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岗教师招聘小学语文专业知识试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539897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6.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特岗教师招聘小学语文专业知识试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特岗教师招聘小学语文专业知识试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特岗教师招聘小学语文专业知识试题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特岗教师招聘小学语文专业知识试题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特岗教师招聘小学语文专业知识试题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特岗教师招聘小学语文专业知识试题及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特岗教师招聘小学语文专业知识试题及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特岗教师招聘小学语文专业知识试题及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特岗教师招聘小学语文专业知识试题及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特岗教师招聘小学语文专业知识试题及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特岗教师招聘小学语文专业知识试题及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特岗教师招聘小学语文专业知识试题及答案.docx

《特岗教师招聘小学语文专业知识试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特岗教师招聘小学语文专业知识试题及答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特岗教师招聘小学语文专业知识试题及答案.docx

特岗教师招聘小学语文专业知识试题及答案

特岗教师招聘考试小学语文试卷(满分:

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8道小题,每小题1分,共8分)

1.下列各组字词的注音有错的一项是()。

A.酝酿(niàng)滑稽(jī)洗濯(zhuó)孪(luán)生

B.梦寐(mèi)称(chèn)职赏赐(cì)嫩(rùn)芽

C.诀(jué)别什(shí)物笼(lǒng)罩猝(cù)然

D.厄(è)运虐(nüè)杀炫(xuàn)耀匿(nì)笑

2.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雍容经典韬光养晦筚路蓝缕,以起山林

B.安详遐思薪尽火传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C.跨越振辐秘而不宣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D.坐阵砥砺学以致用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3.某校文学刊物转载的一段评论中有四个注解,其中不正确的一个是()。

矛盾在《子夜》等小说创作中所努力实现的创作模式,是西方由巴尔扎克、列夫·托尔斯泰、左拉等现实主义、自然主义小说家所成功地实践了的创作模式。

A.《子夜》:

长篇小说,通过主人公吴荪甫的悲剧命运揭示了当时的重大社会问题

B.巴尔扎克:

19世纪法国作家,他的《人间喜剧》被称为法国社会的"百科全书"

C.列夫·托尔斯泰:

19世纪俄国作家,他的《战争与和平》以气势恢弘著称

D.左拉:

19世纪法国作家,他的代表作是体现人道主义思想的《巴黎圣母院》

4.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根据公司的战略发展规划,需要引进大批优秀人才,包括服装量体师、团购业务员、技术总监、高级设计经理等大量基层和高层岗位

B.营救告一段落后,他们把重点转向照顾幸存者,现在又在为避免地震滑坡形成的35个堰塞湖可能带来的灾害而奔忙,一刻也停不下来

C.由于单位优势逐渐丧失,身处僻壤的水电八局职工子弟,开始选择城市作为实现人生的目标,尤其是80后的这一代更迫切地希望融入城市

D.去年的大赛我们的工作得到好评,今年的比赛从命题、决赛、海选到颁奖,我们又被指定参与活动的全过程,一定要高度重视,不可忽视

5.将①-④句填在横线上,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爱因斯坦非常重视想象力,他说:

"严格地说,想象力是科学研究中的实在因素。

"①想象力能概括世界上的一切②因为知识是有限的③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④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A.③①④②

B.③②①④

C.①③④②D.②①③④

6.教完《竞选州长》,教师设计了这样的结束语:

"马克·吐温实在算得上是一位幽默大师,他的小说既深刻又有趣,他写的两本反映儿童生活的小说《汤姆·索亚历险记》和《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是令人着迷的书,同学们可以抽时间读一读。

"这属于(  )。

A.激励式结果

B.拓展延伸式

C.比较式结果

D.悬念式结果

7.下列选项不属于板书特点的是()。

A.趣味性

B.丰富性

C.直观性

D.启发性

8.根据课程与教学评价的主体,可以把评价分为()。

A.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

B.相对性评价、绝对性评价、个体内差异评价

C.内部评价与外部评价

D.背景、输入、过程和成果评价

二、填空题(10分)

1.下面语段画线处都有语病,请改正过来。

(4分)

生命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①尽管我们很渺小,但应该必须让自己知道"我很重要"。

对父母,我们是他们安享晚年的保障;②对朋友,我们是他们倾诉衷肠。

任何时候都不要看轻自己,要敢于说"我很重要",③这样,你的人生才会走进新的一页。

让我们昂起头,④对着我们这颗无数的美丽星球上的生灵,响亮地宣布--我很重要!

(1)第①处词语赘余,应删去的词语是。

(2)第②处成分残缺,应在句末添加。

(3)第③处搭配不当,应将改为。

(4)第④处语序不当,应调整为。

2.为下列词语加点的字注音。

(2分)

骸骨静谧喑哑憔悴

3.把下面四个词语按句子语义要求填入适宜的空格。

(2分)

瑟缩惊惶绝望傲然

(1)我当然得到完全的胜利,于是走出,留他地站在小屋里。

(2)他很地站了起来,失了色着。

4.泰戈尔是(国家)著名的文学家,曾获文学奖。

(2分)

三、古诗词鉴赏(8分)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日暮倚杖水边①

(金)王寂

水国西风小摇落,撩人羁绪乱如丝。

大夫泽畔行吟处,司马江头送别时。

尔辈何伤吾道在,此心惟有彼苍知。

苍颜华发今如许,便挂衣冠已慢迟。

[注]①此诗为王寂被贬官至河南蔡州时所作。

(1)此诗颔联以和两位被贬异乡的古人自况,用典精当,对仗工整。

(3分)

(2)指出"羁绪"在全诗中的具体内容,并简要赏析首联在写法上的特点。

(5分)

四、科技文阅读(10分)

阅读下面的科技文,然后完成后面的问题。

指纹的特性和用途

人的皮肤由表皮、真皮和皮下组织三部分组成。

指纹就是表皮上突起的纹线。

由于人的遗传特性,虽然指纹人人皆有,但各不相同。

伸出你的手,仔细观察,就可以发现小小的指纹也分好几种类型:

有同心圆或螺旋纹线,看上去像水中漩涡的,叫斗形纹;有的纹线是一边开口的,就像簸箕似的,叫箕形纹;有的纹形像弓一样,叫弓线纹。

各人的指纹除形状不同之外,纹形的多少、长短也不同。

据说,全世界五十多亿人中,还没有发现两个指纹完全相同的人呢。

更有趣的是,指纹在胎儿第三四个月便开始产生,到六个月左右就形成了。

当婴儿长大成人,指纹也只不过放大增粗,它的形状特征却固定不变。

你可别小看指纹,它的用途可大啦!

指纹由皮肤上许多小颗粒排列组成,这些小颗粒感觉非常敏锐,只要用手触摸物体,就会立即把感觉到的冷、热、软、硬等各种"情报"通报给大脑这个"司令部",然后,大脑根据这些"情报",发号施令,指挥动作。

指纹还具有增强皮肤摩擦的作用,使手指能紧紧地握住东西,不易滑掉。

我们平时画图、写字、拿工具、做手工,之所以能够那么得心应手、运用自如,这里面就有指纹的功劳。

正因为指纹的这些特征,它很早就引起了人们的兴趣。

在古代,人们把指纹当做"图章",印在公文上。

据说,在一百多年前,警察就开始利用指纹破案。

(A)现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B)指纹在医学上又有了新的用途。

有的医生发现,通过检查人的指纹、掌纹,能够查出某些疾病。

(C)近年来,指纹又和电子计算机成了好朋友。

(D)

小小的指纹将来究竟还会有哪些新的用途?

新的迷宫又摆在我们面前,等待着我们去探索、去寻求。

1.文中两处用了"据说"一词,能否去掉?

为什么?

(2分)

2.第1段文字中画横线的语句运用的说明方法是和。

(2分)

3.第3段中"指纹的这些特征" 包括(概括4点)。

(2分)

4.下面的句子是从第4段中抽出来的,应放在(A)(B)(C)(D)四处中的处。

(2分)

科学家已研制出一种"指纹锁",这种锁的钥匙就是人的指纹。

当人们开门时,只要用手按一下,设在门上的计算机就能迅速准确地识别开门的人是不是主人,如果是的话,门马上就自动打开了,真神!

5.简要概括本文说明的中心意思。

(不超过10个字)(2分)

答:

本文说明了

五、文言文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然后回答后面的问题。

芳容至孝

周孝子名芳容,华亭人。

其父文荣,游楚客死归州官舍矣。

芳容十四岁,祖父母相继死,临终抚芳容叹曰:

"安得汝为寻亲孝子,使我瞑目九泉乎!

"芳容泣而志之,由是始有负骨归葬之念。

芳容自顾年已及壮,可跋涉险阻,乃自奋曰:

"天下岂有无父之人哉!

"乃焚香告家庙曰:

"此去不父骨,誓不归矣。

"

自出都后,芳容日行风霜雨露中,寒燠(燠:

读yù,热)失度,饥饱无时。

投止旅店,头晕目眩,遍身焦灼如火。

次日,病不能起。

主人见芳容病状,惧不敢留,欲徙置邻庙。

芳容乃曰:

"吾病虽剧,心实了然,药之可以即愈。

且吾有大事未了,为吾招里正(里正:

古代地方官吏名),当告以故。

"未几里正至,闻言色动,邀医至。

直至六月初始能步履。

麻鞋短服,日行三四十里。

或风雨骤至,往往淋漓达旦。

或赤脚行山蹊中,踵决肤裂,流血不已。

终至归州,赖老役指迷,获父骸。

芳容负骨登舟,半月余竟达里门。

葬父于祖墓旁,得报祖父母遗命于地下。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4分)

(1)芳容泣而志之

(2)药之可以即愈

(3)且吾有大事未了(4)闻言色动

2.下列句中的"于"与"葬父于祖墓旁"中的"于"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告之于帝B.贤于材人远矣

C.苍鹰击于殿上D.万钟于我何加焉

3.翻译下列句子。

(4分)

(1)天下岂有无父之人哉!

(2)为吾招里正,当告以故。

4.全文表现了芳容哪些美好的品格?

(2分)

六、现代文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后面的问题。

每当看到现在的孩子背着那印满各式各样卡通画的精致书包上学时,我就会想起属于我的第一个书包。

那是个花格子书包,妈妈做的。

7岁那年,我终于拥有了上学的资格。

可是我没有书包。

那时,我们乡下孩子最常背的就是用花布拼成的花格子书包。

每当同学们谈论谁的书包哪块花布多么多么好看时,我都会躲得远远的,心里却一遍遍地喊着:

我也要有一个花格子书包!

我终于向母亲开了口。

"家里没有碎花布。

"妈妈平静地说。

"我要!

"我固执地坚持着,却不敢看妈妈的脸。

家里的窘境我是知道的。

面对我的倔强,妈妈没有再说话。

从那以后,我发现从来不喜欢串门的妈妈开始串门了。

对于寡言少语的她来说,和人谈天说地是多么吃力的事情!

有好几次,在一边玩耍的我发现妈妈的脸被别人的话锋逼得通红通红。

不知串了多少家的门,不知有多少次艰难的开口,妈妈终于攒够了做书包的花布。

开学的前夜,妈妈把书包做好了。

美丽的图案,细密的针脚--这真是一个可爱的书包!

我还惊喜地发现,书包里面居然还有一个夹层。

这可是我们村独一无二的新设计啊!

我兴奋地把书包看了又看,然后抬头看看妈妈的脸,她的眼神十分安适。

"好好学习。

"她依然平静地说。

躺在床上,我的泪水忍不住淌了一脸,愧疚和不安开始一点一点地吞咽我的喜悦和满足。

我知道这书包意味着什么:

这块块鲜艳的花方格是她一缕缕被撕裂的矜持和尊严,这道道匀净的线路是她那颗绵延万里却从不言爱的心啊!

第二天上学时,我郑重地背上了这个书包。

书包里装的东西很少,但我却觉得它沉甸甸的。

后来,它一直陪伴我读完了小学和中学,直到它不能再用,我也依然保存着它。

因为我知道:

这个书包必定是世界上最珍贵、最美的书包。

1.给加点的字注音。

(2分)

固执()倔强()愧疚()沉甸甸()

2.文中明确揭示中心的句子是()。

(2分)

A.那是个花格子书包,妈妈做的

B.这块块鲜艳的花方格是她一缕缕被撕裂的矜持和尊严

C.这道道匀净的线路是她那颗绵延万里却从不言爱的心啊

D.这个书包必定是世界上最珍贵、最美的书包

3.本文记叙了一件什么事?

请用一句话概括。

(不超过15个字)(2分)

4.上文中与"这块块鲜艳的花方格是她一缕缕被撕裂的矜持和尊严"相照应的句子是:

(2分)

5.文中加线句"我终于向母亲开了口"的"终于"表现了我的什么心理?

(2分)

6.谈谈你对文中最后段落中"书包里装的东西很少,但我却觉得它沉甸甸的"一句的理解。

(3分)

7.根据你对文章的理解,请给本文选择一个最恰当的题目是()。

(2分)

A.最美的书包

B.花格子书包

C.卡通书包

D.我的书包

七、论述题(7分)

为什么说选择与应用教学媒体应考虑学生的特点?

八、写作(30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有一个孩子,伸手到一个装满榛果的瓶子里,尽其所能地抓了一把榛果;当他把手收回来时,手被瓶口卡住了。

他既不愿意放弃榛果,又不能把手缩回来,急得大哭。

旁边一个人劝他说:

"你知足些吧,只拿一半,让你的拳头缩小一些,你的手就很容易从瓶子里出来了。

"

在生活中,有时候只有放弃才能得到。

有的人不明白这个道理,只想获得,不想放弃,结果什么也得不到。

你也许有类似的经历,或对此有自己的认识。

请以"放弃"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标题自拟,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小学语文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

1.B[解析]B项应为嫩(nèn)芽。

2.B[解析]A项筚路蓝缕,以起山林中的起应为启;C项振辐应为振幅;D项坐阵应为坐镇。

3.D[解析]左拉的代表作是《卢贡-马卡尔家族》《娜娜》《四福音书》等,《巴黎圣母院》的作者是雨果。

4.B[解析]A项搭配不当,应该为包括服装量体师、团购业务员等大量基层岗位和技术总监、高级设计经理等高层岗位;C项宾语中心词残缺,在目标的后边加的地方;D项语序失调,命题、决赛、海选改为命题、海选、决赛;句式杂糅或偷换主语,将我们又被指定参与活动的全过程,一定要高度重视,不可忽视改成我们将参与活动的全过程,一定要高度重视,不可忽视。

5.B[解析]②因为知识是有限的,意在解释③,故②应紧跟在③之后,故选B项。

6.B[解析]略

7.B[解析]板书的特点包括趣味性、示范性、直观性和启发性。

故选B项。

8.C[解析]根据课程与教学评价的主体,可以把评价分为内部评价与外部评价。

 二、填空题

1.

(1)应该或必须

(2)的对象(的人)(3)走进翻开(一页一片天地)(4)将无数的放到生灵前

2.háimìyīnqiáo

3.

(1)傲然绝望

(2)惊惶瑟缩

4.印度诺贝尔

三、古诗词鉴赏

(1)屈原白居易

(2)内容:

①漂泊的旅思;②谪官的愁思;③秉道直行的信念和内心不被理解的苦闷;④年华易逝的伤感;⑤宦海浮沉的厌倦。

特点:

①触景生情,以萧瑟凄清之景引发诗人的纷乱愁思;②以羁绪领起全篇。

四、科技文阅读

1.不能。

因为所举事例没有经过确切统计(或带有估测性质);如果去掉就不符合说明文语言准确的特点了。

(意思对即可)

2.分类别打比方(前后顺序不限)

3.指纹人人各不相同形状特征固定不变感觉非常敏锐具有增强皮肤摩擦的作用(意思对即可)

4.D[解析]D处应紧接着说指纹和计算机的联系,而抽出的这句话正好说明了这一点。

5.指纹的特性和用途(意思对即可)

五、文言文阅读

1.

(1)记;记住;

(2)给……吃药;吃药;用药治;(3)结束;完;了结;(4)脸色;神色;面色。

2.C[解析]葬父于祖墓旁中的于是在的意思,而C项也是在的意思。

3.

(1)天下哪里(难道)有没有父亲的人呢(吗)!

(2)替我叫来(招呼)里正,(我)当面(到时候)把原因告诉他。

4.有孝心,知道感恩,有毅力,意志坚强,一诺千金。

参考译文:

姓周的孝子名叫芳容,是华亭人。

他的父亲(周)文荣在楚国游历求官时客死在归州的官吏住处。

芳容十四岁时,祖父祖母相继去世,临终时抚摸着芳容说:

怎能让你成为寻找亲人(骨骸)的孝子,让我在九泉之下可以闭眼。

芳容哭泣着立下志愿,从此开始有背(父亲)遗骨回来安葬的念头。

芳容认为自己已经成人,可以跋山涉水克服困难艰险了,于是自告奋勇说:

天下哪里有没有父亲的人呢!

于是在家族的宗庙里烧香说:

这次出去(如果)没有找到父亲的遗骨,就发誓再也不回来了。

自从出了城,芳容每天无论天气如何都会赶路。

时冷时热,时饥时饱。

到旅店投宿时,头晕目眩,浑身热得像火一样。

第二天就病得起不来床了。

旅店主人看到芳容患病的样子,很害怕,不敢让他留宿,想要把他搬运安放到附近的庙中。

芳容于是说:

我的病虽然严重,但我神志清醒,用药治疗,就可以痊愈。

何况我有重要的事没有完成,(请您)为我叫来里正,(我要)把原因告诉他。

不久里正来了,听到他的讲述后被感动,请来医生(为他治疗)。

(芳容)直到六月初才能走路。

(芳容)穿着麻鞋短衣,每天走三四十里路。

有时遇到风雨突来,经常冒雨赶夜路到天亮。

有时赤脚走在山间小路上,脚跟裂开,血止不住地流。

(芳容)终于到达归州,依靠长年打杂的人指点,找到了父亲的遗骨。

芳容背着(父亲的)遗骨上船(回家),半个多月终于到达里门,把父亲安葬在祖墓旁,回复去世的祖父母的遗命。

六、现代文阅读

1.zhijuéjiùdiàn

2.D[解析]文章末尾点题,揭示了本文的中心,即这个书包必定是世界上最珍贵、最美的书包。

3.本文记叙了妈妈花了很大心血为我做了一个花格子书包。

(意对即可)

4.相照应的句子是:

有好几次,在一边玩耍的我发现妈妈的脸被别人的话锋逼得通红通红。

(或是)不知串了多少家的门,不知有多少次艰难的开口,妈妈终于攒够了做书包的花布。

(任答一句即可)

5.表现既懂事,理解家中的困难,又对获得书包有着强烈的渴望。

6.书包里的东西虽少,但妈妈的关心和期盼使我深深感受到了母爱的分量是沉甸甸的。

7.A[解析]A紧扣本文的中心,能揭示主旨。

七、论述题

课堂教学效果的好坏,有赖于选择与应用恰当的教学媒体帮助学生作出学习反应。

不过,教学对象不同,他们对教学媒体所作出的学习反应也不相同。

因此,只有依据教学对象的特点来选择与应用相应的教学媒体,才能优化教学效果。

我们知道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对事物的接受能力是有很大差别的,因此选用教学媒体必须考虑他们的年龄特征。

比如:

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形象思维比较突出,注意力不容易集中,注意时间十分短,且多为无意识注意,因此对他们可多使用幻灯、电影、录像等媒体教学,而且一定要形象生动、重点突出、色彩鲜明,这样才能将抽象概念形象化;对于小学高年级学生来说,他们的概括能力和抽象能力都得到了发展,感知的经验也逐渐丰富起来,而且注意力也比较集中,有了一定的知识基础和学习经验,因此为他们选择的媒体教学手段就可以广泛一些(如计算机媒体等),传递的内容也可以多一些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理性知识的分量,重点在于揭示事物的内在规律,进而培养他们抽象的思维能力。

另外,在两种效果接近的教学媒体中进行选择时,可以适当考虑学生的兴趣和爱好。

八、写作

例文:

学会放弃

科学家找来马林鱼做试验:

在水池中用一大块玻璃隔着,马林鱼总想能够冲过去,却碰到玻璃,一次、两次、三次……十多次了,马林鱼碰得头破血流,仍然向着玻璃冲去,仍然又是碰得头破血流……

学会放弃,放弃不是舍弃,是一种等待,等待更好的时机。

义字化身的武圣关公,不也有过降汉不降曹的经历?

可他人在曹营心在汉,心中总想着扶刘复汉,最终就有了千里走单骑的壮举!

学会放弃,放弃不是退避,是一种贮蓄,贮蓄更大的勇气。

古语谓大丈夫能屈能伸,能屈不是懦弱,而是一种长远的策略,是为了伸得更远。

拳头收回来,是为了更有力地打出去。

越王勾践卧薪尝胆,最终取得大败吴国的战绩。

学会放弃,不要硬挺着坚持,这样只会消磨你的意志,终究会迷失自己。

一味地坚持再坚持,只能作出无谓的牺牲,这是一种愚蠢者的傻与痴。

孔明出山有出山的辉煌;约玛·奥利拉使诺基亚放弃电视机制造、机械以及其他产业,专心搞好电信业和移动电话业务,自有他的奥妙之处。

握住手中最后一张牌固然美丽,但那得看看你的脸上是挂满泪水还是写着笑意。

学会放弃,但是永远不要放弃你人格的尊严、做人的本质。

放弃了荣华富贵,文天祥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豪言;放弃了懦弱苟且,闻一多便有了面对敌人枪口仍然挺身,大义凛然发表最后一次讲演的壮举;放弃了美国面粉,朱自清用死诠释了一个中国男儿的骨气。

正确地选择放弃,会有一种更多的得到、更大的自豪!

学会放弃,放弃是一针清醒剂。

让你静下心来反思,让你的头脑更加清醒。

做什么事都得量力而行,你不会一伸手就能摸着天际。

学会放弃,放弃是一个更新的起点。

找准自己的位置,你就会焕发出你应有的美丽。

有了一个清新的头脑,你就可以认真地构想你的前景,你一定会达到你想要达到的目的。

学会放弃,放弃是一种智慧的美丽。

懂得放弃,才更懂得拥有,懂得珍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