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施民族文化旅游发展分析报告.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500500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1.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恩施民族文化旅游发展分析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恩施民族文化旅游发展分析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恩施民族文化旅游发展分析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恩施民族文化旅游发展分析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恩施民族文化旅游发展分析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恩施民族文化旅游发展分析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恩施民族文化旅游发展分析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恩施民族文化旅游发展分析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恩施民族文化旅游发展分析报告.docx

《恩施民族文化旅游发展分析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恩施民族文化旅游发展分析报告.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恩施民族文化旅游发展分析报告.docx

恩施民族文化旅游发展分析报告

 

恩施民族文化旅游发展分析报告

文/刘晓

引言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旅游业作为促进恩施州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战略性产业,不断升温,但是恩施州旅游业整体发展水平较低,旅游建设与文化融合滞后。

作为旅游业起步较晚的民族地区,恩施如何依托丰富的自然和文化生态资源优势开发最具特色的旅游产品,实现民族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是不容忽视的现实问题。

民族文化,是恩施州的最大优势,发展民族文化旅游,恩施州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条件。

多年来恩施重视发展旅游经济,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也存在一些不足,本文运用SWOT分析法研究分析了恩施州旅游业发展在当前形势下所面临的优势、劣势、机遇、挑战,在对恩施民族旅游发展有了一定的了解的基础上,提出恩施发展民族文化旅游的建议,为实现民族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寻求良策提供借鉴。

一、恩施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与开发现状

(一)民族文化旅游资源概述

恩施隶属于湖北省,主要以土家族、苗族、侗族为主。

下辖两个市,六个县,396万口人中有52.68%的少数民族为土家族、苗族和侗族。

所以该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有当地的民族文化特色和不同的风土人情构成,也是重要的旅游资源。

1、在艺术方面

恩施州的舞蹈艺术种类繁多,像龙舞、摆手舞、撒叶儿嗬等都是传承着恩施州的舞蹈艺术;戏曲艺术也是恩施州艺术方面的一大亮点,多种戏剧聚集于此,凸显出土家族的戏剧文化,比如灯戏、南剧等十多种戏曲种类;随着文化的不断传承和延伸,传统音乐造诣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像利川灯歌、薅草锣鼓、喜花鼓等都流传于民间;土家族、苗族、侗族的吊脚楼,展现出少数民族建筑工艺的精湛;除此之外,在恩施州的民俗节庆中,通过迎接恩施社节、恩施土家女儿会等节日来表达人们对生活的热爱。

2、在自然景观方面

从地理位置上看,恩施州坐落在武陵山腹地,主要以喀斯特地貌形态为主,而且800里的清江从该地区穿过,直达三峡深处,形成了美丽的自然风光。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该地区城市扩展力度加大,紧紧围绕恩施州州城向四周发展,在州城80公里以内的人口数量不断增多,旅游业发展迅速,相继发展了5A、4A、3A、2A级景区共计27家。

3、在历史遗迹方面

恩施州在成立以前有做施州城,当时少数民族在此建立了繁荣的生活城市,所以现在也保留了许多历史文化古迹,比如鹤峰容美土司遗址、利川鱼木寨、来凤仙佛寺石窟等都分布在此处,尤其是鹤峰五里坪,也是当年革命所到之处,现在已经成为国家重点保护单位。

近年来文化部开展的历史文化名镇民村评选中,恩施州的恩施市崔家坝镇滚龙坝村、宣恩县沙道沟镇两河口村、宣恩县椒园镇庆阳坝村均名列其中。

(二)民族文化旅游发展现状

近年来,恩施州民族文化旅游业已经具有相当的规模,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打造了一系列适应当下旅游市场的产品,积累了一定的行业发展经验。

到2010年,全州旅游业突破性发展,恩施生态旅游目的地初步形成。

全年全州接待游客1062.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60%。

全年实现旅游综合收入50.6亿元,比上年增长74%。

到2012年,全州A级景区达到27个,其中,5A级景区1个,4A旅游景区6个,3A旅游景区7个。

星级酒店38家,星级酒店客房2452间。

旅行社52家,其中出境旅游业务旅行社2家。

持证导游达539人。

二、恩施民族文化旅游发展SWOT分析

(一)恩施民族文化旅游发展的优势

1、区位优势

从区域位置上来看,恩施州位于湖南和湖北以及重庆的交界处,所以恩施州的每个方向都相邻比较发达的地区,同时在东北方向还连接神龙架。

从交通上来看,东西走向的318国道和南北走向的209国道公路都穿梭于此,长江支流也流经此处,基本形成了“两横一纵两支”交通网络。

由于是大武陵山的腹地,此处的旅游产业盛行,同周边旅游资产共同打造成“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而且连接长江三峡,所以当地的旅游业发展迅速,也是当地的主要经济支柱。

在商业发展方面主要集中在恩施州城,因为处于多个地区交界处(湘、鄂、渝、黔),贸易来往频繁,所以当地物流业发展迅速,同时也带动了鄂西南地区经济的增长。

2、民族文化资源丰富

恩施州民族文化资源富集底蕴深厚,民族风情多姿多彩独具特色,是中国中部地区不可多得的民族民间文化特色区。

历史人文景观底蕴深厚,传统音乐和传统舞蹈数量繁多、异彩纷呈,传统戏剧和曲艺地域性强、独具特色,民间文学浩如烟海、价值突出,传统美术和传统技艺水准较高、产品多样。

各种民俗保存完好、各具特色传统体育、游艺竞技及传统医药等其他类别丰富多彩、娱乐和实用性较强。

全州有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级保护项目13项,省级保护项目34项,州级保护项目89项,县级保护项目315项。

并且政府在全力保护民族文化遗产,为恩施州打造民族文化旅游精品线路、发展民族文化旅游创造了一定基础性的条件。

3、自然景观秀美

恩施州位于湖北省西南部,地处云贵高原东北部,是长江上游重要的生态屏障,境内自然景观以“奇、险、秀、美”为主要特征。

山地由巫山山脉、武陵山山脉、齐岳山山脉等三大主要山脉组成,全州地势是三山鼎立。

境内河流众多,良好的自然生态将极大的增强民族文化旅游的可进入性。

(二)恩施民族文化旅游发展的劣势

1、景区分散,交通不便

虽然多条国道穿过恩施州,但是由于地处山区,许多旅游景点位置偏僻,交通依然存在不便的情况,通过调查发现,选择自驾游或者自驾到中转站的方式进行旅游的游客人数比例达到49%。

恩施州内主要以山路为主,路窄、曲折、坡陡弯多是当地公路的主要特点,而且公路等级也低,所以从县市区到旅游景点的交通非常不便,另外,州内居民习惯生活在大山之中,基本属于公路无法达到的地区,虽然也保存了良好的历史文化,但是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导致当地旅游资源力度开发不足,旅游资源优势发挥受限。

2、旅游行业整体服务水平不高

在旅游业发展中,其服务水平低下,服务硬件设施配备不足影响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据统计,当地共有38家星级酒店,容纳大规模的游客难度较大;在餐饮方面,饭店规模相对较小,数量较少,并没有根据游客数量配备相应的饭店,导致旅游资源与游客数量的不匹配;通过对来往游客的区域位置调查发现,到恩施州旅游的游客主要是湖北附近的游客,人数占比达到55%,其次为湖南、重庆游客,基本以一日游为主;通过对游客人群进行统计,主要以年轻人较多,19-25岁、26-35岁的人数占比分别为30%和33%,这与当地的服务硬件和交通有很大的关系。

恩施州的主要产业支柱为旅游业,但是与其他地区的旅游业相比,虽然当地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但是其旅游服务的软件、硬件配套设施完全不能与游客数量相匹配,而且旅游管理水平也有很大的差距,旅游专业人才严重缺乏,从长远角度讲,会影响到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3、产品的开发和营销滞后

恩施的旅游业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市场调研、产品开发、定价、分销、促销、品牌管理、客户关系管理等都不完善,没有形成系列产品的开发和营销网络,知名度和满意度不高。

恩施州目前还没有进行系统的旅游形象设计和塑造,对本身拥有的形象品牌缺乏推广和保护意识,如清江发源于恩施州境内,八百里清江大部分在恩施州境内,当有专家将恩施州的主题形象确定为“清江画廊、巴人故里”时,而长阳早在多年前就打出了“清江画廊”的品牌,且一直作为土家族先祖廪君的发源地进行大力宣传。

在对最具土家建筑特色的吊脚楼旅游产品的挖掘上不足,保护不够,部分地区具有传统特色的民居已逐渐被现代建筑所替代,直接影响了民族文化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三)恩施民族文化旅游发展的机遇

1、国际旅游业持续快速发展

从大的方面看,国际旅游业持续快速发展,已成为当今世界重要的产业之一,成为国内第三产业中重点发展的产业,到2020年,世界旅游组织预计国际旅游业的总消费将达到2万亿美元,这为恩施州旅游资源的持续开发、旅游产品结构转化、旅游各相关行业重组优化,以及市场的整顿和新市场的开拓都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同时,湖北省整合省内的旅游资源,正全力打造的“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而恩施州在“圈”中的定位就是民俗生态旅游区。

随着区域交通格局的变化,恩施州将因旅游战略地位在全省、全国同行业中得到提升,而迎来千载难逢的民族文化旅游发展机遇期。

2、生态旅游、文化体验的时尚观念已形成

由于城市体系日益庞大化、复杂化,人民对旅游的需求及其动机的转变,为全球生态文化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极大的空间,为恩施州的民族文化旅游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随着后工业时代的到来,文化旅游和生态旅游已成为旅游业中的亮点。

恩施州的神奇秀美的自然和人文景观、独具地域特色和民族风情的成为一种极具吸引力的比较优势,而具有了这种文化生态比较优势,就是具备了巨大的发展机遇。

(四)恩施民族文化旅游发展的挑战

1、周边地区的竞争

恩施与省内周边旅游城市、武陵地区,都是我国南方少数民族比较集中的聚居区、其旅游资源优势和产品上存在必然的相似性,必将形成最大的旅游市场竞争,导致恩施州旅游市场的客源分流。

比如:

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土家族的发祥地之一,同属少数民族地区,民族文化资源相似性高,容易出现产品同质化,还有重庆黔江区,都同处武陵山区,其地质地貌十分相似,都是我国南方少数民族分布比较集中、民族风情极为相似的地区。

2、主流文化对少数民族文化的冲击

以民族文化为主的旅游活动,其对旅游者最大的吸引力莫过于民族间文化介质的不同而产生的差异性。

但由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文化本身特有的渗透性和交融性,西方文化和现代文化大量冲击民族文化,已导致全球性的少数民族文化被冲淡、同化,甚至逐渐消亡。

在全国性旅游业迅猛发展的今天,各地的客源市场不断拓展,还将不同程度地导致当地民族文化的异化和遗失,这些传统民族文化特征的逐渐减弱或者消失,会使当地的旅游业失去自己独有的特色,差异性的减弱将直接影响旅游业的吸引力。

三、恩施民族文化旅游发展对策

(一)整合区域资源形成区域旅游竞争优势

区域旅游合作有两个层次:

一是外部的互为促销,二是内部的互为市场、联合促销。

在合作方面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

即产品线路方面的合作,经营管理方面的合作,开发规划方面的合作。

恩施州虽然拥有众多的旅游资源,但客观地说它们存在着规模小、分布散、交通不便、经济落后等先天不足的问题。

合作的具体操作有:

加强信息沟通力度,将各县市的相关旅游政策和文件在相互间进行抄送与公布,以加强各地方间的信息沟通;开放旅行社的经营权,取消对区域内各地旅行社来当地的地界限制,并制定相应的优惠措施,使各地旅行社更灵活更方便的经营;共同出版旅游地图和专题的旅游手册,出版跨区域或城市的旅游地图、专题旅游手册,使游客更好的做出旅游决定和安排自己的旅游行程;共同研究专题线路和区域旅游形象的塑造与开发,推出能连接和反映土家族、苗族文化旅游资源的景点和精品旅游线路。

依据发展战略,规划交通路线,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尤其是改善交通条件。

(二)加大宣传推介力度

宣传是突出旅游区资源优势并获得社会普遍认同的重要措施,首先,继续加大电视、广播、报刊、网络等新闻媒体的宣传力度,将恩施州旅游业的整体形象,生动、鲜明、突出地宣传出去。

其次,还可以通过自媒体、事件营销等为恩施州民族文化旅游吸引更多的目光。

除了政府牵头引导宣传,旅游企业和下游行业也应该积极向外宣传,形成旅游品牌宣传和旅游产品销售相互促进的旅游宣传促销格局,使恩施旅游业尽快融入到旅游大市场中。

(三)完善服务体系提高服务质量

就恩施州的区域位置来看,虽然地处山区,但是有着其独特的优势,所以应该充分发挥这一优势,借助当地旅游资源优势,提高旅游服务水平,完善服务硬件配套设施和软件服务,打造成为一座城市旅游集散地,形成完善的公共旅游服务体系。

以旅游资源为中心,全面提升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加强旅游景点的宣传和包装,把不同的旅游景点、旅游资源进行有效结合,让游客能够真正在自然环境中放松心情,还感觉不到疲惫。

交通方面,加大对州内一级公路的建设,打通城市到旅游景点的一级公路,大大缩短路程时间,从而增加多个省份的游客数量。

另外在公路、铁路、机场等交通枢纽位置设置一站式到达景点中转站,为游客提供最便捷,最优质的旅游咨询和旅游服务。

(四)更新观念.加强对外合作

坚持“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培育多元化投资主体。

鼓励社会各方面力量投资开发和合资开发旅游景区景点,建设旅游接待设施,研制、开发、生产、销售旅游商品。

兴办合资旅行社,鼓励外商在旅游度假区内兴办外商投资旅游企业,对旅游基础设施建设、资源开发、商品开发给予倾斜性的财税政策。

引进股份,组建旅游股份企业,并上市融资:

推行股份合作制,通过民间筹资入股和以工顶资、以工折股等方式开发旅游项目:

把旅游扶贫与民族贫困地区旅游开发结合起来,各级政府适当贷款贴息扶持当地旅游基础设施建设

(五)突出地域特色,营造文化氛围

对于民族文化旅游资源来说,特色原则是旅游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资源优势和创新优势,开发出独具特性的,或者是在同类产品中具有竞争力的文化旅游产品。

恩施州的少数民族文化资源有很多独具特色的文化元素,例如恩施女儿会、土家族哭嫁歌,苗族的小茅坡营苗寨等。

恩施州民族文化旅游业的发展,离不开景区、景点的优势发挥和特色定位。

首先,恩施州必须打造特色的旅游产品,形成资源吸引力和市场竞争力。

其次,在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时,要树立品牌意识,品牌是对资源特色和优势的精细打造,品牌设计要特出民族特色,品牌意识要贯穿民族文化了才有开发的全过程。

应该充分研究、考察和挖掘本地区的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准确的把握当前旅游市场变化和旅游商品开发趋势,从内到外,从形象树立到推介营销,从保护资源到合理开发,都应该坚持突出地区特色,建造富有特色的民族文化旅游产品体系,充分展示恩施州神秘古朴的民族文化和奇峻雄浑的自然风光,以及热情好客的人文风情。

结论

通过对恩施民族文化资源开发的分析研究,本文得出如下结论: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具有丰富多样的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尤其是自然风光旅游资源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最为独特。

州内的恩施市、利川市、巴东县和咸丰县旅游业最为发达,民族文化与旅游业的结合较为融洽。

在当地的政策支持和政府主导之下,当前恩施州的民族文化资源得到了进一步的开发,但同时我们也注意到,由于缺乏总体的规划,目前整个地区旅游行业乱象丛生,针对上述情况,为促进民族文化资源与旅游业融合发展,结合恩施州实际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具体的发展对策,一方面是清晰发展思路,包括:

突出地域特色,营造文化氛围;二是加强资源整合,加大交通设施建设,完善服务体系,提高服务水平、加大宣传力度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