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事故应急预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505590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9.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质量事故应急预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质量事故应急预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质量事故应急预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质量事故应急预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质量事故应急预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质量事故应急预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质量事故应急预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质量事故应急预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质量事故应急预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质量事故应急预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质量事故应急预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质量事故应急预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质量事故应急预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质量事故应急预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质量事故应急预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质量事故应急预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质量事故应急预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质量事故应急预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质量事故应急预案.docx

《质量事故应急预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质量事故应急预案.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质量事故应急预案.docx

质量事故应急预案

 

质量事故应急预案

 

2013年12月

 

1.编制依据

1.1主要规范、规程、法规表1-1

序号

名称

编号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2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

3

《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

4

《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

5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7

《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1.2编制目的

1.2.1为做好本项工程质量事故应急工作,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本项工程施工质量事故,保证本项工程施工顺利进行,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结合本项工程施工实际,进一步推动总公司关于工程质量管理工作的进展,树立品牌形象,依据总公司及分公司现行的各类有关文件和标准制定本工程质量事故应急预案。

1.3适用范围

1.3.1本应急预案适用于本工程施工过程中,发生的质量事故的应急处置工作。

1.4工作原则

1.4.1发生质量事故,必须坚持“事故原因不查清楚不放过、主要事故责任者和职工未受到教育不放过、补救和防范措施不落实不放过”的原则,认真调查事故原因,研究处理措施,查明事故责任,做好事故处理工作。

1.4.2信息准确、运转高效。

1.4.3预防为主,平战结合。

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坚持事故应急与预防工作相结合,做好预防、预测、预警和预报及完善应急装备和应急预案演练等工作。

1.5质量事故目标

1.5.1杜绝一切质量事故,消除一切质量隐患。

2.成立项目部质量事故应急小组

2.1质量事故应急小组组成

2.1.1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各施工员为组员的质量事故应急小组。

领导小组成员名单

组长:

副 组 长:

成员:

2.2质量事故应急小组职责

2.2.1组长

负责本项目工程质量事故应急的全面工作,对本工程项目部的质量事故应急工作负全面领导责任。

2.2.2副组长

负责建立健全郑州五洲国际工业博览城一期项目工程质量事故应急预案,贯彻落实质量管理的政策、规程、规范和标准。

具体负责项目部在施工程技术质量管理的组织、管理。

2.2.3组员

建立健全项目的组织机构,是项目质量事故的第一责任人,对项目的质量事故负全面的领导责任。

具体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确定工程的质量目标、指标,将管理目标分解、落实,责任到各个施工队,确保目标实现。

组织对现场作业人员的质量教育;定期组织对施工队质量进行检查,发现隐患及时要求施工队整改落实。

排查质量隐患,及时上报及时处理。

确保所负责项目不发生任何质量事故。

2.3协调机制及相关部门职责

2.3.1项目部与各施工队建立联络协调机制,在启动本预案时统一行动、密切配合、提高应急效率。

3.事故分类

3.1总述

3.1.1工程质量事故按直接经济损失的大小,检查、处理事故对工期的影响时间长短和对工程正常使用的影响,分为一般质量事故、较大质量事故、重大质量事故。

(1)一般质量事故指对工程造成一定经济损失,经处理后不影响正常使用并不影响使用寿命的事故。

(2)较大质量事故是指对工程造成较大经济损失或延误较短工期,经处理后不影响正常使用但对工程寿命有一定影响的事故。

(3)重大质量事故是指对工程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或较长时间延误工期,经处理后不影响正常使用但对工程寿命有较大影响的事故。

通过上述质量事故划分,结合本工程特点及现场实际情况,现针对本工程提出可能发生一般质量事故的部位。

具体如下:

①土方回填:

施工过程中压实度不能达到设计标准。

处理方法:

依据取样数据对含水率、压实度、碾压遍数进行调整。

4.事故报告

4.1工程不同等级质量事故报告制度:

4.1.1一般质量事故工作流程:

(1)发生事故报现场施工员报告项目部质量事故应急小组

事故调查、制定处理办法报质量事故应急领导小组审批办法落实

(2)施工现场发生施工质量事故,现场人员要及时采取措施保护现场,采取有效措施抢救人员和财产,以防事态的进一步扩大。

因抢救人员、疏导交通等原因需移动现场物件时,应当作出标志、绘制现场简图并作出书面记录,妥善保管现场重要痕迹、物证,并进行拍照或录像。

(3)施工队现场负责人立即将事故实际情况,以口头、电话或书面形式及时上报现场施工员,现场施工员必须立即到达施工现场,并立即以口头、电话等形式及时上报项目部质量事故应急小组组长。

项目部质量事故应急小组组长接到通知后立即赶赴事故现场并同时上报分公司质量事故应急领导小组。

(4)项目部质量事故应急小组协同事故现场人员对发生事故的原因展开周密、细致的调查,并制定出相应的处理意见上报分公司质量事故应急管理领导小组,得到批复后立即加以实施。

对于隐瞒不报、故意拖延报告期限和破坏现场,无正当理由,拒绝调查或拒绝提供有关情况,将进行严肃查处。

5.事故调查和经验教训总结

5.1各级事故应急小组要按照有关规定,及时组织有关的部门进行事故调查,认真吸取教训,总结经验,及时进行整改。

5.2事故报告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5.2.1工程名称、建设规模、建设地点、工期;

5.2.2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工程部位以及相应的参建单位名称;

5.2.3事故发生的简要经过、伤亡人数和直接经济损失的初步估计;

5.2.4事故发生原因初步分析;

5.2.5事故发生后采取的措施及事故控制情况;

5.3有关单位接到事故报告后,必须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扩大,并立即按照管理权限向上级部门报告或组织事故调查。

6.事故调查

6.1发生质量事故,要按照管理权限组织调查组进行调查,查明事故原因,提出处理意见,提交事故调查报告。

事故调查组成员由主管部门根据需要确定并实行回避制度。

6.2一般事故由项目部组织施工队进行调查,调查结果报项目部核备。

本工程存在一般质量事故的部位,产生原因可能如下:

(1)土方回填:

含水量、碾压遍数、粒料集中等。

7.事故调查组的主要任务:

7.1查明事故发生的原因、过程、财产损失情况和对后续工程的影响;

7.2组织专家进行技术鉴定;

7.3查明事故的责任单位和主要责任者应负的责任;

7.4提出工程处理和采取措施的建议;

7.5提出对责任单位和责任者的处理建议;

7.6提交事故调查报告。

8.工程处理

8.1发生质量事故,必须针对事故原因提出工程处理方案,经有关单位审定后实施。

8.1.1一般事故,由项目部制定处理方案并实施,报上级主管部门备案。

本工程发生一般质量事故处理方法为:

(1)土方回填:

对取样不合格层进行补重碾压,如含水率不合适的进行洒水碾压,粒料集中部位挖除换料及二次碾压取样。

8.1.2较大质量事故,由分公司负责组织项目部制定处理方案,经上级主管部门审定后实施并备案。

8.1.3重大质量事故,由总公司负责组织分公司提出处理方案,并报上级主管部门审核后实施。

9.一般质量事故,还包括工程一般质量问题,及出现问题后的处理措施,如下

9.1工程质量通病

9.1混凝土工程

(1)蜂窝。

产生原因:

振捣不实或漏振;模板缝隙过大导致水泥浆流失,钢筋较密或石子相应过大。

预防措施:

按规定使用和移动振动器。

中途停歇后再浇捣时,新旧接缝范围要小心振捣。

模板安装前应清理模板表面及模板拼缝处的黏浆,才能使接缝严密。

若接缝宽度超过2.5mm,应予填封,梁筋过密时应选择相应的石子粒径。

(2)露筋。

产生原因:

主筋保护层垫块不足,导致钢筋紧贴模板;振捣不实。

预防措施:

钢筋垫块厚度要符合设计规定的保护层厚度;垫块放置间距适当,钢筋直径较小时,垫块间距宜密些,使钢筋下垂挠度减少;使用振动器必须待混凝土中气泡完全排除后才移动。

蜂窝、露筋处理措施:

先凿除孔洞周围疏松软弱的混凝土,然后用压力水或钢丝刷洗刷干净,对小的蜂窝孔洞用1:

2或1:

2.5水泥砂浆抹平压实,对大的蜂窝露筋按孔洞处理。

(3)麻面。

产生原因:

模板表面不光滑;模板湿润不够;漏涂隔离剂。

预防措施:

模板应平整光滑,安装前要把粘浆清除干净,并满涂隔离剂,浇捣前对模板要浇水湿润。

处理措施:

先用清水对表面冲刷干净后用1:

2或1:

2.5水泥砂浆抹平。

(4)孔洞。

产生原因:

在钢筋较密的部位,混凝土被卡住或漏振,预防措施:

对钢筋较密的部位(如梁柱接头)应分次下料,缩小分层振捣的厚度。

处理措施:

凿去疏松软弱的混凝土,用压力水或钢丝刷洗刷干净,支模后,先涂纯水泥浆,再用比原混凝土高一级的细石混凝土填捣。

如孔洞较深,可用压力灌浆法。

(5)缝隙及夹渣。

产生原因:

施工缝没有按规定进行清理和浇浆,特别是柱头和梯板脚。

预防措施:

浇筑前对柱头、施工缝、梯板脚等部位重新检查,清理杂物、泥砂、木屑。

(6)柱底部缺陷(烂脚)。

产生原因:

模板下口缝隙不严密,导致漏水泥浆;或浇筑前没有先浇灌足够50mm厚以上水泥砂浆。

预防措施:

模板缝隙宽度超过2.5mm应予以填塞严密,特别防止侧板吊脚;浇筑混凝土前先浇足50~100mm厚的水泥砂浆。

(7)梁柱结点处(接头)断面尺寸偏差过大。

产生原因:

柱头模板刚度差,或把安装柱头模板放在楼层模板安装的最后阶段,缺乏质量控制和监督。

预防措施:

安装梁板模板前,先安装梁柱接头模板,并检查其断面尺寸、垂直度、刚度,符合要求才允许接驳梁模板。

(8)楼板表面平整度差。

产生原因:

振捣后没有用拖板,刮尺抹平;跌级和斜水部位没有符合尺寸的模具定位;混凝土未达终凝就在上面行人和操作。

预防措施:

浇捣楼面应使用平板振动器并刮尺抹平,混凝土达到1.2MPa后才允许在混凝土面上操作。

(10)混凝土表面不规则裂缝。

产生原因:

一般是淋水保养不及时,湿润不足,水分蒸发过快或厚大构件温差收缩,没有执行有关规定。

预防措施:

混凝土终凝后立即进行淋水保养;高温或干燥天气要加麻袋草袋等覆盖,保持构件有较久的温润时间。

处理措施:

视裂缝宽度、深度不同,一般将表面凿成V型缝,用水泥浆、水泥砂浆或环氧水泥浆进行封闭处理;裂缝较严重时,可用埋管压力灌浆。

(11)缺棱掉角。

产生的原因:

投料不准确,搅拌不均匀,出现局部强度低;或拆模板过早,拆模板方法不当。

预防措施:

指定专人监控投料,投料计量准确;搅拌时间要足够;拆模板应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应在拆除模板而受损坏时方能拆除。

拆除时对构件棱角应予以保护。

9.2钢筋质量通病及处理

(1)柱预埋钢筋位移:

柱主筋的插筋与底板上、下筋要固定绑扎牢固,确保位置准确,必要时可附加钢筋电焊焊牢,砼浇筑前应有专人检查修整。

(2)露筋:

梁、柱钢筋每隔1m左右加大理石垫块。

(3)钢筋搭接长度不够:

绑扎时应对每个接头进行尺量,检查搭接长度是否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4)钢筋接头位置错误:

梁、柱钢筋接头较多时,翻样配料加工时,应根据图纸预先画出施工翻样图,注明各号钢筋搭配顺序,并避开受力钢筋的最大弯矩处。

(5)水平钢筋位置、间距不符和要求:

高处绑扎钢筋时应搭设高凳或简易脚手架施工,以免水平筋发生位移。

(6)下层伸出的竖直钢筋绑扎不符合要求:

绑扎时应先将下层伸出的钢筋调直理顺,然后再绑扎或焊接。

如下层伸出的钢筋位移大时,应征得设计人员的同意进行处理。

(7)浇筑砼前检查钢筋位置是否正确,振捣砼时防止碰动钢筋,浇完砼后立即修整甩筋的位置,防止柱筋位移。

(8)梁钢筋骨架尺寸小于设计尺寸:

配制箍筋时应按内皮尺寸计算。

梁、柱核心区箍筋应加密。

(9)箍筋末端应弯成135°,平直部分长度为10d、75mm较大值。

(10)梁主筋进支座长度要符合设计要求,弯起钢筋位置应准确。

板的弯起钢筋和负弯矩钢筋位置应准确,施工时不应踩到下面。

绑板的钢筋时用尺杆划线,绑扎时随时找正调直,防止板筋不顺直,位置不准。

(11)绑竖向受力筋时要吊正,搭接部位绑3个扣,绑扣不能用同一方向的顺扣。

层高超过4m时,搭架子进行绑扎,并采取措施固定钢筋,防止柱钢筋骨架不垂直。

9.3砌筑工程质量通病及处理

(1)砖缝砂浆不饱满,砂浆与砖粘结不良,灰缝不均匀

1)现象

砌体水平灰缝砂浆饱满度低于80%;竖缝出现瞎缝,特别是砂加气因灰缝小竖缝常出现假缝缝;砖在砌筑前未浇水湿润,干砖上墙,或铺灰长度过长,致使砂浆与砌块粘结不良。

2)原因分析

 用干砖砌墙,使砂浆早期脱水而降低强度,且与砖的粘结力下降,而干砖表面的粉屑又起隔离作用,减弱了砖与砂浆层的粘结。

 用铺浆法砌筑,有时因铺浆过长,砌筑速度跟不上,砂浆中的水分被底砖吸收,使砌上的砖层与砂浆失去粘结。

3)防治措施

当采用铺浆法砌筑时,必须控制铺浆的长度,一般气温情况下不得超过750mm,

当施工期间气温超过30℃时,不得超过500mm。

严禁用于砖砌墙。

砌筑前应将砖浇湿,使砌筑时加气块的表面含水达到10mm~15mm。

冬期施工时,在正温度条件下也应将砖面适当湿润后再砌筑。

负温下施工无法浇时,应适当增大砂浆的稠度。

(2)顶部剩余空间不足无法斜砌又未按方案进行处理

1)现象

斜砌不到位导致上口出现裂缝。

2)原因分析

未按排版图施工或施工过程中灰缝较大导致上部无法斜砌又因分包偷工,直接用砂浆封堵,且砂浆的稠度较大。

3)防治措施

加强过程中管理,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施工,保证灰缝的大小,按照排版图进行砌筑,上口的封堵严格按方案实施。

(3)窗台混凝土压顶厚度不一致,伸入墙体墙体长度不足。

洞口尺寸不正确

1)现象

部分窗台压顶太厚部分太少且部分压顶伸入墙体不足300。

2)原因分析

标准不统一,底部防潮层高度不同,导致压顶过高或过小,部分未拉设通线致使洞口尺寸无法保证。

现场操作人员未能充分认识混凝土压顶的作用。

3)防止措施

统一标准,包括防潮层的高度,压顶进入墙体长度。

根据室内50线弹出压顶高度控制线,做出标记并核查洞口高度,验收合格后进行混凝土的浇筑。

(4)砌体错缝不符合设计和规范的规定

1)现象

竖向灰缝错位

2)原因分析

未按排列图进行砌筑,砌块端部摆放不到位

3)预防措施

交底到位,严格按照排列图进行施工,合理考虑端部砌块摆放的尺寸。

9.4抹灰工程

(1)空鼓、开裂、烂根、不规矩

1)现象

墙面抹灰完成后出现空鼓,墙面裂纹,根部烂根的现象

2)原因分析

a抹灰前基层底部清理不干净或不彻底,抹灰前不浇水或墙面浇水不透,抹灰后砂浆中的水分很快被基层(或底灰)吸收,影响粘结力;每层灰抹得太厚,跟得太紧;对于混凝土墙面表面不剔毛、也不甩毛,甚至混凝土表面的酥皮也不剔除就抹灰;加气混凝土表面没清扫,不浇水就抹灰。

b基层偏差较大,一次抹灰过厚,干缩产生裂缝。

c抹灰前不套方、抹灰后不养护。

3)预防措施

a施工前把混凝土墙面的模板漆膜、碎渣清理干净,必须找规矩、套方,经验收合格后进行下步工序。

b混凝土墙面漏振、麻面处剔凿到实处,露出的绑丝剔除后用水泥砂浆分层补实。

施工操作时抹灰应分层分遍压实。

c施工前应提前两天对墙面浇水,加气块保证表面含水率深度在15mm,剪力墙应充分湿润;抹灰后及时进行养护。

d大面积抹灰时注意操作地点的洁净,抹灰层一次抹到底,克服烂根;应分层抹平,每层厚度为7~9mm

e不同材料交界处加设耐碱网格布,并注意网格布的搭接尺寸及所处的位置。

f电器插座等机电管线开槽处预先修补平整并附加网格布。

(2)滴水线(槽)不符合要求

1)现象

滴水槽漏设或位置不对,不整齐

2)原因分析

对规范、图纸了解不深漏放滴水槽,分隔条未拉设通线造成滴水槽不直。

3)预防措施

熟悉图纸和图籍的节点做法,明确留置位置和大小,在施工时应设分格条并弹线或拉通线以保证顺直,严禁抹灰后用溜子划缝压条,或用钉子划沟。

起条后应用素水泥浆勾缝,并将损坏的棱角及时修补好。

(3)窗台吃口

1)现象

同一层的窗台标高不一致,不交圈。

2)原因分析

为保证外饰面抹灰线条的横平竖直需拉通线找规矩,故造成窗台吃口,影响使用。

3)预防措施

结构施工时标高要正确,考虑好抹灰层厚度,并应注意窗台上表面抹灰应伸入框内10mm,并应勾成小圆角,上口应找好流水坡度。

(4)面层接槎不平、颜色不一致

1)现象

槎子甩得不规矩,留槎不平,所用砂浆配比不太一致。

2)原因分析

接茬不平直、所用水泥不是同一批次。

3)预防措施

注意接槎应避免在块中,应留置在分格条处,或不显眼的地方;外抹水泥一定要采用同品种、同批号进场的水泥,以保证抹灰层的颜色一致。

施工前基层浇水要透,便于操作,避免压活困难将表面压黑,造成颜色不均。

内墙抹灰则同一面墙一抹到底,不留槎。

(5)抹灰面层起泡、有抹纹、爆灰、开花:

1)原因分析:

抹完罩面灰后,压光跟得太紧,灰浆没有收水,故压光后多余的水气化后产生起泡现象;墙面浇水湿润程度不够,少则抹面灰后,水分很快被底灰吸收,故压光时容易出现漏压或压光困难;若浇的水过多,抹罩面灰后,水浮在灰层表面,压光后易出现抹纹。

使用磨细生石灰粉时,对欠火灰、过火灰颗粒及杂质没彻底过滤,灰粉熟化时间不够,灰膏中存有未熟化的颗粒,抹灰后遇水或潮湿空气就继续熟化、体积膨胀,造成抹灰层的爆裂,出现开花。

2)预防措施:

控制浇水深度及罩面的时间。

使用混合砂浆时注意对石灰的充分熟化。

抹灰面不平,阴阳角不垂直、不方正:

抹灰前应认真挂线,做灰饼和冲筋,阴阳角处亦要冲筋、顺杠、找规矩。

(6)踢脚板、墙裙、窗台板等上口出墙厚度不一致,上口毛刺和口角不方正。

操作时应认真,按规范要求吊垂直,拉线找直、找方,对上口的处理,应待大面抹完后,及时返尺把上口抹平、压光,取走靠尺后用阳角抿子,将角撂成小圆。

(7)管道后抹灰不平、不光,管根空裂。

应按规范安放过墙套管,管后抹灰应采用专用工具(长抹子或称大鸭嘴抹子、刮刀等)。

(8)接顶、接地阴角处不顺直

抹灰时没有横竖刮杠,为保证阴角的顺直,必须用横杠检查底灰,是否平整,修整后方可罩面。

9.13外墙外保温工程

(1)空鼓、脱落

1)原因分析

a点粘方式时,黏结面积小于40%又无锚钉固定,形成潜在空鼓松动隐患;

b钉粘结合时,黏结胶浆过稀黏结后马上安装锚钉压力太大,使保温板“变形开胶”假粘合,锚钉与墙形成无效连接,形成潜在破坏。

c保温板黏结面黏结强度不够(粘贴EPS、XPS保温板)发生;保温板虚贴或保护层虚黏(粘贴EPS、XPS保温板)发生保护层开裂或局部整体脱落;

d强力打入锚栓而不是旋入形成无效连接

e满粘或保温板拼缝用胶浆黏死,形成排水、排气不畅及胀缩应力造成内压剥离性空鼓;

f涂胶施工时不负责的“花粘”现象;低温或雨雪天气无防护措施强行施

工,使黏结层浸水或受冻,改变黏结层材料的性能形成隐患。

g保温层施工后,后期门窗、空调、落水管等其他工种的施工安装造成人为坏。

h保温层(浆体)未完全固化或保温板黏结胶浆未达到终凝正常强度时,为赶工期强行进行面砖层施工,易埋下基层易破坏的隐患。

2)预防措施

严格控制保温板砂浆粘接面积,点粘时周圈抹灰但在中间留一5cm空洞,中间点粘。

待砂浆上强度后(24小时)进入锚栓,严禁敲打钉入锚栓,保温板拼缝间严禁沾满砂浆

(2)开裂

1)原因分析

a当保温板相邻板面高度差太大或间隙缝太大,会使保护层形成应力裂纹;

b钉粘结合方式固定时,锚钉帽外露太多,使保护层局部过薄发生裂纹

c门窗洞口45°斜角不使用加强网格布造成八字裂纹;

d抗裂砂浆保护层施工时喷水、洒水泥灰或净浆压光造成裂纹;耐碱玻纤网格布靠在保温层而不是靠近外表面易形成龟裂或开裂;耐碱玻纤网格布暴露在外表面而起皮、剥离;

2)预防措施

a控制基层平整度,板间缝隙采用发泡胶添堵,严禁使用砂浆堵缝。

b门窗洞口四角处采用整版切割且板拼缝距洞口不小于200,同时沿门窗洞口45°斜角附加一层加强网格布

c控制网格布的搭接长度

(3)局部渗水、发霉、结露返霜

1)原因分析

a抗裂腻子层断层或过薄形成大面积龟裂或保护层开裂、渗水

b网格布不搭接、干搭或不翻包发生开裂、渗水;   

c落水管、空调机支架等安装锚钉部位不密封而渗水;应涂密封胶处未密封,保温层长期渗水浸润受冻。

2)预防措施

a提前安装雨水管、空调支架等固定件,严禁破坏防水层

b外墙螺栓眼及后砌墙与主体结构交界处严禁出现裂缝

9.14渗漏防治措施

(1)外墙渗漏

1)原因分析

a填充墙砂浆强度及砌体灰浆饱满度不足,墙体砌筑期间,墙体有通缝透亮现象,砌体端头缝不饱满

b现浇砼外墙对拉螺栓眼封堵不到位,剪力墙根部与楼面连接的施工缝,以及与女儿墙、阳台板等连接的施工缝未处理到位或该根部出现漏振现象

c副框与窗框间节点未做好,窗顶未做滴水,或窗台泛水不明显

d室内卫生间应做好防水处理不到,室内水渗出外墙;

e井架口、上人电梯等施工洞口、挑架工字钢预留洞口未按程序施工,留下施工隐患

f地下室外墙施工缝(竖向、水平)处理不到位

2)预防措施

a重视砌体质量将砂浆强度及砌体灰浆饱满度作为重点来抓,墙体砌筑期间,施工人员及质检员详细检查墙体是否有通缝透亮现象,然后再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b外墙螺栓眼严格按照措施进行封堵,剪力墙根部与楼面连接的施工缝,以及与女儿墙、阳台板等连接的施工缝,必须全部仔细检查,发现局部有麻面、裂缝、夹渣和结合不严密的现象,按缺陷深度全部凿去,并用水冲洗干净,涂刷水灰比为0.45的水泥浆一道,用1:

2的水泥砂浆分层抹平、压光和压实;

c副框与窗框安装后用发泡胶填塞密实,外侧抹抗裂砂浆后刷聚氨酯两道,窗框与外墙保温打胶处理。

d穿外墙管,外饰面做完后沿管周打上玻璃胶,预埋套管必须做成内高外低,形成泛水;

e屋面防水、室内卫生间防水施工时,防水卷材应卷上墙面至少250mm,使积水渗不出墙外

f井架口、上人电梯等施工洞口、挑架工字钢预留洞口严格按程序施工,洞口封堵后四周刷聚氨酯两道。

g地下室外墙施工缝处在混凝土浇筑前凿毛处理

(2)卫生间渗漏

1)原因分析

a基层处理不到位,阴角倒八字做的不合格。

b管道处浇筑前未凿毛刷浆

c卫生间地面坡度不明显,楼板内有积水。

2)预防措施

a严格执行验收制度,找平层施工前基层清理干净,同时倒八字按规定做好。

b管道根部凿毛处理,且分次浇筑混凝土。

第一次浇筑至至1/2板厚,12小时后蓄水养护,无渗漏后,将根部铁丝剪断,浇筑剩余部位C砼,要求向地漏处按20%找坡浇水养护3天。

(3)屋面、露台渗漏水

1)原因分析

a结构层问题。

因温度变化、混凝土胀缩、施工中踩踏负筋、板厚不足、混凝土密实度差、予埋管线等原因,造成屋面板局部开裂,破坏了防水层,引起了屋面渗漏。

对于陡坡屋顶(坡度达5O以上,有的达150以上),当采用干硬性混凝土拍打浇筑时,混凝土密实度差、施工缝处理不好,结构板几乎没有自防水能力。

b屋面转角施工不当。

如屋面水平阳角、竖向阴角和阳角的基层未按《规范》要求做圆弧倒角,造成防水卷材折角或防水涂料涂刷不均,易破损;

c出屋面的管根、水落口、天沟、檐沟、泛水、屋面转角等薄弱部位,因未增设附加层,或附加层施工不合格。

 d对刚性保护层与防水层之间没有设置隔离层,由于刚性保护层的变形、收缩开裂,导致防水层的拉伸挤压而破坏。

2)预防措施

a浇注混凝土时注意混凝土的配合比以及浇注质量做到不漏振,养护充足。

对于有出屋面烟囱的结构应该使烟囱同结构屋面一块浇筑,从而不留渗水隐患。

b在结构板易裂处(如屋面大角及平面刚度变化处)应设置1层~2层附加层,在出屋面管根、水落口、天沟、檐沟、檐口泛水、屋面转角等易渗部位应设置附加层;找平层分仓缝处应设置空铺附加层,其宽度要超出加强部位250mm,如为涂膜附加层必须带有胎体增强材料,应先施工附加层,后施工防水层。

  c柔性防水层与刚性保护层之间应设置无纺布隔离层或纸筋灰、细砂、塑料薄膜、低等级砂浆等其他材料的隔离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