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农民外出务工情况分析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497704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2.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农民外出务工情况分析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河南省农民外出务工情况分析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河南省农民外出务工情况分析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河南省农民外出务工情况分析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河南省农民外出务工情况分析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河南省农民外出务工情况分析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河南省农民外出务工情况分析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河南省农民外出务工情况分析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河南省农民外出务工情况分析文档格式.docx

《河南省农民外出务工情况分析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农民外出务工情况分析文档格式.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河南省农民外出务工情况分析文档格式.docx

69.7

62.5

59.1

有,目前仍在务工,春节没有回来

12.2

12.5

12.4

之前没有,但今年会有人务工

3.2

3.6

4.1

之前有,但节后不再务工了

2.2

2.1

1.9

没有,今年也不会有

12.7

19.3

22.5

(二)2014年我省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呈现加速回流态势,“就业本地化”趋势更加明显

我省农村外出务工人员选择到省外务工的比例2012年为47.4%,2013年下降至43.6%,2014年进一步下降至39.0%,下降幅度由2013年的3.8个百分点增加至4.6个百分点;

与此相对应,选择在本地(本县、本市)务工的比例从2012年的24.2%上升到2013年的30.3%,2014年进一步上升至38.1%。

表明在我省产业就业支撑能力进一步增强的背景下,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加速向本地回流,“就业本地化”趋势更加明显。

2014年我省农村富余劳动力省外转移中,广东、江苏、浙江、北京和上海五个省(市)之和占到62.9%,长三角、珠三角、北京仍是我省富余劳动力省外转移的主要地区。

农民外出务工地域情况(%)

务工地域

省内

61.0

56.4

52.6

其中:

本地(本县、本市)

38.1

30.3

24.2

省外

39.0

43.6

47.4

(三)我省产业集聚区快速发展是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本地化的主要载体,也是劳动力回流加速的主要原因

对农村家庭的调查显示:

省内转移的我省农村富余劳动力中,24.8%进入省内产业集聚区就业。

对产业集聚区务工人员的调查显示:

我省产业集聚区企业务工人员中85.3%来自本地(本县、本市),这其中来自本县(市)的比例为57.3%;

有省外务工经历的务工人员(省外回流务工人员)比例为28.9%。

我省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在产业集聚区实现“家门口就业”,有效地解决了农民工在城乡之间钟摆式流动带来的社会矛盾和风险。

(四)大量省外务工人员回流满足了我省产业集聚区规模扩大、结构优化、产业升级对优质劳动力的需要

对产业集聚区企业务工人员的调查显示:

44.2%的省外回流务工人员从事与省外务工时一致或有联系的工作。

与企业管理者的座谈中,多数管理者提到外省回流的务工人员在企业中主要从事管理和技术岗位,是企业快速发展的中坚力量。

比如有管理者提到“南方回来的务工人员眼界开阔、接受过完整、正规的培训,回来后都是老师,现在个个都是带徒弟的能手”。

大量省外回流务工人员在产业集聚区内找到了用武之地,对我省向先进制造业大省、高成长服务业大省目标迈进提供了有力支撑。

我省产业集聚区企业务工人员来源情况(%)

(五)“离家近/照顾家人方便”和“产业集聚区有适合自己的工种/岗位”是我省农村富余劳动力回流的主要原因

我们对产业集聚区内省外回流的务工人员的回流原因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回流务工人员选择回到本省产业集聚区就业的主要原因是:

“离家近/照顾家人方便”,提及率为70.6%;

其次是:

“产业集聚区有适合自己的工种/岗位”,提及率为61.2%;

“外面生活成本高/挣不住钱”的提及率也超过30%。

产业集聚区的快速发展有力地促进了产业和人口在空间布局上的合理集中,解决了农民离乡务工所带来的留守儿童、留守老人等社会问题,有利于社会和谐稳定。

省外务工人员回流原因(%)

提及比例

离家近/照顾家人方便

70.6

产业集聚区有适合自己的工种/岗位

61.2

外面生活成本高/挣不住钱

33.9

打算在本地安家/生活

21.7

这里的收入与外面差距不明显

15.2

其他

 

 

注:

多选题合计大于100%。

(六)增加收入、提高劳动技能、子女教育和加强劳动保障是外出务工人员2014年最关注的问题

对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的调查显示,务工人员对工资水平的上涨期盼明显,相比2013年,希望“涨工资/增加收入”的务工人员比例上升了23.5%;

对“孩子能够接受更好的教育”、“用工机构能为自己办理‘五险一金’/加强劳动保障”等的提及比例也有明显上升。

“能够学会技术、提高劳动技能”也是外出务工人员的主要期盼之一,提及率为36.7%。

在与企业管理人员的座谈中发现部分管理者对我省农民工的劳动技能颇有微辞,比如有管理人员提到“招的人素质不行,培训很长时间上不了手”。

在与村小组长的座谈中发现,目前针对农村务工人员的技能培训政府投入大量的资金,但是实际执行多流于形式,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比如有村民小组长提到“村民去学电焊技术,十天还没有焊完一根焊条,啥也学不到还净耽误事”。

我省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的期盼(%)

涨工资/增加收入

84.9

61.4

能够学会技术、提高劳动技能

36.7

33.6

孩子能够接受更好的教育

35.7

用工机构能为自己办理"

五险一金"

/加强劳动保障

34.6

15.0

家人能够在一起团聚

32.9

38.5

能够在城市落户

10.2

5.3

7.8

(七)近年来我省产业集聚区快速发展、用工规模持续增加,极大地加快了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步伐

15.1%的产业集聚区务工人员已经在城镇买房/安家,49.3%的产业集聚区务工人员打算未来三年内在城镇买房/安家。

当问及务工人员打算在城镇买房/安家的原因时,42.5%的务工人员出于“子女上学”的原因,39.9%认为“上班方便”。

产业集聚区务工人员属于在城镇有稳定的就业和生活的常住人口,既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力量也是未来新增城镇人口的主要来源。

在企业现场访问中,有被访者提及“我两口都在这里上班,不打算回村里面住了,这里生活比农村方便,孩子上学也方便,就在县城买个房”;

在农村家庭现场访问中,有被访者提及“孩子去县里打了几年工,也在县上买房了,再生个小孩,他们都是城里人了”。

产业集聚区务工人员在城镇买房/安家情况(%)

已经在城镇买房/安家

15.1

未来三年内打算在城镇买房/安家

49.3

未来三年内没打算在城镇买房/安家

35.6

(八)农村家庭对在城镇买房/安家有较强烈的期盼,提升子女教育质量和生活便利是促使农村家庭在城镇买房/安家的主要原因

未来三年,我省农村家庭打算在城镇买房/安家的比例达到25.9%,其中打算在县城买房/安家的比例最高,为13.4%,表明我省农村家庭对在城镇买房/安家期盼较为强烈,这就需要市场引导的无形之手和政府引导的有形之手结合起来,促进农村转移人口转得出、进得来、落得住,推动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

农村家庭在城镇买房/安家情况(%)

已经在城镇买房/安家了

6.3

25.9

未来三年内打算在乡镇买房/安家

4.9

未来三年内打算在县城买房/安家

13.4

未来三年内打算在城市买房/安家

7.6

未来三年内没打算在城镇买房/落户

67.8

当问及农村家庭计划在城镇买房/安家的原因时,47.7%的农村家庭出于“子女上学”的原因,34.4%认为“城镇生活方便”。

在与村民小组长的座谈中发现,由于农村优质教育资源匮乏,农民对子女教育问题愈发关注,比如有村民小组长提到“村里原来的小学合并了,现在上学需要去几里地外的学校,上学不方便”、“老师少、好老师都去城里了”,“有村民为了让子女接受更好的教育,到郑州的初中借读,一年多掏几万元”。

政府应逐步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努力解决好农村转移人口子女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问题,确保农村转移人口落得住。

农村家庭计划在城镇买房/安家的原因(%)

子女上学

47.7

城镇生活方便

34.4

方便上班

19.9

子女/本人结婚

19.2

7.4

二、思考与建议

一是近年来我省产业集聚区建设和发展为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本地化,为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步伐提供了条件。

近年来,我省围绕提升“四集一转”发展水平,完善产业配套,壮大产业集群,加快产业集聚区建设,成效显著,产业集聚区已经成为农民转移就业的重要载体、省外务工人员加速回流的主要归宿。

调查显示,有近四分之一进入省内产业集聚区就业,省外回流的务工人员超六成提及在产业集聚区有适合自己的工种/岗位。

实现省内转移的我省农村富余劳动力中,60%以上的务工人员已经或打算在城镇买房/安家,必将推进城镇化建设步伐。

产业集聚区的加快发展为农业转移人口“进得来”提供了重要载体和发展空间,有力推动了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

这说明省委省政府大力发展产业集聚区的决策部署是正确有效的,是符合河南发展实际的。

二是为确保农村务工人员落得住,需要进一步完善产业集聚区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消除农村务工人员在城镇安家落户的障碍。

实现稳定就业只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第一步,使已经“进得来”的农村务工人员“落得住”才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根本目标。

调查表明,产业集聚区务工人员在城镇买房(安家)的比例只有一成半,在城镇买房(安家)的农村家庭不足一成,未来三年不打算在城镇买房(落户)的农村家庭接近七成。

说明产业集聚区和城镇配套服务尚不能满足大多数农村务工人员落户的需要,促进常住人口市民化任重道远。

解决农村转移人口“落得住”,首先,应加快产业集聚区内服务业发展力度,改变部分产业集聚区只重视生产配套,忽视餐饮、购物、娱乐等生活配套设施的现状;

其次,要稳步推进城镇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重点在于解决好农村务工人员对子女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方面的需求,实现工业化和城镇化互融共进,从而解决进城农民工长期处于半市民化、两栖状态的问题,让人民群众共享现代化成果。

三是我省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对劳动力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农民工技能培训注重“量”但更要提升“质”。

调查表明,我省农村富余劳动力超过半数主要集中在建筑家装业、纺织、轻工业等低端行业,同时外省务工回流人员主要从事管理和技术岗位。

两者对比反差说明,我省农民工技能培训的层次需要提升。

这不仅关系到农民工就业机会增加、就业收入提高的问题,而且关系到能否给我省产业集聚区产业层次提高提供符合要求的人力资源问题。

四是建立统一高效的人力资源信息交流平台,为人才的高效流动提供保障。

随着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沿海地区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趋势依然明显,为我省承接产业转移、强化城镇化产业支撑提供了难得机遇。

未来我省产业集聚区产业就业承载能力将进一步增强,对于完善、高效的人力资源市场的需求将更加迫切。

目前,超过半数的产业集聚区务工人员是通过“周围人说起”获知招工信息,通过“政府组织/招聘会”获知招工信息的比例不足5%,多数企业为解决招工问题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但受制于单个企业力量有限,招工效果仍不尽如人意,企业也期盼政府相关部门能够急企业所急,建立统一、高效的人才供需信息交流平台,为人力资源高效流动提供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