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kV集电线路基础施工专项施工方案(完整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3492023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8.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35kV集电线路基础施工专项施工方案(完整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35kV集电线路基础施工专项施工方案(完整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35kV集电线路基础施工专项施工方案(完整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35kV集电线路基础施工专项施工方案(完整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35kV集电线路基础施工专项施工方案(完整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35kV集电线路基础施工专项施工方案(完整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35kV集电线路基础施工专项施工方案(完整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35kV集电线路基础施工专项施工方案(完整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35kV集电线路基础施工专项施工方案(完整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35kV集电线路基础施工专项施工方案(完整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35kV集电线路基础施工专项施工方案(完整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35kV集电线路基础施工专项施工方案(完整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35kV集电线路基础施工专项施工方案(完整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35kV集电线路基础施工专项施工方案(完整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35kV集电线路基础施工专项施工方案(完整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35kV集电线路基础施工专项施工方案(完整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35kV集电线路基础施工专项施工方案(完整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35kV集电线路基础施工专项施工方案(完整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35kV集电线路基础施工专项施工方案(完整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35kV集电线路基础施工专项施工方案(完整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5kV集电线路基础施工专项施工方案(完整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35kV集电线路基础施工专项施工方案(完整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计划完工时间 

(或按线路编号单独编制施工计划)

2. 

编制依据:

《电力建设安全作工规程》(火力发电厂部分)DL50091-92

《110~500kV线路工程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110~500kV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规范》GB50233-2005

《铁塔基础施工图》

《35KV集电线路平断面定位图及杆塔明细表》等相关设计图纸

《架空送电线路施工手册》

3.作业前的条件和准备:

3.1 

作业前应具备的条件:

3.1.1 

35KV集电线路路径复测,无设计问题,塔基桩位位置无误。

3.1.2 

施工图纸全部到位且图纸会审已完成。

3.1.3 

施工所用材料已备齐,并在监理的见证下复检试验合格。

3.1.4 

所用工器具准备齐全,计量器具都有质量技术监督局的检测报告且在有效期内。

3.1.5 

施工用地及临时施工道路用地已完成征用。

3.2 

作业人员配备:

工种

测量工

技术员

安全员

施工人员

人数

3名

2名

按施工总人数的3%配置

以满足施工工期及进度配置

备注

3.3工器具的配备:

名称

挖掘机

水平仪

经纬仪

钢筋切断机

钢筋加工机械

6

混凝土搅拌机

7

振捣棒

8

柴油发电机

视施工作业面的多少配置

9

钢卷尺

10

电焊机

11

计重设备

12

装载机

13

农用车

4.作业程序和方法

4.1施工方案

根据设计图纸基础型式选择不同的基础施工方案。

4.2施工工艺流程

4.2.1大开挖基础:

线路路径复测→杆塔基础分坑(拉线基础分坑)→土石方工程(大开挖基础)→混凝土三盘安装(水泥杆基础)→现浇混凝土基础施工(模板安装→钢筋加工与安装→混凝土浇制与振捣→混凝土养护→基础拆模)

4.2.2掏挖基础:

线路路径复测→杆塔基础分坑(拉线基础的分坑)→土石方工程(掏挖基础)→混凝土三盘的安装(水泥杆基础)→混凝土施工(钢筋的加工与安装→混凝土的浇制与振捣→混凝土的养护)

4.3施工方法和要求

4.3.1线路路径复测

线路路径复测的任务是核对设计单位提供的杆塔明细表、平断面图与现场是否相符,设计标桩是否丢失或移动,为基础施工做好准备,也为基础工程质量检查创造条件。

路径复测的主要项目有:

直线杆塔中心桩复测;

转角杆塔中心桩复测;

档距和标高的复测;

丢桩补桩。

路径复测前,施工人员必须熟悉设计提供的路径图、平断面图、杆塔明细表、杆塔图、基础图等有关资料;

熟悉沿线交通、地形情况;

拟定复测顺序,做好人员分工,准备好复测记录表格。

路径复测宜朝一个方向进行。

如从两头往中间进行,则交接处至少应超过一基杆塔位,两个施工班交接处,必须超前两基进行复测,并与邻班取得联系。

分坑必须在复测结束后进行,不得边复测边分坑。

在工期紧急情况下,允许若干段同时复测,但必须坚持一个耐张段复测无误后,方准对该段内的杆塔位分坑,但不宜挖坑。

路径复测时还应注意以下事项:

1)如经纬仪垂直度盘有误差,则应用正倒镜两次测角值取平均值。

视距距离一次读尺最好不超过300m。

2)线路复测时应做好记录,当有以下情况时应查明原因予以纠正:

以设计勘测钉立的相邻直线桩为基准,其横线路方向偏差大于50mm;

采用经纬仪视距法复测距离时,顺线路方向两相邻杆塔位中心桩间的距离与设计值的偏差大于设计档距的1%;

转交桩的角度值,用方向法复测时对设计值偏差1′30″。

凡是实测值与设计值的之差超过允许偏差时,应会同设计人员进行复核,以查明原因。

3)对线路地形变化较大和杆塔间有跨越物,或者有设计要求开挖凸起的土石方时,应复测杆塔中心桩处、地形凸起点、被跨越物的标高。

风偏对地距离可能不够处亦复测其距离及标高,以便与设计核对。

4)对丢失的杆塔中心桩,应按数据予以补钉。

对丢失的线路转角中心桩,可利用两耐张段延长线交点法给予补钉。

5)复测的同时应在杆塔中心桩的顺线路及横线路方向钉立辅助桩,用作分坑及基坑开挖的质量检查。

辅助桩应用木桩,规格为40mm×

40mm×

400mm。

钉的铺助桩数量:

直线杆塔时,沿线路中心线方向及垂直线路方向的前后左右钉四个辅助桩。

转角杆塔时,沿线路转角分角线方向及内分角线方向钉四个辅助桩;

转角杆塔为单柱杆时沿线路中心线方向增多两个辅助桩。

4.3.2杆塔基础的分坑(拉线基础的分坑)

4.3.2.1杆塔基础的分坑:

1)分坑测量前必须编制分坑尺寸明细表。

该表内容应包括杆塔型式、基础根开(正面、侧面)、基础对角线(包括基坑远点、近点、中心点)及坑口尺寸等项目。

2)准备合格的木桩和竹片桩:

木桩规格为40mm×

400mm,用于辅桩;

竹片桩规格为6mm×

350mm,用于坑位中心桩及坑口四角桩。

3)必须在路径复测确认无误后,方准开始分坑测量。

检查桩位处的施工基面,是否已按设计要求开挖,边坡是否稳固。

4)坑口宽度的计算。

每个基础的坑口宽度是根据基础底板宽、坑深及安全放坡系数来计算。

4.3.2.2拉线基础的分坑:

拉线杆塔的拉线布置有多种类型,常见的有单杆四方对称拉线,双杆V型拉线,双杆X型拉线,转角杆拉线等。

不同的风场工程有不同的拉线基础型式。

根据设计院设计的拉线基础型式参考《送电架空线路施工手册》(在此不做详细介绍)。

4.3.3土石方工程

4.3.3.1杆塔(拉线坑)基础土石方开挖

杆塔基础的坑深应以设计图纸的施工基地面为准,拉线坑的坑深以拉线坑中心的地面标高为基准。

基坑开挖施工时要保护好分坑时所钉的辅助桩,特别是中心桩,辅助中心桩。

如在基坑开挖施工中原钉桩要受到干扰,则应移至不受干扰位置,即增钉辅助桩,用以找出中心桩。

施工时应严格按要求的位置与深度开挖,特别是深度不应超挖。

深度允许误差为+100毫米、-50毫米,坑底应平整,如一基是两个或四个坑,应按在允许误差标准以内最深一坑操平。

(1)一般土坑的开挖:

开挖一般土坑基础,在挖掘前应将基面及基面附近的浮石等杂物清理干净。

人工开挖基坑时,坑底面积在2m2以内时,只允许一坑一人操作,坑底面积超过2m2时,尽量一坑一人操作,也可由二人同时挖掘,但不得面对面施工。

机械开挖基坑时,应选择合造的挖掘机械。

挖掘机机手应有驾驶合格证,不允许无证开机,挖掘过程中应有一人地面指挥,按设计的基坑尺寸挖掘。

坑挖好后,用人力修整坑底并铲除浮土。

在开挖过程中,随时注意土壤的变化。

如果发生土壤湿度增大,或者土质松散时,应采取措施,或加大坡度或坑壁加以支撑。

主杆坑坑底必须铲平,中间不得有凹凸不平现象,坑的四角宜呈直角,坑口和坑底宜呈等腰梯形。

开挖拉线坑时,拉棒侧不得大开挖,以保证拉棒侧坑壁的原状土结构。

拉棒位置应开挖成窄长马道。

预制拉盘基础的坑底应根据拉线与电杆轴线间的夹角大小挖成适当斜坡。

堆在基坑上方的松土离坑口边应不小于:

现浇混凝土基础1.0m;

底拉盘基础0.5m掏挖式基础1.5m或扩大头范围外0.5m。

土坑挖好后应快安装底、拉盘或浇制混凝土,避免雨水浸湿基坑。

一般基础开挖的边坡度

土质分类

砂石、砾土、游泥

砂质粘土

粘土、黄土

坚土

坡度

(深比宽)

1:

0.75

1:

0.5

0.3

0.15

(2)水坑的开挖:

水坑和带有泥土的泥水坑的开挖,主要是视水坑的渗水量而定,渗水速度比较慢的水坑,用人工淘水的方法,边挖边淘水,挖到主杆的有效深度时,便可放置底盘,现浇基础应即时组织浇筑;

如渗水速度较快的水坑开挖,必须配合抽水机械,采用边抽水边开挖的方法。

使抽水速度快于渗水的速度,这时一般对大于1.5m的深坑,需采用挡土板承坑壁的方法来开挖,以防坑边坍塌。

支档的方法有:

A、土桩填充支撑法:

在基坑挖至0.5m左右,装好第一层横支撑木,把杂木桩由横支撑木及坑壁间插下,在坑壁与杂木桩中填草袋,边塞草袋边将杂木柱向下打,一直打到土中100—200mm左右,再继续挖土,同时再将桩往下打并继续填草袋,当挖至距第一层横支撑木约0.8-1m,再加第二层横支撑木,杂木桩之间的距离约0.1-0.2m左右。

B、板桩支挡法:

用板桩支的挡坑壁,板桩的尺寸一般厚度为50mm,宽度有150-200mm,横支撑木的距离不大于1m,板桩在基础中边挖边打,打板桩时应垫上木头以防打裂,要随时注意板桩下沉是否垂直,横挡是否水平。

(3)流砂坑的开挖:

基坑开挖遇到流砂时,会出现流砂不断涌出的现象,解决的办法是如果流砂不很严惩可以采用大开挖的方法,扩大基础开挖面直至能够施工为止,电杆是装配或予制基础,要求施工前做好一切准备,使施工紧凑,衔接尽量避免间断作业,现浇砼基础,由于施工时间长,大开挖的方法不行时,也用板桩支档的方法。

(4)人工掏挖基坑:

对于地质良好(粘土类)的杆塔基础,为充分利用原状土,提高基础的抗拨能力,可以进行人工掏挖成型,这样可以减少较大的开挖方量,缩短工期,在冬季施工也便于养护。

采用人工掏挖施工,应有可靠的安全措施,掏挖时坑下,坑上应配合好,随时鉴别各种深度的土质状况,如发现有易坍塌土层,应及时处理,故不可冒险开挖,要防止掏宽底部土后,上部土方坍塌,造成人员伤亡事故。

掏挖施工前,先按基础中心位置,画好基础立柱边缘尺寸,先使用锹从地面表面开挖至半米多深后,改用短把锹(镐)掏挖,掏挖到设计深度后,再按底部扩大尺寸向四周掏挖,并应符合设计要求尽可能将坑壁修光。

(5)岩石基础的爆破开挖《爆破开挖作业指导书》。

基础土石开挖时需注意的事项:

1)开挖过程中,如发现地基土质与原设计不符或坑底发现天然孔洞、古墓管道等,应及时与设计单位、建设单位研究处理意见。

2)坑深误差超过+100mm时时按以下规定处理。

A、铁塔基础超深部分以铺石灌浆处理;

B、钢筋砼电杆基础坑超深部分在100-300mm时,超深部分以填土夯实处理,超过300mm以上,其超深部分以铺石灌浆处理。

C、拉线坑如超深后对拉线盘的安装位置与方向有影响时其超深部分填土夯实处理,如无影响不作处理。

D、凡不能以填土夯实处理的水坑、流砂坑、淤泥坑及石坑等其超深部分按设计要求处理如设计无具体要求时以铺石灌浆处理。

E、对于个别杆塔基础坑,虽超深,但经验算无不良影响并经设计同意可以不作处理,只作记录。

4.3.3.2杆塔(拉线坑)基础土石方回填

基础回填的好坏直接影响杆塔承受上拨下压及倾复三大力,回填施工按施工验收规范的要求进行,确保回填的质量。

对于现浇砼铁塔基础,在浇筑完毕,拆模以后必须请甲方监理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基础回填。

基础的下部是密实的原样土,而上部的回填土,设计一般要求达到一定的密实度。

要把回填土能夯实到与原状土一样,事实上回去填的密实度普遍达不到要求,就使基础抗上拨及抗倾复的能力大为降低。

A、根据杆塔基础的土质采取不同回填施工工艺:

1)一般土质的回填,每填入300mm厚,要夯实一次。

夯实时应不使基础移动和倾斜,土中可掺块石,但树根、树枝等杂草必须清除。

2)对于岩石基础在回填时应按设计要求比例掺土,以减少空隙,保证基础的稳定。

若设计无规定时,可按石与土的比例为3:

1均匀掺土夯实。

3)冻土的抗回填时,应清除坑内冰雪,将大冻块打碎并掺以碎土,冻土块最大允许尺寸为150mm,且不允许夹杂冰雪块。

4)对不易或无法夯实的大孔性土壤,淤泥流砂等基坑,回填时应按设计要求进行。

B、不同型式的杆塔对基础回填有不同要求:

根据杆塔对基础回填的不同要求可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铁塔预制基础、拉线预制基础、铁塔金属基础及不带拉线的砼电杆基础。

第二类为现浇铁塔基础、现浇拉线基础。

第三类为重力式基础及带拉线的杆塔本体基础。

第一类铁塔基础的回填夯实必须满足下列要求:

①对于适用夯实的土质,每回填300mm厚度夯实一次,夯实程度达到原状土密实度的80%以上。

②对不宜夯实的水饱和粘性土,回填时可不夯实,但应分层填实,其回填土的密实度也应达到原状土的80%以上。

③对不宜夯实的大孔性土,砂土、泥、冻土等,在工期允许的情况下,可采取二次回填,但架线时其回填密实度应符合上述规定。

工期短又无法夯实,达不到要求的,应采取临时拉线或其它能使杆塔稳定的措施。

第二类基础回填方法应符合第一类要求,但回填土的密实度应达到厚状土密实度的70%以上。

第三类基础回填可不夯实,但应分层填实。

回填施工时需注意的事项:

1)回填土的密实度达不到要求的可以将回填土层增加200—300cm的防沉层,以保持沉降后的沉定基面,不低于要求的基面。

2)回填时应注意基础边坡的设计要求,应与回填同时考虑。

3)对于回填土料的选用应尽量符合要求施工设计要求,原则上要就近取土。

4.3.4混凝土三盘的安装

4.3.4.1混凝土三盘安装前的准备工作

1)运至杆位的三盘应进行外观检查,合格者方准安装。

2)检查底、拉盘坑位是否正确,坑深及坑底尺寸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若不符要求应修坑后再安装。

3)在设计无特殊要求时,拉盘坑坑底面应呈斜面且垂直拉线方向。

4)对于双杆,在操平电杆坑底面时,应根据预应力混凝土电杆杆段组合后的两根主杆长度的差异,调整底盘的高低差以弥补制造长度差的缺陷。

主杆长的一侧,底盘埋深一点主杆短的一侧,底盘埋浅一点,以保证立杆后横担呈水平状态。

应注意主杆长度应由焊好的电杆根量至导线横担穿钉孔中心。

4.3.4.2底盘的安装

底盘的安装采用吊盘法:

在坑口外的地面上用三根杉木杆(或钢管)设置三脚架,在其上方悬挂滑轮组,将底盘挂在滑车组下端的吊钩上。

用人力收紧滑车组使底盘徐徐升起,在将要离开地面时,用棕绳作制动绳拖住底盘使其向坑口缓慢移动。

待底盘吊至坑口上方时,慢慢松出滑车组,使底盘上的圆槽面与电杆轴线垂直,操平时使用水平尺。

若为双杆,底盘就位后,应用经纬仪检查两底盘的埋置深度,使其符合设计要求且满足电杆立正后横担呈水平状态的要求。

底盘安装后,应按验收规范的质量要求进行检查,并填写施工记录。

检查合格后的底盘四周应及时填土夯实,以固定底盘。

填土高度不宜超过底盘上表面。

底盘的安装采用滑盘法:

选择两根比坑深长一些的圆木杆或质地坚硬的木杆,斜放于坑内。

将底盘抬运至坑口,使底盘沿木杆滑至坑底。

如坑底有坚石时,底盘应用棕绳控制,使它慢慢滑下。

底盘滑至坑底并竖立,抽出木杆,使底盘平放于坑底平面,调整至设计位置后,周围填土夯实固定。

4.3.4.3拉盘的安装

拉盘的安装通常采用滑盘法。

将拉线棒、拉盘U型环、拉盘在坑口地面上按设计图组装好。

用棕绳系住拉盘,使其沿木杆缓缓滑至坑底,调整拉盘方位达到设计要求后,周围均匀填土夯实塞紧,不留空隙。

为防止拉线受力后拉棒松动,应在拉棒下端至拉盘表面塞块石或坚土块,使拉棒在受力后不致伸长。

同时调整拉棒对地夹角,如马道中间有凸起物阻挡,应用钢钎铲除,不得打弯拉棒;

拉线盘安装完毕,应及时回填土,并分层夯实。

4.3.4.4卡盘的安装

卡盘的安装有两种方法,靠近电杆根部的卡盘采用吊盘法,靠近坑内上部的卡盘采用滑盘法。

卡盘的安装采用吊盘法:

利用电杆作为起吊滑车组的悬挂点,将卡盘起吊。

当卡盘将要离开地面时,用棕绳拖住,使其缓慢靠近电杆,然后沿保护木杆慢慢松至底盘上。

调整卡盘方向(一般应为顺线路方向)符合设计要求后,安装卡盘抱箍,拧紧螺帽,进行回填土并夯实。

卡盘的安装采用滑盘法:

安装卡盘前,应根据设计图纸规定,在电杆上用红笔划上卡盘位置印记,控制卡盘安装尺寸。

卡盘底面以下的坑内应回填土并夯实。

卡盘位置的下方填土必须夯实,避免线路运行一段时间后因沉陷而产生空隙。

滑盘法的操作要点同底盘的滑盘法。

这里应特别注意的是,电杆旁应临时竖立一根保护木杆,防止卡盘落至坑内碰撞电杆杆身。

4.3.5现浇混凝土基础的作业方法

现浇混凝土基础分为钢筋混凝土基础和不设钢筋的素混凝土基础。

现场浇制砼基础,施工技术比较复杂,工作量比较大。

质量控制更加重要。

其主要工序为:

钢筋笼子绑扎、架子搭设及地脚螺栓的布置调整、立模、砼拌合、下料、振捣、养护拆模、鉴定。

4.3.5.1施工准备

1)技术准备:

施工人员要熟悉施工图及施工技术手册。

对各桩位进行复查。

认真验收基坑,复测基坑的有效深度、宽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坑底操平。

2)组织准备:

根据砼浇筑的方量的大小,如有二次运输的还应考虑二次运输量的大小,确定壮士及技工的人数,另外还应有一名测量人员,机械维护人员一名,电工一名,各特殊工种都应持相应的操作证上岗。

每基基础施要应由专人负责。

3)施工工器具、机具及材料准备:

搅拌机、振捣器、试块板、铁锹、斗车、柴油发电机、1.2X2.4米的铁板,根据基础的几何尺寸配置的各种规格的钢模板、角模、钉锤、方木、22#铁丝、管丝钳,以及施工所需的其它工器具、经纬仪、钢卷尺、塔尺。

4.3.5.2现浇砼基础施工

1)钢筋的制作与安装

钢筋到场后应经检验合格后报监理审批同意后方可使用。

钢筋表面应洁净,粘着的油污、泥土、浮锈使用前必须清理干净。

钢筋调直,可用机械或人工调直。

经调直后的钢筋不得有局部弯曲、死弯、小波浪形,其表面伤痕不应使钢筋截面减小5%。

钢筋切断应根据钢筋号、直径、长度和数量,长短搭配,先断长料后断短料,尽量减少和缩短钢筋短头,以节约钢材。

钢筋加工制作时,要将钢筋加工表与设计图复核,检查下料表是否有错误和遗漏,对每种钢筋要按下料表检查是否达到要求,经过仔细检查后,再按下料表放出实样,试制合格后方可成批制作。

基础钢筋笼的绑扎,分坑内绑扎和坑外绑扎两种。

坑外绑扎施工方便、尺寸便于控制,绑扎速度较快,但坑外绑扎下到坑里时难以控制,极易使笼子变形,尺寸发生变化。

对于较重的钢筋笼子往坑里下放也较困难,也增加了校正的难度。

坑内直接绑扎作业面较小,进度慢,还需搭架子,但经绑扎后移动较小,笼子不易变形,减少了校正工作量。

施工中应严格按施工图进行绑扎,注意钢筋的距离、长度、规格及钢筋的连接方式均应符合设计要求,钢筋运到现场应平直,不得有弯曲现象,严重锈蚀的钢筋不得使用。

2)地脚螺栓预埋

地脚螺栓的预埋按地脚螺栓的固定方式可分为三种:

a、地脚螺栓固定在搭好的架子(或操作平台)上,这种施工方法使用比较广泛。

首先是将大方木(或杉木)按施工基面及设计地脚螺栓螺顶高程操平、固定,再将绑扎好的钢筋放入坑内(或直接在坑内绑扎)大致固定后,将地脚螺栓放钢筋笼子里,并固定在小方木上,保证能四周移动,以便调整。

利用架设在中心桩上的经纬仪,根据基础对角、根开及高程将地脚螺栓定位,并固定牢靠,再将钢筋笼子调正固定好。

地脚螺栓和架子是通过调整板固定的。

b、地脚螺栓直接固定在立好的立柱模板上。

这种施工方法要求立模时用经纬仪严格控制各层模之间的高程。

模板支立的位置要符合设计要求。

模板的支立应牢固可靠用经纬仪调整地脚螺栓的根开、对角线、控制角及高程,定位并固定牢。

c、地脚螺栓固定在钢筋笼子上,这种预埋法是先用经纬仪操平找准基坑中心位置,将钢筋笼临时固定。

尺寸和高程佼验合格即可开仓,当砼浇筑高程接近地脚螺栓底部时,利用已设立的细线控制点配合经纬仪定位地脚螺栓并将其补强焊接于基础钢筋笼上,再继续往上立模,浇至设计高程。

3)混凝土的浇筑

线路基础开始浇筑前,应根据施工所选用的水泥、砂石料、水进行试配及试压。

养护28天后作强度试验,其强度应大于设计标号码5%—25%。

基础开挖、基础钢盘、地脚螺栓预埋验收通过,即可开始砼浇筑,其工序分为备料、立模、搅拌、下料、振捣、拆模养护等。

a、备料:

对于线路不很长的且大部分铁塔基础汽车能到位,少数不能到位的也只有很短(几十米)的二次运距的可采取集中备料,集中用搅拌机拌和,再用汽车浇筑现场。

也可分别备料、分别用搅拌机拌和,这样可确保砼的质量,也可减少材料的浪费。

但对有较大的二次运距(几百料甚至更远),线路比较长,铁塔基础比较分散的,可以将砂石料、水泥二次转运到塔位,采用人工搅拌、机械震捣。

b、立模:

目前基础浇筑所用模板大部分为钢模板,木模极少采用。

首先在基础坑内组装底层台阶模板(基础底部如为自成模可免去),用垂球吊线找正底层台阶模板位置,同钢卷尺校正模板组合的规格尺寸。

用经纬仪配合塔尺(或水平尺对模板组合进行操平支垫,然后逐层安装、固定各层模板,模板四周应设支撑,每根围楞上支撑不可少于两点,一般支撑在模板宽度的三分这一位置或接缝接头处。

在模板的内表面涂刷隔离剂或脱模剂,也可用废变压器油或废机油代替,严禁滴漏到混凝土上或涂到基础钢筋上。

立模也可边浇连进行,浇一层立一层,交叉作业,但应重点控制底层模板的各项尺寸要求。

顶层立西半球的模板中心线应与地脚螺栓基础钢盘的中心线重合,且和钢筋笼子主筋的距离应满足保护层厚度的要求。

由于立柱较大,极易扭曲变形、倾斜,应严格加以控制。

立柱模应用钢管或角钢,在上下端加箍,并辅以木桩打撑。

模板立好后,应仔细检查各部构件是否牢固,在浇筑过程中应经常检查,特别是机械震捣,极易使模板、卡子松动,如有移位、倾斜要及时修整加固,并采取可靠的补救措施,而地脚螺栓固定在钢模上时更应牢固可靠。

(一)砼搅拌

砼搅拌分人工搅拌和机械搅拌。

a、人工搅拌一般是水泥、砂石、水都已运到现场。

并且拌一板就往坑内下一板。

拌一板一般是以一包水泥用量按配合比复出相应的砂、水、石头的用量,用称称出其重量,每拌就按此量上料。

拌和按“三干四湿”的原则拌和,不得随意加水、严格控制水灰比坍落度、保证砂、石料拌熟炎止。

b、机械搅拌要根据搅拌机的容量(最好是使1包水泥或2包水泥拌和的砼容量接近搅拌的容量)确定每一拌的砂、石料用量。

以后每次就按此量进料确保砼的质量,搅拌时间最短不得超过1分钟。

采用机械集中搅拌的砼要通过车辆运输到塔位,对不能直接到塔位的还需人工二次转运。

根据砼的初凝时间要求运输距离不可太远,以半小时为限,运输的工具应能较好地防漏。

以防漏浆、离折和坍落度变化。

(二)砼的下料及震捣

下料前应清除坑内杂物、积水。

对干燥的坑基可用水湿润,防止砼石、浆分离,其自由倾落高底不得超过2米,如超过则应采用漏斗串筒,串筒离地面0.5米下段应垂直地面,以防前石后浆的石浆分离现场,下料时应避免连续在一侧下料。

否则会使模板受力不均产生位移,一般大雨天不宜浇筑。

如需抢工期期则应搭设雨棚,以确保砼质量。

砼的震捣有人工震捣和机械震捣两种方法,目前一般采取机械震捣,因为人工震捣质量很难保证,且施工进度慢,浇筑的时间长。

人工震捣,在无筋砼的施工中,每250 

mm厚度震捣一次,具体操作为用钢钎不断插摇,同时用脚底踏震,直至整块基础连成整体,表面形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