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红色文化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1Word格式.docx

上传人:聆听****声音 文档编号:3523839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0.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红色文化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1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浅谈红色文化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1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浅谈红色文化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1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浅谈红色文化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1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浅谈红色文化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1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浅谈红色文化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1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浅谈红色文化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1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浅谈红色文化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1Word格式.docx

《浅谈红色文化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1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红色文化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1Word格式.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浅谈红色文化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1Word格式.docx

校园文化建设;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意义

马克思说:

〃'

价值’这个普遍的概念是从人们对待满足他们需要的外界物的关系中产生的〃。

价值是体现主体与客体关系的一个范畴,它反映的是客体满足主体需要的关系。

价值观是人作为主体对客体价值的评价和认识。

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它集中反映一定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精神,体现人们对生活现实的总体认识、基本理念和理想追求。

在一个国家和社会的价值观体系中,处于主导和支配地位、体现着这个国家或社会所特有的文化精神追求和基本价值理念的价值观就叫核心价值观。

当代大学生作为国家发展的栋梁,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坚力量。

大学生具备什么样的价值观将对中国未来的命运产生一定的影响。

因此,培养和培育当代大学生具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尤为重要。

这就决定了当前在高校必须做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通过有效途径,让当代大学生不但能够正确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而且能够主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当前部分大学生存在的价值观扭曲的现象

随着全球文化国际多元化的形成,各种政治思潮及价值取向涌入中国,对当代青年人的价值观形成了一定的冲击。

部分人受到个人主义及功利主义的影响,产生了一些不正确的价值观。

在高校中,部分青年人的错误价值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物欲化倾向明显。

物欲化倾向在高校里主要表现为拜金主义。

很多学生做事讲报酬,万事当前,利益为先。

甚至是为了利益或金钱而不惜牺牲一切代价。

例如,在奖助学金评定的时候,经常会因为利益或者奖金分配等问题而产生各种学生间或师生间的矛盾,甚至有同学会因为〃奖金〃而采取不正当手段;

还有的同学会受到错误思想的引导为了自身的名利而向教师〃送礼〃。

这些不正当的行为都是因物欲化倾向而导致,是拜金主义的错误思想,是价值观扭曲的一种表现形式。

2.躁动化倾向突出。

由于受到功利主义的影响,部分青年人都急于求成,为了快速达到目的而不择手段。

这种躁动化倾向带有相当盲动性的特点,它〃认准〃了一个方向:

为金钱而努力、而奋斗、而奔走,因而使人们变得异常的脆弱、轻率、冒险,稍有点〃风吹草动〃,就会盲动,稍有点“诱惑〃,就会盲从。

在高校里,少数学生会因躁动化的倾向而做出错误决定。

例如,在高校,论文抄袭或虚假现象普遍存在;

女大学生求〃包养〃的网络新闻不断;

〃从众〃的爱情观在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等。

3.庸俗化倾向普遍。

庸俗化倾向主要指受享乐主义影响而形成的平庸鄙俗,甚至带有低级趣味的一种价值取向。

在高校中,庸俗化倾向也偶有出现,例如,有的学生满口脏话;

为了所谓的〃赶时髦〃而穿着暴露或不合体等;

甚至有的学生经常会有一些〃恶搞〃行为。

这些充斥着的低俗的行为表现都体现了当代青年人的庸俗化价值取向。

4.无责任化倾向严重。

无责任化对大学生来说主要表现为受极端个人主义思想影响的以自我为中心的行为。

在高校,部分大学生缺乏责任意识,做事易冲动不考虑后果,甚至对任何事都不感兴趣,不愿意参与。

例如,在学生宿舍里经常会有一些学生只考虑到自己的利益而不考虑给他人带来的影响,因而形成因为一些生活琐碎小事而逐渐形成的宿舍冲突矛盾;

还有的同学只顾自己学习,不愿帮助他人,也不愿参与各种学校活动,不愿意承担任何集体责任。

这些不正当的观点或行为都是无责任化的集中体现。

三、红色文化对大学生的正确引导作用

红色文化是随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中国化而形成的〃中华民族新文化〃,从历史发展进程来说,它继承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文化的变革与发展,是反映20世纪中国革命、基于革命文化而又超越革命文化的文化形态。

反映了20世纪20-70年代这一历史时期中华民族文化的基本面貌,体现了这一历史时期中华民族对国家独立、民族富强和人民民主自由的探索追求。

红色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是统一的。

红色文化蕴涵着马克思主义信仰、社会主义理想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等信念,蕴涵着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勇于创新的价值取向,集中体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国人民不怕牺牲、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爱党爱军的优良传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资源。

红色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

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接班人,大学生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的重任。

因此,对当代大学生进行红色文化教育是现行思想政治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首先,红色文化能够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

红色文化蕴涵着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内容,有利于在全社会进行广泛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教育。

那些为了理想信念而奋斗终生甚至是献出宝贵生命的红色经典史诗,能够有效地帮助当代大学生理解什么是理想信念,如何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从而让学生深刻理解到拜金主义与功利主义的弊端。

其次,红色文化能够激发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红色文化本身就是爱国主义的文化,它蕴含着丰富的爱国主义精神和爱国主义的红色典型人物及故事。

这些英雄故事无不表述这样的内容:

即为了国家独立,不惜牺牲个人生命。

向当代学生宣传这些红色经典,能够有效的让学生们体会到革命先烈们把个人命运同祖国民族命运联系在一起的强烈坚定信念,从而激发当代学生们的爱国情怀和民族精神,从而有效减少学生中庸俗化倾向的言行。

再次,红色文化能够培养大学生的集体主义意识。

红色文化本身就充分体现了集体主义精神的内容,如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等无不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集体主义精神。

因此,让当代学生了解这些精神,不仅能够培养他们的集体主义意识,更加能够让学生懂得责任的力量,树立责任意识。

四、构建校园红色文化,推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红色文化体现了新民主主义文化和社会主义文化的时代性与先进性,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源头。

红色文化渗透着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守、对民族精神的传承、对时代精神的创造、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的向往,本身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在组成部分,更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基础和素材。

因此,把红色教育融入到高校的教育中,必然能够有效的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效果。

那么,如何在高校日常教育中融入红色文化呢?

我认为除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教育教学外,更重要的是应当把红色文化融入到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中。

高校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具有高校校园特色的一种团体意识和精神氛围,是维系大学团体的一种精神力量。

以建设校园红色文化为依托,把红色文化精神融入到校园文化精神当中,使红色文化精神内化到全体学生的思想,外化到全体学生的行动指南,引导树立正确的主流价值观,对于培育〃四有〃新人、建设和谐校园文化以及加强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教育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价值。

因此,我认为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构建校园红色文化:

一是要在校园环境建设中融入红色文化元素,尤其是要充分利用好校园宣传的多种手段,充分传播红色文化及校园精神,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和规范学生的价值取向。

例如,在校园中放置一些经典历史人物或反映校园精神文化的雕塑;

在校园一角长期设立〃红色文化〃宣传栏;

在图书馆的一角设立红色经典诵读区等;

二是要要开展丰富多彩具有正能量的校园文化活动。

优秀的校园文化活动可以使身处其中的人时刻受到优秀价值观念的熏陶和洗礼,达到〃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的育人效果。

因此,学校应多开展一些融入红色正能量的校园文化活动,让学生在参与活动中自觉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例如,我校一直开展的红五月合唱比赛,在让同学们感受红色文化的同时也增强了集体主义精神,效果显著。

高校应当结合红色文化多开展一些有益而且覆盖面较大的校园文化活动,让更多的学生能够参与其中,感受到主流的力量,从而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是要把红色文化融入到学生的社会实践中。

参与服务于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活动是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道路。

把红色文化融入到社会实践中,让学生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协调认识冲突,搭起'

'

需要一动机一行为〃联系的桥梁,把红色文化〃内化〃为个体的意识,将个体意识'

外化〃为行为习惯和思想品德,从而能够树立起正确的奋斗目标。

例如,当前在首都高校盛行的红色1+1主题实践活动,不仅让学生们在实践中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是让同学们增强了服务农村、服务社会的各种意识,增强了责任感。

总之,把红色文化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中,不仅能够增强大家学生对理想信念的追求,而且对大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

是当前高校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有效的途径。

作者:

・・单位:

北京城市学院

参考文献:

[1]韩延明.红色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研究[M].北京:

人民出版社,2013.

⑵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咨询委员会.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M].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王建彩.高校校园红色文化的德育功能研究[D].浙江:

浙江理工大学,201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