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讲 校对是非之标点符号校对一.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552584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3.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七讲 校对是非之标点符号校对一.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第七讲 校对是非之标点符号校对一.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第七讲 校对是非之标点符号校对一.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第七讲 校对是非之标点符号校对一.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第七讲 校对是非之标点符号校对一.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第七讲 校对是非之标点符号校对一.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第七讲 校对是非之标点符号校对一.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第七讲 校对是非之标点符号校对一.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第七讲 校对是非之标点符号校对一.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第七讲 校对是非之标点符号校对一.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第七讲 校对是非之标点符号校对一.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第七讲 校对是非之标点符号校对一.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第七讲 校对是非之标点符号校对一.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七讲 校对是非之标点符号校对一.docx

《第七讲 校对是非之标点符号校对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七讲 校对是非之标点符号校对一.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七讲 校对是非之标点符号校对一.docx

第七讲校对是非之标点符号校对一

标点符号校对

(一)

一、标点符号的种类和作用

国家标准《标点符号用法》中共有常用的标点符号16种,分点号和标号两大类。

点号7种,标号9种。

点号又分句中点号(逗号、顿号、分号、冒号,4种)和句末点号(句号、问号、叹号,3种)。

标号包括引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着重号、连接号、间隔号、书名号、专名号。

标点符号的作用,大体上说,有三个方面:

第一,表示停顿;第二,表示语气,标明句子是陈述语气,还是疑问语气,还是感叹语气;第三,标示句子中某些词句的性质。

标点符号是句子里的有机组成部分。

正确地使用标点符号,能够准确地表示说话的停顿和语气,划清句子的层次和结构,帮助书面语言的表达。

标点符号用得不适当,就会影响句子的语气,打乱句子的结构,妨碍意思的准确表达。

下面说说标点不适当的几种情况。

二、错用标点符号的不良影响

〇割裂词句

在不需要的地方随便用上标点符号,就会割裂词句,如:

1.参加会议的同志分三批出发,已经在昨天先、后到达。

〇混淆语气

感叹号用在感叹句末了。

辨别是不是感叹句,要看说话的语气带不带强烈的感情,不能先看用了哪些词语。

下面句子里的感叹号都不合适。

1.她竭力遏止住自己的感情,不使别人看出自己对这个戏多么激动!

2.我们告诉他祖国已经完全变了样啦!

他高兴得不得了。

再看问号:

1.老师常到我们自学的地方来,问我们:

“学习上有什么困难没有?

需要哪些参考资料?

还说要是有什么问题,应该随时提出来。

总起说来,判断一个句子是陈述句、疑问句还是感叹句,不能光看用不用表示疑问或者感叹的词语,而是从整个句子的语气来辨别。

滥用问号的感叹号,混淆句子的语气,多半是没有弄清楚这一点。

〇造成歧义

标点符号表示说话的种种停顿,可以帮助划清句子的层次关系。

停顿有大有小,层次又是一层套一层。

如果标点符号用得不适应,句子层次分不清,容易造成这样那样的错误。

顿号和逗号常常混用,造成误会。

这主要是由于把两类并列的词语混在一起,一律用上顿号,分不清它们的层次关系。

如:

1.今年还要扩建和改建野生植物油料厂、纤维、小矿石、猪皮、烂果,废品综合加工厂。

2.参加这次慰问演出的,有作家、诗人、戏剧、电影、音乐、美术工作者。

3.强台风袭击了广东、福建和浙江沿海地区。

(A)广东、福建、浙江三省的沿海地区;

(B)广东、福建两省和浙江的沿海地区;

(C)广东和福建、浙江两省的沿海地区。

〇混淆句子的结构层次

1.烧饭,要有粮食柴草;做衣,要有布匹针线;盖房,要有砖瓦木料,这些都是缺一不可的。

造句要注意层次结构,用标点符号要弄清楚它们不同的停顿和作用,这样才能把句子的意思表达得更加明白,更加准确。

总起来说,标点符号是帮助书面语言表达的重要工具。

我们应该正确地认识标点符号的意义,熟练地掌握它们的用法,让它们在帮助文字表达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

三、标点符号的用法与标点符号错用举例

〇句号

(一)句号的基本用法

陈述句末尾用句号。

示例:

⑴中国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国家之一。

⑵你明天在家休息休息吧。

⑶他问你什么时候出发。

(二)提示

1.中文和外文同时大量混排(如讲解英语语法的中文书),为避免中文小圆圈的句号“。

”和西文小圆点儿的句号“.”穿插使用的不便,可以统统采用西文句号“.”。

示例:

这个句子应当翻译成Helovessports.

2.科技文献有时涉及大量公式,为避免中文句号“。

”同字母o及数字0相混,也可以采用西文句号“.”。

示例:

⑴焦耳定律的公式是:

Q=I2RT.

⑵计算所得的结果是48%.

3.“虽然……但是……”“尽管……但是……”两种句式,“但是”之前不能用句号。

其他情况下,可以用句号,也可以不用句号,视具体情况而定。

示例:

⑴1911年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废除了封建帝制,创立了中华民国。

但是,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历史任务还没有完成。

⑵文化大革命已经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历史发展中的一个阶段,总要总结,但是不必匆忙去做。

4.位置禁则:

句号不出现在一行之首。

(三)句号使用常见差错

1.当断不断,一逗到底。

如:

*现代都市人常常渴望逃出钢筋水泥的城堡,去体验乡间的淳朴生活,乡村旅游顺应了现代人追求自然的渴望,所以刚刚兴起便迅速走俏,相信随着现代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节奏的加快,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这项旅游活动中来。

(“淳朴生活”和“走俏”后面的逗号应改作句号。

标*的例子,标点符号有不当之处,下同。

2.不当断却断了,割裂了句子。

示例:

*生产成本居高不下的原因,一个是设备落后,能耗高。

另一个是管理不善,浪费严重。

(“能耗高”后面的句号应改作逗号)

 

〇问号

(一)问号的基本用法

1.疑问句末尾用问号。

示例:

⑴今天你怎么没给我打电话?

⑵那里的冬天冷吗?

⑶你是吃米饭还是馒头?

2.反问句末尾一般用问号。

示例:

所有这些,难道不是事实吗?

(二)提示

1.选择问句问号的位置。

一般的情况是,选择项之间用逗号,问号用在最后一个选择项之后。

示例:

是英雄造时势,还是时势造英雄?

2.选择问句如果选择项比较短,选择项之间也可以不用逗号。

示例:

会议是上午还是下午?

3.选择问句如果要强调每个选择项的独立性,可以在每个选择项后都用问号。

示例:

还是历来惯了,不以为非呢?

还是丧了良心,明知故犯呢?

4.倒装句,问号应该放在全句的末尾。

示例:

明天放假吗,张老师?

5.位置禁则:

问号不出现在一行之首。

(三)问号使用常见差错

1.句子里虽然有疑问词,但全句不是疑问句,句末却用了问号。

如:

*我不知道这件事是谁做的?

但我猜做这件事的人一定对我们的情况比较熟悉。

(问号应改作逗号)

*他不得不认真思考企业的生产为什么会滑坡?

怎样才能扩大产品的销路?

(第一个问号应改作逗号,第二个问号应改作句号)

*对于个人独资企业该到哪里申请登记、登记中该注意什么问题?

林科长也一一作了回答。

(问号应改作逗号)

2.句子虽然包含选择性的疑问形式,但全句不是疑问句,句末却用了问号。

如:

*我也不知道你喜欢不喜欢这种颜色?

(问号应改作句号)

*她反复品味着,不知道他的话是赞美,是奉承,还是讽刺?

(问号应改作句号)

 

〇叹号

(一)叹号的基本用法

1.感叹句末尾用叹号。

示例:

这里的风景多美啊!

2.语气强烈的祈使句末尾用叹号。

示例:

你不要再废话了!

3.语气强烈的反问句末尾用叹号。

示例:

你怎么能这样对待一个不懂事的孩子呢!

4.标语口号末尾,一般用叹号。

示例:

全国各民族大团结万岁!

(二)提示

1.在表示极其强烈的感叹时,可以使用“!

!

”及“!

!

!

”这样的叹号叠用形式。

但是请注意:

(1)要得体,不要滥用。

(2)要使用半角标点,让它们挨在一起。

示例: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她要揭露!

要控诉!

!

要以死作最后的抗争!

!

!

2.带有强烈感情的反问句,允许问号和叹号并用。

但是请注意:

(1)要得体,不要滥用。

(2)要使用半角标点,让它们挨在一起。

示例:

“什么?

”男人强烈抗议道,“你以为我会随便退出娱乐圈吗?

!

3.带有惊异语气的疑问句,允许问号和叹号并用。

示例:

周朴园:

鲁大海,你现在没有资格和我说话——矿上已经把你开除了。

鲁大海:

开除了?

!

4.像上面问号和叹号并用的形式,因为问多于叹,所以建议采用“?

!

”式,而不采用“!

?

”式。

5.禁则:

叹号不出现在一行之首。

(三)叹号使用常见差错

1.滥用叹号。

陈述句末尾一般用句号,不用叹号。

不能认为只要带有感情,就用叹号。

如:

*看到这里,他愤怒得浑身热血直往上涌!

(叹号应改作句号)

*他在讲话中首先表示向教卫系统全体党员,特别是向我们的老前辈、老党员致以亲切的问候和同志的敬礼!

(叹号应改作句号)

2.把句末点号叹号用在句子中间,割断了句子。

如:

*那优美的琴声啊!

令我如痴如醉。

(叹号应改作逗号)

 

〇逗号

(一)逗号的基本用法

1.单句内部成分与成分之间需要停顿时,用逗号。

示例:

⑴因亏损严重,无力清偿债务的这家建筑公司,日前被法院宣告破产。

⑵升学,是几乎所有的教师和家长都不敢小视的问题。

⑶她呀,已经毕业好几年了。

⑷值得注意的是,这次检查发现的问题全部出在联营柜台上。

⑸“九五”期间,我市增加了对能源工业的投入,推动了能源工业的技术进步。

⑹没事,老王,您就别说这些见外的话了。

⑺童年的往事,无论是苦涩的,还是充满欢乐的,都是永远值得回忆的。

⑻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2.复句内部各分句之间的停顿,用逗号。

示例:

风是沙漠向人们进攻的武器,但是也可以为人类造福。

(二)提示

1.“第一”“第二”“第三”和“其一”“其二”“其三”等表示序次的词语后面用逗号。

2.位置禁则:

逗号不出现在一行之首。

(三)逗号使用常见差错

1.插入语没有加逗号跟其他成分分隔。

如:

*毫无疑问对这种人我们只能诉诸法律。

(“毫无疑问”后面应加逗号)

2.不该用逗号的地方用了逗号,把句子肢解了。

如:

*她暗下决心,一旦成婚,就把支持丈夫干好本职工作,作为今生今世最大的追求。

(“作为”前面的逗号应去掉)

 

〇顿号

(一)顿号的基本用法

句子内部并列的词语之间需要停顿时,用顿号。

示例:

在人类发展史上,产权载体已先后出现了自然物、劳动产品、商品、货币、债券与股票等多种形式。

(二)提示

1.并列词语如果结合较紧,中间没有明显的停顿,不要用顿号分隔。

示例:

工农兵‖长江中下游‖上下班‖父母亲‖男女青年‖中小学生‖红白喜事‖离退休干部。

2.并列词语间如果有较长的停顿,或为了突出并列各项,也可以在并列词语间用逗号。

示例:

严格的教育,严格的训练,严格的管理,使交警支队成为济南城市文明的一个标志。

3.相邻两个数字表示概数,要用汉字数码,中间也不要加顿号。

示例:

两三个‖三五天‖二十七八岁‖六七点钟。

4.相邻两个数字连用,有时不是表示概数,而是一种缩略形式,中间要加顿号。

示例:

初中一、二年级‖国棉六、七厂‖八、九两个月‖退居二、三线‖17、18号楼‖102、103路无轨电车。

5.并列的引语、并列的书名、并列的括号,中间使用顿号符合《标点符号用法》的规定。

但作为一种技术处理,也可以不点顿号。

因为引号、书名号和括号在视觉上有分隔作用,可以避免满纸顿号。

示例:

⑴在这个句子里,“伟大”“光荣”“正确”都是形容词。

⑵中国古典四大名著是《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

⑶总复习题中(5)(6)(7)三道题都是一元二次方程。

6.“一”“二”“三”和“甲”“乙”“丙”等表示序次的词语后面用顿号。

7.位置禁则:

顿号不出现在一行之首。

(三)顿号使用常见差错

1.没有注意到并列词语的层次。

层次不同的并列关系,上一层用逗号,次一层用顿号。

如:

*城市发展的近期和远景规划,包括土地的开发与利用、基础设施、生活服务设施的建设与管理、环境的治理与保护、信息的收集、处理和应用、吸引投资的网络组织、营销方式和鼓励措施等。

(应作:

城市发展的近期和远景规划,包括土地的开发与利用,基础设施和生活服务设施的建设与管理,环境的治理与保护,信息的收集、处理和应用,吸引投资的网络组织、营销方式和鼓励措施等。

*全国人大常委会又颁布了禁毒决定,对制造、贩卖、运输、非法持有毒品、非法种植罂粟、大麻等毒品原植物、引诱、教唆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等,都作了严厉的处罚规定。

(应作:

全国人大常委会又颁布了禁毒决定,对制造、贩卖、运输、非法持有毒品,非法种植罂粟、大麻等毒品原植物,引诱、教唆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等,都作了严厉的处罚规定。

*他们常常选择合适的地点、合适的时间、用适当的方式,向消费者直接传达产品信息。

(应作:

他们常常选择合适的地点、合适的时间、适当的方式,向消费者直接传达产品信息。

或者:

他们常常选择合适的地点,利用合适的时间,采取适当的方式,向消费者直接传达产品信息。

2.词语间是包容关系而不是并列关系,中间却用了顿号。

如:

*新建小区内的住宅共24幢、396套,绿化率达到45%。

(中间的顿号应去掉)

*评委会用无记名投票选举,选出优秀中青年图书编辑105人,其中中央级出版社32家、34人,地方出版社65家、71人。

(中间的两处顿号都应去掉)

3.“甚至,尤其,直至,特别是,以及,还有,包括,并且,或者”等连词前面用了顿号。

如:

*由于商品供求往往随着不同区域、不同季节、甚至不同客流成分的变化而变化,所以采购者应当及时把握需求信息。

(“甚至”前面的顿号应改作逗号)

*5年来,此装置先后取得了一系列具有自己特色、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物理参数和指标,引起国际核聚变界的广泛关注。

(“并”前面的顿号应去掉或改作逗号)

*如果后天下雨、或者我突然有事,我就不能到你那儿去了。

(“或者”前面的顿号应去掉或改作逗号)

 

〇分号

(一)分号的基本用法

复句内部各并列分句之间的停顿用分号。

示例:

⑴一根普通电话线,只能通三路电话;一条微波线路,可通十万路电话;而一条光缆线路,可以通一亿路电话。

⑵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⑶管理人员只要一出现,小贩们就互相报信,赶快收摊;管理人员一走,他们就又继续倒卖。

(二)提示

1.如果分句比较简单,内部没有出现逗号,分句间也就用不到分号。

示例:

⑴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⑵我渐渐爱上这些孩子了,孩子们也爱上了我。

2.位置禁则:

分号不出现在一行之首。

(三)分号使用常见差错

1.单句内并列词语之间用了分号。

如:

*报名者请携带户口簿;身份证;高中毕业证书;体检证明;两张二寸近期免冠照片。

(四个分号都应改作逗号)

*主食和肉食量高;水果,蔬菜量低;室外活动量少,是形成肥胖的一种生活模式。

(“水果”后面的逗号应改作顿号,两个分号应改作逗号)

2.不是并列关系就不能用分号。

如:

*这些展品不仅代表了两千多年前我国养蚕、纺织、印染、刺绣和缝纫工艺方面所达到的高度水平;而且也显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和创造才能。

(“而且”前面的分号应改作逗号)

3.多重复句中,并列的分句不是处在第一层上,之间却用了分号。

如:

*只有健全社会主义法制,才能使社会主义民主法律化、制度化;才能用法律手段管理经济;才能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经济”后面的分号应改作逗号)

*从文化程度上看,高学历者;从职业上看,技术人员、个体工商人员和学生;从年龄上看,35岁至44岁的人,更加认为有必要进行夫妻财产公证。

(中间两个分号都应改作逗号)

4.被分号分隔的语句内出现了句号。

须知:

分号所表示的停顿或分隔的层次小于句号。

如:

*这些课外活动有很多特点。

一是它形式自愿。

孩子愿意就参加,不愿意可以不参加;二是内容丰富多彩。

孩子们的兴趣、爱好,甚至要求可以得到充分满足;三是评定方法轻松活泼。

考试成了展览、演出、小型报告,孩子们可以尽情发挥。

(应作:

这些课外活动有很多特点:

(一)形式自愿。

孩子愿意就参加,不愿意可以不参加。

(二)内容丰富多彩。

孩子们的兴趣、爱好,甚至要求可以得到充分满足。

(三)评定方法轻松活泼。

考试成了展览、演出、小型报告,孩子们可以尽情发挥。

 

〇冒号

(一)冒号的基本用法

1.用在称呼语后面,表示提起下文。

示例:

同志们:

    第十六届体育运动大会现在开幕。

2.用在“问、答、说、想、认为、指出、宣布、证明、发现、透露、表明、例如”一类动词的后面,表示提起下文。

示例:

⑴我常常想:

诸葛亮的先见之明也不宜于过分夸大,实际上他并非任何时候对任何事都有先见之明的。

误用马谡,以致失守街亭,这不是缺乏先见之明吗?

⑵绝大多数人都这样认为:

昆虫度过了严寒的冬季,到了春天,天气转暖,它就会苏醒过来活动。

3.用在总说性词语后面,表示提起下文。

示例:

军队政治工作的三大原则:

第一是官兵一致,第二是军民一致,第三是瓦解敌军。

4.用在需要解释的词语后面,表示引出解释和说明。

示例:

本店经营品种:

服装、鞋帽、钟表、玩具和家用电器。

(二)提示

1.冒号的形式是“:

”,左偏下,不要与上下左右居中的比号“∶”混淆。

比号是数学符号。

2.冒号的提示范围。

一般说来,冒号用在句子内部,它的提示范围到一个句子完了为止。

但是,它的提示范围有时也可以超出一个句子,管到几个句子,甚至是几个段落或成篇的文字。

如人们写信时在开头收信人的称呼后用的冒号,又如讲话稿一般在开头的称呼语后面用的冒号。

3.“问、答、说、想、认为、指出、宣布、证明、发现、透露、表明、例如”一类动词的后面,有时也可以不用冒号而用逗号。

示例:

他在讲话中指出,做伟大时代的创业者,必须立足本职岗位,矢志艰苦奋斗。

4.“问、答、说、想、认为、指出、宣布、证明、发现、透露、表明、例如”一类动词的后面,如果宾语不长,这些词语后没有什么停顿,就不必用标点符号。

示例:

⑴他说今晚不回来吃饭。

⑵事实证明我错了。

5.位置禁则:

冒号不出现在一行之首。

(三)冒号使用常见差错

1.冒号套用。

应避免一个冒号范围里再用冒号。

如:

*心理学研究表明:

影响儿童心理发展有三个重要因素:

遗传、环境和教育。

(第一个冒号应改作逗号)

*记者在北京一些小学采访,不少教师反映:

小学生在思想品德方面反映出的问题主要是:

劳动观念淡薄,缺乏劳动习惯;生活自理能力低,不懂得爱惜财物。

(第一个冒号应改作逗号)

2.提示性动词指向引文之后的词语,这个动词之后却用了冒号。

如:

*厂领导及时提出:

“以强化管理抓节约挖潜、以全方位节约促成本降低、以高质量低成本开拓市场增效益”的新思路。

(中间的冒号应去掉)

3.冒号用在了没有停顿的地方。

如:

*女乘务员小心地端起杯子,正准备换个地方放,突然,随着一声:

“谁让你动我的杯子”的怒吼,一位30多岁的年轻人,一把夺走了杯子。

(中间的冒号应去掉)

4.冒号与“即”“也就是”一类的词语同时使用。

如:

*他们加强了施工现场每一个环节、每一道工序甚至每一个工点的安全管理。

对于施工中出现的安全事故苗头实行“三不放过”:

即没查出原因不放过,当事人和施工人员没有深刻认识事故苗头的后果不放过,整改措施没有落实不放过。

(中间的冒号应改作逗号,或者保留冒号去掉“即”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