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活动调节.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559557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363.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命活动调节.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生命活动调节.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生命活动调节.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生命活动调节.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生命活动调节.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生命活动调节.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生命活动调节.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生命活动调节.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生命活动调节.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生命活动调节.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生命活动调节.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生命活动调节.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生命活动调节.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生命活动调节.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生命活动调节.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生命活动调节.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生命活动调节.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生命活动调节.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生命活动调节.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生命活动调节.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生命活动调节.docx

《生命活动调节.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命活动调节.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生命活动调节.docx

生命活动调节

专题三动物代谢与调节

本专题包括:

必修教材:

第三章第六至九节动物代谢、呼吸及代谢类型

第四章第二节人和高等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选修教材:

第一章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高考趋势展望

“新陈代谢”“遗传和变异”和“基因工程”是生物三本教材的三个中心内容,是教材的主干知识,亦是每年高考的热点和焦点。

综观近几年的高考生物命题,涉及该部分内容占总题量的10%~15%。

在2004年高考中,各地高考试题中本专题所占的比例如下:

题号

分值

比例

上海卷(150分)

1、6、13、17、20、25、30、35、36

 

23

%

江苏卷(150分)

9、14、30、36、37

23

%

广东卷(150分)

9、11、22、30、

33、35、39、40

46

%

北京卷(71分)

30

20

%

全国二(72分)

3、31

26

%

动物新陈代谢的主要内容是动物体内的细胞获得营养物质、排出代谢废物及物质在细胞内的变化情况,特别是三大物质在细胞内的转变是每年考查的重点知识,题目的难度主要是中档题,很少有难度较大的题目。

关于“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由于初中生理已较详细地学习了有关神经调节的内容,所以在高中生物课程则主要学习激素调节有关内容及对神经调节加以延伸,增加了兴奋在神经纤维和神经元之间的传导(传递)。

细胞生活在内环境之中,所以选修教材安排了有关内环境稳态的内容,该部分高考命题也是以中档题为主,由于该部分知识不属于教材的主干知识,所以在综合科目中不是每年都出现。

●主干知识整合

“人和动物新陈代谢”可从以下三个层次进行理解与掌握:

一是结构层次,即生理部分与人体新陈代谢直接相关的四大系统。

消化系统吸收的营养物质、呼吸系统交换的氧(排出二氧化碳)、循环系统运输养料和废物及排泄系统排出尿素等废物,对于这部分知识,要从生物体的结构与其功能相适应的角度进行理解与掌握,鉴于2003年理综考查的实验设计内容已涉及到初中相关内容,所以我们在2004年备考复习时,可适当进行涉及;二是从内环境稳态的维持方面进行复习,由于体内的细胞生活在内环境中,所以内环境成分的任何变化都将影响细胞的生活,也就是说,细胞的正常生活需要一个相对稳定的环境,这包括水、无机盐、酸碱度等的相对稳定,与此相适应,人体内存在着许多机制可以使内环境成分保持稳定(内环境稳态的维持);三是从细胞代谢方面复习,活细胞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着新陈代谢,主要是指三大营养物质代谢。

对于三大营养物质代谢中的糖代谢、蛋白质代谢和脂肪代谢我们都可以从来源与去向两个方面进行理解与掌握。

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包括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两部分内容,由于神经调节已在初中学习过,所以高中教材主要介绍了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和神经元之间传导(传递)的情况,同时教材中亦较为详细地介绍了几种激素在生命活动中的调节作用

1.与新陈代谢直接相关的四大系统

消化系统的主要功能是消化和吸收营养物质,其消化和吸收作用主要是在小肠内进行的,与此相适应,小肠在结构和功能上具有一系列与其消化和吸收功能相适应的特点,即消化管长,延长了食糜在消化道内的停留时间,有利于消化和吸收;小肠内壁上有环形皱襞、小肠绒毛,小肠绒毛上皮细胞面向肠腔的部分有微绒毛的存在,所有这些结构,增大了小肠消化和吸收的表面积,另外,小肠壁内存在着消化腺,不断地向肠腔内分泌含多种消化酶的消化液、小肠绒毛内分布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有利于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

通过呼吸系统使体内的细胞获得氧气和排出二氧化碳。

具体过程是在肺部和组织细胞进行气体交换,前者使静脉血变为动脉血,而后者则相反。

完成排泄功能的主要器官是肾脏,而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肾单位,通过对肾单位结构功能的复习,可搞清楚血浆、原尿、尿液在组成成分上的异同及意义。

循环系统是以上系统完成生理功能必不可少的,血液循环起着运输养料和废物的作用。

2.内环境的稳态与调节

稳态的实质是内环境理化性质的相对稳定。

明确内环境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过程,内环境的稳定性对于维持生物体的生命活动具有重要意义。

稳态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一种在一定范围内可变,但又是相对稳定的状态。

内环境的稳定是细胞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因为新陈代谢中许多酶促反应要求的理化条件是比较严格的,即温度、酸碱度(pH)和某些离子的浓度都必须保持在较为窄小的范围内波动,才能保证酶促反应正常进行;如果稳态机制发生了变化,如组织液中水分过多,则会出现组织水肿,尿素、无机盐等废物过多,会出现尿毒症等,这些症状轻则影响细胞代谢,重则丧失生命。

在个体发育过程中,稳态并不是突然形成的,新生儿要经若干时日之后,稳态机制才能健全完善起来。

稳态是在神经和体液的调节下由多个器官协同完成的。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

稳态是通过人体自身的调节来实现,主要包括水和无机盐平衡调节、血糖调节、体温调节等。

3.弄清人和动物体内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及其关系

对于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理解、归纳。

一是来源:

糖类、脂类和蛋白质是不溶于水的有机高分子物质,不能被动物直接吸收,动物只有在消化酶的作用下,将其水解成小分子、溶于水的物质才能被吸收,其消化过程为:

二是去向:

进入人体内的营养物质,在细胞内产生一系列的变化,其中三大营养物质共有的途径是氧化分解释放出所含有的能量,供生命活动需要,不共有的途径是是否在体内贮存起来,即糖类和脂类在体内可以贮存,蛋白质在体内不能贮存。

思考讨论

现在,减肥风暴已愈演愈烈,“苗条”已成为大众审美的重要标准。

某女性自幼贪食,18岁时体重已达75kg(160cm),该女甚为苦恼,为减肥,她将食谱中全部的脂质都去掉,但对糖类的摄入量大增,该女性能达到减肥效果吗

答案:

脂肪是生物体不可缺少的重要化合物,它不仅是重要的贮能物质,还有维持体温、减小内脏器官的摩擦、减轻机械振荡的作用。

在细胞内,脂肪和糖类可以相互转化,因此在减肥时,若不注意节食糖类,即使不摄入脂肪,也不会达到理想效果。

三大营养物质代谢的关系,实质上是介绍了糖类、脂类和蛋白质在体内相互转化的情况,科学实验证明了三大营养物质之间在体内可以进行相互转化,这一过程是通过呼吸作用过程中产生的中间产物(如丙酮酸)完成的。

由于三大营养物质的中间产物基本相同,故这些中间产物构成了三大营养物质联系与转化的桥梁,对于人来讲,糖类和脂类之间可以进行相互转化,多余的蛋白质可以转化成糖类或脂肪,但糖类和脂肪只能转化为组成人体的非必需氨基酸(12种),8种必需氨基酸不能由糖类和脂肪转化而来,只能靠从食物中摄取。

在细胞内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可以总结归纳如下:

4.人和高等动物的神经调节与激素调节

人和动物之所以能够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是由于神经—体液的调节,主要是由于神经调节的结果。

垂体在内分泌系统中占有重要位置,它不仅分泌生长激素、催乳素等,而且还分泌几种促激素,如促甲状腺激素、促性腺激素等,分别调节这些内分泌腺的活动。

因此,垂体在内分泌系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下丘脑的神经分泌细胞中可以合成多种促激素释放激素。

如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等,它们对垂体促激素的分泌起促进作用。

同时,相关腺体激素的分泌也可以反过来调节下丘脑和垂体有关激素的合成与分泌,即反馈调节。

另外,下丘脑作为中枢神经系统的一部分,其兴奋性也受大脑皮层活动的影响,这可以使我们认识到,激素调节与神经调节在结构和功能上是密切相关的,进而在更高层次上理解激素调节。

5.血糖浓度调节

在激素调节中,我们除了复习掌握甲状腺激素、生长激素及性激素的功能外,还要重点掌握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在糖代谢过程中的作用,这是该部分考查的重点内容。

深化拓展

尿液中含有糖就是糖尿病吗

答案:

尿液中出现糖有三种可能:

一是正常人一次食糖过多,多余的糖随尿排出,这是一种正常的现象。

二是人的肾小管出现病变,其重吸收能力减弱,原尿中的糖也可能随尿排出。

三是人的胰岛B细胞受损,胰岛素分泌不足,使血糖浓度持续较高,超过肾小管的重吸收能力时,糖便会随尿排出,此即糖尿病。

胰岛素直接作用于胰岛A细胞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但胰岛素可通过降低血糖浓度间接促进胰高血糖素的分泌;胰高血糖素直接作用于胰岛B细胞,促进胰岛素的分泌,胰高血糖素还可通过提高血糖浓度间接促进胰岛素的分泌。

在以上几个方面的协调控制下,胰岛不同类型的细胞分别分泌适量的胰岛素、胰高血糖素,共同完成对糖代谢的调节,从而维持正常浓度的血糖,即当血糖浓度升高(或降低),通过调节,使其降低(或升高)到正常血糖浓度。

6.体温及调节

人和高等动物具有一定的体温,且相对恒定,是进行新陈代谢(生化反应)和正常生命活动的重要条件。

人体深部的温度是比较恒定的,而表层温度随环境温度和着衣状况有较大的变化。

人类正常情况下,体温稳定在37℃左右,实际测量时,直肠温度可代表人体深部温度℃),口腔温度比直肠低~℃,腋窝温度又比口腔低~℃。

在一天之内,随着人体物质和能量代谢水平的昼夜变化,体温呈现较小的昼夜周期性变动,一般清醒状态下,2~4时体温最低,下午2~8时最高,体温昼夜差别不超过1℃。

女性比男性体温略高,并在月经周期中呈现规律性波动,即月经期和月经后的前半期体温最低,排卵日(温度最低)后迅速升高约℃),这与性激素的分泌有关。

人体产热是能量代谢的结果,安静时人体产热主要来自内脏(肝脏、肾等),运动时主要来自骨骼肌,可比安静时高出10余倍。

人在寒冷的环境中,常打“寒战”,产热量明显增加。

人体的散热主要通过皮肤(小部分通过呼气散失及排便散失),皮肤散热的主要方式有辐射、传导、对流和汗液蒸发四条途径。

当气温达到35℃以上时,人体散热主要通过汗液蒸发这一条途径。

人体体温的相对恒定是因为产热过程和散热过程能够维持相对平衡的缘故,体温恒定,保证了生命活动(酶活性)的正常进行。

●精典题例导引

【例1】(2004年上海,13)图1-3-1中电视屏幕上的图像引起猫大脑皮层视觉中枢兴奋,经插入脑内的电极记录神经膜电位变化,当兴奋产生时,对该电位变化正确的表述是

图1-3-1

A.神经膜离子分布内负外正

大量进入神经细胞内

大量进入神经细胞内

D.神经冲动沿神经纤维膜单向传导

解析:

考查神经传导时的电位变化,能力要求A。

神经纤维的静息电位是膜外为正,膜内为负,当接受刺激产生兴奋时,大量钠离子内流,使膜内变成正电位,膜外变成负电位。

答案:

B

【例2】下列各组分泌腺产生的分泌物,均直接排放到内环境的是

A.唾液腺、垂体、肠腺

B.肾上腺、甲状腺、胰岛

C.睾丸、汗腺、皮脂腺

D.卵巢、胃腺、肝脏

解析:

考查了生命调节的有关知识,能力要求B。

人体内的腺体分为两类:

一类是外分泌腺;另一类是内分泌腺。

内分泌腺的分泌物直接进入血液,内分泌腺包括垂体、甲状腺、胰岛、肾上腺等。

答案:

B

思考讨论

如何区分内分泌腺和外分泌腺

答案:

内分泌腺是一类无导管的腺体,其分泌物产生后直接进入血液,通过血液运输后在全身起作用,这样的腺体有垂体、甲状腺、性腺、肾上腺、胰岛等。

外分泌腺是一类有导管的腺体,其腺体分泌物通过导管流出,不进入血液,这样的腺体有皮脂腺、汗腺、胃腺、肠腺等,两者的主要区别是看分泌物是否直接进入血液。

【例3】(2004年上海,1)口腔上皮细胞所处的细胞外液是指

A.淋巴液B.组织液

C.血浆D.唾液

解析:

考查口腔上皮细胞的生活环境,能力要求A。

细胞外液是生物体内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口腔上皮细胞周围的液体环境是组织液。

答案:

B

【例4】(2004年上海,6)研究甲状腺功能时应用的放射性同位素是

解析:

考查甲状腺激素的元素组成,能力要求A。

甲状腺激素是一种氨基酸的衍生物,含有碘元素,所以用

I。

答案:

B

【例5】动物体内甲种氨基酸通过转氨基作用生成乙种氨基酸,可以肯定的是

A.甲种氨基酸是必需氨基酸

B.甲种氨基酸是非必需氨基酸

C.乙种氨基酸是必需氨基酸

D.乙种氨基酸是非必需氨基酸

解析:

考查了必需氨基酸的知识,能力要求B。

有8种氨基酸人体不能自己合成,必须从食物中摄取。

它们是赖氨酸、色氨酸、苯丙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苏氨酸、甲硫氨酸和缬氨酸。

答案:

D

【例6】图1-3-2所示为炎热环境、寒冷环境引起人体体温调节的生理机制。

图中的数字分别表示相应的生理活动。

图1-3-2

请填空回答:

①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④_________;⑤__________;⑥________;⑦___________。

解析:

考查体温恒定的神经、激素调节,能力要求B。

人体体温的相对恒定是机体产热量和散热量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是通过神经和激素的调节作用实现的。

在体温调节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下丘脑,因为下丘脑中存在着体温调节中枢。

当人处于炎热环境中时,皮肤温觉感受器①受到刺激,产生兴奋,经传入神经传至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通过中枢的分析、综合,使有关神经兴奋,使皮肤内的毛细血管舒张②,汗腺分泌增多③,增加散热量。

当人处于寒冷环境中时,寒冷刺激了皮肤里的冷觉感受器④,并产生兴奋,经传入神经传至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通过中枢的分析、综合,再使有关神经兴奋,进而引起皮肤血管收缩⑤,减少热量散失、立毛肌收缩、骨骼肌不自主战栗⑥增加产热量,同时肾上腺素的分泌增加⑦,导致体内代谢活动加强,产热量增加。

答案:

①皮肤温觉感受器兴奋②皮肤血管舒张③汗腺分泌增强④皮肤冷觉感受器兴奋⑤皮肤血管收缩⑥骨骼肌不自主收缩⑦肾上腺素分泌增加

深化拓展

在寒冷环境里,通过体温调节使皮肤毛细血管收缩、立毛肌收缩等措施减少散热。

人在冬天散热多,还是在夏天散热多

答案:

在外界温度低时,机体要减少散热,通过体温调节使散热减少,是指在同一温度下比较。

但环境温度低,通过皮肤直接散热要容易得多,这时人感觉到冷就是散热快、多的表现。

对机体产热和散热动态平衡可以这样分析:

产的热多,散的热多;产的热少,散的热少;外界温度低时,机体产热多,散的热也多,当外界温度高时,机体产热少,散的热也少。

产热多于散热,则体温升高;产热少于散热,则体温降低。

【例7】人和动物体内糖类、脂类和蛋白质的代谢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协调统一的过程。

某学生将体内营养物质代谢的部分途径归纳如图1-3-3所示。

图1-3-3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不可能发生的途径是______和______。

(填出序号)

(2)在途径⑦和⑨的代谢过程中,都能产生的物质是______、______和ATP;细胞内,途径⑦发生的场所是______,而途径⑨发生的主要场所是______。

(3)在途径中,氨基酸必须经过______作用才能转化为葡萄糖或脂肪。

解析:

利用图解考查了学生对糖类、脂类和蛋白质三者关系的理解及分析综合能力,能力要求C。

(1)

(2)人体中血糖的去路有:

①氧化分解供能;②合成糖元(肝糖元和肌糖元);③转变成脂肪或某些氨基酸。

来源有:

①从食物中获得;②肝糖元的水解;③非糖物质的转化。

肌糖元不能直接变成葡萄糖,必须先经过分解形成乳酸,在肝脏内转变成葡萄糖或肝糖元。

葡萄糖的分解有两个途径:

有氧分解和无氧分解。

无氧分解的场所是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的,产物是乳酸和能量;有氧分解的主要场所是线粒体,产物是CO

、H

O和能量。

二者的共同点是葡萄糖分解的第一步都是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都是葡萄糖脱氢形成丙酮酸和少量的能量。

而⑧途径是发生在植物体内或微生物体内的分解途径,在人体内不可能发生。

(3)氨基酸通过脱氨基作用,分解为含氮部分和不含氮部分,其中氨基可转变为尿素而排出体外;不含氮部分可以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也可以转变成糖类和脂肪。

答案:

(1)④⑧

(2)丙酮酸[H]细胞质基质线粒体(3)脱氨基

●教师下载中心

教学建议

本专题建议安排5~8课时。

第1~3课时完成动物代谢和内环境稳态等内容的复习,第4、5课时完成剩余部分的复习,6、7课时进行专题过关训练,以便于及时进行反馈,第8课时讲评。

高中生物新课程标准已于去年上半年颁布,今年将有部分实验区进入到新课程试点。

教育部明确提出,要以高考的改革拉动课程的改革,因此,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及要求将在今后的中有所体现,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体现新课程的理念,让学生参与到你的教学过程中,具体要求是教师可以事先设计一份导学提纲,以小组活动的形式,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讨论、学习,从而加深学生对有关问题的理解与掌握,提高学生的各种能力。

对于动物的新陈代谢,教师可以设计一个综合题目:

“人体内的细胞是怎样获得氧气和营养物质、排出二氧化碳、废物及物质在细胞内是怎样进行变化的”。

教师可以让学生先进行讨论,最后归纳得出结论,并设计部分题目进行强化训练。

内环境稳态部分,教师可以选取典型(包括水的平衡、无机盐的平衡、酸碱度的平衡及温度的调节等方面)题目,让学生通过做题来理解内环境的稳定对于生物生命活动的意义及内环境稳态的破坏带来的后果(出现的疾病)及治疗原理、大致方法等。

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有两个难点:

一是兴奋在神经纤维和神经元之间的传导(递),对于该内容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进行演示,让学生理解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双向传导和在神经元之间的单向传递。

二是激素分泌的调节机制。

要着重弄清楚下丘脑——垂体——相关内分泌腺——相关激素之间存在的负反馈调节机制,可以通过具体实例如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进行理解与掌握。

拓展题例

在复习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相应的要求,以下题目综合性较强,可以提供给学习较好的同学,训练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

【例1】(2004年全国理综三,30)下图示意的是人体内物质代谢与能量代谢的部分关系。

注:

①⑤⑥⑦⑨表示过程,②③④⑧⑩表示物质,表示能量,和为高能化合物

试按图中标号填写有关内容。

①______;②_______;③______;④_______;⑤_______;⑥______;⑦______;

⑧_______;⑨_______;⑩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___;

解析:

人体内将多糖、蛋白质、脂肪等大分子物质分解成小分子物质的生理过程是消化。

氨基酸在核糖体上合成蛋白质。

葡萄糖和肝糖元之间可以相互转化,葡萄糖可以形成肌糖元,但肌糖元不能直接分解成葡萄糖。

细胞内的氨基酸可以通过脱氨基作用形成氨基和不含氮部分,其中氨基将在肝脏中形成尿素,不含氮部分可以氧化分解释放能量,或者转变成糖类和脂肪。

糖类是人体内的主要能源物质,葡萄糖在有氧呼吸过程中被彻底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大量能量,葡萄糖在无氧呼吸过程中被分解成乳酸并释放出少量能量。

呼吸作用中释放的能量大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另一部分则被转移到ATP和磷酸肌酸中。

答案:

①消化(酶分解)②蛋白质③肝糖元④肌糖元⑤脱氨基⑥⑨有氧呼吸⑦无氧呼吸⑧尿素⑩脂肪

热能

ATP

磷酸肌酸

【例2】为了验证甲状腺激素的生理作用,试以大白鼠的耗氧量和活动量为观察指标,根据给出的实验材料和用具,设计实验步骤,预测实验结果,并作出分析。

(1)材料和用具:

日龄相同,体重相近的雄性成年大白鼠两组。

甲状腺激素溶液,蒸馏水,灌胃器,耗氧量测定装置,小动物活动测定仪等。

(实验提示:

给药途径为每日灌胃,给药剂量和仪器操作不作考试要求,室温恒定)

(2)方法与步骤:

(3)结果预测与分析:

解析:

考查验证甲状腺激素功能的实验设计,能力要求C。

甲状腺激素具有加速体内物质氧化分解的作用,表现在动物身上就是代谢旺盛、耗氧量明显增多、小白鼠活动量增加。

根据这些指标,我们可以进行相应实验设计。

根据给出的材料、用具,实验设计应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设立实验组和对照组;二是分别给实验组和对照组施加单一变量(施加甲状腺激素和清水);三是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和实验数据。

最后根据实验原理对实验结果进行预测与分析。

答案:

(2)方法与步骤:

①将两组大白鼠分别标号为甲组和乙组,并分别用给出的仪器,测定与记录耗氧量与活动量。

②每日用灌胃器给甲组鼠灌甲状腺激素溶液,给乙组鼠灌等量的蒸馏水,饲养一定时期。

③测定与记录甲、乙组鼠的耗氧量和活动量。

(3)结果预测与分析:

①未给甲状腺激素时,甲、乙两组鼠的耗氧量和活动量相近。

②给甲组鼠甲状腺激素后,其耗氧量和活动量均大于乙组鼠。

结果表明甲状腺激素能促进新陈代谢,加速体内物质的氧化分解,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从而使动物的耗氧量和活动量增加。

【例3】(2004年春季理科综合能力测试题,28)为了研究胰腺的胰液分泌调节,某人从实验狗甲的一段小肠上刮下黏膜,将该黏膜放入稀盐酸中浸泡,把过滤后的提取液注入实验狗乙的静脉,结果引起实验狗乙的胰液大量分泌,并由此得出“小肠黏膜中存在促进胰液分泌的某种物质”的结论。

分析这一实验与结论,回答下列问题:

仅根据上述实验能否得出该结论,为什么

解析:

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有科学性原则、单因子变量原则、对照性原则、平行重复原则等,就该题分析,其实验设计违背了两个原则:

一是单因子变量原则,操作中加入稀盐酸(血液中无此成分)浸泡,多出了一个变量(应用生理盐水浸泡);二是无对照,使实验结果无说服力,应设置对照实验(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

该题考查实验分析、辨析能力,属于应用水平,能力要求C。

答案:

不能。

缺少对照实验,未排除稀盐酸的作用。

【例4】(2004年北京理综,30)正常情况下,狗的血糖含量维持在90mg/dL左右。

在运动前后,狗的血糖及相关激素的变化如图所示。

请分析回答:

(1)~min内,血糖的变化是______,这种变化满足了运动时机体对______的需求。

该时间段血液中迅速增加的激素是_______,与此激素起协同作用的激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min内,引起血糖变化的激素是_________和_________。

它们之间具有_______作用。

(3)9min后血糖逐渐恢复到运动前的水平,表明机体通过______________调节,可以实现______。

解析:

通过创设新情境,考查维持血糖含量相对稳定的三种激素的作用,能力要求C。

狗是哺乳动物,其血糖调节与人相同,我们可以将有关人血糖调节的知识迁移到狗的血糖调节中。

人体血糖含量的相对稳定受到三种激素的共同调节:

一是胰岛素,其作用的结果是降低血糖浓度,是动物体内唯一能够降血糖的激素;二是胰高血糖素,它可以升高血糖;三是肾上腺素,作用同胰高血糖素,因此,后两者是协同作用,而与胰岛素则是拮抗作用。

动物的剧烈运动,需要消耗大量能量,与此相适应,动物在神经和体液的调节下会产生许多相应的变化,反映在血糖含量上的变化就是开始运动min)时,由于血糖迅速进入组织细胞,使血糖含量下降,紧接着由于胰高血糖素等激素(分泌量增加)的调节,使血糖含量又出现显着地增加,以保证机体剧烈运动时对能量的需求,运动结束后,由于胰岛素的胰高血糖素的共同作用,又会使血糖含量恢复到运动前的状态。

答案:

(1)升高能量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

(2)胰高血糖素胰岛素拮抗(3)神经和体液稳态

【例5】为了研究糖类、脂肪、蛋白质在生物体内的代谢关系,科学工作者做了如下实验:

①把菌类放在含糖的培养基上培养,发现菌体内脂类增加,个别脂类含量高达干重的40%。

②北极熊冬眠后肥厚的脂肪变薄。

③用蛋白质喂养患人工糖尿病的狗,发现有50%的蛋白质可转变成葡萄糖。

④用蛋白质喂养动物,发现动物逐渐肥胖等。

请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