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期末复习知识点.docx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3474796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268.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期末复习知识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新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期末复习知识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新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期末复习知识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期末复习知识点.docx

《新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期末复习知识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期末复习知识点.docx(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新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期末复习知识点.docx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班级:

第一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姓名:

1.只要是平均分就用(除法)计算。

2.除数是一位数的竖式除法法则:

(1)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每次用除数先试被除数的前一位数,如果它比除数小,再试除前两位数。

(2)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上。

(3)每求出一位商,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

顺口溜:

除数是一位,先看前一位,一位不够看两位,除到哪位商那位,每次除后要比较,余数要比除数小。

3.被除数末尾有几个0,商的末尾不一定就有几个0。

(如:

100÷4=25)

4.笔算除法:

(1)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在有余数的除法中:

最小的余数是1;最大的余数是除数减去1;最小的除数是余数加1;

最大的被除数=商×除数+最大的余数;最小的被除数=商×除数+1;

(2)除法验算:

→用乘法

没有余数的除法有余数的除法

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除数=商……余数

验算:

商×除数=被除数商×除数+余数=被除数

被除数÷商=除数(被除数-余数)÷商=除数

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0不能为除数)都等于0;0乘以任何数都得0;0加任何数都得任何数本身,任何数减0都得任何数本身。

5.笔算除法顺序:

确定商的位数,试商,检查,验算。

6.笔算除法时,哪一位上不够商1,就商0占位。

(最高位不够除,就向后退一位再商。

7.多位数除以一位数(判断商是几位数):

用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跟除数进行比较,当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大于或等于除数时,被除数是几位数商就是几位数;当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小于除数时,商的位数就是被除数的位数减去1。

8.所学除法类型:

①第一位不够除,看前两位。

666÷9=74

②第一位够除,就在第一位上写商,然后一位一位除。

900÷4=225

③中间的数不够商1,就商0,把下一位数移下来继续除。

816÷2=408④末尾的数不够商1,就商0,把末尾的数当余数。

872÷3=290……2

9.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或一位数。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三位数或两位数。

10.混合运算顺序:

①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从左到右依次计算。

②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③有括号,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11.被除数不变,除数越大,商越小。

第二单元图形的运动

1.轴对称图形:

对折后两边能完全重合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

2.对称轴:

对折后能使两边重合的线叫做对称轴。

3.轴对称图形特点:

对称轴是一条直线,对称轴两侧的对应点到对称轴两侧的距离相等,沿对称轴将它对折,左右两边完全重合。

4.轴对称图形有:

角、五角星、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等腰梯形、正方形、长方形、圆和正多边形等都是轴对称图形。

轴对称图形至少有一条对称轴。

圆有无数条对称轴,每条圆的直径所在的直线都是圆的对称轴。

正方形有4条对称轴,长方形有2条对称轴。

5.平移:

物体或图形,沿着直线运动的现象,叫做平移。

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

图形经过平移,对应线段相等,对应角相等,对应点所连的线段相等。

6.平移特征:

图形平移前后的形状和大小无变化,只是位置发生变化。

7.旋转:

物体或图形,绕一个点或一个轴转动一个角度的现象叫做旋转。

8.旋转的特征:

围绕中心转动。

9.平移和旋转:

①相同点:

平移和旋转都是物体或图形的位置发生变化,而形状、大小不变。

②不同点:

平移是物体沿着直线运动,本身的方向不变;旋转是物体绕着一个点或一个轴转动,本身的方向发生改变。

10.汽车行驶,车身在平移,车轮、方向盘在旋转。

第三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

1.两位数乘两位数,积可能是三位数,也可能是四位数。

2.口算乘法:

整十、整百的数相乘,只需把0前面数字相乘,再看两个乘数一共有几个0,就在结果后面添上几个0。

3.估算:

18×22,可以先把因数看成整十、整百的数,再去计算。

(可以把一个乘数看成近似数,也可以把两个乘数都同时看成近似数。

4.有大约字样的一般要估算,用符号“≈”约等于表示。

5.凡是问够不够,能不能的题目,都要三步:

①计算②比较③答题。

6.25×4=100,125×8=1000,99×99=9801,10×10=100,

7.笔算乘法:

先把第一个乘数同第二个乘数个位上的数相乘,再与第二个乘数十位上的数相乘。

(个位乘个位,个位乘十位;十位乘个位,十位乘十位。

8.相关公式:

乘数×乘数=积积÷乘数=另一个乘数

运算顺序:

先乘除,再算加减;同级运算,应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计算;如果有括号,要先算括号内的运算。

9.一个乘数不变,另一个乘数扩大几倍,积也扩大几倍;

除数不变,当被除数扩大几倍,商也扩大几倍。

第四单元克、千克、吨

1.重量单位:

克、千克、吨,每相邻两个重量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00。

1吨=1000千克(1t=1000kɡ)1千克=1000克(1kɡ=1000ɡ)

2.千克:

称一般物品或较重物品的质量用千克作单位。

用kɡ表示。

3.克:

称比较轻物品的质量用克作单位。

用ɡ表示。

4.称很重的或大宗的物品,表示大型物体的质量或载重量,通常用吨作单位。

吨可以用字母“t”表示。

末尾添上3个0

末尾添上3个0

5.克、千克、吨之间的换算方法:

末尾去掉3个0

末尾去掉3个0

吨千克克

第五单元面积

(一)基本概念

1.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叫周长。

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的单位不同,无法比较大小。

2.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要用统一的面积单位来测量。

3.①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②边长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分米;③边长1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米;

4.长方形: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求长:

长=长方形面积÷宽已知周长求长:

长=长方形周长÷2-宽

求宽:

宽=长方形面积÷长已知周长求宽:

宽=长方形周长÷2-长

5.正方形: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求边长:

边长=正方形面积÷边长已知周长求边长:

边长=正方形周长÷4

6.相邻两个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

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1米=10分米1千米=1000米

末尾添上1个0

末尾添上1个0

末尾添上1个0

7.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换算方法:

末尾去掉1个0

末尾去掉1个0

末尾去掉1个0

米分米厘米毫米

8.周长相等的两个长方形,面积不一定相等。

面积相等的两个长方形,周长也不一定相等。

9.生活中接近于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物体:

1平方厘米(指甲盖、硬币)、1平方分米(手掌、电线插座)、1平方米(小黑板、大地板砖)。

10.区分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的不同:

长度单位测量线段的长短,面积单位测量面的大小。

(二)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

1.归类:

什么样的问题是求周长?

(缝花边、围栅栏、围栏杆、池塘或花坛周围小路长度、绕操场跑步的长度等等)

什么样的问题是求面积?

或与面积有关?

(课本等封面大小、刷墙、花坛周围小路面积、给餐桌配玻璃、给课桌配桌布、洒水车洒到的地面、某物品占地面积、买玻璃、买镜子、买布、买地毯、铺地砖等)

2.长方形或正方形纸的剪或拼。

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长方形或正方形拼成新的图形后的面积与周长。

从一个图形中(通常是长方形)剪掉一个图形(最大的正方形等)求剪掉部分的面积或周长、求剩下部分的面积或周长。

要求先画图,再标上所用数据,最后列式计算。

3.刷墙(中间有黑板、窗户):

求要用到的面积等于大面积减去小面积。

4.常用的面积单位有:

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5.相邻两个常用的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0。

测量房间、菜园、教室、操场的面积通常用平方米为单位。

6.面积单位换算: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m2=100dm2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1dm2=100cm2

大的单位转化成小的单位,大单位数×进率(添上0)

末尾添上2个0

末尾添上2个0

小的单位转化成大的单位,小单位数÷进率(去掉0)

末尾去掉2个0

末尾去掉2个0

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7.周长相等的长方形和正方形,正方形面积最大。

周长相等时,长与宽越接近面积越大。

8.边长扩大a倍,周长也扩大a倍,面积扩大a×a倍。

9.正方形是一种特殊的长方形。

(三)长方形、正方形的画法

1.知道周长,先用公式“长+宽=长方形周长÷2”,算出长和宽各是多少,然后画出图形。

2.知道面积,先用公式“长×宽=长方形面积”,想长和宽各是多少,然后画出图形。

画图要用铅笔、尺子,把图画规范。

第六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

1.分数的意义:

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所分的份数是分母,所占的份数是分子。

2.在分数中,分数中间的横线叫做分数线,分数线下面的数是分母(表示把物体平均分成多少份),分数线上面的数是分子(表示取几份)。

3.分数的读法:

先读分母,再读“分之”,最后读分子。

4.分数的写法:

先写分母,再写分数线,最后写分子。

认识几分之一:

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几份,每一份就是它的几分之一。

认识几分之几:

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几份,取其中的几份,就是这个整体的几分之几。

把一个整体平均分得的份数越多,它的每一份所表示的数就越小。

5.分数比大小:

①分母相同比分子,分子大,分数就大;

②分子相同比分母,分母越大,分数越小;分母越小,分数越大。

6.分数加减法:

①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当计算结果的分子分母相同时,就直接写成“1”。

②计算1减几分之几时,先把1写成与减数分母相同的分数(1可以看作是分子、分母相同的分数),再计算。

第七单元数据的整理和表示

1.简单的线段统计图,可以利用调查法来收集数据,用画“√”“×”或画“正”字法整理数据。

一个“正”字表示5个。

2.稍复杂的线段统计图:

根据线段下所标的特殊数据,确定每个线段表示的数据,再完成统计图,获得数据信息。

总复习知识点

1.时间单位:

年、月、日、时、分、秒。

1个世纪=100年1年=12个月

平年365天,闰年366天。

四年一闰,百年不闰,四百年再闰。

一个月28天(平年2月)、29天(闰年2月)、30天(4、6、9、11月)、31天(1、3、5、7、8、10、12月)一天=24时1时=60分1分=60秒

2.1元=10角1角=10分1元=100分

1角=0.1元1分=0.01元1分=0.1角

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米=100厘米

1分米=0.1米1厘米=0.01米1厘米=0.1分米

3.小数的加减法:

(1)先把小数点对齐,也就是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

(2)从末尾算起,按照整数加减的方法计算。

(3)整数加减小数时,数位上没有数,点小数点,添0再加减。

(4)得数中的小数与横线上的小数点要对齐。

100-7.5=92.520-15.6=4.47.2+2.8=105.5+5=10.5

4.角:

锐角(小于90度),直角(等于90度),钝角(大于90度小于180度)

5.方位:

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另外还有东南、西南、西北、东北

6.观察物体可以从上下前后左右等不同位置观察。

正方体、长方体都有6个面,一次最多能看到3个面。

从窗户看,所有的东西都是相反的。

7.走一个来回是2趟,走2个来回就是4趟。

路程÷趟数=距离

8.住6楼爬5层,住5楼爬4层。

把木条分成6节,需要锯5次。

9.租车、租船,省钱的方法:

尽量租大车、大船,尽量不留空座位。

10.买物品,尽量买大包装,因为大包装的,平均每个物品价格便宜。

典型应用题

1.小明家客厅长6米,宽3米。

要铺方砖,有两种方案。

哪种方案便宜?

需多少钱?

6×3=18(平方米)=1800平方分米

大:

1800÷(3×3)=200(块)200×12=2400(元)

小:

1800÷(2×2)=450(块)450×6=2700(元)

2400元<2700元

答:

方案一便宜,需要2400元。

2.笑笑家厨房要铺地砖,有两种地砖。

(1)用第一种地砖铺需180块,厨房的面积是多少?

2×2=4(平方分米)

4×180=720(平方分米)

答:

厨房的面积是720平方分米。

(2)用第二种地砖铺需多少块?

3×2=6(平方分米)720÷6=120(块)答:

用第二种地砖铺需要120块。

(3)用哪种地砖比较便宜?

需要多少钱?

180×5=900(元)120×7=840(元)900元>840元

答:

用第二种地砖比较便宜,需要840元。

3.一张长32厘米,宽15厘米的长方形彩纸,最多可剪边长是2厘米的正方形彩纸多少张?

32÷2=16(张)15÷2=7(排)……1(厘米)

16×7=112(张)答:

最多可剪112张。

4.客厅铺了边长5分米的方砖20块。

这个客厅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5×5=25(dm2)25×20=500(dm2)=5平方米答:

客厅面积是5平方米。

5.一条人行道长27米,宽3米。

用边长是3分米的正方形地砖铺路,需要这样的地砖多少块?

27×3=81(平方米)=8100平方分米3×3=9(平方分米)

8100÷9=900(块)答:

需要这样的地砖900块。

6.一辆洒水车,每分行驶150米,洒水宽度8米。

洒水车行驶7分,能给多大的地面洒水?

150×8=1200(平方米)1200×7=8400(平方米)答:

能洒8400平方米。

7.已知一个正方形水池的周长是16米,它的面积是多少?

16÷4=4(米)4×4=16(平方米)答:

它的面积16平方米。

8.一个周长60分米的长方形,长20分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

合多少平方米?

60÷2-20=10(分米)20×10=200(平方分米)=2平方米

答:

它的面积200平方分米,合2平方米。

9.把边长4分米的正方形彩纸,剪成边长是2厘米小正方形彩纸,可以剪多少个?

4×4=16(平方分米)=1600平方厘米2×2=4(平方厘米)

1600÷4=400(个)答:

可以剪400个。

10.一块长方形菜地,长75分米,宽36分米。

每平方米能收12千克白菜。

这块菜地一共能收多少千克白菜?

75×36=2700(平方分米)=27平方米27×12=324(千克)

答:

这块菜地一共能收324千克白菜。

11.一块正方形菜地,边长30分米。

每平方米收白菜13千克。

这块菜地一共能收多少千克白菜?

30×30=900(平方分米)=9平方米9×13=117(千克)

答:

这块菜地一共能收117千克白菜。

12.两张长6dm,宽4dm的课桌,可以怎样拼?

面积和周长各是多少?

(1)6+6=12(分米)12×4=48(平方分米)

(12+4)×2=32(分米)

(2)4+4=8(分米)8×6=48(平方分米)(8+6)×2=28(分米)

答:

横拼,面积48平方分米,周长32分米。

竖拼,面积48平方分米,周长28分米。

13.在一个长方形花坛四周,铺上宽1米的小路。

(1)花坛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20×15=300(平方米)答:

花坛面积300平方米。

(2)小路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15+1+1=17(米)20+1+1=22(米)

22×17=374(平方米)374-300=74(平方米)

答:

小路的面积是74平方米。

14.将一张边长为20厘米的正方形纸,剪成4个完全一样的小正方形纸片,每个小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分别是多少?

20÷2=10(厘米)周长:

10×4=40(厘米)

面积:

10×10=100(平方厘米)

答:

每个小正方形的周长是40厘米,

20厘米

面积是100平方厘米。

15.要在右面的长方形纸上剪一个最大的正方形。

5分米

(1)剪下的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

5×5=25(平方分米)

8分米

答:

剪下的正方形的面积是25平方分米。

(2)剩下部分是什么图形?

面积是多少?

8-5=3(分米)5×3=15(平方分米)

答:

剩下部分是一个小长方形,面积是15平方分米。

16.有240人去参观,需要租车。

大车每辆80元,小车每辆35元;大车每辆可坐90人,小车每辆可坐30人。

怎样租车最省钱?

需多少钱?

90×2+30×2=240(人)80×2+35×2=230(元)

答:

租2辆大车和2辆小车最省钱,需要230元。

17.买50个玩偶。

小包装3个一盒,每盒5元;大包装4个一盒,每盒6元。

怎样买最省钱?

需要多少元?

11×4+2×3=50(个)11×6+2×5=76(元)

答:

买11个大包装,2个小包装最省钱,需要76元。

19.一辆自重6000千克的汽车,车上装有2000千克的机器6台,要通过限重15吨的桥梁,是否安全?

请计算作答。

2000×6=12000(千克)12000+6000=18000(千克)=18(吨)

18吨>15吨答:

不安全,因为汽车总重18吨,超过了桥梁的限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