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750kV架空输电线路施工图设计内容深度规定送审稿.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498257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75 大小:67.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10750kV架空输电线路施工图设计内容深度规定送审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5页
110750kV架空输电线路施工图设计内容深度规定送审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5页
110750kV架空输电线路施工图设计内容深度规定送审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5页
110750kV架空输电线路施工图设计内容深度规定送审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5页
110750kV架空输电线路施工图设计内容深度规定送审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5页
110750kV架空输电线路施工图设计内容深度规定送审稿.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5页
110750kV架空输电线路施工图设计内容深度规定送审稿.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5页
110750kV架空输电线路施工图设计内容深度规定送审稿.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75页
110750kV架空输电线路施工图设计内容深度规定送审稿.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75页
110750kV架空输电线路施工图设计内容深度规定送审稿.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75页
110750kV架空输电线路施工图设计内容深度规定送审稿.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75页
110750kV架空输电线路施工图设计内容深度规定送审稿.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75页
110750kV架空输电线路施工图设计内容深度规定送审稿.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75页
110750kV架空输电线路施工图设计内容深度规定送审稿.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75页
110750kV架空输电线路施工图设计内容深度规定送审稿.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75页
110750kV架空输电线路施工图设计内容深度规定送审稿.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75页
110750kV架空输电线路施工图设计内容深度规定送审稿.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75页
110750kV架空输电线路施工图设计内容深度规定送审稿.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75页
110750kV架空输电线路施工图设计内容深度规定送审稿.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75页
110750kV架空输电线路施工图设计内容深度规定送审稿.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75页
亲,该文档总共7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10750kV架空输电线路施工图设计内容深度规定送审稿.docx

《110750kV架空输电线路施工图设计内容深度规定送审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10750kV架空输电线路施工图设计内容深度规定送审稿.docx(7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110750kV架空输电线路施工图设计内容深度规定送审稿.docx

110750kV架空输电线路施工图设计内容深度规定送审稿

DL

ICS

备案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

PDL/TXXXX-2010

110kV~750kV架空输电线路施工图

设计内容深度规定

Codeofcontentprofundityforworkingdrawingdesignfor

overheadTransmissionline

(送审稿)

 

201X-XX-XX发布201X-XX-XX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能源局发布

目次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总则及一般规定

5一般线路施工图设计内容及深度要求

5.1施工图总说明书及附图

5.2平断面定位图及塔位明细表

5.3机电施工图及绝缘子串组装图

5.4杆塔结构图

5.5基础施工图

5.6通信保护施工图

5.7OPGW光缆(含ADSS)施工图

5.8主要设备材料表

5.9线路走廊清理

5.10杆塔工程地质一览表

5.11水文气象报告

5.12施工图预算

6大跨越线路施工图设计内容及深度要求

6.1大跨越施工图说明书及附图

6.2平断面定位图及塔位明细表

6.3机电施工图及绝缘子串组装图

6.4杆塔结构图

6.5基础施工图

6.6工程地质报告

6.7水文气象报告

6.8主要设备材料表

6.9预算书

前言

本规定根据国能科技〔2009〕163号文“国家能源局关于下达2009年第一批能源领域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的要求制定。

本规定编制的指导思想是:

贯彻电力建设基本方针,认真落实安全可靠、技术先进、投资合理、运行高效、环境友好、资源节约、工业化的原则,依靠技术创新和科技进步,努力实现工程设计方案的可靠性、经济性、先进性。

为满足“集约化发展、精细化管理、标准化建设”的要求,更好地推进标准化管理体系的建设,加强工程量管理,特制定本规定。

本规定认真总结了架空输电线路工程设计的实践经验,广泛征求了网省公司、基建管理、施工监理、设计等单位的意见,充分吸收了电力行业标准化、信息化研究推广应用的成果和工程实际经验。

本规定共分6章,主要包括:

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总则及一般规定、一般线路施工图设计内容及深度要求、大跨越设计内容及深度要求。

本规定由电力规划设计总院提出。

本规定由电力行业电力规划设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并负责解释。

本规定主要起草单位: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南电力设计院。

本规定参加起草单位:

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河南电力勘测设计院

本规定主要起草人:

刘仲全吴华能刘庆生吕金祥 林方新李力郭跃明肖洪伟唐明贵 李本良何天胜梁明邓安全邓锦辉 王国庆 潘春平金晓华

本规定在执行过程中的意见和建议反馈至电力规划设计总院标准化中心(北京市西城区

安德路65号)。

 

1范围

1.1本规定明确了架空输电线路工程施工图设计内容深度的基本要求。

1.2本规定适用于110kV~750kV交流架空输电线路(以下简称线路)新建工程的施工图设计文件编制。

1.3本规定只对施工图设计的内容深度作出要求,不作为各设计单位内部专业分工和卷册划分的依据。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定的引用而成为本规定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规定,然而,鼓励根据本规定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定。

GB50545110kV~750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技术规范

DL/T5445重覆冰架空输电线路设计技术导则

DL/T1122架空输电线路外绝缘配置技术导则

DL/T620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

《大跨越架空输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

DL/T5154架空送电线路杆塔结构设计技术规定

DL/T5919架空送电线路基础设计技术规定

《电网工程建设预算编制与计算标准》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电力工程部分)

《输电线路杆塔制图和构造规定》

3术语和定义

3.1架空输电线路overheadtransmissionline

用绝缘子和杆塔将导线架设于地面上的电力线路。

3.2弱电线路telecommunicationline

指各种电信号通信线路。

3.3大跨越largecrossing

线路跨越通航江河、湖泊或海峡等,因档距较大(在1000m以上)或杆塔较高(在100m以上),导线选型或杆塔设计需特殊考虑,且发生故障时严重影响航运或修复特别困难的耐张段。

3.4轻、中、重冰区light/medium/heavyicingarea

设计覆冰厚度为10mm及以下地区为轻冰区,设计覆冰厚度大于10mm小于20mm地区为中冰区,设计覆冰厚度为20mm及以上地区为重冰区。

3.5基本风速referencewindspeed

按当地空旷平坦地面上10m高度处10min时距,平均的年最大风速观测数据,经概率统计得出50(30)年一遇最大值后确定的风速。

3.6稀有风速,稀有覆冰rarewindspeed,rareicethickness

根据历史上记录存在,并显著地超过历年记录频率曲线的严重大风、覆冰。

3.7耐张段section

两耐张杆塔间的线路部分。

3.8平均运行张力everydaytension

年平均气温情况下,弧垂最低点的导线或地线张力。

3.9间隙electricalclearance

线路任何带电部分与接地部分的最小距离。

3.10对地距离groundclearance

在规定条件下,线路任何带电部分与地面之间的最小距离。

3.11保护角shieldingangle

通过地线的垂直平面与通过地线和被保护受雷击的导线的平面之间的夹角。

 

4总则及一般规定

4.1总则

4.1.1为了加强对架空输电线路工程设计文件编制工作的管理,保证施工图阶段设计文件的质量和完整性,特制定本规定。

4.1.2架空输电线路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编制,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现行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及电力行业技术标准,其中的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4.2一般规定

4.2.1架空输电线路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编制,应积极采用现行的典型设计和标准化设计。

建议:

增加通用造价。

4.2.2架空输电线路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编制,应执行国家规定的基本建设程序。

批准或上报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含工程选线报告)、设计基础资料(包括发电厂、变电站所接入系统的审批文件)和经评审的工程初步设计文件和评审意见是施工图设计的依据。

4.2.3施工图设计文件应包含的内容:

1合同要求所涉及的各专业设计图纸和说明。

2合同要求的工程预算书。

3各专业计算书。

计算书不属于必须交付的设计文件,但应按照本规定有关条款的要求编制并归档保存。

4.2.4施工图设计内容深度的基本要求

1设计文件齐全,计算准确,文字说明清楚,图纸清晰、正确、各级签署齐全。

2图纸目录号通常宜先列新绘制图纸(说明书),后列选用的标准图纸和套用图纸。

3设计文件,应满足设备材料采购、非标准设备制作和施工的需要。

对于将项目分别发包给几个设计单位或实施设计分包的情况,设计文件相互关联处的深度应当满足各承包或分包单位设计的需要。

4改建、扩建架空输电线路工程施工图设计深度可结合工程情况适当简化。

 

5一般线路施工图设计内容及深度要求

5.1施工图总说明书及附图

5.1.1本部分应包括卷册总目录、图纸目录、设计说明书、设计图纸及附件。

5.1.2每个单项工程应编制施工图设计总说明书,施工图设计总说明书应包括以下内容:

5.1.2.1总述

1工程概况

简要说明本工程名称、起迄点、线路长度、冰风区、通过行政区,地形、地貌等工程情况及勘测设计里程碑。

2设计依据

(1)项目立项批文,初步设计评审意见等。

(2)建设单位的合同要求。

(3)执行的主要技术文件、标准、规程及规范。

(4)科研试验报告及咨询意见

科研试验报告和咨询意见的名称、编号、主要结论及应用情况。

(5)有关的协议文件。

3设计规模和范围

设计范围包括从某一变电站或发电厂至另一变电站或发电厂的全部或部分线路本体设计,对电信线路和无线电设施的危险和干扰影响的保护设计,施工组织设计,预算编制(如合同有要求),确定运行组织设计的附属设施等。

4初步设计评审意见的执行情况

(1)关于执行初步设计的情况:

主要说明完成施工图设计的总的情况。

(2)对初步设计修改及评审意见处理的情况:

在施工图设计中,因某些原因不能执行初步设计和评审意见,重大问题应有报告并说明处理结果;一般问题要说明变化的理由和结论意见。

5强制性条文执行情况。

6必要时应说明建设、设计、监理、施工及运行单位。

7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1)主要技术特性

应分项说明线路名称、起迄点、电压等级、回路数、导地线型号、线路长度、曲折系数、输送容量、中性点接地方式、沿线地形地貌、气象区划分、污区划分、杆塔和基础型式、导地线换位及主要交叉跨越情况等;列表说明杆塔型式及数量。

(2)主要经济指标

应列表说明各冰区、风区和全线的线路长度、平均档距、平均耐张段长度、每千米杆塔数量;导线、地线、杆塔钢材、基础钢材、挂线金具、接地钢材、间隔棒、防振锤、绝缘子、混凝土、土石方等材料的单位千米指标;房屋拆迁及树木砍伐指标。

必要时列出线路本体,静态、动态投资。

5.1.2.2线路路径

1两端变电站出线

应说明线路从变电站(发电厂)第几间隔出线,进入变电站(发电厂)第几间隔,并说明相序配合及进出线走廊规划、终端塔布置等情况。

2线路路径

(1)应说明线路起迄点走向、经过的地区、市、县名称及线路长度、曲折系数、线路路径情况。

(2)应列表说明线路跨越铁路、公路、河流、电力线(分电压等级统计)、通信广播线、重要管道、林场等障碍物的次数或长度;列出障碍物的拆迁量(如采石场封闭、炸药库搬迁、电力线、通信设施和道路改迁等)。

(3)应说明沿线的地形、地貌、地质、地震烈度、矿产、植被、水文气象情况及海拔高度范围;说明沿线有无不良地质地带及压覆矿情况等。

(4)应说明线路施工运行条件,铁路、公路交通情况等。

(5)对于改接、“T”接、“π”接等应说明线路的工程改造、过渡方案的情况及注意事项。

对于改接、“T”接、“π”接等还应说明新形成线路的运行总长度。

3路径协议

应说明复核和补充路径协议的情况。

必要时路径协议应取到乡、镇一级。

5.1.2.3设计气象条件

说明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基本风速、覆冰、安装、平均气温、雷电过电压、操作过电压、验算冰(如有)等组合的气温、风速和冰厚的设计取值情况(如表5-1);年平均雷暴日数、冰密度及风压系数的设计取值情况;气象区划分情况。

表5-1工程气象条件一览表

气象条件

气温(℃)

风速(m/s)

冰厚(mm)

备注

最低气温

年平均气温

基本风速

覆冰

最高气温

安装

雷电过电压

操作过电压

年均雷暴日数

冰的密度(g/cm3)

5.1.2.4导线和地线

应说明导线和地线(含OPGW)的型号和规格、导线分裂根数、分裂间距及排列方式,设计安全系数、最大使用应力、平均运行应力;导、地线悬挂点应力放松情况,及导地线蠕变伸长的处理方法等,列出导线和地线(含OPGW)机械物理特性表。

5.1.2.5绝缘配合

1应说明全线污区划分及爬电比距取值。

2应说明绝缘子主要尺寸及机电特性。

3绝缘子片数:

应说明直线和耐张导线绝缘子串在不同的海拔、塔高、污区、冰区,各型绝缘子的片(支)数及实际爬电比距。

4塔头空气间隙:

分别说明工频电压、操作过电压、雷电过电压及带电检修在不同海拔高度时的最小空气间隙和相应的设计风速。

5.1.2.6防雷和接地

1应简述本工程的防雷措施。

2应说明地线架设根数、地线对边导线的保护角、不同土壤电阻率下允许的工频接地电阻值、接地装置型式,及对高土壤电阻率地段采取的降阻措施等。

3应说明对防雷措施和接地装置设有特殊要求的塔号及具体要求。

5.1.2.7导、地线防护措施

应说明导、地线防微风振动和导线防次档距振荡的措施;防振锤、阻尼线、间隔棒的型号、安装距离及安装方法等。

线路经过易舞动地区应说明采取或预留防舞动的措施。

5.1.2.8导线和地线换位(相)

1应说明线路换位(相)方式、换位次数及长度等情况。

2应说明地线换位及接地、分段绝缘的情况,统一规定分段绝缘的要求及绝缘间隙取值。

5.1.2.9金具

应说明导、地线绝缘子金具串各种工况下的安全系数,列表说明各串型联数、绝缘子强度、挂点型式及适用条件,选择的主要标准金具型号和非标准金具使用情况。

5.1.2.10对邻近电信线路和无线电设施的危险和干扰影响及其保护

应说明对邻近的电信线路和无线电设施的危险和干扰影响情况以及采取的保护措施。

5.1.2.11杆塔和基础

1杆塔

(1)遵循的规范、规程和规定:

列出杆塔设计所执行的主要技术规范、规程、规定。

(2)应列表(如表5-2)说明采用的主要杆塔型式及杆塔的使用条件。

表5-2杆塔使用条件表

序号

杆塔型名称

使用条件

杆塔计算高度(m)

呼称高范围(m)

水平档距(m)

垂直档距(m)

代表档距(m)

转角度数(°)

允许开断OPGW的直线塔型应在表5-2中说明。

(3)杆塔结构设计说明

a)杆塔设计采用的方法和使用的分析软件。

b)杆塔的荷载主要计算原则及设计工况。

c)杆塔设计时稀有气象条件的验算工况。

d)杆塔的主要特点。

e)杆塔设计时采用的特殊结构。

f)长短腿塔型最小和最大的接腿级差。

(4)杆塔防松防卸措施。

(5)杆塔登塔措施。

(6)杆塔防腐措施。

(7)杆塔材料要求

a)杆塔采用的材料型式(角钢、钢管或其它材料)。

b)杆塔用钢材材质标准及满足的规范。

c)连接螺栓的材质标准及满足的规范。

(8)杆塔防坠落装置要求

(9)杆塔加工及施工要求

a)应说明执行的杆塔验收规范。

b)应提出杆塔加工、焊接的要求,采用的螺栓标准及要求。

c)应说明立塔架线的限制条件。

d)必要时可提出其它杆塔施工要求等。

2基础

(1)遵循的规范、规程和规定

(2)地质概况

a)地形地貌(对线路沿线地形地貌进行简要概述)。

b)塔基地质(对线路沿线地质进行简要概述)。

c)地震设防烈度:

(对线路沿线地震设防烈度进行简要介绍)。

d)地下水(线路沿线地下水对基础的影响、腐蚀性)。

(3)基础设计说明

a)各种基础型式的特点及适用范围。

b)各种基础型式基础的代号说明。

c)其它必要的设计说明。

(4)杆塔与基础的连接:

基础采用的连接方式(底脚螺栓、插入角钢、偏心设置等)。

(5)基础材料要求

a)插入角钢及底脚螺栓的材料标准及满足的规范。

b)基础用钢材的材料标准及满足的规范。

c)基础用混凝土强度等级及满足的规范。

(6)基础加工及施工要求

a)基础施工及验收遵循的规程、规范。

b)塔基复测要求。

c)基坑开挖及回填要求。

d)基础根开校验的要求。

e)不对称杆塔、转角杆塔、终端塔的基础顶面的预偏要求。

f)边坡保护及要求。

g)弃土堆放原则。

h)塔位的排水处理要求。

i)特殊基础型式的施工要求。

j)其它必要的说明。

5.1.2.12对地距离及交叉跨越

1对地及交叉跨越距离。

2线路电磁场环境限值标准。

3房屋拆迁原则。

4通过林区高跨和砍伐的原则。

5.1.2.13附属设施

1运行维护设施:

应说明运行维护巡视站的建筑面积、杆塔上固定标志、运行及管理交通工具、设备配置及备品备件。

2应有关于线路运行维护的通信设施说明。

5.1.2.14环境保护

应说明执行国家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和生态环境等相关法律、法规和本工程环评、水土保持、压覆矿、地质灾害、地震灾害、文物等评估报告的情况及保护环境的措施。

5.1.2.15劳动安全和工业卫生

应根据国家规定的有关防火、防爆、防尘、防毒及劳动安全与卫生等的规定,结合工程实际情况,提出防火、防爆、防尘、防毒及防坠落、防电磁感应电压等安全措施及注意事项。

5.1.2.16施工、运行注意事项

应根据施工、运行有关规程、规范、导则的规定,并结合工程实际,分电气和结构专业分别提出施工、运行的注意事项,以便施工、运行准确理解设计意图,强化法制、安全和环境保护的意识,提高工程建设质量和运行水平。

5.1.3附图

5.1.3.1线路路径图

1一般宜采用1:

50000比例地形图。

2图中应标出两端变电站(终端站)的实际平面位置。

3图中应标出与线路走向及路径协议有关的规划区、厂矿设施、自然保护区及新修公路等。

4图中应标出与本线路平行的主要高压输电线路地下管线等的路径、名称、电压。

5若存在多气象区,图中应标出冰区、风区划分情况。

6图中应标出转角位置、转角顺序编号及塔位号。

线路穿越城市规划区,当城建部门有要求时,应列表给出线路转角和塔位的坐标。

7图中应标出指北针及新增标示的图例。

5.1.3.2变电站进出线平面图

变电站平面布置图应标注本线路所占间隔、终端塔位置、线路转角、相序、指北针、进出线与门构及相邻进出线的关系等。

5.1.3.3杆塔型式一览图

应画出全线使用杆塔的单线图,并注明杆塔的名称、尺寸及特征数据、钢材耗量等。

5.1.3.4基础一览图

应画出全线使用的主要基础型式图,并注明每种基础型式的名称、主要尺寸范围,并列表给出基础材料的主要指标。

5.1.3.5线路走廊拥挤地带的平面图(必要时提供)

图上应注明线路路径及塔位、塔号、塔型、线路两侧的规划区、自然保护区、厂矿设施、建筑物等的位置(坐标)及名称,图纸比例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5.1.3.6特殊图纸(必要时提供)

可根据工程实际情况提供需要的图纸(如路径协议附图等),图纸内容应能明确表达设计意图。

5.1.4附件

应将作为设计依据的上级和其它单位的重要文件、初步设计评审意见、重要的会议记录、路径协议文件等资料作为附件成为设计文件的一部分。

5.2平断面定位图及塔位明细表

5.2.1平断面定位图

5.2.1.1平断面定位图中应表达的设计内容和深度

1一般地段应逐档画出最大弧垂的地面线,对铁路、高速公路、通航河流(2级及以上)等重要跨越,应画实际悬点高的最大弧垂线并标注相应气象条件。

2图上应标注塔号、塔型、定位高差(或施工基面)、塔位高程、杆塔位置、档距、耐张段长度及代表档距。

3边线和风偏的断面开方处,应注明开方范围及所开土石方量。

4改迁的电力线、弱电线、公路等应在图上注明。

5耐张绝缘子倒挂宜说明或用不同耐张塔符号加以区别。

6凡与跨越协议有关的铁路、高速公路等重要跨越,应注明跨越处的里程、交叉角或杆塔号。

7气象分区应在图中相应位置注明。

8每张平断面定位图宜在塔位上分幅。

9必要时,给出重要跨越平断面定位分图。

10应编写平断面定位图目录。

5.2.1.2平断面定位图设计的计算要求

1采用计算机软件排位时,所采用的软件必须经过有效鉴定。

2应在测量专业提供的平断面图上,按照初步设计审定的气象条件、导地线型号、杆塔使用条件、对地及交叉跨越距离等设计原则进行优化排位。

3应计算对地及交叉跨越距离和开方量,并落实对电力线、弱电线及公路等的改迁。

5.2.2塔位明细表

5.2.2.1塔位明细表中应表达的设计内容和深度

塔位明细表卷册可分为卷册说明、分册说明及塔位明细表,其编排形式可作适当调整,应包括下述内容。

1卷册说明

卷册说明应简要说明全工程主要设计原则、对下文内容表达方式的约定、各项设计细节依据的基本原则。

(1)工程概况:

主要包括线路起迄点、回路数、设计气象条件、导地线使用情况、OPGW悬挂侧、地形划分、污区划分,以及标段划分情况等。

(2)绘图表示线路前进方向、左右侧定义及基础A、B、C、D腿的布置。

(3)说明塔位高程所属高程系统、定位高差(或施工基面)的具体含义,约定塔位中心桩位移的表示方法等。

(4)防振锤和间隔棒安装:

对防振锤和间隔棒的型号和安装原则进行说明。

(5)相间间隔棒安装:

相间间隔棒的型号和安装原则进行说明。

(6)导地线接头:

说明导、地线不允许接头的原则。

(7)绝缘子金具串安装:

说明导、地线绝缘子金具串配置的原则及代号表示方法。

(8)接地装置:

说明接地装置配置及敷设的原则和注意事项。

(9)导线换位:

对是否换位及换位方式进行说明。

(10)地线运行方式:

说明地线换位及接地、分段绝缘情况,统一分段绝缘的要求等。

(11)林木砍伐:

说明线路通过林区采取高跨或砍伐的原则。

(12)施工运行注意事项:

列出“施工图总说明及附图”中施工运行注意事项与本册图纸有关的内容。

(13)其它必要的说明事项。

2分册说明

分册说明应针对本分册塔位明细表的设计情况进行说明。

(1)概述:

说明本分册所属线路段的起迄点、长度、回路数、地形情况、设计气象条件、污区划分等。

(2)导地线型号及适用区段:

列表说明导线、地线(含OPGW)型号、实际安全系数、适用区段和导地线放松段情况等。

(3)主要交叉跨越:

列表说明主要交叉跨越次数及处理情况,导线、跳线对地距离及风偏开土石方量,房屋拆迁量等。

(4)列表说明本分册所属线路段使用的塔型和数量。

(5)针对本分册的施工运行注意事项。

(6)其它必要的说明。

3塔位明细表

应列表说明以下内容:

(1)基本风速与设计覆冰厚。

(2)序号、塔号、塔位点、塔型及呼称高、塔位桩顶高程及定位高差(或施工基面)。

(3)档距、水平档距、垂直档距、耐张段长与代表档距、转角度数与中心桩位移。

(4)接地装置代号、导线绝缘子串(代号、联数及片数、串数)、地线绝缘子串(代号、串数)、挂板倾角、导地线防振锤数量、交叉跨越及处理情况等。

(5)本页明细表的导地线放松、耐张绝缘子串倒挂、污区划分、走廊清理、导地线不允许接头、标段分界塔的施工分工、特殊接地装置敷设、对地距离及风偏开方、导线施工弧垂误差的特殊要求、塔号空号等需要说明的问题,应在本页说明中说明。

本页说明的内容也可编入分册说明。

5.2.2.2塔位明细表的计算内容及要求

1所采用的计算机软件必须经过有效鉴定。

2应按照初步设计原则编制定位手册及定位校核曲线(表)。

3输入数据和输出结果应整理成册。

4定位校核曲线(表)计算应包括杆塔使用条件、K值、导地线悬点应力、直线及小转角塔绝缘子串摇摆角、绝缘子金具串强度、耐张绝缘子串倒挂、悬垂角、导地线上拔及地面电场强度分布等。

5超杆塔设计使用条件的验算负荷。

5.3机电施工图及绝缘子串组装图

机电施工图及绝缘子串组装图应包括:

导地线力学特性曲线及架线曲线(或表)、绝缘子串及金具组装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