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D控制系统的Simulink仿真分析教学文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48051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705.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PID控制系统的Simulink仿真分析教学文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PID控制系统的Simulink仿真分析教学文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PID控制系统的Simulink仿真分析教学文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PID控制系统的Simulink仿真分析教学文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PID控制系统的Simulink仿真分析教学文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PID控制系统的Simulink仿真分析教学文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PID控制系统的Simulink仿真分析教学文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PID控制系统的Simulink仿真分析教学文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PID控制系统的Simulink仿真分析教学文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PID控制系统的Simulink仿真分析教学文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PID控制系统的Simulink仿真分析教学文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PID控制系统的Simulink仿真分析教学文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PID控制系统的Simulink仿真分析教学文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PID控制系统的Simulink仿真分析教学文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PID控制系统的Simulink仿真分析教学文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PID控制系统的Simulink仿真分析教学文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PID控制系统的Simulink仿真分析教学文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PID控制系统的Simulink仿真分析教学文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PID控制系统的Simulink仿真分析教学文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PID控制系统的Simulink仿真分析教学文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PID控制系统的Simulink仿真分析教学文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PID控制系统的Simulink仿真分析教学文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PID控制系统的Simulink仿真分析教学文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PID控制系统的Simulink仿真分析教学文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姓名:

指导教师:

日期:

机械工程实验教学中心

注:

1、请实验学生及指导教师实验前做实验仪器设备使用登记;

2、请各位学生大致按照以下提纲撰写实验报告,可续页;

3、请指导教师按五分制(优、良、中、及格、不及格)给出报告成绩;

4、课程结束后,请将该实验报告上交机械工程实验教学中心存档。

一、实验目的和任务

1.掌握PID控制规律及控制器实现。

2.掌握用Simulink建立PID控制器及构建系统模型与仿真方法。

2、实验原理和方法

在模拟控制系统中,控制器中最常用的控制规律是PID控制。

PID控制器是一种线性控制器,它根据给定值与实际输出值构成控制偏差。

PID控制规律写成传递函数的形式为

式中,

为比例系数;

为积分系数;

为微分系数;

为积分时间常数;

为微分时间常数;

简单来说,PID控制各校正环节的作用如下:

(1)比例环节:

成比例地反映控制系统的偏差信号,偏差一旦产生,控制器立即产生控制作用,以减少偏差。

(2)积分环节:

主要用于消除静差,提高系统的无差度。

积分作用的强弱取决于积分时间常数

越大,积分作用越弱,反之则越强。

(3)微分环节:

反映偏差信号的变化趋势(变化速率),并能在偏差信号变得太大之前,在系统中引入一个有效的早期修正信号,从而加快系统的动作速度,减少调节时间。

3、实验使用仪器设备(名称、型号、技术参数等)

计算机、MATLAB软件

4、实验内容(步骤)

1、在MATLAB命令窗口中输入“simulink”进入仿真界面。

2、构建PID控制器:

(1)新建Simulink模型窗口(选择“File/New/Model”),在SimulinkLibraryBrowser中将需要的模块拖动到新建的窗口中,根据PID控制器的传递函数构建出如下模型:

各模块如下:

MathOperations模块库中的Gain模块,它是增益。

拖到模型窗口中后,双击模块,在弹出的对话框中将‘Gain’分别改为‘Kp’、‘Ki’、‘Kd’,表示这三个增益系数。

Continuous模块库中的Integrator模块,它是积分模块;

Derivative模块,它是微分模块。

MathOperations模块库中的Add模块,它是加法模块,默认是两个输入相加,双击该模块,将‘ListofSigns’框中的两个加号(++)后输入一个加号(+),这样就改为了三个加号,用来表示三个信号的叠加。

Ports&

Subsystems模块库中的In1模块(输入端口模块)和Out1模块(输出端口模块)。

(2)将上述结构图封装成PID控制器。

①创建子系统。

选中上述结构图后再选择模型窗口菜单“Edit/CreatSubsystem”

②封装。

选中上述子系统模块,再选择模型窗口菜单“Edit/MaskSubsystem”

③根据需要,在封装编辑器对话框中进行一些封装设置,包括设置封装文本、对话框、图标等。

本次试验主要需进行以下几项设置:

Icon(图标)项:

“Drawingcommands”编辑框中输入“disp(‘PID’)”,如下

左图示:

Parameters(参数)项:

创建Kp,Ki,Kd三个参数,如下右图示:

至此,PID控制器便构建完成,它可以像Simulink自带的那些模块一样,进行拖拉,或用于创建其它系统。

3、搭建一单回路系统结构框图如下图所示:

所需模块及设置:

Sources模块库中Step模块;

Sinks模块库中的Scope模块;

CommonlyUsedBlocks模块库中的Mux模块;

Continuous模块库中的Zero-Pole模块。

Step模块和Zero-Pole模块设置如下:

4、构建好一个系统模型后,就可以运行,观察仿真结果。

运行一个仿真的完整过程分成三个步骤:

设置仿真参数、启动仿真和仿真结果分析。

选择菜单“Simulation/ConfiurationParameters”,可设置仿真时间与算法等参数,如下图示:

其中默认算法是ode45(四/五阶龙格-库塔法),适用于大多数连续或离散系统。

5、双击PID模块,在弹出的对话框中可设置PID控制器的参数Kp,Ki,Kd:

设置好参数后,单击“Simulation/Start”运行仿真,双击Scope示波器观察输出结果,并进行仿真结果分析。

比较以下参数的结果:

(1)Kp=8.5,Ki=5.3,Kd=3.4

(2)Kp=6.7,Ki=2,Kd=2.5

(3)Kp=4.2,Ki=1.8,Kd=1.7

6、以Kp=8.5,Ki=5.3,Kd=3.4这组数据为基础,改变其中一个参数,固定其余两个,以此来分别讨论Kp,Ki,Kd的作用。

7、分析不同调节器下该系统的阶跃响应曲线

(1)P调节Kp=8

(2)PI调节Kp=5,Ki=2

(3)PD调节Kp=8.5,Kd=2.5

(4)PID调节Kp=7.5,Ki=5,Kd=3

程序及运行结果如下

2)Kp=6.7,Ki=2,Kd=2.5

先改变kp的值,其余两个不变,分为两组,第一组是kp的值小于8.5,第二组是kp的值大于8.5.此处的值都是任意取得,kp1=7.2.kp2=9.4

(1)Kp=7.2Ki=5.3,Kd=3.4

(2)Kp=9.4,Ki=5.3,Kd=3.4

改变ki的值,其余两个不变,分为两组,第一组是ki的值小于5.3,第二组是ki的值大于5.3.此处的值都是任意取得,ki1=4.7.ki2=6.1

(3)Kp=8.5,Ki=4.7,Kd=3.4

(4)Kp=8.5,Ki=6.1,Kd=3.4

改变kd的值,其余两个不变,分为两组,第一组是kd的值小于3.4,第二组是kd的值大于3.4.此处的值都是任意取得,kd1=2.6.kd2=4.7

(5)Kp=8.5,Ki=5.3,Kd=2.6

(6)Kp=8.5,Ki=5.3,Kd=4.7

(1)P调节Kp=8

五.结论

总结PID调节的基本特点

pid调节即为比例,积分,微分调节。

Kp为比例参数,主要是用于快速调节误差;

Ki为积分参数,主要是用于调节稳态时间;

Kd为微分参数,主要是用于预测误差趋势,提前修正误差。

随着kp,ki,kd减小,系统反应速度变慢,超调量逐渐减小,系统调整时间也在变小。

使kd变化其余两个值不变,可看出随着kd的增加,超调量变小,震荡次数变少,调整时间变短。

使kp变化其余两个值不变,可看出随着kp的增加震荡次数增加,调整时间变长,超调量变大。

使ki变化其余两个值不变,可看出随着ki增加超调量变大,调整时间变长。

P调节,波动很大,pi调节比p调节稳定,pd调节不准确。

合时的取值可以使得PID调节快速,平稳,准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