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高中化学说课稿集锦7篇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w**** 文档编号:3458848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24.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有关高中化学说课稿集锦7篇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有关高中化学说课稿集锦7篇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有关高中化学说课稿集锦7篇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有关高中化学说课稿集锦7篇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有关高中化学说课稿集锦7篇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有关高中化学说课稿集锦7篇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7页
有关高中化学说课稿集锦7篇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7页
有关高中化学说课稿集锦7篇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7页
有关高中化学说课稿集锦7篇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7页
有关高中化学说课稿集锦7篇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7页
有关高中化学说课稿集锦7篇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7页
有关高中化学说课稿集锦7篇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7页
有关高中化学说课稿集锦7篇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7页
有关高中化学说课稿集锦7篇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7页
有关高中化学说课稿集锦7篇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7页
有关高中化学说课稿集锦7篇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7页
有关高中化学说课稿集锦7篇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7页
有关高中化学说课稿集锦7篇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7页
有关高中化学说课稿集锦7篇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7页
有关高中化学说课稿集锦7篇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有关高中化学说课稿集锦7篇Word文档格式.docx

《有关高中化学说课稿集锦7篇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有关高中化学说课稿集锦7篇Word文档格式.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有关高中化学说课稿集锦7篇Word文档格式.docx

酚类物质是采用具体代表物的方式进行学习。

授课安排为1课时。

  酚与醇结构相似,都含有羟基,本节内容是学生初次运用所学规律预测一类物质可能发生的反应,并通过各自代表物的性质的对比,理解醇羟基与酚羟基的区别,体会官能团与取代基之间相互影响的重要思想,为后续的有机化学的学习提供方法打下基础。

  2、学情分析从知识层面看,在必修阶段已经具备有机化学基本的类别概念,知道一些典型有机物的性质。

在选修5第

  一、二章的学习过程中对官能团决定有机物的化学性质、基团的相互影响都有了一定的认识,但有待完善。

  从能力层面看,具备了一定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设计分析简单实验的能力;

对“结构决定性质”这一普遍规律比较熟悉,因此具有性质预测的知识基础,知道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方法和流程,具备进行探究活动的能力。

本节课授课对象是实验班学生,他们乐于展示自我,生生交流、师生交流容易展开。

但他们自主探究的意识、合作创新的精神还有一定程度欠缺,需要老师引导和支持。

  三、教学目标与重点难点通过对教材、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及学生的分析,我制订出本节课要完成的教学目标,

  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方面

  a、认识酚类物质,能够识别酚和醇

  b、掌握苯酚的结构、性质及用途

  c、理解苯环和羟基的相互影响过程与方法方面

  a、通过以问题为驱动的自主实验探究过程,培养学生类比推测、分析解决问题和观察的能力以及实验综合能力

  b、在苯酚结构与性质的理论探讨过程中,培养思维的全面性、深刻性,提升思维品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

  a、通过对苯环和羟基的相互影响理解,让学生体会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b、通过苯酚的用途与毒性引导学生从化学的视角认识生活、认识社会,学会辩证的看待化学物质

  c、训练学生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与人沟通、争辩、交流的勇气

  2、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

苯酚的化学性质难点:

建立官能团之间相互影响的基本观念。

  四、说课教法与学法分析1创设情景、实验探究、理论探究2利用实物感知、教学模具和多媒体动画演示2和教法相呼应,引导学生采用观察、对比、,迁移、分析、和实验探究等学习方法来完成学习任务。

  五、教学设计思路——以问题为中心

  1、以结构、性质、用途为主线,展示学科特色。

  2、从学生认知结构出发,设置问题链,让问题与活动来驱动教学进程,帮助学生自主构建知识体系。

  3、通过指导学生自主探究实验,以“分组实验、小组讨论、小组

  间互相交流的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

  4、从小课堂到社会,通过苯酚用途与性质的结合,将知识迁移至

  陌生的情境,将学习延伸至社会大课堂。

  六、说课程序、情景引入:

电影:

战争展示药皂、苯酚软膏我通过战争引出的结构式,进一步构建酚类物质的定义。

并提出为

  什么生石灰可以销毁?

这样的问题激发了学生学习酚类物质的兴趣。

  再通过展示药皂、苯酚软膏,从生活走向化学让学生对代表物苯酚

  有一个表象认识,为学生学习新课创设了饶有兴味的意境。

  、构建苯酚物理性质:

苯酚的物理性质学生分组实验:

①看、闻②适量苯酚+水振荡,再加热③适量苯酚+乙醇苯酚的物理性质组织学生观察苯酚的颜色、状态,指导学生通过分组实验自主探究

  苯酚的溶解性,根据实验结合教材相关内容,归纳出苯酚的物理性质。

  、设疑探究:

本环节是本节课的中心,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给学生创设了两个情景:

  展示苯酚模型学生观察苯酚模型结合多媒体动画演示,分析该分子结构,并与乙醇、芳香醇等醇类结构作比较,通过结构比较,产生认知冲突:

同样含有羟基,为什么要划分为酚和醇两类物质,在性质上它们会有哪些共性?

苯环代替烃基,与羟基的联手使得化学性质产生了怎样的差异?

高中化学说课稿篇3

  一、说教材《实验化学》是普通高中化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该课程模块有助于学生更深刻地认识实验在化学科学中的地位,掌握基本的化学实验方法和技能,培养学生运用实验手段解决实际问题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亚硝酸钠和食盐的鉴别”选自苏教版《实验化学》专题3课题2。

  本节课的主题是物质的鉴别,鉴别的对象是跟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工业盐和食盐,鉴别方法主要涉及被鉴物质的化学性质,且给学生从物理性质、组成与结构等角度探讨鉴别方法预留了足够的空间。

  教材要求学生从已有知识出发,根据物质的特性多角度设计物质鉴别的实验方案,并开展实验探究,感悟化学理论知识在实际应用中的价值,进一步提升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说目标课堂教学目标是教学的起点与归宿,对本课时教学我们设置了如下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分析NaNo2和Nacl结构、组成与性质的差异,学会物质鉴别的基本技能。

  过程与方法:

通过NaNo2和Nacl的鉴别过程,培养学生设计、评价、操作、处理等实验综合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以生活中如何防止误食亚硝酸钠中毒为载体,建立将化学知识应用于生产、生活实践的意识,在合作学习中提高应用已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上述目标的设置,我们在充分体现性质差异决定鉴别方法差异的同时,很好地注意了预设与生成、主体与主导、独立与合作、收敛与发散、理论与实际等关系的处理。

  三、说过程按照情境引课,情理结合,分合相辅,师生互动,学用一致,不断升华的总原则,从不同物质具有不同组成与性质、不同组成与性质决定不同鉴别方法、不同鉴别方法呈现不同现象、不同鉴别方法需要作出合理选择为出发点,整节课的教学架构设置为“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呈现先行,寻找启迪”、“激发思维,拓展思路”、“搜索信息,明晰方向”、“设计方案,实验论证”、“创新优化,不断升华”等六个实施阶段。

其主要教学内容与设计意图简述如下。

  引入:

通过工业盐中毒事件的视频报道,提出“为何会出现这类严重的中毒事件?

”的问题;

通过NaNo2样品呈现和NaNo2用途说明,进一步提出“如何通过鉴别法来避免这类中毒现象发生?

”的问题。

  以生活中发生的真实事件为学习背景,能较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兴

  趣,明确学习所应关注的’学习方向,使课堂迅速进入一种有序、高效的教学状态。

把学习与研究放在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背景之中,这种“告知”学习者学习目标的预设,能有效激发学习者为快速获得学习结果而规划系列的预期行为,并逐步将预期行为转化为实践行为,使实践行为与正确的学习结果相匹配。

  问题1:

怎样用实验方法鉴别Nacl与NH4cl两种固体?

在学生分组讨论的基础上,师生共同得出“焰色反应法、气体法、显色法、显色法”等四种方案。

  奥苏伯尔认为,学习者头脑中已有的认知结构可通过先给学习者呈现一个先行组织者而加以激活,其用意旨在为新呈现材料的学习提供一个观念的框架,这样有助于智慧技能的保持与迁移。

  通过对Nacl与NH4cl两种固体鉴别方法的研究,我们可以思考与整理出物质鉴别所应遵循的基本原理。

即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差异、根据物质的化学性质差异、根据物质的组成、结构差异等三方面。

  在分析固体Nacl与NH4cl鉴别方法的基础上,归纳提炼出物质鉴别的常用原理,完成学生认知结构从个别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的升华,为鉴别NaNo2与Nacl固体

  提供了上位概念与规则的支撑,同时也为学生如何选择所需信息和解决问题的策略作好辅垫。

  问题2:

要合理鉴别NaNo2和Nacl,已具有哪些知识储备?

,投影呈现NaNo2和Nacl的性质对照表。

  通过查找资料、撰写科普小论文方式使学生了解NaNo2的性质,它

  既提高了学生搜索、接受信息的能力,又培养了学生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

性质搜索结果与性质比较最终以表格形式展示,不但呈现了信息的高密度,同时凸现了NaNo2与Nacl在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上的差别。

  问题3:

怎样用实验方法鉴别NaNo2和Nacl两种固体?

师生共同归纳整理出要完成物质鉴别的实验操作,必需综合考虑方案设计、方案评价、方案实践、方案反思等内容。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发现信息、评价信息、吸收信息和利用信息的能力,从而优化其思维的迁移、发散、收敛品质,最终形成有序的多个从理论角度得出的实验鉴别方案。

  对学生设计的典型理论鉴别方案,师生共同进行从实践视角的可行性评价,并分组进入方案实践。

  体现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特点,在实验中培养学生的相互合作能力,在实验中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在实验中检验理论设计的合理性、简约性、安全性、可行性,凸显实验的“动”的功能,也彰显实验的“静”的功能。

  师生共同归纳与整理进行物质鉴别,必需要有足够的知识储备、必需掌握一般的鉴别流程。

在此基础上,思考物质鉴别在理论与实践中是否存在一定区别?

问题4:

建筑工人怎样用简单的方法区分食盐和工业盐?

知识的达成,能力的获得需要不断的总结、不断的训练、不断的思索,并反璞归真,让理论知识、理论方法回归生活,再次调动学生应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激情和才智,让学生感受学习化学的成功与喜悦,较好地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课堂目标。

  总结:

验证与探究是物质鉴别的基本思想,定性、定量方法;

传统、现代方法;

局部、整体方法;

基础、综合方法是沟通具体鉴别方法与物质组成、性质的桥梁,这些方法虽然在运用时一定存在具体情况具体对待的现象,但其独立知识、能力的构建应及时融入化学学科的完整体系之中。

  及时的归纳、总结与提升,能凸现对完整、系统知识的有序构建,也能强化对创新、综合能力的优化培养。

  高中化学说课稿篇4各位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新课标人教版“选修5”第三章第一节第一课时“苯酚”一,教材和学生分析在设计教学之初,我首先对教材和学生进行了分析。

苯酚在生活中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有机物,在工业和生活中有着重要的用途,这体现着苯酚作为一种重要原料的社会价值,渗透到我们生活的各个领域。

  酚是人教版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第三单元——《烃的含氧衍生物》中的第一节的内容,在必修2中,学生已经学习过了乙醇、乙酸、乙酸乙酯的性质。

而酚对于学生来说是崭新的教学内容,教材将酚和醇安排在同一节,旨在通过各自的代表物苯酚和乙醇,在结构和性质上的对比,从而使学生更加深刻的理解——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映结构。

并通过代表物质苯酚,迁移认识其他酚类化合物。

  二,教学目标:

基于以上的分析考虑,我制定的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方面掌握苯酚的分子结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加深理解“基团相互影响”的基本思想方法,提高实验探究能力。

  过程与方法方面通过对苯酚性质的探究学习,培养学生根据实验现象分析、推理、判断的能力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与他人合作学习的习惯。

  A、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

  B,通过对结构决定性质的分析,对学生进行辩证思维教育。

  C,培养学生关注化学与环境,化学与健康,化学与生活的意识。

  考虑到本节课要有利于学生的终生发展,因此我从树立苯酚与人类的生活生产是密切相关的价值观和培养学生对比的思维方法做了重点突破。

  三,教学设计:

为了达成上述目标,我设计了如下教学流程情景线活动线知识线一节课的实施过程是充满了无限激情和挑战的,所以我的课堂应该是属于师生思维奔跑的场地,那么请各位老师跟随我一起走进我的化学课堂吧。

  第一个环节-生活中的酚类物质我首先为学生展示几张生活中常见的含酚类物质的图片,给出结构式,让学生找出苯酚部分。

使学生用分类的思想,有序的认识物质。

  于是我引入新课:

苯酚就是最简单的酚类。

  第二个环节-苯酚的用途苯酚在工业中有着重要的用途,如生产酚醛树脂用来制作厨房用的防火板和电器插座,生产锦纶制作登山服,还可以用作医药、染料、农药的重要原料。

有人评价说苯酚改变了世界,外科之父李斯特用苯酚消毒,减少了细菌感染,塑料之父贝克兰合成酚醛树脂,让生活变得更加舒适。

  可见,工业上对于苯酚的需求量是非常大的。

所以,在高速公路上经常会有大货车在运输苯酚。

下面我们来看一个新闻。

  化学与生产联系,我从生活走向化学,从而达成本节课的情感目标。

  第三个环节-苯酚的性质情境再现1:

现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苯酚有毒,易溶于有机溶剂,微溶于水,在40摄氏度以下会成为固体形态,如果不是因为雨太大,大量苯酚被地表水带走,也许在泄露过程中就能被截留。

  ”我提出问题,从现场工作人员的描述中你能得出苯酚的哪些性质?

学生会说出苯酚有毒,可能溶于水。

接下来我提供苯酚样品,让学生验证归纳苯酚的物理性质。

我重点提供三种溶剂:

冷水、热水、乙醇。

  苯酚泄露事件继续进行:

情境再现2:

环保局人员在事发1小时以后,赶到事故现场时,交警和消防人员已经在用石灰吸附泄漏的苯酚,用沙包、活性炭筑坝拦截。

  看过新闻后,我提出问题:

苯酚可以用石灰吸附,这体现了苯酚的什么性质?

学生容易想到酸性。

于是进入探究二:

苯酚的酸性。

我以苯酚的悬浊液进行有序的2次实验设计和2次实验。

  第一次:

设计实验,验证苯酚的酸性。

  第二次:

设计实验,比较苯酚,碳酸,乙醇的酸性强弱。

  由此,可以得出苯环对羟基有影响。

那么,羟基能否影响苯环呢?

  我设计了第二个对比。

  对比2:

实验对比我给学生分别展示了苯与溴、苯酚与溴的反应情况及化学方程式,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找出两个反应的不同点。

由此得出结论:

羟基对苯环有影响。

我通过以上实验探究、合作讨论,让学生体验探究过程,应用比较法,建立学科观念:

有机物基团相互作用引起性质变化,达成知识目标和过程与方法目标。

  第四个环节-学以致用情境再现3:

新安江是杭州重要的淡水源之一,也是农夫山泉取水地之一,20吨泄露苯酚流入新安江是否会影响到农夫山泉的取水?

通过新闻链接,我设计下面2个活动。

  活动1:

角色扮演。

我提出,如果你是农夫山泉的工作人员,你

  会如何应对?

我引导学生分析,首先我们要查阅国家关于地表水制定的标准,然后再取样品检测苯酚的浓度,再得出结论。

  我指导学生阅读教材54页,让学生归纳出检验苯酚的方法。

  水质类别VIVIII二一世苯酚浓度≤1毫克/升≤为

  0.1mg/L≤为

  0.05mg/L≤

  0.005毫克/升≤

  0.002mg/L附:

国家环境保护局地表水质量标准限值:

活动2:

模拟检测我给学生提供三个水样,水样1水样2水样3苯酚浓度≤

  0.005mg/L时

  0.05毫克/升2mg/L时溴水三氯化铁下面为学生的视频呈现:

同学们很快用溴水和三氯化铁溶液进行了鉴别,他们认定,产生明显特征现象的为严重污染的水样,但是另外两个水样为什么没有产生现象呢?

热烈的气氛一下子静了下来,同学们经过分析、讨论,他们认为:

对于苯酚浓度较高的水样,检测灵敏度还是很高的,但是对于苯酚浓度很低的水样,尤其是接近合格的水样,就无法鉴别了。

我顺着提出:

还有哪些更灵敏的方法来检验苯酚,请同学们下课后查阅资料。

对于严重污染的水样,我们又该如何处理呢?

你知道吗?

日本利用蟹壳来清除工业废水中的苯酚,那还有哪些方法可以处理?

请同学们查阅相关资料。

  通过本环节,化学走向生活,达成情感目标。

  同学们深深的感受到:

学习化学和学好化学的重要性,同时他们还认识到学习不是在课堂上就能画上句号的。

  最后我将引导学生对本节课进行了总结反思:

通过今天的学习

  1.我们掌握什么知识?

  2.我们学到了什么方法?

  3.我们懂得了什么道理?

  实践活动:

查阅有关资料,了解酚类废水的危害和工业上处理酚类废水的常用方法,并把你收集的资料设计成一份保护环境的宣传报道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大家。

  高中化学说课稿篇5我说课的题目是:

高中化学必修1第三章第二节第一课时《钠的重要化合物》。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钠的重要化合物是本章教材的重点之一,本节知识是钠单质性质的延伸和发展,钠单质在化学反应中易失电子转变为钠的化合物,所以钠单质和钠的化合物之间存在着必然的因果关系。

只有既了解了钠单质的性质又了解了钠的化合物性质,才会比较全面的了解钠这种金属。

通过钠单质及钠的重要化合物的学习,既复习巩固了氧化还原反应和离子反应,又为学习其他几种重要金属化合物奠定基础和提供理论模式。

  2、教学目标根据《化学课程标准》,结合教材,本着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自主、全面、主动发展的原则,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1)、掌握钠的重要化合物的性质和用途。

  2)、通过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对比实验,学生能了解两者性质的差异、掌握二者的转化关系及鉴别方法。

  1)、通过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对比学习,学生应初步掌握对比、推理、归纳的能力。

  2)、教学中通过学生的实验和探究。

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思维能力。

  1)、通过实验探究的过程,学生更容易体会到知识的形成过程,体验到动手合作的乐趣,在交流中养成团结合作的良好品质。

  2)、通过学习我国化学家侯德榜对世界制碱工业、我国化学工业作出的巨大贡献,增加学生民族自豪感。

  3、教学重点难点根据教材及学生特点和已有知识,我确定如下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过氧化钠的性质,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及转化。

  教学难点:

Na2O2的性质。

  二、说学情在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以及钠单质的性质等知识,能够对化学反应的得失电子情况及离子反应的本质做出正确的判断。

在能力上,学生已经初步具备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喜欢通过实验探究的方式来研究物质的性质,可以通过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对比,归纳出实验结论。

  三、说教法、学法:

根据课程标准确定的“课程要强调学生的主体性。

”要“有助于学生主动构建自身发展所需的化学知识和基本技能。

”的课程性质,结合以上的学情,我确定了以下教法和学法

  1、教法:

设疑激趣、实验探究、分析对比、理论联系实际等教学方法。

以趣味实验→产生疑问→提出问题→设计实验→观察现象→分析原因→得出结论的程序进行教学。

  2、学法:

观察现象→分析原因→得出结论→综合运用的学习方法和实验探究、对比讨论的学习方法。

  四、说教学过程教学第一环节:

创设情境,引生入境设计“滴水生火”趣味实验设计意图:

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活学生思维。

第二环节:

知识探究、思维培养

  1.

  “滴水生火”实验探究通过实验首先让学生观察Na2O2的样品,得出Na2O2的物理性质。

  紧接着设疑:

水一般用来灭火,而我们的实验却是滴水生火?

棉花为什么能够燃烧?

燃烧需要什么条件?

通过一系列问题的层层递进,将学生对Na2O2和H2O反应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接着从方程式的角度对反应进一步进行分析,得出Na2O2中的-1价氧元素化合价既升高又降低,强化了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

  2.

  “吹气生火”实验探究结合上述对Na2O2与H2O反应的探讨,又引入“吹气生火”实验,学生很自然地得出Na2O2与CO2反应的产物。

同时我引导学生联系人在呼吸时吸入的是O2,呼出的是CO2的实际,讲述Na2O2能用在呼吸面具上和潜水艇里作为O2的,这样把性质和用途自然地联系起来,学生易于理解和掌握。

在妙趣横生的实验探讨中,学生带着强烈的兴趣学习,既突出了重点、又突破了难点。

然后在多媒体上以表格的形式总结归纳Na2O与Na2O2性质。

  为了使学生学到的知识能得以应用和巩固提升,我设置了如下两个交流思考。

  钠着火了怎么办?

钠单质放置在空气中,最终变成了什么物质?

以上两个问题的设置,既是对钠的氧化物知识的复习和运用,又自然而然的引入了Na2CO3与NaHCO3知识的教学。

第三环节:

Na2CO3与NaHCO3性质对比对于Na2CO3与NaHCO3两者溶解性差异实验及水溶液性质的检验。

  操作比较简单,但有些差异比较细微,除了需要用眼仔细观察外,还需要触摸感受。

所以我让学生自己动手完成实验。

采用了分组讨论,实验探究的方法。

这样既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又培养了学生的实验观察、分析、探究的能力和团结协作的能力。

  Na2CO3与NaHCO3热稳定性实验探究。

我设置的是演示实验,通过一组对比实验,学生通过观察,很容易得出两者热稳定性的差异。

  实验做完后,在多媒体上的表格中总结归中Na2CO3与NaHCO3性质对比。

  在完成Na2CO3与NaHCO3性质对比后。

我又设置两个交流思考。

  如何除去Na2CO3固体中的NaHCO3?

如何除去Na2CO3溶液中的NaHCO3?

如何鉴别Na2CO3和NaHCO3?

学生在小组讨论中完成以上两个问题,我及时给予点评、总结。

  课堂小结。

  此时,教学活动已接近尾声,我启发学生回顾、再现知识,并把本节课的主干知识写到黑板上,起到提纲挈领、画龙点睛的作用。

  布置作业

  五、说板书本节课运用了多媒体辅助教学,所以板书主要简明扼要的写出Na2O与Na2O2,Na2CO3与NaHCO3的主要性质即可。

教学评价:

本节课依据构建主义理论,我设置了“滴水生火”和“吹起生火”两个趣味实验,给学生以强烈的视觉冲击,从而使学生很想知道什么物质具有这样的性质,激发起学生强力的求知欲。

营造了很好的课堂情趣。

同时又依据知识特点,用实验探究来完成对钠的几种化合物的认识,充分体现了化学的学科特点和学生的主体意识。

既提升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思维能力。

又可以使学生学习到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和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品德,除此外还大量运用了对比的学习方法,以表格的形式整理出来,使学生一目了然。

完成了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上升,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