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类处理学习的报告.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474565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20.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垃圾分类处理学习的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垃圾分类处理学习的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垃圾分类处理学习的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垃圾分类处理学习的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垃圾分类处理学习的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垃圾分类处理学习的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垃圾分类处理学习的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垃圾分类处理学习的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垃圾分类处理学习的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垃圾分类处理学习的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垃圾分类处理学习的报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垃圾分类处理学习的报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垃圾分类处理学习的报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垃圾分类处理学习的报告.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垃圾分类处理学习的报告.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垃圾分类处理学习的报告.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垃圾分类处理学习的报告.docx

《垃圾分类处理学习的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垃圾分类处理学习的报告.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垃圾分类处理学习的报告.docx

垃圾分类处理学习的报告

xx城区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状况的调查

————研究性学习报告

xxxx中学初xx班研究性学习小组

一、研究背景及原因

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城市垃圾量剧增。

据统计,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的年产量超过了一亿吨,并以每年8%的速度递增。

近年来,全国的城市每年因运输、处理垃圾支出的费用约300亿元。

有人预计,在不久的将来,城市之间的间隔可能不再是绿色的田野,而是恶臭的垃圾。

要解决垃圾问题,根本的办法是把它们纳入物质循环。

因为“垃圾本身是放错位置的资源”,只要处理得当,完全可以成为巨大的社会财富。

据估算,目前我国每年可利用而没有回收利用的废物资源价值高达300—350亿元。

而我市仅市内四区日产垃圾就达2000多吨,其中大部分都可回收利用。

2002年以来,xx作为垃圾分类收集试点城市之一,对垃圾分类收集箱进行推广使用,“垃圾分类”一词也进入了很多市民的生活中。

2010年的今天,环境问题尤为严峻,而进行垃圾分类处理是保护环境的重要方式之一。

因此我们决定从了解市民对垃圾分类的认识与xx城区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处理实施情况入手,进一步宣传垃圾分类。

二、研究目的

通过对xx城区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处理状况及人们对垃圾分类收集意识的调查、了解,根据调查结果制成相关宣传材料,对垃圾分类收集进行志愿宣传活动,宣传垃圾分类收集的相关知识,以实际调查数据倡议人们在生活中进行垃圾分类收集,为环境保护尽到自己应尽的力量。

三、研究方法

调查法、访谈法、实地考察法

四、研究时间

2010年2月11日至2010年2月28日

五、研究学习小组分工

组长:

xx

策划:

xx

组员:

xx

六、研究过程

1、2010年2月21日于xx市图书馆查阅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相关知识,了解我国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的现状及生活垃圾分类原则。

参与成员:

xx

(详细过程及数据见过程记录)

2、2010年2月22日于xx市环境卫生科研所访问相关工作人员,了解xx城区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的状况,详细了解垃圾分类处理的知识,垃圾分类收集箱的分类标准

(可回收物:

塑料制品、废旧纸制品、废旧织物、易拉罐等金属制品、玻璃、木制品等,不可回收物:

瓜果皮壳、厨余垃圾、树枝花草等,

危险废弃物:

废旧日用小电子产品、废灯管、废油漆、废日用化学品和过期药品等,)

为考察活动提供标准依据。

参与成员:

xx

(访谈记录见附录、详细过程见过程记录及摄像)

3、2010年2月24日—25日

在xx区、xx区、xx区某些公共场所进行实地考察,考察垃圾分类收集箱情况。

同时进行关于市民垃圾分类收集意识的调查。

共对xx市54位市民进行调查

进行72个地点的实地考察(其中包括小区28个商场21个公园4个街道15个景点4个)

参与成员:

24日组一:

xx

组二:

xx

25日组一:

xx

组二:

xx

(考察、调查记录表见附录,详细过程见过程记录)

4、2010年2月26日于xx市图书馆

根据实际调查资料制成相关宣传材料,宣传垃圾分类收集的知识,提倡人们在生活中进行垃圾分类收集

(宣传材料见附录,详细过程见过程记录)

5、2010年2月27—28日

分析材料,撰写研究性学习报告

七、研究结果及分析

(一)、通过访问xx市环境卫生科研所工作人员,了解到垃圾分类收集处理的相关知识:

垃圾分类是指按照垃圾的不同成分、属性以及利用价值、对环境的影响,并根据不同处置方式的要求,分成属性不同的若干种类。

垃圾分类收集是指垃圾按其可处置的性能或可利用的价值而分别收集的方式,其目的是为资源回收和后续处置带来便利。

目前,xx市的生活垃圾主要分为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也称可堆肥垃圾),有毒有害垃圾这三类。

可回收垃圾主要包括塑料制品、废旧纸制品、废旧织物、易拉罐等金属制品、玻璃、木制品等,通常用深蓝色收集桶收集;不可回收垃圾(可堆肥垃圾)主要包括瓜果皮核、厨余垃圾、树枝花草等,通常用深灰色收集桶收集;有毒有害垃圾主要包括废旧日用小电子产品、废灯管、废油漆、废日用化学品和过期药品等,通常用红色收集桶收集。

生活垃圾中含有的废品多数可以回收利用,将其分类后可以节约资源,同时减少垃圾处理量;在我市的卫生填埋场、垃圾堆肥厂、垃圾焚烧厂全部建成使用后,将垃圾中的有机物分类用于垃圾堆肥,可燃烧物分类用于垃圾焚烧,可以产生肥料或者热量,因此,开展垃圾分类收集不但可以节约资源,还可以实现一定的资源回收。

(二)、考察结果统计及分析

我们对xx、xx、xx三区的72个公共场所进行了实地调查,包括28个小区,21个商场,8个公园、景点,15条街道,考察结果分析如下:

针对“1、垃圾收集箱是否分类

2、分类是否符合标准的情况”这一问题的调查结果:

如图一所示,是所调查的72个公共场所中垃圾收集箱的分类情况,图二分别展现了在所调查的小区\商场\公园、景点及街道中垃圾收集箱的分类情况.

图二

由此看来,xx城区的垃圾分类收集箱并没有得到很好的普及,而小区、商场的分类收集箱数量尤为稀少,在xx城区多数公共场所,都见不到垃圾分类收集箱的身影,垃圾分类收集箱的数量不足从根本上导致了xx城区垃圾分类收集处理不能得到很好的实施。

针对“实施情况评价好、中、差

与分类收集箱内情况”这一问题的调查结果:

如图,是在20个进行分类的垃圾收集箱中的投放情况统计图.在随意投掷的情况中,较常见的是“塑料袋投入不可回收收集箱中”,这主要是市民对垃圾分类知识的陌生导致,通过对54位市民的调查统计,仅有约38.9%的市民知道塑料袋应算为哪类垃圾投放,市民对垃圾分类标准的不了解是xx城区生活垃圾分类收集没能得到很好实施的重要原因之一。

通过统计还发现,垃圾随意投放现象严重,通过调查了解到,主要是由于人们“怕麻烦、没时间”“没有垃圾分类习惯和意识”,市民对垃圾分类收集意识的淡薄是导致垃圾随意投放现象严重的最重要原因之一。

以下是各小区、公园、景点、街道进行分类的垃圾收集箱实施情况:

在4个进行收集箱分类的小区中收集箱实施情况

在5个进行分类的公园、景点中的垃圾分类收集箱实施情况

在11个进行分类的街道中,垃圾分类收集箱实施情况

由此看来在小区分类收集箱投放中,随意投放现象最为严重,通过询问部分市民,发现导致小区的垃圾分类收集没有能较好实施的主要原因是在家中没有垃圾分类收集的习惯,且无论是什么样的生活垃圾都投放在一个桶中,若分类会浪费许多时间和精力,而且大部分小区中并没有安置分类垃圾收集箱,垃圾分类收集箱的数量不够、针对这一问题的投入不足以及人们的垃圾分类意识淡薄导致了以小区为主的公共场所垃圾分类情况不容乐观。

(三)、调查结果统计及分析

在54位接受调查的市民中,对“您知道果皮属于哪类垃圾吗?

1可回收2不可回收3有毒有害”(答案:

不可回收)

“您知道塑料袋属于哪类垃圾?

1可回收2不可回收3有毒有害垃圾”(答案:

可回收)”问题的调查结果统计:

通过观察统计图发现,市民对垃圾分类知识的了解十分短缺,而既然连最普通的生活垃圾应属哪类都不知道,何谈进行垃圾分类收集呢?

xx市民关于垃圾分类收集的知识不够,这与垃圾分类收集箱得不到普及和垃圾分类收集的宣传工作不够有很大的关系,那么,想使xx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处理状况得到进一步改善,必须要做的工作就是加大垃圾分类收集知识的宣传力度,加大投入,在各个公共场所安置垃圾分类收集箱,从而使市民充分了解垃圾分类收集相关知识,使垃圾分类收集深入人心。

在54位接受调查的市民中,对

“您在投掷垃圾时会进行分类吗?

1经常2偶尔3从不

您为何进行垃圾分类呢?

为何不进行垃圾分类呢?

”问题的调查结果统计:

通过观察市民在生活中进行垃圾分类收集的频率统计图发现,市民大多都不进行或很少进行垃圾分类收集,xx城区生活垃圾分类收集没有得到很好的施行,状况不容乐观。

统计原因,发现没有进行垃圾分类收集的原因主要是:

1、“怕麻烦、没时间”,约占接受调查市民的46.8%

2、“没有习惯”,约占接受调查市民的21.3%

3、“没有分类的垃圾箱”,约占接受调查市民的29.8%

前两点原因主要是由于市民对垃圾分类意识的淡薄造成,也可以这么说,是市民对垃圾分类意识的淡薄导致xx城区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状况不容乐观。

第三点原因主要是由于政府对垃圾分类这一项目的投入不足,垃圾分类收集箱得不到普及,换句话说,是垃圾分类收集箱数量的不够导致了市民垃圾分类意识的淡薄,从而导致了xx城区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处理状况不容乐观。

 

八、通过研究学习,我们小组提供如下建议:

1、建议市民在家中摆放2个垃圾桶,分别盛放“可回收垃圾”与“不可回收垃圾”并分类投放,并培养废旧电池等有毒有害物品的单独收集处理的习惯

2、市民积极学习并向身边的人介绍关于垃圾分类收集的知识等

3、环卫工配置三个收集袋,一个袋收集不可回收垃圾,一个袋收集可回收垃圾,一个袋收有毒有害垃圾。

不可回收垃圾分开后,另外两类垃圾中能够收集的东西会多很多,环卫工人也可以从中拾废为宝。

4、公共场所垃圾收集箱分为三类:

可回收物、不可回收物、有毒有害垃圾,并简要标明每一类都应包括什么物品。

5、对于垃圾分类情况以一个部门或一个小区为单位进行总结,可以每季度或每月一次回馈,对垃圾处理到位,效果理想的与垃圾处理费相挂钩,可以减免部分垃圾处理费为手段,激励大家的参与垃圾分类的热情。

6、有关部门多组织关于垃圾分类收集宣传的志愿活动,组织志愿者进入小区等多个公共场所,宣传垃圾分类收集的知识,增强市民垃圾分类收集的意识。

 

九、收获与感悟

通过这次研究性学习我们对垃圾分类收集处理的知识有了进一步的详细了解,通过问卷调查以及实地考察的方式,了解到了xx城区垃圾分类收集箱的状况及市民对垃圾分类收集的意识,根据调查结果,制作了相应的宣传资料,向市民宣传垃圾分类收集的知识,用我们的实际行动,为xx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处理的工作做了奉献。

在查阅资料的活动过程中,我们发现我们的目的不够明确,针对方向不够具体,大范围的查询,导致效率降低。

后来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在活动前制定详细的计划,提前确定方案,使得活动十分成功,效果显著,这也教给我们,在生活、学习中,做事要有计划、有条理。

在实地考察时,我们通过分组的方式,节省了人力,且加快了考察速度,加大了考察范围,并且我们徒步进行实地考察,锻炼了我们的识别方向、道路的能力,也锻炼了我们的身体素质。

在对市民进行调查的过程中,有时会遭到拒绝和讽刺,但这也正锻炼了我们的口才和礼貌用语的运用,通过大胆的与人交流,增强了我们的交往、语言表达能力等。

在每次活动后,及时进行总结与反思,及时改正活动中的不足,使得研究性学习活动十分成功。

同样,在学习生活中,也要随时进行反思、思考,不断完善自己的学习方法,这样才会有更大的进步。

 

附录

访谈记录

问题

1、xx城区生活垃圾公共场所分类收集箱应该分为哪几类?

答:

可回收物收集箱、不可回收物(也称可堆肥物)收集箱、有毒有害物质(危险废弃物)收集箱

2、这几类都应包括什么物品?

答:

可回收物:

塑料制品、废旧纸制品、废旧织物、易拉罐等金属制品、玻璃、木制品等,(用深蓝色垃圾桶收集)

不可回收物(可堆肥物):

瓜果皮壳、厨余垃圾、树枝花草等,(用深灰色垃圾桶收集)

危险废弃物(有毒有害垃圾):

废旧日用小电子产品、废灯管、废油漆、废日用化学品和过期药品等,(用红色垃圾桶收集)

3、为什么要开展垃圾分类收集?

垃圾分类收集后怎样处理?

答:

生活垃圾中含有的废品多数可以进行回收利用,将其分类后可以节约资源,同时减少垃圾处理量;在我市的卫生填埋场、垃圾堆肥厂、垃圾焚烧厂全部建成使用后,将垃圾中的有机物分类用于垃圾堆肥,可燃烧物分类用于垃圾焚烧,可以产生肥料或者热量,因此,开展垃圾分类收集不但可以节约资源,还可以实现一定的资源回收

 

实地考察、调查记录表

一、考察记录表

地点:

所处场所类别(小区商场公园街道景点)

垃圾收集箱是否分类1是2否

分类是否符合标准1是2否

(不符合标准的情况:

实施情况评价1好2中3差

分类收集箱内情况:

 

二、调查记录表

您知道果皮属于哪类垃圾吗?

1可回收2不可回收3有毒有害

您知道塑料袋属于哪类垃圾?

1可回收2不可回收3有毒有害

您在投掷垃圾时会进行分类吗?

1经常2偶尔3从不

您为何进行垃圾分类呢?

为何不进行垃圾分类呢?

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宣传材料

城市生活垃圾是指城市人口在日常生活中产生以及为城市日常生活提供服务的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

看上去没有什么用处的生活垃圾,其实蕴含着许多可以回收利用的资源。

如果将其分类,再加以收集利用,不但可以减少垃圾的产生量,而且可以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

为了了解xx城区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状况与人们对垃圾分类处理的意识,我研究小组开始了“xx城区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状况的调查”。

通过查阅资料和访问xx市环境卫生科研所的工作人员,我们了解到关于垃圾分类收集的一些知识:

垃圾分类是指按照垃圾的不同成分、属性以及利用价值、对环境的影响,并根据不同处置方式的要求,分成属性不同的若干种类。

垃圾分类收集是指垃圾按其可处置的性能或可利用的价值而分别收集的方式,其目的是为资源回收和后续处置带来便利。

目前,xx市的生活垃圾主要分为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也称可堆肥垃圾),有毒有害垃圾这三类。

可回收垃圾主要包括塑料制品、废旧纸制品、废旧织物、易拉罐等金属制品、玻璃、木制品等,通常用深蓝色收集桶收集;不可回收垃圾(可堆肥垃圾)主要包括瓜果皮核、厨余垃圾、树枝花草等,通常用深灰色收集桶收集;有毒有害垃圾主要包括废旧日用小电子产品、废灯管、废油漆、废日用化学品和过期药品等,通常用红色收集桶收集。

接下来,为了了解xx城区垃圾分类收集箱状况和市民对垃圾分类知识的了解情况和分类意识,我们在xx、xx、xx三区进行了考察和问卷调查。

在进行的54份问卷调查中,仅有13人知道塑料袋和果皮分别属于哪类垃圾,约占整体的24.1%左右,说明市民对垃圾分类收集常识的了解还很欠缺。

在调查的人群中,只有7人经常进行垃圾分类收集,约占13%,30人偶尔进行垃圾分类收集,约占55.6%,有17人从不进行垃圾分类收集,占31.5%左右,说明市民的垃圾分类收集意识还有待加强。

同时,我们对xx城区的72个公共场所(包括28个小区、21个商场、8个公园\景点、15条街道)进行了考察,发现在垃圾收集箱分类的20个(27.7%)公共场所中,只有10%是基本按照标准的分类投放的,40%随意丢弃现象明显,50%随意丢弃现象严重,这也说明了xx市民对垃圾分类知识的陌生以及垃圾分类意识的淡薄。

“《xx市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办法》规定,垃圾实行统一管理,分类收集,并应当实行无害化处理和综合利用。

”垃圾分类收集是实现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必然方式,但通过对考察结果和调查结果的分析,发现xx城区垃圾分类收集的方式还没有得到普及,市民对垃圾分类的意识还有待加强。

那么,为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创造洁净、温馨的家园,让我们从自身做起,一起动手,参加垃圾分类收集!

xx37中学初三、八班研究性学习小组

 

参考文献

《环境科学大辞典》《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固体废物处理处置技术》《城市垃圾的处理与利用技术》(详细词条摘录见“数据查阅记录表”)

数据链结

——垃圾分类与资源节约

人们利用垃圾中有用成分作为再生原料有着很多优点,首先能节约自然资源,其次可减轻垃圾处理埸的负担,延长设施使用寿命,减少垃圾污染环境,而且利用垃圾制取的产品能源消耗要低于用初始原料加工的费用,有的甚至低好几倍。

例如处理回用100万吨废纸,即可避免砍伐600平方公里以上的森林,而每吨废纸转化为纸张、纸板产品,可节省电能225千瓦时。

垃圾的资源化利用还可以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据测算,若采用废塑料炼油技术将全国三分之一的废塑料转化为油,便可为国家增加200万吨的纯燃料油,获利可达56亿元。

美国曾就垃圾回用问题作过计算,他们发现利用垃圾能源的潜在可能性对美国全国需求而言,垃圾再生材料可满足全国铁需要量的7%、铝8%、锡19%、纸15%。

如果垃圾中的可用物质得到无数次反复利用,则垃圾将成为取之不尽的循环利用资源,这对促进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垃圾分类与白色污染

伴随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社会生活正向便利化、卫生化发展。

顺应这种需求,一次性泡沫塑料饭盒、塑料袋等开始频繁地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

这些使用方便、价格低廉包装材料的出现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

但另一方面,这些包装材料在使用后往往被随手丢弃,造成"白色污染",成为极大的环境问题。

所谓"白色污染"是指由农用薄膜、包装用塑料膜、塑料袋和一次性塑料餐具(以下统称塑料包装物)的丢弃所造成的环境污染。

由于废旧塑料包装物大多呈白色,因此称之为"白色污染"。

我国是世界上十大塑料制品生产和消费国之一。

1995年全国塑料消费总量约1100万吨,其中包装用塑料达211万吨。

包装用塑料的大部分以废旧薄膜、塑料袋和泡沫塑料餐具的形式被任意丢弃。

据调查,北京市生活垃圾的3%为废旧塑料包装物,每年产生量约为14万吨;上海市生活垃圾的7%为废旧塑料包装物,每年产生量约为19万吨。

丢弃在环境中的废旧包装塑料,不仅影响市容和自然景观,产生"视觉污染",而且因难以降解,对生态环境还会造成潜在危害,如:

混在土壤中,影响农作物吸收养分和水分,导致农作物减产;增塑剂和添加剂的渗出会导致地下水污染;混入城市垃圾一同焚烧会产生有害气体,污染空气,损害人体健康;填埋处理将会长期占用土地,等等。

 

初xx班研究性学习小组

2010年2月28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