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厂人事管理系统分析与设计.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522919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121 大小:52.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厂人事管理系统分析与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1页
工厂人事管理系统分析与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1页
工厂人事管理系统分析与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1页
工厂人事管理系统分析与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1页
工厂人事管理系统分析与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1页
工厂人事管理系统分析与设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1页
工厂人事管理系统分析与设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1页
工厂人事管理系统分析与设计.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1页
工厂人事管理系统分析与设计.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1页
工厂人事管理系统分析与设计.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1页
工厂人事管理系统分析与设计.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1页
工厂人事管理系统分析与设计.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1页
工厂人事管理系统分析与设计.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21页
工厂人事管理系统分析与设计.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21页
工厂人事管理系统分析与设计.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21页
工厂人事管理系统分析与设计.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21页
工厂人事管理系统分析与设计.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21页
工厂人事管理系统分析与设计.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21页
工厂人事管理系统分析与设计.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21页
工厂人事管理系统分析与设计.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21页
亲,该文档总共1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工厂人事管理系统分析与设计.docx

《工厂人事管理系统分析与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厂人事管理系统分析与设计.docx(1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工厂人事管理系统分析与设计.docx

工厂人事管理系统分析与设计

资料范本

 

本资料为word版本,可以直接编辑和打印,感谢您的下载

 

工厂人事管理系统分析与设计

 

地点:

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

__________________

 

说明:

本资料适用于约定双方经过谈判,协商而共同承认,共同遵守的责任与义务,仅供参考,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不需要的部分可直接删除,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1工厂人事管理系统分析与设计

1.1某工厂人事管理业务描述

1)由厂长批准的《调入人员通知》连同《职工登记卡》由调入人员一起交给了人事科,人事科将《职工登记卡》的信息登记入《职工档案》,其数据项目有:

职工代码、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政治面貌、职务、职称、最后学历、固定工资、入厂日期、所在单位。

《调入人员通知》存档,为统计调入人员所用。

2)由厂长批准的《调出人员通知》交人事科,人事科据此将其在《职工档案》中的信息取出并记入《调出人员档案》,其数据项在《职工档案》的基础上,增加一项“调出日期”。

3)由厂长批准的《离退休人员通知》交人事科,人事科据此将其在《职工档案》中的信息取出并记入《离退休人员档案》,其数据项在《职工档案》基础上,增加一项“离退日期”。

4)由厂长批准的《职工工资变动通知》交人事科,人事科据此修改《职工档案》中的职工的固定工资数据。

5)本厂职工凭各大专院校颁发的《学历证明》交人事科,人事科据此修改《职工档案》中的最后学历数据。

6)随时都有本厂各级管理人员来人事科查看职工档案、离退休人员档案、调出人员档案信息。

7)每到年末,人事科需编制《职工统计表》、《职工学历统计表》、《职工工资统计表》、《职工年龄结构分析表》交给厂长。

下面给出《职工统计表》和《职工学历统计表》的格式,其它表的格式可由读者自己设计。

职工统计表

统计日期:

制表人:

职工学历统计表

统计日期:

制表人:

今计划开发一个人事管理系统用计算机完成以上各项业务。

1.2画出现系统业务流程图

现系统业务流程图如图1.1所示。

学历证明

工资变动处理

厂长

工资变动通知

职工学历统计表

调入人员

职工登记卡

登记档案

职工档案

图1.1人事管理业务流程图

调入人员通知

调出人员通知

调出处理

调出人员档案

离退人员通知

离退处理

离退人员档案

职工档案

人事科

人事科

人事科

人事科

人事科

职工

学历变动处理

职工档案

职工档案

职工统计表

职工工资统计表

职工年龄结构分析表

年终

统计

离退人员档案

档案查询

调出人员档案

调出人员信息

离退人员信息

职工信息

管理人员

厂长

1.3设计新系统的数据流程图

查询者

学历证明F6

职工工资变动通知F5

离退休人员通知F4

调出人员通知F3

职工登记卡F2

调入人员通知F1

调入

人员

调出人员

离退人员

工资员

职工

图1.2人事管理系统顶层DFD

P

职工工资统计表F11

职工统计表F10

职工年龄结构分析表F13

职工学历统计表F12

查询结果信息F14

人事管理系统

厂领导

说明:

1.该图根据题目,确定该系统的总功能是“人事管理”,系统名称就是“人事管理系统”。

又根据题目中对业务的描述,找出该系统的输入数据流(F1—F6)及该系统需要输出的数据流(F10—F14)。

这里将档案查询的结果信息统一用“查询结果信息”表示。

2.这里的外部实体与业务流程图中的不一样,“厂长”不见了,而题中不曾见到的“工资员”却出现了。

这是由于对业务的深入了解才做到的。

因为,实际业务中,办理调入、调出的都是具体人员亲自办理,不会有别人给他办,更不可能让厂长去办。

工资变动业务属于工资员的业务,所以外部实体就应是“工资员”。

对于输出的几个统计表,其接收者也由业务流程图中的“厂长”改为“厂领导”,这更加合理。

D5

F2

P1

人事变动数据录入

F3

F4

F5

F6

F1

学历证明

职工工资变动通知

离退休人员通知

调出人员通知

职工登记卡

调入人员通知

D1

D2

D3

D4

D6

P2

人事变动业务处理

离退休人员档案

调出人员档案案

职工档案

D7

D8

D9

P3

统计分析

D7

D9

D8

D12

职工年龄结构分析表

职工学历统计表

职工统计表

D10

D11

D13

职工工资统计表

P4

打印统计报表

F11

F12

F13

F10

P5

档案查询

F14

图1.3人事管理系统一级细化DFD

说明:

1.该图的设计思路是按照“输入—处理—输出”考虑的。

将系统分解为“人事变动数据输入”、“人事变动业务处理”、“统计分析”、“打印统计报表”和“档案查询”等5个部分(对于系统而言,它的细化也可以称为子系统)。

应注意到,这里并不是教条地将系统分为“输入、处理、输出”这三个子系统,其特点之一是注意到处理的名称紧密与业务特点结合,如“人事变动数据输入”,而不是“数据输入”,“打印统计报表”而不是“打印报表”;其特点之二是,它将“处理”用两个具体的处理表示,即“人事变动业务处理”和“统计分析”,这完全符合该题目的特点,同时也减少了细化的层次,在一个细化图的处理个数不大于7的情况下,这样做是合适的;其特点之三是,它将“输出”处理按打印输出和查询输出两种,分别细化为“打印统计报表”和“档案查询”两个处理。

2.在确定该图的5个处理之后,再考虑它们的输入数据和输出数据。

P1的输入一定是顶层图中的输入数据流F1—F6,它的输出应该考虑将它的输入的原始数据保存起来,所以就应该是与输入的6个数据流对应的6个数据存储D1—D6。

P2是进行业务处理的,它就应该利用已经存储在计算机中的数据进行业务处理,所以它的输入一定是D1—D6;由于我们已将处理结果的输出归到“输出”了,所以一个处理的结果数据就应该存入到数据存储中,为“输出”处理准备数据。

由题目可知,该业务处理的结果保存在三个档案中(D7—D9),所以在图中画出了三个档案的数据存储作为它的输出。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D7与P2之间的双向箭线,它表示P2处理对数据存储D7即读又写;这是为什么?

由题目的业务描述可知,在调出处理、离退处理、工资变动处理和学历变动处理的业务中都有对D7的读和写的操作。

如调出处理,需要先到D7中查找调出人员,接着,将该人员的数据读出并写入D9,然后,再将D7中的该记录删除。

P3也是数据处理,是专门进行统计的,凡是统计的处理,其输入一定是已有的存储,这里,它的输入有“D7”和D9,为什么是这两个而不是三个存储或一个存储?

这要根据业务决定,或者说要看它输出的结果数据都需要那些数据才能得到,这就是说它的输出决定了它的输入;由业务可知,它的输出是四个报表数据的存储D10—D13;进一步分析,D10中的数据项(见“职工统计表”),其中的“离退人数”一定要使用“D9”(离退休人员档案)的数据才能的到,而数据项“人数”应是“在岗人数”加“离退人数”之和,其它数据项都可由“D7”(职工档案)得到,由此可知,P3的输入是少不了D7和D9;同样方法分析另外的三个表,它们所需要的数据都可由D7提供;因此可以确定P3的输入是D7和D9,它的输出是数据存储D10—D13(职工统计表、职工学历统计表、职工工资统计表、职工年龄结构分析表)。

P4的功能是打印统计报表,其输入数据是由P3准备好并存入数据存储的D10—D13,它的输出应该是四个统计报表的数据流F10—F13。

P5的功能是档案查询,它的输入应该是该系统业务处理所建立的三个档案D7—D9,它的输出是档案查询结果F14(这里没有对F14细化)。

D13

D10

D11

P1.1

录入调入

人员通知

P1.2

录入职工

登记卡

P1.3

录入调出

人员通知

P1.4

录入离退

人员通知

P1.5

录入工资

变动通知

P1.6

录入学历

证明

F2

F3

F4

F5

F6

F1

D1

D2

D3

D6

D5

D4

P2.1

人员调入

处理

D7

P2.2

人员调出

处理

D8

P2.3

离退休

人员处理

D9

D7

P2.4

工资变动

处理

P2.5

学历变动

处理

D7

P3.2

工资

统计

D9

P3.1

职工

统计

D12

P3.3

学历

统计

P3.4

职工年龄

结构分析

图1.4人事管理系统P1、P2、P3的细化DFD

说明:

1.该图是对一级细化DFD中的P1—P3的功能进一步细化。

2.P1分别细化为P1.1—P1.6这6个完成具体数据录入功能的处理。

这6个处理的输入对应于F1—F6的6个输入数据流,而它们的输出分别对应于D1—D6这6个数据存储。

3.P2细化为5个完成具体人事业务处理功能的数据处理P2.1—P2.5。

为什么细化成5个处理?

这是该题目DFD设计中的关键,是容易出错的地方。

做好这一步的关键就是正确认识人事管理的业务。

根据题目,可以确定它的5项业务,即调入、调出、离退休、工资变动和学历变动,因此P2细化后只能是5个处理。

确定这5个处理之后,再考虑它们的输入与输出。

P2.1是人员调入处理,根据题目可知,调入人员的《职工登记卡》所记录的信息正是需要写如“职工档案”中的信息,但是,并非什么人填写的《职工登记卡》都可以记录到“职工档案”中,它的依据就是《调入人员通知》。

所以,这项业务是要根据《调入人员通知》中有的人员,才将其《职工登记卡》信息登记到“职工档案”中。

由以上分析可以确定P2.1的输入是数据存储D1(调入人员通知)和数据存储D2(职工登记卡),其输出是记录有调入人员信息的数据存储D7(职工档案)。

P2.2是人员调出处理,题目告诉我们,该业务是将调出人员的档案信息由D7取出并写入D8(调出人员档案),此操作的依据是调出人员通知(D3)。

因此,该处理的输入数据应是数据存储D3和D7,输出数据是数据存储D8。

这里还应注意,题目中讲到调出业务处理是“将其在《职工档案》中的信息取出另外记入《调出人员档案》”,注意这话中的“取出”,其意是调出人员的信息不会在《职工档案》继续保留。

据此,对于计算机操作,就是先从D7读出调出人员信息,并将其写入D8,然后再对D7中的该记录删除。

这就是一读和一写,在图中用双向箭线表示的就是这读写操作。

P2.3离退休人员处理,该处理与调出业务有类似的操作。

其输入是数据存储D7和D4(离退休人员通知),其输出是数据存储D9(离退休人员档案)和D7(这里的写操作可以认为是输出)。

P2.4是工资变动处理,该业务是依据《职工工资变动通知》,到数据存储D7中查找相应记录,同时修改其中的工资数据,这一过程包含有对D7的读与写。

因此,该处理的输入数据是存储D5(职工工资变动通知)和D7,输出数据是数据存储D7。

P2.5是学历变动处理,该业务处理与P2.4是类似的,根据D6(学历证明),决定对相应的职工的档案中的学历进行修改。

其输入数据是数据存储D6和D7,输出数据是数据存储D7。

4.P3(统计分析)处理的细化是根据需要得到的统计报表而进行的。

由于需要的统计报表有四个,所以它就分解为四个处理,即P3.1(职工统计)、P3.2(工资统计)、P3.3(学历统计)、P3.4(职工年龄结构分析)。

P3.1是职工统计,它完成《职工统计表》的数据统计,前面已经说过,为了得到该表数据,就需要由D7和D9提供数据,因此,它的输入数据是存储D7和D9,输出数据是保存了《职工统计表》数据的数据存储D10。

P3.2是工资统计,它完成《职工工资统计表》的数据统计,“职工档案”所提供的数据(数据项“固定工资”、“职务”、“职称”等)就可以满足该项统计所需的原始数据,所以,其输入数据是D7,输出数据是保存了《职工工资统计表》数据的数据存储D11。

P3.3是学历统计,它完成《职工学历统计表》的数据统计。

其输入数据是D7,利用其中的数据项“最后学历”、“性别等”进行统计,输出数据是保存了《职工学历统计表》数据的数据存储D12。

P3.4职工年龄结构分析,它完成《工年龄结构分析表》的计算,其输入数据是D7,利用其中的数据项“出生年月”、“职务”、“职称”等进行统计,输出数据是保存了《职工年龄结构分析表》数据的数据存储D13。

P4.1

打印职工

统计表

D13

P4.2

打印职工

工资统计表

统计

D12

P4.3

打印职工

学历统计表

统计

P4.4

打印职工年龄

结构分析表

D10

D11

F10

F11

F12

F13

图1.5人事管理系统二级细化DFD:

P4的细化DFD

说明:

1.该图是对处理P4(“打印统计报表”)功能的细化。

根据需要输出的四个报表,就将P4分解为四个处理,即P4.1“打印职工统计表”、P4.2“打印职工工资统计表”、P4.3“打印职工学历统计表”、P4.4“打印职工年龄结构分析表”。

2.这四个处理的输入输出数据有着共同的特点,即它们的输入都是存储了它们要打印的报表数据的数据存储,它们的输出就是与它们的处理名称相一致的报表。

P4.1的输入是存储有“职工统计表”数据的数据存储D10,输出是与它的处理名称“打印职工统计表”相一致的数据流F10;P4.2的输入是数据存储D11,输出是数据流F11;P4.3的输入是数据存储D12,输出是数据流F12;P4.4的输入是数据存储D13,输出是数据流F13。

P5.1

职工档

案查询

P5.2

调出人员

档案查询

统计

D9

P5.3

离退休人员档案查询

统计

D7

D8

职工档案信息F14.1

调出人员档案信息F14.2

离退休人员档案信息F14.3

图1.6人事管理系统二级细化DFD:

P5的细化DFD

说明:

1.该图是对处理P5(档案查询)的功能细化,由于该系统建立了三个档案,所以档案查询也就是对这三个档案的查询,即P5.1职工档案查询P5.2调出人员档案查询P5.3离退休人员档案查询。

2.这三个处理的输入是相对应的档案,它们的输出是顶层图中的F14的细化,即F14.1职工档案信息、F14.2调出人员档案信息、F14.3离退休人员档案信息。

具体说:

P5.1的输入是D7,输出是F14.1;P5.2的输入是D8,输出是F14.2;P5.3的输入是D9,输出是F14.3。

3.这里的查询输出数据流的名称中使用了“信息”者样的模糊概念,因为查询输出的与打印输出的报表是不同的,报表数据是确定的,而查询输出的内容不是很确定的,如“职工档案信息”,可能是职工的职务、职称数据,也可能是职工的工资数据,还可能是某个部门的职工信息,也可能是某一个职工的信息等等。

因此,对“信息”在数据流中的使用我们做这样的规定:

输入的数据流,即系统的原始数据是不允许使用这个词的,因为原始数据必须是确定的,而不是模糊的。

对于输出是报表的数据流,就应该与原系统的报表完全相同,所以也不能是模糊的,而必须是确定的,所以不能用“信息”这个词。

剩下的数据流就只有输出是查询信息的数据流了,有些情况下,查询输出的数据不是很确定的,所以可以使用“信息”。

1.4编写数据字典

要求编写与输出职工统计表有关的数据字典。

数据元素卡

数据元素卡

名称:

在岗人数编号:

I0020别名:

所属数据流:

F10所属存储:

D10

类型:

数值型位数:

4取值范围:

0--2999

2)数据流卡

数据流卡

名称:

职工统计表编号:

F10

来源:

“打印职工统计表”数据处理去向:

外部实体“厂领导”

数据结构:

人数、在岗人数、离退人数、男职工、女职工、干部、工人、技术员

3)数据存储卡

数据存储卡

名称:

职工统计表编号:

D10

相关处理:

由处理P3.1写入,由处理P4.1读取其数据。

数据结构:

数据元素名称类型位数取值范围

人数数值40——2999

在岗人数数值40——2999

离退人数数值20——99

男职工数值40——2900

女职工数值20——99

技术人员数值20——99

4)数据处理卡

数据处理卡

名称:

打印职工统计表编号:

P4.1

输入:

数据存储“职工统计表”D10输出:

数据流“职工统计表”F10

处理:

1.根据报表“职工统计表”的格式(见本题目的附表)编制报表;

2.根据数据存储“职工统计表”D10中的数据项的意义,将数据打印到“职工统计表”报表中。

1.5完成系统结构图设计

人事

管理系统

人事变动

数据录入

人事变动

业务处理

档案查询

打印统

计报表

录入调入人员通知

录入职工登记卡

录入调出人员通知

录入离退人员通知

录入工资变动通知

调入人员处理

调出人员处理

离退休人员处理

工资变动处理

职工统计

职工工资统计

职工学历统计

职工年龄结构分析

职工档案查询

调出人员档案查询

离退休人员档案查询

图1.7人事管理系统结构图

统计分析

打印职工统计表

打印职工工资统计表

打印职工学历统计表

打印职工年龄结构分析表

录入学历证明

学历变动处理

2学生管理系统分析与设计

2.1某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部分)的业务描述

1.每当新生入学时,要填写《学生登记卡》,其中包括学生个人自然情况(学号、姓名、性别、出生日、籍贯、入学年、所在院系、所学专业、班级),学生社会关系(姓名、与本人关系、工作单位、职务、电话)。

该卡交到学生科,学生科为新生建立学生档案。

2.各院系团委每学期要向学生科上报两个报告:

《学生奖励报告》(学号、姓名、所在院系、班级、奖励名称、奖励时间、奖励等级、发证机关),《学生处分报告》(学号、姓名、所在院系、处分名称、处分时间、处分等级、决定机关)。

3.每门课程的考试成绩由任课教师填报《成绩单》(课号、课名、学期、学号、姓名、成绩、学分)报送到成绩科,然后由管理员登记到《学生成绩册》(学号、姓名、学期、课号、课名、成绩、学分)中。

4.学生科根据《学生奖励报告》,每学期编制《学生奖励统计表》(年级、院系、获国家级奖励人数、获省级奖励人数、获市级奖励人数、获校级奖励人数),上报给学生处。

5.学生科根据《学生处分报告》,每学期编制《学生处分统计表》(年级、院系、受开除处分人数、受记大过处分人数、受记过处分人数、受警告处分人数、受通报批评处分人数),上报给学生处长。

6.根据《学生成绩册》,成绩科每学期要编制《重修通知》(学号、姓名、重修课号、重修课名)和《留级通知》(学号、姓名、原班级、新班级),向各院系及学生公布。

重修学生的确定原则是成绩小于60分。

留级学生的确定原则是不及格课程门数大于或等于5。

2.2学生管理系统的DFD设计

学生社会关系F2

学生自然情况F1

学生奖励报告F3

学生处分报告F4

学生

管理系统

P

学生奖励统计表F11

图2.1学生管理系统顶层DFD图

成绩单F5

学生处分统计表F12

重修通知F13

留级通知F14

学生档案信息F15

学生

学生

学生

院系

团委

学生

处长

查询者

档案

数据

输入

图2.2学生管理系统一级细化DFD图

F1

F2

F3

F4

F5

学生自然情况

D5

学生社会关系

学生奖惩报告

成绩单

学生处分报告

D1

D2

D3

D4

P1

P2

D6

奖励统计表

处分统计表

重修通知

留级通知

D6

D7

D8

D9

学生

管理

报表

输出

P3

F11

F12

F13

F14

查询

学生自然情况

学生社会关系

学生奖惩报告

学生处分报告

D1

D2

D3

D4

P4

F15

2.3学生管理系统的数据字典的编写

要求编写与输出学生奖励统计表有关的数据字典,并且每种卡编写一张。

1.数据元素卡

数据元素卡

名称:

院系编号:

I0002别名:

所属数据流:

F11所属存储:

D6

类型:

字符型位数:

10取值范围:

汉字

2.数据流卡

数据流卡

名称:

学生奖励统计表编号:

F11

来源:

“打印学生奖励统计表”数据处理去向:

外部实体“学生处长”

数据结构:

年级、院系、获国家级奖励人数、获省级奖励人数、获市级奖励人数、获校级奖励人数

3.数据存储卡

数据存储卡

名称:

学生奖励统计表编号:

D6

相关处理:

由处理“学生奖励统计”写入,由处理“打印学生奖励统计表”读取其数据。

数据结构:

数据元素名称类型位数取值范围

年级字符200——99

院系字符10汉字

获国家级奖励人数数值20——99

获省级奖励人数数值20——99

获市级奖励人数数值30——999

获校级奖励人数数值30——999

4.数据处理卡

数据处理卡

名称:

打印学生奖励统计表编号:

P3.1

输入:

数据存储“学生奖励统计表”D6输出:

数据流“学生奖励统计表”F11

处理:

1.根据报表“学生奖励统计表”的格式(见本设计的“附表1”)编制报表;

2.根据数据存储“学生奖励统计表”D6中的数据项的意义,将数据打印到“学生奖励统计表”报表中。

2.4学生管理系统的结构图设计

学生

管理系统

档案数据输入

档案处理

档案查询

学生管理

报表输出

输入学生自然情况

输入学生社会关系

输入学生奖励报告

输入学生处分报告

输入成绩单

重修处理

留级处理

学生奖励处理

学生处分处理

打印学生奖励统计表

打印学生处分统计表

打印重修通知

打印留级通知

学生自然情况查询

学生社会关系查询

查询学生处分报告

查询成绩

查询学生奖励报告

图2.4学生管理系统结构图

2.5学生管理系统模块IPO图的设计

这里仅要求完成学生管理系统的结构图中与学生奖励处理有关的输入、处理、输出三种工作模块的IPO图设计。

模块“输入学生奖励报告”的IPO图

模块IPO图

系统名称:

子系统名称:

学生管理系统

调用模块:

无被调用模块:

档案数据输入

模块名称:

输入学生奖励报告模块代码:

XSGL—P13

输入:

数据流“学生奖励报告”输出:

数据库表“学生奖励报告”

处理:

打开数据库表“学生奖励报告”;

根据输入设计的“学生奖励报告”的输入格式设计屏幕格式;

接收输入数据并校验;

提示操作人员确认,确认后将数据写入数据库表“学生奖励报告”;

如果继续,回到3,否则关闭数据库,结束操作。

模块“打印学生奖励统计表”的IPO图

模块IPO图

系统名称:

子系统名称:

学生管理系统

调用模块:

无被调用模块:

学生管理报表输出

模块名称:

打印学生奖励统计表模块代码:

XSGL—P31

输入:

数据库表“学生奖励统计表”输出:

“学生奖励统计表”数据流

处理:

1.打开数据库表“学生奖励统计表”;

2.根据输出设计的“学生奖励统计表”的输出格式设计报表格式;

3.根据数据库表“学生奖励统计表”的结构(见数据库设计),将数据与报表对应;

4.将数据打印到报表中;

5.关闭数据库,结束操作。

3.模块“学生奖励统计”的IPO图

模块IPO图

系统名称:

子系统名称:

学生管理系统

调用模块:

无被调用模块:

档案处理

模块名称:

学生奖励统计模块代码:

XSGL—P2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