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污染控制技术手册.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534792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25.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气污染控制技术手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大气污染控制技术手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大气污染控制技术手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大气污染控制技术手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大气污染控制技术手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大气污染控制技术手册.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0页
大气污染控制技术手册.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0页
大气污染控制技术手册.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0页
大气污染控制技术手册.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0页
大气污染控制技术手册.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0页
大气污染控制技术手册.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0页
大气污染控制技术手册.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0页
大气污染控制技术手册.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0页
大气污染控制技术手册.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0页
大气污染控制技术手册.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0页
大气污染控制技术手册.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0页
大气污染控制技术手册.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0页
大气污染控制技术手册.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0页
大气污染控制技术手册.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0页
大气污染控制技术手册.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0页
亲,该文档总共3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气污染控制技术手册.docx

《大气污染控制技术手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气污染控制技术手册.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大气污染控制技术手册.docx

大气污染控制技术手册

大气污染控制技术手册

大气污染控制技术手册

2011年08月05日

  重要提醒:

系统检测到您的帐号可能存在被盗风险,请尽快查看风险提示,并立即修改密码。

|关闭

  网易博客安全提醒:

系统检测到您当前密码的安全性较低,为了您的账号安全,建议您适时修改密码立即修改|关闭

  京嘉环保空气过滤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空气污染防治设备专业厂商,拥有近20年专业治理经验,值得信赖!

内容简介

  《大气污染控制技术手册》分为八篇,共28章。

主要内容包括:

大气污染的基础知识及大气污染控制的法律法规;气体和粉尘的性质;能源、燃烧和燃烧污染物的控制;各种除尘器及其选择方法;气态污染物(硫氧化物、固定源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污染物以及机动车排放)治理技术;净化系统(集气罩、管道系统、通风机和电动机)设计;主要工业(电力工业、水泥工业、钢铁工业、有色冶金工业、化学工业等)的大气污染控制技术;大气污染物的扩散及其浓度估算模式。

  目录第1篇总论

  第1章概论

  1.1大气污染的概念

  1.2大气污染物的种类和来源

  1.2.1大气污染物

  1.2.2大气污染物的来源和发生量

  1.3大气污染问题的产生和发展

  1.3.1工业发达国家大气污染的发展和控制历程

  1.3.2我国大气污染控制发展历程

  1.4大气污染的工程控制途径

  1.5中国大气污染的现状

  1.6中国大气污染控制战略目标和措施

  参考文献

  第2章大气污染控制的法律法规

  2.1大气污染防治法

  2.2大气环境保护标准体系

  2.2.1空气质量控制标准的分类

  2.2.2大气环境保护标准汇总

  2.3大气环境质量标准

  2.3.1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2.3.2室内空气质量标准

  2.3.3保护农作物的大气污染物最高允许浓度

  2.4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2.4.1制定原则

  2.4.2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2.4.3行业标准

  2.4.4制定地方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技术方法

  2.5空气污染指数及报告

  2.5.1空气污染指数分级及其浓度限值

  2.5.2空气污染指数的计算方法

  参考文献

  第2篇气体和粉尘的性质

  第3章气体的性质

  3.1气体的湿度

  3.1.1绝对湿度

  3.1.2气体的相对湿度

  3.1.3气体的含湿量

  3.1.4湿气体中水蒸气的体积分数

  3.2气体的密度

  3.2.1单一气体的密度

  3.2.2混合气体的密度

  3.2.3气体密度的换算

  3.2.4气体体积流量的换算

  3.3气体的黏度

  3.3.1气体黏度与温度和压力的关系

  3.3.2混合气体的黏度

  3.4气体的热容和定压热的计算

  3.4.1气体的热容

  3.4.2定压热的计算

  3.4.3混合气体的比热容

  3.5某些气态污染物的特性

  3.5.1硫化合物

  3.5.2氮化合物

  3.5.3碳化合物

  3.5.4有害大气污染物

  参考文献

  第4章粉尘的性质

  4.1粉尘的粒径和粒径分布

  4.1.1颗粒的粒径

  4.1.2颗粒的形状

  4.1.3粉尘的粒径分布

  4.1.4粒径分布函数

  4.1.5多众数分布

  4.2粉尘的物理性质

  4.2.1粉尘的密度

  4.2.2粉尘的安息角与滑动角

  4.2.3粉尘的含水率

  4.2.4粉尘的润湿性

  4.2.5粉尘的光学特性

  4.2.6粉尘的荷电性和导电性

  4.2.7粉尘的黏附性

  4.2.8粉尘的自燃性和爆炸性

  参考文献

  第3篇能源、燃烧和燃烧污染物的控制

  第5章能源和燃料

  5.1能源的分类和利用概况

  5.1.1能源的分类

  5.1.2世界能源资源及利用概况

  5.1.3中国能源资源及利用概况

  5.1.4能源利用中的环境问题

  5.2固体燃料

  5.2.1煤的种类及化学组成

  5.2.2煤的分析

  5.2.3煤的使用特性和分类

  5.3液体燃料

  5.3.1液体燃料的化学组成

  5.3.2燃料油的分类

  5.3.3油品的主要使用特性

  5.4气体燃料

  5.4.1气体燃料的组成

  5.4.2主要气体燃料

  5.5可再生能源

  5.5.1太阳能

  5.5.2风能

  5.5.3地热能

  5.5.4生物质能

  5.5.5海洋能

  参考文献

  第6章燃料燃烧过程及计算

  6.1燃烧所需空气量和燃烧产物生成量

  6.1.1完全燃烧所需空气量

  6.1.2完全燃烧产生的烟气量

  6.1.3不完全燃烧产生的烟气量

  6.2燃烧产物及过量空气系数的检测计算

  6.2.1气体分析方程

  6.2.2过量空气系数的确定

  6.3燃烧温度

  6.3.1完全燃烧时的理论燃烧温度

  6.3.2不完全燃烧(有离解)时的理论燃烧温度

  6.3.3理论燃烧温度的近似估算

  6.3.4实际燃烧温度

  6.4燃烧产生的污染物

  6.4.1颗粒物的生成机理和燃烧条件

  6.4.2SOx的生成机理和燃烧条件

  6.4.3NOx的生成机理和燃烧条件

  6.4.4燃料燃烧的排放因子

  参考文献

  第7章燃烧装置中污染物的生成与控制方法

  7.1气体、液体燃料燃烧装置中污染物的生成与控制方法

  7.1.1引言

  7.1.2固定式燃烧装置的NOx排放特性

  7.1.3抑制NOx生成的方法

  7.1.4CO、炭黑等的控制方法

  7.2煤燃烧装置中污染物的生成与控制方法

  7.2.1粉煤燃烧装置中NOx的生成特性

  7.2.2粉煤燃烧装置中NOx的控制方法

  7.3沸腾燃烧装置中污染物的生成与控制方法

  7.3.1沸腾炉内脱硫

  7.3.2沸腾炉内脱氮

  7.3.3二段燃烧沸腾炉脱硫和脱氮

  7.3.4脱硫剂的再生

  参考文献

  第4篇除尘装置

  第8章除尘装置的分类、性能和选择

  8.1除尘装置的分类

  8.2除尘装置的性能

  8.2.1除尘装置技术性能的一般表示方法

  8.2.2除尘效率的表示方法

  8.2.3排放浓度及排放速率

  8.3除尘装置的选择

  8.3.1根据粉尘性质选择除尘装置

  8.3.2根据运行条件选择除尘装置

  8.4除尘装置的费用

  8.4.1设备费

  8.4.2运行费

  8.4.3总费用

  参考文献

  第9章机械式除尘器

  9.1重力沉降室

  9.1.1沉降室的捕集效率

  9.1.2沉降室的设计

  9.2惯性除尘器

  9.3旋风除尘器

  9.3.1旋风除尘器内气流流型简介

  9.3.2旋风除尘器的除尘效率

  9.3.3旋风除尘器的压力损失

  9.4旋风除尘器的结构形式和性能

  9.4.1旋风除尘器的结构形式

  9.4.2常用旋风除尘器的结构和性能

  9.5组合式多管旋风除尘器

  9.5.1串联式旋风除尘器组合形式

  9.5.2并联式旋风除尘器组合形式

  9.6旋风除尘器的选择设计和应用

  9.6.1旋风除尘器的选择设计

  9.6.2旋风除尘器的应用

  参考文献

  第10章袋式除尘器

  10.1袋式除尘器的主要类型

  10.1.1袋式除尘器的分类

  10.1.2袋式除尘器的清灰机理

  10.1.3典型的袋式除尘器

  10.2袋式除尘器的滤料

  10.2.1袋式除尘器滤料的材质

  10.2.2对袋式除尘器滤料的要求

  10.2.3袋式除尘器滤料的种类

  10.2.4织造滤料及其性能

  10.2.5针刺毡滤料及其性能

  10.2.6复合耐高温针刺毡——氟美斯

  (FMS)和特氟美针刺毡

  10.2.7覆膜滤料及其性能

  10.2.8消静电滤料及其性能

  10.2.9烧结不锈钢纤维毡

  10.3袋式除尘器的设计和计算

  10.3.1选用袋式除尘器应考虑的因素

  10.3.2袋式除尘器的设计和选用步骤

  10.3.3袋式除尘器的设计实例

  10.4袋式除尘器的故障及其排除

  10.5袋式除尘器的工业应用

  10.5.1在钢铁工业的应用

  10.5.2在水泥工业的应用

  10.5.3在有色冶金工业的应用

  10.5.4在机械工业的应用

  10.5.5在炭黑工业的应用

  10.5.6在电力工业的应用

  10.5.7在生活垃圾焚烧炉烟尘净化中的应用

  10.5.8在筑路行业的应用(沥青混凝土拌和机的烟尘治理)

  10.5.9滤筒式除尘器的工业应用

  10.5.10陶瓷质微孔管过滤式除尘器的工业应用

  参考文献

  第11章电除尘器

  11.1电除尘器的工作原理

  11.1.1电除尘器的除尘过程

  11.1.2电晕的发生

  11.1.3电场

  11.2粒子荷电及粒子捕集

  11.2.1粒子荷电

  11.2.2粒子的捕集

  11.2.3理论分级效率方程的修正

  11.3电除尘器的结构

  11.3.1电晕电极

  11.3.2集尘电极

  11.3.3电极清灰装置

  11.3.4气流分布装置

  11.3.5电除尘器高压绝缘、密封及隔流

  11.4电除尘器的选择设计和计算

  11.4.1电除尘器本体结构的设计和计算

  11.4.2电除尘器振打机构的设计和排灰装置

  11.4.3电除尘器的设计实例

  11.5电除尘器高压供电装置

  11.5.1高压供电装置的种类

  11.5.2高压供电装置的控制方式

  11.5.3电源容量的选择

  11.5.4电除尘器低压电源控制装置

  11.5.5脉冲电源

  11.5.6恒流源

  11.5.7高频开关电源

  11.6电除尘器的维护、管理及经济分析

  11.6.1电除尘器的维护

  11.6.2电除尘器的管理

  11.6.3电除尘器的经济分析

  11.7新型电除尘器

  11.7.1带辅助电极电除尘器

  11.7.2组合式除尘技术

  参考文献

  第12章湿式除尘器

  12.1概述

  12.1.1湿式除尘器的分类

  12.1.2湿式除尘器的性能和净化效率

  12.1.3湿式除尘器的选择

  12.2重力喷雾洗涤器

  12.3湿式旋风除尘器

  12.3.1旋风水膜除尘器

  12.3.2卧式旋风式水膜除尘器

  12.3.3中心喷雾旋风除尘器

  12.4自激喷雾除尘器

  12.4.1冲击水浴除尘器

  12.4.2冲激式除尘机组

  12.5文丘里除尘器

  12.5.1文丘里除尘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12.5.2文丘里管的凝聚效率

  12.5.3文丘里管的压力损失

  参考文献

  第5篇气态污染物治理技术

  第13章气态污染物治理设备

  13.1吸收设备

  13.1.1吸收设备的类型和特点

  13.1.2吸收设备的设计和计算

  13.1.3吸收法的典型工程应用

  13.2吸附设备

  13.2.1吸附设备的类型和特点

  13.2.2吸附设备的设计和计算

  13.2.3吸附设备典型工程应用

  13.3催化转化设备

  13.3.1催化转化设备的类型和特点

  13.3.2催化转化设备的设计和计算

  13.3.3催化转化设备典型工程应用

  13.4其他设备

  13.4.1燃烧设备

  13.4.2冷凝设备

  参考文献

  第14章硫氧化物排放控制技术

  14.1控制硫氧化物排放的方法

  14.1.1大气中SO2的来源及危害

  14.1.2SO2的性质

  14.1.3SO2污染控制的主要方法

  14.1.4国内外烟气脱硫技术的应用情况

  14.2燃烧前脱硫

  14.2.1煤中硫的形态

  14.2.2物理脱硫

  14.2.3化学脱硫

  14.2.4生物脱硫

  14.2.5煤炭转化

  14.3燃烧中脱硫

  14.3.1型煤燃烧固硫

  14.3.2流化床燃烧脱硫

  14.3.3炉内喷钙脱硫

  14.4烟气脱硫

  14.4.1石灰石/石灰湿法烟气脱硫

  14.4.2双碱法

  14.4.3氨法

  14.4.4钠碱法

  14.4.5金属氧化物吸收法

  14.4.6海水脱硫

  14.4.7活性炭吸附法

  14.4.8喷雾干燥法脱硫

  14.4.9干法脱硫

  14.4.10高能电子活化氧化法

  14.5烟气脱硫技术的综合评价

  14.5.1烟气脱硫工艺的技术性能分析

  14.5.2烟气脱硫技术综合评价结果

  14.5.3烟气脱硫工艺选择的主要原则

  参考文献

  第15章固定源氮氧化物排放控制技术

  15.1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技术

  15.1.1SCR脱硝原理

  15.1.2SCR脱硝工艺流程

  15.1.3SCR脱硝性能影响因素

  15.2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系统概述

  15.2.1供氨与注氨系统

  15.2.2催化反应器及附属组件

  15.2.3SCR控制系统

  15.3催化剂设计与管理

  15.3.1催化剂结构形式

  15.3.2催化剂体积计算

  15.3.3催化剂的钝化与中毒

  15.3.4催化剂的寿命管理

  15.3.5失效催化剂的处理

  15.4选择性非催化还原脱硝技术

  15.4.1SNCR工艺原理

  15.4.2SNCR脱硝工艺流程

  15.4.3影响SNCR脱硝效率的因素

  15.4.4SCR与SNCR工艺比较

  15.5其他氮氧化物排放控制技术

  15.5.1吸收法

  15.5.2非热等离子体法

  15.5.3吸附法

  15.5.4催化分解法

  15.5.5微生物法

  参考文献

  第16章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的控制

  16.1概述

  16.1.1挥发性有机物的概念

  16.1.2挥发性有机物的来源

  16.1.3挥发性有机物的危害

  16.1.4挥发与溶解蒸气压

  16.2冷凝法净化含VOCs废气

  16.2.1冷凝原理

  16.2.2工艺流程

  16.2.3冷凝计算

  16.2.4直接冷凝法净化回收含癸二腈废气

  16.2.5吸收?

冷凝法回收氯乙烷

  16.3吸收法净化含VOCs废气

  16.3.1吸收过程

  16.3.2吸收设备和吸收剂

  16.3.3工艺流程

  16.3.4空调生产有机废气治理工艺

  16.4吸附法净化含VOCs废气

  16.4.1吸附剂

  16.4.2多组分吸附

  16.4.3活性炭的吸附热

  16.4.4吸附剂再生

  16.4.5吸附工艺

  16.4.6固定床活性炭吸附净化炼油厂表曝池恶臭污染

  16.5燃烧法净化含VOCs废气

  16.5.1直接燃烧法

  16.5.2热力燃烧法

  16.5.3催化燃烧法

  16.5.4蓄热式燃烧法

  16.5.5蓄热式催化氧化法

  16.5.6不同燃烧法的比较

  16.5.7燃烧热

  16.5.8燃烧动力学

  16.5.9催化燃烧净化石化污水处理厂废气

  16.6生物法净化含VOCs废气

  16.6.1生物法的选择

  16.6.2生物过(滴)滤降解

  16.6.3生物法净化VOCx实例

  16.7其他方法净化含VOCs废气

  16.7.1非平衡等离子体净化技术

  16.7.2膜吸收净化技术

  16.7.3微波催化氧化净化技术

  16.8净化VOCs方法的选择

  参考文献

  第17章机动车排放控制技术

  17.1车用燃料改进和燃料替代技术

  17.1.1改进车用汽油

  17.1.2改进车用柴油

  17.1.3替代燃料技术

  17.2机动车排放污染形成和机内控制技术

  17.2.1发动机工作原理

  17.2.2汽油机污染物形成机理

  17.2.3汽油机排放污染物机内控制技术

  17.2.4柴油机污染物形成机理

  17.2.5柴油机排放污染机内控制技术

  17.2.6电动汽车技术

  17.3机动车排放污染机外净化技术

  17.3.1汽油机排气净化技术

  17.3.2柴油机排气净化技术

  17.3.3非排气污染控制技术

  17.4机动车排放控制管理对策

  17.4.1实施严格的机动车排放标准

  17.4.2完善机动车排放控制管理体系

  17.4.3科学规划交通设施

  17.4.4其他非技术性对策

  参考文献

  第6篇净化系统设计

  第18章集气罩

  18.1集气罩的形式和性能

  18.1.1集气罩的基本形式

  18.1.2集气罩的主要性能

  18.2密闭罩的设计和计算

  18.2.1设计原则

  18.2.2排气量的计算

  18.3外部集气罩的设计和计算

  18.3.1设计原则

  18.3.2排气量的计算

  18.4热过程接受罩的设计和计算

  18.4.1热射流参数法

  18.4.2流量比法

  18.5吹吸罩的设计和计算

  18.5.1临界断面法

  18.5.2流量比法

  18.6槽边集气罩的设计和计算

  18.6.1设计原则

  18.6.2条缝式槽边集气罩的设计和计算

  18.6.3平口式槽边集气罩的设计和计算

  18.7排气柜的设计和计算

  18.7.1排气柜的形式和设计原则

  18.7.2排气柜的排气量计算

  18.7.3排气柜的布置和排气系统

  参考文献

  第19章管道系统设计

  19.1概述

  19.1.1管道设计的基本内容

  19.1.2管道材料和规格

  19.2管道的压力损失

  19.2.1沿程压力损失的计算

  19.2.2局部压力损失的计算

  19.3管道的设计和计算

  19.3.1管道布置

  19.3.2除尘管道的设计和计算

  19.3.3高温烟气管道的设计和计算

  19.3.4其他管道的设计和计算

  19.4管道的热伸长及其补偿

  19.4.1管道的热伸长量计算

  19.4.2管道自然补偿计算

  19.4.3伸缩器的选择和计算

  19.5管道支架布置及推力计算

  19.5.1支架形式和布置

  19.5.2各种固定支架的推力计算

  19.5.3管道重力负荷及跨距计算

  19.5.4管道扭力计算

  19.6防腐蚀

  19.6.1概述

  19.6.2防腐蚀措施

  19.7管道与设备保温

  19.7.1设置保温的原则

  19.7.2保温材料的主要技术性能

  19.7.3保温的热力计算

  19.7.4保温结构与施工

  参考文献

  第20章通风机和电动机

  20.1通风机

  20.1.1通风机的分类与命名

  20.1.2通风机的特性曲线

  20.1.3通风机在通风系统中的运行

  20.1.4通风机的联合运行

  20.1.5通风机的选型及注意事项

  20.2电动机

  20.2.1异步电动机型号的表示方法

  20.2.2异步电动机的分类

  20.2.3Y系列小型鼠笼转子异步电动机

  20.2.4异步电动机的选择

  20.3其他附属设备的选型

  20.3.1液力偶合器的选型

  20.3.2三角胶带传动计算

  20.4通风机房布置

  参考文献

  第21章净化系统参数的测定

  21.1测定位置的选择和测点的确定

  21.1.1测定位置的选择

  21.1.2测点的确定

  21.2管道中气体温度和湿度的测定

  21.2.1管道中气体温度的测定

  21.2.2管道中气体湿度的测定

  21.3管道中气流压力、流速和流量的测定

  21.3.1管道中气流压力的测定

  21.3.2管道中气体流速和流量的计算

  21.4管道中气体含尘浓度的测定

  21.4.1过滤称重法

  21.4.2光电透射法

  21.5管道中气态污染物的测定

  21.5.1管道中气态污染物的采样

  21.5.2气态污染物的测定方法

  21.6净化装置性能的测试

  21.6.1处理气体量的测试

  21.6.2压力损失的测试

  21.6.3净化效率的测试

  21.6.4净化装置性能的测试次数

  21.6.5污染物浓度和净化效率的测定误差

  参考文献

  第7篇主要工业大气污染源的控制技术

  第22章电力工业大气污染控制

  22.1概述

  22.1.1废气的来源和分类

  22.1.2火电厂烟气的特点

  22.1.3火电厂烟气控制方法

  22.2火电厂逸散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