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中山市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504390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2.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中山市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广东省中山市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广东省中山市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广东省中山市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广东省中山市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广东省中山市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广东省中山市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广东省中山市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广东省中山市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广东省中山市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广东省中山市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广东省中山市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广东省中山市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广东省中山市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广东省中山市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广东省中山市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广东省中山市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广东省中山市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广东省中山市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广东省中山市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广东省中山市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docx

《广东省中山市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中山市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广东省中山市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docx

广东省中山市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

中山市高三年级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统一考试语文科试卷

本试卷共8页,24小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学校、年级、考号填写在答题卷密封线内,并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试室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考生号、试室号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卷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卷和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将答卷、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思忖(cǔn)觊觎(jì)炽烈(zhì)厉兵秣马(mò)

B.粗犷(guǎnɡ)整饬(chì)倾轧(zhá)浑身解数(xiè)

C.沏茶(qī)什锦(shí)浸渍(zì)穿凿附会(záo)

D.执拗(ǎo)信笺(jiān)晦涩(huì)扪心自问(mén)

2、下面语段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是一项是()

纵观国外幸福之城的概念,包括漫画之都的一些案例,广州与其千人一面,不如独辟蹊径,通过广州根深蒂固的漫画文化,对文化广州进行重塑,凸显休闲、幽默、热情、奔放的魅力,用虚幻的文化资源来带动我们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并且带动传统的旅游,以及第三产业的整体发展。

A.千人一面B.独辟蹊径C.根深蒂固D.虚幻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业内专家认为,造成电荒的主要原因是煤与电之间的成本“剪刀差”。

B.韩国政府昨日通过了国家体育促进法的修正法案,提高了对操纵体育比赛的惩罚力度。

C.百胜在中国的餐厅数量有3000多家,旗下品牌包括肯德基、必胜客、东方既白等,去年营业额约为336亿元左右。

D.我们将充分利用能源消费和约束碳排放的“倒逼”机制,研究通过碳排放交易,推动产业的转型升级。

4、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随着社会节奏的加快,现代人的工作压力明显加大。

②天天如此,周而复始。

③关系亲疏的基础在于接触。

④早上匆匆出门,常常很晚才能回家,第二天继续奔波。

⑤接触都没有,又何来亲近呢?

⑥即便你有心想和邻居多点接触,哪有机会呢?

A.③④②①⑥⑤    B.①④②⑤⑥③     C.③①④②⑥⑤   D.①④②③⑤⑥

二、本大题7小题,共3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小题。

李一足传王猷定

  李一足,名夔,未详其家世。

有母及姊与弟。

貌甚癯,方瞳,微髭。

生平不近妇人。

好读书,尤精于《易》,旁及星历医卜之术。

出常驾牛车,车中置一柜,藏所著诸书,逍遥山水间。

所至人争异之。

  天启丁卯至大梁,与鄢陵韩叔夜智度交。

自言其父为诸生,贫甚,称贷于里豪;及期,无以偿,致被殴死。

时一足尚幼,其母衔冤十余年。

姊适人,一足亦婚,母召其兄弟告之。

一足长号,以头抢柱大呼。

母急掩其口。

不顾,奋身而出,断一梃为二,与弟各持,伺仇于市,不得;往其家,又不得;走郭外,得之。

兄弟奋击,碎其首。

仇眇一目,抉其一,祭父墓前。

归告其母,母曰“仇报,祸将及!

”乃命弟奉母他徙,遂别去。

  时姊夫为令干兗,往从之。

会姊夫出,姊见之,惊曰:

“闻汝击仇,仇复活,今遍迹汝,其远避之。

”为治装,赠以马。

一足益恚恨,乃镌其梃曰:

“没棱难砍仇人头。

”遂单骑走青齐。

海上见渔舟数百,泊米市,一足求载以济。

遂舍骑登舟,渡海至一岛,名高家沟。

其地延袤数十里,五谷鲜少,居民数百户,皆蛋籍,风土淳朴,喜文字,无从得师。

见一足至,各率其子弟往学焉。

其地不立塾,晨令童子持一钱诣师,师书一字于掌以教之,则童子揖而退。

明日,复来。

居数年,积钱盈室。

辞去,附舟还青州,上狭邪。

不数日,钱尽散,终不及私。

甲申后,闻一足化去。

先一日,遍辞戚友,告以远行。

是日,鼻垂玉筋尺许,端坐而逝。

袖中有《周易全书》一部。

论曰:

古今传神仙事多怪诞。

一足为报父仇遂仙去,然则神仙必由于忠孝哉!

吾独怪其以击仇不死,悲愤穷蹙,竟窜身海外,复极幽遐辽远之游。

夫岂专避祸亦其之所存终不能一息安也卒之既化而持梃观水得道之后此心不忘不亦悲乎然事之济否则天也子房博浪之恨千载而下可胜道哉!

(节选自《清代散文名篇》)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分)

A.称贷于里豪       举债

B.以头抢柱大呼碰、撞

C.一足益恚恨  恼怒

D.竟窜身海外       流窜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

A.好读书,尤精于《易》               B.所至人争异之

称贷于里豪                       时姊夫为令干兗,往从之

C.自言其父为诸生     D.遍辞戚友,告以远行 

为治装,赠以马吾独怪其以击仇不死

7.下列各句组,都能表现李一足“有仇必报”性格的一组是( )(3分)

(1)时一足尚幼,其母衔冤十余年   

(2)不顾,奋身而出

(3)兄弟奋击,碎其首    (4)乃命弟奉母他徙,遂别去

(5)乃镌其梃曰:

“没棱难砍仇人头。

”(6)遂单骑走青齐

A.

(1)(3)(5)    B.

(2)(3)(5)   C.

(2)(4)(5)   D.

(1)(4)(6)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李一足家世不详,家人除了母亲外,还有一个姐姐和一个弟弟。

容貌清瘦,眼球是方形的,没有胡须。

B.李一足在高家沟做了几年老师,积攒了很多的钱财,后来回到青州,不几天的工夫,就把钱尽散,没有留下一点给自己。

C.李一足父仇已报,让弟弟带着母亲徙居他地,自己也相继到达干兗、青齐、高家沟等地。

D.虽然李一足有寻仇报仇的经历,但从他一生的历程来看,他其实是一位喜欢读书写作、有道家风范的读书人。

9.断句和翻译。

(10分)

(1)用“/”给下面的文段断句。

(4分)

夫岂专避祸亦其之所存终不能一息安也卒之既化而持梃观水得道之后此心不忘不亦悲乎然事之济否则天也子房博浪之恨千载而下可胜道哉!

(2)翻译下面的句子。

(6分)

①今遍迹汝,其远避之。

翻译:

②童子持一钱诣师,师书一字于掌以教之,则童子揖而退。

翻译:

10、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后面的问题(7分)

金陵怀古

王珪[注]

怀乡访古事悠悠,独上江城满目秋。

一鸟带烟来别渚,数帆和雨下归舟。

萧萧暮吹惊红叶,惨惨寒云压旧楼。

故国凄凉谁与问,人心无复更风流。

  [注]王珪时任北宋左相,写作此诗时北宋在与西夏的两次战争中均遭失败。

(1)颈联中有两个字运用传神,请选择其一作简要赏析。

(3分)

答:

(2)综观全诗,分析作者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4分)

答: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任选3题,多选按前3题计分。

答对一空给1分。

)(6分)

(1),。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白居易《琵琶行》)

(2)复行数十步,。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陶渊明《桃花源记》)

(3),。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

(4)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

(陆游《游山西村》)

三、本大题4小题,共16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2—15小题。

不丹的幸福观给我们的启示熊蕾

按国内生产总值(GDP)来衡量,中国以5878.257亿美元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020年的排名仅次于美国,高居第二位。

而自称为夹在中国"龙"和印度"象"这两个亚洲巨人之间的"蚂蚁"小国的不丹,则以13.97亿美元排在第162位。

但是按照人均GDP的排名,我们两国的差距大大缩小,中国排到94位,不丹则上升到109位。

如果按照英国莱斯特大学AdrianG.White教授的"全球快乐地图"来排位,不丹在世界排名第8,为亚洲第一,而中国则在80名以后。

中国这30多年的发展,是以GDP为中心,以工业化发达国家为样板。

而不丹则奉行国民幸福总值(GNH)的概念。

这是由不丹第四任国王吉格美·辛格·旺楚克在1972年首次提出来,和以经济增长为中心的传统发展模式有很大的不同。

它不是仅仅以物质生产和消费来作为衡量发展的尺度,而是涵盖了心理幸福、社区活力、文化、健康、教育、环境多样性、生活水平、政府治理和个人的时间分配等多个指标。

GNH理念认为,单凭物质财富,不能带来幸福,或者说不能确保人民的满意度和福祉;经济的增长和现代化,不应以牺牲生活的质量和人民世代珍重的文化传统为代价。

不丹的国土面积只相当于重庆直辖市的一半,不足百万的人口只是重庆的一个零头,但它和中国有一点类似,都是多山,可耕地面积只占国土面积的8%。

其农业生产方式还相当落后,近80%的农业人口,基本上也就是温饱水平,且农业劳动的辛苦,似乎很难和"幸福"联系到一起。

然而当我们了解到不丹的免费教育、全民免费医疗和低犯罪率时,我们不能不承认不丹在奉行国民幸福总值方面所取得的成就。

比如他们不仅实行十年义务教育,而且对通过十年级考试的学生,国家继续支持免费学习到高中毕业。

此后再次通过考试进入高等学校的学生,可以继续享受国家提供的免费教育到大学三年级。

这样的教育保障,鲜有马加爵、药佳鑫之类的恶性案件出现。

不丹吸取了周边一些国家以环境为代价追求经济发展的教训,制定了严格的环保措施,包括通过立法保证不丹的森林覆盖率不得低于60%,以及不准许任何引起环境恶化和威胁野生动植物的工业和商业活动。

由于这个政策,不丹国土的森林--不是绿地--覆盖率达72%,提供全国财政收入的40%的所有利用河流的水电工程,没有一个造成生态损害。

这和我们中国一些地方为了发展为了政绩而近乎疯狂地破坏生态的资源的做法,形成了鲜明对照。

我们中国一些地区自称“香格里拉”,而很多不丹人并不知道"香格里拉"一说,他们的平均生活水平也与天堂相距甚远。

但是在不丹随处可见的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以及人们为了自己的实际需要而不是为了炫耀来追求幸福的心境,雄辩地向我们解释了真正的香格里拉该是什么样。

(选自2020.7.11日作者博客)

12-13题为选择题,请在答题卡“选择题答题区”作答。

(12题选对一项给2分,选对两项给5分。

多选不给分)

12.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两项是()()(5分)

A.从经济总量来看,不丹和中国的差距巨大;但从人均GDP来看,两国的差距就很小了。

B.不丹人奉行的国民幸福总值(GNH)的理念不以物质生产和消费来作为衡量发展的尺度。

C.不丹人口少,国土面积小,且是多山国家,农业人口比例较大,农业生产方式还相当落后,似乎很难和“幸福”联系到一起。

D.不丹鲜有马加爵、药佳鑫之类的恶性案件出现说明,在奉行国民幸福总值理念方面取得了低犯罪率的成就。

E.不丹的水电工程提供了全国财政收入的40%,却没有一个给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损害。

13.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开头从经济角度比较中国和不丹的情况,是为了引出不丹独特的国民幸福总值(GNH)的概念。

B.GNH理念认为只要提高生活的质量和珍重人民世代的文化传统,就能给人们带来真实的幸福。

C.文中说不丹国土的森林—不是绿地—覆盖率达72%是为了强调不丹制定的严格的环保措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D.文中提到的“香格里拉”,其实就是天堂的意思。

14.从全文来看,不丹人持有怎样的幸福观?

(4分)

15.从文中来看,不丹人的幸福观给我们提供了怎样的启示,并谈谈你对幸福的理解。

(4分)

四、本大题为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

每组试题3小题,共15分。

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分别为“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组和“实用类文本阅读”试题组,考生任选一组作答。

作答前,务必用2B黑色铅笔在答题卡上填涂与所选试题组对应的信息点;信息点漏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

(一)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题。

对话李培俊

副所长是岳所长要来的。

岳所长之所以竭力要个副所长,是为宋史研究所长远着想,岳所长59岁了,年底到届,手续一办,没个接手的人能行?

人来了,是个年轻人,30多岁,原是外省一所高校的教授。

老岳有些担心,这么年轻,能担起这副千斤重担?

可既然让他来,就一定有让他来的理由。

报到那天,岳所长一问,副所长竟姓秦,不但姓秦,籍贯竟是南京。

岳所长不禁一声暗笑,说,秦所长姓秦?

秦副所长何等聪明,哪里听不出来其间意思,笑了笑,反问说,所长姓岳?

岳所长点点头说,不但姓岳,而且是岳飞正儿八经的后人,不是冤家不聚头啊。

秦副所长也说,800年前那桩公案不会影响咱俩合作吧?

岳所长说,哪里会。

岳所长这人肚子里有货,虽主攻宋史,可三皇五帝,夏商周,都在脑子里装着。

上任不久,秦副所长上门拜访,岳所长把他延至一室,沙发、茶几、陶壶、杯具,空空荡荡,别无他物。

秦副所长问道,这间房是做什么的?

岳所长说,书房。

秦副所长又问,怎么没书呀?

岳所长说,猜猜。

秦说,过目不忘?

诵罢即烧?

一切都在脑子里装着?

岳所长不置可否,转了话题,说起了所里的事。

秦副所长家在外地,常到岳家蹭饭,两个清素小菜,一壶烫热的小酒,吱吱地喝上一阵。

饭后,两人坐进书房,品着茶谈天论地。

既然搞宋史研究,自然绕不开风波亭那段公案,这一绕,便把两人的关系绕得有些微妙。

终于有一天,围绕岳飞的死因打了一次口水仗。

话头是老岳挑起来的,老岳说,世间的事真是妙不可言,你呢,秦桧后人,我呢是岳飞嫡传,可咱俩却坐在一起喝茶,放到800年前,非把老祖宗气死不可。

小秦也感慨一声,说,其实呢,岳帅之死应该是高宗所为,秦桧不过是当了一回替罪羊而已。

老岳说,小秦,历史定案的事,咱就别翻烧饼了,否则,怎么会有“人自宋后羞名桧,我到坟前愧姓秦”那副对联呀。

小秦当然知道,此联是乾隆状元秦大士所作。

小秦说,那是秦大士为讨好天下人的应时之作,或者说,是个表态。

你老岳想想,岳帅时任高官,又是抗金主帅,没有赵构指使,秦桧能杀得了岳飞?

你注意那个细节了吗?

就是岳帅死前夜,赵构亲往监牢探望?

老岳说,注意到了,可毒酒却是秦桧所赐。

小秦说,咱先把这个问题放下,讨论一下《满江红》,写下这首词时岳飞33岁,已当上节度使,30岁当上节度使,显非常人,皇帝忌这个。

那首词可谓激怀壮烈,成为千古绝唱,可岳帅根本没想赵构的皇位是怎么来的,假若不是徽、钦二宗被擒,九五之尊哪有他的份?

如若岳帅直捣黄龙,迎回徽、钦二宗呢?

赵构还有什么理由再坐龙椅?

所以说,是一曲《满江红》杀了岳飞,换句话说,是岳飞自己杀了自己。

秦桧不过是替人承担了骂名而已。

老岳摆摆手制止小秦,小秦却不管不顾,顺着自己的思路说下去:

岳飞不好酒,不好色,不贪钱,不要官,人过于完美,容易被人误解,赵构不禁要想:

那他要什么呢?

老岳竟有些无言以对,隔了许久,老岳说,该吃饭了,在这喝两杯?

老岳是第一次这么让小秦,以前都是:

中午在这吃啊,不容小秦推托的。

小秦知道这是虚让了,人家巧让客,怎好当个热粘皮?

便笑笑,说,算了,答应了朋友的饭局,就不在这儿吃了。

不久,老岳递了辞呈,请求辞去宋史研究所所长职务,在辞呈最后,他建议由小秦接替所长职务,提前到位。

走那天,小秦抱着老岳哭了,说,岳所长,多来啊,好多事离不开你呀。

老岳拍拍小秦肩膀,什么也没说,眼睛湿湿的,提了一个请求:

能给我弄一套宋史吗?

小秦说,你不是读过了吗?

老岳说,我想再读读,再说,我家书房里也该有一部书了。

(选自《百花园》2020年10期)

16.这篇小说多处运用了照应的手法,请找出其中的两处并作简要分析。

(4分)

17.小说中秦所长认为是宋高宗赵构杀了岳飞,其依据是什么?

(5分)

18.这篇小说名为《对话》,有什么深刻的内涵?

(6分)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1题。

“北大之魂”蔡元培陆艳

蔡元培在北大的时间并不长,但是他能够外抗权势,内谋革新,办学境界高远,思路清晰,措施切实,终使北大为之一新,成为名副其实的最高学府,成为全国新文化运动的摇篮和中心。

他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大的成功,除了高瞻远瞩和胆气魄力,也在于蔡元培的个人魅力。

对于蔡元培的崇高人格,世人历来称誉。

有人说他“春风化雨”(冯友兰),有人说他“不言而众服”(顾孟余),也有人说他是“周公型人物”(吴稚晖)。

现在也有人把他的人格魅力概括为“外和内介、守正不阿”,“严于律己、廉洁奉公”(金林祥《思想自由,兼容并包:

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等几个方面。

所谓“外和内介、守正不阿”,是说他性情温和,待人接物,处世论事,恬淡从容,但在大是大非的问题上则严肃认真,一丝不苟。

蔡元培的宽厚仁慈,有长着之风,是众口皆碑的。

他对待北大的教师们,不仅关怀备至,而且温和亲切。

师生们写了书向他索序,他没有不答应的。

对学生和校内有志气的青年,都乐于提供帮助,为贫困学生提供勤工俭学的机会,给半工半读学生提供便利条件。

他对达官贵人与对校工贫生态度如一。

据顾劼刚回忆:

蔡元培到校的那一天,校工们排队恭恭敬敬地向他行礼,他一反以前历任校长目中无人、习以为常、不予理睬的惯例,脱下自己的礼帽,郑重其事地向校工们鞠了个躬,这使得校工和学生们大为惊讶。

其人其品,可窥一斑。

傅斯年有一篇文章专门谈到这个问题,他说:

“蔡先生之接物,有人以为滥,这全不是事实,是他在一种高深的理想上,与众不同。

大凡中国人以及若干人,在法律之应用上,是先假定一个人有罪,除非证实其无罪;西洋近代之法律是先假定一个人无罪,除非证明其有罪。

蔡先生不特在法律上如此,一切待人接物,无不如此。

他先假定一个人是善人,除非事实证明其不然。

凡有人以一说进,先假定其诚意,其动机善,除非事实证明其相反。

”(傅斯年《我所景仰的蔡先生之风格》)

不过,蔡元培又不是不讲原则的人。

傅斯年又说:

“若以为蔡先生能恕而不能严,便是大错了,蔡先生在大事上是丝毫不苟的。

有人若做了他以为大不可之事,他虽不说,心中却完全有数。

至于临艰危而不惧,有大难而不惑之处,只有古之大宗教家可比,虽然他是不重视宗教的。

”蔡元培于大是大非上绝不退让,在与守旧文人的论战中,在解聘不合格教员的决断中,在屡次抗议北洋政府的行为中,在对待学生的无理取闹等方面,都表现得很充分。

所谓“严以律己,廉洁奉公”,是说蔡元培对待自己十分严格,克己节俭,安贫乐道,不以自己的私利和生活享受为意。

他本着奉献的精神,一生致力于救国,从革命救国到教育救国,想的都是国家、民众,从不为个人和家庭打算,从不把职务作为谋私利的工具。

他的生活非常简朴,身为北大的校长,粗茶淡饭,布衣简从。

1917年,他去拜访孙宝琦,孙见他徒步而来,对他说,大学校长是有身份的人,不能再徒步走了,应该要有个代步的工具。

第二次,蔡元培再去拜访,孙见其还是徒步,便亲自买了一辆新马车送给他。

第三次,蔡元培因事再次前来拜访,孙见他仍未用车,才知道他是有车没马,蔡元培走后,孙马上派人把自己的马送了过去,这样蔡元培才坐上马车——当时,但凡有点身份的人,很多都坐着汽车上下班了,而以清贫为乐的蔡大校长却连马车也坐不起。

冯友兰说蔡先生是中国“最大的教育家”,是中国现代大学理念和精神的缔造者与实践者。

观其一生,此言非虚也。

(选自《传记文学》2020年第2期,有删节)

19.傅斯年认为蔡元培一切待人接物与众不同,其不同在哪里?

(4分)

答:

20.本文提及的蔡元培个人崇高人格和迷人魅力主要有哪些?

(5分)

答:

21.从全文来看,为什么说蔡元培是“北大之魂”?

(6分)

答:

五、本大题2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

22.仔细观察下面一幅漫画,按要求回答问题。

 

(选自《中国新闻漫画网》)

(1)请简要介绍漫画内容:

(3分)

(2)此漫画的寓意是:

(3分)

23.请给下面一则新闻拟写标题,要求有主标题和副标题。

(6分)

昨日,中国社科院发布了2020年《企业社会责任蓝皮书》,对国有、民营和外资100强共300家企业的社会责任发展水平进行了评价。

蓝皮书显示,企业社会责任整体低下。

205家企业(占总数的68.3%)仍在旁观,26家企业得分是0甚至负分。

其中可口可乐、戴姆勒·克莱斯勒等在华外资企业得分为0,阿迪达斯以-4分位居最后。

主标题:

副标题:

六、本大题1小题,60分。

24.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60分)

等待是人类生活中的常态。

等待有时是一种智慧,有时是一种信念,有时也是一种选择;等待是对人的毅力的一种考验;等待有时会收获更多……

请以“等待”为题,联系生活体验与认识,写一篇文章,自定文体,不少于800字。

中山市高三年级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统一考试

语文科参考答案

1-8题每题3分,多选、错选不给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C

D

A

C

D

B

B

A

1、本题考查考生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字音的能力,能力层级为A。

【简析】C。

(A炽烈chì,B倾轧yà,D执拗niù)

2、本题考查考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能力层级为E。

【简析】D。

(“虚幻”强调主观幻想或结果,可用“虚拟”等词语)

3、本题考查考生辨析语病的能力,能力层级为E。

【简析】A。

(B“提高力度”有搭配不当的问题。

C“约为336亿元左右”重复。

D“研究”后缺少宾语)

4、本题考查考生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E。

【简析】C。

(③是本段的中心句。

①④②衔接紧密。

⑥在⑤之前)

5、本题考查考生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含义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

【简析】D。

(窜:

躲藏。

6、本题考查考生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

【简析】B。

之,代词。

A,介词,在,对;介词,向。

C,动词,是;介词,给;D,连词;介词,因为。

7、本题考查考生对人物形象的把握,能力层级为D。

【简析】B。

8、本题考查考生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

【简析】A。

(只有少许胡须)

9.本题考查考生断句能力,能力层级为B。

【参考答案】

(1)夫岂专避祸/亦其之所存/终不能一息安也/卒之既化/而持梃观水/得道之后/此心不忘/不亦悲乎/然事之济否则天也/子房博浪之恨/千载而下/可胜道哉!

(每3处1分,共4分)

本题考查考生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

【参考答案】

(2)①现在他到处在搜寻你的踪迹,你还是到远处躲避他吧。

(迹,搜寻,1分;其,还是,1分。

大意1分。

共3分)

②每天早晨让学生拿一枚铜钱拜见老师,老师在他的手掌上写一个字来教他,然后学生作揖告退。

(诣,拜见,1分;揖,作揖,1分。

句子通畅1分。

共3分)

附录:

文言文参考译文

李一足名叫夔,对他的家世不是很清楚,有一母一姐一弟弟。

容貌清瘦,方形眼仁,少量胡须。

一生都不喜欢接近女人。

喜欢读书,尤其精通《易经》,另外对星历医学占卜之类的学问也很在行。

外出经常驾着牛车,车上放一个柜子,所珍藏的都是他写的一些书籍,整日在山水间逍遥自在,所到之处人们都认为他是个奇人。

天启间丁卯年到大梁,与鄢陵韩叔夜智度等人交往。

曾说他的父亲是诸生,家里很贫穷,向乡里豪强借高利贷,到了期限,没有还高利贷的钱,最后被殴打致死。

当时李一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