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全册.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485388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241 大小:88.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全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1页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全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1页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全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1页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全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1页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全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1页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全册.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1页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全册.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1页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全册.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1页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全册.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1页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全册.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1页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全册.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1页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全册.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1页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全册.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1页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全册.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1页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全册.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1页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全册.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1页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全册.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1页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全册.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1页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全册.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1页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全册.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1页
亲,该文档总共24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全册.docx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全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全册.docx(24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全册.docx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全册

 

备课教师科目数学年级(班级)二

(2)班

 

课题解决问题

(一)课时分派1课时

 

教材本内容是在学生学会计算两步式题的基础上编排的。

主要内容有:

 

剖析运用加法和减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学情让学生应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实质生活中

 

剖析去,解决身旁的数学识题。

 

1、使学生能从详细的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掌握解决问题的步骤

和方法,知道能够用不一样的方法解决问题。

教课

2、培育学生认真察看等优秀的学习习惯,初步培育学生发现问题、

目标

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经过解决详细问题,培育学生初步的应企图识和热爱数学的良

好感情。

教课

要点:

初步理解数学识题的含义,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

重、

决问题的过程,会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质问题,体验数学与

难点

平时生活的亲密联系。

知道小括号的作用,会在解决问题中使用小括号。

剖析

难点:

培育学生在实质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法

练习法、小组合作研究法。

学法

教具

小黑板

准备

 

-1-

 

一、情形导入,激发兴趣

 

1、讲话:

小朋友们你们去过游玩园吗?

你最喜爱玩什么?

 

2、指导看游玩园情境图,问:

“我们看看图中的小朋友们在做什么?

 

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画面上来。

 

3、让学生察看画面,提出问题。

教师适合启迪指引:

有多少人在看木偶

 

戏?

学生自由讲话,提出问题。

 

二、合作交流,研究新知

 

1、察看主题图问:

看到这个画面,你想知道什么?

学生自由讲话。

教师

 

有选择的板书:

此刻看戏的有多少人?

教课

2、察看认识信息:

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过程

3、小组交流谈论。

(包

(1)应当如何计算此刻看戏的有多少人?

含师

(2)独立思虑后,把自己的想法在组内交流。

生活

(3)选派组内代表在班中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

动)

4、把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记录在黑板上。

 

方法一、22+13=35(人)35-6=29(人)

 

方法二、22-6=16(人)16+13=29(人)

 

5、比较两种方法的异同。

明确两种方法的结果都是求此刻看戏的有多少

 

人,在解决问题的思路上略有不一样。

 

6、把两个小算式你能写成一个算式吗?

学生试试列综合算式。

 

板书:

(1)18+56=7474-29=45

 

(2)44-17=2727+32=59

 

交流:

你是怎么想的?

 

-2-

 

7、小结。

 

三、练习稳固,应用实践

 

1、练习一的第1题,让学生说明图意,明确计算的问题后,让学生独立

 

列式解答。

而后请几名学生说一说解决问题的方法,给有困难的学生以

 

启迪。

 

2、练习一的第4题,让学生自己独立达成。

报告解决问题的思路时,教

 

师联合题目的详细内容,适合浸透思想教育。

 

四、讲堂总结

 

经过今日这节课我们又学到了什么本事?

你能把我们今日学会的知识解

 

决我们生边的问题吗?

 

-3-

 

把两个小算式你能写成一个算式吗?

学生试试列综合算式。

练习

(1)18+56=7474-29=45

设计

(2)44-17=2727+32=59

 

解决问题

板书

例1:

方法一、22+13=35(人)35-6=29(人)

(1)22+13-6

设计

方法二、22-6=16(人)16+13=29(人)

(2)22-6+13

 

课后

 

反省

 

教课设计书

2014年2月24日

上课时间

2013年

写日期

 

-4-

 

备课教师唐桂凤科目数学年级(班级)二

(2)班

 

课题解决问题

(二)课时分派1课时

 

教材本内容是在学生学会计算两步式题的基础上编排的。

主要内容有:

 

剖析学会使用小括号;运用乘法和加法(或减法)两步计算解决问。

 

学情学生会把两个小算式写成一个综合算式的基础上学习如何使用小括号;剖析运用乘法和加法(或减法)两步计算解决问。

 

1、使学生能从详细的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掌握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知道能够用不一样的方法解决问题。

教课2、培育学生认真察看等优秀的学习习惯,初步培育学生发现问题、提目标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经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小括号的作用、解决详细问题,培育学生初步的应企图识和热爱数学的优秀感情。

 

教课

要点:

使学生知道能够用不一样的方法解决问题,领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

重、

样性,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难点

难点:

从不一样的角度发现并提出问题以及不一样的方法解决问题。

剖析

 

教法

练习法、小组合作研究法。

学法

 

教具

小黑板

准备

 

-5-

 

一、情形导入,激发兴趣

 

1、讲话:

小朋友昨天我们去游玩园,今日,我们去面包房看看,看

 

看那边有什么漂亮的,想吗?

 

2、指导学生看游玩园面包房图,问:

“我们看看图中的小朋友们在

 

做什么?

”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画面上来。

 

3、让学生察看画面,提出问题。

教师适合启迪指引:

还剩多少个面

 

包?

学生自由讲话,提出问题。

 

二、合作交流,研究新知

 

1、察看主题图问:

看到这个画面,你想知道什么?

学生自由讲话。

教课

教师有选择的板书:

还剩多少个面包?

过程

2、察看认识信息:

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包

3、小组交流谈论。

含师

(1)应当如何计算:

还剩多少个面包?

生活

(2)独立思虑后,把自己的想法在组内交流。

动)

(3)选派组内代表在班中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

 

4、把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记录在黑板上。

 

方法一、54-8=46(个)46-22=24(个)

 

方法二、8+22=30(个)54-30=24(个)

 

5、比较两种方法的异同。

明确两种方法的结果都是求:

还剩多少个

 

面包?

,在解决问题的思路上不一样。

 

6、把两个小算式你能写成一个算式吗?

学生试试列综合算式。

 

板书:

(1)35+21=5683-56=27

 

(2)8+22=3066-30=36

 

-6-

 

交流:

你是怎么想的?

若第二种综合算式有困难教师进行点拨指导。

 

特别重申计算时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7、达成练习一第5题先让学生认真看图,明确要解决的问题,并找

 

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8、小结。

 

三、练习稳固,应用实践

 

1、练习一的第2题,让学生说明图意,明确计算的问题后,让学生

 

独立列式解答。

而后请几名学生说一说解决问题的方法,给有困难的学

 

生以启迪。

 

2、练习一的第3题,让学生自己独立达成。

报告解决问题的思路时,

 

重申小括号的使用。

 

四、讲堂总结

 

经过今日这节课我们又学到了什么本事?

你能把我们今日学会的知

 

识解决我们生边的问题吗?

 

-7-

 

练习

 

设计

 

板书

 

设计

 

课后

 

反省

 

教课设计书

 

写日期

 

你能把两个小算式写成一个算式吗?

学生试试列综合算式。

 

(1)35+21=5683-56=27

 

(2)8+22=3066-30=36

 

解决问题

例2、方法一、54-8=46(个)46-22=24(个)

(1)54-8-22方法二、8+22=30(个)54-30=24(个)

(2)54-(8+22)

 

2013年月

2014年2月24日上课时间

 

-8-

 

备课教师唐桂凤科目数学年级(班级)二

(2)班

 

课题解决问题(三)课时分派1课时

 

教材本内容的安排在于使学生能从详细的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掌握解决问

 

剖析题的步骤和方法,知道能够用不一样的方法解决问题。

 

学情在一年级放学期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学过乘加和乘减,所以在学习这部分剖析内容时应当没有困难。

 

教课

 

目标

 

1、使学生能从详细的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掌握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知

道能够用不一样的方法解决问题。

2、培育学生认真察看等优秀的学习习惯,初步培育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解决问题的能力。

3、经过解决详细问题,培育学生初步的应企图识和热爱数学的优秀感情。

作交流,使学生体验到合作的快乐,学习的欢乐。

 

教课

 

重、用不一样的方法解决问题,领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提升解决问题的难点能力。

 

剖析

 

教法

练习法、小组合作研究法。

学法

 

教具

小黑板

准备

 

-9-

 

一、情形导入,激发兴趣

 

1、讲话:

小朋友善玩跷跷板吗?

今日我们到跷跷板乐园去玩一玩

 

好吗?

 

2、指导学生看跷跷板情境图,问:

“我们看看图中的小朋友们在做

 

什么?

”让学生认真察看图。

 

3、让学生察看画面,提出问题。

教师适合启迪指引:

跷跷板乐园

 

一共有多少人?

学生自由讲话,提出问题。

 

二、合作交流,研究新知

 

1、察看主题图问:

看到这个画面,你想知道什么?

学生自由讲话。

教课

教师有选择的板书:

跷跷板乐园一共有多少人?

过程

2、察看认识信息:

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包

3、小组交流谈论。

含师

(1)应当如何计算跷跷板乐园一共有多少人?

生活

(2)独立思虑后,把自己的想法在组内交流。

动)

(3)选派组内代表在班中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

 

4、把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记录在黑板上。

(有一种写一种特别让学

 

生思虑还可以够如何算)

 

5、比较各种方法的异同。

明确名种方法的结果都是求跷跷板乐园

 

一共有多少人,只可是在解决问题的思路上略有不一样。

 

6、学生试试列综合算式。

 

板书:

(1)4X3+7=19

(2)2X6+7=19(3)2X8+3=19

 

交流:

你是怎么想的?

 

7、小结。

 

-10-

 

三、练习稳固,应用实践

 

1、练习一的第1题,让学生说明图意,明确计算的问题后,让学

 

生独立列式解答。

而后请几名学生说一说解决问题的方法,给有困难的

 

学生以启迪。

 

2、练习二的第2题,让学生说明图意,明确计算的问题后,让学

 

生独立列式解答。

而后请几名学生说一说解决问题的方法,给有困难的

 

学生以启迪。

同时对学生进行尊老爱幼的教育。

 

四、讲堂总结

 

经过今日这节课我们又学到了什么本事?

你能把我们今日学会的

 

知识解决我们生边的问题吗?

 

-11-

 

你能把两个小算式写成一个算式吗?

学生试试列综合算式。

练习

(1)16+21=374×4=16

设计

(2)5×9=4545-19=26

 

板书

 

设计

 

课后

 

反省

 

解决问题

例3、

(1)4X3+7=19

(2)2X6+7=19

(3)2X8+3=19

 

教课设计书

2014年2月24日

上课时间

2013年

写日期

 

-12-

 

备课教师唐桂凤科目数学年级(班级)二

(2)班

 

课题均匀分课时分派1课时

 

认识均匀分是在整个除法的初步认识中占比较重要的地

教材

位,只有充足的认识和认识均匀分的前提下才能很好的学习除

剖析

法。

 

学情学生新接触这个知识,教课时,要让学生经过实践活动获

 

剖析得许多的感性认识,还要合理组织教课,练习的形式要多样化。

 

1、在详细情境与实践活动中,成立“均匀分”的观点。

 

2、让学生充足经历“均匀分”的过程,明确“均匀分”的含义。

教课

初步形成“均匀分”的表象。

目标

3、指引学生感觉“均匀分”与实质生活的联系,培育学生的研究

 

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课

 

重、要点:

理解掌握均匀分的含义,方法。

 

难点难点:

掌握均匀分的方法。

 

剖析

 

教法

小组合作研究法、练习法。

学法

 

教具

磁性教具、小棒。

准备

-13-

 

一、创建情境,感觉“均匀分”

 

1、讲话导入,实质操作

 

(1)、今日,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一些小棒,请着手把小棒分给小组

 

里的每一位同学,要求把小棒分完。

(每一组的小棒的数目不相同)

 

(2)、各小组着手操作

 

(3)、各小组报告状况,教师板书。

 

2、察看问题

 

(1)、请小朋友察看各小组分的结果,你发现了什么?

 

(2)、学生察看报告。

教课

(3)、从察看中我们发现有些组分的相同多,你们能给这样的分法

过程

取个适合的名称吗?

(包

(4)、学生自己取名。

含师

3、出示课题

生活

(1)、小朋友取的名称都很好,这些在数学上我们把每份分的相同

动)

多叫作均匀分。

 

(板书课题)

 

(2)、小朋友再谈谈方才哪些组是均匀分,哪些组不是均匀分。

 

(3)、方才不是均匀分的小组你们有什么方法使它均匀分?

 

(4)、学生交流、报告

 

尊敬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创建性。

教师指引学生踊跃思想,经过问

 

题的引申帮助学生认识均匀分。

 

二、实质操作,学习均匀分

 

1、教课例2:

把15个橘子均匀分红5份,如何分?

有几种分法?

 

-14-

 

(1)、论分派方案。

 

(2)、各小组着手分一分。

 

(3)、学生报告分法。

 

(4)、你喜爱哪一种分法?

为何?

 

2、分一分:

把8根小棒均匀分红4份,每份应是多少根?

(学生

 

着手分一分)

 

3、达成课本第14页的做一做,把12瓶矿泉水均匀分红3份。

 

(让学生圈一圈,并说出自己的分法。

 

三、应用拓展,理解均匀分

 

1、练习三第2题。

 

(1)、必定第二种分法是切合题义的分法。

 

(2)、指引学生察看第3种分法是否是均匀分?

要使它切合题意应当如何做?

 

(3)、学生交流谈论报告。

 

2、实践活动:

插花活动

 

3、列举生活中均匀分的实例。

 

四、体验成功,回味均匀分。

 

学了这节课你有什么想法和收获?

 

-15-

 

练习

达成练习三1、2、3题。

设计

 

板书均匀分

 

设计每份分得相同多,叫均匀分。

 

课后

 

反省

 

教课设计书

月25日

2013年

2014年2

上课时间

写日期

 

-16-

 

备课教师科目数学年级(班级)二

(2)班

 

课题用“均匀分”唐桂凤解决实质问题课时分派1课时

 

本教材的内容在于指引学生在发现信息、选择信息、解决问题的过程

教材

中加深对“均匀分”的理解,把解题过程转变为解决问题的过程,让学

剖析

生领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

 

小学二年级的学生以详细形象思想为主,好动,好表现,喜爱自己

学情

感兴趣的事物。

学生的学习要经过大批的操作或其余的数学活动,使所

剖析

学的新知识不停内化到已有的认知构造中。

 

1、让学生在丰富的实践活动中成立起“均匀分”的观点。

 

2、经过操作、交流,自主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

教课

多样化。

目标

3、初步感觉“均匀分”在生活中的作用,培育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

 

应用的意识。

 

教课

要点:

1、在实践中成立均匀分的观点。

重、

2、培育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意识。

难点

难点:

培育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意识。

剖析

 

教法

小组合作研究法、解说法。

学法

 

教具

磁性教具、小棒。

准备

 

-17-

 

一、创建情境,讲话引入

 

1、小朋友你们喜爱春游吗?

喜爱去哪里春游?

 

2、指导看春游租船问题的情形图。

 

师:

瞧!

图中的小朋友也去春游啦!

请小朋友认真察看画面,你获

 

得了什么信息?

图中的小朋友碰到了什么问题?

 

3、学生察看画面,交流信息。

 

二、研究新知,解决实质问题

 

1、学习例3。

出示例3主题图。

 

2、分组商讨解决“租几条船”。

教课

师:

你能应用你采集的信息帮他们解决租船问题吗?

你有什么办

过程

法?

(包

学生四人小组谈论后交流本组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结果。

含师

3、全班交流反应,实时评论。

生活

4、小节:

这个问题其实是求24里面有几个4,24里面有6个4,

动)

就需要6条船。

 

三、联系生活,学致使用

 

1、课本第15页的“做一做”。

 

问:

图中的小熊在做什么?

 

小熊在思虑什么问题?

 

你能帮小熊分分看。

(指引学生帮小熊分筷子,用小棒取代筷子动

 

手分。

指引学生思虑:

有几个小动物就餐?

一双筷子是几根?

并谈谈怎

 

么分。

 

2、练习三第4、5题。

 

-18-

 

(1)、第4题。

指导看分萝卜的情形图。

 

师:

认真察看画面,你获取了什么信息和问题?

 

(2)、学生独立达成,而后教露分的过程和结果。

 

(3)、第5题。

 

师:

你们知道小猴子爱吃什么?

请小朋友帮忙分香蕉,要做到公

 

平。

 

把18支香蕉均匀分给6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到()个;

 

把18支香蕉均匀分给9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到()个;

 

(4)、学生借助学具着手分一分,并边说分的过程和方法。

四、开放题。

 

1、学生独立操作。

 

(1)、用15个方木块摆5个相同的长方体,每个长方体用()

 

个木块。

 

(2)、每个长方体用3个木块,能够摆()个长方体。

 

思虑:

这两题有什么相同和不相同的地方?

 

2、学生在生活中找出用均匀分的例子,在小组里交流分享。

 

五、讲堂总结

 

-19-

 

有18个香蕉:

练习

(1)均匀分给

6只小猴,每只小猴分(

)个。

设计

9只小猴,每只小猴分(

(2)均匀分给

)个。

 

用“均匀分”解决实质问题

板书

例3:

求24里面有几个4,24里面有6个4,就需要6条

设计

船。

 

课后

 

反省

 

教课设计书

2014年2月25日

上课时间

2013年

写日期

 

-20-

 

备课教师唐桂凤科目数学年级(班级)二

(2)班

 

课题除法的初步认识课时分派1课时

 

教材

 

剖析

 

学情

 

剖析

 

教课

 

目标

 

教课

 

重、

 

难点

 

剖析

 

教法

 

学法

 

教具

 

准备

 

计算教课是小学数学教课的要点,除法是计算的重要构成部分,表内除法是学习除法的基础,而"除法的初步认识"又是学生学习除法的开始,是学习除法观点的第一课。

学生在原有的知识构造中没有这方面的知识,学生对除法意义的理解及对除法的兴趣将直接影响到后边的学习,所以这节课显得尤其重要。

 

学生经过前方几节课的不一样程度的分一分的过程,已经有了直观操作的经验,

对于均匀分有了比较明确的认识。

并且学生也已经熟习了2—6的乘法口诀。

在生活或平时的学习中对于除法算式也有必定的接触。

但是学生对于除法算式的详细意

义仍是不理解的,学生对于除法的认识处在比较模糊,而又兴趣比较大的阶段。

在从前学习乘法口诀的时候,就有一些学生问到:

什么时候学习除法?

学生的学习踊跃性为本课内容的学习打下了不错的基础。

 

1、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温故知新,引入除法运算。

 

2、经过教课活动,使学生理排除法的意义。

 

3、让学生认识除号,认识除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

 

要点:

1、理解掌握除法算式表示的意义。

 

2、培育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质问题的能力。

 

难点:

理解掌握除法算式表示的意义。

 

小组合作研究法、解说法。

 

磁性教具、小棒。

 

-21-

 

一、设置问题,指引参加

 

1、讲话,指导看情形图。

 

2、提出问题:

大熊猫想把12支竹笋均匀放在4个盘子里。

每盘

 

应放几支?

请小朋友想想。

 

3、展开活动,解决问题。

 

(1)、指名请学生登台演示。

鼓舞学生有多种分法:

能够是一支一支分的,也能够是两支两支分的或三支三支分的。

但不论如何分,结果

 

都是相同的,每个盘子里放()支竹笋。

 

(2)、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教课

二、学习新知

过程

1、引入除法

(包

讲话:

方才我们经过均匀分帮助大熊猫解决了一个大问题。

这样的

含师

问题能不可以用一种方法直接计算呢?

今日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类方法。

生活

揭露课题。

除法

动)

问:

把12支竹笋均匀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放三支,每盘放得同

 

样多,是均匀分吗?

 

像这样的状况我们能够用除法来计算。

 

2、介绍除法算式的读写。

 

(1)、从前我们学过加、减、乘法,它们都有各自的符号,今日总是再给你们介绍一个符号,它就是“÷”,读作:

除号。

写时先画一条横线,再上下各一点,横线要直,两点要圆且对齐。

 

(2)、学生练习书写除号。

 

(3)、解决熊猫分竹笋的算式写法。

12÷4=3,读作:

12除以4

 

-22-

 

等于3。

 

3、分一分,写一写,读一读

 

让学生吧12支竹笋分别均匀分红两份,均匀分红三份,并一一写

 

出除法算式,再读一读。

 

4、讲话,指导看例5情形图。

 

(1)、要求认真察看,看看需要解决什么问题?

 

(2)、熊妈妈是如何分竹笋的?

你能用算式来表示吗?

 

(3)、学生着手操作后教师课件演示熊妈妈分竹笋的过程,再列出

 

算式。

 

5、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6、为何这个算式也用除法算式来表示?

 

7、认识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1)、除法算式中的三个数你能帮它取个名字吗?

 

(2)、先让学生自己取,而后请学生看书学习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

 

称。

 

8、请学生比较算式与情形,谈谈算式中各数所表示什么?

 

9、思虑:

看看例4和例5,小熊和熊妈妈的这两个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