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铁大班教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480328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29.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磁铁大班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磁铁大班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磁铁大班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磁铁大班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磁铁大班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磁铁大班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8页
磁铁大班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8页
磁铁大班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8页
磁铁大班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8页
磁铁大班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8页
磁铁大班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8页
磁铁大班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8页
磁铁大班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8页
磁铁大班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8页
磁铁大班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8页
磁铁大班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8页
磁铁大班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8页
磁铁大班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8页
磁铁大班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8页
磁铁大班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磁铁大班教案.docx

《磁铁大班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磁铁大班教案.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磁铁大班教案.docx

磁铁大班教案

磁铁大班教案

磁铁大班教案1

一、设计思路:

“磁铁的奥秘”截取了幼儿日常生活中经常看到的“同样的两块磁铁,有时一碰就会相互吸住,有时怎么都吸不住”的现象,孩子觉得很奇怪,因此安排了此类具有递进性的幼儿探索活动。

希望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幼儿通过自身的操作活动,发现并揭示磁铁的“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特性,建立有关磁性原理的粗浅概念。

二、活动目标:

1、在做做玩玩活动中,初步了解磁铁“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特性。

2、乐意探索,体验与同伴合作实验的乐趣。

三、活动准备:

1、磁铁每人两块(其中一块的两端分别贴上红色和蓝色)

2、红色标志、蓝色标志、

3、小鸡、虫子图片

四、活动过程:

(一)创设“小鸡吃虫”的情景,吸引幼儿兴趣。

1、教师演示小鸡吃虫

(揭秘磁铁)

2、设疑:

小鸡为什么吃不到这条虫子?

(二)玩一玩彩色磁铁,初步了解磁铁具有“同性相斥,异性相吸”。

1、每人找个朋友合作玩玩磁铁,能发现什么秘密?

2、小结:

相同颜色的磁铁之间会相互排斥,不同颜色的磁铁会吸住。

(三)找一找磁铁的两极

1、幼儿利用彩色磁铁,找出另一块磁铁的两极,分别贴上红色标记、蓝色标记。

2、讨论:

你用什么方法找到了磁铁的两极?

3、小结:

当两个磁铁互相靠近,相同的磁极会相互排斥推开,不同的磁极会互相吸引黏住。

(四)游戏《磁铁娃娃》

磁铁大班教案2

活动目标:

1、通过实验,感知磁铁磁力的特性。

2、体验磁铁相吸相斥的特性,激发幼儿对自然现象的兴趣。

活动准备:

1、量杯人手一份。

2、磁铁人手3块。

3、活动表格人手一份。

4、回形针若干,铁盒一个,剪刀一把,橡皮一块,光盘一张,透明的纸,彩纸各一张和泥工板一块。

活动过程:

(一)提问导入提问:

上次我们认识了好玩的磁铁,磁铁可以吸住那些东西?

(二)复习巩固出示回形针,铁盒,剪刀,橡皮,光盘,并在相应的表格中记录,可以吸起来的打勾,不能吸起来的打岔。

教师小结:

磁铁的本领可真大!

可以吸起这些铁制品,帮助我们分辨铁制品。

(三)隔物吸取

分别出示透明的纸,彩色纸和泥工板,请幼儿来吸一吸,磁铁是否能够隔着这些物品吸起铁制品?

教师小结;原来,磁铁隔着纸也能把铁制品吸起来!

(四)操作实验

提问:

要是将铁制品放入装满水的杯子里,铁制品还能被吸起来吗?

请幼儿进行操作实验,在杯子的底部和四周吸一吸,看看水杯中的回形针是否能被磁铁吸起来。

教师小结:

磁铁隔着玻璃杯和水依然能把铁制品吸起来。

(五)同性相斥异性相吸

出示粘有磁铁的小车,和一块磁铁请幼儿猜一猜小车能否被吸过来?

小车没有被吸过来,为什么呢?

(引起幼儿兴趣)

出示磁铁,一面粘有男孩,一面粘有女孩。

请小朋友试一试谁和谁可以吸起来,并记录在表格里。

现在你们知道为什么小车没有被吸过来了吗?

教师小结:

相同的两面磁铁不能吸住,不同的两面可以吸住。

(六)活动延伸:

请小朋友用磁铁的本领来帮助小瓢虫找回家的路。

磁铁大班教案3

活动目标:

1、通过分类活动让幼儿感受到磁铁能吸引铁之类的物体。

2、让幼儿感悟到磁铁不同磁极的相斥作用。

活动准备:

大小不一的磁铁若干,幼儿钓鱼玩具,可以吸住和不可吸住的材料包若干。

活动过程:

一、认识吸铁石。

1.出示不同形状的吸铁石,请幼儿识别――它是吸铁石吗?

(是或不是)

2.提问,让幼儿根据已有经验,说一说自己知道的吸铁石的作用。

(上课时黑板上要用,妈妈包包上的暗扣等)

3.主要问题:

吸铁石能吸住什么?

二、实验操作,体验吸铁石的神奇魅力。

1.出示各种可吸住和不可吸住的物体,请幼儿猜一猜它们跟吸铁石相遇会产生什么情况?

2.让幼儿自主验证刚才自己的结论,两人一包材料。

3.让幼儿通过实验,将手上除磁铁外的材料分成两队,并请一名幼儿给大家演示自己的实验过程,老师和幼儿帮他集体验证。

4.引导幼儿正确区分可以吸住的材料和不可吸住的材料。

5.总结幼儿的操作结果,帮助幼儿了解吸铁石的相关知识及它的学名――磁铁。

三、玩具里的磁铁。

1.出示幼儿常见的“钓鱼”玩具,吸引幼儿兴趣。

2.与幼儿一同分析该玩具中磁铁的位置及作用。

四、同极相斥,异极相吸。

1.出示两块有n、s标志的磁铁,演示“同极相斥,异极相吸”。

2.利用小型的两极磁铁制作磁性小火车,让幼儿体验同极相遇和异极相遇的变化。

3.让幼儿实验,根据同极和异极的原理制作磁性小火车。

4.请幼儿说一说,自己知道了磁铁的哪些新本领。

五、活动延伸

1.通过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原理,利用圆环形磁铁和长棍,制作弹簧磁铁。

2.找一找社区中可以吸住和不可吸住的物体,下次和小朋友分享,比一比谁找到的多。

磁铁大班教案4

活动目标:

1、巩固认识磁铁吸铁的特性,初步感知磁铁两极“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特性。

2、激发幼儿的探究欲,发展幼儿探索的能力。

3、巩固学习操作的记录方式,通过记录提炼认知经验。

4、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5、能在情景中,通过实验完成对简单科学现象的探索和认知,乐于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所发现的结果。

活动准备:

人手三块磁铁(一个彩色磁铁,两个环形磁铁),两份记录纸,红绿水彩笔和即时贴

活动过程:

一、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引发活动课题。

1、小朋友,你们看过天线宝宝吗?

它们四个好朋友你爱我,我爱你的时候会怎么做呢?

2、(老师出示彩色磁铁)你们看这是什么?

它也有自己的好朋友呢!

它找到好朋友的时候也会和好朋友紧紧地吸在一块儿。

你们猜黑板是不是彩色磁铁的好朋友?

(老师演示实验,并引导幼儿学习记录的方法)如果是他的好朋友就画上绿点,如果不是它的好朋友就画上红点。

3、出示第一张记录纸。

彩色磁铁还想找朋友呢,猜一猜哪些东西会是它的朋友呢?

到底这些东西是不是彩色磁铁的好朋友呢?

我们一起试一试并且把它记录下来。

4、集中。

你发现哪里有彩色磁铁的朋友?

(总结出磁铁能吸住铁做的东西)

二、引导幼儿发现磁铁的两极。

1、彩色磁铁能和铁做的东西做好朋友,那它能和环形磁铁做好朋友吗?

是不是环形磁铁的两个面都是彩色磁铁的好朋友呢?

我们来试一试。

交流幼儿的发现。

2、我们发现环形磁铁有一面是彩色磁铁的好朋友,一面不是。

那我们怎么记录下这个发现,告诉大家哪一面是彩色磁铁的朋友,哪一面不是呢?

(引导幼儿在是朋友的一面贴上绿色即时贴,不是朋友的一面贴上红色即时贴。

3、幼儿根据实验在两个环形磁铁上贴上相应的即时贴。

老师验证幼儿贴得是否正确。

三、引导幼儿发现磁铁两极“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特性。

1、刚才我们发现环形磁铁都有一个面是彩色磁铁的好朋友,一个面不是。

那环形磁铁和环形磁铁是不是朋友呢?

是不是每个面都能做朋友呢?

2、出示第二张记录纸,绿点和绿点的一面会是好朋友吗?

红点和红点的一面会是好朋友吗?

红点和绿点的一面会是好朋友吗?

幼儿猜想并把猜想记录下来。

3、到底我们的猜想是否正确呢?

我们一起来实验,并把实验结果记录下来。

4、集体。

你发现了什么现象?

引导幼儿总结“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特性。

四、结束。

今天我们用磁铁玩了找朋友的游戏。

你还会用磁铁怎么玩呢?

幼儿自由玩磁铁。

活动反思:

今天的活动时科学《磁铁找朋友》,磁铁对于幼儿来说并不陌生,是生活中比较常见的。

今天的科学活动主要让幼儿对磁铁的.想象感兴趣,并初步了解不同形状的磁铁都能吸铁和铁制品的特性。

让幼儿借助对磁铁的探究,亲历科学探究的过程。

幼儿用磁铁玩一玩,吸一吸。

去感知磁铁的性质,幼儿再通过自己的观察结果,会生成很多有关磁铁的问题。

充分让幼儿自己探究并在探究中发现问题。

特别是我在问他们为什么不能吸布条时,有几个小朋友告诉我说,我能吸住布条,从而使让我能为下一步隔着物体吸铁有了明确的指引。

在实验操作时,小朋友能认真参与到实验中,但是出现过于关注实验,等实验结束后,才发现忘记记录了。

说明小朋友还不太习惯记录,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记录这种方法用得太少了,以后要让小朋友多记录。

在活动结束后,我将磁铁放入区域活动中,在区域活动时,很多小朋友拿着磁铁去找好朋友,教室里、走廊上、活动室、午睡室。

每当他们找到磁铁的朋友,他们都会兴奋不已。

我请小朋友到家里再找找磁铁的朋友,找到了再和小朋友来分享。

通过这样的探索活动,小朋友就知道铁和铁制品都是磁铁的好朋友。

磁铁大班教案5

教案目的:

1、尝试利用磁铁吸铁的特性辨别铁制物体与非铁质物体。

2、大胆探索并记录自己的发现。

教案准备:

1、根据幼儿分组情况,每桌放以下物体中的六件(一部分铁制品,一部分非铁质品)螺丝钉、螺丝帽,玻璃珠,橡皮筋,罐子,剪刀,笔,调羹,钥匙,夹子,纽扣,积木,2、每人一张记录纸和记录笔,一块磁铁。

3、创设教学情景:

“小猴五金店”小猴图片。

教案流程:

一、激题引趣。

出示小猴图片,小猴开了一家五金店,需要回收一批铁制品。

它来到我们教师,发现了好多物品,瞧,都有些什么呢?

(引导幼儿观察桌上的各种材料,并说出它们的名称)

二、引导发现:

用磁铁能辨别铁和铁制品。

用什么办法可以知道这些物体是不是铁做的呢?

1、引导幼儿看一看,猜一猜。

提问:

哪些物体是铁做的?

请幼儿说说自己的猜测。

还有什么好办法可以准确地知道它是不是用铁做的?

2、辅助提问:

我们玩过的磁铁有什么本领?

能不能用磁铁来找出铁做的物体?

怎样用磁铁来找出铁做的物体?

3、请个别幼儿演示验证

4、结论:

原来,用磁铁去吸一件物体,可以知道这件物体是不是铁做的,如果它能被磁铁吸住,它就是铁做的,如果它不能被磁铁吸住,那它就不是铁做的。

三、操作探索:

用磁铁辨别物体是不是铁制品并在记录表上记录结果。

1、提出操作任务

每人一张记录纸和记录笔,一块磁铁,先用磁铁辨别,如果是就在后面打勾,如果不是就打叉。

2、幼儿操作

3、分享交流:

说说自己的发现。

幼儿手持记录纸,在集体前交流自己的操作结果,教师验证。

4、小结:

磁铁本领大

我们用磁铁帮助五金店解决了问题,回收了许多旧的铁制品,磁铁的本领真大!

磁铁大班教案6

设计意图:

磁铁是一种常见的科学现象,孩子们很感兴趣,发现,摆弄,探索磁铁的神奇力量更是幼儿自发的一种学科学,爱科学的行为。

通过幼儿喜爱的游戏和实验操作活动让幼儿感知磁铁的秘密,在活动中幼儿主动探索发现磁铁的特性,学会与同伴们交流合作总结记录实验结果,体验实验成功的快乐,了解到磁铁现象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这一系列由浅入深的活动,层层递进,为幼儿打开了通往科学神奇世界的大门,让幼儿产生了探索科学世界无穷奥秘的向往之情

活动目标:

1、在游戏中发现磁铁的特性,激发幼儿对磁铁的兴趣。

2、在操作活动中了解磁铁的特性,帮助幼儿形成主动探究的意识。

3、在实际的主动探究活动中幼儿感受探究的快乐,学会交流实验结果,通过记录合作学习简单评价并在评价中体验成功的愉快。

活动重难点:

在游戏中幼儿主动发现磁铁的特性,在操作实验中积极探索磁铁的秘密。

物质准备:

自制钓鱼竿鱼钩(别针)有磁铁的小鱼若干条状或马蹄形磁铁每人一个森林背景图片黑猫警长图片有磁铁的小猫和老鼠图片各两张磁性黑板两块。

知识经验准备:

幼儿了解有关磁铁在实际生活aa中的运用的相关知识。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发现磁铁

1、游戏:

小猫钓鱼,老师扮演猫妈妈,幼儿当小猫,跟妈妈一起去钓鱼。

2、讨论:

为什么有些顽皮的小鱼总是钓不上来呢?

你们看看钓上来的小鱼,你发现了什么?

这条鱼和你钓到的鱼有什么不一样?

为什么小猫都钓到了鱼,妈妈却钓不到鱼?

3、小结:

只有身上有磁铁的鱼才能被钓上来,因为磁铁能吸住别针做的铁鱼钩。

4、表扬幼儿的发现,肯定幼儿的观察。

5、请幼儿把钓到的鱼放在磁性黑板上的草地背景图片上,进一步感受磁铁的特性。

磁铁做的小鱼能吸在黑板上不会掉下来。

二、基本部分:

认识磁铁

1、老师:

磁铁能吸住铁做的别针,能吸住黑板,还能吸住那些东西呢?

出示各种不同材质的实验操作材料,介绍给幼儿。

2、老师:

请幼儿拿出磁铁,观察磁铁的外形,颜色,摆弄磁铁,感受磁铁的特点。

简单介绍有关磁铁的科学知识。

3、老师提供每组一份相同的操作材料,请幼儿动手操作,试一试那些东西可以被磁铁吸起来。

4、请幼儿分组交流实验操作结果,并做好实验记录,推选出小组代表在全体幼儿面前介绍本组的实验结果。

5、老师巡回了解幼儿的实验过程中,鼓励幼儿大胆动手实验,及时肯定幼儿的探索发现。

6。

请小组推荐的幼儿代表在集体面前宣布自己的实验结果,学会评价自己和同伴的实验结果。

6、小结:

磁铁的本领真大,只要是铁做的东西都能被磁铁吸住。

7、老师引导幼儿了解磁铁在人们实际生活中的运用,通过提问让幼儿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说出生活中有哪些地方用到了磁铁。

8、小结:

磁铁可以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多方便,比如塑料文具盒上的盖子,门吸,妈妈的钱包上的磁铁扣活动室里的黑板上的磁扣都用到了磁铁的本领。

老师启发幼儿在生活中继续积极观察了解磁铁的运用,进一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三、发展部分:

探究磁铁

1、科学游戏:

小猫抓老鼠

老师扮演的猫妈妈接到了黑猫警长的求助电话,森林里出现了一只很狡猾的老鼠,小猫警长怎么抓也抓不住,小猫们,你们能帮帮它们吗?

2。

老师演示分别用磁铁的相同两极做成的小猫和老鼠图片,由于磁铁相同两级相互排斥,所以小猫无法抓住老鼠。

3。

请个别幼儿上来,探索怎样才能抓住老鼠。

4。

老师启发幼儿运用磁铁的秘密,抓住老鼠。

5。

幼儿发现将小猫身上的磁铁换一个方向就能抓住老鼠,是因为两块磁铁的不同两极就能相互吸引。

6。

请全班幼儿一起动手操作,感受抓住老鼠的快乐,发现磁铁两极的秘密,体验科学的神奇。

7。

认识磁铁的两极:

让幼儿观看磁铁,拿磁铁两人一组,相互吸一吸,看看有什么新发现。

幼儿进行新的探索。

老师提问:

相互吸一吸后,发现了什么?

有什么感觉?

幼儿自由回答。

老师小结:

磁铁有两个极,在磁铁的两端有字母表示。

N表示北极,S表示南极。

当两块磁铁相同的两级相遇时,是相互排斥的;两块磁铁不同的两级相遇时,是可以吸住的,再次让幼儿试验,老师也同时操作。

启发幼儿和老师一起创编儿歌:

相同两极扭扭头,不同两极牵牵手。

幼儿边两人一组操作游戏边念儿歌。

四:

结束部分:

1、老师:

小猫咪们,今天玩得开心吗?

今天我们跟磁铁玩了很多游戏,现在小磁铁玩累了,要休息了。

2、你们肚子饿了吗?

那我们就把自己钓到的鱼带回家,妈妈给你们做鲜美的鱼汤喝,好吗?

3。

老师带领幼儿离开活动场地,取下黑板上的小鱼,活动结束。

活动延伸:

1、启发幼儿进一步了解磁铁的特性,比如磁铁的磁力具有穿透性,可以透过物体吸住铁做的东西。

2、在区域活动中,让幼儿探索了解磁铁的不同部位磁力是不同的,一块磁铁的两极的磁力最强。

3、在家园联系栏中,鼓励幼儿和家长进一步了解磁铁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比如磁性玩具,磁悬浮列车,磁性水杯,广泛认识到磁铁的特性为人类生活带来了很多方便。

活动反思:

这次活动中,我和孩子们一起体验了磁铁的神奇,通过幼儿感兴趣的钓鱼,玩磁铁,抓老鼠,完全让幼儿感受到了做一只能干的小猫是多么棒!

在活动进行之中,我始终以幼儿在前,让孩子们在一系列的游戏,小实验,探索发现活动中,主动倾听;独立思考;分享合作;大胆表达。

他们发现了磁铁的本领,感受了磁铁的神奇力量,探索了磁铁的秘密。

孩子们觉得,科学不再是枯燥严肃的说教,变成了与他们生活息息相关的知识经验。

在与老师的交流,与同伴的合作,与集体互动的表现中,充分发挥了幼儿学习,探究,观察,发现的主动性,也充分调动了幼儿学习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积极性。

整个活动中,孩子们始终情绪高涨,围绕活动主题主动学习,与老师互相配合,动静交替,很好的完成了活动的三个目标,让孩子们学习科学有了一个快乐的开始。

磁铁大班教案7

大班科学活动:

神奇的磁铁

目标:

1、运用各种感官集中观察、感受磁铁的磁性,初步建立科学概念:

铁制品能被磁铁吸引。

2、学习通过预测、实验的方法探索磁铁的特性。

3、尝试用绘画的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记录。

4、培养乐于探究的品质,体验探索的乐趣。

准备:

各种形状大小不同的磁铁积木回形针积塑饮料瓶树叶小剪刀钥匙铁夹子铁盒子小铁环镙丝钉沙箱水瓶木板纸布

集体记录表一张,彩色水笔标签

有关科学词汇:

吸引、磁铁、磁性

过程:

一、引导幼儿通过预测、实验的方法发现磁铁的磁性

1、引导幼儿进行预测,猜想磁铁能吸住什么、并作讨论。

2、让幼儿通过实验验证预测的结果。

3、引导幼儿观察了解材料的质地,帮助幼儿总结科学概念。

教师小结:

磁铁可以吸引铁做的东西,还可以吸引铁之外的一些金属。

二、提供各种材料,扩展幼儿探索的广度、深度,引导幼儿发现磁铁有两极性、穿透性、磁力大小、磁化现象等特性。

1、交待任务,提醒幼儿利用各种材料发现磁铁的其它神奇的本领。

要求幼儿把自己的科学发现记录在小组记录表上。

2、幼儿自由实验,教师观察记录幼儿实验情况。

3、让幼儿交流分享科学发现。

三、启发幼儿继续探索磁铁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交待任务:

磁铁能帮助我们做什么事情?

磁铁大班教案8

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活动,让幼儿初步了解磁铁能吸铁的特性。

2、激发幼儿对磁铁吸铁现象的探索兴趣,发展观察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1、每人一个小篮子、一块磁铁;积木、积塑、螺丝帽、钥匙、回形针、硬币、纸张、布条、茶杯等物品。

2、带有磁铁的文具盒、书包等实物及一些图片。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寻宝"导入活动。

1、小朋友,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寻宝,但是去寻宝时我们小朋友都要带上一样东西才能寻到,我们看看我们要带什么东西进去?

(教师出示磁铁)。

磁铁有什么用呢?

人幼儿自由说说。

2、现在小朋友们可以拿着磁铁进去玩了?

你们看看会发生什么事?

老师巡回指导。

师:

小朋友看看为什么磁铁吸不住这个东西啊?

幼:

因为它是木头的。

师:

朋友聪明,那你们看看磁铁为什么又不能吸住这个东西呢?

幼:

因为它是塑料的。

师:

小朋友,你们玩好了吗?

现在时间到了,你们去找个位子坐下来,老师请小朋友说一说刚才磁铁都吸了什么东西啊?

幼:

有钉子,有夹子,有瓶盖,有别针。

师:

哇!

磁铁的本领可真大啊!

磁铁吸了这么多东西?

那你们看看磁铁吸得东西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啊?

幼:

他们都是铁做的。

教师小结:

原来磁铁可以吸住铁的东西。

二、儿动手操作,发现磁铁隔物吸铁的特性。

师:

现在老师再请你们来玩一个游戏,现在每个小朋友一个人拿一个纸板,把磁铁上面的东西拿下来放在纸板里,你们再玩玩看会发生什么事?

师:

小朋友,你们说说看为什么这些东西在纸板上动起来啊?

幼:

因为纸板下面有磁铁。

老师小结:

小朋友真聪明!

告诉你们磁铁还有一个秘密就是它还可以隔着物体吸铁,但是这些物体不能太厚。

三、创设情境,让幼儿了解磁铁在生活中用途。

1、刚才老师不小心把很多的别针掉进了这些沙子里,你们能不能帮助老师想想办法捡起来啊?

但是用手捡太麻烦了,你们有没有更好地办法啊?

师:

刚才我们刚刚学过了一个磁铁的特点,你们可以不可以利用磁铁来把老师的别针捡起来啊!

谁来试试?

啊!

原来真的可以啊!

2、原来磁铁在我们生活中给了我们这么多的方便啊!

那我们再来看看磁铁还有什么用处?

教师出示铅笔盒,背包,磁性玩具和图片引导幼儿观看了解。

四、活动结束。

刚才我们知道了磁铁有这么多的本领,回家后河爸爸妈妈再找一找磁铁还有什么本领好不好?

磁铁大班教案9

一、设计意图

科学教育对于现阶段的幼儿是比较难理解的领域,如何做到活动内容有趣,又不失知识性,成为一个研究重点,引导幼儿认识周围世界,是获取科学知识经验的重要途径。

所以我尝试从幼儿的实际兴趣爱好入手,把握孩子学习科学的各个环节找准教育策略,引导孩子主动探究、主动获得更为广泛的经验,让科学教育真正走进幼儿的生活世界。

因此,我设计了磁铁特性学习的教育教学活动。

二、设计思路

活动前期引导幼儿寻找生活中的磁铁,自主探索磁铁的奥秘。

活动中我并没有急于让幼儿进行根本性探索,而是引导孩子们去猜一下磁铁的两端相互接触,会有什么变化?

接着幼儿进行实际探索活动,以验证猜想是否正确。

三、教案

(1)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认识磁铁。

2、鼓励幼儿大胆进行猜想并清楚的表达自己的想法;激发孩子们对新鲜事物的探索欲望;潜在的提升孩子们的思考能力、动手能力和表达能力。

3、引导孩子们将磁铁原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2)活动重点和难点

能够用记录的方式将探索的结果记录下来。

(3)活动准备:

1、前期引导幼儿自主探索磁铁,帮助孩子积累经验。

2、曲别针,各种形状的磁铁,彩笔,记录表。

(4)活动过程:

开始部分:

魔术导入,引出磁铁。

基本部分:

1、认识磁铁,抛出问题:

如果两块磁铁的两端分别相互接触,或发生什么呢?

2、验证并记录(把准备好的不同种类的磁铁分组分发到幼儿手中,让幼儿大胆的尝试做实验,得出实验结果,并记录在记录纸上。

3、各组选出代表一名,把实验结果正确的表达出来。

4、小结:

同性相斥,异性相吸

结束部分:

磁铁的这个特性在我们的生活中被广泛应用,我国上海磁悬浮列车,就是利用“同行相斥、异性相吸”的原理设计的。

列车上和轨道上的磁铁,相互排斥,使车辆浮起来,相互吸引,使列车前进。

延伸部分:

去科学区角用磁铁和我们今天学到的知识做更漂亮的手链吧。

磁铁大班教案10

活动目标:

1、创设情境,激发幼儿发现问题并大胆提出问题。

2、通过动手操作实验,幼儿初步了解磁铁吸铁的特性。

3、了解磁铁在生活中的应用。

4、尝试用线条记录实验结果,并能用恰当的词汇进行描述。

5、能用较清楚的语言讲述自己的观察和发现。

活动准备:

1、各种形式的磁铁。

2、回形针、钥匙、纸片、雪花积木、硬币、螺丝、塑料玩具、图钉等物品。

3、记录单。

活动过程:

1、教师在活动区投放材料:

磁铁、小铁片、曲别针、积木、插塑,让孩子们游戏。

教师:

小朋友,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种有魔力的玩具,想玩吗?

教师出各种形状的磁铁,引导幼儿观察磁铁的形状、颜色。

并提出问题:

想知道它有什么魔力吗?

请小朋友把它放到玩具框里试一试,玩一玩。

2、幼儿在玩中发现问题――磁铁上吸附了东西的现象。

提出来问题:

你发现了什么?

那么磁铁都能吸什么?

3、让幼儿猜想结果,并为各组幼儿准备记录单,让幼儿把他们的猜想画在记录单中。

4、幼儿按照自己的猜想进行实验,看看自己猜想的现象是否发生了?

5、再次试验、并填写记录单。

6、幼儿把自己试验的结果统计出来,得出结论:

不能吸积木,只能吸铁制品。

(幼儿把自己的结论与大家交流分享)

7、了解磁铁的作用

1、)教师出示没有鱼钩(有磁铁)的钓鱼竿,示范钓鱼,请小朋友想一想为什么能钓上鱼?

2、)动脑筋、想办法。

老奶奶缝衣服时,一不小心针掉在地上,老奶奶找来找去怎么也找不到十分着急,请小朋友想办法?

3、引导幼儿想一想、说一说日常生活中哪里用到磁铁(文具盒、钱夹、妈妈的包、冰箱门)

教学反思

新《纲要》指出:

“教师应成为学习活动的主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新《纲要》科学领域的内容与要求中有这样的表述:

“引导幼儿对身边常见事物和现象的特点,变化规律产生兴趣与探究欲望”、“通过引导幼儿积极参加小组讨论、探索等方式,培养幼儿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等,突出了教师在幼儿探索中的引导作用,本次活动,我先引导孩子们观看魔术表演,孩子们特别感兴趣,同时我启发孩子们猜测是什么东西使纸上的东西动了起来,几乎全部小朋友都不知道是什么东西,只有张渝雅大声说了下面有磁铁。

在指导孩子时,我发现很多孩子把积木、花布猜测为可以被磁铁吸起来,还有很多小朋友把硬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