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外辅导计划.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3483991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数学课外辅导计划.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小学数学课外辅导计划.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小学数学课外辅导计划.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小学数学课外辅导计划.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课外辅导计划.doc

《小学数学课外辅导计划.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课外辅导计划.doc(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学数学课外辅导计划.doc

小学三年级数学课外辅导计划

教师:

吴爱梅2015.9

一、学情分析:

(2)班共61名学生,及格率99%,优秀率90%。

大部分学生有良好学习习惯,成绩中上,也有10个左右的学生学习存在困难,有的思想不重视,例如张欣萍,彭玉嘉;有的记忆能力,接受能力有不足,例如李依婷,还有的是学习态度有欠端正,例如陈裕。

由于多种原因,学生个体存在着很多这样或那样的差异,比如智力的高低、能力的高低、社会交际能力的强弱等,都是学生在各个方面存在着各自的优势和缺点。

因此我们教师就要去帮助那些优秀的学生更优秀、那些学习困难的学生克服困难迎头赶上。

我采取“抓两头,带中间”的方式,力求做好学优生、学困生的辅导的工作。

二、辅导措施:

(一)学优生:

1、鼓励优秀生的自主学习。

优秀生的基础较好,思维活跃,在课堂上表现出较高的学习热情,积极举手发言,积极与其他学生配合,他们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有时也会出现一些错误。

要经常给予鼓励和肯定。

培养他们大胆实践,不怕出错,增强信心。

2、鼓励学生质疑。

我要求优秀的学生在质疑的同时,能大胆地对问题提出不同的见解,不但培养他们发现问题的能力,而且也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因此积极引导学生分析整理提出的问题,从而学会或引导学生提出重难点问题,提出创造性问题。

组织成绩好的学生在课外开展提高性的自学小组,让学生互相讨论,互相启发,适当作一些指导。

3、在教学中渗透课外的知识。

成绩好的学生,有一定的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不满足于课内的知识,对掌握课外的知识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和积极性。

根据他们这一特点,教学时适当插入相关的课外知识,并与课内知识融会贯通。

使他们在熟练掌握课内知识的同时,扩大知识面。

尽量满足优秀生的求知欲望。

4、在课堂上创造一个让学生积极思维的气氛。

设置一些有深度的问题,让学生在讨论中探究,鼓励优秀生解答难题。

此时,采用分小组竞赛的形式,安排优秀生做组长,发挥他们的作用。

二、学困生:

1、课外辅导。

一有时间就叫他们了解“课堂知识掌握怎么样?

2、发挥优生的优势,利用“一帮一”帮助他们在学校里,介绍方法让差生懂得怎样学,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

安排特殊座位,以优带差。

3、课堂上创造机会让学困生多表现,让他们多动脑,动口,动手,体验数学学习不仅仅是在进行简单的字词句段,使他们爱上数学。

4、对学困生实施多做多练措施;让他们牢固掌握基础知识。

5、采用激励机制,对学困生的每一点进步都给予肯定,并鼓励其继续进取,让他们体验成功感。

6、充分了解学困生现行学习情况,教给正确学习方法,使他们朝正确方向发展;改善他们学习情况,提高学习成绩;对他们可以适当放宽一些学习要求:

如在该卷时,放宽学困生的扣分要求,提高他们的成绩;作业要求也可以分层,尽量简单好做。

7、成立一个学困生小班,推选组长之类的“干部”,进行组内比赛,形成良好的竞争意识,促进学习的有效发展。

让学生在心里建立要学习的意识。

8、及时与家长联系,协助解决学困生的学习问题。

9、利用整理课、课后辅导等时间,对学困生进行个别辅导。

教学工作是老师工作的立足之本。

我们不仅要优化备课,功在课前,效在课上,成果巩固在课后辅导,还要尽可能“耗费最少的必要时间和必要的精力”。

另外,不歧视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不纵容优秀的学生,一视同仁。

要经常与家长联系,相互了解学生在家与在校的一些情况,共同促进学生的作业情况,培养学习兴趣,树立对学习的信心。

三年级数学课外辅导计划

教师:

吴爱梅2016.2

一、学情分析

(2)班共61名学生,及格率99%,优秀率90%。

大部分学生有良好学习习惯,成绩中上。

部分学生智力因素体现在感知笼统,思维缓慢,他们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应用等能力较差,长期发展下去,势必造成成绩落后,行为散漫,随即产生自卑、畏惧、甚至逆反心理等心理。

他们并不是“朽木不可雕”的差生。

他们的不足主要是行为、习惯、态度等方面的缺陷。

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1、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上课精力不集中,没有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学习成绩较差。

2、上课做小动作,作业不认真。

3、父母工作忙照顾不上,缺乏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脱节。

4、接受能力差。

二、辅导措施:

(一)学优生:

1、鼓励优秀生的自主学习。

2、鼓励学生质疑。

3、在教学中渗透课外的知识。

4、在课堂上创造一个让学生积极思维的气氛。

成绩好的学生,有一定的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不满足于课内的知识,对掌握课外的知识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和积极性。

根据他们这一特点,教学时适当插入相关的课外知识,并与课内知识融会贯通。

使他们在熟练掌握课内知识的同时,扩大知识面。

尽量满足优秀生的求知欲望。

(二)学困生

1、采用个别辅导与小组辅导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后进生的辅导。

利用课间的时间,以及午休,放学后的时间,一对一订正作业,讲解练习。

2、开展“一帮一”手拉手活动,利用同桌的优势,促进后进生的转化。

3、和后进生谈心,从思想上树立信心,思想指导行动,进行自我转化。

4、加倍关爱。

优生倍受老师的关爱是理所当然的,因为他们纪律好,成绩好,优点是显而易见的。

但后进生更需要老师的关心和爱护。

因为后进生的心理往往呈“自卑封锁”的状态,当别人曲解时他们就会感到不满感到压抑,从而造成心灵扭曲。

只有老师加倍关爱他们,使他觉得老师并不厌弃他,且能理解、帮助他,使他们受到鼓舞,得到心灵满足,萌发向上的动力。

5、扬长避短。

每个学生都有自尊心,后进生也不例外。

如果他们的自尊心受到伤害,在受创的心灵里将会留下更深的伤痕。

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说:

“得不到别人的信任与尊重的人,往往有最强烈的自尊心,你信任他,赋予他更多的责任,往往是调动他的积极性的最好手段。

”所谓扬长就是应及时发现后进生身上的闪光点,大力加以挖掘、表扬和鼓励,做到有的放矢,充分激发他们的自尊心、自善心。

作为老师,要努力去寻找他们身上哪怕是微小的闪光点与长处,大力扬长。

因为找长处的过程就是了解学生的过程,就是发掘其动力的过程,就是帮助其克服缺点的过程,从而做到“扬长避短”。

6、严格要求。

“严师才能出高徒”、“没有规矩难成方圆。

”由于学生年龄小,可塑性大,如果不对他们严格要求,就会产生“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的不利后果。

因此老师要注意个别诱导,实行因人施教,对症下药,严格要求。

老师对差生的教育必须把握契机,适当分寸,做到长善救失。

7、齐抓共管。

由于后进生自我控制、自我意识能力较差,他们一般不可能自觉地形成自我教育的习惯。

因此,除了学校的教育外,还必须寻求家庭教育,学校家庭密切配合,齐抓共管。

老师可通过组织家长会,家访,电话访等多种途径,与家长一起研究,分析学生思想和学习情况,双方都及时了解学生在校内外的思想状况,齐抓共管,形成合力,为后进生转变营造一个良好的教育氛围,这也是后进生转化方法重要途径之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