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七年级五四学制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鲁教版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757334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71.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七年级五四学制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鲁教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学年七年级五四学制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鲁教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学年七年级五四学制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鲁教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学年七年级五四学制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鲁教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学年七年级五四学制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鲁教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学年七年级五四学制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鲁教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学年七年级五四学制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鲁教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学年七年级五四学制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鲁教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七年级五四学制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鲁教版Word文件下载.docx

《学年七年级五四学制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鲁教版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七年级五四学制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鲁教版Word文件下载.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学年七年级五四学制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鲁教版Word文件下载.docx

A、甲午中日战争B、鸦片战争C、第二次鸦片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5、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关闭已久的大门,被称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其主要依据是()

A、中国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漩涡B、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

C、民族矛盾成为社会的主要矛盾D、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

6、某中学初二

(一)班准备举办一次“铭记历史,勿忘国耻”主题参观活动,他们最应该去的地方是()

A、八达岭长城B、圆明园C、秦始皇陵兵马俑D、云冈石窟

7、余秋雨说:

“废墟是昨天派往今天的使者,废墟让我们把地理读成历史”站在京郊的一座废墟上,我们可以解读到的历史是()

A、林则徐虎门销烟B、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C、太平军抗击洋枪队D、郑成功收复台湾

8、新疆有一座晚清名臣的祠堂里悬挂着一副楹联:

提挈自西东,帕首靴刀,十年戎马书生老;

指挥定中外,塞霜边月,万里寒鸦相国祠。

这位名臣是()

A、曾国藩B、左宗棠C、李鸿章D、张之洞

9、《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该条约中有利于外国人直接利用中国廉价劳动力和原料,剥削中国人民的条款是()

A、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B、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

C、增辟通商口岸D、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

10、全国人大十届二次会议期间,温家宝总理在答记者问时,引用了清末台湾爱国诗人丘逢甲的诗句:

“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雨潸。

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诗中的“往事”和“割台湾”是与哪一次侵华战争有关()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1、在近代史上造成北京城的珍宝大量流失的侵略战争是:

①鸦片战争②第二次鸦片战争③甲午中日战争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12、清末一位小商贩说:

在北京东交民巷这地界,我们这些卖瓜的,卖花的,不能随便出入了,更不要说居住了,说什么皇上把这地界划给了洋人,这一情景的出现是因为清政府被迫签订了()

13、“西方人送来了一份令人不堪忍受的礼物祝贺中国进入20世纪”。

这份“礼物”是指()

A、列强在华办厂B、“门户开放”政策C、列强在华兴修铁路D、《辛丑条约》

14、下列属于洋务派为“求富”创办的工业有()

①江南制造总局②轮船招商局③汉阳铁厂④湖北织布局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

15、甲午中日战争失败以后,李鸿章伤感地反省,说:

“我办了一辈子事,练兵也,海兵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

”对这句话理解最为正确的是()

A、洋务运动一无是处B、洋务运动只是表面做样子

C、洋务运动劳而无功D、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

16、“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

……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想一想,这是哪个派别的主张。

()

A、顽固派B、洋务派C、资产阶级维新派D、资产阶级革命派

17、北京承载着中国历史的辉煌与屈辱。

1895年居住在北京城的居民可能听到的是()

A、英法联军烧杀抢掠B、赶考的举人上书光绪帝

C、慈禧太后仓皇出逃D、八国联军进入紫禁城

18、为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一部展现中国近现代沧桑历史巨变的大型电视连续剧《大汉口》即将开机拍摄。

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

A、师夷长技以自强B、三民主义C、实业救国D、联俄联共

19、下列哪些事件促进了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和文化在中国的传播①洋务运动②戊戌变法③义和团运动④辛亥革命⑤新文化运动()

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⑤C、②③④⑤D、②④⑤

20、19世纪末,中国近代化的核心内容是()

A、学习西方军事技术B、学习西方政治制度

C、学习西方经济技术D、学习西方自然科学

21、下列戊戌变法内容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建立民主共和国B、开办新式学堂

C、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D、训练新式军队

22、“皇帝到了,辫子割了。

”少年翟秋白用这八个字概括了某次革命的历史功绩。

这次革命的功绩是()

①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②拉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序幕③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④彻底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3、新文化运动中,进步知识分子创办的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刊物有()

①《每周评论》②《申报》③《新青年》④《民报》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③

24、胡适说:

“北大是因为三只兔子而成名的,一是老兔子蔡元培,二是中兔子陈独秀,三是小兔子胡适本人(三人年有长序,但都属兔)”“三只兔子”因高举哪两面旗而闻名()

A、自强与求富B、维新与变法C、自由与平等D、民主与科学

25、陈独秀、李大钊等以《新青年》杂志为主要阵地,掀起了新文化运动。

下列对于新文化运动的评价正确的是()

A、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

B、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

C、客观上为资本主义的产生起到了促进作用

D、一次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学业水平检测

七年级历史试题

题号

总分

得分

一、选择题答题卡(每题2分,共5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得分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二、非选择题

26、阅读下列材料

1902年,在北京郊区的一个农家院内,一位祖籍香港岛,1845年移居台湾,1897年又移居北京东交民巷,一年前被驱逐到此的历尽苦难的75岁老人,在给儿孙讲述自己60年来的经历。

请回答:

(1)老人60年来颠沛流离,受尽苦难可能与哪些不平等条约的哪项规定有关?

(2)这几个不平等条约分别对近代中国造成了什么严重后果?

(3)导致近代中国人民饱受屈辱、凌难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4)假如你是当时的一名学生,为改变中国当时的命运,你最想做的一件事是什么?

2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所谓“近代化”是指中国社会由古代封建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变的过程。

它包括政治上的民主化,经济上的工业化,以及思想文化上的“西化”。

材料二:

中国的近代化过程,也是中国人民向西方学习、探索救国之路的过程。

由于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双重挤压,近代中国各种政治力量追求近代化的脚步显得急促而又悲壮,却一刻也未曾停留,走国家自强、变法和革命的历程,经历了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的变革。

(2)材料二中“近代中国各种政治力量追求近代化”,你认为主要指哪些政治派别?

(3)根据19-20世纪初中国近代化历程示意图,请将未填写内容补充完整。

(4)根据19-20世纪初中国近代化经历了怎样的历程?

(5)学习历史的最终目的之一是获取感悟,用以启迪今天。

回首近代化的历程,把你的感悟写出来。

28、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完成问题。

材料一:

务望全国工商界,一律起来设法开国民大会,外争国权,内除国贼,中国有亡就在此一举了!

今与全国同胞立两个信条道:

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

中国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

国亡了!

同胞们起来呀!

《北京学界全体宣言》

2010年5月4日,温家宝总理到北京大学探望广大师生,他要求同学们“要有远大的理想,高尚的道德,渊博的知识,强健的体魄和完整的人格”。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完成表格内容

(2)该事件在中国近代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标志着中国革命进入一个新阶段。

写出“新阶段”的名称。

这个新阶段又包括哪四个革命时期?

(3)青年学生是时代的先锋,民族的未来。

结合上述材料和温总理的讲话,根据所学知识,谈谈你的认识或体会。

29、材料一:

请看下面的歌谣

讲起“八一”历史长,南昌打响第一枪;

朱德率领队伍走,进军湘南改红军;

秋收暴动毛泽东,闹得湘东遍地红;

井冈山上朱毛合,创建四军建奇功。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毛泽东《七律·

长征》

(1)“南昌打响第一枪”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2)秋收起义失败后。

毛泽东找到了一条适合中国的革命道路。

这条革命道路是什么?

建立的第一块革命根据地是什么?

(3)井冈山会师后,成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支坚强的队伍,写出名称

(4)红军为什么要“远征”?

红军的“远征”开始于何时?

(5)红军在远征途中,召开了一次重要的会议,是什么会议?

这次会议的意义是什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