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韵学名词解释整理.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496948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507.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音韵学名词解释整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音韵学名词解释整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音韵学名词解释整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音韵学名词解释整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音韵学名词解释整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音韵学名词解释整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音韵学名词解释整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音韵学名词解释整理.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音韵学名词解释整理.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音韵学名词解释整理.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音韵学名词解释整理.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音韵学名词解释整理.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音韵学名词解释整理.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音韵学名词解释整理.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音韵学名词解释整理.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音韵学名词解释整理.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音韵学名词解释整理.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音韵学名词解释整理.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音韵学名词解释整理.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音韵学名词解释整理.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音韵学名词解释整理.docx

《音韵学名词解释整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音韵学名词解释整理.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音韵学名词解释整理.docx

音韵学名词解释整理

音韵学名词整理

第1章:

绪论

1、音韵学:

分析研究汉字字音及其历史演变的一门学科。

它是专门研究汉语的语音系统的,属于历史语音学范畴。

音韵之学细分为今音学、古音学、等韵学,后来又增加北音学,即近代语音学。

2、小学:

中国古代研究语言文字的学问。

这个名称起源很早,最初“小学”即最基础的学问,与今含义没有多大差别;到了汉代开始把研究文字的学问叫“小学”,文字研究包括字音、字形、字义;而至晚到唐宋时,“小学”又细分为三个门类:

文字之学、训诂之学、音韵之学;再经过元明清,我国的文字、音韵、训诂之学又有很大发展,清人编《小学考》,把“小学”分为四类,文字、声韵、训诂、音义。

3、古音学:

与“今音学”相对,研究对象是先秦两汉的诗歌韵文,以《诗经》用韵为主要根据,并结合形声字,研究上古时期的语音系统的音韵学部门。

4、今音学:

又称“广韵学”,以《切韵》系韵书为对象,研究南北朝到隋唐时代的语音系统的音韵学部门。

5、等韵学:

以宋元以来的等韵图为研究对象,最初分析韵书中反切,即韵书语音(声、韵、调)系统。

唐宋金元时期只称“切韵之学”或“切韵法”,明初以后,才叫“等韵”(《七音略》、《韵镜》)。

到清代,音韵学家又利用等韵去研究古韵,所以等韵学可以说是中国古代的普通语言学/中国特有的传统的语音学

6、北音学:

以元代《中原音韵》系统的韵书和分析近代语音的等韵图为对象,建立一门“近代语音学”(“北音学”)。

 

第2章:

音韵学的基础知识

1、反切:

“反切”是一种注音方法,它是用两个汉字注出另一个汉字的读音,这也是中国古代对汉字字音结构的分析。

反切的基本原理是上字取声,下字取韵(包括调)。

反切上字(如“当”)也简称为切上字,反切下字(如“孤”)也简称为切下字,“都”则称为被切字。

约在东汉的后期九创造了反切这种注音方法。

“反切”早期不用“切”字,只叫“某某反”或“某某翻”,自唐代宗大历以后,因为唐朝统治者害怕老百姓起来造反,忌讳这个“反”字,才将“反”字改为“切”字。

但“反”和“切”意义是相同的,都是“反覆切摩”的意思。

2、切上字、切下字:

由于古书是直排上下书写的,所以前一字被称为“切上字”,后一字被称作“切下字”。

由于时代局限,古代反切上下字用字都很不规范。

第三节关于声纽的概念

3、声紐:

在传统的音韵学上,声母简称为“声”,又叫“纽”,或者合起来叫“声纽”。

“纽”就是枢纽的意思,古人认为声母在一个字音里是关键,是中心,其实有的字音就没有声母。

在汉语字音里,真正必不可少的成分还是韵腹和声调。

不过这个名称倒也说明了古人为什么把声母叫做“声纽”的道理,就是取其声音之枢纽的意思。

表示声母的名称还有“字母”(声母的代表字),“声类”(一般是指反切上字的分类)。

最早提到“纽”的文献是唐代孙愐的《唐韵·序》。

4、字母:

声母代表字为“字母”。

“字母”不同于反切尚自,它是比较固定的用字。

古代音韵学家将他们分析汉语声母所得出的所有声母的代表字,即“字母”,按照五音分类列成一个表,即字母表。

5、三十六字母:

三十六字母是宋朝韵图上用来代表中古汉语的声类的字母系统。

“字母”即声母的代表字。

旧传为唐末沙门守温所创的三十个声母代表字。

宋朝无名氏将守温三十字母进行扩充,形成三十六字母。

初步反映了唐宋时期的语音系统。

人们可以通过这一套字母追溯上古的声母系统,也可以由此研究现下的方言语音以及用来说明语音发展的规律。

这三十六个字母实际上是宋人根据唐末三十字母(见《守温韵学残卷》)增补而得,反映的是宋朝时候的语音系统。

6、五音:

传统音韵学从发音部位上将声母分析为五音,即:

喉、牙、舌、齿、唇。

此外舌音又分舌头、舌上,齿音又分齿头、正齿;后来又加上半舌、半齿,于是就有七音、九音的概念。

守温三十字母和宋人三十六字母就已经按照五音进行分析字母的发音部位了。

7、清浊:

从语音学上来看,清与浊涉及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声带颤动不颤动。

明代音韵学家方以智所谓用力的轻重,也许是指的声带的作用。

发音时声带颤动就是重,即浊音;声带不颤动就是轻,即清音。

二是送气不送气。

音韵学上所谓“初发声”(清)是指不送气,“送气声”(浊)是指送气。

此外,它还涉及阴和阳,这是指声调的阴阳。

阴调为清,阳调为浊。

关于清浊,古代还有更细的分类,“清”又分为“全清”和“次清”,“浊”也分为“全浊”和“次浊”。

“全清”:

不送气、不带音的塞音、塞擦音、擦音

“次清”:

送气、不带音的塞音、塞擦音、擦音

“全浊”:

带音、不送气的塞音、塞擦音、擦音

“次浊”:

带音的鼻音、边音、半元音

在音韵学上,“全清”--可以单说“清”;“全浊”—可以单说“浊”

因而,“清浊”的概念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广义:

“清”包“全清”、“次清”;“浊”包“全浊”、“次浊”

狭义:

“清浊”→“全清”、“全浊”/“次浊”→“清浊”(《韵镜》)

8、声类:

是指反切上字的分类。

清代陈澧最先进行这项工作,他在《切韵考》中将归类后的每一类省称作“声类”如:

都类:

都丁多当德冬

这些反切上字同代表[t]这个声母。

称作“都”类。

陈澧分为40类,黄侃分为41类,高本汉、白涤洲分为47类,曾运乾、陆志韦、周祖谟分为51类、赵元任、李方桂分为37类。

第四节关于韵母的概念

9、韵、韵母、韵类、韵部、韵目、韵摄

(1)韵:

是包含了韵腹、韵尾、声调的单位;韵与韵母是不同的,韵只要求韵腹、韵尾相同,而韵母还要区别韵头,因此韵的概念比韵母的概念要大。

但是韵和韵母的区别除了不计韵头介音之外,还有一点不同,那就是,韵还要区别声调,而韵母则不需要区别声调。

(2)韵母:

一个音节中声母之后的音质成分。

韵母可以进一步分析为“韵头”(介音)、“韵腹”(主要元音)和“韵尾”三部分。

(3)韵类:

在音韵学上,韵类本来是指韵书中反切下字的分类(声类则是反切上字的分类)。

在韵书中,每个韵下都用了许多反切下字,这些反切下字表示每一个韵里的不同韵母。

如《广韵》的东韵,反切下字就分成两类。

这就是说,韵类不仅区别韵头,而且还要区别声调,可见韵类是关于韵的最小的一个概念了。

(4)韵部:

和韵类相反,如果不区别声调也不区别介音,只是韵腹(主要元音)和韵尾相同,这就是韵部。

韵部是比韵母和韵更大的概念。

比如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讲《诗经》用韵就分古韵为二十九个韵部。

每一个韵部都中都包括那些韵腹(主要元音)和韵尾相同的字。

《广韵》分二〇六韵。

而在上古,仅有二十九或三十个韵部。

(5)韵目:

韵书里的韵的标目,就是韵的代表字。

比如《平水韵》里的平声先韵,它包括现代读[an][uan][ian][yan]等韵的许多字,如“先、烟、玄”等。

这些同韵字中的任何一个都可以拿来作为这个韵的代表字,而传统韵书上习惯用了“先”字,并将这些同韵字称做“先韵”,“先”就是一个“韵目”。

《广韵》二〇六韵,就用了二〇六个代表字作韵目,这二〇六韵的代表字就叫“韵目”。

所以“韵目”实际上和韵是一致的。

(6)韵摄:

P38

一个比韵部更大的单位。

它指主要元音相近、韵尾相同的一组“韵”。

比如,“效摄”包括“豪、肴、宵、萧”四个韵部(包含其平行的上去声韵,一共是十二个韵)。

所以韵摄在关于“韵”的概念中,是个最大的概念。

10、开合:

P38(在音标输入中泪洒桌面)

音韵学根据韵头的不同,把韵母分为“开”“合”两大类。

合(即合口)是指韵头是[u]或者韵腹是[u]的韵母,但是在古代,[i]和[u]可以同时做韵头,(以i和u同时做介音的也算合口);反之都归为“开”。

也就是说,韵母中只要有[u]的就是合口呼,没有的就是开口呼。

古代开合口的不同,实际上就是圆唇/不圆唇的区别。

等韵图在处理开合问题的办法就是分成两个图

11、阴声韵:

无韵尾和以元音为韵尾的韵母。

阳声韵:

以鼻辅音[-m][-n][-ƞ]为韵尾的韵母。

入声韵:

以塞音[-p][-t][-k]为韵尾的韵母。

这里所谓“阴声韵”和“阳声韵”的区别,完全是从韵尾着眼的,跟声调的分阴阳(如阴平、阳平)毫无关系。

12、对转、旁转:

P43

汉语语音演变的一种规律。

是指在主要元音保持相同的条件下,韵尾发生阴声韵、阳声韵、入声韵之间的变化。

从阴声韵→阳声韵/阳声韵→阴声韵,只是韵尾发生变化,主要原因一般是必须相同的,这样统称为“阴阳对转”。

另外还有韵尾保持相同的条件下,主要元音的发音部位发生变化,叫“旁转”。

其中“对转”的现象尤其普遍,古代称作“阴阳对转”,之所以不叫“阴阳入对转”,是因为古人把入声韵归到阴声韵里。

第五节关于声调的概念

13、四声:

古代指平声、上声、去声、入声;现代普通话四声指阴平、阳平、上声、去声。

14、调类:

是指某一种语言或某一种方言里的字调归类的情况,即按照实际读音分类归纳的结果/声调的语言中声调的类别。

古汉语的调类有四个,就是平声、上声、去声、入声。

普通话的调类有五个,就是阴平、阳平、上声、去声、轻声。

15、调值:

有声调的语言中各调类的实际读法,即字音的高低升降。

两个不同的方言,字调的分类法(调类)可以相同,但每一调类的实际读法(调值)却可以不同。

如北京语音的阴平读高平调,天津话的阴平读低平调。

16、四角标调法:

古代一种标注声调调类的方法。

利用在一个汉字的四个边角处标上符号的做法来进行标类。

(区别于五度标记法)

17、舒促:

从另一角度给四声分的类:

平上去三声总称为舒声,入声单称为促声。

舒,是舒缓的意思,平上去三声相对于入声来说音节比较长,所以叫舒声;

促,是急促的意思,入声有塞音韵尾,音节短促,所以叫促声。

舒促同时也是阴声韵、阳声韵、入声韵之间的区别。

因为在区别这三类韵尾的时候,阴声韵和阳声韵只有平上去三种调类;入声调即属于入声韵。

18、平仄:

是诗韵当中的概念,平,是平声;仄,是上去入三声的总称。

诗韵里把平声跟仄声相对看待,诗的格律主要由平仄来决定。

19、曲部六韵:

是在阴、阳、入三分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而得。

因为是明代戏曲理论家沈宠绥为分析元曲押韵的韵部而设立的,故称为曲韵六部。

沈氏把韵尾分成六类:

鼻音,收-ŋ;抵腭,收-n;闭口,收-m;

噫音,收-i;呜音,收-u;于音,收-y。

除此之外,还有“有音无字”一类,实际上是零韵尾。

总共应该算七类。

到了清代,毛先舒《韵学通指》、戈载《词林正韵》先后对沈宠绥的说法加以修订,加上了入声韵,成为以下六类:

穿鼻,收-ŋ,-k;

抵腭,收-n,-t;

闭口,收-m,-p;

展辅,收-i;

敛唇,收-u;

直喉,收零韵尾-Ǿ。

第六节等韵图

20、等韵图:

等韵图的性质也就是一种声、韵、调配合表,只不过它是古代等韵学家制定的一种古音的声、韵、调配合表。

最初,等韵图是用来分析韵书中的反切的。

反切上字表示声母,下字表示韵母和声调,等韵图用图表的形式表示出来,即把每个反切的声、韵、调分析出来,制成音节表,每个反切所表示的字音都反映在图表里。

21、轻、重:

P56小册P96

重表示开口,轻表示合口。

此外还有“重中重”“重中轻”“轻中轻”“轻中重”等概念,具体内涵不清,但一般而言,凡是“重”字开头即为开口,反之为合口。

22、四呼:

指开口呼、齐齿呼、合口呼、撮口呼。

也是按韵头的不同为韵母分类。

这些名称在明代就有了,但到了清代的潘耒《类音》才正式确立纯粹从唇形的分析将韵母分为“四呼”。

23、等:

(请根据现代语音学知识,举例简述传统音韵学中“四等”的概念)小册P96

是等韵图的一个基本概念,也是音韵学的一个核心概念。

性质比较复杂,用现代语音学来看,它主要是分析韵母的。

按原理来说,每个韵都有开合各四等。

“等”是根据韵母中主要元音及介音的发音状况的差异而划分的类别。

敦煌写本《守温韵学残卷》中有“四等轻重例”:

四等的区别,在于声音的洪细。

清江永《音学辨微》说:

“一等洪大,二等次大,三四皆细,而四尤细。

用现代语音学术语来说,一二等韵没有[i]介音,所以声音“大”,三四等韵有[i]介音,所以声音“细”,二等韵的主要元音比一等韵稍前稍高,发音时口腔共鸣空间稍小,所以“次大“,四等韵的主要元音比三等韵更前更高,发音时口腔共鸣空间最小,所以“尤细”。

等与声母也有关系。

因为声母、韵母有一定的配合关系。

等韵图中,轻唇音只出现在三等韵,舌头音只出现在一四等,舌上音只出现在二三等,齿头音没有二三等,正齿音没有一四等,日母只有三等。

24、摄(十六摄):

P59

等韵学家把韵尾相同,主要元音相近的原则,把古音——主要是《广韵》的韵母系统归纳为若干大类。

一般是将《广韵》的206韵归纳为十六摄。

“摄”即“统摄”,以少持多。

如“元”、“寒”、“山”、“先”、“仙”等韵,韵腹比较接近,而且都收-n韵尾,归为山摄。

“十六摄”分别为:

通摄、江摄、止摄、遇摄、蟹摄、效摄、臻摄、山摄、果摄、假摄、宕摄、梗摄、曾摄、流摄、深摄、咸摄。

每一摄包括的韵数是不等的,小摄仅包含三个韵→假摄;大摄则包含三十二个韵→咸摄。

韵摄的归并主要还是根据韵尾相同。

十六摄反映了宋元以后汉语语音的发展变化。

后来的曲韵“十三辙”就是在十六摄的基础上进一步演变、归并起来的。

十六摄则是四十三转的演变和简化。

25、转:

P59(为什么一定要区分“转”的概念呢?

等韵图里的“转”,就是辗转的意思,指声母与韵母辗转相拼,拼出一个字音。

“转”有内外之别,凡是有二等韵的摄叫“外转”,反之就叫“内转”。

第3章:

《广韵》音系

1、《切韵》:

作者署名陆法言,其实是由隋代八位著名学者相聚讨论各家韵书得失,拟定一部新韵书的网目及可能遇到的问题,经陆法言记录下来,并在其四十余岁时终于编纂成书。

2、《唐韵》:

唐玄宗天宝年间孙愐等人奉命增补《切韵》,更名为《唐韵》。

3、《广韵》:

北宋真宗景德四年至大中祥符元年剪陈彭年等人奉命修订,更名为《大宋重修广韵》,简称《广韵》。

是在唐代《唐韵》的基础上增订、重修而成,而《唐韵》又是在隋代《切韵》的基础上增修而成。

《切韵》和《广韵》虽然有收字多寡、韵目名称及分韵书目等的不同,但其整体音系是一致的,所以说二者是一脉相承的韵书。

其中“广”就是扩大、扩充的意思。

《广韵》按照“卷”“韵”“小韵”这三层结构来编辑;首先根据声调来分卷,各卷中再按韵腹、韵尾分为若干韵;再次各“韵”中按照声母、介音分为若干“小韵”。

(1)《广韵》的来源

(2)《广韵》的体例

(3)《广韵》的版本

4、《集韵》:

北宋仁宗景佑四年,即公元1037年,在《广韵》问世29年后,丁奉等人奉命编纂另一部《集韵》。

这一次对其反切用字做了较多的变动,已经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宋代当时的语音特点了。

所以,《集韵》的语音系统与《切韵》、《广韵》已经是不完全一致的了。

5、小韵:

《广韵》按照“卷”“韵”“小韵”这三层结构来编辑;首先根据声调来分卷,各卷中再按韵腹、韵尾分为若干韵;再次各“韵”中按照声母、介音分为若干“小韵”。

换言之,每个小韵内的所有字都是声、韵、调都完全相同的同音字。

·小韵字:

实际上是表示同音字的概念。

每一个小韵字都是同音字的代表字。

同一个韵里的字又按照声母或者介音的不同分开排列,在同韵中凡是声母和韵母完全相同的字,就归在一起,合为一个同音字组,用小圆圈隔开,唐人把这种同音字组叫做“小韵”,后来也有人管它叫做“纽”。

6、陈澧:

19世纪的文学家,音韵训诂学家。

在音韵方面有重要著作《切韵考》。

他将《广韵》几乎全部的反切进行了分析。

提出系联法,分析《广韵》的声类和韵类。

《切韵考》实际上是《广韵》考,他只是读到《广韵》书前所记载的陆法言《切韵序》

7、系联法:

系联法是一种利用反切来研究中古汉语声母和韵母类别的方法。

通过反切上字与被切字同声母,反切下字与被切字同韵母和声调,对多组反切反复运用系联的方法,就可以把所有字按声母/韵母和声调归成若干类,每一类字同声母/韵母和声调。

系联法最初在清末由陈澧提出。

陈澧的系联法可以归纳为三项条例。

第一是基本条例。

其中又包括“同用”例、“互用”例以及“递用”例。

第二,是分析条例。

第三,可称做补充条例。

8、又音、互见:

“又音”是指《广韵》中有些字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读音,而在该字下的双行小注后就会标出“又音某”“又音某某切”“又某某切”等来表示其另一读音。

9、介音和谐:

赵元任在《汉语中古音中的区别性特征与非区别性特征》一文里提出来的学说,他认为,《切韵》系韵书里反切上字一二四等与三等的分组趋势是反切上字跟反切下字的介音有求同的趋势,三等的切上字跟切下字,一二四等的切上字跟切下字介音相近,故有分组现象,不是三等声母存在[j]化的问题。

赵元任提出这种学说主要是反驳高本汉的喻化说。

10、类隔、音和(必考)P86

类隔切:

声类相隔,即声母不同类。

音和切:

切上字与被切上字声母同类。

为何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语音演变分化(轻重唇、舌头舌上)

类隔在语音尚未发生变化时,本来也是“音和切”。

11、轻唇音:

音韵学术语,指三十六字母中非敷奉微四母。

上古时代汉语没有轻唇音,中古以后从重唇音中分化出轻唇音。

轻唇音的音值是:

非,敷,奉,微。

轻唇音又称唇音轻、唇轻。

12、舌面音:

由舌面和上腭接触,使气流受阻而形成的一种辅音。

如汉语的j、q、x。

13、卷舌音:

又叫做“舌尖后音”。

发音时舌尖卷向前腭。

一般是塞擦音和塞擦音。

14、四声相承:

《广韵》206韵,首先按四声分成四大类,也可以说是以四声为纲。

所谓四声相承,是指韵母相同、只有平上去入声调不同的一组相配的韵。

如平声一东、上声一董、去声一送、入声一屋就是四声相承的一组韵。

这样一组韵,通常叫一个韵部。

在实际应用中,为了称说的方便,常常用平声韵代表这一组韵,比如说东部,同时包括了董送屋三韵,这叫"举平以赅上去入"。

一个韵部并非都是四声俱全,阳声韵四声俱全,阴声韵只有平上去三声,没有入声,如支、纸、寘韵;有的只有去声,没有与之相承的其他声调韵,如去声中的祭、泰、夬、废。

15、统计法:

白滌洲使用的分析声类的方法。

将反切上字与反切下字分别进行统计。

比如以“见母”为例,《广韵》中表示“见母”的切上字一共有十八个。

首先,他将以这些字为切上字的被切字,参考了等韵图所注明的“等”“呼”进行列表统计,然后经过分析发现这十八字的所切字在等呼上有一个明显的分为两类的趋势,于是就将“见母”的切上字分为两个声类。

16、浊音清化:

古汉语声母演变的一种现象。

指《广韵》三十五个声母中的十个全浊声母“并、定、澄、從、邪、崇、船、禪、群、匣”在现代普通话中全部清音化的过程。

其中,按不同发音方法分为三类:

塞音“並,定,澄,群”;塞擦音“從,崇,船”;擦音“邪、禪、匣”。

这三类清化规律如下:

塞音和塞擦音都是平声变为送气清音,仄声变为不送气清音。

船母特殊:

平声今读送气塞擦音和擦音;仄声多读擦音。

擦音演变为相应的清擦音声母。

17、声调:

现代汉语有四个声调,是阴阳上去;中古汉语也有四个声调,是平上去入。

至于上古的声调系统,前人没有研究清楚,看法各不相同。

清代顾炎武认为古有四声,但是某个字归读什么声调并不固定,可以随时变化,他把这种情形叫做“四声一贯”。

段玉裁则认为古代只有三声,有平上入而无去声。

王念孙、江有诰等人认为古代实有四声,只是古代的四声不同于后代的四声而已。

18、四声一贯:

音韵学术语。

解释上古音声调用语。

顾炎武最先使用此术语,出自《音学五书·音论》。

顾氏认为四声之说起自南朝齐梁,但汉字读音自古以来就有迟疾轻重之别。

他的根据是《诗经》韵脚,平声与平声押韵、仄声与仄声押韵是大多数,但也有平仄不同在一起押韵的,他认为这是声调的转变。

同时指出这并非说一个字有几个声调,而是诗人随着语调的抑扬,韵字可以不拘声调。

由此得出结论

“四声可以并用”,也就是“四声一贯”。

19、假二等、假四等(必考)

·假二等:

齿音字包含精、庄、章三组声母。

韵图规定了精组占据一等和四等,庄组占据二等,章组占据三等。

章组本身只拼三等韵母,放在三等是没有问题的。

庄组、精组则不然,庄组既拼二等韵母,也拼三等韵母,三等字也被放在了二等位置上,就跟它们的实际身份不符了,被称为“假二等”。

·假四等:

精组声母所拼的韵母有一等、三等、四等,而且拼三等的韵母的字数量很多,但同韵的三等地位被章组占据,应该在三等的精组字通通被放在了四等的位置上,被称为“假四等”。

喉音喻母的“以”类,全部拼三等韵母,由于“于”类占了三等,“以”类就只好都放在四等,也是假四等。

20、重纽:

重纽的问题,也是关涉到反切下字的分类间题。

什么叫重纽?

问题比较复杂。

从现象来看,是指《广韵》里“支、脂、宵、真、谆、仙、侵、盐、祭”等一些所谓三等,它们的唇牙喉音字,反切下字有分为两类的趋势。

按照正常的分析,同声、同等、同呼、同韵就应该是同音字,但“重纽”确实在以上因素都相同的情况下存在的两个音类。

韵图也把它们分别排在三、四等上,所以实际上是三、四等同韵。

对这重纽的问题,历来各家有不同的看法和不同的处理办法,而介音区别的解释得到比较广泛的认同。

正视重纽问题的,分类就多,无视重纽问题的,分类就少。

21、平分阴阳、浊上变去、入派四声

平分阴阳:

指古平声按照声母的清浊分化为阴平、阳平两类;即全清、次清声母字读为阴平,全浊、次浊声母字读为阳平。

这一变化大约在唐代就开始了。

浊上变去:

指的是古上声的全浊声母字在声母清化以后,声调变为去声。

这条规律只限于全浊上声字,次浊上声字则不变。

入派四声:

指古入声字分别归于现代普通话的阴平、阳平、上声、去声之中。

入派四声规律性不是很强,其中较明显的是全浊声母的入声字归入阳平、次浊声母的入声字归入去声。

22、古音构拟:

亦称“古音重建”。

即对古代汉语语音的实际音值进行推测构拟。

古代的音值没有直接的书面记录,构拟古音须用历史比较语言学的理论方法,从现代汉语各个方言之中的音值差异里寻找古今演变的规律,把古代书面材料所表现的音类和当今汉语方言(包括普通话)的实际音值加以贯通,即可推求汉语在古代的音值情况。

23、尖团音:

有些方言到现在,[k][k‘][x]声母已分化出[tɕ][tɕ‘][ɕ]来了,如“经、轻、兴”已念[tɕiƞ][tɕ‘iƞ][ɕiƞ],可是[ts][ts‘][s]在[i][y]前仍读[ts][ts‘][s],没有分化,如“精、清、星”念[ts][ts‘][s]。

这就是区分“尖团音”。

在[i][y]前念[tɕ][tɕ‘][ɕ]叫“团音”,不念[tɕ][tɕ‘][ɕ],而念[ts][ts‘][s]的叫“尖音”。

普通话都念成[tɕ][tɕ‘][ɕ],所以不分尖团。

24、历史比较法:

通过各种亲属语言或方言的系统比较,得出彼此的对应关系。

并且进而分析其语音演变的规律。

历史比较法的重要原则在于,语音的演变都是有条件的。

这种条件可以是时间的、地点的,或者是语音结构内部的。

构拟古音时使用的历史比较方法就是通过亲属语言或者方言之间的比较,从彼此的对应关系中发现历史演变规律,并且经过分析得出一个原始形式。

 

第四章:

汉语音韵学史

1、高本汉:

瑞典卓越的汉学家。

1909年毕业于乌普萨拉大学,其后曾在中国山西住过两年,从事汉语方言调查工作。

高氏平生致力于汉语音韵、训诂、方言、文字方面的研究,其主要贡献在音韵学方面。

他把比较语音学的方法用于汉语音韵研究,为古汉语语音的构拟开辟了一条道路。

他第一部重要著作是1915年发表的《中国音韵学研究》,可以说这是音韵学史上一部划时代的著作。

其后又有《中日汉字分析字典》(1940年)、《原始汉语是屈折语》(1920年)、《汉语词族》(1933年)、《汉语语音系列中的同源词》、《古汉语辞典》、《中上古汉语音韵纲要》(1954年)、《诗经注》(1942、1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