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扬互通D2标施工组织设计文字说明.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552111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122 大小:393.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润扬互通D2标施工组织设计文字说明.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2页
润扬互通D2标施工组织设计文字说明.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2页
润扬互通D2标施工组织设计文字说明.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2页
润扬互通D2标施工组织设计文字说明.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2页
润扬互通D2标施工组织设计文字说明.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2页
润扬互通D2标施工组织设计文字说明.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2页
润扬互通D2标施工组织设计文字说明.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2页
润扬互通D2标施工组织设计文字说明.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2页
润扬互通D2标施工组织设计文字说明.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2页
润扬互通D2标施工组织设计文字说明.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2页
润扬互通D2标施工组织设计文字说明.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2页
润扬互通D2标施工组织设计文字说明.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2页
润扬互通D2标施工组织设计文字说明.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22页
润扬互通D2标施工组织设计文字说明.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22页
润扬互通D2标施工组织设计文字说明.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22页
润扬互通D2标施工组织设计文字说明.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22页
润扬互通D2标施工组织设计文字说明.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22页
润扬互通D2标施工组织设计文字说明.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22页
润扬互通D2标施工组织设计文字说明.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22页
润扬互通D2标施工组织设计文字说明.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2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润扬互通D2标施工组织设计文字说明.docx

《润扬互通D2标施工组织设计文字说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润扬互通D2标施工组织设计文字说明.docx(1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润扬互通D2标施工组织设计文字说明.docx

润扬互通D2标施工组织设计文字说明

表1施工组织设计文字说明……………………………………………………………1

1.设备、人员动员周期和设备、人员、材料运到施工现场的方法……………1

2.主要工程项目的施工方案、施工方法…………………………………………4

3.各分项工程的施工顺序…………………………………………………………74

4.确保工程质量和工期的措施……………………………………………………75

5.冬季和雨季的施工安排…………………………………………………………79

6.质量、安全保证体系……………………………………………………………80

表2分项工程进度率计划(斜率图)…………………………………………………101

表3工程管理曲线………………………………………………………………………102

表4施工总平面布置……………………………………………………………………103

表5施工工艺框图………………………………………………………………………106

表6分项工程进度率和施工周期表……………………………………………………113

表7施工总体计划表……………………………………………………………………114

1.设备、人员动员周期和设备、人员、材料运到施工现场的方法

1.1.设备、人员动员周期

1.1.1.主要设备进场时间表

设备

名称

规格

型号

总数

进场时间

备注

2周内

4周内

10周内

起重船

45t

1

已进场

钻机

QJ-250

ZSD-180

6/6

6

6

打桩机

1

1

移动式塔吊

FO/23B

3

2

1台第8月进场

现浇箱梁支架

13孔

9

4孔第8月进场

履带吊

55t/30t

1/2

1

1

1

汽车吊

25t/16t

2

1

1

砼拌和站

4

已进场

砼输送车

6m3

4

已进场

砼拖式泵

6m3

3

3

挖掘机

1.2m3/1m3

1/1

1

1

推土机

88kW

2

1

1

粉喷桩机

PH—5A

4

4

压路机

25t/12t

1/1

1

1

平地机

PY-160

1

1

自卸车

东风

6

3

3

载重卡车

3

1

1

1

箱式变压器

500kVA

4

2

已进场2台

交通船

2

已进场

振动锤

DZ45

1

1

钢筋机械

3套

1

2

木工机械

3套

1

2

1.1.2.主要人员进场时间表

工种

总数

进场时间

备注

1周内

1月内

3月内

工程技术人员

12

8

4

其他管理人员

20

8

12

钢筋工

50

25

25

木工

40

10

10

20

混凝土工

30

5

15

10

测量工

6

3

3

试验工

7

3

2

2

起重工

8

4

4

电器焊工

6

4

2

电工

4

2

2

钻机操作工

70

70

架子工

30

10

20

流动机械司机

45

12

20

13

普工

60

10

20

30

后勤人员

20

5

15

合计

408

66

216

126

说明:

我局E1、E2标已投产拌和站人员未计入。

1.2.设备、人员、材料运到施工现场的方法

1.2.1.设备运到施工现场的方法

轮胎式流动机械通过公路、临时汽渡码头及临时施工道路驶入施工现场。

其它机械设备使用大型平板车通过公路、经临时汽渡码头及临时施工道路运入施工现场或船运至临时码头并用吊船吊至世业洲岸上,自行或使用平板车运至施工现场。

1.2.2人员抵达施工现场的方法

大部施工人员利用社会公共交通工具及我局自有车辆抵达施工现场。

驾驶员随同车辆进场。

1.2.3.材料运到施工现场的方法

砂、石、水泥通过水运至已建拌和站临时码头,用皮带机和风送管送至砂石料堆场和水泥罐内。

PC管桩水运至临时码头,起重船吊至世业洲岸上,平板车倒运至打桩地点。

钢材及其他建筑材料(钢管、贝雷架等)部分车运,通过公路、汽渡码头及临时施工道路运到施工现场;部分水运至临时码头,起重船吊至世业洲岸上,卡车倒运至施工现场。

2.主要工程项目施工方案、施工方法

2.1.概述

2.1.1.工程概况

2.1.1.1.主要工程内容

本标段工程内容为润杨大桥世业洲互通除主线外的匝道桥、连接道路、被交道路、收费广场等部分。

本标段大部工程量集中在5座匝道桥,其中又以C匝道桥工程量最大。

各匝道桥长度及桥孔数如下:

A匝道桥407.124m10孔

B匝道桥350.377m10孔

C匝道桥1441.367m42孔

D匝道桥130.461m4孔

E匝道桥200.125m5孔

所有5座匝道桥上部结构均为预应力连续箱梁,最小平曲线半径60m。

其中除C匝道桥第6~9联箱梁高度为160cm外,其余各匝道桥及C匝道桥1~5联箱梁高度均为210cm。

A、B、D、E匝道桥箱梁均为单箱单室结构形式,而C匝道桥第5联为单箱三室,其余各联为单箱双室(第4联分为左、右幅)。

桥梁下部采用矩形和方形墩身(C匝道18号墩为钢筋砼拱形墩)。

各墩基础为钻孔灌注桩基础,桩径有φ1800、φ1500、φ1200三种。

本工程匝道桥砼量统计如下:

钻孔灌注桩2.41万m3

承台0.67万m3

墩身3.08万m3

连续箱梁2.29m3

其它0.35m3

合计:

8.8m3

本标段有被交道路550m,C匝道桥终点至被交道路的连接线247m(包括收费站广场77m),该两段路段须对地基进行粉喷桩或等(超)载预压处理。

除上述工程内容外,本标段还有改移道路205m和改渠752m。

2.1.1.2.工程地质

本标段场区覆盖层为第四系松散层,厚度在49.2~58.8m,分布较稳定。

地表以下20m深度内为淤泥质亚粘土和淤泥质亚粘土与亚粘土互层,承载力低,工程地质条件差。

20m以下为粉砂、细砂、中粗砂,中密~密实状,承载力较高,工程地质条件较好。

基岩受F2构造带控制,岩性差异较大。

C匝道第4~9联区段属①区,基岩完整性较好,强度较高。

A、B、D、E匝道及C匝道1~3联均处于②、③区,岩性破碎,强度较低。

由于基岩特性不同,本标段钻孔灌注桩有嵌岩桩和摩擦端承桩的不同形式。

2.1.1.3.水、电、交通

润杨大桥桥位周边水陆交通便利,业主已先期建设通往两岸工地的进场道路和世业洲临时码头。

业主委托镇江市和扬州市供电局架设了通向工地的供电线路,包括世业洲上的过江电缆并提供了10kV出线的供电电源。

生活用水及砼拌和用水可接用世业洲上自来水,其余用水打井和抽取江水解决。

由于我局正在承建润杨大桥E1、E2标和C1标,所以设在世业洲上E1、E2标的砂石码头、砼拌和站和C1标的许多办公、生活设施可资利用。

2.1.2.总体施工方案

2.1.2.1.工段划分

根据本标段特点,拟划分四个工段进行施工。

各工段施工范围如下:

第1工段:

5座匝道桥的钻孔灌注桩基础和连续箱梁现浇施工时的支架PC桩基础,以及A、B匝道桥承台、墩身、上部结构。

计:

ABCDE匝道桥钻孔灌注桩253根

支架PC打入桩432根

AB匝道桥承台墩身及上构20孔

第2工段:

C匝道桥1~5联和D、E匝道桥承台、墩身、上部结构,计32孔(C匝道桥第4联左右分幅已分别计入)。

第3工段:

C匝道桥6~9联承台、墩身、上部结构。

计22孔。

第4工段:

被交道路550mC匝道连接道路247m

改移汽车道路205m改渠752m

2.1.2.2.主要施工方法

A.钢筋、模板、砼工程:

钢筋一般在钢筋车间加工制作,然后运至现场架立。

钻孔桩钢筋笼和墩身钢筋骨架在桩位(或墩位)边分段(10~12m一段)组焊,吊车吊安。

各段间的接头采用冷挤压或等强直螺纹接头工艺。

承台采用普通组合钢模,墩身和连续箱梁的模板均在专业模板厂定制,现场组合成大片用吊车(汽车吊、塔吊)安装。

连续箱梁的模板采用钢支架,进口竹胶板板面。

初步考虑拟按平曲线半径R=70m、R=160m和R=∞各配一孔高度为210cm梁高的模板,用于A、B、D、E匝道和C匝道1~5联。

在匝道不同部位选用平曲线半径相近的模板,箱梁翼缘部分的模板在各块相连的部位现场放样拼嵌。

C匝道6~9联梁高160cm,平曲线半径110m,专配一套模板。

由于我局目前正承建E1、E2标,所以利用现成E1、E2标砼拌和站生产砼。

输送车送至现场后由拖泵泵送入模。

B.匝道桥桩基础:

采用反循环回旋钻机施工。

由于本标段工程桩均需入岩,因此选用功率较大、能力较强的成孔机械是保证施工进度和质量的前提,我局拟投入QJ-250钻机和ZSD-2000/120钻机各6台。

由于钻孔灌注桩要穿过较厚砂层,配制泥浆时掺用适量聚丙烯酰胺。

按每台钻机平均15天成桩1根,7-8个月可完成所有钻孔灌注桩施工。

C.匝道桥承台、墩身:

由于世业洲上地下水位较高,承台施工基坑开挖时要做好排水工作。

由于承台在淤泥质亚粘土地层内,因此采用基坑底部四周挖排水沟明排的方法。

如遇特殊地段渗水过大,可辅以轻型井点排水。

由于承台处于地面以下,模板采用普通组合钢模板。

墩身模板在专用钢模厂定制,模板的刚度和平整度是形成砼外观质量的重要环节,因此必须予以保证。

墩身砼分节浇筑,每节高度应不小于10m,以尽量减少砼的分缝。

每节墩身拆模时,保留顶层模板,作为上节墩身继续立模时的基准。

D.匝道桥连续箱梁支架现浇:

匝道桥连续箱梁施工采用支架现浇的方法。

由于连续箱梁跨度较大,且平曲线半径较小,所以在跨中设支撑墩。

支撑墩基础为φ600PC桩,每墩2排,每排根据箱梁宽度布置3根或2根桩。

PC桩长约35m,施工时进行大应变动测,根据动测结果确定桩长。

墩柱采用φ800钢管,墩柱间设平撑和斜撑,使钢管的长细比能符合钢结构规范的要求,并确保支撑墩的侧向稳定。

每排墩柱顶部设钢箱梁,钢箱梁上布设贝雷桁梁。

支架主梁采用贝雷桁片,初步拟定浇筑单箱双室结构连续箱梁的支架主梁使用贝雷桁片14排。

贝雷桁梁在支撑墩处弯折,以适合连续箱梁的曲率。

各排贝雷桁梁间用支撑架连接和固定。

贝雷桁梁上敷设工字钢次梁,次梁上铺排连续箱梁底模板的底楞。

第2工段(C匝道桥1~5联和D、E匝道桥)连续箱梁施工流水线是本标段施工的关键线路,每孔箱梁浇筑周期平均15天,因此配置5孔支架周转。

第1工段和第3工段各配置4孔支架。

初步考虑拟按平曲线半径R=70m、R=160m和R=∞各配一孔高度为210cm梁高的模板,用于A、B、D、E匝道和C匝道1~5联。

在匝道不同部位选用平曲线半径相近的模板,箱梁翼缘部分的模板在各块相连的部位现场放样拼嵌。

C匝道6~9联梁高160cm,平曲线半径110m,专配一套模板。

每孔箱梁的砼浇筑拟从箱梁高度较低的一端开始,向箱梁高度较高的一端分层梯次推进。

E.道路施工:

本标段土方及道路工程由第4工段施工。

主要工程内容有:

被交道路550m,C匝道连接道路247m,改移道路205m,改渠752m。

进场后,在进行临时道路施工的同时,为便于当地群众生产生活,首先应进行改移道路和改渠的施工。

施工时,应保持水系和路系的连通,在改路和改渠完成后,方可切断原有道路和水渠。

本标段路基施工的关键是做好软基处理。

本标段在C匝道桥头段、桥头过渡段和收费站广场段设计有粉喷桩3228根,桩长10m,桩径50cm。

拟投入4台PH-5A型粉喷桩机,工期约3个月。

本标段共有路基填方6万余方,挖方2万余方,拟投入挖掘机2台,推土机2台,压路机2台,平地机1台,自卸车6台。

路基填筑应做好沉降观测,控制填筑速度。

路基施工工期初步安排8个月(2002年8月中至2003年4月中)。

路基等(超)载预压满足设计要求后方可卸载,进行底基层、基层施工。

水泥稳定土底基层路拌施工,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在砼拌和站集中拌和,分两层摊铺碾压。

收费广场水泥砼面层施工加密高程控制点,在砼浇筑全宽用通长滚筒找平,保证路面平整度。

路面施工时正值冬季,砼浇筑后覆盖塑料薄膜和草袋保温。

道路基层与收费站面层施工安排工期4个月(2003年9月中至2004年元月中)。

2.1.2.3.施工顺序与进度计划

本标段施工安排的关键是组织好匝道桥连续箱梁支架现浇的流水作业。

安排施工顺序与进度计划时有以下要点:

A.匝道桥各联桩基础及承台、墩身施工应根据连续箱梁支架现浇的计划在连续箱梁搭设支架前完成。

B.各匝道桥连续箱梁施工顺序有以下要求:

(1)A匝道桥第2联和B匝道桥第1联在C匝道桥第4联完成后才能开始。

(2)A匝道桥第1联在主线M5号墩完成后才能开始。

B匝道桥第2联在主线M12号墩完成后才能开始。

D匝道桥在主线M11号墩完成后才能开始。

E匝道桥在主线M16号墩完成后才能开始。

(3)C匝道桥第9联和C匝道桥第4联空间交叉,拟先完成第4联。

C.第2工段的施工内容(C匝道桥1~5联和D、E匝道桥承台、墩身、上部结构)是整个工程的关键线路,计划安排时应确保第2工段流水作业连续进行。

施工顺序详见《表1.施工组织设计文字说明》中“3.各分项工程的施工顺序”。

施工进度计划详见《表7.施工总体计划表》。

2.2.工程测量

D2标位于镇江市丹徒县世业洲乡,其地貌属长江冲积平原河漫滩地,洲上树丛茂密,通视条件较差。

D2标包括匝道桥五座,连接道路550m。

互通型式为单喇叭型+环形回转型。

其平曲线最小曲率半径为60m,最小曲率参数为62.7m。

大曲率、小半径曲线放样为本工程施工测量一个特点。

2.2.1.编制依据

(一)施工设计图纸;

(二)《公路勘测规范》(JTJ061-99);

(三)《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

(四)《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

(五)《润扬长江公路大桥工程专项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六)《润扬大桥施工测量管理办法》

2.2.2.主要仪器设备

(一)TCA1800全站仪一台;

(二)TCA2003全站仪一台;

(三)气压计、温度计各两套;

(四)NA2水准仪+GPM3一套;

(五)NA824水准仪二台;

(六)铟瓦水准尺一副;

(七)木制3米水准尺一副;

(八)CASS5.0软件一套;

(九)PC-E500二台;

(一十)电脑一台;

(十一)通讯软件一套;

2.2.3.控制网的布设

D2标采用1954北京坐标系,中央子午线为119°22′,高程采用1956黄海高程系统。

业主提供B1、B2、B3、B4、B5共5个平面和高程控制点。

基本满足前期的施工测量工作。

根据现场情况我们用TCA1800全站仪用四等导线测量方法对其进行平面控制点的检测。

用NA2水准仪用三等水准测量方法对其进行高程控制点的检测(高程起算点J2)。

 

四等导线测量技术要求

附合导

线长度(km)

平均边

长(km)

每边测量距中误差(mm)

测角中误差(″)

导线全长

相对闭合差

方位角闭

合差(″)

测回

四等

20

1.0

13

2.5

1/3500

±5√n

4

三等水准测量技术要求

水准仪

型号

视线长度(m)

前后视

较差(m)

前后视累积差(m)

视线离地面最低高度(m)

红黑面读

数差(mm)

黑红面高差较差(mm)

三等

NA2

75

3

6

0.3

2.0

3.0

野外数据按规范采集完毕后,进行严密平差并评定其精度,满足要求后方可使用。

另外在后期的施工中,加密点也按上述精度等级要求进行施测。

考虑到世业洲土质较差,所有加密点做成强制对中观测墩,观测墩均采用深基础,具体做法见观测墩构造图。

2.2.4.施工测量

2.2.4.1.匝道桥部分

匝道桥分A、B、C、D、E五座,其施工测量的主要内容包括桩基施工放样,承台施工放样,墩身施工放样,箱梁施工放样,桥面系施工放样等。

A.桩基施工放样

根据施工设计图计算出每个桩基中心的放样数据,用极坐标法放出桩基中心位置,待护筒埋设完毕后,用极坐标法在其上面放出中心十字线,进行钻机定位,然后用全站仪测出钻机转盘的中心位置,转盘标高,再用水准仪进行钻机抄平。

B.承台施工放样

用全站仪以极坐标法放出承台轮廓线特征点,供安装模板用,模板安装完毕后,进行模板顶口坐标测量,直至符合设计要求。

用水准仪进行承台顶面的高程放样,用红油漆标示出。

C.墩身施工放样

柱式墩施工放样,先在已浇筑承台的顶面上放出墩身轮廓线的特征点,供支设模板用,再用全站仪以极坐标法测出模板顶面特征点的三维坐标与理论值相比较,直到满足规范要求。

预应力钢筋砼拱型墩的施工放样,建立拱式墩墩身相对控制坐标系统,据此进行施工放样,放样方法同上。

D.箱梁施工放样

为保证箱梁的线形平滑,我们以2m为一个计算断面,算出箱梁底板中线、两侧翼缘板的三维坐标,据此进行施工放样,具体做法如下:

先在支架上放出箱梁底板中心的理论位置,配合水准仪进行箱梁底板定位(考虑预拱度),待底板固定后进行翼缘板和腹板模板的施工,最后用全站仪测出箱梁翼缘板模板的实际三维坐标,与理论值相比,如超出规范允许偏差要进行调整,直至满足要求。

曲线放样理论坐标的计算采用东南大学文教授研制开发的软件进行电算(此程序已在多个类似工程得到运用)。

主要计算公式:

缓和曲线计算公式:

在任一点的理论坐标值:

X=L-L5/(40R2LS2)+L9/(3456R4LS4)-L13/(599040R6LS6)

Y=L3/(6RLS)-L7/(336R3LS3)+L11/(42240R5LS5)

其中:

R为曲率半径;

L为计算点至直缓点的弧长;

LS为整个组长曲线的弧长;

竖曲线计算公式:

竖曲线上任一点的高程值:

H=H起i%SS2/(2R)

其中:

H起为竖曲线起点理论高程;

i%为坡度值;

S为计算断面到起始点的里程差值;

R为竖曲线半径;

超高过渡计算公式:

任一点处横坡值:

i=i1+[(2l)/L-3]{[(i1-i2)l2]/L2}

其中:

i1为过渡段起始点处的横坡度;

i2过渡段终点处的横坡度;

L为过渡段全长;

l为所求i点处至过渡段起始点处的长度;

主要计算思路:

以施工图给定的线路中心参数为计算依据,分别建立独立的计算坐标系,然后用换算公式将所有的不同坐标系中的坐标换算成统一的1954北京坐标系的坐标(即施工坐标系坐标)。

用全站仪进行三维坐标放样在施工测量中已普遍采用,其精度分析这里不再详述。

在本工程的使用过程中,应注意以下两点:

a.样视线长度控制在300米以内。

b.样时注意选择适宜的观测时段。

2.2.4.2.道路部分

道路部分施工放样主要包括路基施工放样、底层施工放样、基层施工放样、面层施工放样、边坡施工放样及排水工程施工放样等。

A.路基施工放样

路基施工分路基填筑和粉体搅拌桩施工。

路基填筑施工放样根据施工图用极坐标法每隔10m放出线路中桩,用长木桩打入土中并用水准仪抄出一标高作为施工依据。

粉体搅拌桩的施工放样,依据施工图计算出每一根桩的放样数据,用极坐标法进行三维坐标施工放样。

B.底层施工放样

根据施工图用极坐标法每隔10m放出线路中桩和边桩,钉入木桩,用水准仪抄出各理论标高作为施工的依据。

C.基层施工放样

基层施工放样方法基本同上。

由于沥青面层对基层标高和平整度的要求较严,我们采用以下办法对基层标高进行控制:

摊铺→初补→初压→终补→终压

D.面层施工放样

砼面层施工放样采用拨角法和三维坐标法相结合进行施工放样。

先放出砼面层各分块的模板支立边线,钉上钢筋桩,并用水准仪抄上砼面层标高,供支设模板用,待模板支设完毕后,用全站仪配合水准仪测出模板顶口的实际三维坐标,与理论值相比较,直至符合设计要求。

E.边坡施工放样

边坡施工放样用全站仪每隔10m放出坡度架的准确位置,据此施工。

其它放样如上。

2.2.4.3.自动化极坐标放样法

在本工程施工中,我们采用先进的测量仪器进行自动化放样,以减少人为的误差和提高工作时效,这里以A匝道桥AK0+159.395——AK0+237.520段缓和曲线箱梁底板放样为例说明自动化极坐标放样法。

A.内业计算

a.根据设计施工图,把直缓点、缓圆点的桩号里程、施工坐标、缓和曲线的曲率参数、箱梁底板中线至线路中心线的偏距等参数输入电脑,利用文教授的曲线坐标电算程序算出每隔2m的理论坐标。

b.利用微机进行放样数据的格式转换,生成TCA2003或TCA1800全站仪使用的数据格式文件,用通讯软件将其输入到全站仪自带的记录卡上,最终生成放样数据文件。

B.外业放样

启动全站仪,打开全站仪ATR功能,进入放样功能程序,输入里程桩号,即可自动放出箱梁底板中线处该里程的三维理论坐标。

2.2.5.变形观测

本工程的变形观测内容主要分支架预压变形观测和路基沉降位移观测。

2.2.5.1.支架预压变形观测。

在已完工的墩身上作一临时水准点,以此点为基准进行支架相对沉降观测,观测精度等级采用三等水准测量观测方法。

2.2.5.2.路基沉降位移观测。

按设计施工图上的要求分别在线路中心和两侧埋设沉降板进行沉降位移观测。

考虑到整个沉降位移观测成果的延续性,我们对沉降板进行加工,使其具有接高的功能。

观测采用二等水准测量方法进行。

沉降板具体做法如下图:

18mm圆钢

 

沉降位移观测板示意图

2.2.6.其它

为保证测量工作质量,我们将采取以下措施:

(1)加强对测量工作的互相校核,制订外业和内业校核制度。

(2)加强对控制点的保护,对控制点设置护桩和明显标志;

(3)加强对平面和高程控制点的校核;

(4)采用高技术手段,使测量外业和内业工作实现自动化和无纸化。

2.3钻孔灌注桩施工

2.3.1工程概况

润扬长江公路大桥世业洲互通匝道全部采用钻孔桩基础。

总共253根钻孔灌注桩。

直径φ120cm108根,直径φ150cm103根,直径φ180cm42根。

其中:

A匝道桥φ120cm的钻孔灌注桩36根,桩长58.0~63.0m。

B匝道桥φ120cm的钻孔灌注桩36根,桩长58.0m。

C匝道桥φ120cm的钻孔灌注桩8根;φ150cm的钻孔灌注桩103根;φ180cm的钻孔灌注桩42根;桩长51.0~65.0m。

D匝道桥φ120cm钻孔灌注桩12根,桩长57.0m。

E匝道桥φ120cm钻孔灌注桩16根,桩长58.0m。

2.3.2施工工艺流程图

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框图

地基处理

 

2.3.3钻孔施工的准备工作

钻孔施工的准备工作主要是地基的碾压处理和埋设钢护筒。

2.3.3.1地基碾压处理

钻机属于较重的振动性设备,为防止钻机的偏斜,钻机的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