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门窗抗风压性能计算书1515方钢 修改合格.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532233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9.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门窗抗风压性能计算书1515方钢 修改合格.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建筑门窗抗风压性能计算书1515方钢 修改合格.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建筑门窗抗风压性能计算书1515方钢 修改合格.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建筑门窗抗风压性能计算书1515方钢 修改合格.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建筑门窗抗风压性能计算书1515方钢 修改合格.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建筑门窗抗风压性能计算书1515方钢 修改合格.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建筑门窗抗风压性能计算书1515方钢 修改合格.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建筑门窗抗风压性能计算书1515方钢 修改合格.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建筑门窗抗风压性能计算书1515方钢 修改合格.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建筑门窗抗风压性能计算书1515方钢 修改合格.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建筑门窗抗风压性能计算书1515方钢 修改合格.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建筑门窗抗风压性能计算书1515方钢 修改合格.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建筑门窗抗风压性能计算书1515方钢 修改合格.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建筑门窗抗风压性能计算书1515方钢 修改合格.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建筑门窗抗风压性能计算书1515方钢 修改合格.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建筑门窗抗风压性能计算书1515方钢 修改合格.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建筑门窗抗风压性能计算书1515方钢 修改合格.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建筑门窗抗风压性能计算书1515方钢 修改合格.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建筑门窗抗风压性能计算书1515方钢 修改合格.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建筑门窗抗风压性能计算书1515方钢 修改合格.docx

《建筑门窗抗风压性能计算书1515方钢 修改合格.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门窗抗风压性能计算书1515方钢 修改合格.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建筑门窗抗风压性能计算书1515方钢 修改合格.docx

建筑门窗抗风压性能计算书1515方钢修改合格

建筑门窗抗风压性能计算书

I、计算依据:

《建筑玻璃应用技术规程》JGJ113-2009

《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

《建筑外窗抗风压性能分级表》GB/T7106-2008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2006版

《未增塑聚氯乙烯(PVC-U)塑料门》JG/T180-2005

《未增塑聚氯乙烯(PVC-U)塑料窗》JG/T140-2005

《铝合金门窗》GB/T8478-2008

《建筑门窗术语GB/T5823-2008》

《建筑门窗洞口尺寸系列GB/T5824-2008》

《建筑外门窗保温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GB/T8484-2008》

《建筑外门窗空气声隔声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GB/T8485-2008》

《铝合金建筑型材第一部分:

基材GB5237.1-2008》

《铝合金建筑型材第二部分:

阳极氧化型材GB5237.2-2008》

《铝合金建筑型材第三部分:

电泳涂漆型材GB5237.3-2008》

《铝合金建筑型材第四部分:

粉末喷涂型材GB5237.4-2008》

《铝合金建筑型材第五部分:

氟碳漆喷涂型材GB5237.5-2008》

《铝合金建筑型材第六部分:

隔热型材GB5237.6-2008》

II、详细计算

一、风荷载计算

1)工程所在省市:

辽宁

2)工程所在城市:

大连

3)门窗安装最大高度z:

90米

4)门窗系列:

中财真彩型材-真彩60内平开窗

5)门窗尺寸:

门窗宽度W=1500mm门窗高度H=1500mm

6)门窗样式图:

1风荷载标准值计算:

Wk=βgz*μS1*μZ*W0

(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2006版7.1.1-2)

1.1基本风压W0=700N/m2

(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 2006版规定,采用50年一遇的风压,但不得小于0.3KN/m2

1.2阵风系数βgz计算:

1)A类地区:

βgz=0.92*(1+2μf)

其中:

μf=0.5*35^(1.8*(-0.04))*(z/10)^(-0.12),z为安装高度;

2)B类地区:

βgz=0.89*(1+2μf)

其中:

μf=0.5*35^(1.8*(0))*(z/10)^(-0.16),z为安装高度;

3)C类地区:

βgz=0.85*(1+2μf)

其中:

μf=0.5*35^(1.8*(0.06))*(z/10)^(-0.22),z为安装高度;

4)D类地区:

βgz=0.80*(1+2μf)

其中:

μf=0.5*35^(1.8*(0.14))*(z/10)^(-0.30),z为安装高度;

安装高度z<5米时,按5米时的阵风系数取值。

本工程按:

A.近海海面和海岛、海岸湖岸及沙漠地区取值。

βgz=0.92*(1+2μf)μf=0.5*35^(1.8*(-0.04))*(z/10)^(-0.12)

=0.92*(1+2*(0.5*35^(1.8*(-0.04))*(90/10)^(-0.12)))

=1.467

(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 2006版 7.5.1规定)

1.3风压高度变化系数μz计算:

1)A类地区:

μz=1.379*(z/10)^0.24,z为安装高度;

2)B类地区:

μz=(z/10)^0.32,z为安装高度;

3)C类地区:

μz=0.616*(z/10)^0.44,z为安装高度;

4)D类地区:

μz=0.318*(z/10)^0.6,z为安装高度;

本工程按:

A.近海海面和海岛、海岸湖岸及沙漠地区取值。

μz=1.379*(90/10)^0.24

=2.337

(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 2006版7.2.1规定)

1.4局部风压体型系数μs1的计算:

μs1:

局部风压体型系数,根据计算点体型位置取0.8;

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2006年版)第7.3.3条:

验算围护构件及其连接的强度时,可按下列规定采用局部风压体型系数μs1:

●外表面

1.正压区按表7.3.1采用;

2.负压区

-对墙面,取-1.0

-对墙角边,取-1.8

●内表面

对封闭式建筑物,按表面风压的正负情况取-0.2或0.2。

另注:

上述的局部体型系数μs1

(1)是适用于围护构件的从属面积A≤1m2的情况,当围护构件的从属面积A≥10m2时,局部风压体型系数μs1(10)可乘以折减系数0.8,当构件的从属面积A<10m2而>1m2时,局部风压体型系数μs1(A)可按面积的对数线性插值,即:

μs1(A)=μs1

(1)+[μs1(10)-μs1

(1)]logA

受力杆件中从属面积最大的杆件为:

竖向杆件中的(竖杆件)

其从属面积为A=左区域1:

1.350+右区域2:

0.900

=2.250

支撑结构的构件从属面积A<10m2,且A>1m2

LogA=Log(2.250)=0.352

μs1(2.250)=μs1

(1)+[μs1(10)-μs1

(1)]*logA

=0.8+(0.8*0.8-0.8)*0.352

=0.744

μs1=μs1(2.250)+0.2

=0.744+0.2

=0.944

因此:

支撑结构局部风压体型系数μs1取:

0.944

1.4.2面板材料的局部风压体型系数μs1的计算:

面板材料的局部风压体型系数按面积最大的玻璃板块(即:

900x1500=1.350m2)来计算:

面板材料的构件从属面积A<10m2,且A>1m2

LogA=Log(1.350)=0.130

μs1(1.350)=μs1

(1)+[μs1(10)-μs1

(1)]*logA

=0.8+(0.8*0.8-0.8)*0.130

=0.779

μs1=μs1(1.350)+0.2

=0.779+0.2

=0.979

因此:

面板材料局部风压体型系数μs1取:

0.979

1.5风荷载标准值计算:

1.5.1支撑结构风荷载标准值计算:

Wk(N/m2)=βgz*μz*μS1*W0

=1.467*2.337*0.944*700

=2265.473

1.5.2面板材料风荷载标准值计算:

Wk(N/m2)=βgz*μz*μS1*W0

=1.467*2.337*0.979*700

=2349.468

2风荷载设计值计算:

2.1支撑结构风荷载设计值计算:

W(N/m2)=1.4*Wk

=1.4*2265.473

=3171.662

2.2面板结构风荷载设计值计算:

W(N/m2)=1.4*Wk

=1.4*2349.468

=3289.255

二、门窗主要受力杆件的挠度、弯曲应力、剪切应力校核:

1校验依据:

1.1挠度校验依据:

1)单层玻璃,柔性镶嵌:

2)双层玻璃,柔性镶嵌:

3)单层玻璃,刚性镶嵌:

其中:

fmax:

为受力杆件最在变形量(mm)

L:

为受力杆件长度(mm)

本窗型选用:

双层玻璃,柔性镶嵌:

校核依据fmax/L≤1/150且famx≤20mm

1.2弯曲应力校验依据:

σmax=M/W<=[σ]

[σ]:

材料的抗弯曲应力(N/mm2)

σmax:

计算截面上的最大弯曲应力(N/mm2)

M:

受力杆件承受的最大弯矩(N.mm)

W:

净截面抵抗矩(mm3)

1.3剪切应力校验依据:

τmax=(Q*S)/(I*δ)<=[τ]

[τ]:

材料的抗剪允许应力(N/mm2)

τmax:

计算截面上的最大剪切应力(N/mm2)

Q:

受力杆件计算截面上所承受的最大剪切力(N)

S:

材料面积矩(mm3)

I:

材料惯性矩(mm4)

δ:

腹板的厚度(mm)

2主要受力杆件的挠度、弯曲应力、剪切应力计算:

因建筑外窗在风荷载作用下,承受的是与外窗垂直的横向水平力,外窗各框料间构成的受荷单元,可视为四边铰接的简支板。

在每个受荷单元的四角各作45度斜线,使其与平行于长边的中线相交。

这些线把受荷单元分成4块,每块面积所承受的风荷载传递给其相邻的构件,每个构件可近似地简化为简支梁上呈矩形、梯形或三角形的均布荷载。

这样的近似简化与精确解相比有足够的准确度,结果偏于安全,可以满足工程设计计算和使用的需要。

由于窗的四周与墙体相连,作用在玻璃上的风荷载由窗框传递给墙体,故不作受力杆件考虑,只需对选用的中梃进行校核。

2.1竖杆件的挠度、弯曲应力、剪切应力计算:

构件【竖杆件】的各受荷区域基本情况如下图:

构件【竖杆件】的由以下各型材(衬钢)组合而成,它们共同承担【竖杆件】上的全部荷载:

(1)钢衬-中财60扇梃钢衬

截面参数如下:

惯性矩:

58130

抵抗矩:

2584

面积矩:

1658

截面面积:

232

腹板厚度:

1.5

2.1.1【竖杆件】的刚度计算

(1)中财60扇梃钢衬的弯曲刚度计算

D(N.mm2)=E*I=206000*58130=11974780000

中财60扇梃钢衬的剪切刚度计算

D(N.mm2)=G*F=79000*232=18328000

2.【竖杆件】的组合受力杆件的总弯曲刚度计算

D(N.mm2)=11974780000=11974780000

【竖杆件】的组合受力杆件的总剪切刚度计算

D(N.mm2)=18328000=18328000

2.1.2【竖杆件】的受荷面积计算

1.左区域1的受荷面积计算(梯形)

A(mm2)=(900/2*900/2)+(1500-900)*900/2=472500

2.右区域2的受荷面积计算(梯形)

A(mm2)=(600/2*600/2)+(1500-600)*600/2=360000

3.【竖杆件】的总受荷面积

A(mm2)=472500+360000=832500

2.1.3【竖杆件】所受均布荷载计算

Q(N)=Wk*A

=2265.473*832500/1000000

=1886.006

2.1.4【竖杆件】在均布荷载作用下的中点挠度、弯矩、剪力计算

2.1.4.1在均布荷载作用下的中点挠度计算

1.中财60扇梃钢衬在均布荷载作用下的中点挠度计算

按弯曲刚度比例分配荷载

分配荷载:

Q中财60扇梃钢衬=Q总*(D中财60扇梃钢衬/D总)

=1886.006*(11974780000/11974780000)

=1886.006

本受力杆件在风荷载作用下,可简化为承受梯形均布荷载

Fmid(mm)=Q*L3/(65.5*D)

=1886.006*1500^3/(65.5*11974780000)

=8.115

2.1.4.2在均布荷载作用下的弯矩计算

1.中财60扇梃钢衬在均布荷载作用下的弯矩计算

按弯曲刚度比例分配荷载

分配荷载:

Q中财60扇梃钢衬=Q总*(D中财60扇梃钢衬/D总)

=1886.006*(11974780000/11974780000)

=1886.006

所受荷载的设计值计算:

Q=1.4*Q

=1.4*1886.006

=2640.408

本受力杆件在风荷载作用下,可简化为承受梯形均布荷载

Mmax(N.mm)=Q*L/6.76

=2640.408*1500/6.76

=516040.000

2.1.4.3在均布荷载作用下的剪力计算

1.中财60扇梃钢衬在均布荷载作用下的剪力计算

按剪切刚度比例分配荷载

分配荷载:

Q中财60扇梃钢衬=Q总*(D中财60扇梃钢衬/D总)

=1886.006*(18328000/18328000)

=1886.006

所受荷载的设计值计算:

Q=1.4*Q

=1.4*1886.006

=2640.408

本受力杆件在风荷载作用下,可简化为承受梯形均布荷载

Qmax(N)=±Q*(1-a/L)/2

=2640.408*(1-0.2)/2

=1056.163

2.1.5【竖杆件】在集中荷载作用下的中点挠度、弯矩、剪力计算

2.1.6竖杆件在均布荷载和集中荷载共同作用下的中点总挠度校核

2.1.6.1中财60扇梃钢衬中点总挠度校核

2.1.6.1.1中财60扇梃钢衬中点总变形计算

F总=F均布+ΣF集中

=8.115

=8.115

2.1.6.1.2中财60扇梃钢衬中滑挠跨比计算

挠跨比=F总/L

=8.115/1500

=0.005

该门窗选用:

双层玻璃,柔性镶嵌:

校核依据fmax/L≤1/150且famx≤20mm

0.005≤1/150且8.115≤20mm,因此:

中财60扇梃钢衬的挠度符合要求。

2.1.7竖杆件在均布荷载和集中荷载共同作用下的抗弯曲强度校核

2.1.7.1中财60扇梃钢衬抗弯曲强度校核

2.1.7.1.1中财60扇梃钢衬总弯矩计算

M总=M均布+ΣM集中

=516040.000

=516040.000

2.1.7.1.2中财60扇梃钢衬弯曲应力计算

σmax=M/W

σmax:

计算截面上的最大弯曲应力

M:

受力杆件承受的最大弯矩

W:

净截面抵抗矩

σmax=M/W

=516040.000/2584

=199.7

199.7<此类型材允许的弯曲应力215,因此抗弯强度满足要求。

2.1.8竖杆件在均布荷载和集中荷载共同作用下的抗剪切强度校核

2.1.8.1中财60扇梃钢衬抗剪切强度校核

2.1.8.1.1中财60扇梃钢衬总剪力计算

Q总=Q均布+ΣQ集中

=1056.163

=1056.163

2.1.8.1.2中财60扇梃钢衬剪切应力计算

τmax=(Q*S)/(I*δ)

τmax:

计算截面上的最大剪切应力

Q:

受力杆件计算截面上所承受的最大剪切力

S:

材料面积矩

I:

材料惯性矩

δ:

腹板的厚度矩

τmax=(Q*S)/(I*δ)

=(1056.163*1658)/(58130*1.5)

=20.083

20.083≤此类型材允许的抗剪切应力125,因此抗剪切能力满足要求。

2.1.9竖杆件在均布荷载和集中荷载共同作用下的受力杆件端部连接强度校核

2.1.9.1竖杆件单端所承受的最大剪切力设计值

Q=1.4*Q总/2

=1.4*1886.006/2

=1320.204

2.1.9.2竖杆件端部焊缝的剪切应力

τ=(1.5*Q)/(δ*Lj)

τ:

型材端部焊缝的剪切应力

Q:

受力杆件单端所承受的最大剪切力设计值

Lj:

焊缝计算长度

δ:

连接件中腹板的厚度(2倍型材壁厚)=2*2.5=5

τ=(1.5*Q)/(δ*Lj)

=(1.5*1320.204)/(5*70)

=5.658

5.658≤此类焊缝端部允许的抗剪切应力35,因此抗剪切能力满足要求。

2.1.10竖杆件综合抗风压能力计算

竖杆件在均布荷载和集中荷载作用下总受荷面积计算:

A=472500+360000

=832500mm2

本受力杆件在风荷载作用下,可简化为承受梯形均布荷载

L/150=Q*A*L3/(65.5*D)

Q=65.5*D/(L2*150*A)

=65.5*11974780000/(1500^2*150*832500)*1000

=2.79(kPa)

3.整窗抗风压等级计算

通过以上构件的综合抗风压能力计算(如果P3<1kpa,取P3=1kpa),做出如下取值:

P3=2.79(kpa),结合下表,进行整窗的抗风压等级计算:

建筑外窗抗风压性能分级表

分级代号

1

2

3

4

5

6

7

8

9

分级指标值P3

1≤P3<1.5

1.5≤P3<2

2≤P3<2.5

2.5≤P3<3

3≤P3<3.5

3.5≤P3<4

4≤P3<4.5

4.5≤P3<5

P3≥5.0

说明:

第9级应在分级后同时注明具体检测压力差值。

通过查询《建筑外窗抗风压性能分级表》,可知该门窗的抗风压性能达到4级

全部受力杆的挠度、抗弯能力、抗剪能力校核结果一览表

杆件

长度

挠度

允许值

校核结果

弯曲应力

许用值

校核结果

剪切应力

许用值

校核结果

中财60扇梃钢衬

1500

0.005

0.007

199.7

215

20.083

125

 

三、玻璃计算

3.1本门窗中面积最大的玻璃是:

左区域1区域的玻璃

宽度:

900mm

高度:

1500mm

面积:

1.350m2

厚度:

5mm

3.2最大许用面积计算

据《建筑玻璃应用技术规程》JGJ113-20034.2.2

①当玻璃厚度t≤6mm时,

②当玻璃厚度t>6mm时,

式中ωk—风荷载标准值,kPa

Amax—玻璃的最大许用面积,m2

t—玻璃的厚度,mm;

钢化、半钢化、夹丝、压花玻璃按单片玻璃厚度进行计算;

夹层玻璃按总厚度进行计算;

中空玻璃按两单片玻璃中薄片厚度进行计算;

α —抗风压调整系数,由玻璃类型决定取值;

若夹层玻璃工作温度超过70°C,调整系数应为0.6;

钢化玻璃的抗风压调整系数应经实验确定,建议取2.0;

组合玻璃的抗风压调整系数应采用不同类型玻璃抗风压调整系数的乘积。

抗风压调整系数(α)

玻璃种类

普通退火玻璃

半钢化玻璃

钢化玻璃

夹层玻璃

中空玻璃

夹丝玻璃

压花玻璃

单片防火玻璃

调整系数α

1.00

1.6

2.0~3.0

0.8

1.5

0.5

0.6

3.0~4.5

本门窗选用的玻璃是:

浮法玻璃5-12mm28N/mm^2中空玻璃,调整系数α=1.5

因为厚度5≤6mm,故采用

Amax=0.2*1.5*5^1.8/2.182

=2.491

玻璃最大面积:

1.350≤玻璃最大许用面积:

2.491,故面积满足要求.

3.2玻璃板块自重:

GAk:

玻璃板块平均自重(不包括铝框)

玻璃的体积密度:

25.6kN/m3

t:

玻璃板块厚度:

5mm

GAk=25.6*t/1000

=25.6*5/1000

=0.128kN/m2

3.3玻璃强度校核

玻璃在垂直于玻璃平面的风荷载作用下的最大应力计算公式:

式中σw—风荷载作用下玻璃最大应力(N/mm^2)

ω—风荷载设计值(N/mm^2),取ω=ωk

a—玻璃短边边长(mm),

t—玻璃厚度(mm),

中空玻璃的厚度取单片外侧玻璃厚度的1.2倍;

夹层玻璃的厚度一般取单片玻璃厚度的1.26倍;

ψ—弯曲系数,可按边长比a/b由下表用插入法查得(b为长边边长);

ψ弯曲系数表

a/b

0.00

0.25

0.33

0.40

0.50

0.55

0.60

0.65

ψ

0.1250

0.1230

0.1180

0.1115

0.1000

0.0934

0.0868

0.0804

a/b

0.70

0.75

0.80

0.85

0.90

0.95

1.00

ψ

0.0742

0.0683

0.0628

0.0576

0.0528

0.0483

0.0442

最大面积玻璃短边a=900mm,最大面积玻璃长边b=1500mm

短长边比a/b=0.60,查表得到弯曲系数ψ=0.0868

最大应力计算:

σw=(6*ψ*ω*a^2)/(t^2*1000)

=(6*0.0868*2.182*900^2)/(5^2*1000)

=26.8189

经校核,玻璃的最大应力26.8189<玻璃的强度设计值28.00,故满足强度要求。

最大面积玻璃的弯曲应力、最大面积校核结果一览表

名称

宽度

高度

面积

许用面积

校核结果

最大应力

许用值

校核结果

左区域1

900

1500

1.350

2.491

26.8189

28.00

 

四、连接计算

门窗连接件主要承受来自于风荷载的剪力

按照《材料力学》要求需要对每个连接件进行抗剪和承压计算

4.1风荷载设计值计算:

风荷载标准值Wk(N/m2):

2103.653

W=1.4*Wk

=1.4*2103.653

=2945.115

4.2每个连接件需要承受的最小荷载计算:

P0:

每个连接件承受荷载的安全值(N)

W:

风荷载设计值(N/m2):

2945.115

B:

门窗宽度(mm):

1500

H:

门窗高度(mm):

1500

n:

连接件总数(个):

12

P0=W*B*H/n

=2945.115*1.5*1.5/12

=552.209

4.3每个连接件的抗剪能力计算:

连接件类型:

A、B级螺栓(5.6级)

[σv]连接件抗剪设计值(N/mm2):

190

Jm每个连接件的承剪面(个):

1

d连接件直径(mm):

5

π圆周率:

3.1415926

Nv(N)=Jm*π*d^2*[σv]/4

=1*3.1415926*5^2*190/4

=3730.641

按照《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7.2.1-1至7.2.1-2

4.4每个连接件的承压能力计算:

[σc]连接件承压设计值(N/mm2):

405

d连接件直径(mm):

5

Σt腹板厚度(mm):

1.5

Nc(N)=d*Σt*[σc]

=5*1.5*405

=3037.500

按照《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7.2.1-3至7.2.1-4

4.5每个连接件的抗剪、承压能力校核:

抗剪能力:

Nv=3730.641(N)≥P0=552.209(N),满足要求

承压能力:

Nc=3037.500(N)≥P0=552.209(N),满足要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