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绿色施工示范工程实施指南2021版Word格式.docx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3493974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61 大小:3.1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绿色施工示范工程实施指南2021版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1页
四川省绿色施工示范工程实施指南2021版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1页
四川省绿色施工示范工程实施指南2021版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1页
四川省绿色施工示范工程实施指南2021版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1页
四川省绿色施工示范工程实施指南2021版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1页
四川省绿色施工示范工程实施指南2021版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1页
四川省绿色施工示范工程实施指南2021版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61页
四川省绿色施工示范工程实施指南2021版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61页
四川省绿色施工示范工程实施指南2021版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61页
四川省绿色施工示范工程实施指南2021版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61页
四川省绿色施工示范工程实施指南2021版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61页
四川省绿色施工示范工程实施指南2021版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61页
四川省绿色施工示范工程实施指南2021版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61页
四川省绿色施工示范工程实施指南2021版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61页
四川省绿色施工示范工程实施指南2021版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61页
四川省绿色施工示范工程实施指南2021版Word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61页
四川省绿色施工示范工程实施指南2021版Word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61页
四川省绿色施工示范工程实施指南2021版Word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61页
四川省绿色施工示范工程实施指南2021版Word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61页
四川省绿色施工示范工程实施指南2021版Word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61页
亲,该文档总共6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川省绿色施工示范工程实施指南2021版Word格式.docx

《四川省绿色施工示范工程实施指南2021版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绿色施工示范工程实施指南2021版Word格式.docx(6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四川省绿色施工示范工程实施指南2021版Word格式.docx

3.7绿色施工现场实施范例 19

3.8绿色施工资料 27

3.9绿色施工主要指标 30

第四章绿色施工评价 33

4.1绿色施工评价组织 33

4.2绿色施工评价方法 33

第五章绿色施工总结 48

5.1绿色施工总结内容 48

5.2绿色施工总结要求 48

第六章附则 49

附件:

50

附件一:

绿色施工示范工程要素过程记录表 50

附件二:

绿色施工示范工程量化技术指标及计算说明 79

附件三:

绿色施工技术及创新 81

附件四:

绿色施工示范工程实施范例 124

第一章总则

1.1目的

为进一步指导我省绿色施工示范工程创建工作,我会组织编写《四川省绿色施工示范工程实施指南》。

1.2编制依据

1.2.1《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评价标准》(GB/T50640)

1.2.2《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规范》(GB/T50905)

1.2.3《绿色施工导则》(建质[2007]223号)

1.2.4《四川省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评价与验收规程》(DBJ51/T027)

1.2.5《四川省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规程》(DBJ51/T056)

1.2.6《四川省绿色施工示范工程管理办法》(川建协[2020]49号)

1.3适用范围

本指南适用于省内的施工项目和省内企业在省外的施工项目。

1.4指导原则

坚持“策划先行、细化方案、严控过程、阶段评价、创新提升”的原则,按照施工现场“四节一环保”的要求,因地制宜,最大程度地节约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成本,减少施工活动对环境的不利影响,提高绿色施工管理水平,实现建筑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第二章绿色施工策划和方案管理

2.1管理要求

2.1.1项目开工后,应根据项目实际情况,制定项目绿色施工管理目标,分解绿色施工各项细化指标。

2.1.2项目部应建立绿色施工组织机构,明确绿色施工管理职责,制定绿色施工管理制度。

2.1.3项目部应组织生产、技术、成本、物资、安全、环保、综合管理等相关部门共同做好绿色施工策划,制定绿色施工实施方案,并开展培训及方案交底。

2.1.4项目部应按规定进行创建申报,并对实施情况进行跟踪、分析、自评价,及时纠偏,持续改进。

2.2绿色施工策划

2.2.1原则

2.2.1.1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施工合同或招标文件中有关环境保护、质量、安全等方面的要求。

2.2.1.2满足企业层面对项目部的管理要求,有效落实“四节一环保”各项指标。

2.2.1.3保护环境、节约和高效利用资源、实现绿色施工。

2.2.1.4优化施工组织管理,积极开展精益建造。

2.2.1.5积极开发、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新设备。

2.2.2策划组织

2.2.2.1项目经理为第一责任人,按职责分工组织项目各部门共同参与绿色施工策划。

组织制定绿色施工培训、考核、环境保护、节材、节水、节能、节地、文物古树保护、生活区管理、职业健康、机械维修保养、限额领料、建筑垃圾再生利用等一系列管理制度。

2.2.2.2职责分工

(1)生产部门:

负责绿色施工的实施策划,制定绿色施工的管理目标,优化物资采购计划,合理、高效、充分利用资源,优化施工组织和过程管理,具体实施绿色施工措施。

(2)技术部门:

负责策划项目“四节一环保”需要采取的技术措施,拟定绿色施工使用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新设备等内容,突出“四新技术”在绿色施工中的应用。

(3)成本部门:

将绿色施工的指标纳入成本预算和成本控制,负责对“四节一环保”的数据统计、分析和核算;

将有关能源消耗指标、用水指标纳入分包合同并进行考核。

(4)物资部门:

负责物资采购、运输、仓储、限额领料和余料处置,做好机械设备管理和维修保养,确保正常、高效率运行。

(5)安全部门:

做好危险源的识别、管控,对安全生产工作进行监督检查。

(6)环保部门:

做好环境因素的监测、污染源的管控和环境保护措施的监督检查。

(7)综合管理部门:

负责办公区、生活区、食堂等后勤管理和人员健康管理,做好绿色施工的宣传。

2.2.3策划内容

2.2.3.1组织对施工现场、周围环境的调查,分析现场作业条件。

2.2.3.2进行图纸学习和审查,提出绿色施工的建议,如新材料代换、新工艺应用等。

2.2.3.3规划施工现场绿色施工相关的道路、临设、绿化、临时管线、排水等设施。

2.2.3.4制定“四节一环保”的措施费用计划。

如:

绿色施工教育、交底、宣传活动、现场标识标牌、噪声监测设施、洗车台、节水器具、新型灯具、太阳能、雨水收集器具、垃圾分类收集、防尘降尘喷洒设施、居住办公用房遮阳设施等。

2.2.3.5根据施工计划确定材料进场计划及库存量,建立材料保管领用制度,根据就地取材的原则,选择距项目部500公里以内的材料生产厂家,其中70%以上的材料优先选择在200公里之内,并做具体量化要求。

2.2.3.6制定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等材料的特殊保管措施和使用制度;

明确各种材料的节约指标和措施等。

2.2.3.7合理选用主要施工设备的型号和规格,如:

塔吊、施工电梯、龙门吊、架桥机、汽车吊、焊机、钢筋加工机械等。

2.2.3.8合理选用模架体系,鼓励使用新型模板、架体(如:

铝合金模板、塑钢模板、工具式定型模板、碗扣、盘扣、轮扣、门架等),根据施工方案确定的周转次数和周转使用流程,确定分阶段进退场计划,制定使用过程中的维护保养计划,提升使用率。

2.2.3.9制定绿色施工培训计划,加强员工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意识的培养,定期组织学习有关绿色施工的政策、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导则及操作规程等。

2.3绿色施工实施方案

2.3.1编制内容

2.3.1.1编制依据:

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导则、施工图纸、施工组织设计和当地政府要求及企业相关管理规定。

2.3.1.2工程概况:

建筑类型、结构形式、基坑深度、高(跨)度、工程规模、工程造价、占地面积、工程所在地、计划开竣工日期等。

2.3.1.3绿色施工目标:

分别制定“四节一环保”的具体指标,并将指标值细化到各个施工阶段,相关指标应体现先进性,宜优于定额消耗指标的30%以上。

2.3.1.4组织机构及职责:

设置专门的组织机构,配备相应的管理人员(姓名、职务及职责)。

2.3.1.5“四节一环保”措施:

制定各阶段绿色施工技术措施。

2.3.1.6技术创新:

应用与绿色施工相关的新技术,鼓励开展自主创新。

2.3.1.7自评价管理:

制定绿色施工检查与评价计划,按绿色施工评价标准进行绿色施工要素评价、施工批次评价、施工阶段评价、验收评价。

2.3.1.8持续改进:

对施工自查与评价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制定纠偏措施,进行持续改进与完善。

2.3.2方案审批

项目负责人组织编制完成后,经企业相关部门审核、分管领导批准,报监理单位、建设单位审查后实施。

第三章绿色施工实施

3.1绿色施工过程管理

序号

关键活动

管理要求

时间要求

责任单位、人员

留存资料

相应表格

3.1.1

组织召开启动会

组织相关部门和人员召开绿色施工实施启动会,明确责任人、具体实施项及时间要求,并部署到分包管理层

提出方案评审后一周内

项目负责人

影像资料

3.1.2

组织培训与交底

对绿色施工实施方案和绿色施工标准进行培训与交底

实施前

项目技术负责人

SCLS-001

3.1.3

技术和资源准备

实施措施中涉及到的图纸、技术、施工资源、现场作业部位的配套准备工作

相关部门

/

3.1.4

组织过程实施

依据绿色施工实施方案组织开展现场绿色施工

全过程

3.1.5

过程管控

对绿色施工的实施及效果进行管控

3.1.6

自评价

按标准和绿色施工实施方案进行批次和阶段性评价

各阶段

要素评价及验收表

3.2环境保护实施措施及资料留存要求

按绿色施工评价标准,环境保护评价指标涉及控制项4项、一般项43项、优选项8项,各项现场实施要求及资料留存按下表实施。

评价指标

类别

现场实施要求

资料留存要求

3.2.1控制项4项

3.2.1.1

现场施工标牌应包括环境保护内容

控制项

施工现场应设置包括环境保护内容的标牌

3.2.1.2

施工现场应在醒目位置设环境保护标识

施工现场醒目部位是指主入口,主要临街面,有毒有害物品堆放地等

3.2.1.3

施工现场的文物古迹和古树名木应采取有效保护措施

工程项目部应贯彻文物保护法律法规,制定施工现场文物保护措施,并有应急预案

文物保护法律法规,制定保护措施及应急预案,现场保护措施影像资料

3.2.1.4

现场食堂应有卫生许可证,炊事员应持有效健康证明

卫生许可证必须在有效期内,所有厨房操作人员均需办理有效健康证明,在厨房内进行张贴公示

厨房内悬挂张贴,证件复印件

3.2.2一般项43项

3.2.2.1

资源保护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保护场地四周原有地下水形态,减少抽取地下水

一般项

降水施工宜采取缩短降水时间、使用止水帷幕、合理优化降水井分布点等措施,应对抽取的地下水存储使用,使用前要对地下水进行检测

降水方案,现场实施影像资料,水质监测报告,工程降水回收利用台账

2危险品、化学品存放应采取隔离措施

分别单独存放且地面应做硬化或防渗处理,并设置醒目的标识

管理制度及实施影像资料

3.2.2.2

人员健康应符合下列规定

1施工作业区和生活办公区应分开布置,生活设施应远离有毒有害物质

临时办公区和生活区距有毒有害存放地宜≥50m,若因场地不能满足要求时需要采取隔断措施

现场平面布置图中要有明确标识,现场实施影像资料

2生活区应有专人负责,应有消暑或保暖措施

专人负责生活区管理,室内应有消暑或保暖措施,如采取喷淋降温、吊顶、风扇、空调等措施

生活区管理制度

3现场工人劳动强度和工作时间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的有关规定

制定工人作息时间表,且要进行监督

现场工人作息时间表(要有项目部盖章及分包负责人签字)

4从事有毒、有害、有刺激性气味和强光、强噪音施工的人员应佩戴与其相应的防护器具

制定管理制度,配备符合要求的防护用品,并监督相关人员正确佩戴及使用

管理制度,交底,防护用具发放记录及现场实施影像资料

5深井、密闭环境、防水和室内装修施工应有自然通风或临时通风设施

施工时应预留通风口,采取风扇、鼓风机等设备加强通风,并设专人监护

专项施工方案,技术交底及现场实施影像资料

6现场危险设备、危险作业点应配置醒目安全标志

现场危险设备、危险作业点应设置醒目安全标志

7有毒有害作业场所应采取有效防毒、防污、防尘、防潮、通风等措施,应加强人员健康管理

根据不同的环境可采用防毒面罩、防尘口罩、防护目镜、防护服、防护鞋、排风扇、除湿等防护设施

8厕所、卫生设施、排水沟及阴暗潮湿地带应定期消毒

做好定期消毒,消毒台账必须有操作人员及负责人员签字

消毒台账及实施影像资料

SCLS-003

9食堂各类器具应清洁,个人卫生、操作行为应规范

制定食堂管理制度、负责人要定期巡查

食堂管理制度及实施影像资料

3.2.2.3

扬尘控制应符合下列规定

1现场应建立洒水清扫制度,配备洒水设备,并应有专人负责

采用洒水车或者设置喷淋装置等进行洒水降尘,并有专人负责记录

相关管理制度,洒水清扫台账(操作人签字,负责人确认签字),实施影像资料

SCLS-004

2对裸露地面、集中堆放的土方应采取抑尘措施

现场裸露地面要采取硬化、绿化等措施,集中堆放的土方要采取临时绿化或覆盖等措施

实施影像资料,施工现场扬尘监测记录

SCLS-005

3运送土方、渣土等易产生扬尘的车辆应采取封闭或遮盖措施

土石方运输车辆采用封闭运输措施,杜绝过程中的扬尘产生

实施影像资料

4现场进出口应设冲洗池和吸湿垫,应保持进出现场车辆清洁

施工现场大门内侧宜设置挡水带、排水沟、沉淀池、洗车槽、高压立体冲洗设施,吸湿垫可采用麻袋、棉毡等

5易飞扬和细颗粒建筑材料应封闭存放,余料应及时回收

现场设置专门封闭仓库,现场余料用密闭容器及时回收,不可在现场裸露放置,并有专人管理

6易产生扬尘的施工作业应采取遮挡、抑尘等措施

现场施工要采取遮挡或喷雾降尘等相关降尘措施

相关施工方案,技术交底及实施影像资料

7高空垃圾清运应采用封闭式管道或垂直运输机械完成

设置垃圾通道并有防尘措施;

无垃圾通道应采用施工电梯运输,严禁高空抛洒

高空垃圾清运记录,实施影像资料

SCLS-006

8现场使用散装水泥、预拌砂浆应有密闭防尘措施

搭设密闭防护棚并采用降尘措施

3.2.2.4

废气排放控制应符合下列规定

1进出场车辆及机械设备废气排放应符合国家年检要求

对进出车辆进行检查,没有经过国家年检的车辆不允许进入施工现场

进出车辆的年检标志照片

2不应使用煤作为现场生活的燃料

宜使用电能、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

3电焊烟气的排放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选用符合质量标准的焊条、焊材,推荐使用焊烟净化装置,设置集中焊接作业区

质量证明文件,实施影像资料

4不应在现场燃烧废弃物

严禁现场焚烧垃圾及其他可燃物,禁止现场熬制沥青

3.2.2.5

建筑垃圾处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建筑垃圾应分类收集、集中堆放

现场应设置可回收与不可回收垃圾池,应按属地要求进行垃圾分类;

建筑垃圾应随工程进度同步收集、同步分类及同步处置

建筑垃圾分类回收利用制度,各个实施阶段建筑垃圾收集,分类、处置的代表性影像资料

SCLS-007

2废电池、废墨盒等有毒有害的废弃物应封闭回收,不应混放

办公区设置专用回收箱进行回收,宜委托有资质的单位进行回收处置

回收处理台账,实施影像资料

3有毒有害废物分类率应达到100%

应建立有毒有害废物清单,要有分类回收及定期处理台账

SCLS-008

4垃圾桶应分为可回收利用与不可回收利用,应定期清运

生活垃圾桶设置可回收与不可回收,定期进行处置

5建筑垃圾回收利用率应达到30%

建筑垃圾分类回收,定期进行清理、回收利用

分类回收利用台账,每月进行一次利用率统计、汇总分析

6碎石和土石方类等应用作地基和路基回填材料

现场可利用的土石方类材料,应收集用作肥槽、地基及路基回填材料

产生量与实际利用量台账,实施影像资料

3.2.2.6

污水排放应符合下列规定

1现场道路和材料堆放场地周边应设排水沟

现场设置排水系统,确保排水通畅

施工现场排水平面布置图中体现,应注明污水、雨水排水沟位置及集水坑位置

2工程污水和试验室养护用水应经处理达标后排入市政污水管道

污水经处理达标后排放,定期对污水水质进行检测并形成检测记录

污水检测报告或PH试纸测试情况,实施影像资料

SCLS-009

3现场厕所应设置化粪池,化粪池应定期清理

现场厕所设置化粪池,应定期进行清理外运

化粪池定期清理台账,实施影像资料

SCLS-010

4工地厨房应设隔油池,应定期清理

厨房附近设置隔油池,定期进行清理,污水达标排放

隔油池定期清理台账,实施影像资料

SCLS-011

5雨水、污水应分开排放

分别设置雨、污水排水系统

3.2.2.7

光污染应符合下列规定

1夜间焊接作业时,应采取挡光措施

夜间许可焊接作业时,应采取遮挡等措施避免强光污染(可使用废旧模板等制作挡光牌)

2.工地设置大型照明灯具时,应有防止强光线外泄的措施

现场大型照明灯具应设置灯罩等防止强光外泄

3.2.2.8

噪音控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采用先进机械、低噪音设备进行施工,机械、设备应定期保养维护

优先采用低噪音的先进机械设备,同时要定期对机械设备进行维修保养

现场机械设备台账及资料,设备维修保养记录

2产生噪声较大的机械设备,应尽量远离施工现场办公区、生活区和周边住宅区

对现场各类易产生噪音的加工厂进行合理布置,远离施工现场办公区、生活区和周边住宅区,避免噪音污染

施工平面布置图中应进行明确

3混凝土输送泵、电锯房等应设有吸音降噪屏或其他降噪措施

设置隔音、降噪屏等有效的降噪措施

4施工噪音声强值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对各时段实施监测,并形成监测记录,应尽量减少夜间作业扰民

噪音监测记录,实施影像资料

SCLS-012

5吊装作业指挥应使用对讲机传达指令

吊装指挥作业,信号工等应配备对讲机

3.2.2.9

施工现场应设置连续封闭、能有效隔绝各类污染的围挡

施工现场及生活区宜采用可周转使用的围挡进行封闭

3.2.2.10

施工中,开挖土方应合理回填利用

就近原则选择弃土和回填土场,有条件的应进行土方平衡计算并合理利用

弃土场及回填土场平面位置示意图,土方平衡计算资料等

3.2.3优选项8项

3.2.3.1

施工作业面应设置隔音设施

优选项

混凝土浇筑时必须设置隔音措施,靠近居民区位置必须全部设置

3.2.3.2

现场应设置可移动环保厕所,并应定期清运、消毒

每200米或高层建筑每5-8层设置一座移动厕所,并应视实际情况进行增加,安排专人定时进行清理消毒

可移动厕所布置图,定期清理消毒台账,实施影像资料

SCLS-013

3.2.3.3

现场应设噪声监测点,并应实施动态监测

靠近敏感区(学校、医院、机关、住宅区等)应设置噪音监测点进行监测并做好记录

噪声监测点平面布置图,噪声监测记录

3.2.3.4

现场应有医务室,制订从业人员职业健康安全应急预案

设立医务室,配备基本医疗器具及药品

影像资料和从业人员职业健康安全应急预案

3.2.3.5

施工应采取基坑封闭降水措施

在坑底和基坑侧壁采用截水措施

降水方案,现场实施影像资料

3.2.3.6

现场应采用喷雾设备降尘

在围挡、道路、基坑、楼层等位置设置喷淋装置

3.2.3.7

建筑垃圾回收利用率应达到50%

3.2.3.8

工程污水应采取去泥沙、除油污、分解有机物、沉淀过滤、酸碱中和等处理方式,实现达标排放

设置中水处理系统

设备证明、水质检测报告

3.3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实施措施及资料留存要求

按绿色施工评价标准,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评价指标涉及控制项2项、一般项14项、优选项8项,各项现场实施要求及资料留存按下表实施。

3.3.1控制项2项

3.3.1.1

应根据就地取材的原则进行材料选择并有实施记录

根据就地取材的原则,选择距项目部500公里以内的材料生产厂家,其中70%以上的材料优先选择在200公里之内

材料进场记录,各材料生产厂家分布图(以地图形式表现与项目部位置关系),各材料生产厂家信息一览表(注明厂家名称、材料名称、地址、与项目部运距等)

SCLS-014

3.3.1.2

应有健全的机械保养、限额领料、建筑垃圾再生利用等制度

应制定详细的机械保养、限额领料、建筑垃圾再生利用等制度

机械保养、限额领料、建筑垃圾再生利用等制度等各相关制度齐全

3.3.2一般项14项

3.3.2.1

材料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

1施工应选用绿色、环保材料

建立合格供应商档案库,应采购绿色环保材料:

符合GB50325要求、符合GB18580~18588的要求

相关方案,材料进场记录,相关合格证明、检测报告(如混凝土外加剂、油漆、涂料、砌块、隔墙等),相关影像资料

2临建设施应采用可拆迁、可回收材料

临建设施采用可周转、保温隔热性能好的板房、集装箱房等

相关材料合格证明,影像资料

3应利用粉煤灰、矿渣、外加剂等新材料降低混凝土和砂浆中的水泥用量;

粉煤灰、矿渣、外加剂等新材料掺量应按供货单位推荐掺量、使用要求、施工条件、原材料等因素通过试验确定

通过检查控制混凝土配合比

项目部施工用混凝土配合比

3.3.2.2

材料节约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采用管件合一的脚手架和支撑体系

应使用销键型(盘扣、轮扣、承插)、碗扣、门架等管件合一的脚手架和支撑体系

施工专项方案,技术交底,实施影像资料

SCLS-015

2应采用工具式模板和新型模板材料,如铝合金、塑料、玻璃钢和其他可再生材质的大模板和钢框镶边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