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背回填QC活动总结说课讲解.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559653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02.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台背回填QC活动总结说课讲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台背回填QC活动总结说课讲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台背回填QC活动总结说课讲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台背回填QC活动总结说课讲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台背回填QC活动总结说课讲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台背回填QC活动总结说课讲解.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台背回填QC活动总结说课讲解.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台背回填QC活动总结说课讲解.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台背回填QC活动总结说课讲解.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台背回填QC活动总结说课讲解.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台背回填QC活动总结说课讲解.docx

《台背回填QC活动总结说课讲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台背回填QC活动总结说课讲解.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台背回填QC活动总结说课讲解.docx

台背回填QC活动总结说课讲解

 

台背回填-QC-活动总结

三背回填质量控制

一、项目介绍

蒙文砚高速公路属于国家公路路网规划(2013-2030年)规划建设的高速公路,其中蒙自至文山段属于国高网G5615天保至猴桥高速公路中的一段,砚山至文山段属于国高网G8013项目起点与国家高速路网开河高速(G8011)交叉,终点与国家高速公路网广昆高速(G80)交叉。

该标段属于蒙文砚高速公路第4合同段(K32+400-K46+000),蒙文砚高速公路第4合同段为蒙文砚高速公路试验段,是中交集团云南红粘土路用性能及综合利用技术研究项目中一部分,由中交云南高速公路发展有限公司承办,项目工期为2年;我合同段起点桩号为K32+400,止点桩号为K40+550,全长8.15Km。

二、选题理由及成立提高台背回填质量QC小组

桥头跳车公路工程三大质量通病之一。

桥头跳车产生的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工后沉降使桥头搭板底面脱空,导致搭板断裂或沉陷,引起桥头跳车。

而工后沉降量和台背回填有着密切的关系。

提高台背回填的质量,消除桥头跳车现象,切实延长公路的使用寿命,提高道路的服务水平;并且通过本次QC活动,培养一批技术骨干,锻炼自己的施工队伍,总结一套施工经验和施工方法,为以后承揽类似工程打下坚实基础,为把企业做大做强做好技术准备。

 

QC小组成员概况

序号

姓名

年龄

工作年限

职务

接受TQC教育时间(h)

小组分工

1

向晋龙

35

12

项目总工

组长

2

刘孙沅

27

6

项目副总工

技术顾问

3

叶春晓

31

8

项目副经理

副组长

4

贾春辉

32

8

项目副经理

组织顾问

5

张熙

27

5

工程部长

组员

6

周兵

27

6

质检部长

组员

7

殷操

25

4

质检副部长

组员

8

陶佩海

28

5

测量部长

组员

9

张晓辉

35

15

试验负责人

组员

三、现状调查

自从小组成立后,及时组织小组成员对已施工的结构物台背回填质量进行检查,通过对已完成的2座桥梁及3道盖板涵台背回填质量缺陷统计及检查结果,共检测点数86个,合格点数67个,质量合格率为77.9%,出现不合格点数19个,其频率高达22.1%。

检查结果如下表列出下表:

结构物台背回填质量调查表

项目

检测点数

不合格点数

不合格频率(%)

累计频率(%)

压实度

86

3

15.8

15.8

灰剂量

3

15.8

31.6

边角处理

5

26.3

57.9

分层厚度

7

36.8

94.7

宽度不足

1

5.3

100

合计

 

19

 

 

根据以上统计做出如下排列图

四、确定影响质量的主要因素及活动目标

从排列图中可以看出:

分层厚度、边角处理、压实度、灰剂量占94.7%,是造成台背回填工程质量问题的主要原因,宽度不足是次要原因。

活动目标:

1、压实度、灰剂量合格率达到100%。

2、处理好结构物边角质量。

3、杜绝松散层;严格控制台背回填分层厚度。

五、确定要因

1原因分析

2.具体要因确认

序号号

末端因素名称

要因确认

负责人

结论

1

松铺厚度不符合设计要求

施工前没有进行试验段,首件施工,没有测量松铺厚度

张熙

2

回填分层过厚

现场未做回填厚度标线,回填厚度较随意,为赶进度,常常分层过厚。

周兵

3

小型夯实机功率不足

小型夯实机的功率不足,对回填的夯实不能满足设计要求。

周兵

殷操

4

夯实遍数或面积不充足

现场施工过程中小型夯实机械夯实遍数不足,不能保证结构物回填的质量要求,边角处理不到位。

陶佩海

殷操

5

标准击实试验不精准

试验室选料击实试验与现场回填料差别较大,不能确定现场填料的真实最大干密度。

张晓辉

6

回填料的最佳含水率控制

回填料未达到最佳含水率的控制范围内,含水率较大。

张晓辉

7

碾压遍数不足,碾压机械组合存在问题

碾压工艺直接影响压实度效果和接茬处理的质量

周兵

张熙

通过要因确认,我们得出影响结构物台背回填施工质量的主要因:

(1)小型夯实机夯实遍数或面积不充足,边角处理不到位;

(2)回填分层过厚;(3)回填料的最佳含水率控制不严;(4)碾压遍数不足,碾压机械组合存在问题。

(5)未按要求掺入足量石灰,石灰质量差。

六、制定对策

对影响结构物台背回填施工质量的主要原因进行分析后列出每个问题并制定对策实施如下:

(1)夯实遍数或面积不充足

对策:

严格按方案控制小型夯实机的夯实遍数,最少夯实遍数要根据试验确定。

措施:

对施工人员进行培训及技术交底,夯实遍数至少5篇,夯实面积至结构物边角。

目标:

①严格按设计要求控制台背回填的范围;②结构物台背回填前,必须清理出回填工作面。

(2)回填分层过厚

对策:

在结构物台背划分层回填标线,对回填土松铺厚度进行检查,要求检测人员带钢筋插入测量松铺厚度。

措施:

①严格报验程序;②结构物回填前做好分层标线,做好按线施工的技术交底;③每5层测量报检一次。

目标:

分层回填厚度控制在15cm以内。

(3)回填料的最佳含水率控制

对策:

由试验室进行现场含水率的测定。

措施:

①由试验室根据相关试验标准、规范在现场做含水率检测;②取土坑填土闷灰,砂化处理;③试验过程加强监督管理。

目标:

现场填料的含水率控制在最佳含水率的+2%的范围内

(4)碾压遍数不足,碾压机械组合存在问题

对策:

改进碾压工艺,通过首件施工确定碾压遍数

措施:

使用重型碾压机械,适当增加碾压次数

目标:

保证台背回填的压实度满足设计要求

(5)未按要求掺入足量石灰,石灰质量差

对策:

石灰原材料必须试验检测合格后允许进场;集中掺灰拌和。

措施:

对原材料进行船检,不合格不允许卸载;打堆闷灰,试验检测合格后方可填筑。

目标:

保证灰剂量满足要求。

七、实施对策

根据以上注意原因确定,我们将影响结构物台背回填施工质量的主要原因分为三大部分:

即材料控制、厚度控制、压实度控制。

实施一:

材料控制

基础部分全部使用砂砾;对有地下水影响的地段,采用砂砾高出地下水位30cm填筑处理。

基础以上台背回填要求采用透水性材料(砂砾、碎石、矿渣等),填料的CBR值必须大于8,最大粒径按层厚不超过2/3控制,其级配必须符合下列标准:

筛孔尺寸

(mm)

50

30

20

10

5

0.5

0.075

通过百分率

(%)

100

90~100

60~100

40~75

25~45

10~20

0~7

上述所列集料中0.5mm以下细土有塑性指数时,其液限不应超过40,塑性指数不超过10。

本标段部分台背回填采用石灰改良土,石灰掺配比例8%~10%。

现场填料的含水率控制在最佳含水率的+2%的范围内。

实施二:

厚度控制

台背回填的每层松铺厚度不得大于15cm。

回填前,首先根据试验确定松铺系数,从基础顶面开始,将分层填筑的厚度用标线刻划在台背上,注明层数,做出明确的标识,以便施工时控制填土厚度和质检人员掌握被验层次和各项技术指标。

填土高度超过8m的桥梁台背回填,在施工过程中必须安装沉降板。

填筑厚度按划线标准控制,压实不留死角,表面无松散。

实施三:

压实度控制

采用压路机纵横向碾压,压路机振动2遍,三轮碾压5遍以上,碾压至无痕迹为止。

但为了不使压路机碰撞桥台或涵洞洞身,压路机应背离台背50cm左右,对于压路机未碾压部分,可采用小型夯实机进行夯实,结构物边角等“死角”处的质量应该是控制重点;除用砂回填时,使用其他材料禁止在雨天进行施工。

 

八、效果检验

根据对策实施,经过3个多月认真操作,从材料、厚度、压实度等进行控制,台背回填质量有了极大的提高。

通过对已完成的4座桥梁5道盖板涵台背回填质量进行检查,共检查185个,合格点数171个,质量合格率为92.4%,其中压实度合格率高达100%,达到了预期目标。

不合格频数对照表

项目

实施前

实施后

不合格频率(%)

累计频率(%)

不合格频率(%)

累计频率(%)

压实度

15.8

15.8

0

0

灰剂量

15.8

31.6

14.3

14.3

边角处理

26.3

57.9

42.9

57.2

分层厚度

36.8

94.7

21.4

78.6

宽度不足

5.3

100

21.4

100

九、巩固实施

项目部把活动成果及时进行了总结;将活动成果在本标段进行了推广;在后续的涵洞回填施工中,减少了台背回填质量问题及返工次数,并规范了结构物台背回填施工,提高结构物台背回填施工质量,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十、活动体会及打算

活动体会:

经过开展QC活动,台背回填质量有了明显的改善和提高,QC小组活动成员增加了TQC知识,熟悉了管理流程,业务水平获得了较大的提高,增强了团队协作能力,有效保证了在建工程质量。

该次QC小组活动成功解决了台背回填质量问题,使小组成员掌握了TQC基本知识;熟悉了台背回填施工规范,掌握了台背回填施工控制要点,积累了施工经验增强了职工的质量意识,提高了施工队伍的操作技术水平,确保质量体系的有效运行,。

活动打算:

1、小组成员仍需加深TQC教育,继续积累施工经验,拓宽知识面,并力争在今后的施工中有所创新。

2、针对活动结束后尚未完全解决的缺陷,在今后的施工中,通过小组成员的带动,达到全员参与QC活动,并使之经常化、制度化,将遗留缺陷完全解决保证施工生产的顺利进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