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苏教版高中化学全部知识点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563742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127 大小:516.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完整版苏教版高中化学全部知识点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7页
完整版苏教版高中化学全部知识点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7页
完整版苏教版高中化学全部知识点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7页
完整版苏教版高中化学全部知识点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7页
完整版苏教版高中化学全部知识点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7页
完整版苏教版高中化学全部知识点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7页
完整版苏教版高中化学全部知识点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7页
完整版苏教版高中化学全部知识点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7页
完整版苏教版高中化学全部知识点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7页
完整版苏教版高中化学全部知识点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7页
完整版苏教版高中化学全部知识点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7页
完整版苏教版高中化学全部知识点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7页
完整版苏教版高中化学全部知识点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27页
完整版苏教版高中化学全部知识点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27页
完整版苏教版高中化学全部知识点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27页
完整版苏教版高中化学全部知识点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27页
完整版苏教版高中化学全部知识点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27页
完整版苏教版高中化学全部知识点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27页
完整版苏教版高中化学全部知识点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27页
完整版苏教版高中化学全部知识点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27页
亲,该文档总共1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完整版苏教版高中化学全部知识点Word文档格式.docx

《完整版苏教版高中化学全部知识点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完整版苏教版高中化学全部知识点Word文档格式.docx(12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完整版苏教版高中化学全部知识点Word文档格式.docx

四、元素的价态与氧化性、还原性的关系

一般常见的处于最低价态的元素不能再得到电子,只具有还原性.例如一切金属单质为O价Cl-1、S-2、O-2等,处于最高价态的元素

等不能再失去电子,只可能得到电子而具有氧化性.处于中间价态的元素,如

等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但还常以某一方面为主.如S、O2、Cl2以氧化性为主.

五、氧化性、还原性强弱比较

(1)氧化性:

氧化剂>氧化产物

还原性:

还原剂>还原产物

注:

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比较一般需依据氧化还原反应而定.

(2)根据金属活动顺序表判断

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

(3)根据非金属活动顺序进行判断

六、氧化还原反应基本类型

1.全部氧化还原型:

变价元素的所有原子的价态物发生变化

如:

2H2+O2

2H2O 

Zn+2HCl

H2↑+ZnCl2等

2.部分氧化还原型:

变价元素的原子只有部分价态发生变化

MnO2+4HCl(浓)

MnCl2+Cl2↑+2H2O

3.自身氧化还原型,同一物质中不同元素发生价态改变

2KClO3

2KCl+3O2↑ 

2H2O

2H2↑+O2↑

4.歧化反应型:

同一物质中同一元素发生价态的改变

Cl2+2NaOH

NaCl+NaClO+H2O

七、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规律

1.两个守恒关系:

质量守恒和得失电子总数守恒.

2.归中律:

即同种元素的不同价态反应遵循“可靠拢不相交”.

离子反应离子反应方程式

一、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1.电解质:

在水溶液或受热熔化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

非电解质:

在水溶或受热熔化状态下不能导电的化合物.

例1 

CaO、SO3溶于水能导电,Fe能够导电,它们是否是电解质?

解析 

CaO本是电解质,但不能说是因为它溶于水能导电才是电解质.溶于水有以下反应:

CaO+H2O=Ca(OH)2,此时为Ca(OH)2的导电;

SO3本身不是电解质,溶于水有以下反应:

SO3+H2O=H2SO4,此时为H2SO4的导电.电解质实际上指的是不与水反应,通过本身电离出自由移离子而导电的一类化合物.Fe不是化合物故不属于电解质与非电解质之列.

2.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二、离子反应

1.有离子参加的反应叫离子反应.

离子互换型 

(复分解反应型)

2.类型

氧化还原型

三、离子方程式

1.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的符号来表示离子之间反应的式子叫离子方程式.

2.意义:

离子方程式表示同一类型的所有的离子反应.

3.书写离子方程式的方法:

(1)“写”:

写出正确的化学方程式

(2)“拆”:

把易溶且易电离的物质拆写成离子形式,凡是难溶、难电离,以及气体物质均写成化学式.

(3)“删”:

删去反应前后不参加反应的离子.

(4)“查”:

检查离子方程式两边的原子个数是否相等,电荷总数是否相等.

四、判断离子方程式书写是否正确的方法

必须考虑以下五条原则:

(1)依据物质反应的客观事实.

释例1:

铁与稀盐酸反应:

2Fe+6H+=2Fe3++3H2↑(错误),正确的是:

Fe+2H+=Fe2++H2↑.

(2)必须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释例2:

Cl2+I-=Cl-+I2(错误),正确的是:

Cl2+2I-=2Cl-+I2.

(3)必须遵守电荷平衡原理.

释例3:

氯气通入FeCl2溶液中:

Fe2++Cl2=Fe3++2Cl-(错误),正确的是:

2Fe2++Cl2=2Fe3++2Cl-.

(4)氧化还原反应还必须遵守得失电子守恒原理.应注意判断氧化剂和还原剂转移电子数是否配平.

(5)必须遵循定组成原理(即物质中阴、阳离子组成固定).

释例4:

Ba(OH)2溶液和稀H2SO4混合:

Ba+OH-+H++SO42-=BaSO4↓+H2O(错误),正确的是:

Ba2++2OH-+SO42-+2H+=BaSO4↓+2H2O.

五、判断溶液中离子能否大量共存

所谓几种离子在同一溶液中能大量共存,就是指离子之间不发生任何反应;

若离子之间能发生反应,则不能大量共存.

1.同一溶液中若离子间符合下列任意一个条件就会发生离子反应,离子之间便不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

(1)生成难溶物或微溶物:

如Ba2+与CO32-、Ag+与Br-、Ca2+与SO42-和OH-、OH-与Cu2+等不能大量共存.

(2)生成气体或挥发性物质:

如NH4+与OH-,H+与CO32-、HCO3-、S2-、HSO3-、SO32-等不能大量共存.

2.生成难电离的物质:

如H+与CO32-、S2-、SO32-、F-、ClO-等生成弱酸;

OH-与NH4+、Cu2+等生成弱碱;

H+与OH-生成水,这些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4)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性离子(如Fe3+、NO3-、ClO-、MnO4-等)与还原性离子(如S2-、I-、Fe2+、SO32-等)不能大量共存.注意Fe2+与Fe3+可以共存;

MnO4-与Cl-不能大量共存.

2.附加隐含条件的应用规律:

(1)溶液无色透明时,则溶液中肯定没有有色离子.常见的有色离子是Cu2+、Fe3+、Fe2+、MnO4-等.

(2)强碱性溶液中肯定不存在与OH-起反应的离子.

(3)强酸性溶液中肯定不存在与H+起反应的离子.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1.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1)化学反应的基本特征

有新的物质生成,常伴随能量变化及发光、变色、放气、生成沉淀等现象.

(2)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①有热量放出的反应叫放热反应;

有热量吸收的反应叫吸热反应.

②原因:

化学反应的特点是有新物质生成,新物质与反应物质的总能量是不相同的,反应物与新物的能量差若以能量形式表现即为放热和吸热,若两者能量比较接近,则吸热和放热都不明显.

③实例 

燃烧:

C+O2

CO2 

酸碱中和反应,金属与酸的反应 

ZnCl2+H2↑ 

CaO+H2O

Ca(OH)2等为放热反应

吸热反应实例:

C+CO2

2CO 

H2+CuO

Cu+H2O 

Ba(OH)2·

8H2O+2NH4Cl

BaCl2+8NH3↑+10H2O等

2.燃烧

①通常讲的燃烧是指可燃物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氧化反应.燃烧的条件有两个.

一是可燃物与氧气接触,二是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

②充分燃烧的条件:

一是有足够的空气,二是跟空气有足够大的接触面.

③不充分燃烧的危害:

产生热量少,浪费资源;

产生污染物.

④化石燃烧包括:

石油;

天然气;

煤属非再生能源.

⑤煤的充分利用及新技术的开发:

新型煤粉燃烧机;

煤的气化和液化;

转化为水煤气或干馏煤气.

碱金属知识点

一、碱金属是典型的金属元素族,主要内容有以下几项:

1、知识网:

一、钠原子结构

结构特点:

.钠原子核外有三个电子层,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易失去一个电子变成钠离子:

Na-e-→Na+,形成稳定结构.所以在化学反应中表现出强的还原性.

二、性质

1.物理性质:

软、亮、轻、低、导.(软——质软,硬度小;

亮——银白色金属光泽;

轻——密度小,比水轻;

低——熔点低;

导——可导电、导热.)

2.化学性质:

强还原性,活泼金属.

与O2反应:

常温→Na2O(白色固体)

点燃或加热→Na2O2(淡黄色固体)

与S反应:

碾磨爆炸.

与水反应:

剧烈.

现象:

熔、浮、游、鸣、红(滴入酚酞,溶液变红)

与酸反应:

非常剧烈,以致爆炸.

与某些熔融盐反应:

可置换出某些熔融盐中的金属(如TiCl4等)

与盐溶液反应:

实质是先与盐溶液中的水反应,然后再发生复分解反应.

三、钠的存在与保存

1.元素在自然界的存在有两种形态:

游离态:

以单质形式存在的元素.

化合态:

以化合物形式存在的元素.

钠的化学性质很活泼,在自然界里无游离态,只有化合态(NaCl、Na2CO3、Na2SO4、NaNO3等)

2.保存:

因为常温下金属钠能跟空气中的氧气反应,还能跟水、水蒸气反应,所以金属钠保存在煤油或石蜡油中,主要是为了隔绝空气和水.

四、钠的用途

1.K—Na合金用于原子反应堆作导热剂.

2.制备Na2O2.

3.做电光源:

高压钠灯.

4.冶炼稀有金属.

五、重点难点解析

1.钠露置于空气中的变化过程剖析

切开金属钠置于空气中,切口开始呈银白色(钠的真面目)→变暗(生成Na2O)→变白色固体(生成NaOH)→成液(NaOH潮解)→结块(吸收CO2成Na2CO3·

10H2O)→最后成粉末(风化).有关反应如下:

4Na+O2

2Na2O 

Na2O+H2O

2NaOH

2Na+2H2O

2NaOH+H2↑ 

2NaOH+CO2

Na2CO3+H2O

注意不可将碳酸钠的生成用下式表示:

Na2O+CO2

Na2CO3,这是不符合事实的.因为氧化钠与水结合的能力比跟二氧化碳反应的能力强得多.

2.钠与水反应现象

可概括为五个字:

熔、浮、游、鸣、红.

熔——是指钠熔化成闪亮的小球.

浮——是指钠密度小于水,浮于水面.

游——是指由于反应剧烈放出的气体使“钠球”在水面四处游动.

鸣——一是金属钠与水反应放出气体发出“咝咝”的声音;

二是指收集到的气体点燃有爆鸣声即反应放出H2.

红——是指溶液加酚酞呈红色,即生成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NaOH+H2↑

该反应的实质是钠与水中电离出来的H+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离子方程式为:

2Na++2OH-+H2↑

3.钠与酸、盐溶液的反应

钠与酸反应,实质上是钠与酸电离出的H+反应,所以当金属与酸溶液反应时,由于溶液中的H+主要来源于酸,因此钠先与酸反应,若钠是过量的则继续与水反应.因为酸中H+浓度远大于水中H+浓度,所以钠与酸反应要比与水反应剧烈,以至发生燃烧或轻微爆炸.

钠与盐溶液反应,实质上是钠与盐溶液中的溶剂——水电离出的H+反应.所以在盐溶液中,钠先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氢氧化钠再与盐溶液中的某些金属阳离子或NH4+发生复分解反应.如:

2FeCl3+6Na+6H2O=2Fe(OH)3↓+6NaCl+3H2↑

2NH4Cl+2Na+2H2O=2NH3·

H2O+2NaOH+H2↑

故钠与盐溶液反应,不能置换出盐中的金属.

典型例题

学生甲和乙,对金属钠的色泽发生了争议.甲说书本上讲钠是银白色的,乙说他亲眼看到钠是暗灰色的.学生丙听到他们的争论后,从实验室取了一小块钠,用很简单的实验证明了金属钠是银白色的,并解释了通常看到钠是暗灰色的原因.丙怎样进行实验证明和解释的?

解析 

学生丙将取出一小块钠放在玻片上,叫甲和乙两人观察,看到确是暗灰色,丙又用小刀把钠切开,里面的钠是银白色的.丙解释:

由于钠的性质活泼,外面的钠被氧化了,因此是暗灰色的.

例2 

取5.4g由碱金属R及其氧化物R2O组成的混合物,使之与足量的水反应,蒸干反应后的溶液,得8g无水晶体.

(1)通过计算判断是何种金属?

(2)混合物中R和R2O的质量各是多少克?

本题可采用极端假设法.即①假设5.4g全为金属单质;

②假设5.4g全为氧化物,推出R的原子量范围,R的实际原子量应介于二者之间,从而推出该元素的名称.

(1)假设5.4g全为金属单质,据(R的原子量设为a1)

2R+2H2O

2ROH+H2↑

2a1 

2(a1+17)

5.4g 

8g 

a1=35.3

假设5.4g全为氧化物 

据(R的原子量设为a2)

R2O+H2O

2ROH

2a2+16 

2(a2+17) 

a2=10.7

8g

查表知R为钠 

R2O为Na2O

(2)据

46 

80 

 

62 

80

m(Na) 

m(Na2O)

得m(Na)+m(Na2O)=5.4g 

m(Na)=2.3g

m(Na)+

m(Na2O)=8g 

m(Na2O)=3.1g

评析 

①通过计算求得原子量,由原子量确定是什么元素;

②极端假设是解混合物计算题常用的方法.

例3 

把一小块金属钠暴露在空气中,观察到以下现象:

①金属钠表面逐渐变暗;

②过一段时间以后又逐渐变潮湿;

③再过些时候又转变成白色固体;

④又过一段时间白色固体变成白色的粉末.写出以上发生的各种现象的有关化学方程式.

金属钠为活泼金属,极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生成氧化钠,所以表面逐渐变暗且无光泽.氧化钠在空气中溶于水,表面变潮湿而生成氢氧化钠.氢氧化钠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钠晶体,即含有10个结晶水的碳酸钠.再过一段时间,含有结晶水的晶体风化失水,变成粉末状物质.

答 

①4Na+O2

2Na2O

②Na2O+H2O

③2NaOH+CO2+9H2O

Na2CO3·

10H2O

④Na2CO3·

10H2O

Na2CO3+10H2O

该题要求写出金属钠暴露于空气中发生的一系列变化的化学方程式,实际考查的是钠及钠的化合物的化学性质.

钠的化合物

引入:

在初中学过

,在这再学习

本节教学目标:

1.掌握Na氧化物和钠的重要化合物的性质.

2.通过Na2CO3和NaHCO3的热稳定性实验,了解鉴别它们的方法.

3.了解钠的重要化合物的用途.

本节教学的重点:

的性质及其鉴别方法。

本节教学难点:

的反应。

钠所形成的离子化合物是高考的重要内容,往往与有关计算结合在一起,考查计算和推理能力.

一、钠的氧化物

比较

项目

氧化钠

过氧化钠

化学式

Na2O

Na2O2

化合价

钠+1、氧-2

钠+1、氧-1

色、态

白色固体

浅黄色固体

类 

碱性氧化物

过氧化物(不是碱性氧化物)

与水反应

Na2O+H2O=2NaOH

2Na2O2+2H2O=4NaOH+O2↑

与CO2反应

Na2O+CO2=Na2CO3

2Na2O2+2CO2=2Na2CO3+O2↑

与盐酸反应

Na2O+2HCl=2NaCl+H2O

2Na2O2+4HCl=4NaCl+2H2O+O2↑

稳定性

Na2O<

漂白性

/

转化

2Na2O+O2

2Na2O2

用途

供氧剂、漂白剂

二、钠的碳酸盐

碳酸钠

碳酸氢钠

Na2CO3

NaHCO3

俗 

纯碱、苏打

小苏打

白色粉末

白色细小晶体

溶解性(水中)

易溶

可溶

热稳定性

加热不分解

加热易分解

与NaOH

不反应

反应:

HCO3-+OH-=CO32-+H2O

与澄清石灰水

Ca2++CO32-=CaCO3↓

Ca2++OH-+HCO3-=CaCO3↓+H2O 

(少量)

Ca2++2OH-+2HCO3-=CaCO3↓+CO32-+2H2O(过量)

与CO2及水

Na2CO3+CO2+H2O=2NaHCO3

与同浓度的盐酸反应

较快CO32-+2H+=CO2↑+H2O

很快HCO3-+H+=CO2↑+H2O

与CaCl2或

BaCl2溶液

Ca2++CO32-=CaCO3↓或Ba2++CO32-=BaCO3↓

不反应(当再加氨水或NaOH溶液时,则有沉淀生成)

相互转化

用 

用于制玻璃、肥皂、造纸、纺织等工业;

洗涤剂

发酵剂、灭火剂、医用

Na2CO3和NaHCO3都是白色固体,易溶于水.在常温下,NaHCO3的溶解度小于Na2CO3,故往Na2CO3饱和溶液中通入CO2会析出白色晶体.Na2CO3和NaHCO3与酸反应均放出CO2气体,前者放出气体的速度较慢.

(1)向Na2CO3溶液逐滴滴入盐酸,发生分步反应:

Na2CO3+HCl=NaHCO3+NaCl…………

(1)

NaHCO3+HCl=NaCl+CO2↑+H2O…………

(2)

把Na2CO3溶液逐滴加到盐酸中,开始时盐酸过量,则发生反应

(1)、

(2),即

Na2CO3+2HCl=2NaCl+H2O+CO2↑,开始就有气体放出.

若将盐酸滴到Na2CO3溶液中,开始时Na2CO3过量,只发生反应

(1)

Na2CO3+HCl=NaHCO3+NaCl,无气体,只有在Na2CO3全部转化成NaHCO3后再滴加盐酸才有气体放出.故这一实验常用于不需外加试剂区别Na2CO3溶液和盐酸.

(1)Na2CO3和NaOH共存时,滴加HCl(或H+),HCl与NaOH完全中和后再与Na2CO3反应.

(2)NaHCO3与HCl的反应比Na2CO3与HCl的反应剧烈:

因为NaHCO3与盐酸的反应一步放出CO2,而Na2CO3则需两步(泡沫灭火器中,用NaHCO3和Al2(SO4)3作原料).

(3)Na2CO3和NaHCO3可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溶液中:

NaHCO3+NaOH=Na2CO3+H2O

Na2CO3+CO2+H2O=2NaHCO3

固体中:

NaOH+NaHCO3

2NaHCO3

Na2CO3+CO2↑+H2O

三、联合制碱法(侯氏制碱法)的工艺流程的反应原理为:

饱和食盐水

溶液

固体

①NaCl+NH3+H2O+CO2

NaHCO3↓+NH4Cl,

2NaHCO3

注意:

不能先通入CO2达饱和后再通入NH3,因为CO2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1∶1),即使通入过量的NH3,所生成的NaHCO3、NH4Cl也很少,这样就无法制取NaHCO3.

(5)碳酸盐和碳酸氢盐的鉴别:

,使石灰水变浑浊,若要进一步鉴别需加CaCl2或BaCl2.

四、NaOH

(1)氢氧化钠的物理性质:

白色固体,有强吸水性、易潮解,可作中性或碱性气体的干燥剂,如干燥NH3、H2、O2、CO等,一般将氢氧化钠和生石灰按一定比例混合制碱石灰.

(2)化学性质:

强碱、具有碱的通性.用NaOH溶液吸收SO2时:

2NaOH+SO2

Na2SO3+H2O(SO2适量)

NaOH+SO2

NaHSO3(SO2适量)

(3)制法:

工业制法:

2NaCl+2H2O

2NaOH+Cl2↑+H2↑

制取少量时:

Na2CO3+Ca(OH)2

CaCO3↓+2NaOH

五、区别CO32-和HCO3-

(1)当某溶液加盐酸放出无色、无味的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则原溶液中含有CO32-或HCO3-离子.

(2)若需进一步确证是CO32-还是HCO3-,需取原试液滴加BaCl2溶液,如有沉淀则含有CO32-,若没有沉淀,则含有HCO3-:

CO32-+Ba2+

BaCO3↓.

(3)区别Na2CO3和NaHCO3固体的方法:

加热法,有气体产生的为NaHCO3,没有气体产生的为Na2CO3.

(4)区别Na2CO3和NaHCO3溶液的特殊方法:

逐滴加入盐酸法,开始无气体逸出的为Na2CO3,开始即有气体逸出的为NaHCO3:

HCl+Na2CO3

NaCl+NaHCO3,HCl+NaHCO3

NaCl+CO2↑+H2O.

六.碳酸盐的热稳定性.

(1)一价金属碳酸盐比二价金属碳酸盐稳定.

Na2CO3>

CaCO3 

NaHCO3>

Ca(HCO3)2

(2)正盐比酸式盐稳定.

七、Na2CO3、NaHCO3的鉴别.

固体:

加热,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

溶液:

加BaCl2溶液.

八、Na2O2与CO2、H2O(气)反应的差量问题.

规律:

①CO2、H2O(气)与过量的Na2O2反应,所得O2为同况下CO2、H2O(气)体积的一半.

②CO2、H2O(气)与过量的Na2O2反应,固体增重的质量等于同分子数的CO、H2的质量.

③将Na2O2粉末加入H2O(液)中,液体增重质量等于同“分子”数的Na2O的质量.

九、小苏打、大苏打、苏打的成分各是什么?

与H2SO4反应的现象和化学方程式.

小苏打是NaHCO3,苏打是Na2CO3,大苏打是硫代硫酸钠Na2S2O3.与酸反应情况为:

2NaHCO3+H2SO4=Na2SO4+2H2O+2CO2↑(放气泡速度快)

Na2CO3+H2SO4=Na2SO4+H2O+CO2(放气泡速度比NaHCO3稍慢)

Na2S2O3+H2SO4=Na2SO4+S↓+SO2↑+H2O(开始无明显变化,后来逐渐变浑浊,并有刺激性气味气体放出.)

十、.碳酸、碳酸盐的热稳定性规律比较:

从它们的分解温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