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品社下册导学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559285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71 大小:43.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品社下册导学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1页
四年级品社下册导学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1页
四年级品社下册导学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1页
四年级品社下册导学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1页
四年级品社下册导学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1页
四年级品社下册导学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1页
四年级品社下册导学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1页
四年级品社下册导学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71页
四年级品社下册导学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71页
四年级品社下册导学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71页
四年级品社下册导学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71页
四年级品社下册导学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71页
四年级品社下册导学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71页
四年级品社下册导学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71页
四年级品社下册导学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71页
四年级品社下册导学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71页
四年级品社下册导学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71页
四年级品社下册导学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71页
四年级品社下册导学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71页
四年级品社下册导学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71页
亲,该文档总共7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年级品社下册导学案.docx

《四年级品社下册导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品社下册导学案.docx(7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四年级品社下册导学案.docx

四年级品社下册导学案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全册备

一、教材情况分析

本册教材注意与四年级上册教材相衔接,根据课程标准的内容,从了解和认识自己家乡的历史、为家乡做出贡献的名人开始,安排了“引以为荣的家乡”、“缩短时空的通信”、“四通八达的交通”三个主题单元。

第一单元“引以为荣的家乡”。

主要以山西省为切入点,让学生了解自己家乡的历史、家乡曾了出现的历史名人和革命英雄事迹,使学生认识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换来的,是来之不易的,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通过了解现在为家乡的发展做出贡献、默默奉献的无名英雄,引导学生学习家乡优秀人物的品质。

同时,通过了解家乡的风土人情和传统文化,增强学生的自豪感和自信心,引导学生热爱自己的家乡,热爱为家乡做出贡献的人们,激发他们自觉为家乡做贡献的情感。

教材编排了“历史悠久的家乡”、“革命精神照后人”、“值得骄傲的家乡人”、“多样的风俗”、“大家共同出本书”五个主题内容。

第二单元“缩短时空的通信”。

通过让学生了解通信的种类和通信的发展,引导学生感受通信的发展变化。

随着社会的发展,电信的发展越来越快,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变化,人们之间生活的距离越来越小,人们的交往越来越频繁。

邮政和电信作为通信的主要部门,辛勤工作着许许多多的人们,教材通过展示“众人托起一封信”的过程,引导学生尊重在通信部门工作的人们,并通过案例的分析,教育学生爱护通信设施,遵守通信规范。

教材编排了“通信的种类和发展”、“天涯若比邻”、“感谢你们的服务”、“爱护通信设施,遵守通信规范”、“温情寄给希望小学”五个主题。

第三单元“四通八达的交通”。

通过学生对交通运输的发展、交通运输与我们生活之间关系的了解,感受交通对社会生活的重要性,感受到社会的发展变化,培养自觉爱护交通设施和交通环境的责任感。

通过对乘务员辛勤工作的认识,引导学生尊重他们的工作和劳动。

同时鼓励学生对交通的未来发展进行大胆的想像,并设计未来的交通工具等,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

引导学生从交通的变化中感受祖国的发展变化,为我们的国家而自豪。

教材编排了“交通运输与我们息息相关”、“乘务员辛苦了”、“爱护交通设施”、“我心中的交通蓝图”四个主题。

二、教学目标

1、情感与态度目标:

(1)通过对“引以为荣的家乡”单元的学习,培养学生热爱自己家乡,热爱中国共产党,爱戴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树立奋发图强的远大志向。

(2)通过了解通信事业的发展,激发学生对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关注和兴趣,从小培养他们科学探究的精神;感受通信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遵守通信道德规范。

(3)初步感受交通运输和我们学习、生活、工作的紧密联系,感受我国建国以来交通运输事业的飞速发展,增强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感受交通运输行业人们的辛勤劳动,培养他们热爱劳动人民、珍惜劳动成果的品质。

2、行为与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观察、了解社会的能力,与人合作的能力,社会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

(2)能够使用常用的通信方式与亲友、同学进行通信联系,培养观察、合作与交流的能力以及收集、分析信息的能力。

(3)培养学生对交通运输工具的应用和选择能力,收集和整理信息资料的初步能力。

3、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家乡的悠久历史和革命传统,了解家乡名人的先进事迹,了解家乡的民众等。

(2)知道现代通信的种类和方式,学会常用的通信方法,了解和感受通信与无误生活的关系,懂得并遵守通信的基本礼貌和有关法律法规。

(3)初步了解各种交通运输设施的知识、特点以及发展过程,知道生活离不开交通运输设施的帮助;感受交通运输与人们生活的关系,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的方法;初步懂得交通运输的重要性,懂得怎样使用交通运输工具,懂得爱护交通设施,使学生对交通运输知识有初步的理解和认识。

(三)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学习、实践体验、探究活动,引导学生学会研究社会问题的基本方法,让学生能够在真实的社会环境中,形成生活的基本技能和符合社会规范的价值观念,发展学生的修改开发学生进行创造的潜能。

三、课时安排

第一单元11课时

第二单元11课时

第三单元12课时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导学案

年级

学科

品社

课型

新授

授课

教师

设计时间

总课时

1

授课

时间

学习内容

第一单元第一课历史悠久的家乡

(一)

学习目标

1、了解家乡的名胜古迹和文化的多样性,热爱自己生活的家乡,对家乡的历史和文化有探究兴趣,感受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以及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分析资料、运用资料的能力。

学习重点

使学生初步了解家乡的位置、历史、名胜等。

学习难点

收集、整理、分析历史名胜的资料,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

学习准备

老师和学生分别收集家乡附近的名胜古迹的图片、文字资料。

集体备课

二度备课

温故互查

1.当有人问你你的家乡在哪里?

你会怎么说?

2.你知道你的家乡有哪些特产?

有哪些既漂亮又好玩的地方?

3.现在有好多现代化的旅游场所,那么在很久以前我们的家乡山西是什么样的呢,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走进我们《历史悠久的家乡》(出示课题)。

设问导读

1、看中国政区图,找山西所在的地理位置。

2、介绍家乡的地理环境和悠久历史。

山西省在黄河中游以东,太行山以西,远古时期称为“三晋”。

总面积为15.66万平方千米,人口3300万人,汉族外,还有回族、满族、蒙古族、朝鲜族、藏族等45个少数民族。

省会太原。

3、谁能说一说山西省有哪些城市吗?

4、为什么被称为三晋大地?

学生阅读课本第2、3页内容。

巩固练习

课后收集一些尧、舜、禹在山西建都立业的故事。

拓展延伸

调查家乡有哪些历史文化古迹,了解他们的来历。

板书设计

历史悠久的家乡

(一)

 

古老的三晋大地

导学反思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导学案

年级

学科

品社

课型

新授

授课

教师

设计时间

2013.1-2013.2

总课时

2

授课

时间

学习内容

第一单元第一课历史悠久的家乡

(二)

学习目标

1、了解自己家乡的名胜古迹,感受华夏文明的悠久历史。

2、热爱自己生活的家乡,对家乡的历史和文化有探究兴趣。

学习重点

使学生初步了解家乡的位置、历史、名胜等。

学习难点

收集、整理、分析历史名胜的资料,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

学习准备

老师和学生分别收集家乡附近的名胜古迹的图片、文字资料。

集体备课

二度备课

温故互查

在历史的漫漫长河中,留下了许许多多的名胜古迹。

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家乡的美丽瑰宝。

设问导读

(一)、家乡的名胜古迹

1、山西,美丽富饶,物产丰富,有着悠久灿烂的文化。

谁能说说你知道的历史文化或文明古迹吗?

云冈石窟、壶口瀑布、平遥古城、应县木塔

2、其实山西还有很多的名胜古迹,下面老师和大家一起参观我们家乡的名

胜古迹。

(1)课件展示平遥古城的图片

(2)出示悬空寺的图片

(3)介绍“云冈石窟”

配乐欣赏图片

(4)永乐宫

(5)王家大院

(6)五台山

边看图片边讲解

3、我们说了这么多的名胜古迹,除此之外,你还知道哪些?

巩固练习

家乡还有哪些名胜古迹,课下与同学交流。

拓展延伸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感想?

2、你打算今后怎么做?

板书设计

历史悠久的家乡

(二)

平遥古城

应县木塔

三晋大地悬空寺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云冈石窟

五台山

王家大院

导学反思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导学案

年级

学科

品社

课型

新授

授课

教师

设计时间

2013.1-2013.2

总课时

3

授课

时间

学习内容

第一单元第二课革命精神照后人

(一)

学习目标

1、了解家乡的革命历史,知道新中国来之不易,懂得爱戴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

2、培养学生对社会事物初步的观察能力、体验能力,获取社会信息的能力,阅读和收集资料的能力。

学习重点

使学生了解家乡的革命历史。

学习难点

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共产党、热爱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情感。

学习准备

收集发生在家乡的战争资料,围绕主题内容准备相关文字、图片、音响材料等。

集体备课

二度备课

温故互查

谈话:

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怎么来的?

生交流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时期涌现出了一大批可歌可泣的英雄,我们今天就来学习第2课。

板书课题:

革命精神照后人

设问导读

1.讲故事。

阅读《宁死不屈的刘胡兰》,讲讲刘胡兰的故事,感受她坚强不屈的精神。

说说你还知道哪些英雄人物的故事。

在小组内讲一讲。

2、全班交流。

讲故事,每组选一个代表讲故事。

3.说一说

听完这些故事后,你有什么感受?

和他们相比,你又是怎样想的?

过渡:

刚才同学们讲述了很多小故事,现在我们把它们整理一下。

(请学生按照大概的时间顺序把小故事的标题写在黑板上,锻炼历史学习

的能力和资料整理能力。

教师:

这些发生在我们家乡的故事很多都被改编成了电影、电视剧。

比如《小兵张嘎》、《鸡毛信》等等这些耳熟能详的优秀电影。

下面我们就一起观赏一下电影的片断。

(可以利用视频资料,详见视频资料)

总结:

新中国来之不易,是无数的英雄用鲜血换来的,我们做为后人要珍惜我的祖国,为祖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巩固练习

课后收集一些革命英雄故事。

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革命精神照后人

(一)

宁死不屈的刘胡兰

导学反思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导学案

年级

学科

品社

课型

新授

授课

教师

设计时间

2013.1-2013.2

总课时

4

授课

时间

学习内容

第一单元第二课革命精神照后人

(二)

学习目标

1、使学生知道新中国来之不易,特别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涌现出一大批可歌可泣的英雄。

2、培养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爱戴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情感。

学习重点

使学生了解家乡的革命历史。

学习难点

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共产党、热爱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情感。

学习准备

收集发生在家乡的战争资料,围绕主题内容准备相关文字、图片、音响材料等。

集体备课

二度备课

温故互查

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的国歌是哪首歌曲吗?

《义勇军进行曲》

这首铿锵有力、催人奋进的歌曲,诞生于战火纷飞的抗日战争时期,唱出了当时中国人民为争取民族自由解放的坚强意志和必胜信念,还有许多为了拯救祖国、牺牲于抗日前线的革命烈士。

设问导读

1.在山西留下了许多革命先辈战斗的足迹。

请同学们看教材第9页的图片及资料,交流:

你对黄崖洞有哪些了解

2、教师提供视频资料源。

交流收获。

瞻仰烈士陵园

1.提问:

同学们,你们去过烈士陵园吗?

你知道烈士陵园是什么地方吗?

学生回答

讲述:

烈士陵园是为纪念在战争中牺牲的革命先烈而修建的。

我们即将组织一次去华北烈士陵园扫墓活动。

下面我先介绍一下华北烈士陵园的情况。

华北烈士陵园位于石家庄市中山路,陵园内庄严肃穆、松柏常青,有伟大国际主义战士白求恩的陵墓和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献身的国际友人柯棣华的陵墓和塑像以及墓地里安息着229名团级以上军队干部和战斗英雄以及500多名烈士。

活动课后组织学生去烈士陵园扫墓,之前每个同学制作一些白花。

活动前要了解和收集一些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活动后每人写一篇感想。

巩固练习

阅读“我们都是您的亲孙子”,设计一个帮助军烈属的计划。

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革命精神照后人

(二)

参观革命纪念地

瞻仰烈士陵园

导学反思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导学案

年级

学科

品社

课型

新授

授课

教师

设计时间

2013.1-2013.2

总课时

5

授课

时间

学习内容

第一单元第三课值得骄傲的家乡人

(一)

学习目标

1、了解家乡的优秀人物,向他们学习。

2、培养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收集、处理信息资料的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学习重点

使学生认识家乡的名人,知道他们的贡献。

了解在各行各业的普通劳动者的贡献,知道他们同样是为家乡做出贡献的英雄。

学习难点

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家乡为家乡做贡献的情感。

学习准备

收集有关科学家、革命家、先进人物的事迹、图片和录像资料。

集体备课

二度备课

温故互查

同学们,我们在数学中经常会用到的圆周率是多少呢?

它其实就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

早在南北朝时期,我们的家乡人就已经把圆周率推算到了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并且将这项成就保持了一千年。

这个人是谁呢?

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一下,在我们的家乡,有多少名人,他们都做出了什么贡献。

设问导读

1、大家来看课本。

在12页右上角,就是伟大的科学家祖冲之的画像。

祖冲之最著名的贡献就是把圆周率推算至小

数点后第七位。

同时,他在其他方面也有很多贡献。

指名生读课本上的资料。

2、看视频《永远的丰碑——李大钊》

提问:

这段视频回顾了李大钊烈士光辉的一生。

革命先烈的优秀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你从中有什么体会呢?

3、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我们国家也涌现出了一大批为人民服务的好干部,焦裕禄就是其中的一位。

现在我们来欣赏电影《焦裕禄》片段。

总结“党的好干部”曾出不穷,焦裕禄、孔繁森、牛玉儒„„他们为了人民的利益,抛小家,为大家,无私地奉献着。

这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值得每一个人尊敬和学习。

提问看到这些人的事迹,对你以后的学习、生活有哪些影响呢?

学生分小组讨论并派代表发言。

巩固练习

提问:

你还知道哪些英雄事迹呢?

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值得骄傲的家乡人

(一)

 

名人辈出的地方

导学反思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导学案

年级

学科

品社

课型

新授

授课

教师

设计时间

2013.1-2013.2

总课时

6

授课

时间

学习内容

第一单元第三课值得骄傲的家乡人

(二)

学习目标

1、通过对家乡的名人和为家乡建设默默奉献的人们的了解,学习他们的优秀品质和奋发图强、为祖国的繁荣昌盛做贡献的精神。

2、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学习重点

使学生认识家乡的名人,知道他们的贡献。

了解在各行各业的普通劳动者的贡献,知道他们同样是为家乡做出贡献的英雄。

学习难点

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家乡为家乡做贡献的情感。

学习准备

收集有关科学家、革命家、先进人物的事迹、图片和录像资料。

集体备课

二度备课

温故互查

默默奉献的人们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周围,你能发现多少种职业呢?

学生回答工人、医生、农民、教师、清洁工等。

小结:

不错。

这些都是我们平时能够见到的,比较熟悉的职业。

他们为了我们家乡的建设和发展,在自己的各行各业上默默地奉献着。

设问导读

1、提问除了这些我们经常见到或接触到的职业,你还知道哪些和社会的发展联系密切的职业呢?

学生回答略。

活动请同学从身边熟悉的职业出发,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些职业

的特点和为家乡做出的贡献。

各行各业的劳动者,虽然他们很普通很平凡,但是他们在自己的岗位上兢兢业业,为家乡默默贡献着自己的力量,我们从电视上或报纸上可以看到关于家乡的名人、先进工作者的事迹的报道,谁能介绍一位你最敬佩的劳动者。

2、在我们生活的周围有很多兢兢业业的劳动者值得我们学习,今天我们进行一个校外采访活动,采访这些为家乡建设作出贡献的人们。

活动学生分小组进行采访不同的劳动者。

巩固练习

写一篇采访稿。

拓展延伸

了解不同行业的人们为家乡建设做贡献的事迹。

板书设计

值得骄傲的家乡人

(二)

默默奉献的人们

参观采访活动值得骄傲的家乡人

导学反思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导学案

年级

学科

品社

课型

新授

授课

教师

设计时间

2013.1-2013.2

总课时

7

授课

时间

学习内容

第一单元第四课多样的风俗

(一)

学习目标

1、了解家乡的文化、习俗以及家乡最著名的事物。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

学习重点

学习掌握家乡著名的事物,了解家乡的文化、风俗。

学习难点

收集、整理家乡风俗资料,培养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

学习准备

收集家乡文化活动的图片、资料、录像。

集体备课

二度备课

温故互查

同学们,每逢过年过节的时候,大家都是怎么庆祝的呢?

学生回答略。

你们知道吗,这些庆祝的活动,是多少年流传下来的,看来大家过的都很愉快。

传承着我们家乡的文化和历史。

形成了风俗,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风俗。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家乡多样的风俗》。

设问导读

1、提问“上至九十九,下至刚会走,吴桥耍杂技,人人有一手”这说的是什么地方?

学生回答:

教师:

没错,吴桥杂技世界闻名,曾经多次在国际上获过奖。

下面我们就来欣赏杂技片段。

展示吴桥杂技《车技》和《蹬技》

这些杂技表演者年纪轻轻,但是身怀绝技,为祖国赢得了荣誉。

在06年的春节晚会上,舞蹈《俏夕阳》带来了耳目一新的感官享受。

这个舞蹈就是从皮影戏中得到的灵感。

让我们欣赏一下皮影戏和舞蹈《俏夕阳》。

展示皮影舞蹈《俏夕阳》

家乡的风俗还有很多。

不同的地方有着不同的风俗,下面请同学们给大家讲一讲各自家乡最有特点的事物。

2、家乡风俗我也会(实践)

活动一举办模拟表演活动。

活动二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剪窗花,或者自己动手做中国结。

巩固练习演演家乡的传统剧目。

拓展延伸你的家乡有哪些值得骄傲和自豪的地方?

板书设计

多样的风俗

(一)

民俗之乡是我家

家乡风俗我也会

导学反思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导学案

年级

学科

品社

课型

新授

授课

教师

设计时间

2013.1-2013.2

总课时

8

授课

时间

学习内容

第一单元第四课多样的风俗

(二)

学习目标

1、通过对家乡文化、风俗的了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

2、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增强爱国主义情感,激发爱国主义情怀。

学习重点

学习掌握家乡著名的事物,了解家乡的文化、风俗。

学习难点

收集、整理家乡风俗资料,培养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

学习准备

准备举办模拟民俗表演活动的道具。

集体备课

二度备课

温故互查

上节课我们进行了一些活动来体验我们的民俗,那么,我们家乡的不同的风俗习惯是不是都是好习惯呢?

设问导读

移风易俗树新风

在数千年的历史传承中,家乡的风俗习惯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

在我国的一些农村地区,延续着许多风俗习惯,但是并不是所有的风俗都是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的。

有些是积极向上的,有些是封建迷信不健康的内容。

提问:

你都见过哪些不健康的风俗习惯呢?

学生回答

读图阅读教材P25的4幅图,分辨哪些是健康的和不健康的习惯?

学生回答

活动:

请大家把你们所知道不健康的风俗写在黑板上。

学生分小组讨论并派代表回答。

通过大家的分辨,我们已经知道了哪些风俗是不健康的。

我们以后如果遇到了这些不健康的风俗应该怎么做呢?

学生回答

小结:

家乡的风俗习惯多种多样,我们要从小学会分辨健康和不健康的风俗习惯,对于那些弘扬中国文化传统的风俗应该提倡发扬,对于那些不健康的风俗习惯,我们应该舍弃,破除那些封建迷信。

巩固练习

健康的风俗有哪些?

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多样的风俗

(二)

 

移风移俗树新风

导学反思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导学案

年级

学科

品社

课型

新授

授课

教师

设计时间

2013.1-2013.2

总课时

9

授课

时间

学习内容

第一单元第五课大家共同出本书

(一)

学习目标

1、了解制作书的基本常识,学会与人合作。

2、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学习重点

了解制作书的基本常识,学会与人合作。

学习难点

培养动手、合作和创新的能力,激发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

学习准备

把自己要用到的收集的资料整理好。

准备纸、彩笔和装订工具。

集体备课

二度备课

温故互查

同学们,这是我们这个单元的最后一节课了。

但是,它也是最有意思的一节课。

今天我们就要把自己所学的知识和收集来的资料归纳整理一下,把它制作成一本书。

大家都想做哪方面的内容呢?

学生回答

设问导读

1、一本书的内容应该是围绕着一个主题来展开,大家看看你哪方面的资料比较翔实,观点比较新颖?

学生讨论后回答。

2.讨论

给自己的书起个怎样的名字

建议大家可以根据刚才自己的观察分析,选出适合的主题,相同主题的同学可以自由结合成一个小组。

每个小组的同学坐在一起吧!

大家的主题和小组成员都确定好了吗?

下面,我们来确定活动的内容。

活动学生按小组自己动手“出书”,可以关于家乡的优秀人物、先进事迹、自己的感想等等,装订成一本书。

书名不一定如教科书一样,可以自己创作一个更好的名称,更能体现出自己的意图的名称。

讲述让我们参考一下书上的方法步骤,开始制作自己的书吧!

当然了,同学们可以想一想自己看过的书,它们都是用什么样的形式制作的,大家可以充分的参考。

不过,发挥自己的想象,才能制作出真正有自己特色的书。

开始吧!

学生活动。

巩固练习

每个人根据自己调查的内容,用历史编成革命历史故事,或者写一篇表达我们爱家乡的情感吧,题目就叫《家乡在我心中》。

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大家共同出本书

(一)

 

导学反思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导学案

年级

学科

品社

课型

新授

授课

教师

设计时间

2013.1-2013.2

总课时

10

授课

时间

学习内容

第一单元第五课大家共同出本书

(二)

学习目标

1、了解制作书的基本常识,学会与人合作。

2、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学习重点

了解制作书的基本常识,学会与人合作。

学习难点

培养动手、合作和创新的能力,激发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

学习准备

把自己要用到的收集的资料整理好。

准备纸、彩笔和装订工具。

集体备课

二度备课

温故互查

在前面的几课中,我们收集了不少家乡的名胜古迹、历史资料、人物事迹等,大家想不想把它们汇集在一起,装订成一本书呢?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