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击分压器校准规范.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494542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212.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冲击分压器校准规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冲击分压器校准规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冲击分压器校准规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冲击分压器校准规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冲击分压器校准规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冲击分压器校准规范.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0页
冲击分压器校准规范.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0页
冲击分压器校准规范.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0页
冲击分压器校准规范.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0页
冲击分压器校准规范.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0页
冲击分压器校准规范.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0页
冲击分压器校准规范.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0页
冲击分压器校准规范.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0页
冲击分压器校准规范.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0页
冲击分压器校准规范.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0页
冲击分压器校准规范.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0页
冲击分压器校准规范.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0页
冲击分压器校准规范.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0页
冲击分压器校准规范.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0页
冲击分压器校准规范.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0页
亲,该文档总共3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冲击分压器校准规范.docx

《冲击分压器校准规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冲击分压器校准规范.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冲击分压器校准规范.docx

冲击分压器校准规范

冲击分压器校准规范

1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额定电压lOOkV及以上的,测量雷电冲击波和操作冲击波的新制造、使用中及修理后的冲击分压器的校准。

2引用标准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16927.1-1997高电压试验技术第一部分:

一般试验要求

GB/T16927.2-1997高电压试验技术第二部分:

测量系统

3术语和定义3.1雷电冲击波(lightningimpulse)

由于绝缘击穿放电产生的波前时间20ys以下的瞬时电压脉冲,其典型的波形如图1所示。

图1雷电冲击波

3.2操作冲击波(switchingimpulse)

山于电路中电流和电压的突然变化(如开关操作)产生的波前时间20us以上的瞬时电压脉冲。

其典型的波形如图2所示。

注:

研究表明,电力设备承受的冲击电压波形接近双指数波,双指数波的波形曲线为:

w(r)=A(e^a/-e^)o

3.3雷电冲击波波前时间Ti(fronttimeofalightningimpulseTj

T:

为视在参数,定义为雷电冲击波波前30%峰值点与90%峰值点(图1中A、B两点)之间的时间间隔的1.67倍。

如波前有振荡,则首先作出振荡波的平均曲线,并按前述的定义确定A、B两点。

3.4雷电冲击波视在原点(virtualoriginofalightningimpulse)

超前于波形中A点对应的时刻0.的瞬间,即图1中O’点。

在线性坐标中为通过A、B

两点的直线与时间轴的交点。

3.5雷电冲击波半峰值时间T?

(timetohalfvalueofalightningimpulseTj雳电冲击波的视在原点与电圧下降到峰值一半瞬间的时间间隔,如图1所示。

图2操作冲击波

3.6操作冲击波波前时间Tp(timetopeakofaswitchingimpulseT?

)操作冲击波从实际原点到电压达到峰值瞬间的时间间隔。

3.7操作冲击波半峰值时间T2(timetohalfvalueofaswitchingimpulseT2)操作冲击波从实际原点到到第一次下降至半峰值瞬间的时间间隔。

3.8实验响应时间T(experimentalresponsetimeT)

单位值i减去单位方波响应作为被积函数,从视在原点a到无穷大时间的积分。

3.9过冲P(overshootB)

单位方波响应超出单位值1的数量,用厅分比表示。

4概述

冲击电压试验用于检验电气设备耐受雷电过电压和操作过电压的绝缘强度。

测量冲击电压通常使用冲击分压器把一次侧的高电压按比例变换为二次侧的仪表电压。

冲击分压器在结构上可分为电阻型分压器和阻尼电容型分压器两大类。

电阻型分压器选用温度系数很小的电阻丝在绝缘支架上用无感绕法制成,电阻值一般不超过50kQ,适用于测量lOOOkV以下的冲击电压。

阻尼电容型分压器山多个电容与电阻串联组成,串联后的电容量一般不大于lOOOpF,串联总电阻典型值为1000Qo冲击电压在回路中产生的振荡大部被电阻所阻尼。

冲击分压器的电阻和电容元件固定在充油或充气的绝缘套管内,必要时使用均压环和屏蔽电极使各元件所处的电场尽量均匀。

冲击分压器的二次电压经同轴电缆输出,并在分压器的二次电圧输出端吊入电阻与同轴电缆实现阻抗匹配。

5通用技术要求

5.1冲击分压器器身应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底座,绝缘套管,均压环结合牢靠,无松动。

5.2冲击分压器底座应有供同轴电缆连接的同轴电缆插座,装配同轴电缆插头后可以经电缆输出二次电压。

同轴电缆应与分圧器配套使用,在分压器侧必须进行阻抗匹配。

5.3冲击分压器底座上应有供接地用的端子,在顶部应有供连接一次导线用的端子,端子螺杆直径不小于12mm。

5・4冲击分压器底座上应有铭牌标志,内容应包括:

——型号规格;

——额定一次电压;

——额定分压比;

——分压比误差(或准确度等级);

——分压器高压臂总电阻值或总电容值;

——同轴电缆的特性阻抗。

6计量性能要求

6.1冲击分压器额定一次电压应不低于lOOkV。

6.2冲击分压器额定分压比的倒数与额定一次电压的乘积应不大于2000Vo

6.3冲击分压器实际分压比与额定分压比的偏差应不大于±1%。

6.4冲击分压器响应时间应不大于100nso

6.5冲击分压器在峰值附近的振荡幅度应不大于峰值的5亂

6.6同轴电缆的特性阻抗应是实数,且接近等于50Q、75Q标准值中的一个。

7校准条件

7.1环境条件

7.1.1大气条件

环境气温5°C〜35°C,相对湿度30%〜80乩气压不小于98kPa,大气中无腐蚀性物质。

7.1.2场地条件

在与被校分压器器身高度相当的周边范围内,除测量引线外应无其它物体。

在分压器顶部超出器身高度1/3范围内,除高压引线外应无其它物体。

7.1.3接地条件

冲击分压器的接地回路应使用宽度不小于0.3m的铜、铝金属带或金属箔,接地回路应在一点接地。

7.1.4高压引线

校准时被校分压器使用的高压引线应与经常性使用的高压引线相同。

7.1.5电源条件

试验场所的供电电源频率为(50±0.5)Hz,电压(220±10)V,电压波形失真度不大于5%o

7.1.6电磁干扰

在设备接通电源后,试验场所各种频率的干扰磁场不大于400A/m,干扰电场不大于lkV/mo

7.1.6机械振动

试验地点应无可察觉的机械振动。

7.2校准用设备

7.2.1标准冲击分压器

校准使用的标准冲击分压器的额定电压应不低于被校分压器额定电压的1/5,配用同轴电缆后的输岀分压比(含终端衰减器)应与被校分压器配用同轴电缆后的输岀分压比接近,偏差不大于±5%。

标准冲击分压器在配用同轴电缆下的分压比误差应不大于土0.2%,实验响应时间不大于25ns,响应时间的标定误差不大于±5ns,过冲不大于15%。

7.2.2数字记录示波器或暂态记录仪

校准使用的数字记录示波器或暂态记录仪应有两个性能相同的输入通道,在输入电压50V〜500V,频宽100MHz的量程内幅值采样分辨率不超过±0.2%,幅值测量误差不大于±1%,时标误差不大于±1%,釆样信号能通过内置或外设数字处理器进行分析计算。

7.2.3直流欧姆表或电容测量仪器

直流欧姆表应有可测量lkQ〜100kQ的量程,测量准确度不低于1%O电容测量仪或高压电容电桥应有可测量100pF〜lOOOOpF的量程,测量准确度不低于l%o

7.2.4高频阻抗电桥

高频阻抗电桥的测量频率应有500kHz〜5MHz频段。

量程应包括1Q〜1000Q范圉。

准确度不低于2级。

7.2.5冲击电压发生器

校准使用的冲击电压发生器,应能产生符合GB/T16927.1的标准雷电波和标准操作波,视在波前时间分别为0.84uS〜1・2US和17.5us〜25Ps,视在半峰值时间分别为50ns〜65us和2500ns〜3250us。

冲击波的输出幅值应不小于被校分压器额定电压的1/5,叠加在波峰附近的振荡波频率不大于500kHz,振幅不大于指数波峰值的5%o

8校准项□和校准方法

8.1冲击分压器校准项口见表2表2冲击分压器校准项口

内容

新制造

使用中

修理后

外观及标志检查

+

+

+

高压臂电阻值或电容值测量

+

+

输出端口阻抗测量

+

+

同轴电缆特性阻抗测量

+

雷电冲击电压校验

+

+

+

指数波响应校验

+

+

操作冲击电压校验

+

+

+

响应时间和振荡幅度计算

+

+

注:

表2中标有+栏为必须进行的试验项L1,标有一栏为不作要求的试验项LK

8.2外观及标志检查

检查用訂测方法按表3进行。

表3外观检查记录

检查项目

要求

检查结果

设备完整性

分压器底座、同轴电缆插座、绝缘套管,均丿玉环完好,结合牢靠,无松动。

一次端子和接地端子

有专用端子且螺杆直径不小于12mm。

铭牌标志

额定一次电压

额定分压比

分压比误差(准确等级)

高压臂总电阻值或总电容值

同轴电缆的阻抗

&3分压臂电阻值或电容值测量

电阻型分圧器可使用直流欧姆表测量,阻尼电容型分压器可使用电容测量仪或高压电容电桥测量。

测量时应断开一次回路,保持接地回路不变。

使用高压电容电桥测量时应使用反接线法。

测量值釆用统计平均方法处理。

8.4输出端口阻抗测量

测量时一次引线接地,被校分压器二次侧同轴电缆输出端口与地之间的阻抗用高频阻抗电桥或测量仪测量,使用频段为500kHz〜5MHz。

测量值采用统计平均方法处理。

8.5同轴电缆特性阻抗测量

测量时使用高频阻抗电桥或测量仪,使用频段为500kHz〜5MHz。

分别测量电缆终端短路时的电感Lc和终端开路时的电容G,电缆的波阻抗Zc按下式计算:

测量值采用统计平均方法处理。

8.6雷电冲击电压校验

校验时使用冲击电压发生器产生相当于标准分压器额定电压80%〜100%的标准雷电冲击波,施加到被校分压器和标准分压器上,分别测量它们的输出。

试验时可以使用有适当电容值的试品参与调波,使视在波前时间为0.84uS〜1.2US,视在半峰值时间为50us〜65uSo试验场地布置应使被校分压器与标准分压器的拓压引线均从顶部向上引出,标准分压器和被校分压器高压引线在水平面的投影应接近直角,偏差不大于10。

o根据实验室情况可在图3中选用其中一种布置。

设备之间的距离应满足7.1.2条要求。

D。

O

Do

ODo

图3冲击分压器校准时设备平面布置

图中:

G—冲击电压发生器0—试品或调波阻抗

D-被校分压器Do-标准分压器

标准和被校分圧器的二次输出经配套的同轴电缆送到双通道数字记录示波器或暂态记录仪。

数字记录示波器或暂态记录仪录下的雷电冲击电圧波形经过釆样得到数字量,再对采得的数字量按参数的定义进行处理及计算,可得到波前时间,半峰值时间,峰值电压(电压折算到一次)等参数测量值。

以被校分压器测得值减去标准分压器测得值作为误差值并填入记录表,试验次数为3次。

然后交换输入通道重复测量3次。

8.7指数波响应校验

在雷电冲击电圧校验后,保留波头电阻,把波尾电阻调整为标准操作波的波尾电阻。

校验时使用冲击电压发生器产生相当于标准分压器额定电压80%〜100%的近似指数波,根据数字记录示波器或暂态记录仪录下的指数波形,幅值归一化后,把视在原点叠合并计算两路波形的上升沿所夹面积,得到响应时间差并填入记录表,试验次数为3次。

然后交换输入通道重复测量3次。

8.8操作冲击电压校验

在指数波响应校验之后,调试冲击电压发生器产生波前时间17.5us〜25us,视在半峰值时间2500us〜3250us的标准操作冲击波,峰值电压为标准分压器额定电压的70%〜100%。

根据数字记录示波器或暂态记录仪录下的操作冲击电圧波形,对采样得到的数字量按参数的定义进行处理计算,得到波前时间,半峰值时间,峰值电压(电压折算到一次)等参数测量值。

以被校分圧器测得值减去标准分压器测得值作为误差值并填入记录表,试验次数为3次。

然后交换输入通道重复测量3次。

8.9实验响应时间和振荡幅度比计算

测得的被校分压器和标准分压器指数波响应时间差加上标准分压器的实验响应时间作为被校分压器的实验响应时间。

在被校分圧器和标准分压器测得的雷电冲击波图上求出叠加在双指数波峰值附近的振荡幅值。

取两者之差与峰值幅度之比作为被校分压器的振荡幅度比。

9校准数据处理及校准结果

9.1校准数据处理

9.1.1校准数据填入表4,并进行统计处理。

表4校准数据记录表

项目:

高压臂电阻值或电容值测量

标准仪器名称

型号

编号

证书号

检定(校准机构)

有效期

测量序号

1

2

3

4

5

6

平均值

标准差

测量结果

项Lh输出端口阻抗测量

标准仪器名称

型号

编号

证书号

检定(校准机构)

有效期

测量序号

1

2

3

4

5

6

平均值

标准差

输出阻抗

项目:

同轴电缆特性阻抗测量

标准仪器名称

型号

编号

证书号

检定(校准机构)

有效期

测量序号

1

2

3

4

5

6

平均值

标准差

终端短路(5)

终端开路(Cc)

Zc

项目:

雷电冲击电压校验试验电压:

kV

标准仪器名称

型号

编号

证书号

检定(校准机构)

有效期

测量序号

1

2

3

4

5

6

平均值

标准差

峰值电压误差

波前时间误差

半波时间误差

响应时间

振荡幅度

振荡频率

项目:

指数波响应校验试验电压:

kV

标准仪器名称

型号

编号

证书号

检定(校准机构)

有效期

测量序号

1

2

3

4

5

6

平均值

标准差

响应时间差

项目:

操作冲击电压校验试验电压:

kV

标准仪器名称

型号

编号

证书号

检定(校准机构)

有效期

测量序号

1

2

3

4

5

6

平均值

标准差

峰值电压误差

波前时间误差

半波时间误差

9.1.2按第8条给出的方法计算被校分压器同轴电缆特性阻抗,雷电冲击波和操作冲击波的峰值测量误差,波前时间误差,半峰值时间误差以及响应时间和振荡幅度比。

9.1.3被校准冲击分压器的分压比误差按雷电波和操作波分别计•算。

其数值等于雷电冲击波和操作冲击波的峰值测量电压误差与峰值电压之比,即岂=凹二凹,式中n为分压比,

nU、kU2

匕为一次电压峰值,k为标准分压器的分压比,G为数字测量仪测得的山标准分压器同轴电缆输入的峰值电压。

9.2校准结果

校准结果应在校准证书或校准报告上反映。

校准证书或报告至少包括以下信息:

a)标题,如“校准证书”或“校准报告S

b)承担校准任务的实验室名称和地址;

c)校准地点;

d)证书或菽备的唯一性标识(如编号)。

每页及总页数的标识;

e)申请校准单位名称及地址;

f)被校冲击分压器的主要技术参数及编号;

g)校准日期;

h)校准依据的技术规范;

i)校准用标准仪器设备的准确度、证书号、检定(或校准)单位和有效期限;

j)校准环境的描述;

k)按第8条内容给出校准结果及测量不确定度(测量不确定度的评估见附录);

l)校准证书或校准报告签发人的签名及日期;

m)校准结果仅对被校对象有效的声明;

n)未经承担校准任务的实验室批准,不得部分复制证书或报告的声明。

10校准间隔

新制造和修理后的冲击分压器,校准间隔为两年。

使用中的冲击分压器,如果连续两个校准间隔的数据在统计误差之内,校准间隔可以延长到五年。

附录A

电阻型冲击分压器二次匹配特性

设电阻分压器低压臂电阻值为R:

同轴电缆特性阻抗为Zc,设同轴电缆无畸变,Zc为实数。

信号传输釆用始端匹配,终端开路方式,在同轴电缆芯线与分压器二次输出端之间接入匹配电阻Rc=Zc-R:

o

均匀长线的微分方程为:

 

对均匀线方程用拉氏变换方法求解,代入边界条件后得到拉氏算子方程。

方程中&和L对应x=0,U:

和匚对应x=/,R取流入方向,L取流出方向。

令y(P)=J(D+/£)(go+"C())‘

”2(〃)

人(卩)」号~shylchylH/2(p)

Lzc」

终端开路时于是有:

U{{p)=chylU2(p)h(P)=—shylU2(p)

入端阻抗为:

Z(〃)=5"=Zcethyl当电压U施加到分压比为k的电阻分压器时,同轴电缆入端电压为:

U(/?

)ethyl_U(/?

kl+cth/lk

同轴电缆终端电圧为:

…)=0巴二出1—二出严

chylkshyI+chylk

如果使用无畸变传输线,则有2=血",于是

yl=y[L^I(P+S)=-(p+3)=T(p+3)=Tp+r3

式中v=为电磁波在同轴电缆的波速,r=-为电磁波在电缆中传输时间。

于是有:

J厶)c°v

上式表明,传输线的损耗使分压器系统的分压比增加f"a(l+r5)倍,传输过程使信号发生时延,结果始端的信号由/(/)变为终端的e~^f(t-T)o

终端接电阻R二Zc匹配时,/2(仍=佟上!

,于是有:

U{(p)=chylU2(p)+shylU2(p)

h(P)=¥-必X〃2(P)+J-。

妙/—(P)

入端阻抗为:

z(p)=^22=zc

A(p)

当电压U施加到分压比为k的电阻分压器时,同轴电缆入端电压为:

S(p)二警

同轴电缆终端电压为:

S心如.―1—空严

-2kshyl+chyl2k

计算表明,同轴电缆在两端匹配情况下,信号在传输线的衰减和时延情况与终端开路情况相同。

只是分压比等于终端开路时的两倍。

附录B

阻尼电容型冲击分压器二次匹配特性

设阻尼电容型冲击分压器低压臂电容量为C-阻尼电阻值为R:

o始端匹配时,在分压器输出端串入匹配电阻Rc,使Rc+RfZc。

终端开路时LfO,于是有:

Ux{p)=chylU2(p)

入端阻抗为:

Z(/7)=纠巴=Zccthyl

人(〃)

C2pZcchyl

shyl+C2pZc(shyl+chyl)

当电压U施加到分压比为k的阻尼电容型分压器时,同轴电缆入端电压为:

U()_"(〃)・qpZcdhYl_U(p)

17kl+C2pZc(\+cth/l)k

同轴电缆终端电压为:

U()_5(p)_u(p)JZf_U(p)2C2〃Zf

27"chyl厂sh/l+C2pZc(shyl+chyl)k\+2C2pZc-e^2yl

如果使用无损传输线,则有ro=^()=0,5二0,于是:

X=J厶)G)/p二£〃二丁”

式中“为电磁波在同轴电缆的波速,r=-为电磁波在电缆中传输时间。

并令

Jl()c()v

r0=C2Zc,即有:

2"

1+2久〃一产"

当输入为阶跃波时,响应为:

以)的极点是"因此从)*岛=丄

上式表明,在采用无损同轴电缆,阻尼电容型分压器始端匹配,终端开路时,分圧器系统的分压比与电阻型相比增加了

(1+仝)倍。

C。

/为电缆芯线与屏蔽之间的电容。

Cj

Zc+Zr(1+

C2p%P

终端接电阻R二Zc和电容C毛匹配时,0〃)="W;=5";,于是有:

UKp)=chylU2(p)+E/"

 

入端阻抗为:

z(p)=岁2=Zc•严

/,(/?

)shyl(\^-—)+chyl

SP

当电压U施加到分压比为k的阻尼电容型分压器时,同轴电缆入端电压为:

〃S=出如=细型

同轴电缆终端电圧为:

当输入为阶跃波时,响应为:

u,(p)的极点是P二0,因此“,(/)=,•一三一=—L1--

■■k72k(l+第)

上式表明,在采用无损同轴电缆,阻尼电容型分压器两端匹配时,分压器系统的分压比与电阻型相比增加了

c1

(1+出)倍。

C訂为电缆芯线与屏蔽间的电容。

2C?

附录C

串级冲击测量系统的方波响应特性

冲击测量系统山阻尼电阻、高压引线、冲击分压器、匹配阻抗、同轴电缆、冲击示波器和冲击峰值电圧表组成。

如果不考虑信号的空间效应,系统中的每个单元都可以视作四端网络,信号从串级系统的输入端进入,顺序经过各个串级网络到达输出端,前一个网络的输出电压是下一个网络的输入电压。

用电压、电流和传输网络参数的象函数表示第N个网络的电路方程为:

5(〃)]=「九(P)dv(")]卜_Av(P)JLg(“)DV(P)J[_/

其中I、•为流入方向,为流岀方向。

设传输终端所接负荷阻抗为ZjV+I(/7),则终端电流为:

Z®+](p)

于是有:

UN(p)=去("Mw+By(p)•

输入阻抗为:

Z()_Zg(叽'(〃)+%/”

ZnN”Cn(P)+Dn(P)

当入端电压为UN(p)时,出端电压为:

这样可以计算得到第N个网络的输入阻抗ZjV(/9),电压传递函数Hg)参数。

仿照第N个网络的传递函数计算方法,用Z,v(〃)的值可求得第N-1个网络的入端阻抗

Zg(〃)和电压传递函数H.W如果第一个网络输入电压为6("),串级系统的输岀为:

un^\(P)=u\(P)(P)^2(P)*……・Hn(P)=U\(p)H(p)

式中UnM为输出电压,S(p)为输入电压,H(p)为各传递函数/(〃)的乘积。

设g(t)是

Um(p)的归一化源函数,如L为归一化象函数,根据冲击测量系统实验响应时间的pH(0)

定义,此测量系统的实验响应时间为:

于是

»/

Th=J[l_g(r)M二帆J[1-g(f)]力

00

-lim[/?

•1[*W(“)]Tim[i"(/"]Tim[pW(p)]f

"topp"toppto

T__恤H'(P)__H'(O)一H;(0)H;(0)H;(0)H;(0)

"zH(0)H(0)0(0)比(0)H3(0)比(0)

即:

ThT{+T2+T3++Tn

其中

T厂为各传递函数的方波响应时间。

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