(三)类比迁移,总结提升

这个环节分两个层次。

首先,给每个学生发1个同样大小的圆,让学生尝试着折一折,再用涂色的方式表示出几分之一。

再集体交流比较1/2和1/4的大小,比出的大小,接下去猜想,如果折出这个图形的1/8,和上面的分数比较,大小怎样?

最后验证猜想结果,得出结论。

这个活动进一步丰富了学生对几分之一的认识,让学生在经历操作、观察、比较、分析、概括等思维活动后自主探索出结论,同时渗透了猜想——验证——得出结论的学法指导。

(四)面向全体,分层练习

在教学中,应注意面向全体学生,使所有学生在数学知识、数学能力、情感态度等方面都能有所发展,但同时也要注重学生的差异,分层练习,使不同的人得到不同的发展。

这个环节我设计了这3个练习:

①想想做做第3题先填一填,再读一读。

②想想做做第6题,《科学天地》大约占黑板报版面的几分之一?

《艺术园地》大约占黑板报版面的几分之一?

哪一部分大些?

③播放生活中的一段广告,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

广告中的动态画面让你联想到了几分之一?

最后一幅图又是两人分蛋糕,每人“半个”,让学生体会数学来自于生活,又回归于生活。

六、板书设计

板书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通过板书突出教学的重难点,为学生掌握知识和记忆打下坚实的基础,我在设计板书时,注意两点:

1、突出重点与课堂小结。

2、条理清晰、层次分明、图文并茂。

七、结束

在教学过程中,我觉得学生的活动还是有效的,因为每一活动都紧紧围绕着教学目标来进行,但也有不足的地方。

以上就是我今天的说客内容,请各位评委和老师给予批评与指正,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