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津战役中遵化县万人担架团的事迹.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462301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8.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平津战役中遵化县万人担架团的事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平津战役中遵化县万人担架团的事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平津战役中遵化县万人担架团的事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平津战役中遵化县万人担架团的事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平津战役中遵化县万人担架团的事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平津战役中遵化县万人担架团的事迹.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平津战役中遵化县万人担架团的事迹.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平津战役中遵化县万人担架团的事迹.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平津战役中遵化县万人担架团的事迹.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平津战役中遵化县万人担架团的事迹.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平津战役中遵化县万人担架团的事迹.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平津战役中遵化县万人担架团的事迹.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平津战役中遵化县万人担架团的事迹.docx

《平津战役中遵化县万人担架团的事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平津战役中遵化县万人担架团的事迹.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平津战役中遵化县万人担架团的事迹.docx

平津战役中遵化县万人担架团的事迹

平津战役中遵化县的“万人担架团”

1948年下半年,我人民解放军,迅速挥师进关,打响了平津战役。

遵化县人民同全国人民一道,掀起了支援前线的热潮。

在中共遵化县委的领导下,组建了6个担架团,每团1500余人,并设有总团指挥部、运输队,人数近万人,号称“万人担架团”。

遵照平津战役前线指挥部的部署,担架团的一、二、六团配合解放北平,三、四、五团配合攻打天津,其中三、四团配合总队战斗在第一线,五团分在津西独流一带,负责转运伤员的任务。

一、组建“万人担架团”的经过

1948年秋,辽沈战役一结束,我东北人民解放军,在毛主席党中央和军委的指挥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分四路进关,乘胜紧逼平津,告慰了北平和天津,人民已经惊喜地看到,摧毁蒋家王朝,解放全中国,近在眼前了。

遵化县地处京东,平均遵正好形成三角形。

它北靠长城,又是老解放区,刚经过土地改革翻身后的农民,看到了人民子弟兵斗志昂扬,杀向平津,都有说不出的高兴,打心眼里佩服子弟兵。

所以全县在去平津的路口上,设置了慰劳迎送的兵站20多处;四十里铺、遵化成内、堡子店、石门、新店子、党峪、东新庄、平安城等,用热茶、蛋肉、饭食等迎送我大军指战员,真是

载歌载舞,军民喜笑颜开。

在这一片欢腾、满怀胜利喜悦的时候,县委接到了冀东区党委和冀东军分区的命令,组成支援平津战役的担架团。

县委按照上级指示,决定县武委会主任杨青同志担任总团长。

24岁的杨青曾多次率领担架团支援前线运送伤员,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这次支援平津战役,县委又派他担任总团长。

总团下设6个担架团,1个运输队。

6个团的领导成员任命是:

一团团长艾平,政委王道和,担架队队员由城关区组成。

二团团长张树,政委艾民,担架队队员由二、三区组成。

三团团长栾玉山,政委崔治田,担架队队员由四、五区组成。

四团团李凤久,政委李守忠,担架队队员由五、六区组成。

五团团长张志国,政委常育民,担架队队员由七、十区组成。

六团团长刘国安,政委国富,担架队队员由八区组成。

后勤运输队队长江振一,并由九区抽调部分持枪民兵押运。

各团的营干部由各团所属区干部组成;连干部多由农村党支部书记和民兵骨干担任。

担架团领导成员组成后,他们分头到各所属区、村发动群众,党员带头,参加担架团,支援平津战役。

“万人担架团”组建后,要做大量工作,最重要的是做队员家属的思想工作。

县区村干部分头深入群众,上门做了大量思想工作,所以队员的思想素质较高,愿为攻打平津唐流血做贡献。

经过紧张的工作,到农历十月初,各团都已组建好班、排、连、营,也采取了三三建制;每班十二各担架员、两付担架,每班配备两名持枪民兵护卫。

每班一名班长共15人,每排3个班,加上正副排长2人;每连三个排,加上炊事班10人和连长、、指导员、通讯员共155人;每营3个连,另有一排持枪民兵40人,营长、教导员、通讯员、司号员、炊事班共520人。

6个团9500余人,运输百人。

所以总团造册登记,经县委批准“万人担架团”正式成立了。

二、参加攻打北塘的战斗

1948年农历11月11日,担架团开始集中,以团为单位,召开了誓师大会。

会后,去天津的三、四、五团,集中在燕山;去北平的一、三、六团集中在石门。

总团布置完任务后,于十一月十二日晚(农历)开始出发了。

去天津的三、四团燕山口外的别山,15日分别到了芦台和汉沽,队伍到汉沽附近,战斗气味显得浓了。

公路两旁、水田里,不断发现敌人的尸体和仍下的军装等物资,这是前两天秦皇岛、唐山之敌,西逃时,被我军截击的痕迹。

芦台、汉沽附近各村镇,到处是我军部队和支前人员。

担架团夜晓到达,只能以连为单位,勉强找民房做饭,连牲口棚、草棚都住满了人。

三团住芦台,四团住汉沽。

当夜,七纵队后勤部一位参谋和担架团接洽,明确三团配合二十五师,四团配合二十七师战斗。

每团均有各部队的营联干部作为联络员,每营有名连级干部,每连有名排级干部做联络员。

同时,连、营、团三级都配备部队的后勤工作人员。

担架团除服装外,粮食供应、菜金,每人每月生活补贴,都享受部队同样待遇。

听从部队指挥。

担架三、四团,在芦台、汉沽边休整边和部队接洽占了三天时间。

农历十一月十八,担架三团接到命令,团长栾玉山同志命令,各营集合好队伍,于当天晚上急行军,夜12点来到永定新河北岸,在一个小时待命,十九日晨,担架团开始渡河。

因为船少人多,1500多人往返摆渡多次,直到上午九点多,才全部渡过去。

过河后,直进北塘,这时,我军攻打北塘的战斗已近尾声,防守北塘的国民党交警第三旅一个团,后来据伤员们介绍,敌人顽强抵抗被我二十五师全部消灭。

担架团到北塘镇里一看,到处是敌人尸体。

因为是强攻,我军伤亡也很重。

担架在部队指挥下,搜遍敌据点内外,将我伤员集中在一起,抬上担架,于下午三点多,随着我军押送一群俘虏,抬着我300来伤员返回到汉沽。

三团在汉沽转运伤员的路上,正好和四团打个照面。

四团于十九日上午接到命令,要他们傍晚进驻北塘待命。

准备攻打塘沽。

因为过河耽误了时间,到晚上九点钟才进驻北塘。

附近在打仗,老百姓大都跑光了,特别是有钱人家早就搬进天津市里,找不到任,门也开不了,持枪民兵只好跳墙进院。

一营的队员打开一家地主大门,只见一片大瓦房,有堆放物品家具的仓库,北几间是粮仓。

队员们打开粮仓一看,有一仓是雪白的大米,心中可高兴了,想着这回可要改善改善了。

连日来,只吃些布袋里的炒米和部队发的东北高粱米,有许多人犯了胃病,没有细粮,想把大米分到各连炊事班,团长李凤久到了,营长张自修也同时来了,郑重地对大家说:

“同志们,《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这首歌,大家会唱吗?

”大家知道私分粮食的行为是违反纪律的。

同志们,不拿群众一针一线,是人民解放军的纪律,现在我们不是普通的老百姓,是有组织的担架队员,是不穿军装的解放军,怎么能不经领导批准,就私自动用老百姓的大米呢?

炊事班的小伙子急忙解释说:

“团长,您看。

”他指着周围的粮仓,“这是地主老财的粮食,不是贫苦老百姓的!

“是呀!

在我们老解放区,可用党的政策,通过运动斗争地主。

这里是解放不doa一天的新区,老百姓还不懂我们的政策。

因此,只能借他们小房住一住,用他们的锅灶做一下饭,老百姓的东西包括地主的在内,一律不准动。

我们走后,叫这里的老百姓知道,共产党、解放军不是土匪,是纪律严明,为人类解放的人民子弟兵。

团长的一席话,炊事员默默地煮自己带来的高粱米去了。

饭做熟了,没有菜吃,这个地主就阿一缸螃蟹酱,经请示批准,分给各连吃了,在离开这里时,留下菜钱,压在缸盖上了。

担架四团,是配合部队准备打塘沽的,这时塘沽已被我围困。

这里是一片开阔的盐碱地,既不能掩蔽,又不能挖壕作掩体,使我军实难攻克,战斗中伤亡很大。

担架四团的任务主要是将打塘沽下来的伤员,迅速抬到汉沽,然后,随二十七师西返军粮城。

北塘到汉沽不足25公里,担架四团抬着200多名重伤员,整整走了一天一夜。

当时,是农历十一月下旬,天空洒着雪花,这一带是沿海地带,遍野盐碱泥泞,冬季也不结冰。

队员们肩抬担架,脚踩泥泞,担架上都是重伤员,一不小心,就会将伤员摔在泥坑里。

所以队伍走的十分缓慢。

队员们每走一步,都要付出很大的力气,为了活跃气氛,小伙子们边走边说俏皮话:

“嗬!

别看这里的人对咱们很冷淡,可这里的地对咱们倒挺亲热的!

”许多队员本来穿的都是旧鞋,前边开了口,好像张嘴的鲶鱼,踩在泥浆里,就拔不出脚来,只好把鞋子扔掉,光着脚板前进。

这里遍地是芦苇根,脚被扎破,血口子被盐碱水一泡,疼痛难忍,队员们却都在咬牙前进,真是脚下流血,头上冒汗。

6个人一抬,不时轮流换班。

夜里寒风刺骨,但是队员们,把身上的棉袄脱掉,盖在伤员身上,由于担架负荷过重,有些用杨柳做的担架杆

子一折两三节,根本不能再用,只好把杆子甩掉,四人每人抬着一个一个角,将躺在担架网上的伤员绷起来,一步一步前进,抬着伤员的汗流浃背,等着换班的就将粮袋背包背在身上,有些队员肩负着8条米袋,还有自己的背包大衣等物,30余公斤的重量,可以想象到担架队员的艰辛。

队伍走的很慢,还因为伤员不断接屎接尿,喂水喂饭。

有一副担架停下来,大家都得等候,再一齐行动。

队员对伤员的照护是无微不至的,没有解大小便的用具,就用自己的搪瓷碗(现在天津历史博物馆里有保存)。

天冷,伤员身上盖的单薄,怕伤员的伤口冻坏,队员们就将自己的棉衣给伤员盖好,感动得伤员热泪盈眶,对队员们说:

“你们真比亲兄弟还亲呀!

”有的伤员腿部受伤,但神志很清楚,看到担架队员如此艰苦,对自己又那么好,非要下来自己走。

有个伤员腹部挂花,感动地说:

“我从小死了爹妈,失去了父爱和母爱,现在我真正懂得了什么叫母爱了!

四团到了汉沽,将200多伤员交到师部医院后,1500人的担架团,仅找到十几户人家可住,队员们太累了,只好在草垛、柴棚和牲口棚休息。

担架二营,在一个大地主家的场房,找到了一口煮猪食用的大锅来做饭。

高粱米饭做熟了,没有菜吃,找到了地主家的一点咸菜,每人一小块,吃一口饭吃一口咸萝卜,喝一口米汤,盛米汤的家伙是一破庙里搬来的破香炉,用水洗净后当盆用了。

找来两节树枝或高粱秆当筷子,真是简单

的不能再简单了。

三、西进天津

我军对塘沽之敌,由攻打改为围而不打,隔断津、塘两敌的联系,集中火力攻打天津,配合北平和谈,所以担架团紧跟部队西进天津。

担架三团,在完成北塘至塘沽转运伤员的任务时,队员也吃了不少苦。

在汉沽只有一天时间稍事休息,就紧随我二十五师出发了。

从汉沽直奔军粮城,这段路是低洼沼地,遍地泥泞,天又下了小雪,身上湿漉漉的,踩地滑溜溜,一不小心,会摔倒在地,早晨八点出发,40公里路程,直到晚上10点多,我军炮车、军需车,摆满大街小巷,担架团只能在一些偏僻的地方住下。

担架三团接到上级命令,要三团返回塘沽,继续托运伤员。

军粮城到塘沽不足10公里,并且有一条平坦的公路,两小时即可到达我军伤员所在地方。

这里我军虽停止了攻击,但敌人扔不断打炮。

塘沽外围没有一个像样的村庄,有的泥土房,被炮火摧毁,担架团到那里一看,有的伤员在房里呻吟,老乡早已逃跑,伤员由阵地抢救到这里,已经一天多没有吃上饭了。

经检查有的伤员的伤口已经化脓,担架队员很快将百名伤员抬上担架,往军粮城奔,因房紧张,担架团让伤员住在炕上,队员就在地上铺点柴草休息,医务人员少,队员们除给伤员喂饭,接屎接尿外,还给医护队员当助手,擦洗伤口、上药、包扎,

一直忙到凌晨三点,才轮流休息。

早晨8点,刚吃过早饭,准备把伤员转送到贯庄师部医院。

刚要出发,忽然从天津方向来了两架敌机,不断在上空打转转。

队员们在指挥下,急忙将伤员抬到隐蔽处,两架敌机随着一声怪叫,俯冲下来,“呯呯……”连串的机关炮响声,又连续投下了几枚炸弹后,才飞走了。

因隐蔽得好,没有受损失,队员们又继续抬着伤员,整队出发了。

贯庄离军粮城约10公里远,是师部的前方医院,担架三团抬着百多名伤员,正走的时候,担架四团也赶上来了,走在三团的后面。

队伍走出七八里路的时候,从天津方向又传来“嗡嗡嗡”的响声,此时四处吹响了防空号。

因为地面上一层薄雪,一听防空号响,担架队员都将皮大衣翻在身上,军车、骡驮、马匹也都盖上白布伪装起来,变成了堆堆白雪地。

飞来的两架敌机,直奔担架队而来。

部队听到防空号声,早已卧倒不动,担架队终归是一支农民组成的队伍,虽然平时也受过防空训练,但没有实践过,一看飞机俯冲下来,想把伤员隐蔽起来,可地势平坦,没有坎壕可隐蔽,所以就抬着担架乱跑。

这一乱,敌机发现了目标,“咚咚咚……”机关炮劈头打下来。

部队首长一看担架团要受损失,当即命令高炮团瞄准射击。

我高射炮开火后,敌机就慌忙逃去了,经检查还算万幸,只有两匹军马被炸死,

部队战士和担架团队员有几个受了点伤。

担架团到贯庄,已是下午3点多钟了,因上午受敌机骚扰,有些乱状,担架团长栾玉山想整顿队伍,因时间紧迫,不容抽更多时间,只召开了一下排以上的干部会,强调了一切要听从指挥,并发动大家做好工作,不再发生类似情况了。

第二天早晨,各营又抬着伤员,向我军纵队医院一潘庄转移。

贯庄到潘庄20多公里,一路顺利地到了潘庄,完成这百多名伤员的转送后,第二天又返回了贯庄。

由农历十一月底到十二月中旬,约半月时间,担架三、四团都在贯庄附近各村住,正好我军对平津战役,作战略部署,赶上过春节,农历大年,担架团每人发给3斤猪肉,3斤大米,过了个好年。

新年一过,三、四团就进行了一次整顿。

这次整顿,主要方法是通过忆苦思甜,解决担架队员,对解放平津的认识,对前两次参战抢救伤员中的好人好事,进行了表扬;对个别队员进行了个别的谈心,启发上进,还利用早晚进行了一些军事训练。

经过十余天的整训,两支农民担架团的军事素质普遍有所提高,为后来执行任务打下了好的基础。

队员们争先递交了决心书和请战书。

四、围歼东局子

担架团的任务下达了。

四团配合我军二十七师攻打东局子,命四团的两个营随军到前沿阵地,一个营在贯庄不动,负责住潘庄转移伤员。

担架团长李凤久和政委李守忠根据3个营的情况,决定1营留原地,二、三营的干部都是武装干部,并且曾带担架随军远征过东北、热南,有实战经验。

命这两个应随进攻部队到前沿阵地去。

东局子是蒋匪军天津市外围一个防守重要据点,是蒋美修建的一座规模较大的营房,筑了十分坚固的工事,打下它非常困难。

1949年1月5日晚上,担架四团二营岁部队出发了,穿过我炮兵阵地,行军速度更快了。

腊月的天气,西北风虽刺骨寒冷,可每个队员的身上都冒出了热汗。

看见敌人在空地上不断向空中发射照明弹、探照灯。

午夜之后,担架二营来到东局子东北角的一座砖瓦窑前面。

这个窑面积很大,一个营担架队员,还有前沿卫生所,都安排在这里。

整个窑的四面都有窑洞,当中还有一片空地,成了很好的隐蔽场所、防空洞。

洞里队员们将碗里放点食油,用布条搓成灯芯,点着看见了满地碎砖和粪尿,早已困累交加的队员们,见人粪尿用脚踢一踢就地躺下,没说上两句话,就睡着了。

7日上午,部队首长下达命令,中午12点开始攻打东局子,命令担架营作好一切准备。

营长严玉贵,指导员杨志华立即命令各连迅速吃饭,将所有担架组装好,并对三个连明确了具体任务。

东局子战斗打响了,我们的火炮怒吼了,一排排炮弹射在敌人的三道防御工事区,忙用大炮回击,双方炮战了一下午,敌防御工事被炸开了。

前卫部队冲锋号响了,战士们勇敢地冲到了土围子里面。

这时,我担架四连在连长朱福天的带领下,首先跟前卫部队冲到土为子外面。

部队领导命令他在此待命,据点内碉堡群虽被我炮火摧毁一个,但暗堡没能被破。

我部队组织几次冲锋均未奏效,而且伤亡严重。

部队战士将伤员抢救到土围外面,担架队员将伤员抬到窑的东边,跟随军卫生员做完简单的包扎后,再由五、六连抬往贯庄,五、六连任务危险性比四连小,但抬到贯庄要往返25公里,一昼夜跑了4次。

白天敌机狂轰滥炸,阵地上硝烟弥漫,敌机不敢低飞,夜晚敌人利用炮火封锁比飞机更厉害,抬着担架,冒着弹雨,不敢停留一步,吃饭、喝水都是边走边吃,因为伤员多,队员抬得时间长,抬过两次后,个个累得精疲力尽,有的倒在地上一动不动,双方火力猛,伤员不断由阵地上抬下来,营干部看到地上的队员又气又心疼,一夜间已走了50多公里了,还未吃上一顿饭,有的队员鞋子都裂开了,坏的不能穿,有的还把脚冻得又红又肿,可伤员急待抬运。

连营干部强忍着性子,蹲在地上,安慰队员,将自己的鞋脱给队员穿,把棉袄拆开,将布撕成条状,把脚给裹上,用布包好穿上,干部们的行动,感动了在场的队员们,又鼓起勇气咬着牙从地上爬起来去抬伤员,就在这极其艰苦的环境中,千次抬运伤员

,370多人往返200多里。

担架三团三营此时也跟部队通过了敌人三道封锁线来到东局子东南面,在一个小村停下来,距东局子敌防区均有400米。

三营九连紧跟部队到敌据点前哨阵地上,七、八两个连留在这村,待命转运任务。

前哨与转运点不足一里,当中经过北月牙河上的一座大桥,敌人封锁很严,敌人的四处暗堡交织在一起的火力网,喷射出来,使我军伤亡很大,伤员不断被背到菜窖里来。

此时,担架九连的同志们在菜窖里呆了两天一夜,见许多战士受伤、牺牲,十分痛心,想到前边去背上网的战士,部队领导不让去,只命令他们把伤员抬到包扎所。

队员们刚走出百米远,敌人一梭子机枪打在担架队员李永祥脚后跟上,押送担架的民兵立即将他背起来,同伤员一起送到前方包扎所。

队员们从包扎说回营部吃饭后,又急往前哨阵地走去,当经过也牙河大桥时,一串串子弹和迫击炮弹猛烈地打过来,队员刘宝增(白方寺人)当场牺牲了,杨春兴、张士海二人负了伤。

九连长沈荣同志立即命令而排六班长武振余留下,要他把刘宝增的尸体隐蔽好,将两名伤员送回包扎所,他带队迅速到前沿阵地去了。

当九连,第二次抢救伤员返回桥头时,敌人用炮火严密封锁。

一排排炮弹炸响,队员们急忙卧倒,有的队员怕伤员再次负伤,用自己的身体掩护伤员。

指导员田文江阴茎处被炸伤,队员崔荣富身上多处挂花,炮火一停,队员们抬起担架,急急跑过封锁线。

田文江被一个队员背着,他心里难过极了,

心想:

“我在村里是党支部书记,在连队是指导员,这次担架团跟我出来20多人,受点轻伤怎能下火线?

连队100多人都在看着我。

”他想到这里,急忙从那个小伙子身上挣脱下来,坚持自己走路,到卫生所上点药,包扎一下,到营部报告完情况,又追赶队伍去了。

九连不断将伤员从前线台下来,七、八连从包扎所往贯庄送伤员,15公里远,往返需经过东局子飞机场,当时飞机场虽败我军占领,但敌人仍企图夺回这个重地,因此敌人呢不断往飞机场打炮,担架队员在飞蝗般的炮火下穿来穿去,往返5次,转抬伤员400多人。

贯庄是七纵队二十七师前方医院,伤员抢救后再转运到纵后方医院一在潘庄。

担任转运任务的是担架四团一营。

贯庄离潘庄35公里,这一带沿路多是芦苇和茅草根,难极了,一营的任务,虽比在前沿阵地危险性小,但是任务更艰巨,在转运伤员中,出现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模范事迹。

由师医院需要抬着转走的都是重伤员,伤轻的都用大车拉走了。

一营的任务就是抬重伤员,七天的时间,往返贯庄至潘庄5次,前两次伤员较少,队员可轮流换班,后来三次伤员多,由80多副抬增加到170副,每抬不到三个人。

当时还处在寒冬,虽然轻装,每人身上也都有一些简单的行装,加上米袋子,负荷很重,队员们的衣服都被汗水浸透了,身上的汗水被冷风一吹,冻得浑身打颤。

队员宁可脱掉棉袄,光着膀子前进,也不愿休息时间长了受罪。

二连队员武进才(尚庄屯人)自从参加担架团,上身只穿一件小棉袄,脚上穿一双破旧布鞋,早被他穿烂了,他甩掉破鞋,赤着脚,光着膀子,拿棉袄当垫肩,抬着50多公斤重的担架前进。

一连队员谷连科(东草场人)、王国增(南岗人),每逢队伍休息时,就立即给伤员喂水喂饭,接屎接尿,由于天冷怕伤员受冻,就将自己的被子、大衣等盖在伤员身上。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更何况他们吃的不好,没有充分时间休息,又是连续作战。

最后这一次是两个人一抬,多棒的小伙也会吃不消的。

从贯庄出发,刚走5公里路,有的已经累得不行了。

营长、教导员在半路上,不断替弱小的队员换班,但时间长了两眼就冒金花,浑身冒大汗,踉跄着走路,最后决定在一小村里休息一下再走。

没想到,这一休息可坏了,人人的身子如同散了架,抬不动了,营长和教导员想叫大家休息一夜,但是,他们又想时间就是生命,有些伤员一直昏迷,生命垂危,不及时抢救,随时有死亡的可能,于是休息一夜的念头被打消了。

经过短暂的开会研究,要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决定找当地村干部,帮助征用三辆马车,每连配一辆,拉队员行走,米袋等物,减轻队员们的负荷;找老乡求帮助解决部分担架,换掉沉重的门板,这样,队员们又在傍晚,振作精神抬着伤员连夜赶到

了潘庄纵队医院。

东局子战斗从7日开始,到8日早晨结束战斗。

据原国民党吧十军军长刘云翰回忆说:

“东局子战斗,敌人的一个加强团只有一个半死不活的副营长8日晨爬回到指挥部,简单报告了覆灭的经过,当即死去,其余全部被解放军当场消灭。

”但这次战斗,我军伤亡也不小,仅担架团二、三营抬下的伤员,就有五、六百人。

担架一营一直到东局子战斗结束后,连续转送伤员5次,5天7夜没有休息。

五、总攻天津市,打响攻坚战

天津外围据点,到1月10日前,全部被我军扫清,我前沿部队已步步逼进了敌人的环城碉堡工事线。

这比外围据点更坚固,防守更严密,兵力更集中,在华北敌的城防筑方面,这个据点是一流的。

1月14日上午10时,我军开始总攻。

七纵二十五师、二十七师主攻东线。

13日夜间,部队做总攻部署。

我担架团仍配合二十七师,部队要两个担架营配合前沿主攻。

经团长栾玉山、政委崔治田研究决定由栾玉山带着一、二营到前沿阵地去,崔治田带三营担任转运伤员的任务。

夜晚,担架二营在营长延守刚同志带领下,首先随部队顺着交通壕,进入阵地。

环城碉堡工事先外,是一片开阔地,百米以内民房和一切建筑物,早被敌人毁为平地。

担架二营从部队驻地的杜庄出发,通过小张庄,在敌人工事线外百米处的土坎下隐蔽,是前哨抢救伤员的点。

总攻开始时,敌我双方炮击十分激烈。

我担架营在双方炮火之间,骤然间犹如刮起了暴风,根本听不清枪响和隆隆的炮声。

敌环城碉堡工事线里外,硝烟四起,一阵猛烈的炮击,敌工事被我夷为平地。

这时敌围墙虽被我炮火摧毁,但还有许多大小的碉堡交叉着喷射着强烈的火舌。

这条护城河多少年来冬季很少结冰,总攻的前两天,特别冷,河水居然结了冰半尺厚,这给我进攻部队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由于敌人火力强大,为了减少伤亡,我军决定停止前进。

担架二营,乘此停息,将伤员及牺牲的战士,两人一抬,顺着六道沟急速往外抢运。

二营一百多副担架,随抬随走,最后仍有不少伤员没有运走,严守刚到杜庄向栾玉山同志汇报后,栾玉山同志立即带一营前去支援,从杜庄到前沿经过小张庄时,敌人为阻止我后备部队的增援,运送弹药,转运伤员,动用成排的炮火封锁小张庄。

这村只有百户多人家,东西街虽有民房可以隐蔽前进,但离前沿阵地较近,担架团那么多人,敌人用望远镜,看得一清二楚。

二营长牛成,知道队伍经过这里非常危险,就命令各连靠南、北墙跟前进。

这时,只有栾玉山和牛成二人警惕地在大街中间并肩前进,督促队伍跪姿前进,闯过封锁区,他们来到庄西路北一家门房前,发现有两个队员,跑进门去,栾玉山命令牛成:

“你去将他们叫出来,不要到老乡家乱串。

”牛成营长扭身走进门房,这时就听空中

“吱吱”的响,一排子炮弹在街上炸响,栾团长身受重伤,十几个担架队员也躺在地上一动不动。

老栾强忍着巨痛,抬头叫着身边的通讯员张玉春说:

“叫大家隐蔽好,不要乱跑。

”张玉春一见团长受伤,上前扶他,牛成同志也跑过来,想把他背到安全的地方去,玉山同志摆摆手,强打精神对牛成说:

“一要管我,快将你们营带上去。

”牛成急忙去组织队伍,张玉春去叫人抢救受伤的同志。

二人刚走出二三十米,一排炮弹又在身后炸响,牛成由地上爬起来,急忙返回团长身边,一看团长身上多处受伤,已经牺牲,同时牺牲的还有7人,20多人受伤。

牛营长立即命令担架队员将团长和伤亡的同志迅速抬走,并派人报告总团,他知道前沿阵地有许多伤员,等着去抢运,因此,让教导员铁光同志带三连回去处理了,他带一、二连又冲到前沿去了。

团长栾玉山的尸体抬到杜庄以后,总团长杨青同志亲自给他选了一口柏木棺材,眼含热泪将战友装殓起来,牺牲的那七名队员,也用棺材装好,在场的同志们,各个悲痛欲绝,说:

“战友们,你们安息吧,我们为你们报仇,解放天津,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

……”

14日夜,部队冲锋受阻后,改变战术,战斗进展的很顺利。

15日凌晨,我部队已逼近敌司令部指挥所,战斗到7时,打开了指挥所,陈长捷被活捉,至此,天津宣告解放。

栾玉山同志是遵化西新庄人,共产党员,1945年参军,1947年转到地方工作,曾参加“遵化随军远征担架团”支援东北解放战争。

在天津战斗中牺牲,年仅28岁,遗骨已安葬在唐山烈士陵园。

“万人担架队”,在平津战役中,为抢救人民解放军伤员,冲锋陷阵,前赴后继,救死扶伤,流血流汗,哪怕光荣牺牲也在所不辞,而且,浑身永远洋溢着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崇高形象和感人事迹,是我冀东人民的骄傲,必将可入丰碑,名垂青史,激励后人,奋勇前进。

“万人担架团”参加平津战役,是遵化人民在解放战争中一个伟大壮举,是遵化人民在平津战役中做出的巨大贡献。

万人担架队颂

万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