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管理信息系统.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515555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12.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章管理信息系统.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第三章管理信息系统.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第三章管理信息系统.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第三章管理信息系统.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第三章管理信息系统.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第三章管理信息系统.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第三章管理信息系统.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第三章管理信息系统.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第三章管理信息系统.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第三章管理信息系统.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第三章管理信息系统.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三章管理信息系统.docx

《第三章管理信息系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章管理信息系统.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三章管理信息系统.docx

第三章管理信息系统

第三章管理信息系统

第一节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

Ø所谓的计算机网络,即利用通信设备和线路将地理位置不同的、功能独立的多个计算机系统互连起来,以功能完善的网络软件,(如网络通信协议、信息交换方式以及网络操作系统等)来实现网络中信息传递和资源共享的系统。

Ø两个或两个以上IT部件的连接

Ø功能:

数据通信,共享数据、软件及硬件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Ø根据网络的覆盖范围:

Ø局域网;

Ø城域网;

Ø广域网;

Ø根据采用的交换技术:

Ø广播式网络;

Ø点到点网络;

Ø按网络的使用范围:

Ø公用网;

Ø专用网;

Ø

Ø

Ø果相同,则处理该分组,否则将它丢弃。

Ø在广播式网络中,若某个分组发出以后,网络上的每一台机器都接收并处理它,则称这种方式广播(Broadcasting),若分组是发送给网络中的某些计算机,则被称为多点播送或组播(Multicasting),若分组只发送给网络中的某一台计算机,则称为单播(Unicasting)。

Ø2、根据采用的交换技术—点到点网络

Ø

Ø在点到点网络中,两台计算机之间通过一条物理线路连接。

若两台计算机之间没有直接连接的线路,分组可能要通过一个或多个中间节点的接收、存储、转发,才能将分组从信源发送到目的地。

由于连接多台计算机之间的线路结构可能非常复杂,存在着多条路由,因此在点到点的网络中如何选择最佳路径显得特别重要。

Ø

3、按网络的使用范围—公用网

Ø公用网

Ø由电信部门组建,一般由政府电信部门管理和控制,网络内的传输和交换装置可提供(如租用)给任何部门和单位使用,例如公共电话交换网PSTN、数字数据网DDN、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等。

Ø专用网

Ø由某个单位或部门组建,不允许其他部门或单位使用,例如金融、石油、铁路等行业都有自己的专网。

专用网可以租用电信部门的传输线路,也可以自己铺设线路,但后者的成本非常高。

Ø专用网络根据网络环境又可细分为部门网络、企业网络和校园网络三种。

4、按通信介质形态

Ø有线网是指采用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连接的计算机网络。

Ø无线网使用电磁波传播数据,它可以传送无线电波和卫星信号。

如:

无线电话网、无线电视网、微波通信网、卫星通信网

一般而论,计算机网络有三个主要组成部分:

若干个主机,一个通信子网,一系列的协议。

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

Ø拓扑学把实体抽象成与其大小、形状无关的点,将连接实体的线路抽象成线,进而研究点、线、面之间关系;

Ø在计算机网络中,将主机、终端、通信设备等节点抽象为点,将通信线路抽象为线,形成点和线组成的图形,使人们对网络整体有明确的全貌印象;

Ø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就是网络中通信线路和站点(计算机或设备)的几何排列形式。

Ø分为物理拓扑与逻辑拓扑

Ø物理拓扑:

指布线结构。

Ø逻辑拓扑:

指工作方式。

2.网络的体系结构

Ø层次结构

Ø人们对于一些难以处理的复杂问题,通常是分解为若干个较容易处理的小一些的问题。

(1)将总体要实现的很多功能分配在不同的层次中;

(2)不同地区的系统分成相同的层次;

(3)不同系统的同等层具有相同的功能;

(4)高层使用低层提供的服务时,并不需要知道低层服务的具体实现方法。

Ø层次结构

Ø同样,对于计算机网络这类复杂的大系统,亦可如此。

Ø可将一个计算机网络抽象为若干层

Ø服务

服务是指网络中的各层向上一层提供的一组操作,也即从上一层的角度来看,下一层所能完成的工作。

Ø接口

接口是同一节点内相邻层之间交换信息的连接点。

a.同一个节点的相邻层之间存在着明确规定的接口,低层向高层通过接口提供服务。

b.只要接口条件不变、低层功能不变,低层功能的具体实现方法与技术的变化不会影响整个系统的工作。

Ø网络协议

是指在计算机网络中,各计算机之间或计算机与终端之间在有关信息传输顺序、信息格式和信息内容等方面的一组约定或规则。

它由三个要素组成:

Ø语义:

指构成协议的协议元素含义的解释。

Ø语法:

用户数据与控制信息的结构与格式。

Ø规则:

规定事件的执行顺序。

Ø网络体系结构

Ø计算机网络的层次及其协议的集合,即网络的体系结构。

具体而言是关于计算机网络应设置哪几层,每层应提供哪些功能的精确定义。

至于这些功能应如何实现,则不属于网络体系结构部分。

3.网络系统结构参考模型ISO/OSI

ØOSI参考模型的概念

Ø1974年,ISO发布了著名的ISO/EC7498标准,它定义了网络互联的7层框架,也就是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opensysteminternetwork,OSI)。

ØOSI参考模型中的“开放”是指只要遵循OSI标准,一个系统就可以与位于世界上任何地方、同样遵循同一标准的其他任何系统进行通信。

Ø型的结构

Ø由低层至高层分别为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运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

Ø划分层次的主要原则是:

(1)网中各节点都具有相同的层次;

(2)不同节点的同等层具有相同的功能;

(3)同一节点内相邻层之间通过接口通信;

(4)每一层可以使用下层提供的服务,并向其上层提供服务;

(5)不同节点的同等层通过协议来实现对等层之间的通信。

4.TCP/IP参考模型

TCP/IP的简介

TCP/IP(TransmissionControlProtocol/InternetProtocol)是20世纪70年代中期,美国国防部为其ARPANET(Internet的前身)开发的网络体系结构和协议标准。

它是当今计算机网络最成熟,应用最广泛的互联技术,拥有一整套完整而系统的协议标准。

特点:

(1)开放的协议标准。

(2)独立于特定的计算机硬件与操作系统。

(3)标准化的应用层协议,可以提供多种可靠地网络服务。

ØTCP/IP模型的层次结构:

Ø网络接口层

Ø网络互联层

Ø传输层

Ø应用层

ØOSI模型和TCP/IP模型之间有很多相似之处:

它们都采用了层次体系结构,各层次功能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对应关系。

如下图所示。

MIS的网络应用结构

Ø主机/终端结构(Host/terminal)

Ø文件/服务器结构(File/Server)

Ø客户/服务器结构(Client/Server)

Ø浏览器/服务器结构(Browser/Server)

主机/终端结构的优点

Ø对数据处理的控制比较简单,数据处理都在主机里进行,从而保证数据的安全性,一致性和保密性。

Ø大量用户可以同时使用主机,一台大型机上的数据库可以供上千用户同时使用。

Ø这种结构比较适合数据处理量大、数据处理十分集中的企业。

Ø远程通讯能力强。

缺点:

系统的灵活性差,系统的变更、改进比较麻烦。

Ø对主机的依赖性高,一旦主机有故障就会影响全体用户,风险集中。

Ø用户缺乏自主性。

Ø主机价格高,对机房、维护人员的要求较高

把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安装在数据库服务器上,数据处理可以从应用程序分离出来,形成前后台任务;客户机运行应用程序,完成屏幕交互和输入、输出等前台任务,服务器运行DBMS,完成大量的数据处理及存储管理等后台任务。

Ø由于共享能力和前台的自治能力,后台处理的数据不需要在前后台间频繁传输,从而解决“传输瓶颈”的问题。

客户机/服务器结构的优点:

Ø功能合理分布(信息,软件,数据处理能力),均衡负荷,从而在不增加系统资源的时候提高系统的整体能力。

Ø系统开放性好。

Ø系统可重用性好,资源可利用性大大提高,整体成本降低。

客户机/服务器结构的缺点:

Ø隐含成本高

Ø胖客户机,维护成本高

Ø不便于系统升级

Ø对客户端的操作系统有时也会有限制

浏览器/服务器结构的优点:

Ø具有分布性特点,可以随时随地进行查询、浏览等业务处理。

Ø业务扩展简单方便。

Ø维护简单方便。

Ø开发简单,共享性强。

浏览器/服务器结构的缺点:

Ø个性化特点明显降低,无法实现具有个性化的功能要求。

Ø操作是以鼠标为最基本的操作方式,无法满足快速操作的要求。

页面动态刷新,响应速度明显降低。

Ø数据安全性比较

Ø数据一致性比较

Ø数据实时性比较

Ø数据溯源性比较

Ø服务响应及时性比较

Ø网络应用限制比较

B/S结构的管理软件有着C/S结构软件无法比拟的优势

1.因特网(Internet)

ØInternet是目前最流行的一种国际互连网。

Internet起源于美国,自1995年开始启用,发展非常迅速,特别是随着Web浏览器的普遍应用,Internet已在全世界范围得到应用。

Internet在全球性的各种通信系统上,像一个无法比拟的巨大数据库,结合了多媒体的“声、图、文”表现能力,不仅能处理一般数据和文本,而且也能处理语音、静止图象、电视图像、动画和三维图形等等。

2.内联网(Intranet)

Ø所谓企业内联网就是以Internet技术在企业内部建立起使用方便、价格低廉的内部信息交换网络系统,并且能够方便地与Internet交换信息。

企业内联网继承了Internet的全部优点,而且能够有效地保证企业内部信息的安全性。

Intranet的服务

Ø信息发布

Ø管理和操作业务系统

Ø用户组和安全性管理

Ø远程操作

Ø电子邮件

Ø网上讨论组和视频会议

Intranet带来的利益

Ø用户可以方便地取得信息。

Ø加强企业内部的沟通与合作,这种功能对机构分散的集团性企业和跨国公司尤其重要。

Ø提高效率,提高生产率。

Ø加快信息流通的速度。

3.外联网(Extranet)

ØExtranet又称外联网,相对企业内部网,它是现有Intranet向外的延伸,用于连接到与自己企业相关的其他企业的网络。

ØExtranet是一个运用Internet/Intranet技术使企业与其客户、其他企业相连来完成其共同目标的合作网络。

ØExtranet可以作为公用的Internet和专用的Intranet之间的桥梁。

Extranet的几种网络类型

Ø公用网络

Ø成本低、安全性差

Ø专用网络(租用网络)

Ø成本高、安全性高

Ø虚拟专用网络(VPN)

Ø隧道技术:

公用网络、专用通道

Ø成本低、安全性好

Ø具体地说,三者的区别与联系如下:

ØExtranet是在Internet和Intranet基础设施上的逻辑覆盖。

ØExtranet可以看做是利用Internet将多个Intranet连接起来的一个大的网络系统。

Ø总之,三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企业应该针对不同的网络,分别采取相应的开发、维护及安全策略。

Ø关系:

Intranet是利用Internet各项技术建立起来的企业内部信息网络。

与Internet相同,Intranet的核心是Web服务。

通常Extranet是利用Internet将多个Intranet连接起来。

区别:

课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