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质检验作业指导书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481402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73.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质检验作业指导书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水质检验作业指导书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水质检验作业指导书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水质检验作业指导书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水质检验作业指导书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水质检验作业指导书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5页
水质检验作业指导书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5页
水质检验作业指导书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5页
水质检验作业指导书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5页
水质检验作业指导书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5页
水质检验作业指导书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5页
水质检验作业指导书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5页
水质检验作业指导书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5页
水质检验作业指导书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5页
水质检验作业指导书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5页
水质检验作业指导书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5页
水质检验作业指导书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5页
水质检验作业指导书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5页
水质检验作业指导书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5页
水质检验作业指导书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水质检验作业指导书文档格式.docx

《水质检验作业指导书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质检验作业指导书文档格式.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水质检验作业指导书文档格式.docx

6.2被测溶液与定位溶液温度不同时“定位”调节器保持不变;

用蒸馏水清洗电极球泡,并用滤纸吸干。

用温度计测出被测溶液温度,旋转“温度”调节器,使指示在被测溶液的温度值上;

7.允许差:

重复性:

0.10PH,再现性:

0.10PH

(二)电导率的测定

1、方法提要

溶解于水中的酸、碱、盐电解质,在水溶液中解离成正、负离子,使电解溶液具有导电能力,其导电能力的大小可用电导率表示。

2、测定步骤

2.1选择电导池常数合适的电极。

2.2将仪器旋钮打到校正档,用二级蒸馏水洗净擦干的电极插入50~100ml待测水样的烧杯中,先校正常数,然后把仪器旋钮打到测量档,测定电导率。

2.3.测量完毕后,将电极插入饱和氯化钾瓶中。

2.4若电导率超过测定范围,将样品稀释后再测。

结果乘以稀释倍数即可。

(三)碱度的测定

1.方法提要

水中碱度是指水中含有能接受质子(H+)的物质的量。

通常碱度分为酚酞碱度(JD)酚和全碱度(JD)全。

在此,以全碱度为所测碱度。

2.仪器和试剂:

2.1仪器:

三角瓶、酸式滴定管、移液管

2.2试剂:

2.2.1酚酞指示剂,1%(m/v)乙醇溶液。

称取1g酚酞,加100ml95%乙醇溶解,再以0.05mol/LNaOH中和至稳定的微红色。

2.2.2甲基红——亚甲基蓝指示剂

准确称取0.125g甲基红和0.085g亚甲基蓝置于研钵中研磨均匀后,溶于100ml95%乙醇中。

2.2.30.1mol/L(1/2H2SO4)标准溶液

2.2.3.1配制:

量取3ml硫酸(密度1.84g/ml)缓缓地加入于1L水中,摇匀,冷却。

2.2.3.2标定:

称取0.2g(准至0.1mg)基准无水Na2CO3(预先在270~300℃下烘1h,并在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溶于50mL试剂水,加2滴甲基红—亚甲基蓝指示剂,用待标定的硫酸溶液滴定至由绿色变为紫色。

同时作空白实验。

按下式计算标液氢离子浓度:

式中:

CH+——硫酸标准溶液的氢离子浓度,mol/L;

m——无水Na2CO3的质量,g;

a——滴定Na2CO3消耗硫酸溶液的体积,mL;

b——滴定空白消耗硫酸溶液的体积,mL;

106.0——Na2CO3摩尔质量,g/mol。

3.分析步骤

取100ml透明水样置于锥形瓶中,加入2~3滴1%酚酞指示剂;

此时溶液若无色,按下一步骤进行,若溶液显红色,用氢离子的硫酸标准溶液滴定至恰无色。

在上述锥形瓶中,加入2滴甲基橙指示剂,继续用硫酸标准溶液滴定至橙色为止。

记下两次硫酸消耗的体积,a。

4.结果计算

(JD)全——全碱度,mmol/L;

C1/2H2SO4——硫酸标液的浓度,mol/L;

V1/2H2SO4——滴定样品时消耗硫酸标液的总体积,mL;

V样————滴定时所取样品的体积,mL。

5.允许值

全碱度含量范围

室内允许差T:

室内允许度Y:

2.1~3.0

3.1~5.0

5.1~7.0

7.1~10.0

0.14

0.16

0.18

0.20

0.12

0.26

(四)总硬度的测定

1.方法原理

在一定PH范围内,以铬黑T为指示剂,用EDTA二钠盐标准溶液滴定测定其中的钙,镁离子总量。

2.溶液配制:

⑴氨缓冲溶液(PH=8-10):

称取54克NH3CL,加350ml浓氨水,用水稀释至1L;

⑵0.5%铬黑T:

称取0.5g铬黑T,加2.0g盐酸羟胺,用乙醇溶解,并稀释至100ml。

用移液管吸取50ml水样于250ml锥形瓶中,加5mlPH=8-10的氨一氯化铵缓冲溶液和5-6滴铬黑T为指示剂,用EDTA标准液滴定至溶液颜色由紫色变为纯蓝色为终点。

4.分析结果的计算

总硬度mmol/L=(V1×

C)/V×

1000

V1:

滴定消耗EDTA标准溶液的体积,ml;

C:

EDTA标准溶液的浓度,mol/L;

V:

所取水样的体积,ml。

5.误差要求:

平行测定结果的误差<0.004mmol/L(0.4mg/L)。

(五)Ca+含量的测定

钙黄绿素能与水中钙离子生成荧光黄绿色铬合物,在PH﹥12时,用EDTA标液滴定至接近终点时,EDTA夺取与指示剂结合的钙,溶液荧光黄绿色消失,成混合指示剂的红色,即为终点。

2.仪器

滴定管、移液管、量筒

3.试剂

3.1(1+2)三乙醇胺溶液

3.220%氢氧化钾溶液

3.3钙黄绿素-酚酞混合指示剂:

称取钙黄绿素0.2g和酚酞0.07g置于研钵中,加入20g氯化钾,研细混匀,贮于瓶中。

3.40.02mol/LEDTA标准溶液

3.4.1配制:

称取EDTA8.0g,加1000ml水,加热溶解,冷却、摇匀。

3.4.2标定:

定量称取0.1g(准至0.1mg)于800±

50℃的高温炉中灼烧至恒重的工作基准试剂ZnO,用少量水溶,加2mlHCI溶液(20%)溶解,加100ml水,用氨水溶液(10%)调节溶液PH至7-8,加10mlNH3-NH4CL缓冲溶液(PH≈10)及几滴铬黑T指示剂(5g/L),用配制好的EDTA标液滴定至溶液由紫色变为纯蓝色。

同时做空白试验。

C(EDTA)=m×

1000/(v1-v2)M

C(EDTA)——EDYTA溶液浓度,mol/L

m——ZnO质量,g

——试样消耗EDTA溶液体积,ml

——空白EDTA滴定体积,ml

M——ZnO摩尔质量,81.39g/mol

4、分析步骤

量取经中速滤纸过滤的水样50ml于锥形瓶中,加(1+2)三乙醇胺溶液2ml,再加5ml的20%氢氧化钾溶液,再加约80mg钙黄绿素酚酞混合指示剂,在黑色背景下,用0.02mol/LEDTA标准溶液滴定至荧光黄绿色消失,出现红色即为终点。

5、结果计算

水样中钙离子含量X(毫克/升,以CaC

计),按下式计算;

式中:

V——滴定消耗EDTA标液体积,ml;

C——EDTA标液浓度,mol/L;

V样

——水样体积,ml;

100.08——碳酸钙摩尔质量,g/mol。

6、允许差

水中钙离子含量在500mg以下时,平行测量结果不大于2mg/l。

(六)浊度的测定

水样浊度,根据试样散射光的强弱,与标液对照,来测定结果。

WGZ—1型浊度仪.

3.1打开电源,使光源灯亮。

3.2预热5—10min,将装有脱盐水的比色管插入比色槽中调0,如不到零,调0钮。

3.3用装有100NTU的标准比色液插入比色槽中校正满度。

3.4将装有试样的比色管插入比色槽中测量,读出数值,即为该试样的浊度。

(七)铁含量的测定

用抗坏血酸还原试样中的三价铁为=价铁,在PH2.5-9时,=价铁与邻菲罗啉生成橙红色络合物,在波长510nm比色。

2、仪器

可见分光光度仪、比色管

3、铁标准溶液

称取0.8634g﹝

﹞溶于500ml水中,加入10ml浓硫酸用水稀至1L即得:

1ml=0.1mg

用时稀释10倍,当日使用。

3、1分别吸取(10ug/ml)标准液0、0.25、0.5、1.0、2.0、4.0、6.0、8.0、10.0ml于50ml容量瓶中稀释至刻线(相当于含铁0、0.05、0.1、0.2、0.4、0.8、1.2、1.6、2.0ug/ml),移入锥形瓶中,加1ml(1+35)H2SO4,以下同试样测定。

3、2过硫酸钾溶液,40.8(g/L)

称取4.0g的过硫酸钾晶体,溶于100ml水中,室温下贮于棕色瓶中,存放期14天。

3、3硫酸:

(1+35)

3、4过硫酸钾:

40g/L

3、5氨水:

(1+3)

3、6乙酸——乙酸钠缓冲溶液:

PH=4.5

称取乙酸钠64g,用水溶解后,加入84ml冰乙酸,再用蒸馏水稀释至1L。

3、7邻菲罗啉:

2.0g/L

称取0.2g邻非罗啉溶于10ml95%乙醇后,用水稀释至100ml。

4、分析步骤

4、1分光光度计操作步骤

4、1、1接好电源开关,打开主机电源开关,打开打印机

4、1、2整机预热30分钟以上

4、1、3仪器自检直至结束

4、2测定K、B值

4、2、1在“T”和“A”方式下按(调满度/调零)键,再在参考位置“R”上再按(调满度/调零)键,消除比色皿之间的误差。

4、2、2在C方式上选择1.待定系数法,输入标样个数,按(确定)键,在样品室放入盛有标样的比色皿,再输入各个标样浓度按(确定)键。

4、2、3仪器光屏上显示回归方程系数K、B及R**R的结果。

4、3试样的测定

取50ml试样于锥形瓶中,加入1ml(1+35)硫酸,加5ml过硫酸钾,加热,蒸发至—半体积后冷却至室温,调PH≈2。

转移试样于100ml比色管中,;

加3ml抗坏血酸,10ml缓冲液,5ml邻菲罗啉,稀释至刻度,在室温下放置15min,待测。

调分光光度计波长在510nm处,在C方式上选2系数输入法,输入K、B值。

放置盛有待测试样的比色皿,按确认键,读记吸光度与浓度显示值C1。

用同样步骤,测定空白C0

5.计算

C(mg/L)=

×

V

C——待测试样浓度;

——读数;

——试样体积;

V——稀释后试样体积;

6.允许差(以测定总铁的结果计算)

取两次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结果;

平行测定两次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大于0、04mg/l;

不同实验室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大于0、08mg/l。

(八)有机磷含量的测定

在酸性条件下,正磷酸盐与钼酸铵反应生成黄色的磷钼杂多酸,再用抗坏血酸还原成磷钼蓝,于710nm波长处用光光度法测定。

测出正磷酸盐含量。

2、仪器

可见分光光度仪,比色管,容量瓶。

3、试剂

3、1硫酸:

(1+1)

3.2抗坏血酸:

20g/L

称取10g抗坏血酸,精确至0.5g,称取0.2g乙=胺四乙酸二钠,精确至0.01g,溶于200mL水中,加入8.0mL甲酸,用水稀释至500mL,混匀,贮存棕色瓶中(有效期一个月)。

3.3钼酸铵:

26g/L

称取13g钼酸铵,精确至0.5g,称取0.5g酒石酸锑钾,精确到0.01g,溶于200ml水中,加入230ml硫酸溶液,摇匀,冷却后用水稀释至500ml,摇匀,贮存于棕色瓶中(有效期二个月)。

3.4磷标准溶液:

1ml含有0.5mgPO43-

称取0.7165g预先在100~105℃干燥并已恒重过的磷酸二氢钾,精确到0.0002g,溶于约500ml水中,定量转移到1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3.5磷酸标准溶液:

1ml含有0.02mgPO43-

取20.00ml磷标准溶液于5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相当于CPO43-=0.02mg/ml)。

分别吸取0.02mg/ml的磷工作液0、1、2、3、4、5、6、7、8、9ml于50ml容量瓶中,加2ml钼酸铵,3ml抗坏血酸,用水稀释至刻度,放置10min(温度25℃),于710nm处用1cm的比色皿测定浓度值。

3.6过硫酸钾溶液:

40g/L。

(有效期一个月)。

4.1工作曲线:

同铁含量测定步骤。

4.2正磷酸盐含量的测定

从试样中取20.00ml,于50ml容量瓶中,加入2.0ml钼酸铵溶液3.0ml抗坏血酸溶液,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室温下放置10min。

在分光光度计710nm测试,读取并计算(同铁测定)C1。

4.3总磷含量的测定

把试样用中速滤纸过滤,取滤液5m1于锥形瓶中,加入2.0ml硫酸溶液,5ml过硫酸钾溶液,摇匀,煮沸15min至溶液快蒸至一半,然后流水冷却至室温。

转移溶液至50ml比色管中,加入2.0ml钼酸铵溶液3.0ml抗坏血酸溶液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室温(25℃)下放置10min。

在分光光度计710nm测试,读取并计算C2。

有机磷含量:

C(mg/L)=×

V-

C0——空白浓度;

C1——正磷浓度;

C2——总磷浓度;

V1——取样体积;

V——稀释后体积。

6.允许差:

总无机磷酸盐含量(mg/L)

允许差(mg/L)

<10.00

﹥10.00

<0.05

<1.00

(九)氯离子含量的测定

水样以铬酸钾作指示剂,在中性或弱碱性条件下,用硝酸银标准溶液进行滴定,出现砖红色铬酸银沉淀时指示终点到达。

2.仪器三角瓶、容量瓶、滴定管

3.11%酚酞指示剂(95%乙醇溶液)。

3.210%铬酸钾指示剂。

3.30.05mol/L硫酸溶液。

3.40.1mol/L氢氧化钠溶液。

3.5氯化钠固体试剂(优级纯)。

3.62%硝酸铜溶液。

3.730%过氧化氢(H2O2)溶液。

3.8硝酸银标准溶液。

3.8.1硝酸银标准溶液的配制:

称取5.0g硝酸银溶于1000mlⅡ级试剂水中,贮存于棕色瓶内。

3.8.2硝酸银溶液的标定:

准确称取1.649g优级纯氯化钠基准试剂(预先在500—600℃灼烧0.5h或105—110℃干燥2h,置于干燥器中冷至室温),溶于Ⅱ级试剂水并定容至1L。

准确吸取此溶液(1ml含1mgCL—)10.00ml三份,分别置于250ml锥形瓶中,瓶下垫一块白色瓷板并置于滴定台的铁板上(亦可用白瓷的带柄蒸发皿代替锥形瓶),各加水稀释至100ml,并加入2—3滴1%酚酞指示剂,若显红色;

用0.05mol/L硫酸溶液回滴至恰无色;

若不显红色,则用0.1mol/L氢氧化钠溶液中和至红色,然后用0.05mol/L硫酸溶液回滴至恰无色。

再加10ml10%铬酸钾指示剂,用硝酸银标准溶液(盛于棕色滴定管)滴至砖红色,记下硝酸银标准液的消耗量c,重复标定两次,三次平行实验结果的平均偏差应小于0.25%。

另取100ml试剂水作空白实验(除不加氯化钠标准溶液外,其他手续同上),记下硝酸银标准溶液的消耗量b,硝酸银标准溶液的滴定度T(mgCL—/ml)按式

(1)计算

——————————

(1)

c—标定中硝酸银标准溶液消耗量,ml;

b—空白实验中硝酸银标准溶液消耗量,ml;

10—10ml氯化钠标准溶液(1ml含1mgCL—)中氯离子的含量,mg。

最后调整硝酸银溶液浓度,使其成为1ml相当于1.00mgCL—的标准溶液。

4.1用移液管准确吸取100ml水样置于250ml锥形瓶中,加入2~3滴酚酞指示剂,按3.8.2步骤以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调节至水样恰由红色变为无色。

4.2加入1ml铬酸钾指示剂,用硝酸银标准溶液(1mgCL—)滴至橙色,记下硝酸银标准溶液的消耗量a.同时作空白实验,记下硝酸银标准溶液的消耗量b。

4.3若水样含聚丙烯酸5mg/L以上时,按4.1步调节PH值后,加入2%硝酸铜溶液1滴,再按4.2步骤进行。

4.4若水样含亚硫酸盐、硫离子5mg/L以上时,按4.1、4.3步骤所取水样,加入1ml30%H2O2并调节好PH,然后在按4.2步骤进行。

4.5如水样中氯离子含量大于100ml/L时,可少取水样并用试剂水稀释至100ml后在按4.1和4.2步骤进行。

水样中氯化物(CI-含量X(mg/L)按下式计算

V0—空白试验中的硝酸盐标准液消耗量,ml

V1—滴定水样中的硝酸银标准液消耗量,ml

V—滴定中所取水样的体积,ml;

T—硝酸银标准溶液的滴定度,mgCI-/ml;

1000-1000ml/L

5.允许差

水样中氯化物不同含量时的允许差如下表所示。

 

(十)浓缩倍数的测定

当某种元素的原子受火焰激发后,能发射出特有波长的光谱线。

根据光谱线的强度与元素浓度成正比的关系,来标定测定的元素浓度。

FD640型火焰光度计

低标CK+=0.5mg/L,高标CK+=10mg/L

4.1仪器准备

标定步骤

①.打开电源开关,并启动泵;

②.观察压力表指针逐渐上升至0.15MPa左右,打开进样开关;

③.按住点火开关,同时调节燃气阀,观察火焰大小在1.5—3cm之间并呈现蓝色;

④.将吸管插入Ck+=0.5mg/lCNa+=10mg/l的低标准混合液,调节低标开关使K显示0.5Na显示10;

⑤.将吸管插入蒸馏水,5分钟左右,使雾化室腔体内得到充分的清洗;

⑥.将吸管插入Ck+=10mg/lCNa+=100mg/l的高标准混合液中,调节高标开关使K显示10Na显示100;

⑦.重复步骤⑤,至此标定完毕。

测定步骤

①.重复标定步骤中的①、②、③;

②.将吸管分别插入被测试样(补充水及循环水)中,待读数稳定后即为结果;

③.重复标定步骤中的⑤;

④.关闭泵再关闭电源(仪器进样开关,燃气阀可不必旋动,让保持原状态)。

5.计算:

L=Cr/Cm

Cr—循环水中K离子浓度的浓度

Cm—补充水中K离子浓度的浓度

L—循环冷却水浓缩倍数值

(十一)余氯的测定

水样中游离氯与DPD作用,生成红色络合物。

根据颜色的深浅与标准色比较,测出水样中游离氯含量。

50mL具塞比色管1套(12×

1)

3、试剂:

余氯标准比色液1套,磷酸盐缓冲液(PH=6.4),0.25%硫代乙酰胺,DPD粉剂。

于50m1具塞比色管中加5m1PH=6.4的磷酸盐缓冲液及约0.1gDPD粉末,摇至全溶后加50ml水样摇匀,2min后加1滴0.25%硫代乙酰胺水溶液摇匀,5min内与余氯标准比色液比较,求得游离性余氯含量(mg/L).

(十二)磷酸根的测定

用酸碱中和法,测定溶液中PO43-,

PO43-,+H+=HPO42-

HPO42-+H+=HPO4-

HPO4-+OH-=HPO42-+H2O

2.试剂:

2.1C(1/2H2SO4)=0.1000mol/L

2.2C(NaOH)=0.1000mol/L

2.3甲基橙指示剂:

1g/L

2.4酚酞指示剂:

1g/L(用95%乙醇配制)

3.1吸取试样10ml于250ml锥形瓶中,加水至50ml。

3.2加1-2滴甲基橙指示剂用0.1000mol/L硫酸标准液滴定至橙红色,再过量1-1.5毫升。

3.3加热煮沸3分钟,冷至室温,用氢氧化钠C(NaOH)=0.1000mol/L溶液中和至橙色刚消失

3.4将滴定管溶液调到0时,加2滴酚酞指示剂用0.1000mol/LNaOH溶液滴定至红色出现记下消耗量(毫升)。

4.计算

PO43-(mg/L)

×

式中:

C——NaOH的浓度mol/L;

V——NaOH溶液体积ml;

0.0950——1molNaOH滴定液相当的以克表示的PO43-的质量

V0——试样体积ml。

(十三)二氧化硅的测定

1.方法提要

钼酸铵能与水中硅酸盐形成硅钼黄。

硅钼黄被1-2-4酸还原成硅钼蓝,用分光光度法进行比色。

2.试剂

2.11+1的盐酸溶液

2.210%的钼酸铵溶液。

溶解10g钼酸铵(分析纯)于适量蒸馏水中搅拌并加热,使之全部溶解后稀释至100ml。

2.310%(W/V)酒石酸溶液

2.4二氧化硅标准溶液1ml=0.100mg二氧化硅

称取0.473g优级硅酸钠(Na2SiO3·

9H2O)溶液稀释至1升。

2.51-2-4酸(1-氨基2-萘酚4-磺酸)溶液:

称取1.5g1-2-4酸,7g无水亚硫酸钠用高纯水溶解,定容至200ml容量瓶中。

3.1测定K、B值。

(同循环水中铁的测定)

3.2试样测定

量取25ml水样,用蒸馏水稀释至50ml,用1cm比色皿在410mm处测定吸光度及C值。

4.计算:

C(SiO2)=2C

C(SiO2)——SiO2的浓度。

mg/L

C——读数,mg/L

(十四)溶解固形物的测定

1.原理

水样经过滤后取样,在规定的温度下恒温烘干后,所得固体残渣为总溶解固体。

2.1慢速定量滤纸或四号玻璃砂芯漏斗。

2.2其余仪器.设备与总固体测定相同。

吸取用慢速滤纸过滤后的水样100 

ml,移入于105±

5℃下已恒重的蒸发皿中,置于水浴上蒸发至干涸,然后移入105±

5℃的干燥箱内烘干至恒重。

水样总溶解固体含量X(mg/L),按下列计算:

X

Wo——净蒸发皿的重量,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