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卷上海市中考语文第二次模拟考试含答案与解析.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521066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3.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卷上海市中考语文第二次模拟考试含答案与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中考卷上海市中考语文第二次模拟考试含答案与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中考卷上海市中考语文第二次模拟考试含答案与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中考卷上海市中考语文第二次模拟考试含答案与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中考卷上海市中考语文第二次模拟考试含答案与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中考卷上海市中考语文第二次模拟考试含答案与解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中考卷上海市中考语文第二次模拟考试含答案与解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中考卷上海市中考语文第二次模拟考试含答案与解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中考卷上海市中考语文第二次模拟考试含答案与解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中考卷上海市中考语文第二次模拟考试含答案与解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中考卷上海市中考语文第二次模拟考试含答案与解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中考卷上海市中考语文第二次模拟考试含答案与解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中考卷上海市中考语文第二次模拟考试含答案与解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中考卷上海市中考语文第二次模拟考试含答案与解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中考卷上海市中考语文第二次模拟考试含答案与解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中考卷上海市中考语文第二次模拟考试含答案与解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中考卷上海市中考语文第二次模拟考试含答案与解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中考卷上海市中考语文第二次模拟考试含答案与解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中考卷上海市中考语文第二次模拟考试含答案与解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中考卷上海市中考语文第二次模拟考试含答案与解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卷上海市中考语文第二次模拟考试含答案与解析.docx

《中考卷上海市中考语文第二次模拟考试含答案与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卷上海市中考语文第二次模拟考试含答案与解析.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考卷上海市中考语文第二次模拟考试含答案与解析.docx

中考卷上海市中考语文第二次模拟考试含答案与解析

上海市2022年中考第二次模拟考试

语文

(本试卷共6页,四个大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贴在答题卡指定位置。

2.答题时,选择题答案,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答案,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直接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答案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3.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古诗文(35分)

(一)默写(12分)

1._________________,任尔东西南北风。

(郑燮《竹石》)

2._________________,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游山西村》)

3.夕日欲颓,_________________。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4.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_________________,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

5.暑假小语跟随父母去河北碣石山风景区旅游,面对水波摇曳的大海和海中林立的小岛,他情不自禁吟诵起《观沧海》中的“          ,        ”

(二)阅读下面三段选文,完成第6一12题(23分)

【甲】

石壕吏(节选)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

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

三男邺城成。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死老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乙】

___________(节选)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其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

“不足为外人道也。

【丙】

子奇治阿

子奇年十六,齐君使治阿①。

既行,齐君悔之,遣使追。

追者反曰:

“子奇必能治阿。

共载皆白首②也。

夫以老者之智,以少者决③之,必能治阿矣!

”子奇至阿,铸库兵以作耕器,出仓廪以济贫穷,阿县大治。

魏闻童子治邑,库无兵,仓无粟,乃起兵击之。

阿人父率子,兄率弟,以私兵战,遂败魏师。

【注】①阿:

地名,今山东阿县。

②白首:

老年人。

③决:

决断(改事)。

6.甲诗的作者是________(人名),乙节选语段出自课文《________________》。

(2分)

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4分)

(1)遣使追()

(2)铸库兵以作耕器()

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9.对文中划线句翻译正确的一项()(3分)

A.走出粮仓去救济贫穷的百姓,全面治理阿县。

B.走出粮仓去救济贫穷的百姓,阿县十分安定。

C.拿出粮仓里的粮食来救济贫穷的百姓,阿县十分安定。

D.拿出粮仓里的粮食来救济贫穷的百姓,全面治理阿县。

10.甲诗控诉了______________,乙文描绘了______________的淳朴风尚,丙文展现了子奇治阿的才华。

(4分)

11.下列对上述诗文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有吏夜捉人”反映了当时官民之间的紧张关系。

B.“不足为外人道也”体现了村中人对外人的排斥。

C.“共载皆白首”暗示阿县年轻人起初不欢迎子奇。

D.上述诗文都意在表现战争对普通百姓生活的影响。

12.甲诗“______________”的行为和乙文“________”的举措,都表现了百姓对战争的恐惧和厌恶,但丙文又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道理。

(4分)

二、现代文(35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3―16题(15分)

勤勉多岁月

①三五好友相聚,聊起过去的一年,一位朋友很有感触:

“以前总给自己定目标,结果却往往完不成,理由不外乎工作太忙,没有时间,抽不出空。

直到后来看到一句话:

“勤勉多岁月”,才猛然醒悟,没时间只不过是一个借口。

”对此我也有同感。

②时间是公平的,它不会给任何人多一分,也不会给任何人少一秒;但时间也是有偏向的,惜时如金者往往会得到时间的奖励,虚掷光阴者则会徒留怅惘。

所谓“勤勉多岁月”,并非指勤勉之人就能比别人额外多些时间,而是说把点滴时间用在有意义的地方,能让时间更加充实。

当别人还在睡懒觉时,你已经在学习充电;当别人犹豫不前时,你已经在行动;当别人放弃时,你依然在坚持面对恒定流动的时间,不同的选择会被赋予不同的人生意义。

③然而,勤勉并不能简单等同于“让自己忙碌起来”。

李大钊有句话说得好:

“人生最有趣味的事情,就是送旧迎新,因为人类最高的欲求,就是创造新生活。

”只顾着把时间填满,却“只见动作,不见前进”,那只是瞎忙、空忙、白忙;真正的勤勉,从来不是盲目地忙碌,而是时时、事事、处处都在创造新生活。

前者只有勤勉之名,却往往无尺寸之功;后者才是名副其实,在不弃微末中收获成长。

④因此,勤勉不仅是一种时间管理的艺术,更是一种积极的人生哲学。

为了“阐旧邦以辅新命”,冯友兰85岁高龄仍笔耕不辍,历时10年撰写了皇皇巨著《中国哲学史新编》。

如果说时间是生命的表现形式,那么真正的勤勉就是实现生命意义的必由之路。

以梦想为帆,以勤勉作桨,百事可做,百业可成。

⑤有人会问,勤勉是不是就要始终忙忙碌碌,连偶尔驻足休息都不需要?

当然不是如此。

忙不胜忙绝非人生的必然选择,从容应对才是更好的态度。

我们既需要和时间赛跑的精神状态,也需要看看身边风景的淡定从容。

真正的勤勉既不是盲目地忙,也不是始终忙忙碌碌,而是以有限的时间做更多有意义之事。

事实上,也只有善于做时间的主人,才能让自己有更多主动的选择,最终收获收放自如的人生。

⑥壮士惜年,贤人惜日,圣人惜时。

老一辈新闻工作者邓拓在《生命的三分之一》中说:

“古来一切有成就的人,都很严肃地对待自己的生命,当他活着一天,总要尽量多劳动、多工作、多学习,不肯虚度年华,不让时间白白地浪费掉。

”惜时如金,勤勉如牛,相信这样的人生自有收获。

(原文有删改)

13.下列最适合作为统领全文的观点的一项是()(3分)

A.时间对于勤勉之人尤其偏爱。

B.毫无目的忙碌不休并非真正勤勉。

C.勤勉是一种积极的人生哲学。

D.惜时而勤勉的人生才会有所收获。

14.第②段“勤勉多岁月”的意思是:

(3分)

15.下列这个事例最适合放在第④段中,请具体阐明理由。

(4分)

李云鹤23岁进入敦煌文物研究所工作,从事文物修复工作已有60多年,至今已修复4000多平方米壁画,500多身彩塑,但他依然耕耘不歇,继续为祖国的文物修复事业作出贡献。

 

16.文章第②③两段不能互换,请分析。

(5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17―21题(20分)

邂逅

刘斌立

①这是北方初秋的早晨,街区里上班上学的人已经都离开了。

只剩下些稀稀拉拉的老人,有的刚买完菜回家,有的在街心公园里做完锻炼正信步往家走,路上偶遇的街坊还会拉几句家常。

②位于这个街区边上的漫天星幼儿园,将开始一天的欢快。

孩子们这时已经吃完了早餐,随老师们从教室里鱼贯而出了,他们要在幼儿园的小操场上做游戏。

③张潘在离幼儿园小操场50米远的行道树后抽着烟,一边注意着幼儿园里玩耍的孩子们,一边用不易察觉的余光一遍一遍地扫着周围的动静。

突然他看见他的女儿也来到了小操场,于是他用脚踩灭了烟,快步走到幼儿园门口。

④张潘隔着幼儿园大门向门卫解释道:

⑤“我是K2D班的张小萌的父亲,早上有点东西忘了给孩子。

您帮我喊一下孩子行吗?

她在操场那做游戏呢。

⑥“我喊她班主任来拿吧,你交给老师。

⑦“师傅,麻烦您喊我女儿来吧,我确实得跟她关照一声。

”张潘央求道。

⑧门卫去了,一会儿张小萌随着老师一起走了过来。

⑨“爸爸!

”张小萌惊讶着,跑了过来。

⑩张潘一把抱过了孩子,似乎久别重逢。

门卫和老师有点儿意外,站在那儿不知所措。

⑪小萌被搂得有点儿喘不过气,想用小手推开张潘,而张潘则在小萌的耳边不断地唠叨着什么。

⑫老师看了看操场那边的一班孩子,有点着急地说:

“小萌爸爸,你有什么东西要交代,尽快吧。

那边小朋友还等着我们呢。

⑬张潘这才赶快从背包里拿出一个崭新的塑料拎袋,上面印的是某著名的儿童服装品牌。

他直接交给了老师,说:

“小萌下午放学时,请让她带回家。

谢谢老师啊!

⑭老师接过塑料袋,点了点头,带着小萌走了。

⑮小萌一边走着,渐行渐远地回头张望了几次已经好几天没看到的父亲。

这时小萌看见两个陌生的叔叔,突然出现在了父亲的身旁,而且两个人都伸出一只手紧紧地从腰上搂住了父亲。

她不由得站住了,转过身喊了一声:

“爸爸!

⑯这一声喊,惊动了老师、门卫、张潘和那两个搂着张潘的人。

⑰张潘本想挣扎,却被这一声女儿的呼喊给惊着了,他静止下来。

已经死死扣住他身体的那两个陌生人,也因为这一声呼喊而顿时松懈了。

⑱一个年长一点儿的来人在张潘的耳旁轻轻问了一句:

“你闺女小名叫啥?

⑲“小萌。

”张潘一边看着女儿,一边下意识地答道。

⑳“小萌,叔叔们碰巧在这碰到你爸爸了。

我们要和你爸爸一起出差一段时间,你要过些天才能见到爸爸啦。

在家要听你妈妈的话哦。

”年长一点的来人大声说道,同时松开了张潘,并搭着张潘的肩晃了晃。

㉑张潘这时已经从一种绝望中苏醒过来,几天来弥漫在他全身的紧张情绪突然间达到了顶点,又突然间消失了。

因为他知道一切都尘埃落定了。

㉒张潘回头看了看身边这个年长的陌生人,用眼角瞥了一下有点儿警觉的门卫,然后对小萌挥了挥手:

“闺女,快去做游戏吧。

这是爸爸的同事,正好碰上了。

爸爸出差几天就回来啊。

㉓老师带着孩子走了,门卫将铁门拉上也走开了。

张潘转过身,自觉地将手伸了出来,等待着身边的两人给他戴上手铐。

㉔年长的那位看了看他,说:

“你确定不跑,咱就上车再铐。

这四周都是你的街坊,看见了对你孩子和家人也不好。

㉕张潘长叹了一口气,问道:

“你们跟了我多久了?

㉖年长的警官没吱声,年轻的那位笑着说:

“你俩不都跟大家说了嘛,是正好碰上了,应该算邂逅吧。

㉗张潘跟随着他俩,朝路边一辆不起眼的轿车走去。

㉘车缓缓驶出了街区。

街区里很平静,老人们家长里短的闲聊还在继续。

17.第②段中“鱼贯而出”在文中写出了孩子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样子。

(2分)

18.第⑪段中“小萌被搂得有点儿喘不过气,想用小手推开张潘,而张潘则在小萌的耳边不断地唠叨着什么。

”请联系上下文写出张潘“唠叨”的内容。

(50字左右)(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细读第⑱、⑲、⑲段,这几段对于年长的警察进行了语言与______描写,作用是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分)

20.联系上下文,第

段画线词“一切”在文中是指__________________。

(2分)画线处“全身的紧张情绪突然间达到了顶点”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又突然间消失了”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1.对于文章最后一段的作用,你认为分析最不符合作者原意的一项是()(3分)

A.写出了街区平静的环境,与开头的环境描写形成呼应,使故事结构更加完整。

B.写出了街区平静的环境,说明张潘确实配合了这次抓捕降低了对家人的影响。

C.写出了街区平静的环境,表明这场抓捕罪犯行动没能在群众中起到威慑作用。

D.写出了街区平静的环境,以宁静的氛围赞美了这两位充满人情味的执法警察。

三、综合运用(20分)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完成22-25题。

某校计划开展以“读书让你看到更广阔的世界”为主题的读书节活动,主持人邀请你帮助他一起设计书目推荐单,并参与本次读书节活动。

推荐类别

推荐作品

推荐词

第一部分

古典的声响

《三国演义》

相得益彰的君臣,

波澜壮阔的历史。

《水浒传》

______________,

平等互爱的理想。

第二部分

大师的艺术

《朝花夕拾》

平静朴素的叙述,

美好难忘的回忆。

《___________》

老北京的风味儿,

底层平民的辛酸。

第三部分

______________

《西游记》

______________,

不畏艰难的精神。

《海底两万里》

亦真亦幻的世界,

自由翱翔的梦想。

22.请根据推荐内容完成书目推荐单的填写。

(4分)

(1)第二部分横线处填入的作品名称是_________

(2)第三部分推荐的书目类别命名正确的一项是()

A.奇幻的世界B.外国的文学C.巧妙的构思D.开阔的视野

23.请结合名著内容,完成推荐词的填写。

(4分)

《水浒传》_________________,平等互爱的理想。

《西游记》_________________,不畏艰难的精神。

24.有同学为本次读书活动提出了以下建议,其中不适宜的两项是()()(4分)

A.全体同学配备手机阅读电子书

B.举办读书交流分享大会

C.尝试用课本剧的形式呈现作品

D.每人完成一份读书笔记

E.每天的晨会课改为读书阅览课

25.主持人请你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从《朝花夕拾》或《水浒传》中任选一部,谈一谈你对本次活动主题“读书让你看到更广阔的世界”的认识。

(不少于80字)(8分)

四、写作(60分)

26.请以“那一刻,我没有回头”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要求:

(1)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2)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

一、古诗文

(一)

【答案】

1.千磨万击还坚劲2.山重水复疑无路

3.沉鳞竞跃4.伛偻提携

5.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解析】

默写题作答,主要靠平时的背诵和积累。

做题过程中注意:

一、透彻理解诗文内容;二、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默写时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

本题中的“劲、鳞、伛、偻、澹、竦、峙”等字词容易写错。

(二)

【答案】

6.杜甫《桃花源记》

7.使臣兵器

8.问他当今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汉朝,更不用说魏晋这些朝代了。

9.C

10.战争给百姓带来的灾难(或战争的残酷)桃花源热情好客(桃花源人际关系和谐)

11.A

12.老翁逾墙走避秦时乱(或:

来此绝境)只要当官的善待百姓,赢得民心(前提),百姓就会和统治者团结一心,积极面对战争(百姓对战争的态度)

【解析】

6.本题考查文学常识的识记。

《石壕吏》的作者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乙文出自课文《桃花源记》,作者是东晋的陶渊明。

7.本题考查理解文言词语的意思。

答题时先要弄清句子的意思,再根据句意来分析推断词义。

①句意为:

派使臣追赶。

使:

使臣。

②句意为:

把兵库里的兵器锻造成为耕田的农具。

兵:

兵器。

8.本题考查文言语句的翻译。

答题时先要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然后初步翻译,再根据现代汉语的习惯进行调整,做到文从字顺。

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本句的重点词有:

乃,竟然;无论,不用说。

9.本题考查文言语句的翻译。

答题时先要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然后初步翻译,再根据现代汉语的习惯进行调整,做到文从字顺。

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本句的重点词有:

出,拿出;济,帮助;大治,十分安定。

所以本句的正确译文是:

拿出粮仓里的粮食来救济贫穷的百姓,阿县十分安定。

故选C。

10.本题考查理解文本的主旨。

《石壕吏》通过作者亲眼所见的石壕吏趁夜捉人,连老妇也被抓服役的故事,揭露封建统治者的残暴,反映唐代“安史之乱”引起的战争给广大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表达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感情。

因此本诗控诉了战争给百姓带来的灾难。

乙文通过写渔人误入桃花源后受到村民的热情接待,表现了桃花源人热情好客的淳朴民风。

11.本题考查分析理解文本内容。

B.“不足为外人道也”体现了村中人不想被外人打扰的心理,不是对外人的排斥;

C.“共载皆白首”表明子奇尊重老人的智慧,并非暗示阿县年轻人起初不欢迎子奇;

D.《子奇治阿》表现了子奇善待百姓,赢得民心,不是表现战争对普通百姓生活的影响;

故选A。

12.本题考查分析理解文本内容及蕴含的道理。

甲诗中老翁听到“有吏夜捉人”的动静后,“逾墙走”的行为表现了对战争的恐惧;乙文“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可见百姓对战争的厌恶。

第二空可填空“避秦时乱”或“来此绝境”。

丙文中当魏国入侵阿县时,“阿人父率子,兄率弟,以私兵战”,这是因为子奇一切为百姓利益为重,善待百姓,因此赢得了民心,老百姓自然就和他一条心,共同应对入侵的外敌。

这个故事说明,民心向背是决定战争胜负的根本因素。

只要官员善待百姓,赢得民心,在这个前提下,百姓就会积极面对战争,和统治者同仇敌忾,共同战胜敌人。

二、现代文

(一)

【答案】

13.D

14.把点滴时间用在有意义的地方,能让时间更加充实。

15.这个事例写李云鹤60年如一日地投身于敦煌文物修复工作,论证了“真正的勤勉就是实现生命意义的必由之路”。

16.第②段写了勤勉是把点滴时间用在有意义的地方,能让时间更加充实;第③段写了真正的勤勉,是时时、事事、处处都在创造新生活;第③段指出“真正的勤勉”的内涵,是对第②段的补充论证;与第④段首句“勤勉不仅是一种时间管理的艺术,更是一种积极的人生哲学”形成呼应。

【解析】

13.考查议论文论点的提炼。

论点是作者的完整看法、见解或主张,能够统摄全文。

议论文的论点一般是文章的标题,或出现在文章的首尾段,但也有的议论文论点需要根据文章内容自己概括。

本文的标题是“勤勉多岁月”,开篇第①段以友人的感慨引出这句话,第②自然段解说这句话的含义,再根据第③段的“勤勉并不能简单等同于“让自己忙碌起来”,第④段“勤勉不仅是一种时间管理的艺术,更是一种积极的人生哲学”,第⑤段的“真正的勤勉既不是盲目地忙,也不是始终忙忙碌碌,而是以有限的时间做更多有意义之事”,第⑥段的“惜时如金,勤勉如牛,相信这样的人生自有收获”,可以看出本文的中心论点为:

惜时而勤勉的人生才会有所收获;

故选D。

14.考查信息的筛选与概括。

文章第②段,具体解说“勤勉多岁月”这句话的意思,文中表述的语言是“所谓‘勤勉多岁月’,并非指勤勉之人就能比别人额外多些时间,而是说把点滴时间用在有意义的地方,能让时间更加充实”,再根据后面所举的例子“当别人还在睡懒觉时,你已经在学习充电;当别人犹豫不前时,你已经在行动;当别人放弃时,你依然在坚持……”,即可知“勤勉多岁月”意思就是把点滴时间用在有意义的地方,能让时间更加充实。

15.考查论据的理解与分析。

第④段的分论点是“勤勉不仅是一种时间管理的艺术,更是一种积极的人生哲学”,为了论证此论点此段举了“冯友兰85岁高龄仍笔耕不辍”的事例。

理解了这些,再来看题干中所给的事例。

李云鹤“从事文物修复工作已有60多年”,“至今已修复4000多平方米壁画,500多身彩塑”,可以说是工作时间长,工作成果丰硕,体现了他一生的“勤勉”与对时间的有效管理;但是他不满足于此,“依然耕耘不歇”,表现出的正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

与此段观点相符合,所以适合放于此段中。

16.考查段落内容的理解与顺序分析。

文章第②段紧承第①段,重点解说什么是“勤勉多岁月”;第③段则重点阐述“勤勉并不能简单等同于‘让自己忙碌起来’”,以此来纠正人们对“勤勉多岁月”的错误理解。

由此可以看出第②段到第③段是按照先解说再补充纠正的由表及里的逻辑顺序排列的,所以二者不可互换顺序。

(二)

【答案】

17.写出孩子们一个接一个像游鱼那样欢快出现。

18.用第二人称,进行人物语言描写。

语言描写的要点:

思念、愧疚(后悔、自责)、期盼,写到人物的2种或2种以上情绪,得3分,少写一点扣1分。

19.动作这3段写年长警察和张潘及其孩子的交流,写出警察不希望孩子察觉到自己爸爸被抓捕的真相(掩饰自己的行为);在严格执法中机智处理对待犯人家属(他对孩子的呵护);表现他柔性执法具有人情味。

(善良的人性)

20.他被警察抓捕的事实(结束逃亡生活);作为在逃犯,他想见女儿一面又提心吊胆害怕被抓捕。

警察人性化的抓捕方式(警察巧妙处理)没有让女儿及他人察觉,他甘愿服刑内心释然。

21.C

【解析】

17.要求学生首先了解词语的本义,然后在具体语境中从表达效果方面分析其含义。

鱼贯而出:

如游鱼首尾相接连,一个挨着一个陆续而出。

在这里生动形象的写出了孩子们一个个像游鱼那样连贯着出现。

18.答案不唯一,结合下文张潘被抓分析,此时他是一个逃犯。

见到女儿后,有思念、愧疚(后悔)、彷徨无措的情感,用第一人称或爸爸的口吻写出即可。

19.要求学生掌握常用的人物描写方法。

然后结合具体语境分析。

结合“你闺女小名叫啥?

“小萌,叔叔们碰巧在这碰到你爸爸了。

我们要和你爸爸一起出差一段时间,你要过些天才能见到爸爸啦。

在家要听你妈妈的话哦。

”分析,采用了语言描写。

结合内容分析:

这三段写年长警察和张潘及其孩子的交流,写出警察不希望孩子察觉到自己爸爸被抓捕的真相;在严格执法中机智处理对待犯人家属;表现他柔性执法的善良人性。

20.要求学生结合上下文分析。

结合“这时小萌看到两个陌生的叔叔,突热出现在了父亲的身旁,而且两个人都伸出一只手紧紧地从腰上搂住了父亲。

”得出“一切”是指:

今天他被两位警察抓捕的事实;结合“张潘在离幼儿园小操场50米远的行道树后抽着烟,一边注意着幼儿园里玩耍的孩子们,一边用不易察觉的余光一遍一遍地扫着周围的动静。

突然他看见他的女儿也来到了小操场,于是他用脚踩灭了烟,快步走到幼儿园门口。

”分析“全身的紧绪突然间达到了顶点”的原因是:

作为在逃犯,他想见女儿最后一面又提醒吊胆害怕被抓捕;结合“小萌,叔叔们碰巧在这碰到你爸爸了。

我们要和你爸爸一起出差一段时间,你要过些天才能见到爸爸啦。

在家要听你妈妈的话哦。

”分析“又突然间消失了”的原因是警察人性化的抓捕让女儿及他人没有察觉及甘愿服刑的释然。

21.注意选择不符合的一项。

本文写出警察在执法过程中柔性执法的善良人性。

故C项不符合。

三、综合运用

【答案】

22.《骆驼祥子》A

23.例:

抱打不平的好汉降妖除魔的故事

24.AE

25.

示例1:

《朝花夕拾》:

让我们看到了大师不同年龄段不一样人生际遇。

阅读它能够让我们了解鲁迅如何一步步走向文学救国的心路历程;也能让我们穿越时空的隔膜,对那些吃人的规矩、那个黑暗的社会有了更多清醒的认识。

示例2:

《水浒传》为我们呈现了一个江湖侠义的世界。

书中的英雄好汉快意江湖、行侠仗义,让我们感受到古代侠士对平等社会的向往。

阅读《水浒传》能够让我们畅游于中国古代市井侠士的生活中,丰富了我们的视野。

示例3:

小说中鲁智深这一人物具有鲜明的性格特点。

从他拳打镇关西、大闹野猪林等事件中,可以看出他身上所体现出的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侠义精神。

并由此认识到《水浒传》为我们营造了一个充满江湖侠义的英雄世界。

【解析】

22.考查对名著的掌握。

①由“大师的艺术”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