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VFT-用户手册.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347881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 页数:40 大小:2.0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N-VFT-用户手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N-VFT-用户手册.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N-VFT-用户手册.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N-VFT-用户手册.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N-VFT-用户手册.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N-VFT-用户手册.doc_第6页
第6页 / 共40页
N-VFT-用户手册.doc_第7页
第7页 / 共40页
N-VFT-用户手册.doc_第8页
第8页 / 共40页
N-VFT-用户手册.doc_第9页
第9页 / 共40页
N-VFT-用户手册.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40页
N-VFT-用户手册.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40页
N-VFT-用户手册.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40页
N-VFT-用户手册.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40页
N-VFT-用户手册.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40页
N-VFT-用户手册.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40页
N-VFT-用户手册.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40页
N-VFT-用户手册.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40页
N-VFT-用户手册.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40页
N-VFT-用户手册.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40页
N-VFT-用户手册.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40页
亲,该文档总共4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N-VFT-用户手册.doc

《N-VFT-用户手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N-VFT-用户手册.doc(4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N-VFT-用户手册.doc

N-VFT离线编程工具

用户手册

版本:

A

日期:

2007-09-03

火灾报警系统的局限性

火灾报警系统能降低保险费用,但它不能替代火灾保险!

37

HW-2500-314

自动火灾报警系统典型的组成包括:

感烟探测器、感温探测器、手报、告警设备和具有远程通知能力的火灾报警控制设备,它能提供早期的火灾报警。

一个系统不能确保火灾发生时的生命及财产安全。

尽管火灾报警系统为早期火灾报警而设,但它不能确保预报准确或防止火灾。

由于各种原因,火灾报警系统可能不能提供及时或适当的告警,甚至不能工作。

感烟探测器也许不能探测到的火灾区域:

灯罩内、墙内、屋顶、紧闭的门的另一边。

感烟探测器不能探测到建筑物另一楼层的火灾。

火灾中的燃烧微粒或“烟”不能被房间内感烟探测器探测到的原因:

l探测器被遮挡,例如紧闭或部分关闭的门、墙、灯罩将制约微粒或烟的扩散。

l烟微粒变“冷”凝结,不能扩散到安装了探测器的天花板或墙上。

l风将烟微粒吹得远离探测器。

l在扩散到探测器之前,烟微粒融合在空气中。

l出现的“烟”量不能使感烟探测器报警。

感烟探测器被设计为有多种级别的感烟灵敏度。

如果探测器的灵敏度级别不能被发生的火灾触发,探测器将不会处于报警状态。

感烟探测器即使工作正常,其灵敏度也受到限制。

光电感烟探测器探测阴燃火灾的能力优于明火火灾,它具有少量烟的探测能力。

离子感烟探测器探测明火火灾的能力优于阴燃火灾。

因为火灾发生的途径不同而且经常不可预知其发展,所以一种探测器无法满足所有需求,只用一种探测器在火灾发生时可能不能提供适时的报警。

感烟探测器不能及时报警的火灾原因有:

纵火、小孩玩火(尤其是在卧室内)、躺在床上抽烟及爆炸(如煤气、存贮的易燃原料等)引起的火灾等。

感温探测器不能探测燃烧微粒,并且只在其温度上升速率超过预定速率或温度值超过预定值时报警。

升温速率型感温探测器在使用时间很长后可能灵敏度会降低。

基于这个原因,升温速率型探测器每年至少要经过一次有资质的专门机构的测试。

感温探测器设计用于保护财产而不是生命。

安装火灾报警控制器的房间也必须装有感烟探测器,否则火灾报警控制器在自身发生火灾时不会得到告警,并且可能会导致整个系统被破坏。

声音告警设备例如警铃。

如果这些设备安装在紧闭或部分紧闭的门的一边或安装在建筑物另一层楼上可能不会给人们告警。

火灾报警系统没有电源将不能工作。

如果交流失效,系统只能用备用电池工作一定时间,并且电池要适当维护,请及时更换。

系统应用的设备可能与控制器不兼容。

因此,必须使用控制器所列出的兼容设备。

电话线路需要从预定的监控点到中心监控站传送火警信号。

它可能损坏或暂时无法工作,为此,建议提供一套无线传输系统作为备用设备。

火警故障多数情况下是由于维护不当引起的。

要保持火灾报警系统优良的工作状态,必须按每一个制造商推荐的要求维护。

高粉尘或高空气流速的环境需要经常维护。

维护计划必须由本地设备制造商或代表审核。

维护必须定期或按照国家及本地消防法规进行,并且只能由权威认可的消防专业人员完成。

全部检查记录必须保留。

安装规范

按如下所述安装将有助于减少问题产生并增加长期可靠性

火灾报警控制器可能连接一些不同的电源。

在维护前断开所有电源。

在运行的状态下插拔卡、模块或连接电缆将可能损坏控制单元和关联设备。

在未阅读和理解安装手册前,请勿进行安装、维修或操作。

在软件变化后,系统应进行重新测试。

为了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在任何编程操作或软件细节有所变化后该系统必须进行测试。

所有被修改影响的部分(包括电路、系统操作方式、软件的功能)必须进行100%的测试;为了确认其操作没有受到修改的影响,必须对至少10%(最多50台)的触发设备(这些设备通常不会受到其它组件修改的影响)也进行测试,系统的运行必须正常。

确认回路线及连接外设设备的线径,大多数设备的线路压降不容许超过标称电压的10%。

象所有的固态电子装置那样,当受到雷电感应的瞬间,该系统可能运行紊乱或者被损害。

虽然没有系统能够完全免除雷电感应或干扰,正确的接地将降低敏感系数。

由于会增加对附近雷击的易感性,不推荐使用高架的或户外的天线。

如果预计或遇到任何问题,请向技术性服务部门资讯。

在拆除或者插入电路板之前应断开交流电和电池,否则会损坏电路。

任何钻孔、锉、扩孔或在敲击之前应拆除全部电路板。

如有可能,使全部电缆从旁边或者背后进入。

在机械操作之前,检查它们是否和电池,变压器和印制电路板冲突。

别把端子上的螺丝拧得太紧。

太紧会损害螺纹,造成减少终端的接触压力和螺钉拆卸困难。

虽然设计为多年使用,但系统元件会可能会失效。

该系统包含有静电敏感元件。

在接触任何线路板前必须戴好防静电护腕,确保身体上的静电完全释放。

任何拆下的电路板必须放入防静电包装内。

遵照安装、操作、编程手册中的指示。

火灾报警控制器的工作和可靠性取决于专业人员的正确安装。

目录

第1章综合信息 5

1.1关于本手册 5

1.1.1信息、注意、警告 5

1.2系统概述 5

1.2.1功能概述 5

1.2.2N-VFT的数据库 5

1.3N-VFT的用户界面 5

第2章安装 7

2.1PC配置要求 7

2.1.1.NETV1.1框架的安装 7

2.1.2MDACV2.8的安装 7

2.2N-VFT的安装 7

2.3与控制器的连接 7

第3章N-VFT的使用 9

3.1运行 9

3.2建立项目文件 9

3.3选择操作类型 11

3.4配置参数修改 12

3.4.1保存修改的配置 12

3.4.2数据库下载 12

3.4.3系统参数设置 13

3.4.4通用区参数设置 15

3.4.5通用区定义的修改 17

3.4.6编辑新的通用区定义 18

3.4.7修改已有的通用区定义 22

3.4.8逻辑区参数设置 22

3.4.9逻辑区定义的修改 23

3.4.10回路参数设置 24

3.4.11总线控制盘设置 28

3.4.12复示器参数设置 29

3.4.13多线盘参数设置 31

3.5软件更新 32

3.6虚拟控制台 33

3.6.1登录控制器 33

3.6.2虚拟控制台操作 34

第4章N-6000的联动简介 36

图11N-VFT的用户界面 7

图12N-VFT的工具栏 7

图21与PC机的连接端口 9

图31初始化完成后的N-VFT界面 10

图32文件菜单 11

图33建立新项目后的N-VFT界面 11

图34从最近的文件中选择项目文件 12

图35操作类型列表 12

图36上传/下载界面 13

图37系统配置界面 14

图38系统配置统计信息 15

图39系统参数修改界面 16

图310通用区界面 17

图311通用区参数修改界面 17

图312选择“BestFit(allcolumns)” 18

图313调整后的界面 18

图314通用区定义的修改对话框 19

图315操作演示1 20

图316操作演示2 20

图317操作演示3 21

图318操作演示4 21

图319操作演示5 22

图320操作演示6 22

图321逻辑区界面 23

图322逻辑区参数修改界面 23

图323逻辑区定义修改对话框 25

图324回路参数界面 26

图325回路参数修改界面 26

图326回路点参数界面 27

图327回路点参数修改界面 27

图328总线盘参数界面 29

图329总线盘参数修改界面 29

图330总线点参数界面 30

图331复示器参数界面 31

图332复示器参数修改界面 31

图333复示器点参数界面 31

图334多线盘参数界面 32

图335多线盘参数修改界面 33

图336多线盘点参数界面 33

图337软件更新操作界面 34

图338用户登录 34

图339虚拟控制台终端和事件管理操作界面 35

图340当前事件查询 36

第1章综合信息

1.1关于本手册

1.1.1信息、注意、警告

手册中包含信息、注意和警告以提醒读者相关内容,各项含义如下:

信息:

指提供的与内容相关的信息,一般做补充说明。

注意:

指容易忽视的地方,但不会导致严重的后果。

警告:

指错误操作或忽视的后果比较严重,一般会导致损坏。

1.2系统概述

1.2.1功能概述

N-VFT是功能强大的基于Windows的离线编程工具。

它主要完成两大功能,即:

·控制器配置数据库的创建、修改、下载以及比较等

·控制器的现场安装、调试和维护

1.2.2N-VFT的数据库

为方便用户使用和提高效率,N-VFT的数据库直接采用MSEXCEL的数据表,并在创建新项目时自动生成缺省的EXCEL表。

1.3N-VFT的用户界面

N-VFT的用户界面是WindowsXP风格的,支持WindowsXP的主题功能。

如果用户使用的是WindowsXP操作系统,则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来配置N-VFT的界面风格。

N-VFT的界面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部分,概述如下:

·操作类型选择:

包括控制器编程、安装调试和软件升级三个内容。

编程部分可分为联动通用区、联动逻辑区、总线盘、复示器和回路等几个部分;安装调试包括数据库下载和用于现场安装调试的虚拟终端等;软件升级主要用于CPU或LCM模块的软件升级。

·控制器参数配置:

这部分的主要显示控制器的当前配置参数,内容随操作类型的不同而不同。

·参数修改:

对配置参数的修改,都在该区进行。

·操作状态/结果:

显示当前的操作状态和操作结果。

图11N-VFT的用户界面

另外在工具栏区,还有一些快捷键,如下图所示。

其中有通讯端口的设置和选择,以及最右边的参数成组修改对话框的快捷键等。

图12N-VFT的工具栏

第2章安装

N-VFT是新开发的运行于微软公司.NET架构的应用程序,并且使用微软的ADO技术来进行数据库的管理。

因此要正确运行N-VFT,需要安装微软的.NETFRAMEWORKV1.1,MDACV2.6或以上版本。

2.1PC配置要求

N-VFT软件需要运行在Windows2000ProfessionalSP2或者WindowsXPProfessionalSP1以上的操作系统,显示器的分辨率应设置为1024x768,并具备一个9针的RS-232C串行接口。

对Windows2000操作系统,需要安装.NETFRAMEWORK和MDAC;对WindowsXP操作系统,只需要安装.NETFRAMEWORK。

具体的安装方法参见如下。

2.1.1.NETV1.1框架的安装

.NET框架V1.1的安装包括两部分:

.NET框架V1.1以及补丁软件。

将N-VFT的光盘插入光驱。

双击N-VFT光盘上的dotnetfx.exe,并遵照屏幕提示,完成安装。

双击N-VFT光盘上的NDP1.1SP1-K867460-X86.exe,并遵照屏幕提示,完成安装。

2.1.2MDACV2.8的安装

将N-VFT的光盘插入光驱。

双击N-VFT光盘上的MDAC_TYP.exe,并遵照屏幕提示,完成安装。

2.2N-VFT的安装

将N-VFT的光盘插入光驱。

双击N-VFT光盘上的Setup.exe,并遵照屏幕提示,选择合适的路径,完成安装。

N-VFT安装完成后,会自动在Windows桌面建立一个快捷方式。

2.3与控制器的连接

N-VFT通过RS-232C接口与控制器连接。

请用随机所附的连接电缆将PC机的串口连接至控制器的CRT通讯端口,如下图所示:

图21与PC机的连接端口

第3章N-VFT的使用

3.1运行

双击Windows桌面上的N-VFT快捷方式,便可运行N-VFT。

初始化时,会显示一个正在加载数据的信息,初始化完成后如下图所示:

图31初始化完成后的N-VFT界面

注意:

第一次运行N-VFT时,.NETFRAMEWORK需要较长的时间来加载编译程序。

3.2建立项目文件

点击菜单栏上的“文件”,然后“新建项目”,或者直接单击新建文件按钮,如下图所示:

图32文件菜单

选择合适的路径和项目名称后N-VFT会自动完成新项目的初始化。

参见下图:

图33建立新项目后的N-VFT界面

注意:

如果是已有的项目,则只需选择文件菜单中的“打开项目”或直接点击按钮选择已有的文件。

另外,文件菜单会自动保存最近编辑过的4个项目文件,可直接选择文件菜单中的“最近的文件”。

如下图所示:

图34从最近的文件中选择项目文件

3.3选择操作类型

展开位于左边的“选择操作类型”列表,可以选择所需要的操作,如下图所示:

图35操作类型列表

N-VFT的操作类型包括:

·系统参数配置

·通用区编程

·逻辑区编程

·总线盘编程

·复示器编程

·回路编程

·下载/上传

·软件升级

注意:

除“系统参数配置”操作总是有效外,其它操作都需要选中后才有效。

3.4配置参数修改

详细内容参见下面的各个参数配置修改内容。

3.4.1保存修改的配置

一旦控制器的配置参数有了修改,相应的配置参数页面会有一个“*”号提示,在生成数据库之前需要保存修改过的参数,单击菜单栏上的,命令执行完后所有的“*”号会自动消失。

3.4.2数据库下载

控制器的配置参数修改并保存完后,在下载到控制器前需要再生成控制器可接受的数据库格式。

为了提高效率,N-6000控制器的下载数据库采用了分布的形式,即每一个主要部件有各自的数据库,包括:

系统配置、联动通用区、联动逻辑区、总线盘、多线盘、复示器和回路等。

单击“操作类型选择”中的“下载/上传”,进入如下的操作界面:

图36上传/下载界面

在“选择数据库子项”框内选择需要的数据库子项,然后根据操作类型“PC到控制器”或“控制器到PC”对数据库作相应的操作。

·PC到控制器:

此为下载数据库。

选择需要的数据库子项,点击生成所需的数据库,然后点击。

在数据库下载时,可以在“输出”的文本框中看到相应的通讯信息。

·控制器到PC :

此为上传数据库。

选择需要的数据库子项,点击后即开始数据库的上传,可以在“输出”的文本框中看到相应的通讯信息。

在上传完成后,可以对数据库子项进行解析或比较。

点击或即可完成相应的操作。

解析数据库:

该功能对上传来的数据库子项进行解析并保存到总的数据库中去。

比较数据库:

该功能对上传来的数据库和现有的数据库进行比较,对比其中的差异并列出结果。

3.4.3系统参数设置

点击中间的“系统配置(统计)”页面使其激活后,出现下面的界面:

图37系统配置界面

此时“控制器配置参数”区显示的是控制器的一些已配置的统计信息,“参数修改”区也被激活,并列出现有的参数。

“控制器配置参数”区的统计信息主要包括:

·通用区数

·逻辑区数

·总线盘数

·复示器数

·回路数

·回路总点数,细列为探测器数、监视模块数和控制模块数

参见下图

图38系统配置统计信息

可修改的系统参数包括:

·控制器名称:

最多为40个字节

·控制器型号:

N-6000

·控制器网络节点号:

取值范围为1~64

·LCD显示模式:

可选择为

无显示器

常亮

常灭

自动关闭(30秒)

·语言:

可为英文或本地语言(韩文、简体中文和繁体中文)

·继电器1类型 :

可选择为

屏蔽

火警

故障

联动

监管

复位

控制模块

·继电器2类型 :

同继电器1

·继电器3类型 :

同继电器2

·串口6设置:

网卡接口

·网络主时钟:

是或否

·屏蔽手动:

屏蔽手自动键,是或否

·降级联动模式:

是或否

·报警校验:

是或否

·复位密码保护:

在按复位键时是否需要密码保护,是或否

·屏蔽演习:

屏蔽演习键,是或否

·主电安装:

是或否

·备电安装:

是或否

如下图所示:

图39系统参数修改界面

3.4.4通用区参数设置

点击中间的“通用区(GZONE)”页面使其激活后,出现下面的界面:

图310通用区界面

此时“控制器配置参数”区显示的是全部500条通用区的现有配置信息,“参数修改”区也被激活,并列出被选中的通用区的现有参数,如下图所示。

图311通用区参数修改界面

可修改的参数包括:

·设备状态:

如果要使用该通用区,则应设为“安装”。

有二种方式可以改变该参数,直接点击,或双击数据区的当前行,如下所示。

通用区描述 最多为40个字节

·通用区定义:

最多为200个字节或50个设备点。

如需要修改定义,则点击位于右侧的通用区定义修改键,启动修改对话框。

·输出允许:

该通用区中的控制模块输出是否允许,如果是“是”,则当该区的逻辑值(或操作)为真时,该区中的所有控制模块被输出。

注意:

如果要在数据区得到更好的显示效果,可以右击标题栏,选择“BestFit(allcolumns)”,如下图:

图312选择“BestFit(allcolumns)”

图313调整后的界面

3.4.5通用区定义的修改

修改通用区定义的对话框如下:

图314通用区定义的修改对话框

对话框主要包括导航键、编辑键和参数选择键等。

利用导航键选择要修改的通用区,所有的按键会根据操作的有效性而自动变为有效或无效。

可在通用区中使用的因子包括:

·RANGE 范围选择,如:

RANGE(Z1,Z12)、RANGE(ZL2,ZL32)、RANGE(L1.1,L1.15)、RANGE(M1.1,M1.16)

·GZone 通用区,形式为Zxxx

·LZone 逻辑区,形式为ZLxxx

·Point 点设备,形式为Lxx.xxx

·Type 设备类型,形式为LxxTxx

·Mcu 总线控制盘,形式为Mx.xx

3.4.6编辑新的通用区定义

利用导航键选择一个新的通用区Z6,如图所示:

图315操作演示1

单击“GRP”后如下,

图316操作演示2

选择点设备,并选择回路1,点1到10,如下:

图317操作演示3

点击“应用”键后如下:

图318操作演示4

点击右括号后结束RANGE操作

图319操作演示5

重复上述过程,可再增加一个总线点。

在保存后得到如下结果。

图320操作演示6

如果在编辑中想要撤销刚才的操作,只要简单地单击键即可。

注意:

通用区内各个点为逻辑或关系。

3.4.7修改已有的通用区定义

利用导航键选择一个需要修改新的通用区,利用前面提到的编辑键即可很容易地完成通用区定义的修改。

3.4.8逻辑区参数设置

点击中间的“逻辑区(LZONE)”页面使其激活后,出现下面的界面:

图321逻辑区界面

此时“控制器配置参数”区显示的是全部1000条逻辑区的现有配置信息,“参数修改”区也被激活,并列出被选中的逻辑区的现有参数,如下图所示:

图322逻辑区参数修改界面

可修改的参数包括:

·设备状态:

如果要使用该逻辑区,则应设为“安装”。

有二种方式可以改变该参数,直接点击,或双击数据区的当前行,如下所示:

逻辑区描述 最多为40个字节

·逻辑区定义:

最多为100个字节,无设备点数限制。

如需要修改定义,则点击位于右侧的逻辑区定义修改键,启动修改对话框。

·输出:

该逻辑区的逻辑值为真时对应的输出,可为下列输出之一:

1、无输出:

没有输出,主要用于复杂的逻辑表达形式,如逻辑区定义长度超过100个字节时,可以利用定义嵌套的方式先定义一个无输出的逻辑区,然后在另一个逻辑区里引用该无输出的逻辑区。

2、通用区:

即Zxxx,当逻辑区为真时,该通用区里的所有控制模块被输出。

3、回路单个模块:

即Lxx.xxx,当逻辑区为真时,该控制模块被输出。

4、回路同类设备:

即LxxTxx,当逻辑区为真时,该回路中的所有该类设备被输出。

设备类型分为三大类,即探测器类、监视模块类和控制模块类,按顺序排列如下:

(智能)探测器、离子感烟、光电感烟、激光感烟、感温、(智能)监视模块、手动报警按钮、水流指示器、消火栓、压力开关、防火阀、消火栓按钮、接口模块、(智能)控制模块、排烟阀、警铃、送风口、排烟口、防火门、水幕、放气指示灯、电磁阀、排烟风机、新风机、消防泵、喷淋泵、电梯归底、空调关闭、电源切断、应急灯、应急广播、疏散灯、卷帘门半降、卷帘门全降、正压送风机、正压送风阀、声光报警器、门磁开关、可复位电源、其它设备1、其它设备2、其它设备3、其它设备4

5、继电器:

即CPU板上的RL1、RL2或RL3,当逻辑区为真时,该继电器作为控制模块被输出。

注意如继电器被作为控制模块时,则该继电器必须被设置为相应的模式。

·延时模式:

逻辑区为真输出时的延时模式,可为:

无延时(NO)、可中断延时(DEL)、不可中断延时(SDEL)或可恢复延时(RDEL)。

·延时时间(秒) 0~65535。

·持续时间(秒) 0~65536,注意持续时间为0表示一直输出,而不是没有输出。

3.4.9逻辑区定义的修改

修改逻辑区定义的对话框如下:

图323逻辑区定义修改对话框

对话框主要包括导航键、编辑键和参数选择键等。

利用导航键选择要修改的逻辑区,所有的按键会根据操作的有效性而自动变为有效或无效。

可在逻辑区中使用的因子包括:

·逻辑运算符:

主要包括AND、OR、NOT、ONLY1、ANYX和XZONE,其中ONLY1为有且只有一个;ANYX为任意指定的x个且只有x个;XZONE为任意二个或二个以上。

·RANGE范围选择,如:

RANGE(Z1,Z12)、RANGE(ZL2,ZL32)、RANGE(L1.1,L1.15)、RANGE(M1.1,M1.16)等。

·GZone 通用区,形式为Zxxx

·LZone 逻辑区,形式为ZLxxx

·Point 点设备,形式为Lxx.xxx

·Type 设备类型,形式为LxxTxx

·Mcu 总线控制盘,形式为Mx.xx

对逻辑区的编辑和通用区完全一样,在此不再赘述。

3.4.10回路参数设置

点击中间的“回路(LCM)”页面使其激活后,进入回路或回路点当前配置参数界面,如下图所示:

图324回路参数界面

此时“控制器配置参数”区显示的是全部30个回路和6000个回路点的现有配置信息,“参数修改”区也被激活,并列出被选中的回路的现有参数,如下图所示:

图325回路参数修改界面

如果需要察看或修改回路点的配置,可点击位于左下角的,此时“控制器配置参数”区会显示如下的回路点参数配置界面:

图326回路点参数界面

“参数修改”区会显示如下的界面:

图327回路点参数修改界面

可修改的回路级参数包括:

·设备状态:

如果要使用该回路,则应设为“安装”。

有二种方式可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