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东台市十二五规划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501163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46 大小:57.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盐城东台市十二五规划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盐城东台市十二五规划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盐城东台市十二五规划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盐城东台市十二五规划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盐城东台市十二五规划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盐城东台市十二五规划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6页
盐城东台市十二五规划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6页
盐城东台市十二五规划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6页
盐城东台市十二五规划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6页
盐城东台市十二五规划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6页
盐城东台市十二五规划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6页
盐城东台市十二五规划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6页
盐城东台市十二五规划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6页
盐城东台市十二五规划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6页
盐城东台市十二五规划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6页
盐城东台市十二五规划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6页
盐城东台市十二五规划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6页
盐城东台市十二五规划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6页
盐城东台市十二五规划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6页
盐城东台市十二五规划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6页
亲,该文档总共4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盐城东台市十二五规划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盐城东台市十二五规划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盐城东台市十二五规划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4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盐城东台市十二五规划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东台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序言

“十二五”时期(2011-2015年),是东台“推进科学发展,建设幸福东台”,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会,为基本实现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的重要时期,是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

《东台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依据《中共东台市委关于制定东台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组织编制。

本规划围绕“跨越发展、争先进位,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着重解决关系全局、影响深远的重大问题,明确“十二五”期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重大战略和重点措施,是今后五年东台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政府履行职责的重要依据,是全市人民共同奋斗的行动纲领。

一、践行科学发展,谱写更高水平小康社会新篇章

成就辉煌,全面小康

“十一五”时期是我市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五年,是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发展最好最快的时期之一。

面对宏观发展环境的深刻变化、国际金融危机的严峻挑战、改革发展稳定的多重压力,全市人民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围绕“全面达小康,建设新东台”的总体部署,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和江苏沿海开发战略机遇,推进新型工业化、城乡一体化和体制机制创新,谋求大突破,实现新跨越,圆满完成“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总体上达到省定全面小康指标,谱写了又好又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篇章。

这一时期是我市经济总量快速增长、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的五年,是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城乡魅力显著提升的五年,是体制机制加快创新、发展活力显著迸发的五年,是践行科学发展、建设小康东台取得巨大成绩的五年。

综合实力实现新跨越。

五年来,全市经济保持强劲增长势头,连续十届进入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综合实力跃入全省20强。

预计2010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370亿元,与期初相比增长2.2倍,年均增长15%(可比增长),人均地区生产总值33000元(折合约5000美元);

财政总收入67.45亿元,年均增长45.8%,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26.18亿元,年均增长41.2%;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五年累计超过860亿元,是“十五”期间的3.8倍。

结构调整实现新突破。

五年来,全市努力培育壮大新兴产业,产业结构逐步优化、产业方向逐步明晰、产业特色逐步呈现,三次产业结构由22.6:

45.2:

32.2优化为16.2:

48.4:

35.4。

深化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高效农业、设施农业的规模和效益全省第一,荣获“国家级农业产业化示范县(市)”;

着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大力推进绿色增长,初步构建起新材料不锈钢、新能源及装备、绿色食品加工等特色产业体系,三大特色产业开票销售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提高到31%,建成全国首批“国家绿色能源示范县(市)”,预计2010年工业增加值达178亿元,比期初增长2.5倍,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从“十五”期末的403家发展到880家(按原统计口径);

围绕打造“苏北现代服务业第一县(市)”的目标,大力发展面向生产、面向民生、面向农村的服务业,全市服务业水平快速提升,第三产业增加值由期初的52.59亿元上升到期末的132亿元,增长2.5倍。

城乡建设取得新成就。

五年来,按照“做美做特中等城市”的目标和“一城一区三基地”的城市定位,拉开城市框架,做大城市规模、提升城市品味。

五年累计投入城市建设资金170亿元,市区建成区面积达29平方公里,人口近30万,城市化率达46.1%。

做美做特中心城区,市民广场、城市规划展示馆、通榆河风光带等一批精品亮点工程相继建成,全面启动建设城东新区,“西城东区、北工南居”的城市布局更加明晰,“水绿东台、人文城市”的特色初步彰显。

弶港新城加速建设,正在成为东台重要经济增长点。

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快速推进,以文化、体育、卫生、社区服务等公共事业配套为重点的城市功能设施框架基本形成。

投资近2亿元实现堤东地区9镇区域联网供水。

沿海高速、新204国道东台段全线通车,建成沿海高速南沈灶出口至弶港一级公路。

组建民生公交公司,改造火车站,新建公交总站,实现城乡等级公路村村通,客运全覆盖。

先后被评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苏北首家中国城乡建设范例城市、“十一五”规划·

中国最具特色宜居城市。

人民生活获得新改善。

五年来,围绕富民强市目标,稳步增加城乡居民收入,人民群众的收入水平、生产生活、就业环境和公共福利保障得到明显改善。

预计201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8100元和10000元,年均增长14%和12%;

全市人均储蓄余额超2万元,列苏北第一;

农村税费改革全面推进到位,实现农民“零负担”;

城市和农村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分别超过36平方米、53平方米;

五年新增城镇就业岗位5.0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6%以内,低于省控值2.4个百分点;

城镇劳动保障三大保险、新农保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本实现全覆盖,城乡医疗救助体系模式在全省推广,城市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农村五保集中供养标准均为苏北最高。

社会事业出现新发展。

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取得显著成绩。

全社会科技研发投入占GDP比重提高到1.04%,科技进步贡献率达48.6%,人才贡献率达24%,新建省级企业院士工作站7个、省级工程技术中心7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到15家,连续10年获得“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称号;

教育质量不断提高,教育体系进一步完善,高中阶段教育和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分别达到97%和55%;

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扎实有效,建成省人口协调发展先进市、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市;

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连续六年被表彰为“省社会治安安全县(市、区)”,成为全省首批“法治县(市、区)创建工作先进单位”。

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完善,以公有制为主体,国有、民营、外资经济共同发展的格局不断优化;

农村改革进一步深化;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迈出新的步伐,乡镇撤并、机构改革全面实施;

医药卫生和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推进。

在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不利情况下,对外开放持续扩大,外向型经济持续增长,预计2010年,全市实现自营出口额2.45亿美元,比期初增长1.47倍,年均递增8%;

注册外资实际到账2.37亿美元,比期初增长5.4倍,年均递增40%。

表一“十一五”规划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指标

“十一五”计划

2009年

2010年预计

经济增长

地区生产总值(亿元)

370

313.63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美元)

4000

4200

5000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

26

33.1

30.6

财政收入年均增长(%)

24

40

45.8

其中:

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长(%)

23

35

41.2

结构效益

三次产业结构比

11.5:

53.5:

18.3:

46.8:

34.9

16.2:

48.4:

35.4

改革开放

自营出口额(亿美元)

6

2.08

2.45

注册外资实际到账(亿美元)

3

1.96

2.37

科技创新

全社会研发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

1

0.85

1.04

高新技术产业用于研发的投入占年销售额比重(%)

5

3.5

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

20

18

社会发展

城市化水平(%)

52

45.1

46.1

劳动保障和社会保险覆盖率(%)

100

97.02

97.2

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年均增长(%)

4

3.34

4.28

每万人拥有科技人员(人)

700

1164

高等教育毛入学率(%)

45

55

55.27

人口资源环境

人口自然增长率(‰)

<1

-1.28

-1.19

单位GDP能耗比十五期末降低(%)

33

环境质量综合指数(分)

95

86.7

90

城乡森林覆盖率(%)

17.2

22.13

城市绿化覆盖率(%)

40.4

40.5

人民生活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18900

15855

18100

农民人均纯收入(元)

8620

8811

10000

城镇登记失业率(%)

<4

2.6

表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测算表

指标名称

单位

权重

目标值

2009年实现值

2010年预计值

得分

综合得分

 

99.63

一、经济发展

23.63

1、人均地区生产总值

10

≥24000

28603

33000

10.00

2、二、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

≥92

81.7

83.8

3.63

3、城市化水平

6.00

4、城镇登记失业率

<5

4.00

二、生活水平

34

34.00

5、居民收入

15

15.00

(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7

≥16000

7.00

(2)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8

≥8000

8.00

6、居民住房

(1)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

M2

30

36.8

36.9

3.00

(2)农村人均钢筋、砖木结构住房面积

53.1

53.2

7、居民出行

(1)农村行政村通灰黑公路(或航道)比重

2

2.00

(2)城镇人均拥有道路面积

12

17

8、居民信息化普及程度

(1)百户家庭电话拥有量

200

254

265

1.00

(2)百户家庭电脑拥有量

42.8

46

9、居民文教娱乐服务支出占家庭消费支出比重

18.3

18.4

10、恩格尔系数

<40

36.3

36.4

三、社会发展

28

28.00

11、R&

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

≥1.0

12、初中毕业生升学率

≥90

97

13、卫生服务体系健全率

99.5

14、社会保障

9

9.00

(1)城镇劳动保障三大保险各自覆盖面

≥95

#城镇基本养老保险

97.1

城镇失业保险

96.9

城镇基本医疗保险

(2)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率

(3)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面

≥85

5.00

15、人民群众对社会治安的满意率

98.3

98.5

16、城乡村(居)民依法自治

(1)城镇社区居委会依法自治达标率

96.5

(2)农村村委会依法自治达标率

99

四、生态环境

14

14.00

17、绿化水平

(1)城市绿化覆盖率

(2)森林覆盖率

18、环境质量综合指数

80

总体上,东台“十一五”规划实施顺利,为“十二五”期间实现新的发展提供了较好条件。

同时,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仍面临一系列矛盾和挑战,主要是以加快经济转型升级为重点的新一轮区域竞争更加激烈;

节能减排和土地、资金等要素压力明显增大;

产业结构不尽合理,发展方式偏重粗放,科技创新驱动力不强,社会建设相对滞后等。

这些问题,有待于在“十二五”发展中认真加以解决。

优势凸显,机遇叠加

“十二五”期间,东台具有重要的发展优势和重大的发展机遇,具备加速发展的有利条件。

第一节发展阶段

经过“十一五”期间的发展,东台经济社会发展已经跃上新台阶,正处于城市化提升期、工业化加速期、全面小康向基本现代化的过渡期。

东台经济开始由投资驱动为主阶段转向投资创新双重驱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新兴产业快速崛起、现代服务业跨越发展的新阶段。

第二节发展优势

地理区位优越。

东台地处江苏沿海开发主战场和长三角一体化中心圈,是国家鼓励发展的重点区域。

东台紧邻大丰港、南通港、上海港等国际港口,拥有通榆河、泰东河等高等级航道,距南通、盐城等机场仅70多公里,沿海高速、新长铁路、204国道三条经济大动脉穿境而过,在建的临海高等级公路贯穿江苏沿海地区,更是开发沿海、接受上海和苏南产业辐射的黄金通道。

资源得天独厚。

东台资源丰厚、物华天宝,是远近闻名的“西瓜之乡”、“蚕茧之乡”、“禽蛋之乡”、“乳猪之乡”,拥有68个无公害农产品、52个绿色食品、19个有机食品,农林牧渔总量连续19年冠居全国。

东台拥有85公里沿海岸线和156万亩滩涂,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为太平洋西岸唯一没有被污染的地方。

东台沿海区域是全世界海岸带中仅有的两处淤长型海岸之一,每年以150米的成陆速度向大海延伸,新增土地近万亩。

江苏全省未来10年围垦270万亩滩涂计划中,东台占100万亩,是名副其实的“江苏第一围”。

产业发展潜力巨大。

东台产业基础较好,已初步构建起以高端制品为重点的新材料不锈钢、以风电光伏设备制造为重点的新能源及装备、以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为重点的绿色食品加工三大特色产业体系。

神华、华电、中粮、中石油、鲁能等一批央企、国企和500强企业相继落户东台,新特产业发展前景广阔,为“长三角最具投资潜力县(市)”。

生态环境优良。

东台幅员广阔、景色秀丽,气候宜人,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数在江苏省领先,荣获“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级生态示范区”、“江苏省文明城市”、“江苏省社会治安安全县(市)”、“国家绿色能源示范县(市)”等称号,是宜业宜居的创业乐园、生活乐土。

第三节发展机遇

——从国际看,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蕴藏发展良机。

世界经济形势复杂多变,但世界经济复苏的总体趋势不会改变。

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速逐步加快,国际贸易和投资呈恢复性增长态势,国际金融市场渐趋稳定,为东台今后发展提供了一个较为稳定的外部环境。

新一轮产业和科技革命加快推进,以新能源和低碳经济为主要内容的绿色经济,将重塑国家和地区经济竞争力,为东台推动绿色经济跨越式发展带来历史性机遇。

——从国内看,我国仍处于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我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向纵深发展,国家对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的政策扶持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广阔空间,促进消费、扩大内需的一系列政策措施有利于积极发展内需型、消费类产品的生产,为东台更好地参与新一轮科技创新和结构调整带来了新的机遇。

——从自身看,东台经济正步入新一轮快速增长周期。

东台处于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和江苏沿海地区发展两大国家战略交汇点,正成为国内外投资的热点地区,有利于形成资本集中和产业集聚。

省委、省政府支持和促进“苏北振兴、沿海跨越”,以及经济质态的稳步提升、重大项目的加速实施、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承载功能的不断增强,为东台更好更快发展拓展了新的空间、添增了新的动力。

第三章建成更高水平小康,奠定基本现代化坚实基础

第一节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抢抓沿海开发和长三角一体化两大国家战略机遇,以“推进科学发展、建设幸福东台”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跨越发展、争先进位,建设更高水平小康社会”为目标,以改革开放和科技创新为强大动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根本目的,大力实施新型工业化、创新与人才强市、沿海开发、城市化与城乡统筹发展、农业产业化战略,突出“新产业、新城市、新农村”重点任务,统筹做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在新起点上推进东台经济社会科学发展、跨越发展,为基本实现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

——推进科学发展,建设幸福东台是“十二五”规划的主题。

主题统领全局、指引方向。

把握发展主题,就是要坚定不移走科学发展之路,实行发展速度、质量、效益并举,在加快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着力打造经济繁荣、实力强劲的“金东台”,宜观宜居、魅力四射的“美东台”,开放包容、活力迸发的“大东台”,推进跨越发展,奋力争先进位,努力建成“经济实力更加雄厚、百姓就业更加充分、居民收入更加提高、生态环境更加优美、文化生活更加丰富、社会建设更加和谐”的幸福东台。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十二五”规划的主线。

主线贯穿全程、牵动各方。

确立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发展主线是推进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既符合国家和省市要求,也符合我市基本市情和发展阶段性新特征,是新时期东台创新发展动力,增强发展后劲,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根本途径。

“十二五”期间,一要把推动转型升级,驱动产业发展高新化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

二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

三要把推进生产生活低碳化,实现绿色增长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

四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与经济均衡化发展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五要把改革开放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

第二节战略与重点

根据科学发展新要求和发展阶段新变化,“十二五”期间,集中力量实施“五大战略”、“四大计划”和“六大工程”。

“五大战略”。

一是实施新型工业化战略,围绕特色产业规模化、传统产业品牌化、新兴产业高端化,全面提升我市工业发展规模和竞争水平;

二是实施创新与人才强市战略,增强科技自主创新能力,突出人才第一资源的作用,为跨越发展构造战略优势,为争先进位提供有力支撑,为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提供坚强保证;

三是实施沿海开发战略,坚持科学开发、集约开发、绿色开发,统筹推进港口发展、产业发展、城镇发展和环境保护,尽快把沿海地区建成我市重要的经济增长极;

四是实施城市化与城乡统筹发展战略,坚持推进城市化与建设新农村相结合,生产方式转变与生活方式转变相结合,加快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五是实施农业产业化战略,以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突破口,着力推进农业规模化、组织化和市场化,使产业化成为提升农业发展层次、实现农民持续稳定增收的根本途径。

五大战略中新型工业化战略是主战略,创新与人才强市战略是核心战略。

“四大计划”。

一是实施城乡居民收入倍增计划,五年实现城乡居民收入翻番,到2015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6000元,农业人均纯收入达20000元;

二是实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双千亿”计划,以“重大项目、重要工程、重点城镇和城东新区建设”为载体,打造“新城市、新产业、新农村”,确保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三年翻番、五年累计超2000亿元;

三是实施城市化“三十计划”,围绕突破城乡二元结构,全面提升城市化水平,到2015年,全市城市化率提高10%,市区人口增加10万,集镇新增人口10万;

四是实施资本经营突破计划,引进风险投资,鼓励企业发行债券,做好企业上市培育引导工作,推动优势企业实现上市。

“六大工程”。

一是实施新特产业销售千亿工程,到2015年,全市三大新特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000亿元;

二是实施创新驱动产业升级工程,积极推动理念创新、体制创新和管理创新,充分发挥创新在推动产业升级中的核心作用;

三是实施规模企业翻番工程,鼓励和引导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到2015年,规模企业实现数量翻番;

四是实施沿海开发40万亩围垦工程,加快滩涂围垦,做好产业规划,争创国家级滩涂综合开发试验区;

五是实施现代服务业提速工程,服务业投资高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服务业增加值增速高于GDP增速,到2015年,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40%以上;

六是实施农业产业化龙头培育工程,支持和引导龙头企业发展壮大,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的示范带头作用。

第三节发展定位

创新发展示范区。

大力发展创新型经济,强化创新政策引导、创新平台建设、创新企业培育和人才引进培养,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增创区域发展优势。

沿海开发先导区。

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沿海滩涂资源优势,以建设弶港新城为龙头,坚持“打生态牌、走绿色路、拉产业链、建特色区”的思路,坚定不移推进“产业兴海、绿色增长,以特取胜、错位发展”,积极拓展城市发展新空间,大力培育经济发展的新增长极。

绿色增长特色区。

大力发展有东台特色和优势的绿色能源、绿色制造、绿色旅游、绿色食品产业,积极发展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推进集约和节约发展,着力提高节能、降耗、保护环境水平,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走出一条有东台特色和优势的绿色增长之路。

幸福民生新型区。

全面落实富民优先的各项措施,以推动创业带动就业、促进增收。

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适度超前发展社会事业,完善提升公共服务体系,做到发展水平与生活水平同步提升,经济增长与改善民生保持一致,实现富民与强市的有机统一。

第四节总体目标

“十二五”时期,东台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

全市综合经济实力、自主创新能力、国际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增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可爱清新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