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学年高中语文必修二第4课《诗经》两首同步练习II卷.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508594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33.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学年高中语文必修二第4课《诗经》两首同步练习II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人教版学年高中语文必修二第4课《诗经》两首同步练习II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人教版学年高中语文必修二第4课《诗经》两首同步练习II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人教版学年高中语文必修二第4课《诗经》两首同步练习II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人教版学年高中语文必修二第4课《诗经》两首同步练习II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人教版学年高中语文必修二第4课《诗经》两首同步练习II卷.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人教版学年高中语文必修二第4课《诗经》两首同步练习II卷.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人教版学年高中语文必修二第4课《诗经》两首同步练习II卷.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人教版学年高中语文必修二第4课《诗经》两首同步练习II卷.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人教版学年高中语文必修二第4课《诗经》两首同步练习II卷.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人教版学年高中语文必修二第4课《诗经》两首同步练习II卷.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学年高中语文必修二第4课《诗经》两首同步练习II卷.docx

《人教版学年高中语文必修二第4课《诗经》两首同步练习II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学年高中语文必修二第4课《诗经》两首同步练习II卷.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学年高中语文必修二第4课《诗经》两首同步练习II卷.docx

人教版学年高中语文必修二第4课《诗经》两首同步练习II卷

人教版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必修二第4课《诗经》两首同步练习(II)卷

姓名:

________班级:

________成绩:

________

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

1.(2分)(2017高一下·银川期中)下列划线字的读音全正确的一项是()

A.敕造(chì)        监生(jiàn)   拓片(tuò)        沸反盈天(fèi)

B.猿猱(náo)        赝品(yàn)    砧板(zhēn)       泥古不化(ní)

C.数罟(cù)         商贾(gǔ)       剽窃(piāo)        木直中绳(zhòng)

D.畏葸(xǐ)         枸杞(qǐ)    胴体(dòng)       汗流浃背(jiá)

2.(2分)(2017高一下·扬州期末)下列各项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字斟句酌 独出新裁 陈词滥调 声誉雀起    

B.骇人听闻 礼尚往来 老羞成怒 气势汹汹    

C.闻过饰非 振聋发馈 言简意赅 沸反盈天    

D.残羹冷灸 冠冕堂皇 凭心而论 妄自菲薄    

3.(2分)下列词语中划线的字,与其他选项不同的一项是()

A.苏子愀然    

B.凌万顷之茫然    

C.何为其然也    

D.其声呜呜然    

4.(2分)下列划线词语的古今义全不相同的一项是()

①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 ②今者有小人之言 ③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④日夜望将军至 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 ⑥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A.①②⑤    

B.①④⑥    

C.②③⑤    

D.③⑤⑥    

5.(2分)下列各句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早缫而绪    

B.隆然伏行    

C.苟有能反是者    

D.击木而召之    

6.(2分)下面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他五岁时父母双亡,乡亲们可怜他,于是他开始了长达十年的东食西宿生活,后来才跟着师傅外出做工。

B.民主生活会应真正地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千万不要流于形式,一些虚浮之徒借此大夸政绩得以上位,而敢说真话的有才能的人却被冷落,真可谓“黄钟毁弃,瓦釜雷鸣”。

C.王寒激动地说:

“经过我的努力,问题终于解决了!

”大家都很高兴,纷纷夸奖他的办事能力,李悦却不赞一词:

“哼,是他一个人的功劳吗?

D.最近几年,由于市场竞争加剧,小家电生产企业加速整合,目前只剩下五六家分庭抗礼,占据了全省60%的市场份额。

7.(2分)下列句子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A.不管李安获奖对于中国观众多么兴奋,看过电影的观众都知道,《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从制作和精神气质上都是一部不折不扣的美国电影。

B.新修订的《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突出规范驾驶行为、增强安全意识为原则,对闯黄灯、故意遮挡号牌等行为加大了处罚力度。

C.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仅需要科技工作者树立“科技自信”,也需要社会各界消除“科技他信”,以实际行动为科技创新呐喊助威,添薪加火。

D.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竞争的日益加剧,导致患失眠症、抑郁症、精神障碍发病率不断上升,这些问题已引起人们高度关注,但怎样根本解决尚待探究。

8.(2分)(2017高一下·惠州期末)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分野以至对立,不过是两个多世纪的“①_______”,并不是“②_______”;其未来的“③_______”将诞生于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亲密对话,进而渐渐融合之中。

在自然科学中,医学与人文科学的关系④_______地最为密切。

二者力图解决的都是“人”之自体,“⑤_______”地需要二者相互配合、渗透;而二者的核心都是民族的哲思——在现象层面“心”“物”似乎是二分的,而到了形而上层面即完美地合一了。

A

已然

必然

当然

本然

天然

B

当然

本然

必然

天然

已然

C

已然

当然

必然

天然

本然

D

当然

必然

本然

已然

天然

A.A    

B.B    

C.C    

D.D    

二、文言文阅读(共1题;共8分)

9.(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送子涉淇,至于顿丘。

匪我愆期,子无良媒。

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

不见复关,泣涕涟涟。

既见复关,载笑载言。

尔卜尔筮,体无咎言。

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于嗟女兮,无与士耽!

士之耽兮,犹可说也。

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自我徂尔,三岁食贫。

淇水汤汤,渐车帷裳。

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

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言既遂矣,至于暴矣。

兄弟不知,咥其笑矣。

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

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1)下列语句中,划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犹可说也             说:

解脱    

B.无与士耽             耽:

沉溺    

C.自我徂尔             徂:

往    

D.渐车帷裳             渐:

渐渐地    

(2)下列各组语句中,划线的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桑之未落        太子迟之    

B.士贰其行        吾其还也    

C.以尔车来        具告以事    

D.言既遂矣        静言思之    

(3)下列关于诗句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于嗟女兮,无与士耽”运用了赋的手法,表现了女主人公的悔恨和警醒。

B.“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运用了比和兴的手法,以桑叶的枯黄飘落,比喻女子的憔悴和被弃。

C.“士之耽兮,犹可说也”,从技巧上看,它与下文“女之耽兮,不可说也”构成了对比。

D.“女也不爽”意思是女主人公并无差错,她对感情忠贞,多年来甘心贫苦,日夜操劳,对得起丈夫了。

(4)下列对本诗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是一个被遗弃女子的自诉,她叙述了自己从恋爱、结婚到被遗弃的过程,对负心的丈夫充满着怨愤,最后她从痛苦中醒悟过来,表示要坚决地同他一刀两断。

B.本诗大体按照事件发展的顺序,采用概括叙述与细节描写相结合的手法,把恨与悔的感情熔铸于叙事、议论之中,较细腻地刻画了主人公的心理活动,并展现了她坚强的性格。

C.运用对比是这首诗的一大特色,诗歌通过女主人公前后恋爱、生活的对比以及思想感情的对比,表现了女主人公的性格特点和性格变化,对比的运用,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

D.本诗三次写到淇水,有实有虚,贯穿全诗,淇水是女主人公爱情悲剧的见证,诗歌通过淇水水流的变化揭示了人物悲剧命运的必然性,可谓构思精巧,匠心独运。

三、诗歌鉴赏(共2题;共14分)

10.(7分)(2019高二下·长春月考)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各题。

初到黄州

苏轼

自笑平生为口忙,老来事业转荒唐。

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

逐客不妨员外置①,诗人例作水曹郎②。

只惭无补丝毫事,尚费官家压酒囊③。

【注释】①员外置:

指定额以外的官员,苏轼此时授检校水部员外郎。

②水曹郎:

水部员外郎。

梁代的何逊、唐代的张籍、宋代的孟宾子皆以诗名,且都曾任水部郎,③压酒囊:

宋代官俸一部分用实物来抵数,叫折支,这里说,检校官的“折支”,多用官府中酿酒用剩的酒袋来抵数,作者曾自注:

“检校官例,折支多得退酒袋。

(1)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开篇两句,用语简洁,诗人借“自笑”“为口忙”“转荒唐”之语,以自嘲的口吻回顾了自己的人生道路。

B.三四两句宕开一笔,描绘初到黄州,风尘仆仆之中,见江波而思鱼美,望修竹而羡笋香,伤感之情,溢于言表。

C.最后两句反话正说,如绵里藏针,平和中见锋颖,谈笑诙谐之际,表明诗人贬官到此,将会破费朝廷许多抵作俸禄的“压酒囊”,体现出一种幽默之感。

D.诗歌语言平实清浅,但内涵丰富,写出了诗人复杂微妙的感情,显示了诗人高超的表达技巧。

(2)本诗情感丰富,请结合全诗具体分析。

11.(7分)(2019高三上·罗湖期末)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冬晚对雪忆胡居士家

王维

寒更传晓箭①,清镜览衰颜。

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

洒空深巷静,积素广庭闲。

借问袁安舍,翛然尚闭关②。

【注】①箭:

这里指古代计时的漏壶中所用之箭,用以指示壶上刻度。

这里用晓箭借指早晨的更鼓之声。

②袁安:

后汉贫穷而有贤德的人。

有一年下大雪,穷人都扫雪出来讨饭吃,袁安却闭门而卧,固穷守志。

翛(xiāo)然:

形容无拘无束、超脱或自由自在的样子。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运用以声衬静的手法,突出雪夜的寂静,表现了作者无边的痛苦与寂寞。

B.颔联既实写所见之景,又可从“竹”和“雪”的描写中见出人物的品行节操。

C.颈联对仗工整,平仄协调,读来音韵和谐,让人充分感受到诗歌的音韵之美。

D.全诗写景优美,细腻生动,历历如在目前,令人觉得美不胜收,极富感染力。

(2)本诗为忆友之作,然而全诗无一字提及“胡居士”。

请结合尾联简要赏析诗人如何回忆胡居士的。

四、现代文阅读(共1题;共12分)

12.(12分)(2017·黄石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山水及自然景物的欣赏

郁达夫

①自从亚里士多德的文学模仿论创定以来,以为诗的起源是根据于模仿本能的学说,到现在还没有绝迹。

论客的富有独断性者,甚至于说出“所有的艺术,都是自然的模仿”。

虽则说得太独断,太笼统,但反过来说,自然景物以及山水,对于人生,对于艺术,都有绝大的影响,绝大的威力,却是一件千真万确的事情;所以欣赏山水以及自然景物的心情,就是欣赏艺术与人生的心情。

②自然的变化,实在多而且奇,没有准备的欣赏者,对于他的美点也许会捉摸不十分完全的。

就单说一个天体罢,早晨的日出,中午的晴空,傍晚的日落,都是最美也没有的景象;若再配上以云和影的交替,海与山的参错,以及一切由人造的建筑园艺,或种植畜牧的产物,如稻麦牛羊飞鸟家畜之类,则在一日之中,就有万千新奇的变化,更不必去说暗夜的群星,月明的普照,与四季寒暖的更迭了。

③我们人类都有一种特性,就是喜新厌旧,每想变更。

一碗最珍贵最可口的菜,若每日吃着,到了后来,宁愿去换一碗粗肴淡菜来下饭。

唯有对于自然,就决不会发生这一种感觉,太阳自东方出来,西方下去,日日如此,年年如此,我们可没有听见说有厌看的。

还有月亮,初一出,月半圆,月底全没有,而无论哪一个人,看了月亮,总没有不喜欢的。

自然的伟大,自然的与人类有不可须臾离的关系,就此一点也可以看出来了。

④欣赏自然景物的本能,是大家都有的。

不过有些人忙于衣食,不便沉酣于大自然的美景;有些人习以为常了,虽在欣赏,也没有欣赏的自觉。

更有些人,将自然范围限制得很小,以为能如此这般的欣赏,自然景物就尽在他们的囊中了。

⑤我从前有位同事,平时只晓得钻门路,积私财,以升官发财为惟一的人生乐趣,现在居然位至极品,财积到了几百万了,但闻他惟一娱乐,还是出外则装学者的假面,回家则翻存在英国银行里的存折,对于自然山水,非但不晓得欣赏,并且还是视若仇敌似的。

对于这种利欲熏心的人,我以为对症的良药,就只有一服山水自然的清凉散。

因为山水自然,是可以使人性发现,使名利心减淡,使人格净化的陶冶工具。

⑥自然景物所包涵的方面,原是极博大、极广阔的。

天地岁时、社会人事,静而观之,无一不是自然,无一不可以资欣赏,但这却非要悠闲自得,像朱夫子那样的道学先生才办得到。

至于我们这种庸人,要想得到些自然的美感,还是要上山水佳处去较为直截了当。

⑦大抵山水佳处,总是自然景物的美点发挥得最完美、最深刻的地方。

孔夫子到了川上,就觉悟到了他的栖栖一代,猎官求仕之非;太史公游览了名山大川,然后才死心塌地,去发愤而著书。

可知我们平时所感受不到的自然的威力,到了山高水长的风景聚处,就会得同电光石火一样,闪耀到我们的性灵上来。

⑧我曾经到过濑户内海去旅行,月夜行舟,四面青葱欲滴,当时我就只想在海岸做一个半渔半读的乡下农民。

依船楼而四望,真觉得物我两忘,生死全空了。

后来也登过东海的崂山,上过安徽的黄山,更在天台雁荡之间,逗留过一段时期,总没有一次不感到人类的渺小,天地的悠久。

所以要想欣赏自然的人,还是先上山水优秀的地方去训练耳目,最为适当。

⑨从前有一个赞美美术批评家拉斯肯的人说,他在没有读过拉斯肯以前,对于绘画,犹如瞎子,读了之后,眼就开了。

这话对于高深的艺术品的欣赏,或者是真的,但对于自然美,尤其是山水美的感受,也未必尽然。

乡下愚夫愚妇的千里进香,都市里寄住的小市民的窗槛栽花,都是欣赏自然的心情的一丝表白。

我们只教天良不泯,本性尚存,则但凭我们的直觉,也就尽够做一个自然景物与高山大水的初步欣赏者了。

(1)

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和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从亚里士多德的模仿学说谈起,意在引出人生、艺术模仿自然山水的中心观点,启发读者思考人生的意义。

B.第②段有关自然的描述涉及时间、空间、光线、色彩等元素,平常的自然景物、人文景观流转变化,姿态万千。

C.作者笔下的自然山水具有陶冶性灵的作用,“清凉散”之喻形象地告诫人们不要因为工作的繁忙而忽略对自然的欣赏。

D.本文谈古论今,写人写己,由人生而景物,从艺术而山水,紧扣自然与人生的密切关系,行文看似闲散,实则紧凑有序。

(2)

文章第⑧段写“我”在濑户内海旅行,有什么作用?

请简要分析。

(3)

文中说:

“欣赏山水以及自然景物的心情,就是欣赏艺术与人生的心情。

”请结合本文和下面的材料谈谈你对这句话的思考。

要求观点明确,阐述合理,有说服力。

①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落寞,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

(郁达夫《故都的秋》)

②陶渊明、谢灵运这般人的山水诗那样的好,是由于他们对于自然有那一股新鲜发现时身入化境浓酣忘我的趣味;他们随手写来,都成妙谛,境与神会,真气扑人。

(宗白华《论<世说新语>和晋人之美》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二、文言文阅读(共1题;共8分)

9-1、

9-2、

9-3、

9-4、

三、诗歌鉴赏(共2题;共14分)

10-1、

10-2、

11-1、

11-2、

四、现代文阅读(共1题;共12分)

12-1、

12-2、

12-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教育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