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煤灰混凝土应用技术规范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545400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82.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粉煤灰混凝土应用技术规范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粉煤灰混凝土应用技术规范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粉煤灰混凝土应用技术规范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粉煤灰混凝土应用技术规范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粉煤灰混凝土应用技术规范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粉煤灰混凝土应用技术规范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粉煤灰混凝土应用技术规范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粉煤灰混凝土应用技术规范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粉煤灰混凝土应用技术规范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粉煤灰混凝土应用技术规范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粉煤灰混凝土应用技术规范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粉煤灰混凝土应用技术规范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粉煤灰混凝土应用技术规范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粉煤灰混凝土应用技术规范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粉煤灰混凝土应用技术规范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粉煤灰混凝土应用技术规范文档格式.docx

《粉煤灰混凝土应用技术规范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粉煤灰混凝土应用技术规范文档格式.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粉煤灰混凝土应用技术规范文档格式.docx

  一、基准混凝土配合比计算方法。

  1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要求的强度和标准差的计算方法。

  

(1)混凝土的试配强度,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Rh=Ro+σo           (附3.1)

  式中Rh——混凝土的试配强度;

    Ro——混凝土设计要求的强度;

    σo——混凝土标准差。

  当施工单位具有30组以上混凝土试配强度的历史资料时,σo可按下式求得:

式中Ri——第Ri组的试块强度:

    Rn——n组试块强度的平均值。

  当施工单位无历史统计资料时,σo可按附表3.1取值。

  混凝土强度标准差附表3.1 

Rh=A?

Rc?

(C/W—B)     (附3.3)

  式中R——水泥的实际强度(MPa);

    CW——混凝土的灰水比;

    A、B——试验系数。

当缺乏AB、试验系数时,可按下列数值取用。

采用碎石时,A=0.46,B=0.52;

采用卵石时,A=0.48,B=0.61(仅适用于骨料为干燥状态)。

  (3)根据骨料最大粒径及混凝土坍落度选用用水量(We),可按附表3.2选用。

  混凝土用水量附表3.2 

(4)根据水灰比、粗骨料最大粒径及砂细度模数选用砂率,可按附表3.3选用。

  混凝土砂率附表3.3 

(5)水泥的用量(Co),应按下式计算:

(6)水泥浆的体积(Vp),应按下式计算:

式中γc——水泥比重。

  (7)砂和石料的总体积(VA),应按下式计算:

  VA=1000(1-a)-Vp        (附3.6)

  式中a——混凝土含气量(%),不掺外加剂的混凝土,当骨料最大粒径为20mm时,可取2%;

40mm时可取1%;

80mm和150mm时可忽略不计。

  (8)砂料的重量(So),应按下式计算:

  So=VA?

Qs?

γs         (附3.7)

  式中γS——砂料比重;

    Qs——砂率(%)。

  (9)石料的重量(Go0,应按下式计算:

  Go=VA?

(1—Qs)?

γg      (附3.8)

  式中γg——石料比重。

  2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要求的强度(Ro)和强度保证率(P)及离差系数(Cv)的计算方法。

  

(1)计算出要求的试配强度:

  混凝土试配强度应等于设计强度(Ro)乘以系数K,K值与混凝土强度保证率和离差系数有关,可按附表3.4查得。

  K值表附表3.4

表中P值根据结构物类型和重要性,由设计单位规定。

  Cv值由混凝土施工质量水平决定,可预先选用。

当混凝土强度在20MPa及以上时可选用0.15;

在20MPa以下时可选用0.20。

以后根据施工资料调整。

Cv值应按下列方法计算:

  ①计算平均强度Rm——总体强度的特征值,指同一强度等级的混凝土若干组试件抗压强度的算术平均值,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式中R——每组试件的平均极限抗压强度;

    n——试件的组数。

  ②混凝土强度的标准差σo,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③混凝土强度的离差系数Cv,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Cv=σoRm(附3.11)

  

(2)水灰比、用水量、砂率、水泥用量及砂料石料重量的计算或选用方法与本附录三第

(一)款第2项至第9项的内容相同。

  (3)基准混凝土配合比各种材料用量为:

Co、Wo、So、Go。

  二、等量取代法配合比计算方法。

  1选定与基准混凝土相同或稍低的水灰比。

  2根据确定的粉煤灰等量取代水泥量(f%)和基准混凝土水泥用量(co),应按下式计算粉煤灰用量(F)和粉煤灰混凝土中的水泥量(C):

  F=Co?

f(%)           (附3.12)

  C=Co-F                (附3.13)

  3粉煤灰混凝土的用水量(W),应按下式计算:

4水泥和粉煤灰的浆体体积(Vp),应按下式计算:

式中γf——粉煤灰比重。

  5砂料和石料的总体积(VA),应按下式计算:

  VA=1000(1-a)-Vp            (附3.16)

  6选用与基准混凝土相同或稍低的砂率(Qs)、砂料(S)和石料(G)的重量,应按下式计算:

  S=VA×

γs              (附3.17)

  G=VA?

(1-Qs)?

γg        (附3.18)

  7等量取代法粉煤灰混凝土配合比各种材料用量为:

C、F、W、S、G。

  三、超量取代法配合比计算方法。

  1根据基准混凝土计算出的各种材料用量(Co、Wo、So、Go),选取粉煤灰取代水泥率(f%)和超量系数(K),对各种材料进行计算调整。

  2粉煤灰取代水泥量(F)、总掺量(Ft)及超量部分重量(Fe),应按下式计算:

d(%)       (附3.19)

  Ft=K?

F        (附3.20)

  Fe=(K-1)?

F      (附3.21)

  3水泥的重量(C),应按下式计算:

  C=Co-F        (附3.22)

  4粉煤灰超量部分的体积应按下式计算,即在砂料中扣除同体积的砂重,求出调整后的砂重(Se):

  Se=So-Fe/γf?

γs   (附3.23)

  5超量取代粉煤灰混凝土的各种材料用量为:

C、Ft、Se、Wc、Go。

  四、外加法配合比计算方法。

  1根据基准混凝土计算出的各种材料用量(Co、Wo、So、Go),选定外加粉煤灰掺入率(Fm%),对各种材料进行计算调整。

  2外加粉煤灰的重量(Fm0,应按下式计算:

  Fm=Co?

fm(%)       (附3.24)

  3外加粉煤灰的体积,应按下式计算,即在砂料中扣除同体积的砂重,求出调整后的砂重(Sm);

  Sm=So-Fmγf?

γs    (附3.25)

  4外加粉煤灰混凝土的各种材料用量为:

Co、Fm、Sm、Wo、Go。

  附录四 名词解释 

附录五 本规范用词说明

  一、执行本规范条文时,对于要求严格程度的用词说明如下,以便在执行中区别对待。

  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必须”;

  反面词采用“严禁”。

  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应”;

  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词:

  正面词采用“宜”或“可”;

  反面词采用“不宜”。

  二、条文中指明应按其它有关标准和规范执行的写法为“应按……执行”或“应符合……要求或规定”。

附加说明

  本规范主编单位、参加单位和主要起草人名单

  主编单位:

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参加单位: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铁道部科学研究院、冶金部冶金建筑研究总院、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所

  主要起草人:

杨德福、甄永严、水翠娟、石人俊、彭先、钟美秦、谷章昭、盛丽芳、杜小春

主编部门: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

  批准部门: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施行日期:

1991年10月1日

  关于发布国家标准《粉煤灰混凝土应用技术规范》的通知

  (90)建标字第697号

  根据原国家计委计综〔1985〕1号文的要求,由水利部会同有关部门共同制订的《粉煤灰混凝土应用技术规范》,已经有关部门会审。

现批准《粉煤灰混凝土应用技术规范》GBJ146—90为国家标准,自1991年10月1日起施行。

  本规范由水利部负责管理,其具体解释等工作由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负责。

出版发行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负责组织。

 编制说明

  本规范是根据原国家计委(85)计综字1号文的要求,由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负责主编,并会同有关单位共同编制而成。

  在本规范编制过程中,规范编制组进行了广泛的调查研究,认真总结了我国粉煤灰混凝土科研成果和工程的实践经验,参考了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针对有关技术问题开展了科学研究与试验验证工作,并广泛征求了全国有关单位的意见。

最后由我部会同有关部门审查定稿。

鉴于本规范系初次编制,在执行过程中,希各单位结合工程实践和科学研究,认真总结经验,注意积累资料,如发现需要修改和补充之处,请将意见和有关资料寄交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地址:

北京复兴路甲1号,邮政编码:

100038),以供今后修订时参考。

  第一章 总则

  第1.0.1条为了正确、合理地在混凝土中应用粉煤灰,使之掺入混凝土后达到改善混凝土性能、提高工程质量、节省水泥、降低混凝土成本、节约资源等要求,以适应基本建设发展的需要,特制订本规范。

  第1.0.2条本规范适用于各类工程建设中,在施工现场、集中搅拌站和预制厂,掺用粉煤灰的无筋混凝土、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钢筋混凝土。

  不适用于建筑砂浆和作为外加剂载体所应用的粉煤灰。

  第1.0.3条粉煤灰混凝土的应用,除执行本规范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和规范的规定。

第二章 试验结构构件的制作及材料基本力学性能

  第2.0.1条试验结构构件的材料、截面几何尺寸和施工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预制混凝土构件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及有关标准、规范的要求。

  制作研究性试验结构构件时,应保证量测仪表用预埋件和预留孔洞的正确位置和减少截面的削弱,并应采取措施防止施工中损坏预埋传感元件。

在构件承受较大集中荷载的部位应采取钢筋网片或钢板等局部加强。

  第2.0.2条试验结构构件的钢筋应取试件作屈服强度、抗拉强度、伸长率和冷弯等力学性能试验。

钢筋试件的拉力试验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金属拉力试验法》的要求。

当需要确定构件的钢筋应力时,应测定钢筋的弹性模量,并绘制应力—应变曲线。

  第2.0.3条对研究性试验,在制作试验结构构件时应采用同批拌合物制作混凝土立方体试件,并与试验结构构件同条件养护。

  当需要测定混凝土的应力、弹性模量或轴心抗压强度时,应制作棱柱体试件,并宜绘制混凝土的应力—应变曲线。

  当进行抗裂性试验研究时,应同时制作用来测定抗拉强度的混凝土立方体试件。

  立方体试件和棱柱体试件的制作、养护和试验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的要求。

  第2.0.4条当采用新品种的钢筋或水泥制作试验结构构件时,材料的质量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的要求。

  第2.0.5条对成批生产的预制构件的抽样检验,其试验构件的钢筋和混凝土的力学性能指标,试验前应由送检单位提供。

  第2.0.6条当需要进一步确定试验结构构件的材料实际强度时,可在构件试验完成后,从构件受力较小部位截取试件进行材料力学性能试验。

第一节质量指标

  第2.1.1条用于混凝土中的粉煤灰质量的指标划分为三个等级。

其质量指标应符合表2.1.1的规定。

  粉煤灰质量指标的分级(%)表2.1.1 

第2.1.2条干排法获得的粉煤灰,其含水量不宜大于1%;

湿排法获得的粉煤灰,其质量应均匀。

  第2.1.3条主要用于改善混凝土和易性所采用的粉煤灰,可不受本规范的限制。

第二节试验方法

  第2.2.1条粉煤灰的细度,应按本规范附录一《粉煤灰细度试验方法(气流筛法)》测定。

  第2.2.2条粉煤灰的烧失量、三氧化硫含量和含水量等,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水泥化学分析法》测定。

  第2.2.3条粉煤灰的需水量比试验方法,应按本规范附录二规定的试验方法测定。

第三节验收要求

  第2.3.1条用灰单位应按本规范对粉煤灰进行按批检验。

每批粉煤灰应有供灰单位的出厂合格证,合格证的内容应包括:

厂名、合格证编号、粉煤灰等级、批号及出厂日期、粉煤灰数量及质量检验结果等。

  第2.3.2条粉煤灰的取样,应以连续供应的200t相同等级的粉煤灰为一批:

不足200t者按一批计。

  第2.3.3条粉煤灰的取样,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散装灰的取样,应从每批不同部位取15份试样,每份不得少于1kg,混拌要均匀,按四分法缩取出比试验用量大一倍的试样。

  二、袋装灰的取样,应从每批中任抽10袋,每袋各取试样不得少于1kg,按本条第一款的方式缩取试样。

  第2.3.4条每批的粉煤灰试样,应测定细度和烧失量。

对同一供灰单位每月测定一次需水量比,每季度应测定一次三氧化硫含量。

  第2.3.5条粉煤灰的质量检验,应符合本规范对粉煤灰的各项质量指标规定。

当有一项指标达不到规定要求时,应重新从同一批中加倍取样进行复检,复检后仍达不到要求时,该批粉煤灰应作为不合格品或降级处理。

第三章 粉煤灰混凝土的工程应用

  第3.0.1条粉煤灰用于混凝土工程可根据等级,按下列规定应用:

  一、Ⅰ级粉煤灰适用于钢筋混凝土和跨度小于6m的预应力钢筋混凝土。

  二、Ⅱ级粉煤灰适用于钢筋混凝土和无筋混凝土。

  三、Ⅲ级粉煤灰主要用于无筋混凝土。

对设计强度等级C30及以上的无筋粉煤灰混凝土,宜采用Ⅰ、Ⅱ级粉煤灰。

  四、用于预应力钢筋混凝土、钢筋混凝土及设计强度等级C30及以上的无筋混凝土的粉煤灰等级,如经试验论证,可采用比本条第一、二、三款规定低一级的粉煤灰。

  第3.0.2条粉煤灰用于跨度小于6m的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时,放松预应力前,粉煤灰混凝土的强度必须达到设计规定的强度等级,且不得小于20MPa。

  第3.0.3条配制泵送混凝土、大体积混凝土、抗渗结构混凝土、抗硫酸盐和抗软水侵蚀混凝土、蒸养混凝土、轻骨料混凝土、地下工程混凝土、水下工程混凝土、压浆混凝土及碾压混凝土等,宜掺用粉煤灰。

  第3.0.4条根据各类工程和各种施工条件的不同要求,粉煤灰可与各类外加剂同时使用。

外加剂的适应性及合理掺量应由试验确定。

  第3.0.5条粉煤灰用于下列混凝土时,应采取相应措施:

  一、粉煤灰用于要求高抗冻融性的混凝土时,必须掺入引气剂;

  二、粉煤灰混凝土在低温条件下施工时,宜掺入对粉煤灰混凝土无害的早强剂或防冻剂,并应采取适当的保温措施;

  三、用于早期脱模、提前负荷的粉煤灰混凝土,宜掺用高效减水剂、早强剂等外加剂。

  第3.0.6条掺有粉煤灰的钢筋混凝土,对含有氯盐外加剂的限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的有关规定。

第四章 粉煤灰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与粉煤灰取代水泥的最大限量

  第一节粉煤灰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第4.1.1条粉煤灰混凝土的设计强度等级、强度保证率、标准差及离差系数等指标,应与基准混凝土相同,其取值应按现行国家有关标准规范执行。

  第4.1.2条粉煤灰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的龄期,地上工程宜为28d;

地面工程宜为28d或60d;

地下工程宜为60d或90d;

大体积混凝土工程宜为90d或180d。

在满足设计要求的条件下,以上各种工程采用的粉煤灰混凝土,其强度等级龄期也可采用相应的较长龄期。

  第4.1.3条混凝土中掺用粉煤灰可采用等量取代法、超量取代法和外加法。

粉煤灰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应按绝对体积法计算,其计算方法按本规范附录三规定执行。

  第4.1.4条当粉煤灰混凝土配合比设计采用超量取代法时,超量系数可按表4.1.4选用;

当混凝土超强较大或配制大体积混凝土时,可采用等量取代法;

当主要为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时,可采用外加法。

  粉煤灰的超量系表4.1.4 

第4.1.5条粉煤灰的含水率大于1%时,应从粉煤灰混凝土配合比用水量中扣除。

粉煤灰混凝土中掺入引气剂时,其增加的空气体积应在配合比设计的混凝土体积中扣除。

第二节粉煤灰取代水泥的最大限量

  第4.2.1条粉煤灰在各种混凝土中取代水泥的最大限量(以重量计),应符合表4.2.1的规定。

  粉煤灰取代水泥的最大限量表4.2.1 

第4.2.2条当钢筋混凝土中钢筋保护层厚度小于5cm时,粉煤灰取代水泥的最大限量,应比表4.2.1的规定相应减少5%。

第五章 粉煤灰混凝土的施工

  第5.0.1条粉煤灰掺入混凝土中的方式,可采用干掺或湿掺。

其掺入方法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干掺时,干粉煤灰单独计量,与水泥、砂、石、水等材料按规定次序加入搅拌机进行搅拌;

  二、湿掺时,先将粉煤灰配制成粉煤灰与水及外加剂的悬浮浆液,与砂、石等材料按规定次序加入搅拌机进行搅拌。

  第5.0.2条使用干态或湿态粉煤灰应以重量计量,称量误差不得超过±

2%。

粉煤灰中的含水量,应在拌合水中扣除。

  第5.0.3条粉煤灰混凝土拌合物必须搅拌均匀,其搅拌时间应比基准混凝土延长10~30s。

  第5.0.4条粉煤灰混凝土浇筑时,不得漏振或过振。

振捣后的粉煤灰混凝土表面,不得出现明显的粉煤灰浮浆层。

  第5.0.5条粉煤灰混凝土振捣完毕后,应加强养护,混凝土表面宜加遮盖,并保持湿润。

暴露面的潮湿养护时间,不得少于14d;

干燥或炎热气候条件下的潮湿养护时间,不得少于21d。

  第5.0.6条粉煤灰混凝土在低温条件下施工时应加强表面保温,粉煤灰混凝土表面的最低温度不得低于5℃。

寒潮冲击情况下,日降温幅度大于8℃时,应加强粉煤灰混凝土表面的保护,防止产生裂缝。

  第5.0.7条蒸养粉煤灰混凝土,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成型后热预养温度不宜高于45℃;

预养(静停)时间不得少于1h;

常温预养时,其预养时间应适当延长。

  二、蒸养时的升温速度宜为15~20℃/h;

恒温温度宜为85~90℃;

降温速度宜为35~45℃/h。

  三、蒸养粉煤灰混凝土的养护周期,宜为8~10h。

第六章 粉煤灰混凝土的检验

  第6.0.1条粉煤灰混凝土的质量,应以坍落度或工作度、抗压强度进行检验。

引气剂的粉煤灰混凝土,应增测含气量。

有特殊要求时,还应增测其它相应的检验项目。

  第6.0.2条现场施工粉煤灰混凝土的坍落度或工作度的检验,每班至少应测定两次,其测定值允许偏差应为±

2cm。

  第6.0.3条粉煤灰混凝土抗压强度的检验,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非大体积粉煤灰混凝土每拌制100,至少成型一组试块;

大体积粉煤灰混凝土每拌制500,至少成型一组试块;

不足上列规定数量时,每班至少成型一组试块。

  二、用边长15cm的立方体试块,在标准养护条件下所得的抗压强度极限值作为标准。

  三、每组3个试块试验结果的平均值,作为该组试块强度代表值。

当3个试块的最大或最小强度值与中间值相比超过15%时,以中间值代表该组试块的强度值。

  第6.0.4条掺引气剂的粉煤灰混凝土,每班应至少测定2次含气量,其测定值的允许偏差应为±

0.5%。

附录一 粉煤灰细度试验方法

  (气流筛法)

  测定粉煤灰的细度,作为评定粉煤灰等级的质量指标之一。

  1气流筛(包括控制仪与气流筛座);

  2工业吸尘器(包括收尘器与真空泵);

  3旋风分离器;

  4金属标准筛(筛网孔径45μm);

  5筛余物收集瓶;

  6其它:

软管、毛刷、木锤。

  1将吸尘软管一头插入工业吸尘器的吸口,另一头通过调压接头插入气流筛的抽气口。

  2将工业吸尘器的电源插头插入气流筛后面的座内。

  3将气流筛的电源插入220V交流电源内。

  4称取试样50g,精度0.1g,倒入45μm方孔筛筛网上,将筛子置于气流筛筛座上,盖上有机玻璃盖。

  5将定时开关开到3min,气流筛开始筛析。

  6气流筛开始工作后,观察负压表,负压大于2000Pa时表示工作正常,若负压小于2000Pa,则应停机,清理吸尘器的积灰后再进行筛析。

  7在筛析过程中,发现有细灰吸附在筛盖上,可用木锤轻轻敲打筛盖,使吸附在筛盖的灰落下。

  83min后气流筛自动停止工作,停机后将筛网内的筛余物收集并称重,准确至0.1g。

  四、试验结果处理:

  粉煤灰的细度,应按下式进行计算:

  筛余(%)=G×

2 (附1.1)

  式中G——筛余物重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