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液化气充装站安全现状评价.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510068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39 大小:55.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石油液化气充装站安全现状评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石油液化气充装站安全现状评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石油液化气充装站安全现状评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石油液化气充装站安全现状评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石油液化气充装站安全现状评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石油液化气充装站安全现状评价.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9页
石油液化气充装站安全现状评价.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9页
石油液化气充装站安全现状评价.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9页
石油液化气充装站安全现状评价.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9页
石油液化气充装站安全现状评价.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9页
石油液化气充装站安全现状评价.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9页
石油液化气充装站安全现状评价.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9页
石油液化气充装站安全现状评价.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9页
石油液化气充装站安全现状评价.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9页
石油液化气充装站安全现状评价.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9页
石油液化气充装站安全现状评价.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9页
石油液化气充装站安全现状评价.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9页
石油液化气充装站安全现状评价.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9页
石油液化气充装站安全现状评价.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9页
石油液化气充装站安全现状评价.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9页
亲,该文档总共3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石油液化气充装站安全现状评价.docx

《石油液化气充装站安全现状评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石油液化气充装站安全现状评价.docx(3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石油液化气充装站安全现状评价.docx

石油液化气充装站安全现状评价

 

XXXX石油液化气充装站

安全现状评价报告

 

主要负责人:

XXXX

经办人:

XXXX

联系电话:

XXXX

 

XXXX安全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二○一六年四月一日

 

XXXX石油液化气充装站

安全现状评价报告

评价机构名称:

XXXX安全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资质证书编号:

法定代表人:

审核定稿人:

评价负责人:

 

XXXX安全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二○一六年四月一日

前言

为了贯彻、落实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生产、经营、储存、运输、使用危险化学品和处置废弃危险化学品,必须遵守《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和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规范和技术标准的规定”的规定,按照《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第27条关于“国家对危险化学品经营销售实行许可证制度。

未经许可,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经营销售危险化学品”的规定,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83号《城镇燃气管理条例》的要求,XXXX石油液化气充装站液化气站为了保障人民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保护环境,保证安全生产,特针对液化气充装站的安全状况进行安全现状评价。

液化气充装站提供了各类证件、文件、资料等复印件,并对其真实性负责。

这些证件、文件、资料等是对液化气充装站进行安全评价的重要依据之一。

本安全评价针对液化气充装站在当前经营销售液化石油气活动的实际运行状况进行安全评价,对其当前安全现状所做出的安全评价结果负责。

本次安全现状评价过程中得到了XX市建住局燃气管理办公室、XXXX石油液化气充装站及多位专家的大力支持和协助,使液化气站的安全现状评价工作得以顺利完成,在此表示衷心感谢。

 

第1章安全评价的依据和目的

1.1安全评价的依据

1.1.1法规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国家主席令第70号)

(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国家主席令第22号)

(3)《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国家主席令第6号)

(4)《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国家主席令第60号)

(5)《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591号)

(6)《城镇燃气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583号)

(7)《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国务院302号令)

(8)《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国发〔2010〕23号)

(9)《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公布首批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工工艺目录的通知》安监总管三〔2009〕116号

(10)《劳动防护用品监督管理规定》(国家安监总局令第1号)

(11)《易燃易爆化学物品消防安全监督管理办法》(公安部令第18号)

(12)《江苏省燃气管理条例》(2005年7月1日日施行)

(13)关于下发《加油站安全评价导则(试行)》等五类安全评价导则的通知(苏安监[2006]62号)

(14)《江苏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指导意见(暂行)》苏安监〔2009〕71号

(15)《关于印发泰州市重大危险源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的通知》泰政办发〔2007〕179号

1.1.2采用的主要标准、规范、规程

下列文件中引用的技术规范和标准通过本报告引用而成为本报告的条文,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评价报告。

(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2)《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

(3)《爆炸和火灾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92

(4)《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

(5)《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GB5044-85

(6)《常用化学危险品贮存通则》GB15603-95

(7)《易燃易爆性商品储藏养护技术条件》GB17914-99

(8)《毒害性商品储藏养护技术条件》GB17915-99

(9)《腐蚀性商品储藏养护技术条件》GB17916-99

(10)《危险化学品经营企业开业条件和技术要求》GB18265-2000

(11)《危险化学品名录》(2002版)

(12)《剧毒化学品名录》(2002版)

(13)《高毒物品目录》(2003版)

(14)《危险货物品名表》GB12268-2005

(15)《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

(16)《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2.1-2007、GBZ2.2-2007

(17)《安全色》GB2893-2008

(18)《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GB2894-2008

(19)《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AQ/T9002-2006

(20)《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50028-2006

(21)《液化石油气》GB11174-1997

(22)《液化石油气钢瓶》GB5842-1996

(23)《液化石油气瓶充装站安全技术条件》GB17267-1998

(24)《液化石油气钢瓶定期检验与评定》GB8334-1999

(25)其他的技术规范和标准

1.1.3有关技术资料和文件

(1)XXXX石油液化气充装站与XXXX安全技术服务有限公司签订的评价合同;

(2)XXXX石油液化气充装站提供的有关技术文件、证明等材料。

1.2安全评价的目的

1、实现全过程的安全控制

2、为选择系统安全的最优方案提供依据

3、为实现安全技术、安全管理的标准化和科学化创造条件

4、促进实现生产经营本质安全化

 

第2章被评价单位的基本情况

2.1液化气充装站基本情况

液化气充装站的基本情况见表2-1、表2-2、表2-3、表2-4。

表2-1企业基本情况表

企业名称

XXXX石油液化气充装站

联系电话

XXX

通讯地址

XXX

邮编

XXX

成立时间

XXX

占地面积(m2)

XXX

企业类型

XXX

经济类型

XXX

登记机关

XXXX

法定代表人

XXXX

主管负责人

XXXX

职工人数

8人

技术管理人数

1人

安全管理人数

1人

上年销售额

注册资本

万元

固定资产

万元

经营场所

地址

XXXX

产权

私有

储存设施

地址

XXXX

建筑结构

钢罐

储存能力

120m3

产权

自有

主要

管理

制度

名称

总经理安全责任制、安全管理负责人责任制、安全培训教育制度、事故管理制度、安全检查和值班制度、液化石油气的运输、储存制度、设备管理和维护制度、档案管理制度、汽槽装卸安全操作规程、真空泵安全操作规程、消防水泵安全操作规程、贮罐安全操作规程、抽残、残液回收安全操作规程、气瓶充装安全操作规程、烃泵安全操作规程、压缩机安全操作规程、安全检查、值班制度、罐区安全管理制度

液化气站经营单位照片

表2-2气站主要经营销售设施情况

序号

名称

型号规格

单位

数量

状况

备注

1

贮罐

50m3

2

良好

2

贮罐

20m3

1

良好

3

液化石油气泵

YQB15-5型

1

良好

4

循环压缩机

ZM-99

1

良好

5

耐腐蚀泵

NFB15-5型

1

良好

6

手摇油泵

03175

2

良好

7

发电机组

STC-50

1

良好

8

自动灌装秤

S-TCS-YG-120

3

良好

 

表2-3气站主要消防安全设施、工器具配备情况

序号

名称

型号、规格

数量

状况

用途

备注

1

手推式干粉灭火器

35kg

1

良好

灭火

2

手提式灭火器

8kg

14

良好

灭火

3

手提式灭火器

5kg

2

良好

灭火

4

消防栓

3

良好

灭火

5

消防泵

2

良好

灭火

6

防爆型可燃气体检测仪

1

良好

报警

表2-4贮罐区基本情况表

贮罐区名称

液化石油气储罐

环境功能区

贮罐区面积

约156m2

贮罐个数

3

贮存物质总量

约56.4t

两罐间最小距离/m

3.0

有无防护带

有无防护堤

有防护堤

防护堤所围面积/m2

156

贮罐登记号

1#

2#

3#

贮罐制造商

XXX

XXX

XXX

贮罐形状

卧式圆筒罐

卧式圆筒罐

卧式圆筒罐

贮罐形式

固定顶罐

固定顶罐

固定顶罐

安装形式

地下

地下

地下

贮罐材质

16MnR

16MnR

16MnR

直径/m

容积/m3

50

50

20

贮存物质名称

石油液化气

石油液化气

石油液化气

物质状态

液气共存

液气共存

液气共存(残液)

最大贮量/kg

21250

21250

8500

设计压力Kg/厘米2

20

20

20

实际工作压力/MPa

<1.6

<1.6

<1.6

设计温度/℃

<50

<50

<50

实际工作温度/℃

<45

<45

<45

下次检验日期

XXX

XXX

XXX

2.2液化气站概况

2.2.1自然情况及周边环境

本气站占地面积为1750m2,在商业用地范围内。

加气站西侧公路,60m外有一家钢厂,南侧为鱼塘,东侧为农田,北侧为小河,小河北侧农田。

贮罐区南北向平行放置2只卧式贮罐,南侧东西向放置1只卧式贮罐,罐现浇砼基础高1.5m,贮罐区设有1.0m高防火墙。

2.2.2主要建筑物

灌装间及压缩机房面积约77.78m2,为单层民用建筑,建筑高度4m;值班室面积约27.6m2,仪表间面积约31m2,配电房面积约17.25m2,均为地上一层,建筑高度2.80m,配电房火灾危险性丙类。

2012年5月18日泰州市公安消防支队派员对该充装站进行了消防验收,验收结果合格,在消防方面具备使用条件。

2.2.3操作流程

LPG卸料管线液相为DN50,气相为DN25敷设到卸气口,通过高压橡胶软管分别与液化气槽罐车上的相应接口连接,启动压缩机,将气相压力提高到1.5MPa左右,利用气、液相的压差将LPG压送至贮罐中。

贮罐中液化气通过泵前过滤器,经烃泵加压进行钢瓶充装。

必要时,先进行空瓶残液抽除,但要留有一定的余压。

2.2.4电气

气站由站外引入一路380V供电线路。

配电室、值班室、消防泵房设在站外,站内采用地下接线方式。

2.2.5消防设施

消防设施见表4。

罐区、充装台及压缩机房配有5kg手提式干粉灭火器2只,8kg手提式干粉灭火器14只,手推车贮压式35kg干粉灭火器1只。

贮罐区有1套防爆型可燃气体检测仪,报警器安装在值班室,报警器性能良好。

站区设有3个地面消防栓,型号为SS100-1.6。

该站西侧、南侧、北侧均为小河,水源充足,能保证该站的消防用水。

2.2.6安全设施

LPG贮罐设有3个A42F—25安全阀,安全阀与贮罐之间有切断阀,安全阀安装放散管和阻火器,其管口离地约5m高,贮罐有紧急放空阀,设有压力表、板式玻璃液位计、温度计,罐底设有排污阀。

LPG液相输料管上设有紧急切断阀。

为防止管道内压力升高,设置安全阀,安全阀安装有放散管。

液化石油气气体压缩机、烃泵电机采用防爆型电机,电机采用短路保护、低压保护和过负荷保护,充装台安装防静电保护装置。

LPG贮罐区无照明,压缩机房、充装台照明为防爆型,接线符合防爆要求。

LPG为二类防雷,1套防雷接地极网,罐区设有独立式避雷针5支,防雷接地与地网连接;LPG气、液相管线进行了静电接地,管道法兰间部分采用铜片跨接,经兴化市防雷中心检测该充装站避雷装置符合国家规范要求。

LPG卸车软管在两头金属连接嘴上设置跨接导线,充装枪和台秤接地消除静电。

所有的贮罐、设备均由具有资质的单位制造和安装并经江苏省泰州质量技术监督局检验合格,且取得容器使用登记证。

罐区、充装间防护墙和大门口有“禁止烟火”警示标志。

站房值班室有1人值班,办公室设有电话可以和外界联系。

电话:

XXXX。

2.2.7安全生产管理

1)安全管理机构

该站成立了安全生产领导小组、防火领导小组,配备了兼职安全员和消防员。

2)安全管理制度

液化气站已建立的安全管理制度主要有:

总经理安全管理责任制、安全管理负责人责任制、安全培训教育制度、事故管理制度、安全检查和值班制度、液化石油气的运输、储存制度、设备管理和维护制度、档案管理制度、汽槽装卸安全操作规程、真空泵安全操作规程、消防水泵安全操作规程、贮罐安全操作规程、抽残、残液回收安全操作规程、气瓶充装安全操作规程、烃泵安全操作规程、压缩机安全操作规程、安全检查、值班制度、罐区安全管理制度。

第3章安全评价程序

安全现状评价工作程序一般包括:

前期准备、危险危害因素和事故隐患的辨识、定性定量评价、安全管理现状评价、确定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评价结论、安全现状评价报告完成。

3.1前期准备

明确评价的范围,收集所需的各种资料。

重点收集与现实运行状况有关的各种资料与数据包括涉及到生产运行、设备管理、安全、职业危害、消防、技术检测等方面内容。

1)、工艺

2)、物料

3)、生产经营单位周边环境情况

4)、设备相关资料

5)、管道

6)、电气、仪表自动控制系统

7)、公用工程系统

8)、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9)、规章制度及标准

10)、相关的检测和检验报告

3.2危险危害因素和事故隐患的辨识

针对评价对象的生产运行情况及工艺、设备的特点,采用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进行危险危害因素识别和危险性分析,确定重大危险源。

3.3定性定量评价

根据生产经营单位的特点,确定采用的评价的模式及评价方法

3.4安全管理现状评价

包括安全管理制度评价、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评价、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修改及演练计划。

3.5确定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

综合评价结果提出相应的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

并按照安全风险程度的高低进行解决方案的排序,列出存在的事故隐患及整改紧迫程度。

针对事故隐患提出改进措施及改善安全状态水平的建议。

3.6评价结论

根据评价结果,明确指出生产经营单位当前的安全生产状态水平,提出安全可接受程度的意见。

3.7安全现状评价报告完成

评价单位按安全现状评价报告内容和格式要求完成评价报告。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依据安全评价报告编制事故隐患整改方案和实施计划。

 

第4章危险危害因素辨识

4.1危险性物质

液化石油气为无色可燃气体,闪点为-74℃,引燃温度(℃):

426~537。

爆炸极限为5-30%。

其蒸汽比空气重。

主要成分有乙烯、乙烷、丙烷、丙烯、丁烷、丁烯等。

液化石油气一般储存于常温下的加压液化储存于密闭容器中,如果泄露很容易变成蒸汽从而形成爆炸性气体。

,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到明火就会回燃。

火灾危险等级为甲A。

4.2液化气危险性

液化石油气具有麻醉作用,引起急性中毒:

有头晕、头痛、兴奋或嗜睡、恶心、呕吐、脉缓等;重症者可突然倒下,尿失禁,意识丧失,甚至呼吸停止。

可致皮肤冻伤。

长期接触低浓度者,可出现头痛、头晕、睡眠不佳、易疲劳、情绪不稳以及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

4.3罐体燃烧爆炸危险性

液化石油气罐独立布置在储罐区,烃房和充装台等设施相邻。

由于罐体、管道、阀门等损坏发生泄露,如遇明火、电火花、静电火花、高温热源会发生喷射性火灾事故。

当液化石油气与空气形成混合气体,并在爆炸极限范围内时,如遇到明火、电火花、静电火花、高温热源则会引起爆炸。

液化石油气储罐、阀门、管道等发生严重破裂瞬态泄露时,液化石油气将以气态和液态两种形态扩散到空气和火堤内。

瞬间蒸发的比例决定于环境温度,液态液化石油气吸收周围热量继续蒸发。

泄露的液化气如立即遇明火、电火花、静电火花、高温热源,则发生沸腾液体扩展为蒸气爆炸,如延迟点火,则发生蒸气云爆炸,前者属燃烧型,后者属爆炸型,使得一旦发生扩展蒸汽爆炸,厂区的人员及周边一些区域几乎难以幸免,其后果都很严重。

4.4装卸作业危险性

1、因槽车、储气罐及闸阀管道等设备存在故障缺陷或违章作业、操作失误而出现跑气、泄漏时,液化气遇明火、电火花、静电火花、高温热源会发生着火爆炸事故。

2、液化石油气泄露将污染环境,且可能导致人员中毒。

3、装卸作业的同时也伴随着机械伤害的危险性。

4.5机械伤害危险性

压缩机房和灌装间存在夹伤、擦伤、卷入等机械伤害。

钢瓶充满后,由人力运送到定点存放处,在这个过程中,容易发生工人被钢瓶砸伤手脚的事故。

4.6电气设备危险性

电气设备是否具有国家指定机构的安全认证标志,特别是防爆电器的防爆等级。

供电系统绝缘不良、设备接地或接零不良以及个体防护不当也有可能造成触电伤害。

触电伤害主要有电击和电伤。

电击是电流通过人体内部的组织和器官,引起人体功能以及组织损伤,破坏内脏以及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导致人体痉挛、窒息、直至危及人的生命。

电伤是电流的热效应及其引起的化学效应以及机械效应对人体的伤害。

4.7车辆伤害

车辆应加强维护,以免重要部件发生故障。

车辆与堆积物的碰撞等,使作业人员有受到车辆伤害的危险。

 

第5章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辩识

5.1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辩识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的辨识依据是物质的危险特性及其数量。

按照《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的标准,被评价单位的储罐区石油液化气储量为56.4t,而石油液化气贮存区临界量为50t,因此该经营单位构成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

5.2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危险性分级

根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暂行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40号)重大危险源分级

式中:

q1,q2,…,qn—每种危险化学品实际存在(在线)量(单位:

t);

Q1,Q2,…,Qn—与各危险化学品相对应的临界量(单位:

t);

β1,β2…,βn—与各危险化学品相对应的校正系数;

α—该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厂区外暴露人员的校正系数。

校正系数β的取值

根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暂行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40号)附件一

液化石油气的校正系数为1.5。

校正系数α的取值

XXXX石油液化气充装站储存场所500m范围内常住人口为50人~99人,根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暂行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40号)表3校正系数α取值表,α取1.5

=1.5×{1.5×56.4/50}

=2.54

根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暂行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40号)中分级标准,R=2.54,属于R<10,为四级重大危险源。

5.3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结果

(1)储存场所构成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

(2)根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暂行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40号)中分级标准,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等级为四级。

因此,XXXX石油液化气充装站要加强对重大危险源物质的监控和使用管理,定期对重大危险源评估、检测检验,严格控制储存场所的储存量,以防重特大事故的发生。

 

第6章评价单元划分与评价方法选择

6.1评价单元的划分

根据现场考察和分析将被评价单位在安全管理方面划分为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管理组织,从业人员要求。

根据装置和物质特性在安全技术方面划分为液化气站建筑及工艺要求,储罐及其附件要求、仓储场所要求、仓库建筑要求、消防与电气设施要求几个方面进行评价。

6.2评价方法的选择

根据该公司的经营范围、站厂情况,结合国家安全监督局《关于开展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企业安全生产状况评估工作的通知》的工作要求,采用《危险化学品经营单位安全评价导则(试行)(征求意见)稿》推荐的安全检查表法和故障树分析法。

安全检查表(SCA):

安全检查表是通过对分析对象进行详尽分析和充分讨论,列出检查单元和部位、检查项目、检查要求、各项赋分标准、平定系统安全等级分值标准等内容的表格。

故障树分析(FTA):

故障树分析是一种演绎的分析方法。

将事故的因果关系形象地描述为一种有方向的“树”,从要分析的特定的事故和故障开始作为分析起点,层层分析其发生的原因,将导致事故的原因事件按逻辑关系逐层列出,用树形图表示出来,构成一种逻辑模型,然后定性或定量地分析事件发生的各种可能途径及发生概率,找出避免事故发生的各种方案并优选出最佳安全对策。

故障树法形象、清晰、逻辑性强,它能对各种系统的危险性进行识别评价,可用于复杂系统和较大范围内各类系统的可靠性及安全性分析、各种生产时间的安全管理可靠性分析和伤亡事故分析。

即适用于定量分析,又能进行定性分析。

 

第7章评价过程及评价结果

7.1安全检查表法

7.1.1评价过程

据划分的评价单元来列出七个检查表,见表7-1至7-7。

表7-1安全管理制度

检查内容

类别

事实记录

结论

1、有无各级各类人员的安全管理责任制。

A

合格

2、有无各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A

合格

3、有无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包括防火、用火、培训、检修等。

A

合格

4、有无完善的经营销售管理制度,包括运输,验收、登记、销售等。

A

合格

5、有无安全检查制度。

包括巡回检查、交接班检查、夜间和节假日值班检查等。

B

合格

6、有无装置、设施维护保养制度,定期检查、维修。

B

合格

7、有无事故应急救援措施,构成重大危险源的,应建立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内容一般包括:

应急处理组织与责任、事故类型和原因、事故防范措施、事故应急处理原则和程序、事故报警和报告、工程抢险和医疗救护、演练等。

B

未演练

不合格

表7-2安全管理组织

检查内容

类别

事实记录

结论

1、有安全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管理人员;

A

有兼职安全员

合格

2、有经过专业培训的义务消防队伍,并定期组织演练。

B

配有兼职消防员一名

不合格

3、灌区应确定一名主要安全管理人员为安全负责人,全面负责灌区安全管理工作。

B

确定一名安全负责人

合格

表7-3从业人员要求

检查内容

类别

事实记录

结论

1.单位主要负责人和主管人员、安全管理人员经省级或设区的市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的考核合格,取得上岗资格。

A

主要负责人已取得安全培训合格证

合格

2.其他从业人员经本单位专业培训或委托专业培训,并经考核合格,取得上岗资格。

B

其他从业人员经专业培训,并经考核合格,取得上岗资格

合格

3.特种作业人员经市级以上有关监督管理部门的考核合格,取得上岗资格。

B

所有特种作业员有上岗资格

合格

表7-4液化气站建筑及工艺要求

检查内容

类别

事实记录

结论

1、液化石油气储配站的布局应符合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且远离城市居住区、村镇、学校、工业区、娱乐场所等人员集中的地区。

A

符合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且远离居住区等人员集中的地区。

合格

2、站址应选择在所在地区安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且应地势平坦,开阔、不易积存石油气的地段

B

在规划区内,地势平坦,开阔

合格

3、储配站的贮罐与地基外建,构筑物的防火间距应符合设计规范的要求

A

储配站的贮罐与地基外建,构筑物的防火间距符合设计规范的要求

合格

4、储配站的贮罐灌瓶间和瓶库与明火、散发火花地点和基地内建构筑物的防火间距应符合设计规范和要求。

A

储配站的贮罐灌瓶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