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三语文新课标一轮复习阶段检测题06Word版含答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519621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58.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高三语文新课标一轮复习阶段检测题06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届高三语文新课标一轮复习阶段检测题06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届高三语文新课标一轮复习阶段检测题06Word版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届高三语文新课标一轮复习阶段检测题06Word版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届高三语文新课标一轮复习阶段检测题06Word版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届高三语文新课标一轮复习阶段检测题06Word版含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届高三语文新课标一轮复习阶段检测题06Word版含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届高三语文新课标一轮复习阶段检测题06Word版含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届高三语文新课标一轮复习阶段检测题06Word版含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届高三语文新课标一轮复习阶段检测题06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届高三语文新课标一轮复习阶段检测题06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届高三语文新课标一轮复习阶段检测题06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届高三语文新课标一轮复习阶段检测题06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高三语文新课标一轮复习阶段检测题06Word版含答案.docx

《届高三语文新课标一轮复习阶段检测题06Word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三语文新课标一轮复习阶段检测题06Word版含答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届高三语文新课标一轮复习阶段检测题06Word版含答案.docx

届高三语文新课标一轮复习阶段检测题06Word版含答案

阶段检测题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9分)

“苹果”蔫了,创新不灭

“如果我们不考虑股票名称,只告诉投资者这里有一支股票在过去五年中涨了420%以上,你会得到一个一致的答案:

卖掉。

”《基金研究》的作者列奥尼德·科诺普卡如是说。

美国的这位仁兄认为“苹果”的股票过热了,存在着泡沫,并且随着乔神的离去,即将破灭。

他甚至很直白地建议股民直接卖掉“苹果”的股票。

“苹果”股票的泡沫真的要破灭了?

就目前的形势来看,听起来有点耸人听闻,但是,当我们深入地去分析,却发现这样的事情并非不可能。

毕竟我们已经见过太多的所谓“大船”翻船的骇人案例。

当然,在上帝想用iPhone5而请走了乔神之后,唱衰“苹果”的大有人在。

铁定的事实就是乔布斯的不幸逝世是苹果公司的巨大损失。

而随着乔布斯的离去,“苹果”帝国是否也会随之动摇,成为业界最大的一个疑问。

这一天会不会到来,有待时间去验证。

而不争的事实就是,就目前的情况来看,似乎还没有谁可以成为史蒂夫·乔布斯,没有人可以担当这种充满远见和超凡魅力的灵魂角色。

另外一个疑问则是:

iPad之后“苹果”还会有什么令人心动的革命性战略新品?

我们都知道,“苹果”之所以能在业界屹立于不败之地,这些革命性的战略新品功不可没。

当下,乔神走了,“苹果”拿什么开创性的产品来吸引更多的“果粉”?

我们都知道,颠覆性的创新是“苹果”的灵魂,也是乔布斯的灵魂。

正是这种贯穿于整个品牌当中的灵魂,让“苹果”在科技与人文之间找到了一个最恰当的平衡点,从而改变了世界,改变了我们的生活。

“不要去作市场调查,因为他们并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样的产品。

”当今世界,或许也只有乔神敢说出这样的话来。

而在这里,正因为创新的存在,这种消费者内心深处所需求的却又浑然不觉的东西,才会被“苹果”牢牢抓住,所以它的产品才如此让人惊喜。

如果泡沫的假设成立,那泡沫一定是乔布斯亲自吹起来的。

乔布斯走了,泡沫也要破了?

但是,不管怎么样,即使“苹果”股价真的如这位“乌鸦嘴”仁兄所预测的那样,到了2012年也许就会跌到85美元的新低点,甚至真的就破灭了,但不可否认的是,乔布斯缔造的“苹果”帝国,依然会是最值得咱们中国企业学习的榜样。

它的颠覆性的创新,它无可企及的品牌运作能力,以及对消费者强大的牵引力,几乎让所有的企业难以比肩。

当然,学习“苹果”,以“苹果”为榜样,并非就是“复制”乔布斯。

说到这一点,我想起之前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一则旧闻,说的是某地方欲以5000万元的投入培养1400个“乔布斯”,被大家称为“乔布斯工程”。

以5000万的投入培养和引进人才,不管力度大小,做了总是好事。

只是当华丽地被解读成1400个“乔布斯”的时候,让公众想到的也就大概只有一个新的计量单位:

1乔=25/7万元。

按照这样的思维,还不如直接去户籍部门申请把姓改成乔,名改为布斯,大概这1乔的成本也大大地降低了吧!

我们说以乔布斯为榜样,学习“苹果”,并非就是等于复制“苹果”,复制乔布斯,而是将乔布斯留下的遗产——创新精神延续和深化。

要知道,抛却创新,这样的“苹果”,即使真正破灭了,真正蔫了,又有什么值得怜惜的?

1.下列关于“苹果”蔫了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基金研究》的作者建议卖掉“苹果”股票的原因是他认为“苹果”股票过热而存在泡沫,并随着乔布斯的去世而即将破灭。

B.作者认为“苹果”股票泡沫的破灭是有可能的,毕竟,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已见过太多的所谓“大船”翻船的案例。

C.作者认为,虽然“苹果”帝国具有其他企业难以比及的优势,但目前情况下,似乎没有谁可以成为第二个乔布斯,“苹果”帝国的地位将会被动摇。

D.“苹果”如果抛弃了颠覆性的创新精神,即使真正破灭了,真正蔫了,也没有什么值得怜惜的。

我们要做的是延续这种创新精神。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我们的世界和我们的生活得到改变,某种程度上在于贯穿于整个“苹果”品牌当中的灵

魂让“苹果”在科技与人文之间找到了一个最恰当的平衡点。

B.“苹果”股票的泡沫将会破灭的论调,就目前的形势来看有点耸人听闻;但是,当我们

深入地去分析时,却会发现这样的事情并非不可能。

C.“乔布斯工程”是培养和引进人才的好事,如果能够顺利进行,中国基本上会出现1400

个乔布斯式的人物。

D.乔布斯的不幸逝世是“苹果”公司的巨大损失。

乔布斯的离去,是否会使“苹果”帝国

随之动摇,这是大家关心的问题。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乔布斯的不幸逝世是“苹果”公司的巨大损失这一铁定的事实,《基金研究》作者的论断,唱衰“苹果”的人不在少数,这些内外因都证明“苹果”泡沫会破灭。

B.乔布斯走了,如果继ipad之后“苹果”还能继承颠覆性的创新精神,开发出战略新品,“苹果”公司就有可能继续立于不败之地。

C.即使2012年“苹果”股票有可能跌到85美元的新低点,甚至破灭,但乔布斯和他的“苹果”帝国依然会是中国企业学习的榜样。

而中国想要真正学习“苹果”,必须在“创新”上下工夫。

D.“不要去做市场调查,因为他们并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样的产品。

”这显示了乔布斯的创新魄力,也说明乔布斯的创新挖掘出了消费者的内心需求。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17分)

    张砺,字梦臣,磁州滏阳人也。

砺幼嗜学,有文藻。

在布衣时,或睹民间争竞,必为亲诣公府,辨其曲直,其负气也如此。

唐同光初,擢进士第,寻拜左拾遗,直史馆。

会郭崇韬伐蜀,奏请砺掌军书。

蜀平,崇韬为魏王继岌所诛,时崇韬左右亲信皆惧祸奔逃,惟砺诣魏王府第,恸哭久之,时人皆服其高义。

及魏王班师,砺从东归。

至利州,会康延孝叛,回据汉州,任圜奉魏王命,回军西讨延孝。

时砺献谋于圜,请伏精兵于后,先以羸师诱之,圜深以为然。

延孝本骁将也,任圜乃儒生也,延孝闻圜至,又睹其羸师,殊不介意,及战酣,圜发精兵以击之,延孝果败,遂擒之以归。

是岁四月五日至凤翔,内官向延嗣奉庄宗命,令诛延孝。

监军李延袭已闻洛中有变,故留延孝,且害任圜之功故也。

圜未决,砺谓圜曰:

“此贼构乱,遂致凯旋差晚,且明公血战擒贼,安得违诏养祸,是破槛放虎,自贻其咎也。

公若不决,余自杀此贼。

”任圜不得已,遂诛延孝。

未几,父之妾卒。

初,妾在世,砺以久侍先人,颇亦敬奉,诸幼子亦以祖母呼之。

及卒,砺疑其事,询于同僚,未有以对,砺即托故归于滏阳,闲居三年,不行其服,论情制宜,识者韪之。

高祖起于晋阳,唐末帝命赵延寿进讨,又命翰林学士和凝与延寿偕行。

砺素轻凝,虑不能集事,因自请行,唐末帝慰而许之。

及唐军败于团柏谷,与延寿俱陷于契丹,契丹以旧职縻之,累官至吏部尚书。

会契丹主卒,永康王北去,萧翰自东京过常山,乃引铁骑围其第。

时砺有疾,方伏枕,翰见砺责之曰:

“尔言于先帝,云不得任蕃人作节度使,如此则社稷不永矣;又先帝来时,令我于汴州大内安下,尔言不可;又我为汴州节度使,尔在中书,何故行帖与我?

”砺抗声而对,辞气不屈,翰遂锁砺而去。

《辽史》:

砺抗声曰:

“此国家大体,安危所系,吾实言之。

欲杀即杀,奚以锁为!

砺平生抱义怜才,急于奖拔,闻人之善必攘袂以称之,见人之贫,亦倒箧以济之,故死之日,中朝士大夫亦皆叹惜焉。

          

4、下列加点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分)

A、此贼构乱,遂致凯旋差晚                 构:

造成,构成

B、故留延孝,且害任圜之功故也。

            害:

妨害,伤害

C、不行其服,论情制宜,识者韪之。

          制:

制定,决定

D、契丹以旧职縻之,累官至吏部尚书。

        縻:

束缚,

5、“砺平生抱义怜才”下列材料说明砺“抱义”的一项是(3分)

①惟砺诣魏王府第,恸哭久之

②请伏精兵于后,先以羸师诱之

③砺以久侍先人,颇亦敬奉,诸幼子亦以祖母呼之

④砺素轻凝,虑不能集事,因自请行

⑤在布衣时,或睹民间争竞,必为亲诣公府,辨其曲直

⑥砺抗声而对,辞气不屈

A、②④⑤           B、①②⑥         C、③④⑤       D、①③⑥

6、下列对文章内容概括和分析错误的一项是(3分)

A、张砺爱学习,有文采,唐同光初年进士及第,不做官的时候,有时看到百姓之间争辩不止,一定亲自去公府,争辩是非曲直。

B、康延孝造反,奉魏王命,张砺掉头率军向西讨伐,出谋划策,利用敌人的麻痹思想,派发精锐的士兵来进攻对方,取得胜利。

C、父亲的妾死了,张砺犹豫不知道应该怎么办,向同僚询问,没有人能回答,砺就找了个借口回到滏阳,闲居了三年。

D、张砺对国家大计一向坚持自己的操守,不赞同任用少数民族的人做节度使,也不赞同他们在皇宫内驻守;爱惜人才,急于做奖励和提拔的事。

7、翻译文中画线句子(每句4分,共8分)

(1)砺素轻凝,虑不能集事,因自请行,唐末帝慰而许之。

(2)此国家大体,安危所系,吾实言之。

欲杀即杀,奚以锁为!

3.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9分)

幽州夜饮【唐】张说

凉风吹夜雨,萧瑟动寒林。

正有高堂宴,能忘迟暮心?

军中宜剑舞,塞上重笳音。

不作边城将,谁知恩遇深。

(1)诗歌首联突出了边塞之夜怎样的特点?

有何作用?

(4分)

(2)简析尾联所表现的复杂情感。

(5分)

四、名言名句默写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5分,每空1分)

【小题1】,砯崖转石万壑雷。

(李白《蜀道难》)

【小题2】画图省识春风面,。

(杜甫《咏怀古迹其三》)

【小题3】,曰:

‘非我也,兵也’?

(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小题4】虽遥岑远目,献愁供恨,。

(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小题5】夫以秦王之威,,辱其群臣。

(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五.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1-13题。

(17分)

北朝

①品味魏晋南北朝人和南北朝之间截然不同的审美情调,一直是我乐而不疲的追求。

可是一千五百年前的南北中国毕竟是难以跨越的两个世界,我时常会想像他们隔江眺望的情景:

从此岸到彼岸,究竟有多远?

②也许回答是:

永远!

③年轻时,晋人“怪诞”的生活情调比较符合我的口味。

尽管面对屠戮、流徒、离乱,他们还是让小情小调萦绕周遭,给苦痛点缀一些花边儿,权且当作乱中的慰藉。

在我眼里,六朝人都是地道的文人坯子,清高自负,狂妄孤傲。

他们喜欢一些清新的小玩意儿、爱鹅爱鹤爱琴爱林泉,得不到就寝食不宁。

他们标榜放达,喜欢清谈玄远。

④山清水秀、沃野千里的江南毕竟是富庶的,这给骚人墨客驰骋怀抱提供了环境和条件。

此时造纸术的突飞猛进,使文人的挥洒酣畅淋漓。

纸的襄助,推进了江南书风向飘逸道媚发展,并大踏步地走向前卫。

可是再也没有比纸更脆弱的东西了,或堕于水或焚于火或蛀于蠹,千年下来风流云散,难觅只字片纸。

宋齐梁陈书法史中,有名姓的书家二百人,他们留下名姓却无一丁半点墨痕,现在的我们依凭什么来评说他们呢?

⑤透过江南的风流潇洒,从此岸到彼岸,我立刻感受到一种全然不同的格调。

平时翻看史书,总觉得对北朝的描述不及南朝那么热烈和幽默。

北中国从来都是匈奴、鲜卑、羯、氐、羌等部族混战厮杀的兵家之地,连年兵瑟而致赤地千里。

地域和气候熏陶了马背民族的尚武精神。

他们不像南朝人“竞一韵之奇,争一字之巧”,而在冲锋陷阵上大显身手。

这样的部族,文化品味又该如何……

⑥坐在龙门石窟对面,从窗口隔着伊水远望这座石山:

石窟静静地矗立着,一脸冷峻和硬朗,没有丝毫的粉饰和张扬。

北方虽石质优良,经过千年的霜雪浸洗,多处不免残破漫漶,显出一副沧桑之相,但是它的峥嵘气象和恢宏格局,分明储满了永恒。

⑦北朝人似乎对坚硬的石头有着天生的情缘,他们属意石头,并不是即兴而发随意而止。

哪儿大写意,哪儿小精工,都条理清晰工写分明。

南朝文人对石共也有感情,吟咏石头的诗章也作了不少,只是他们不愿“动手”。

赋诗之余,南朝文人对石头还有另一种嗜好,即采石炼丹化为腹中之物,企盼药石空肠过而得长生不朽。

北朝人对石头采取的是最实在的态度。

在南朝人隔江清谈“般若”“涅槃”时,北朝的偶像崇拜、向往净土的梦想又一次在石头上化为现实。

在北魏至唐一百五十年间的十万余尊造像中,北魏造像就不下三万尊。

我凝神微观这些造像的细部,用手抚摸其中精美的线条时,手眼都有些发潮。

⑧镌刻在龙门石窟古阳洞顶的北魏《广川王造像记》,既方朴又灵秀,既缜密又疏朗,雍容锐利又干脆利落,使人惊叹刻手刀工的简净。

石头可不好摆弄,我们可以想见这样的场景:

高高的洞顶,凿刻者搭架登高,仰卧行事。

一手握钎一手执锤,敲击中火花迸溅,乱石扑面,才凿出这精致的五十个字,可不像南朝文人飞觞赋诗那么浪漫。

冰天雪地里,饥寒交迫中,剔除一方方顽石,磨秃一把把凿头,冬去春来雪化冰消,佛陀终于露出了笑靥。

⑨北朝人刻石根本没有想不朽、想永恒,所以他们面对坚硬的石山会充满喜悦;他们也不觉艰辛,所以众多的造像都流露着佛陀慈祥平和的神采。

他们造石窟、建寺院,拜佛求福是主旨,而把石窟当作艺术殿堂来审美,那是后世文人的发挥并非北朝人的本意。

⑩我们在惊叹北朝石窟的艺术性时,只好为湮没的南朝四百八十寺唱一支挽歌了。

从此岸到彼岸,也许我看清楚了:

南派的江左风流,疏放妍妙;北派的中原古法,厚重苍茫。

各极一时之盛,难以论说高下。

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我要找寻的是与艺术心灵相契合的空间,使精神化的生命洞穿生活中浮华附丽的表层,真正对艺术前景寄予切实的期望。

啊,还是北朝!

还是北朝!

(取材于朱以撒的同题散文)

1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也许同答是:

永远!

”一句既写出南北朝地理上难以跨越的空间距离,也暗示它们文化上存在着巨大的审美差异。

B.造纸术的发展推动了南朝书法艺术的进步,但纸的脆弱又使艺术品难以留存,这与北朝石刻艺术的永恒形成对比。

C.作者抚摸北魏造像时“手眼都有些发潮”,是因为他感动于北朝石刻艺术的精美,同时又失望于南朝人对石头的态度。

D.文中第⑧段描写了北朝人凿石刻字的情景,表现了他们不畏艰辛、从容放达的生活态度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E.这篇文章具有浓厚的文化气息,语言典雅富有诗意,形象可感又意蕴丰厚,表达了作者对艺术的独到看法。

12.第⑤段说“我立刻感受到一种全然不同的格调”,从全文看,南北朝的格调有何不同?

形成不同格调的具体原因有哪些?

(6分)

13.结尾处作者反复强调“还是北朝”,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6分)

六、语言知识运用(15分)

14.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婆挲契据横亘摘星览月

B.浸渍屠戳火钵搏闻强记

C.忤视浮燥攒射绿草如荫

D.蠕动箜篌租赁桀骜不驯

1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记得中学历史老师讲到“胡人”的概念时,我忽然恍然大悟为什么那么多香料、水果、蔬菜都被冠上“胡”字,比如说,胡椒、胡桃、胡萝卜。

B.近期,一些地方高效反腐动作让人们为之一振。

一位退休干部表示,这让人们看到了新一届中央领导与腐败水火不容的决心。

C.某大学校长说,为了聘请优秀的教授进学校,他三番五次言高语低地去求人,但要把一些不合格的教授请出去却难上加难。

D.这本是一场实力相当的比赛,然而广州恒大足球队经过90分钟与对手的激战,却兵不血刃,最终以6:

3取得胜利。

1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在印度、日本等国纷纷表示将力争增强本国文化的国际地位之后,如何进一步提高中国文化的影响力成了中国学者研讨的中心问题。

B.近期,全国各地频发骗取客户密码、实施网银盗窃案件。

网络金融安全遭到破坏,一时间高度引发广大网民关注。

C.去年年底,一位名叫奇尔布莱德的英国男子在其任职公司组织的圣诞聚会上狂跳“骑马舞”时,因急性心力衰竭突然猝死,真可谓乐极生悲。

D.随着国务院常务会议制定的政策措施的有效实施,影响去年四季度以来房价上涨的动力将会减弱,房价尚不具备全面大幅反弹的基础。

17.阅读下面一段文字,用一句话概括它的主要信息。

(不超过20个字)(6分)

  文化的独立性,决定着文化自身的影响力和免疫力。

由于文化独立性的衰弱乃至完全丧失,才会形成这样一种怪现象:

在西方,是商业攀附上了文化;而在我们这里,却是文化卖身给了商业。

由于动力的不同,所以虽同样是与商业的结合,在彼处是文化统领了商业,是商业为文化服务;而在我们这里,却是商业情结完全挤占了文化情结,利益追逐完全替代了责任感追求,文化成了商业的婢女,成了羸弱不堪的四不象的怪胎。

七、作文(50分)

18.阅读下面一则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有一则小故事是这样的:

有个太太多年来不断嘲笑对面太太很懒惰:

“那个女人的衣服,永远洗不干净,看,她晾在院子里的衣服,总是有斑点,我真的不知道,她怎么会洗衣服都洗成那个样子……”直到有一天,有个朋友到她家才发现并不是对面的太太的衣服洗不干净。

细心的朋友拿了一块抹布,把她窗户上的灰渍抹掉,说:

“看,这不就干净了吗?

”原来,是她自己家的窗户脏了。

请根据材料,以“擦亮你的窗子”为题写一篇记叙文,不少于700字。

试卷答案

1.C2.C3.A

4、B(害:

嫉恨)

5、D(2是有谋略    4是希望建功立业)

6、B(奉魏王命回军西讨延孝的,不是张砺而是任圜)

7、⑴张砺一向看不起和凝,考虑不能够成就事业,于是自己请求前行,唐末帝安抚并答应了他。

 ⑵这是国家的大事,关系到国家安危,我实话实说而已,想要杀我就杀吧,为什么用绳锁来绑我呢!

文言文翻译:

   张砺,字梦臣,磁州滏阳人。

砺幼年十分爱学习,很有文采。

在做贫民百姓的时候,有时看到百姓之间争辩不止,一定亲自去公府,争辩是非曲直,他如此看重气节操守。

初年,选拔为进士,不久授予左拾遗,直史馆。

正值郭崇韬讨伐蜀国,他上奏请求砺掌管军中文告。

平定了蜀国,崇韬被魏王继岌所杀害,当时崇韬左右亲信都害怕招惹祸患奔走逃命,只有砺到魏王的府邸大哭很久,当时人都佩服他的高尚节操。

等到出征回来,跟随副招讨使任圜回到自己的领地到达利州  ,正值康延孝造反,返回占有了汉州,圜奉魏王命,掉头率军向西讨伐。

当时砺为出谋划策,请求在后面布置精锐的军队,首先用羸弱的军队来引诱对方,圜认为很对,延孝本来是骁勇善战的将领,任圜是读书人,延孝听说圜到了,又看到对方的羸弱之师,很不在意,等到战争打得很激烈的时候,圜派发精锐的士兵来进攻对方,延孝果然失败了,于是捉拿到了延孝回朝。

那一年的四月五日至凤翔,内官向延嗣奉庄宗命令,下令诛杀延孝。

延袭听说洛中有变化,所以留下了延孝,同时也是妒忌的功劳的缘故,圜不知怎么办,砺对圜说“这个人造成祸乱,导致胜利略微晚了些,况且你通过浴血奋战抓到了敌人,怎么能违背君命豢养祸患,这是打破笼子放出老虎,自己遗留祸患啊。

你如果不下决心,我亲自杀了这个坏蛋。

任圜没有办法,于是就杀他了。

    不久,父亲的妾死了,她在世的时候,砺已经很长时间侍奉她了,也很孝顺,每个孩子也都跟她叫祖母。

等到她死了,砺犹豫这个事情怎么办,向同僚询问,没有人能回答,砺就找了个借口回到滏阳,闲居了三年,没有穿丧服,按照实际情况来决定事情该怎么办,认识的人认为做得对。

    高祖在晋阳起兵,唐末帝命令赵延寿进行讨伐,又命令翰林学士和凝和延寿一起同行。

砺一向看不起凝,考虑不能够成就事业,于是自己请求前行,唐末帝安抚并答应了他,等到唐军在被打败,和延寿一起失陷与契丹,契丹拿旧职位束缚他,升官到了吏部尚书的官职。

正值契丹君王去世,永康王回北方,从东京经过,就率领骑兵包围了他的住所。

当时砺生病正躺在床上,见到砺就责骂他说:

“你在先帝面前说,不能任用少数民族的人做节度使,用他们就国家大业不能长久了;先帝来的时候,让我在皇宫内住下,你说不行,还有我做汴州节度使,你在中书省,为什么发文告给我?

”砺大声以对言辞没有屈服,翰就用锁绑住了砺离开,《辽史》:

砺高声说:

“这是国家的大事,关联到国家安危,我实话实说而已,想要杀我就杀吧,为什么用锁来绑我呢!

张砺一生胸怀气节爱惜人才,急于做奖励和提拔的事,听说别人做得好的地方一定撩起衣袖来赞美他,见到有人贫穷就倾尽所有去帮助,所以死的那一天,朝中的士大夫都感叹惋惜。

8表现边地之夜萧瑟荒寒的特征(1分)。

渲染夜饮气氛,为全诗奠定愁苦基调。

(2分)

9表面上感激朝廷派他边城为将的“深恩”(1分),实际上表达对朝廷的怨愤。

(2分)

10

11.CD(4分)

12第一问:

南朝:

风流潇洒,疏放妍妙。

北朝:

纯厚朴质,厚重恢宏。

(2分)

第二问:

南朝:

山清水秀,富庶发达;南朝人多具有文人特质和情怀。

北朝:

战争频仍,赤地千里;北朝人更实在坚忍,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通过凿石刻像化为现实。

(4分)

13.结尾反复强调“还是北朝”,在对比中突出了作者对北朝艺术由衷的赞美之情(2分);凸显了文章主旨——能体现生命本质的艺术最具有生命力(2分);同时照应题目,呼应开头,首尾圆融(2分)。

(共6分,意思对即可)

14.D

A.婆娑摘星揽月B.屠戮博闻强记C.浮躁/浮藻绿草如茵

15.B

A项“忽然”和“恍然大悟”语义重复。

恍然大悟:

恍然,猛然、忽然清醒的样子;悟,心里明白。

形容人对某事一下子明白过来、突然醒悟,豁然开朗。

B项“水火不容”,容:

容纳。

比喻二者对立,绝不相容。

C项“言高语低”,说话不知轻重,没有分寸。

D项曲解词义,兵不血刃:

兵,武器;刃,刀剑等的锋利部分。

兵器上没有沾上血。

形容未经战斗就轻易取得了胜利。

而比赛经过激战,肯定经过了战斗。

16D

17.“文化独立性的衰弱(或“丧失”)导致中国文化成为怪胎”或“文化独立性的衰弱(或“丧失”)导致中国文化出现怪现象。

(3分。

若答“文化独立性的衰弱降低了影响力”或“文化独立性的衰弱使它受制于商业”可得2分,超出字数的可酌情扣分。

18参照高考评分标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