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热力学马沛生第二版习题答案Word格式.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3572148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 页数:40 大小:1.2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工热力学马沛生第二版习题答案Word格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化工热力学马沛生第二版习题答案Word格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化工热力学马沛生第二版习题答案Word格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化工热力学马沛生第二版习题答案Word格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化工热力学马沛生第二版习题答案Word格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化工热力学马沛生第二版习题答案Word格式.doc_第6页
第6页 / 共40页
化工热力学马沛生第二版习题答案Word格式.doc_第7页
第7页 / 共40页
化工热力学马沛生第二版习题答案Word格式.doc_第8页
第8页 / 共40页
化工热力学马沛生第二版习题答案Word格式.doc_第9页
第9页 / 共40页
化工热力学马沛生第二版习题答案Word格式.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40页
化工热力学马沛生第二版习题答案Word格式.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40页
化工热力学马沛生第二版习题答案Word格式.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40页
化工热力学马沛生第二版习题答案Word格式.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40页
化工热力学马沛生第二版习题答案Word格式.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40页
化工热力学马沛生第二版习题答案Word格式.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40页
化工热力学马沛生第二版习题答案Word格式.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40页
化工热力学马沛生第二版习题答案Word格式.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40页
化工热力学马沛生第二版习题答案Word格式.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40页
化工热力学马沛生第二版习题答案Word格式.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40页
化工热力学马沛生第二版习题答案Word格式.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40页
亲,该文档总共4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化工热力学马沛生第二版习题答案Word格式.doc

《化工热力学马沛生第二版习题答案Word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工热力学马沛生第二版习题答案Word格式.doc(4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化工热力学马沛生第二版习题答案Word格式.doc

由于加热过程是等容过程,1→C→2是一条的等容线,所以在p–V图可以表示为如图的形式。

点1表示容器中所装的是该物质的汽液混合物(由饱和蒸汽和饱和液体组成)。

沿1-2线,是表示等容加热过程。

随着过程的进行,容器中的饱和液体体积与饱和蒸汽体积的相对比例有所变化,但由图可知变化不是很大。

到了临界点C点时,汽液相界面逐渐消失。

继续加热,容器中一直是均相的超临界流体。

在整个过程中,容器内的压力是不断增加的。

C

1

21

·

2-11.已知SO2在431K下,第二、第三Virial系数分别为:

,,试计算:

(1)SO2在431K、10×

105Pa下的摩尔体积;

(2)在封闭系统内,将1kmolSO2由10×

105Pa恒温(431K)可逆压缩到75×

105Pa时所作的功。

(1)三项维里方程为:

(A)

将p=10×

105Pa,T=431K,,代入式(A)并整理得:

迭代求解,初值为:

迭代结果为:

(2)压缩功

由(A)式得:

,则:

(B)

当p=75×

105Pa时,用

(1)同样的方法解出:

将,代入式(B)解出:

2-12.试计算一个125cm3的刚性容器,在50℃和18.745MPa的条件下能贮存甲烷多少克(实验值为17g)?

分别用理想气体方程和RK方程计算(RK方程可以用软件计算)。

由附录三查得甲烷的临界参数为:

=190.56K,=4.599MPa,=0.011

(1)利用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得:

(2)RK方程

式中:

按照式(2-16a)

和式(2-16b)

迭代计算,取初值Z=1,迭代过程和结果见下表。

迭代次数

Z

h

0.2083

0.8779

0.2373

2

0.8826

0.2360

3

0.8823

0.2361

4

可见,用RK方程计算更接近实验值。

2-13.欲在一个7810cm3的钢瓶中装入1kg的丙烷,且在253.2℃下工作,若钢瓶的安全工作压力为10MPa,问是否安全?

查得丙烷的临界性质为:

=369.83K,=4.248MPa,=0.152

使用RK方程:

首先用下式计算a,b:

代入RK方程得:

非常接近于10MPa,故有一定危险。

2-14.试用RKS方程计算异丁烷在300K,3.704×

105Pa时的饱和蒸气的摩尔体积。

已知实验值为。

由附录三查得异丁烷的临界参数为:

=407.8K,=3.640MPa,=0.177

0.01198

0.9148

0.01310

0.9070

0.01321

0.9062

0.01322

0.9061

5

误差

2-15.试分别用RK方程及RKS方程计算在273K、1000×

105Pa下,氮的压缩因子值,已知实验值为Z=2.0685。

由附录三查得氮的临界参数为:

=126.10K,=3.394MPa,=0.040

(1)RK方程

迭代计算,取初值Z=2,迭代过程和结果见下表。

0.58955

1.862

0.6332

2.1260

0.5546

1.6926

0.6966

……..

迭代不收敛,采用RK方程解三次方程得:

V=0.00004422m3/mol

RKS方程

同样迭代不收敛

采用RKS方程解三次方程得:

V=0.00004512m3/mol

2-16.试用下列各种方法计算水蒸气在107.9×

105Pa、593K下的比容,并与水蒸气表查出的数据()进行比较。

(1)理想气体定律

(2)维里方程

(3)普遍化RK方程

从附录三中查得水的临界参数为:

=647.13K,=22.055MPa,=0.345

误差=

(2)维里方程

使用普遍化的第二维里系数:

(3)普遍化R-K方程

(2-38a)

(2-38b)

将对比温度和对比压力值代入并整理的:

联立上述两式迭代求解得:

Z=0.7335

水是极性较强的物质

2-17.试分别用

(1)vanderWaals方程;

(2)RK方程;

(3)RKS方程计算273.15K时将CO2压缩到体积为550.1所需要的压力。

实验值为3.090MPa。

从附录三中查得CO2的临界参数为:

=304.19K,=7.382MPa,=0.228

(1)vanderWaals方程

则:

误差%=

(2)RK方程

(3)RKS方程

式中,

而,

则,

比较几种方程的计算结果,可见,vanderWaals方程的计算误差最大,RKS方程的计算精度最好。

RK方程的计算精度还可以。

2-18.一个体积为0.3m3的封闭储槽内贮乙烷,温度为290K、压力为25×

105Pa,若将乙烷加热到479K,试估算压力将变为多少?

乙烷的临界参数和偏心因子为:

=305.32K,=4.872MPa,=0.099

因此:

故使用图2-11,应该使用普遍化第二维里系数计算

加热后,采用RK方程进行计算。

其中:

T=479K,摩尔体积仍然为,首先计算:

代入RK方程:

2-19.如果希望将22.7kg的乙烯在294K时装入0.085m3的钢瓶中,问压力应为多少?

从附录三查得乙烯的临界参数为:

=282.34K,=5.041MPa,=0.085

摩尔体积

采用RK方程进行计算。

首先计算:

2-20(由于较简单省略了,忽略不计了)

2-21.用Pitzer的普遍化关系式计算甲烷在323.16K时产生的压力。

已知甲烷的摩尔体积为1.25×

10-4,压力的实验值为1.875×

107Pa。

从附录三查得甲烷的临界参数为:

但是不能直接计算,需要试差计算

并且

因此,结合上两式得:

(A)

Pitzer的普遍化关系式为:

(B)

根据(A)、(B)两式进行迭代,过程为:

(1)设Z值,然后代入(A)式求出;

(2)根据和值查(2-9)和(2-10)得到和;

(3)将查图得到的和值代入(B)式求得Z值;

(4)比较Z的计算值与实验值,如果相差较大,则代入(A)式重新计算,直到迭代收敛。

依据上述迭代结果为:

=4.06时,Z=0.877

误差:

2-22.试用RK方程计算二氧化碳和丙烷的等分子混合物在151℃和13.78MPa下的摩尔体积。

计算所需的数据列表如下:

组元

Zc

CO2

(1)

304.2

73.82

94.0

0.274

6.460

2.968×

10-5

C3H8

(2)

369.8

42.48

200

0.277

18.29

6.271×

12

335.4

54.72

140.4

11.12

由(2-51a)和(2-51b)得:

按照式(2-16a)(A)

和式(2-16b)(B)

联立求解方程(A)、)(B)进行迭代计算得:

0.1725

0.6776

0.2546

0.6093

0.2831

0.5987

0.2881

0.5976

0.2887

0.5975

Z=0.5975,h=0.2887

混合物得摩尔体积为:

2-23.混合工质的性质是人们有兴趣的研究课题。

试用RKS状态方程计算由R12(CCl2F2)和R22(CHClF2)组成的等摩尔混合工质气体在400K和1.0MPa,2.0MPa,3.0MPa,4.0MPa和5.0MPa时的摩尔体积。

可以认为该二元混合物的相互作用参数k12=0(建议自编软件计算)。

计算中所使用的临界参数如下表

组元(i)

/K

/MPa

R22

(1)

369.2

4.975

0.215

R12

(2)

385

4.224

0.176

计算过程是先计算两个纯组分的RKS常数,再由混合规则获得混合物的RKS常数后,可以进行迭代计算,也可以求解三次方程的体积根。

建议大家自编程序进行计算。

所得的结果列于下表:

T/K

400

组成

RKS方程常数

组分

(1):

a=0.7568b=5.346×

组分

(2):

a=1.007b=6.565×

混合物a=0.8774b=5.956×

p/MPa

Vcal/(cm3·

mol-1)

3114.0

1442.3

877.0

585.5

399.3

2-24.试用下列方法计算由30%(摩尔%)的氮

(1)和70%正丁烷

(2)所组成的二元混合物,在462K、69×

105Pa下的摩尔体积。

(1)使用Pitzer三参数压缩因子关联式

(2)使用RK方程,其中参数项为:

(3)使用三项维里方程,维里系数实验值为,,,(的单位为)。

,,,(的单位为)。

已知氮及正丁烷的临界参数和偏心因子为

N2=126.10K,=3.394MPa,=0.040

nC4H10=425.12K,=3.796MPa,=0.199

(1)根据Kay规则求出混合物的虚拟临界参数

虚拟对比条件为:

查图2-9和2-10得:

11

126.10

33.94

90.1

0.292

1.555

2.676×

22

425.12

37.96

255

29.01

8.067×

231.53

34.37

158.5

0.283

7.012

进行试差迭代得:

h=0.156

(3)三项的维里方程为:

将以上结果代入三项维里方程得:

试差求解得:

2-25.一压缩机,每小时处理454kg甲烷及乙烷的等摩尔混合物。

气体在50×

105Pa、422K下离开压缩机,试问离开压缩机的气体体积流率为多少?

混合物的分子量为

混合物的流率为:

利用Kay规则求虚拟临界常数:

用图2-11判断,应该使用维里方程,现将所需数据列于下表,其中第三行数据按照(2-48a)~(2-48e)式计算。

ij

190.56

4.599

0.09860

0.286

0.011

305.32

4.872

0.1455

0.279

0.099

241.21

4.701

0.1205

0.2825

0.055

采用二阶舍项的virial方程计算混合物的性质,需要计算混合物的交互第二virial系数,计算结果见下表,

-0.0353

0.133

-0.01165

-0.168

0.0948

-0.08287

-0.0894

0.1226

-0.03528

由式(2-46)得:

体积流率

2-26.H2和N2的混合物,按合成氨反应的化学计量比,加入到反应器中

混合物进反应器的压力为600×

105Pa,温度为298K,流率为6。

其中15%的N2转化为NH3,离开反应器的气体被分离后,未反应的气体循环使用,试计算:

(1)每小时生成多少公斤NH3?

(2)若反应器出口物流(含NH3的混合物)的压力为550×

105Pa、温度为451K,试问在内径D=0.05m管内的流速为多少?

(1)这是一个二元混合物系pVT的计算问题。

使用RK方程进行计算

11(N2)

22(H2)

33.18

13.13

64.2

0.305

0.1427

1.820×

64.68

21.03

76.45

0.299

0.4727

h=0.346

摩尔流率

N2的摩尔流率为:

生成的NH3量为:

(2)这是一个三元混合物系pVT的计算问题。

继续使用RK方程进行计算

反应器出口物流组成:

以入口1molN2为基准

N2:

1—0.15=0.85

H2:

3—3×

0.15=2.55

NH3:

0.15×

2=0.30

则总物质的量为:

0.85+0.30+2.55=3.75

各物质的摩尔分率为:

以NH3作为第三组元,补充数据如下:

33(NH3)

405.65

112.78

72.5

0.242

8.683

2.591×

13

226.17

62.0

81.0

0.267

3.666

23

116.01

38.6

68.3

1.109

h=0.244

所以以进口N2为1mol作基准

入口总物质的量为:

1+3+0=4mol

出口总物质的量为:

(1-0.15)+3×

(1-0.15)+1×

2=3.7mol

产品的摩尔流率为:

反应物摩尔流率×

3.7/4=1.022×

105×

3/4=9.45×

104

产品的体积流率为:

速率

2-27.测得天然气(摩尔组成为CH484%、N29%、C2H67%)在压力9.27MPa、温度37.8℃下的平均时速为25。

试用下述方法计算在标准状况下的气体流速。

(1)理想气体方程;

(2)虚拟临界参数;

(3)Dalton定律和普遍化压缩因子图;

(4)Amagat定律和普遍化压缩因子图。

(1)按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标准状况下气体流速

v(273K,0.1013MPa)=

(2)虚拟临界参数法

首先使用Kay规则求出虚拟的临界温度和临界压力,计算结果列表如下:

组分

摩尔/%

/MPa

y/K

y/MPa

甲烷

0.84

160.07

3.863

氮气

0.09

3.394

11.35

乙烷

0.07

21.37

0.341

合计

1.00

192.79

4.510

虚拟临界温度为192.79K,压力为4.510MPa,混合物的平均压缩因子可由下列对比温度和对比压力求出:

查两参数普遍化压缩因子图得:

Zm=0.89

将压缩因子代入方程得:

在标准状态下,压缩因子Z=1,因此体积流率可以得到:

(3)Dalton定律和普遍化压缩因子

查普遍化压缩因子图时,各物质的压力使用分压

yiZi

1.63

7.787

1.693

0.90

0.756

2.46

0.834

0.246

0.98

0.0882

1.028

0.649

0.96

0.0672

0.9114

(4)Amagat定律和普遍化压缩因子

先查得各物质的压缩因子,再使用分体积定律进行计算

2.016

0.88

0.739

2.731

0.99

0.0891

1.903

0.32

0.0224

0.8507

2-28.试分别用下述方法计算CO2

(1)和丙烷

(2)以3.5:

6.5的摩尔比混合的混合物在400K和13.78MPa下的摩尔体积。

(1)RK方程,采用Prausnitz建议的混合规则(令=0.1)

(2)Pitzer的普遍化压缩因子关系数。

(1)RK方程

由附录三查得CO2

(1)和丙烷

(2)的临界参数值,并把这些值代入方程(2-48a)~(2-48e)以及(2-13a)、(2-13b)进行计算,得出的结果如下:

7.382

0.0940

0.228

4.248

0.2000

0.152

5.472

0.1404

0.2755

0.190

并且

6.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