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物流管理的认识.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580294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5.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物流管理的认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对物流管理的认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对物流管理的认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对物流管理的认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对物流管理的认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对物流管理的认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对物流管理的认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对物流管理的认识.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对物流管理的认识.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对物流管理的认识.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对物流管理的认识.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对物流管理的认识.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对物流管理的认识.docx

《对物流管理的认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物流管理的认识.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对物流管理的认识.docx

对物流管理的认识

对物流管理的认识

在我国,物流是否已经形成了一个产业?

物流产业的边界如何界定?

怎样才能促进我国物流产业的健康发展?

这些无疑是我国物流业界慎重思索的问题。

   产业是社会分工的产物,是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的必然结果,它的含义具有多层次性,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可以细分到不能再分为止,并且内涵不断充实,外延不断扩展。

可见,产业的形成和发展是动态的。

物流业当然也不例外。

   一、物流产业的界定

   我国2001年4月17日颁布的《物流术语》国家标准定义:

物流是“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

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

可见,物流活动提供的是一种以运输、储存为主的,多种功能相结合的服务活动。

因此,物流产业属于广义的服务业范畴。

根据三次产业分类法,可以将物流产业归为第三产业范围。

这一划分方式得到了广泛认同。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物流产业究竟包含哪些企业?

是否以运输、储存、搬运、包装、商品流通信息处理等为主要业务活动的企业都可以归属在物流产业范围之内?

近年来,各种专业化物流企业的大量涌现,及其表现出来的快速发展趋势表明,专业化物流服务作为一个新的专业化分工领域,已经逐步发展成为一个新兴产业部门和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中国国家标准局编制和颁布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对产业的划分中,还不包含物流产业。

交通运输、仓储业是独立的产业。

目前,对物流产业的界定还比较模糊,需要引起理论界的广泛重视,做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

   二、物流业当前在我国是否形成了一个产业

   如果将物流产业与同为第三产业的旅游产业做一比较。

旅游业是中国与国际接轨最早并紧跟世界潮流发展的行业。

最新统计显示,中国旅游业固定产值已达7861亿元,有各类旅游企事业单位近27万个,各类旅游住宿设施25.4万个(含旅游饭店1万多家),各类旅行社近9000家,直接和间接从业人员3000多万人。

中国旅游业总收入正以平均12.7%的速度增长,高于国内生产总值7.4%的平均增长率,已经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

   同为第三产业,发展较为成熟的旅游业的各项统计数据非常清晰,其收入以及占GDP的比例呈上升趋势。

而物流业的发展还没有系统量化的统计口径及指标。

在讨论我国物流产业的发展现状及问题时,必须意识到以下几点:

   

(1)物流产业的资产总量是否明晰?

   

(2)物流业的从业人员到底有多少?

   (3)物流业作为一种产业的年产出量有多大?

   (4)物流业自身发生的成本、形成的利税总量有多少?

   (5)现代物流产业所应用的标识性科技成果是什么?

   在与旅游业比较过程中,构成物流产业的基本统计数据和指标也是一片黑大陆。

当需要加速发展物流产业,各个地方政府把物流产业作为一个支柱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加以扶持的时候,必须对上述问题予以重视并作系统全面地考虑。

   三、为什么要发展物流产业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网络经济的兴起,全球物流服务业加速发展。

上世纪90年代,全球物流年均增长7%以上,高于同期GDP增幅。

2000年,全年物流产业规模为3.6万亿美元,与世界旅游业总收入基本相当。

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使得企业的采购、仓储、销售、配送等协作关系日趋复杂,企业间的竞争已不仅是产品性能和质量的竞争,也包含物流能力的竞争。

目前我国不少企业仍沿用计划经济时期的以生产为中心的管理模式,造成一方面生产企业原材料和产成品库存过大,占用资金较多;另一方面,运输仓储企业有效货源不足,现有设施不能充分利用,导致企业周转资金不快,经济运行质量不高。

有资料显示:

1999年,我国独立核算工业企业流动资本占用为31042亿元,资本年周转速度为1.2次,而发达国家的周转速度为15-18次。

如果我国企业的资本周转速度达到发达国家水平,我国3万亿元流动资本将相当于45万亿元以上。

据世界银行估计,我国的物流成本占GDP的16.7%,也有人估计为20%左右。

2000年我国GDP为8.9万亿,按20%计算为17800亿。

如果全社会流通费用降低1个百分点,就可节约资金178亿元。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我国还没有针对物流产业的统计指标体系,上述只是某一年份的估计值。

无论从与全球经济接轨角度还是从我国市场对物流服务的需求角度来看,我国都有必要促进物流产业的形成与发展。

   四、我国物流产业的发展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运输、仓储、包装等行业已有长时间的发展,然而作为将几种功能有机结合的物流产业还尚未形成。

从发展状况来看,我国的物流产业正处于形成阶段。

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问题。

   1、国内企业对物流服务需求不足,现代物流的观念尚未在工商企业中得到普及,对现代物流的认识有待提高;根据有关部门的调查,大部分企业(47%的生产企业和62%的商业企业)还没有考虑过以什么样的标准来选择第三方物流服务商。

对于很多企业来说,成本还是首先要考虑的因素。

不少企业对第三方物流供应商选择的标准已发生了变化,对服务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重视了。

考虑过选择第三方物流服务商的标准的企业中,作业质量和提供综合物流服务的能力,成为衡量第三方物流企业的首要标准。

这说明,企业已经意识到物流效率的重要性,对物流能力开始重视,物流企业在进行服务策略的定位时,要有针对性。

   2、物流企业作为新兴企业,近几年来发展速度较快,少数企业能结合自身优势,与国际接轨,如宝供公司等企业。

但绝大多数物流企业存在工作质量不高,服务内容有限,服务方式和手段比较原始和单一,服务项目、收费标准随意性较大,物流企业组织规模较小,缺乏必要的竞争实力,物流企业经营管理水平较低,物流服务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绝大多数企业只能提供单项或分段的物流服务,不能形成完整的配套物流服务。

   3、基础设施、技术装备水平落后,信息化水平低,专业人才匮乏。

   4、各级政府都将发展物流业提上了议事日程,积极为物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宏观环境。

但由于我国物流市场仍处于起步阶段,市场机制不健全,竞争秩序不规范,现有的规章制度和管理方式尚不适应现代物流的发展。

   5、关于现代物流的理论研究和实际运作比较滞后。

对物流产业概念的界定、物流企业的界定、单个物流作业环节提供的服务与一体化物流作业服务的界定、物流业投入产出统计指标体系的计量界定等理论与实践问题尚且无章可循。

   我国物流产业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

首先必须明确我国物流业在理论和实践方面的发展现状,然后从这些实际出发,逐步解决问题,为物流业的进一步发展打良好基础。

 

现代物流管理的目的:

(1)、以实现客户满意为第一目标;

(2)、以企业整体最优为目的;

(3)、以信息为中心

(4)、重效率更重效果。

物流五要素(FiveElementsofLogistics)是指评价物流体系的五个主要要素,它们是:

品质、数量、时间、地点和价格。

品质是指物流过程中,物料的品质保持不变;数量是指符合经济性的数量要求和运输活动中往返运输载重尽可能满载等;时间是指以合理费用及时送达为原则做到的快速;地点是指选择合理的集运地及仓库,避免两次无效运输及多次转运;价格是指在保证质量及满足时间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物流费用。

实施物流管理的目的就是要在尽可能最低的总成本条件下实现既定的客户服务水平,即寻求服务优势和成本优势的一种动态平衡,并由此创造企业在竞争中的战略优势。

根据这个目标,物流管理要解决的基本问题,简单地说,就是把合适的产品以合适的数量和合适的价格在合适的时间和合适的地点提供给客户。

物流管理强调运用系统方法解决问题。

现代物流通常被认为是由运输、存储、包装、装卸、流通加工、配送和信息诸环节构成。

各环节原本都有各自的功能、利益和观念。

系统方法就是利用现代管理方法和现代技术,使各个环节共享总体信息,把所有环节作为一个一体化的系统来进行组织和管理,以使系统能够在尽可能低的总成本条件下,提供有竞争优势的客户服务。

系统方法认为,系统的效益并不是它们各个局部环节效益的简单相加。

系统方法意味着,对于出现的某一个方面的问题,要对全部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和评价。

从这一思想出发,物流系统并不简单地追求在各个环节上各自的最低成本,因为物流各环节的效益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倾向,存在着交替易损的关系。

比如过分强调包装材料的节约,就可能因其易于破损造成运输和装卸费用的上升。

因此,系统方法强调要进行总成本分析,以及避免次佳效应和成本权衡应用的分析,以达到总成本最低,同时满足既定的客户服务水平的目的。

物流管理的发展经历了配送管理、物流管理和供应链管理3个层次。

物流管理起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军队输送物资装备所发展出来的储运模式和技术。

在战后这些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界,并极大地提高了企业的运作效率,为企业赢得更多客户。

当时的物流管理主要针对企业的配送部分,即在成品生产出来后,如何快速而高效地经过配送中心把产品送达客户,并尽可能维持最低的库存量。

美国物流管理协会那时叫做实物配送管理协会,而加拿大供应链与物流管理协会则叫做加拿大实物配送管理协会。

在这个初级阶段,物流管理只是在既定数量的成品生产出来后,被动地去迎合客户需求,将产品运到客户指定的地点,并在运输的领域内去实现资源最优化使用,合理设置各配送中心的库存量。

准确地说,这个阶段物流管理并未真正出现,有的只是运输管理、仓储管理和库存管理。

物流经理的职位当时也不存在,有的只是运输经理或仓库经理。

现代意义上的物流管理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

人们发现利用跨职能的流程管理的方式去观察、分析和解决企业经营中的问题非常有效。

通过分析物料从原材料运到工厂,流经生产线上每个工作站,产出成品,再运送到配送中心,最后交付给客户的整个流通过程,企业可以消除很多看似高效率却实际上降低了整体效率的局部优化行为。

因为每个职能部门都想尽可能地利用其产能,没有留下任何富余,一旦需求增加,则处处成为瓶颈,导致整个流程的中断。

又比如运输部作为一个独立的职能部门,总是想方设法降低其运输成本,但若其因此而将一笔必须加快的订单交付海运而不是空运,这虽然省下了运费,却失去了客户,导致整体的失利。

所以传统的垂直职能管理已不适应现代大规模工业化生产,而横向的物流管理却可以综合管理每一个流程上的不同职能,以取得整体最优化的协同作用。

在这个阶段,物流管理的范围扩展到除运输外的需求预测、采购、生产计划、存货管理、配送与客户服务等,以系统化管理企业的运作,达到整体效益的最大化。

高德拉特所著的《目标》一书风靡全球制造业界,其精髓就是从生产流程的角度来管理生产。

相应地,美国实物配送管理协会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改名为美国物流管理协会,而加拿大实物配送管理协会则在1992年改名为加拿大物流管理协会。

一个典型的制造企业,其需求预测、原材料采购和运输环节通常叫做进向物流,原材料在工厂内部工序间的流通环节叫做生产物流,而配送与客户服务环节叫做出向物流。

物流管理的关键则是系统管理从原材料、在制品到成品的整个流程,以保证在最低的存货条件下,物料畅通的买进、运入、加工、运出并交付到客户手中。

对于有着高效物流管理的企业的股东而言,这意味着以最少的资本做出最大的生意,产生最大的投资回报。

 

现代物流,从接触到初步认识此概念,时间很短,仓促间阅读了几篇有关物流的文章,感触良多,实有太多不经思考之语,班门弄斧。

 

  20世纪90年代以来,越来越多的企业正在改变传统的物流体制,逐渐向现代物流与供应链管理方向发展,物流和供应链如今已成为企业寻求长远发展、增强竞争力的主要源泉。

特别是我国,物流管理已与电子商务和特许经营一起,已作为深化企业改革、加强科学管理和战略管理的重要举措之一而得到全社会的高度重视。

 

  现代物流的短短几十年的发展,如今已经成为独立的行业,随着电子商务的飞速发展,现代物流已经与电子商务紧密相连,现代物流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一个现代交易的不可缺少部分。

本文是我对现代物流的一些肤浅认识和我对现代物流的个人看法,本文我将从三个方面去阐述我对现代物流和中国物流的理解,主要分为现代物流概念的理解,现代物流价值的再认识,中国物流发展的瓶颈。

 

  现代物流概念的理解 

  对于现代物流概念的理解,我在这里首先先引用2000年颁布的《物流术语》的国家标准:

 

物流(Logistics)的定义:

物品从供应地向接受地的实体流动过程。

这样的定义甚为准确,没任何可敲击之处。

但是我认为这并不能完全体现和表达现代物流的含义,我认为现代物流的概念应该定义为:

在仓储空间的极限压缩条件下,转为时间与地点下的物品流动,此是我对现代物流的新的认识。

 

  在这里我想借用一个简单的物理公式V=S/T(V:

速度S:

路程T:

时间),或者此公式与物流有一点点的联系,当然这里并非指以上定义。

对此我做了如下新的定义:

V=S/T,V:

物流价值.VALUE S:

地点.SPACET:

时间.TIME,即物流价值由两个地点物品状态和中间时间的一定数学关系所决定。

 

  在物流发展上,仓储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有时间的量化所代替,而这种趋势也将更加的明显,因此,从这一点上讲,物流的价值产生因素就会由物品本身在目的地与供应地的所处形式以及在运动过程的时间因素决定,而在物流的一个实际定义也就是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的有机结合,是否就用V=S/T模型将其阶段分清,同时其反映在物流链中,是物资流、资金流、信息流的一个流动过程,最终的价值也就是企业所追求的价值。

 

  讲到物流我不得不引述两个案例去解释以上观点,虽然这两个例子我们已经非常之熟悉,它们就是:

 

  1.海尔物流JIT、3PL仓储 

  海尔国际化中心立体仓库建立后,2000年年底,海尔库存时间由原有的30天减至12天,2001年的目标是确保7天,大宗原材料、进口件不超过15天,某些零部件力争维持仅3天的库存量。

海尔在集团内部实行库存管理的JIT。

配送管理突出两点:

一是减少库存;二是保证二十四小时的快速反应,确保生产线的正常运转,推行4HJIT送料,即控制物资在线时间不得超过4小时,超过4小时立即退库查明原因,按照SST契约进行处理,1小时之内的立即补料,使现场明亮整洁,呆滞物品减少50%。

 

  2.戴尔 

  Dell公司成绩的取得用其总裁迈克尔.戴尔的话而言,是归功于物流电子商务化的巧妙运用。

Dell通过国际互联网和企业内部网进行销售。

在日常的经营中,Dell仅保持两个星期的库存(行业标准超过60天),其存货一年可周转30次以上。

基于这些数字,Dell的毛利率和资本回报率也是相当高的:

分别是21%和106%。

这些都是Dell实施电子商务化物流后取得的物流效果。

 

  从以上两个案例,一系列的数据引发了我的思考,海尔作为中国物流发展的典范,从硬件到软件过程都做得相当出色,两个企业的成功物流在一定的程度上达到了以时间消灭空间的物流价值,同时也体现现代物流的发展方向,一系列下降减少百分比,我想这也是V=S/T的最好体现。

当然具体的价值实现又不是孤立的,两个企业也真正的做到了现有条件下的物流价值的最大化。

 

  在上一部分的物流概念理解中,我试着用V=S/T的形式解释物流的价值,可能会有点勉强,但是在这一部分我仍想继续我的观点,由海尔的JIT、戴尔完善的电子商务物流以及最为成功的丰田的零库存一系列经典案例,我们可以看到所有这些物流运作成功的案例无一部说明:

在物资流、资金流、信息流在人的因素作用下,在恰当的时间均已达到通畅,时间价值作为物流的第一价值体现,已经成为衡量企业物流是否成功的关键。

时间价值同时也在引导现代物流发展的方向和提升现代企业的竞争力。

V也就成为物流价值的直接体现,而同时他又成为企业追求利润的中间目标。

 

  一个物流企业,要达到理想的物流价值,就必须对时间价值做一个合理的量化,这时模型中,TIME也就是最关键的,在成功的物流运作中,企业对物流的TIME都做了极为准确的量化,当然我要指出的一点是此处的TIME是在以程度的上的零时间的界定,但其可谓争分夺秒,这一系列的定向具体的量化使得物流价值得以准确地量化。

同时也才有了海尔和戴尔等的成功。

 

  中国物流,在中国战争史上,这样一个词是很出名的,兵贵神速。

同样的道理我们也可用来解释物流,或者可改为“物贵神速”。

我认为这个词在一定程度反映了物流的核心。

在这里我也认为古人的思想对物流的发展是有很大的帮助的。

当然我并不是想要说明这个问题,在这里我并没有过多地去查看相关的资料,但是这里我想试着从人的角度去解释中国物流发展的瓶颈。

不过首先还是让我们来看一看中国物流的现状。

中国物流大概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政府推动力度加大,但没有形成合力 

  二、物流发展的地域性、行业性特点明显,呈不均衡发展 

  三、城市成为物流重要结点,但综合物流水平不高 

  四、跨国物流企业在中国实行"抢滩战略",物流业已成为外资与民间资本投资热点 

  五、传统运输与仓储企业向第三方物流企业加快转型,工商企业物流管理有所加强,但物流需求增长慢于供给增长 

  六、用信息化、标准化带动物流现代化有所推进,但差距很大 

  七、物流人才工程已经启动,但人才短缺短期内难于解决 

  我注意到这样的一个现象,建国到1978年前,我国一直是计划经济体制,生产、运输、仓储、销售等都由国家控制,企业在物流过程中没有一个经营自主的空间,物资不能按市场规律有效流动,所以此阶段内我国经济领域中没有物流的概念,更缺乏有关物流理论的研究。

1978年后,随着经济的改革和市场的开放,我国开始发展物流业。

20世纪90年代后期,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企业产权关系日益明晰,生产、流通等企业开始认识到物流的重要性。

国内开始出现了不同形式的物流企业,大多物流企业是由原运输企业、仓储企业、商业企业或工业企业等改造重组而来,而绝大多数物流企业的性质仍是国有性质。

而这些企业也并未真正地实现企业物流的现代化,存在着诸多弊端。

我认为物流是现代企业创造价值的一个重要区域,在日益强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的发展与生存关键在成本领先。

在市场中有着成本优势无疑会在竞争过程中具备领先的优势。

更是因为这些物流有着决定它成为利润竞争源的重要资本,物流的合理与科学与否直接决定了企业在市场中竞争力的大小,企业的物流链条合理与否是衡量一个现代企业成熟与否的一个重要标志!

故一个健全的物流公司应该集物流规划、仓储、运输、分拨配送、信息处理、流通加工、增值服务于一体,这样也会给更多的生产企业节省不少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我相信很多企业已经认识到这点的重要性,但是中国要想和国际接轨,在这方面的发展是必不可少的。

一、物流的定义

物流即物的流通这一术语,始出于1956年日本考察团的《流通技术》报告中。

物流的概念,应先从流通说起,而流通又离不开经济活动。

所谓经济活动是一个生产和消费的总的体系,基本上由生产和消费两种功能构成。

而将其制造产品、创造价值的生产和使用产品的消费连接起来的即是流通。

在生产与消费之间,存在着:

1、社会间隔(生产的人和消费的人不同)2、场所间隔(生产场所和消费场所不同)。

3、时间间隔(生产时期和消费时期不同)。

随着社会发展,这种间隔也逐渐增大。

正是流通将生产和消费之间的这些社会的、场所的和时间的间隔联系起来。

沟通生产与消费之间社会间隔的是商业或贸易的流通。

这种沟通,把生产者与消费者紧密的联系起来。

此外,联结场所、时间间隔的则是物流,是物品由生产者向消费者的转移,创造场所性价值和时间性价值。

物流就是通过买卖消除社会间隔;通过运输消除场所间隔;通过保管来消除时间间隔,以实施所有权和物品的转移。

二、物流的现状及我国物流的发展问题

虽然我国企业物流管理和物流企业均有一定程度的发展,主要表现在:

一是许多实行连锁经营的零售企业建立了自己的配送中心,为企业内部的连锁网点提供物流配送服务,一些连锁企业配送商品比例已经超过企业经营品种的50%。

二是部分制造业企业也在探索和尝试物流管理方面的改革。

三是出现一批定位于全方位物流服务的物流企业。

另外,一些经济发展较快地区的地方政府,如深圳、北京、上海等对促进物流产业发展给予高度重视,并已开始着手研究和制定地区物流发展的规划和有关促进政策。

但是我国的物流发展的瓶颈层出不穷:

1、物流观念落后,管理体制滞后。

导致我国不论是国民经济或企业管理均不重视物流,缺乏规划,投资严重不足,现有的储运被当做是物流的全部内容。

体制的不顺,造成了物流行业管理中存在的条块分割、部门分割、重复建设等种种问题。

2、物流设施陈旧,利用率不高。

陈旧的设施功能单一,无法实现机械化、自动化。

由于使用效率低下,使原本陈旧的物流设施更不能满足电子商务的需要,我国仓库利用率只有50%。

3、物流与电子商务脱节,重电子商务轻物流。

电子商务时代的来临将使传统的物流与商流、信息流、资金流重新整合,但我国却呈现出重商流、轻物流,重硬件、轻软件,重电子、轻商务的倾向。

运作的相对独立性导致传统物流、商流和信息流的运作效率较低,成本居高不下,无法满足现代物流要求。

及电子商务发展滞后。

电子商务发展的滞后使我国物流企业在经营技术上与世界先进水平差距明显。

4、物流专业化程度低,技术单一。

许多企业继续搞“大而全”、“小而全”,产供销一体化,仓储、运输一条龙,有的工厂有自己的大型车队,甚至远洋船队,物流专业化程度低。

现有的物流企业是过去仓储、运输的简单转行,物流技术单一,专业化的物流企业尚未建立。

此外我国企业物流经营分散,组织化程度低,横向联合薄弱,物流管理手段落后,没有充分发挥城市的规模效应和整体协同效应。

5、物流人才工程已启动但是人才的短缺短期内是不可能得到有效的解决的。

三、       物流的发展前景

物流从企业传统的生产和销售活动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研究领域和学科范围,具有独立的定义及发展领域。

物流对企业的意义及产业链的发展--第三利润源泉--物流外包--国内外物流企业的崛起--物流产业的形成--发展趋势。

物流是物资从出发地到目的地的流动过程,通常占企业总成本的30%左右,物流成本的降低成为企业利润的“第三源泉”。

随着经济全球化、自由化和网络化的发展,使社会分工趋于明显,企业供应链延伸得越来越长,销售渠道变得更加细密,这客观上造成了物流成本在产品成本中的比重居高不下,自营物流成为企业沉重的包袱,独立于供需双方的第三方物流随之兴起。

在企业的供应链运做过程中,物流流贯穿了整个链条。

在这其中,低成本的原材料采购,畅通的流通渠道,能为企业带来显性的利润。

一句话,在人工、原料、制造成本等日益趋同的今天,物流已经成为企业的"第三利润源泉"。

在企业全球化竞争和"第三利润源泉"的驱动下,物流快速发展并已形成产业,一大批专业的物流公司涌现并成熟起来。

这些物流公司类型纷呈,活跃在市场上。

这些公司包括传统的物流公司(运输、仓储、等企业),独立于供需双方的第三方物流公司,以及为第三方物流公司服务的第四方物流公司。

除此之外,物流产业的发展将成为21世纪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的产业部门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物流产业发展的历史和国际经验表明,物流产业作为新兴的服务部门,已经进入全面快速发展阶段。

相比较而言,中国的物流产业仍然处在起步发展阶段,但在相当一些领域和地区已经表现出快速发展的趋势和潜力。

进入21世纪后,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中国物流产业将出现加速发展的趋势,其在中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将不断提高,成为国民经济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新经济增长点。

中国物流产业发展对提高我国的国际竞争能力有极其重要的影响。

一方面,发达的物流产业和基础设施有助于改善投资环境,吸引更多的外国企业和国际资本,进入中国市场。

目前许多跨国公司和国际先进企业在选择新的区域市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