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检验工高级技能考试试卷--答案.doc

上传人:聆听****声音 文档编号:348786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4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食品检验工高级技能考试试卷--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食品检验工高级技能考试试卷--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食品检验工高级技能考试试卷--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食品检验工高级技能考试试卷--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食品检验工高级技能考试试卷--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食品检验工高级技能考试试卷--答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食品检验工高级技能考试试卷--答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食品检验工高级技能考试试卷--答案.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食品检验工高级技能考试试卷--答案.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食品检验工高级技能考试试卷--答案.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食品检验工高级技能考试试卷--答案.doc

《食品检验工高级技能考试试卷--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食品检验工高级技能考试试卷--答案.doc(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食品检验工高级技能考试试卷--答案.doc

姓名:

考号:

单位:

国家职业技能鉴定统一试卷

食品检验工(高级)技能考试试卷

试题一饮料中总抗坏血酸含量测定(60分)

说明(本题满分60分,完成时间90分钟)

考核内容

一、操作步骤

试样吸光值的测定

1、用1ml移液管准确移取2.00ml经过预先制备的总抗坏血酸试样(相当饮料样品20.0g),移入100ml容量瓶中,用10g/L草酸溶液稀释至刻度,混匀。

2、用25ml移液管准确移取25.00ml上述溶液至250ml锥形瓶中,加入2g活性炭,振摇1min,过滤,异去最初3ml滤液。

用10ml量筒取10ml此氧化提取液放入100ml锥形瓶中,加入10ml20g/L硫脲溶液,混匀。

3、于三个试管中各加入4ml上述溶液,并在各试管中各加入1.0ml20g/L2,4-二硝基苯肼溶液,将所有试管放入50℃以下的恒温水浴中,保温1h。

4、1h后,取出三支试管放入冰水中,逐滴向每一试管加入5ml85%硫酸,边加边摇动试管(需1min以上),取出放在室温10min后比色测定。

5、用1cm比色杯,以空白水调零点,于500nm波长测定吸光值A。

注意:

空白水组成:

在一支试管中加入4ml上述2、步骤稀释液,1.0ml20g/L2,4-二硝基苯肼溶液,5ml85%硫酸,禁止保温、加热。

标准曲线的绘制

6、用量筒移取50.00ml抗坏血酸标准溶液(1mg/ml)于250ml锥形瓶中,加入2g活性炭,振摇1min,过滤。

7、用10ml量筒量取10ml上述滤液放入500ml容量瓶中,加入5.0硫脲溶液,用10g/L草酸溶液稀释至刻度,混匀。

混匀。

此抗坏血酸标准使用液浓度为20μg/ml。

8、用移液管准确移取5、10、20、25、40、50、60ml上述标准使用液,分别放入7个100ml容量瓶中,用10g/L草酸溶液稀释至刻度,混匀。

此抗坏血酸标准稀释液浓度分别为1、2、4、5、8、10、12μg/ml。

9、分别取7个100ml容量瓶中的各4ml上述稀释液放入7个试管中,以下操作步骤同步骤3、以及4、5点,进行比色。

注意:

空白水调零点可用上述5、的空白水。

10、用实验室电脑桌面上的《cvxpt32.exe》作图,并保存图片在桌面上的《考试Word文档》上。

注意:

在序号后写上考生姓名、考号再Copy图片和回归方程在下面。

结果计算:

C×V

X=——————————×100(mg/100g)

20.0×25%×1000

式中:

X-试样中总抗坏血酸含量(单位为毫克每百克样品);

V-试样用10g/L草酸溶液定容的体积,单位为毫升;V=100.0

C-在标准曲线查得或回归方程算得“试样氧化液”中总抗坏血酸的浓度,单位μg/ml

(二)数据记录

测定结果记录

抗坏血酸标准稀释液的吸光度

空白水

N0.1

NO.2

NO.3

NO.4

NO.5

NO.5

NO.7

饮料样品的吸光度

N0.1

N0.2

N0.3

标准曲线:

计算过程:

总抗坏血酸含量平均值(mg/100g):

_______________

平行测定结果的极差(mg/100g):

_______________

极差与平均值之比(%):

_______________

(三)记录结果

考评员:

_________________考评负责人:

___________________

 考核日期:

一、移液管的正确洗涤和使用

移液管、容量瓶、滴定管要求容积精确,一般不用刷子机械地刷洗,其内壁的油污最好是用浓硫酸-重铬酸钾洗液来清洗,

移液管是一种量出式仪器,只用来测量它所放出溶液的体积。

它是一根中间有一膨大部分的细长玻璃管。

其下端为尖嘴状,上端管颈处刻有一条标线,是所移取的准确体积的标志。

常用的移液管有5,10,25,和50mL等规格。

通常又把具有刻度的直形玻璃管称为吸量管。

常用的吸量管有1,2,5,和10mL等规格。

移液管和吸量管所移取的体积通常可准确到0.01mL。

1、使用前:

使用移液管,首先要看一下移液管标记、准确度等级、刻度标线位置等。

使用移液管前,应先用铬酸洗液润洗,以除去管内壁的油污。

然后用自来水冲洗残留的洗液,再用蒸馏水洗净。

洗净后的移液管内壁应不挂水珠。

移取溶液前,应先用滤纸将移液管末端内外的水吸干,然后用欲移取的溶液涮洗管壁2至3次,以确保所移取溶液的浓度不变。

 

2、吸液:

用右手的拇指和中指捏住移液管的上端,将管的下口插入欲吸取的溶液中,插入不要太浅或太深,一般为10~20mm处,太浅会产生吸空,把溶液吸到洗耳球内弄脏溶液,太深又会在管外沾附溶液过多。

左手拿洗耳球,先把球中空气压出,再将球的尖嘴接在移液管上口,慢慢松开压扁的洗耳球使溶液吸入管内,先吸入该管容量的1/3左右,用右手的食指按住管口,取出,横持,并转动管子使溶液接触到刻度以上部位,以置换内壁的水分,然后将溶液从管的下口放出并弃去,如此用反复洗3次后,即可吸取溶液至刻度以上,立即用右手的食指按住管口。

 

3、调节液面:

将移液管向上提升离开液面,管的末端仍靠在盛溶液器皿的内壁上,管身保持直立,略为放松食指(有时可微微转动吸管)使管内溶液慢慢从下口流出,直至溶液的弯月面底部与标线相切为止,立即用食指压紧管口。

将尖端的液滴靠壁去掉,移出移液管,插入承接溶液的器皿中。

 

4、放出溶液:

承接溶液的器皿如是锥形瓶,应使锥形瓶倾斜30°,移液管直立,管下端紧靠锥形瓶内壁,稍松开食指,让溶液沿瓶壁慢慢流下,全部溶液流完后需等15s后再拿出移液管,以便使附着在管壁的部分溶液得以流出。

如果移液管未标明“吹”字,则残留在管尖末端内的溶液不可吹出,因为移液管所标定的量出容积中并未包括这部分残留溶液 。

左手拿吸耳球,右手拿移液管;右手食指按住管口。

右手的食指堵移液管的上开口并负责控制移液管的流速。

取液体时要注意三点一线,也就是视线、刻度、凹液面的底端/凸液面的顶端处于同一水平线上。

转移出液体时要注意:

管上标有“吹”的需用洗耳球吹出剩余液体,没有标识则不允许吹出,否则体积不准。

左手改拿接收溶液的容器,并将接受容器倾斜成45°左右。

将移液管插入接受容器中,管的尖嘴应紧靠在容器的内壁上,移液管应垂直于水平面,松开食指,让管内溶液自然地全部沿器壁流下,待液面下降至管尖后,等待15s左右,将管身左右旋动一下,即可将移液管拿出。

定容时,加水至接近标线时(1~2cm),用滴管吸取蒸馏水沿内壁慢慢滴加,直到溶液的弯月面下缘与标线相切为止。

1、比如接收容器为容量瓶,成45°左右时,移液管尖是接触在容量瓶的麿口处,还是瓶内的光滑面,接触这两个不同的点,移液结果一样吗,接触麿口处是会不会有毛细管效应和要清洗瓶口?

答:

移液管尖接触瓶内光滑面,然后用洗瓶从磨口处冲洗。

2、将管身左右旋动一下能起到什么样的作用?

答:

强制增加液体与容量瓶磨口处的接触面积,增加表面张力,使得滴管尖部因毛细作用留有的液体尽量被转移到容量瓶中。

3、如何能保证容量瓶在垂直水平状态时,滴管吸取的蒸馏水能沿内壁慢慢滴加?

我日常是直接把液体滴入,是否有瓶内液体飞溅而出的可能?

答:

是使液体沿内壁慢慢滴加,而滴管尖头未接触内壁,防止飞溅,考虑的是误差因素。

备注:

1、移液管提出液面后,应用滤纸将沾在移液管外壁的液体擦掉;

2、看刻度时,应将移液管的刻度与眼睛平行,以最下面的弯月面为准。

附:

1、移液管的正确使用,吹与不吹。

   移液管,刻度吸管是实验室常用必备玻璃仪器。

其操作有着“吹”与“不吹”的疑惑,查询资料整理如下:

移液管、刻度吸管一般标有:

“快”、“A"、“B”、“吹”四种符号,写“快”或者“B"的表示:

你看到液体放完,再等三秒钟,转移的液体量就达到标明的液体体积了。

与“快”相对的,是写着“A”的管子:

这种管子一般都很贵,精确度高些,等看到液体转移放完之后,需要再等待15秒钟才能让移液管离开容器壁。

“吹”字意思是:

等放液结束,需要用洗耳球把移液管尖端残存的液柱吹到容器里,才算是达到目标体积。

这段液柱一般可达0.1-0.3毫升,还是很大的一个量,不能不注意,不然体积误差就太大了。

“ A”管甚少有带“吹”的——带“吹”的一般都是“B”或“快”的管子。

       2、洗耳球使用

    洗耳球,一种橡胶质地,下面是球形,上面是管状的仪器,用于快速大量吹出风来,一般用于吹走怕湿物体上的灰尘,例如清除键盘、电路板上的灰尘、在实验室洗耳球还可以把密闭容器里的粉末状物质吹散。

二、滴定管的正确洗涤和使用

滴定管(burette)分为碱式滴定管和酸式滴定管。

前者用于量取对玻璃管有侵蚀作用的液态试剂;后者用于量取对橡皮有侵蚀作用的液体。

滴定管容量一般为50mL,刻度的每一大格为1mL,每一大格又分为10小格,故每一小格为0.1mL。

精确度是百分之一。

即可精确到0.01ml.滴定管为一细长的管状容器,一端具有活栓开关,其上具有刻度指示量度。

一般在上部的刻度读数较小,靠底部的读数较大。

一、滴定管的构造特点:

  

1、滴定管分酸式滴定管碱式滴定管   酸式滴定管-------玻璃活塞-------量取或滴定酸溶液或氧化性试剂。

   碱式滴定管-------橡胶管、玻璃珠-------量取或滴定碱溶液。

  

2、刻度上边的小(有0刻度),下边的大。

  

3、精确度是百分之一。

即可精确到0.01ml  

4、下部尖嘴内液体不在刻度内,量取或滴定溶液时不能将尖嘴内的液体放出。

酸式滴定管的颜色一般为红色,下端为一玻璃活塞,开启活塞,液体即自管内滴出。

使用前,先取下活塞,洗净后用滤纸将水吸干或吹干,然后在活塞的两头涂一层很薄的凡士林油(切勿堵住塞孔)。

装上活塞并转动,使活塞与塞槽接触处呈透明状态,最后装水试验是否漏液。

  碱式滴定管的颜色一般为蓝色,的下端用橡皮管连接一支带有尖嘴的小玻璃管。

橡皮管内装有一个玻璃圆球。

用左手拇指和食指轻轻地往一边挤压玻璃球外面的橡皮管,使管内形成一缝隙,液体即从滴管滴出。

挤压时,手要放在玻璃球的稍上部。

如果放在球的下部,则松手后,会在尖端玻璃管中出现气泡。

  必须注意,滴定管下端不能有气泡。

快速放液,可赶走酸式滴定管中的气泡;轻轻抬起尖嘴玻璃管,并用手指挤压玻璃球,可赶走碱式滴定管中气泡。

  酸式滴定管不得用于装碱性溶液,因为玻璃的磨口部分易被碱性溶液腐蚀,使塞子无法转动。

  碱式滴定管不宜于装对橡皮管有腐蚀性的溶液,如碘、高锰酸钾和硝酸银等。

  滴定管不同于量筒,其读数自上而下由小变大。

   二、使用时的注意事项及方法:

  

1、使用时先检查是否漏液。

  

2、用滴定管取滴液体时必须洗涤、润洗。

  

3、读数前要将管内的气泡赶尽、尖嘴内充满液体。

  

4、读数需有两次,第一次读数时必须先调整液面在0刻度或0刻度以下。

  

5、读数时,视线、刻度、液面的凹面最低点在同一水平线上。

  

6、量取或滴定液体的体积==第二次的读数-第一次读数。

滴定管在使用前为什么要用欲盛的标准溶液润洗?

滴定管内壁有水,如果不润洗,加入的溶液就被稀释了,这样滴定时滴下的体积就多了,但你仍当浓度不变,这样得出的待测溶液的浓度就偏大了

滴定管使用前必须试漏。

方法是:

滴定管活栓不涂油脂,注水至全容量,垂直静置15min,所渗漏的水不超过最小分度值,即可使用。

  

(2)向滴定管注入标准液时,应先用少量标准液把滴定管润洗2~3次。

注入标准液至“0”刻度以上几厘米,如是酸式滴定管,转动活栓使溶液急速充满尖嘴,并不得存有气泡;如是碱式滴定管,将乳胶管向上弯曲,挤捏管内玻璃球,使溶液充满胶管和玻璃尖嘴。

调整滴定管内液,使其处于“0”刻度。

  (3)读数时,滴定管必须保持垂直。

装好或放出溶液后,应静置片刻,待附着在内壁上的溶液流下之后再读数。

读数者的视线必须与管内液面的最凹点处于同一水平线上。

标准溶液如是深色(如KMnO4溶液),读数时可以凹液面两侧最高处与视线处于同一水平线为准。

最小分度如是0.1mL读数时应估读至0.01mL。

  (4)滴定管用毕暂时不再使用时,应洗净并擦净活栓,在活栓处应垫一纸条,以防粘连

分析下列操作会对滴定结果产生什么影响:

  

(1)碱式滴定管水洗之后未用标准碱溶液润洗。

  分析:

不正确操作:

未用标准碱溶液润洗碱式滴定管。

直接后果:

稀释了标准碱溶液。

对V(标)的影响:

使用的标准碱溶液增多,V(标)增大。

造成的滴定误差:

使最后的结果偏高。

  

(2)a、滴定前碱式滴定管中未将气泡赶尽,滴定后气泡消失。

  分析:

不正确操作:

未将滴定管中的气泡赶尽,滴定后气泡消失。

直接后果:

经读数后计算出的体积并非实际滴定用标准溶液的体积。

对V(标)的影响:

使V(标)增大;造成的滴定误差:

使最后的结果偏高。

    b、滴定前碱式滴定管中已将气泡赶尽,但滴定时由于操作上的错误,碱式滴定管内进了气泡。

  分析:

不正确操作:

滴定时由于操作上的错误,碱式滴定管内进了气泡。

直接后果:

经读数后计算出的体积并非实际滴定用标准溶液的体积;对V(标)的影响:

使V(标)减小;造成的滴定误差:

使最后的结果偏低。

  

(3)锥形瓶水洗后用待测酸液润洗,将会对滴定结果产生什么影响?

  分析:

不正确操作:

锥形瓶水洗后用待测酸液润洗。

直接后果:

使待测液的体积增大。

对V(标)的影响:

使V(标)增大;造成的滴定误差:

使最后的结果偏高。

  

(4)若使用的锥形瓶水洗之后未干燥,即注入酸并进行滴定,对滴定结果有何影响?

不会对V(标)造成影响,也不会造成滴定误差。

  (5)a、滴定读数时,开始是平视,结束时读数仰视将对滴定结果有何影响?

  分析:

不正确操作:

滴定结束时读数仰视。

直接后果:

滴定结束时的读数大于了正确操作时的读数。

对V(标)的影响:

通过公式:

滴定标准溶液的体积==第二次的读数-第一次读数,可以看出,V(标)增大;造成的滴定误差:

使最后的结果偏高。

   

b、结束时读数俯视将对滴定结果有何影响?

略。

五、总结:

  酸碱中和滴定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可用一段口诀来概括:

   

酸管碱管莫混用,视线刻度要齐平。

    

尖嘴充液无气泡,液面不要高于零。

    

莫忘添加指示剂,开始读数要记清。

    

左手轻轻旋开关,右手摇动锥形瓶。

    

眼睛紧盯待测液,颜色一变立即停。

    

数据记录要及时,重复滴定求平均。

    

误差判断看V(标),规范操作靠多练。

  

练习:

用已知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滴定未知物质的量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甲基橙作指示剂),试说明下列情况会使测定结果偏高、偏低还是无影响?

  1)酸式滴定管用水洗后便装液体进行滴定;________  2)锥形瓶只用蒸馏水洗涤后仍留有少量蒸馏水;__________  3)锥形瓶用蒸馏水洗涤后,误用盐酸润洗;___________  4)盐酸在滴定时溅出锥形瓶外;___________  5)待测液在振荡时溅出锥形瓶外;___________  6)滴加盐酸,橙色不足半分钟即褪色;___________  7)滴定后滴定管尖嘴处悬有一滴液体;___________

三、称量

减重法:

将供试品放于称量瓶中(如为液体供试品,放于液体称量瓶中),置于天平盘上,称量为W1,然后取出所需的供试品量,再称剩余供试品和称量瓶为W2,两次重量之差,即W2-W1,为称取供试品重量。

打开天平显0.0000时,在称盘上放入盛有供试品的称量瓶,记录重量W1,取下称量瓶,取出所需供试品量后,再放入称盘,记录重W2,W2-W1即得称取供试品重量。

减量法称量能够连续称取若干份供试品,节省称量时间。

减量法

 减量法此法一般用来连续称取几个试样,其量允许在一定范围内波动,也用于称取易吸湿、易氧化或易与二氧化碳反应的试样。

此法称取固体试样的方法为:

将适量试样装入称量瓶中,用纸条缠住称量瓶放于天平托盘上,称得称量瓶及试样重量为W1,然后用纸条缠住称量瓶,从天平盘上取出,举放于容器上方,瓶口向下稍倾,用纸捏住称量瓶盖,轻敲瓶口上部,使试样慢慢落入容器中,当倾出的试样已接近所需要的重量时,慢慢地将称量瓶竖起,再用称量瓶盖轻敲瓶口下部,使瓶口的试样集中到一起,盖好瓶盖,放回到天平盘上称量,得W2g,两次称量之差就是试样的重量。

如此继续进行,可称取多份试样。

  第一份:

试样重=W1-W2(g)

  第二份:

试样重=W2-W3(g)

为什么用减重法称量是可以不测零点

初读数为称量瓶加试样重,终读数为倒出试样后的称量瓶加试样重。

样品重是初读数与终读数之差。

不调零时初读数和终读数的误差是一样的。

所以不影响样品重。

试题二测定过期纯牛奶的细菌总数(40分)

说明:

本题满分40分,考核时限:

60分钟

考核内容

1.样品的处理和稀释:

以无菌操作取1ml样液,放于99mL灭菌生理盐水的灭菌玻璃瓶内(瓶内预置适当数量的玻璃珠),经充分混匀制成1:

10的均匀稀释液。

用1ml灭菌吸管吸取1:

10稀释液1ml,沿管壁徐徐注入含有9ml灭菌生理盐水或其他稀释液的试管内,振摇试管混合均匀,制成1:

100的稀释液。

(30分)

2.倾注培养:

根据标准要求或对污染情况的估计,选择2-3个适宜稀释度,分别在制10倍递增稀释的同时,以吸取该稀释度的吸管移取1ml稀释液于灭菌平皿中,每个稀释度做两个平皿。

 将凉至46℃营养琼脂培养基注入平皿约15ml,并转动平皿,混合均匀。

同时将营养琼脂培养基倾入加有1ml稀释液(不含样品)的灭菌平皿内作空白对照。

待琼脂凝固后,翻转平板,置36±1℃温箱内培养48±2h,取出计算平板内菌落数目,乘以稀释倍数,即得每克(每毫升)样品所含菌落总数。

(40分)

3.计数和报告:

培养到时间后。

可用肉眼观察,必要时用放大镜检查,以防遗漏。

在记下各平板的菌落总数后,求出同稀释度的各平板平均菌落数,计算处原始样品中每克(或每ml)中的菌落数,进行报告。

(30分)

实验记录及结果计算

测定过期纯牛奶的细菌总数

测定结果记录

每个平板上的菌落数计数

报告、分析结果

                                                        

考评员:

____________________考评负责人:

____________________

 考核日期:

姓名:

考号:

单位:

国家职业技能鉴定统一试卷

高级食品检验工技能考核评分标准

一、饮料中总抗坏血酸含量测定(60分)

开始时间:

结束时间:

日期:

2011-06-

实验操作步骤

考核指标

分值

详细记录

得分

1、试样吸光值的测定

(10分)

取饮料溶液,处理

5

正确使用移液管、

容量瓶、锥形瓶等

5

2.标准曲线绘制

(25分)

取标准溶液,处理

3

正确使用玻璃仪器

3

测定其吸光度(λ)

5

绘制标准曲线

5

空白水调零

4

测定试样吸光度(λ)

5

3.数据处理及

分析结果(15分)

实验记录(R,结果)

5

计算

5

精密度

5

4.分析时间、仪器的洗涤和整理

(10分)

规范程度

10

合      计

满分

60

考评员:

_________________考评负责人:

____________________

 考核日期:

2011-06-

姓名:

考号:

单位:

二、测定过期纯牛奶的细菌总数(40分)

开始时间:

结束时间:

日期:

2011-06-

实验操作步骤

考核指标

分值

详细记录

得分

1.样品的处理和稀释

(10分)

超净台灭菌

2

无菌取样

3

制备稀释液

5

2.倾注培养

(15分)

培养基融解

2

取出培养皿

2

移取1ml稀释液

3

倒培养基

3

混匀

3

培养

2

3.计数和报告、分析

结果

(10分)

实验记录

4

结果报告

3

精密度

3

4.分析时间、仪器的洗涤和整理

(5分)

规范程度

5

合      计

满分

40

考评员                  考评负责人:

____________________

 考核日期:

2011-0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