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师X+2培养模式理论与实践探索.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482669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82.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科学教师X+2培养模式理论与实践探索.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小学科学教师X+2培养模式理论与实践探索.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小学科学教师X+2培养模式理论与实践探索.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小学科学教师X+2培养模式理论与实践探索.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小学科学教师X+2培养模式理论与实践探索.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小学科学教师X+2培养模式理论与实践探索.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小学科学教师X+2培养模式理论与实践探索.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小学科学教师X+2培养模式理论与实践探索.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科学教师X+2培养模式理论与实践探索.docx

《小学科学教师X+2培养模式理论与实践探索.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科学教师X+2培养模式理论与实践探索.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学科学教师X+2培养模式理论与实践探索.docx

小学科学教师X+2培养模式理论与实践探索

小学科学教师“X+2”培养模式理论与实践探索

 

 

————————————————————————————————作者:

————————————————————————————————日期:

 

小学科学教师“X+2”培养模式理论与实践探索-科学论文

小学科学教师“X+2”培养模式理论与实践探索

徐桂荣

[摘要]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以来,小学科学课程教学一直是短板,在民族地区尤其凸显。

主要原因是小学科学教师的数量不足、质量不高。

培养数量足够、素质卓越的小学科学教师迫在眉睫、十分必要。

经实践探索,文章提出“X+2”小学科学教师培养新模式,该模式尝试通过对本专科相关专业分方向强化,解决小学科学课程新教师的培养问题。

[关键词]小学科学教师;“X+2”培养模式;探索

[作者简介]徐桂荣,吉首大学师范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

小学科学教学(吉首416000)

一、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我国对卓越小学科学教师培养的呼声越来越强烈。

国务院《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国发[2012]41号)指出要协调教师队伍的学科结构;教育部等三部委《关于深化教师教育改革的意见》(教师[2012]13号)提出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教育部等五部委《关于大力推进农村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教师[2012]9号)要求解决紧缺学科科学课程教师短缺的问题。

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意见》(教师[2014]5号)指出:

“近年来,我国教师教育体系不断完善,教师教育改革持续推进,教师培养质量和水平得到提高,但也存在着教师培养的适应性和针对性不强、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相对陈旧、教育实践质量不高、教师教育师资队伍薄弱等突出问题。

大力提高教师培养质量成为我国教师教育改革发展最核心最紧迫的任务。

”…

湖南省湘西州小学科学教育虽已实施10余年时间,但是教师的数量和质量与基础教育改革的要求还存在较大差距,小学科学教师专业培养仍被置于边缘状况,不仅影响小学科学课程的教学质量,而且对小学新课程改革也将产生不利影响。

通过调查发现,湘西州小学科学课程虽已按要求比较普遍开设,有了难得的开端,但仍存在专任教师比例偏低,素质不高,教学方式陈旧;学生学习科学课程热情不高,科学意识不强;学校对科学课程重视不够,教学资源匮乏等突出问题。

上述问题中最突出的是科学课程教师数量不够、质量不高。

课题组通过探索,提出了小学科学教师培养“X+2”新模式,其主要思路是通过对本专科相关专业学生进行2年时间的科学方向强化学习训练,为小学一线输送优秀的科学课程新师资,推动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深入开展,同时为高校创办科学教育专业提供基础和经验。

二、“X+2”小学科学教师培养新模式的理论探索

(一)界定“X+2”模式的基本内涵

民族地区卓越小学科学教师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也是少数民族地区师范院校面临的重要课题。

近两年来,课题组选取了地处民族地区的吉首大学师范学院高中起点小学教育(本科)、初等教育理科(专科)、初中起点小学教育五年制定向生(专科)为实验对象,通过设置“X+2”课程新体系,改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对小学科学教师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改革实验。

“X+2”人才培养模式中的“2”是指小学教育专业学生最后2年时间段,实施后两年分方向培养的小学科学教师培养模式;“X”分别为三个层次小学教育专业中的前1年、前2年或前3年的3个时间段。

即形成“1+2”、“2+2”、“3+2”小学科学教师培养模式。

“X”时段主要完成小学的基本课程和主要课程的教学,“2”时段主要进行小学科学方向课程的强化教学、技能训练、教育实习等工作;“X”是基础和前提,“2”是延展和提升。

“X”与“2”两个时段融会贯通、互相联系、不可分割,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这种模式是一种阶段性的培养范式,具有灵活、机动、可调适的特点,旨在培养卓越的小学科学教师。

(二)确定“X+2”模式的培养目标

“X+2”模式下小学科学教师人才培养目标是:

培养具有坚定的职业信念和高尚的教师职业道德,热爱儿童,终身从教;具有宽厚的科学专业基础,牢固掌握科学课程相关学科的专门知识和其他学科的专业知识,具有突出的专业素养;具有扎实的科学学科的专业能力和教师职业技能,具有较强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精神;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在毕业之后较快地适应科学教育工作,在终身专业发展中具有良好的潜质,通过后续培养锻炼较快成长为小学科学学科骨干教师和带头人。

这种人才培养目标的确立,体现了优师德、厚基础、通综合、强能力等方面的素质能力要求,既适应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对小学教育专业的要求,又探索了卓越小学科学教师培养的途径。

(三)构建“X+2”模式的人才培养方案

本文以小学教育五年制定向生为研究样本,研究“3+2”模式下小学科学教育专业科学方向课程设置。

一是要按照湖南省教育厅关于五年制小学教育专业定向生全科型培养的总要求为基本出发点,设计“公共基础一学科基础一专业教育一实践教学”四个平台,确定课程结构体系。

二是要根据小学科学教学需要以及湘西地区科学教育资源特点,构建科学方向课程内容。

具体为前三年时间(第1-6学期)采取综合素质和学科基础为主的综合培养;后两年时间(第7-10学期)进行科学方向的强化培养。

1.建立科学的课程体系

按照总体满足全科型小学教师要求,同时强化小学科学课程教学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思路,我们构建了“五模块、四平台、三层次、一主线”的课程体系:

五模块:

公共基础课(含素质教育课)、学科基础课、专业主干课、专业任选课、专业方向课;

四平台:

通识教育、学科基础、专业教育(含教师教育)、实践教学;

三层次:

以通识教育(综合培养)课程为基础;以学科基础课程为主体;以专业方向课程为提升;

一条主线:

将教育学理论与实践贯穿教学始终。

“2”中核心课程教学安排举例。

在“2”中,我们安排了科学方向课程8门,其中核心课程4门(科学实验与教具制作、小学科学课程与教学、科学实验教学研究、科技创新与制作)。

以下,对科学实验教学研究、科技创造与制作这两门课程作出说明。

《科学实验教学研究》共144课时,其课程主要涉及小学科学实验教学内容及科学教学研究的核心问题,包含小学科学实验设计的理论、仪器操作技能和方法以及自制教具的内容。

通过本课程使学生认识小学科学实验的地位与价值,掌握小学科学实验设计、实施及实验教学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具备从事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能力。

该课程相关学科课时所占比例设定如表2所示。

《科技创新与制作》共72课时,这门课程由教师根据科学课程目标和教学实际需要选择和组织内容,特别注意选择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关联、具有一定的时代性和前瞻性的技术创新内容。

根据文献资料,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熟悉相关领域生产技术革新,选取一些简单易行又不乏科技含量的好项目,让学生通过经历项目设计制作的全过程,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感悟技术思想和方法。

同时培养学生向课外延伸,具备提出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等能力,使学生有可持续性发展和能力提升的空间。

相关学科课时实际所占比例设定如表3所示。

2.确立“3+2”模式下小学科学教师的实证能力和技能训练体系

根据人才培养方案,前3年的时间进行全科型培养,要求在开设的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学科教学中,不仅要体现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先进的教育理念,更要体现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和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地球科学、设计与技术等领域互相渗透互相融合的思想,尤其是设计与技术始终贯穿在这些课程之中。

在方向培养前我们从小学科学课的意义及对科学课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专业方向选择、科学教育今后的发展前景等方面对学生进行摸底调查。

我们确定在2010级小学教育五年制定向生选择部分学生进行后“2”年强化培养。

从各县市定向生中遴选有一定科学素质、职业倾向、从教潜质的适教学生,第一批参与实验学生24人。

主要强化实验操作能力,进行自主探究,加强科学史、科学哲学的教育,把科学的历史过程、科学发展的逻辑特征、科学与人的关系的历史纳入科学教师教育的内容之中。

在增进学生对科学知识理解的同时,使科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更为接近,使科学更亲切具体、更人性化,提高小学科学教师在未来的科学教育中把科学与生活世界结合起来的能力。

在实施中教师设计课题研究方案,学生利用合作学习方式,进行实验探究活动。

教师结合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从图书馆、计算机数据库等信息源中获取科学知识信息,然后自主设计方案。

同时通过开放实验室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通过校外及实习实践教学训练来培养学生课堂教学能力。

三、“X+2”小学科学教师培养新模式的实践探索

要培养一批卓越的小学科学教师,从根本和长远出发,必须创办“小学科学教育”专业,依靠完善的课程体系,而课程体系要较好地实施,必须依靠师范院校较强的师资队伍。

丁邦平和罗星凯在《论科学教育研究与科学教育改革》一文中指出,新建立的科学教育专业目前在课程设置和师资上还存在诸多问题,其中最核心问题,是这些新设置的科学教育专业缺乏高水平的科学教师教育者。

为认真实施“X+2”模式改革,我们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首先成立了小学科学教研组,强化了教研组在教师发展中的功能作用。

由学院初教系的副主任兼任组长,一名年轻教师具体负责教研室日常工作,重点研究教学活动、教学内容、教学形式等改革内容。

二是组建综合实验室。

三是教师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精心设计编排,对科学教学资料进行编写和整合。

由分科教学尝试性进行综合性教学。

教师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上全面改革。

教学中加强对学生进行科学实验技能和教学技能训练。

加强与自治州教育局以及小学的合作与交流。

以实施“卓越教师”计划为契机,构建校校联动教育培养平台。

四是强化课外活动,对学生进行有效的组织和引导。

如,月相观测、校园植物识别与挂牌、编写校园植物志等活动。

五是指导学生熟悉小学科学教材和小学课程标准,指导学生阅读相关书籍和查阅相关资料。

六是建立与小学的密切联系。

科学实验班的学生与附属小学等小学科学教师联系,去小学上“下水课”,让学生得到双边教师的指导,促使学生教学能力逐步提高。

七是组织师生参加各级各类创新实践和竞赛活动,观摩科技创新互动,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在学生培养的全过程,试图体现在科学文化、科学实践、科学观察、科学探究、科学兴趣、科学思维等方面的要求,试图有效地综合自然科学各个领域(如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最基础的内容。

通过实践,学生的理念不断转变,对科学教学的性质和地位的认识进一步加强。

学生在亲历科学探究活动和参与过程中,产生体验和感悟,自主学习能力、自主探究能力和实验技能不断得到提升。

我们始终围绕理念与理论、设计与方案、实施与实践、总结与反思、创新与创造的改革思路,组织实施“X+2”小学科学教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工作。

在整个改革实践探索中坚持学习新理论、树立新观念;以科学理论为指导,搞好改革的总体设计和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认真搞好改革的实施,将实践贯穿改革的始终;在改革过程中不断总结反思,不断修正和优化各种方案,以获得更佳的效果;在改革实施中,不仅要适应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实现“优、厚、通、强”的培养目标,而且要突出创新要求,从本地实际出发,满足本地区小学科学课程的教学需求,努力走出一条有地方特色的人才培养之路。

四、思考与启示

本实验只是对培养民族地区卓越小学科学教师的初步探索,尚有诸多不足,从方案、实施、效果等方面都需要不断优化。

离教育部提出的《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意见》(教师[2014]5号)要求,离小学一线的教学需要还有不小的差距,要走的路还很长。

通过两年的艰辛探索,我们尝试了成功与失败,收获了汗水与喜悦,引发了若干思考,得到一些启示。

一是要进一步确定师范院校卓越教师培养的主体地位,尽快培养优质的科学教师。

二是要进一步加大政府的投入和社会的扶持;建立高校与教育行政部门、基层小学“三位一体”协同培养的机制,及时跟踪分析高校师范生就业状况及各学校供需要求,不断调整高校的专业设置、课程计划,增强高校培养的准教师具备适应性和针对性;高校的教师与小学教师共同指导师范生,在实习实践等方面要有高标准;主动适应信息时代的要求,掌握信息技术,具有创新思维和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改革思想。

三是要进一步完善小学科学教师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学校领导要高度重视科学教育,积极组织教师参加教科研,给小学科学教师提供培训机会,尤其要对教师进行更高层次的系统培训。

四是要进一步提升科学课程地位。

教育主管部门要高度重视科学课程和科学教师,学校对科学教学要有计划管理,对科学课程进行深入研究,把握内在规律,对于考什么、怎么考形成科学体系。

同时在招聘教师及职称评定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稳定小学科学教师队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