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白山生态旅游区总体规划设计_规划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3584137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97 大小:961.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东白山生态旅游区总体规划设计_规划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7页
东白山生态旅游区总体规划设计_规划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7页
东白山生态旅游区总体规划设计_规划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7页
东白山生态旅游区总体规划设计_规划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7页
东白山生态旅游区总体规划设计_规划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7页
东白山生态旅游区总体规划设计_规划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7页
东白山生态旅游区总体规划设计_规划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7页
东白山生态旅游区总体规划设计_规划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7页
东白山生态旅游区总体规划设计_规划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7页
东白山生态旅游区总体规划设计_规划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97页
东白山生态旅游区总体规划设计_规划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97页
东白山生态旅游区总体规划设计_规划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97页
东白山生态旅游区总体规划设计_规划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97页
东白山生态旅游区总体规划设计_规划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97页
东白山生态旅游区总体规划设计_规划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97页
东白山生态旅游区总体规划设计_规划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97页
东白山生态旅游区总体规划设计_规划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97页
东白山生态旅游区总体规划设计_规划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97页
东白山生态旅游区总体规划设计_规划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97页
东白山生态旅游区总体规划设计_规划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97页
亲,该文档总共9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东白山生态旅游区总体规划设计_规划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东白山生态旅游区总体规划设计_规划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白山生态旅游区总体规划设计_规划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9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东白山生态旅游区总体规划设计_规划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四、东白山旅游发展背景 28

五、东白山旅游发展概况 29

六、东白山与相关景区竞合概况 29

七、东白山旅游发展SWOT分析 31

第三章旅游资源分析与评价 34

一、旅游资源分析 34

二、旅游资源评价 36

第四章发展目标和战略 38

一、战略定位 38

二、战略目标 38

三、战略选择 39

第五章空间分区发展规划 40

一、分区原则 40

二、分区规划 40

第六章功能区规划及项目策划 41

一、“天上人间”七夕文化体验区 41

二、“惜缘谷”香榧生态度假区 47

三、“绿野谷”农业休闲娱乐区 49

第七章旅游产品体系 53

一、旅游产品开发原则 53

二、旅游产品开发思路 53

三、旅游产品体系规划 53

四、专项旅游产品规划 55

第八章旅游交通与游线组织规划 56

一、规划目标 56

二、规划原则 56

三、道路交通系统规划 56

四、旅游线路组织规划 57

第九章市场营销 59

一、市场分析 59

二、市场定位 61

三、形象策划 62

四、营销规划 63

第十章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68

一、现状及评价 68

二、规划原则 68

三、规划目标 68

四、环境保护分区与措施 68

五、生态容量测算 69

六、规划要点 69

第十一章服务设施规划 71

一、旅游信息咨询服务系统 71

二、住宿设施规划 71

三、旅游餐饮规划 73

四、旅游购物规划 73

五、旅游娱乐规划 74

六、解说系统规划 74

第十二章基础设施规划 75

一、给排水规划 75

二、供电规划 75

三、电信规划 76

四、环卫设施规划 76

五、防灾规划 76

第十三章 居民社会调控规划 78

一、居民社会现状 78

二、规划原则与目标 78

三、规划内容 78

第十四章景区经营 80

一、树立绿色管理和生态运营理念 80

二、建立标准化管理体系 80

三、采用合理营销方式 80

四、发展多种产业,实现产业共融 80

五、协调利益相关者,实现权责利平衡 80

六、托管经营,加速东白山发展 81

七、做好人才储备,实施人才战略 81

第十五章项目开发时序及投资估算 83

一、项目分期建设时序 83

二、投资估算 83

第十六章实施保障 86

一、完善规划体系,推进法制化管理 86

二、理顺管理体制 86

三、健全法律法规制度 86

四、创新投融资体制 86

五、实施旅游人才战略 87

图纸目录

1、区位分析图

2、市场分析图

3、三维分析图

4、高程分析图

5、坡度分析图

6、坡向分析图

7、重点资源分析评价

8、道路交通现状图

9、水系村落现状图

10、太白峰周边地区山水形态及用地选址

11、绿野谷山水形态及用地选址

12、乡村景观视觉安全格局

13、总平面图



14、功能分区图

15、“天上人间”平面图

16、“绿野谷”平面图

17、“惜缘谷”平面图

18、重点项目布局图

19、局部平面图

20、入口效果图

21、东白胜境效果图

22、茶林物语效果图

23、茶屋会议酒店

24、茶园别墅区

25、东白禅寺效果图

26、同心锁效果图

27、服务设施分布图

28、交通规划图

29、区域交通规划图

30、主要交通建设规划图

31、徒步游线规划图

32、游线组织规划图

33、标识系统应用

34、标识系统设计一

35、标识系统设计二

文本

23

第1条规划性质

本规划为旅游区总体规划。

第2条规划期限

第一章规划总则

《东阳市城市总体规划》、《东阳市域总体规划(2006-2020)》、《东阳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2008-2020)(修编)》、《东阳市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2006-2020)》、《康大香榧文化园旅游总体规划》、《碧水云天农业休闲旅游区概念规划》、《东白山风力发电场规划》等。

5、自有研究成果

《休闲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中国城市经济学会休闲旅游产业委员会)。

第5条规划原则

遵循生态导向、慢游导向、市场导向、休闲导向和特色导向原则。

规划期限为2009年—2025年。

近期为2009年—2015年,是开发建设期;

中期为2016

年—2020年,是稳步发展期;

远期为2021年—2025年,是优化提升期。

第3条规划范围

北至诸暨分界线;

西至罗店、市前、上山村;

南至东方红水库大坝;

东至嵊州交界。

总体用地规划范围70平方公里,核心区20.5平方公里,控制范围49.5平方公里。

第4条规划依据

1.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国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等。

2、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

《旅游规划通则》、《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旅游区(点)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生态旅游度假区标准(征求意见稿)》等。

3、部委相关文件

《中国旅游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基本思路》、《中国旅游业发展“十五”计划和2015年、2020年远景目标纲要》、《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业发展的通知》、《全国生态旅游发展纲要(2008-2015)》等。

4、地方性规范与其它相关文件

第二章现状研判和SWOT分析

第6条东白山旅游发展背景

1、自然环境良好

地理位置得天独厚;

沟谷地貌特征显著;

雨量充沛,空气湿润;

动植物资源丰富。

2、社会文化多样

东白山历史悠久;

总面积70平方公里,包括9个行政村、18个自然村、一个国营茶场;

文化呈现明显的多元化发展特点。

3、经济基础较好

农业经济发达;

风电场建设进展顺利。

4、外部交通逐步改善

外部交通便利,全市半小时经济圈基本形成;

东白山客运专线开通;

自驾车游客方便进入;

可进入性不断改善,罗店岭头至东白山的道路即将建设。

5、内部交通有待提高

内部交通网络已基本形成,但存在三大问题:

一是公路等级有待提高;

二是现有道路严重破坏山体景观;

三是标识、停车场等重要交通服务设施亟待建设。

第7条旅游业处于起步阶段

东白山旅游资源丰富,特色突出;

游客群体以徒步背包客为主,大规模旅游市场尚未形成;

旅游景区处于开发建设阶段。

第8条SWOT分析

1、优势

区位优越;

资源特色鲜明;

客源充足;

联动条件好。

2、劣势

旅游品牌尚未形成;

旅游产业链有待完善;

旅游产品开发起步晚;

交通通达性有待提高。

3、机遇

扩大旅游消费以提振经济的政策支持;

“国民休闲计划”即将推出;

国家休假制度改革促成短线旅游热潮;

东阳市政府统一部署开发东白山;

交通条件持续改善;

七夕文化逐年升温;

影视旅游和外景地旅游红火发展。

4、挑战

周边景区分流客源;

七夕文化旅游地多;

旅游产品升级快。

第三章旅游资源分析与评价

第9条旅游资源分析

1、旅游资源分类

根据《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东白山旅游资源分为8个主类、

24个亚类、47个基本类型,166个资源单体。

2、旅游资源分析

东白山旅游资源的特点突出表现为:

七夕文化脍炙人口;

香榧文化源远流长;

茗茶文化名倾天下;

“五高”景观价值斐然;

风电资源特色鲜明;

山体景观风貌完好;

水体景观丰富多姿;

生物景观各有千秋;

气象景观奇特壮观;

古村聚落古韵犹存;

民俗风情异彩纷呈;

宗教文化兼容并蓄;

特色饮食风味十足。

第10条旅游资源评价

1、定量评价

东白山40处主要的旅游资源点中,优良级(五级、四级、三级)旅游资源共有26处,占主要旅游资源总量的65%;

普通级(二级、一级)旅游资源共有14处,占主要旅游资源总量的35%。

优良级的旅游资源既有自然旅游资源也有人文旅游资源,其中以七夕文化、东白天池、仙姑殿、香榧文化、高山茶园、高山湿地、高山草甸、东白山风力发电场、一脚踩三县最具开发潜力。

2、定性评价

品位参差不齐,生态本底、七夕文化凸显优势:

“三大文化”、“五高”景观和风电资源品位较高;

良好的湖、山、林生态环境是一流的休闲度假环境资源。

集中度高,组合状况良好:

重点旅游资源大都分布在交通沿线和山顶区域,集中度高,并且种类齐全,组合状况良好。

种类丰富,功能多样:

旅游资源功能多样,兼具休闲、度假、文化体验、运动等多种功能。

与周边资源互补性强,能和周边诸多景区形成良性互动,后发优势明显。

第四章发展目标和战略

第11条总体目标

以生态景观、风电景观、乡村聚落景观为背景,以七夕文化、香榧文化、茶文化和地方民俗文化为内涵,以“生态休闲旅游”为核心理念,突出“爱情圣山,会稽之巅”的形象特征,创新开发生态休闲旅游项目,完善配套设施,建设华东地区知名的生态休闲旅游区。

第12条分类目标

1、经济目标

依据东阳市旅游发展状况、东白山旅游业发展现状及潜力预测,规划东白山的旅游产业规模如下:

到2015年,接待游客25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0.5亿元;

到2020年,接待游客

6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1.8亿元;

到2025年,接待游客95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4.75亿元。

2、社会目标

增加居民的就业机会和经济收入;

改善居民的物质生活条件;

提高居民的文化素质;

提高居民满意度。

3、环境目标

维持现有的植被覆盖率和绿地率;

地质地貌得到较好的保护,人为破坏严重的地段基本得到恢复;

珍稀动植物得到研究和详实的纪录,其生存环境得到保护。

4、旅游管理目标

健全管理体制;

完善管理机制;

争创“国家AAAA级旅游区”和“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

旅游服务设施系统建设与社区村落改造相结合;

提供多样的旅游活动模式和深层次的游客体

验;

提升旅游综合竞争力。

第13条阶段性目标

1、近期(2009-2015):

重点建设阶段

对旅游环境进行整治,开展招商引资,完善基础设施与服务设施,按照“国家AAAA级

旅游区”和“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的标准进行重点项目建设和重点区块的打造,形成爱情主题氛围。

2、中期(2016-2020):

稳步发展阶段

完善规划区的产品体系,加强营销力度,不断完善配套设施,打响“爱情圣山,会稽之巅”的旅游品牌,完成“国家AAAA级旅游旅游区”申报审批工作。

3、远期(2021-2025):

优化提升阶段

东白山品牌形象和知名度进一步提升,产品、营销与服务达到华东地区一流水准,提供完善的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区域现代服务功能与旅游功能十分完善,东白山成为华东地区知名的生态休闲旅游区。

第14条战略选择

坚持精品品牌、生态优先、产业融合、整合联动四大战略。

第五章空间分区发展规划

第15条分区原则

规划分区遵循整合资源、突出主题形象,合理布局、集中功能单元,有机联动、构筑服务体系,生态保护、预留发展空间等原则。

第16条分区规划

依据旅游资源特征、旅游开发方向和东白山空间整体形态以及与周边环境的相互关系,形成“一心二轴三区”的旅游开发格局。

1、一心——东白胜境

是东白山生态旅游区的区位中心、功能核心和开发重心。

2、二轴——七夕文化发展轴、高山生态发展轴

东白山生态旅游区沿七夕文化和高山生态两条主线展开,体现了规划区旅游发展的四大重要指向:

七夕、生态(湿地、草甸、茶林、香榧、天池)、儒道、节会。

3、三区——“天上人间”七夕文化体验区、“惜缘谷”香榧生态度假区、“绿野谷”农业休闲娱乐区

“天上人间”七夕文化体验区为规划区的核心区,“惜缘谷”和“绿野谷”为控制范围。

以上三个功能区差异定位、特色显著、功能互补,构筑“高山为型、文化为魂、两轴推进、全面联动”的东白山生态旅游区。

第六章功能区规划及项目策划

第17条“天上人间”七夕文化体验区

位于规划区中部片区,面积20.5平方公里,依托七夕文化、太白峰、东白天池、茶文化、高山茶园、高山湿地、风电产业资源等,以七夕爱情、生态湿地、风电、茶为主题,构建七夕文化、高山生态湿地、宗教文化、绿色能源科技产业完美融合的山地生态休闲游憩观光区。

1、主入口服务区

位于东白山水库东南岸,是规划区的综合型一站式服务中心,其服务功能辐射整个规划区。

(1)景区大门

凸显东白山特有的文化内涵和良好的生态环境,体现东阳木雕的精粹,彰显“建筑之乡”的美誉。

(2)游客服务中心

承担整个规划区内旅游信息咨询、旅游集散、旅游购物、旅游展示、旅游餐饮等功能。

(3)“芙蓉出水”水景演艺

东白山水库更名为“仙女湖”,以“芙蓉出水”为主题,应用声光电等高科技手段,推出大型音乐喷泉表演,在固定时间进行表演,既能有效增加游客停留时间,又能丰富游客游览体验。

(4)东白山庄

建设主题型酒店,以“山珍野味”为特色,形成东白山庄特色餐饮品牌,以住宿、餐饮等功能为基础,增加康体、休闲等活动内容。

(5)东白禅寺

复建东白禅寺,开发“东白山素斋”养生餐饮旅游产品。

2、东白胜境景区

以展示“七夕文化”为主线,是“天上人间”七夕文化体验区的高潮,也是整个规划区

的核心景区。

七夕文化与高科技生态能源产业在此实现完美结合,极具竞争力和发展潜力。

(1)七夕广场

在东白山主峰下(南侧)规划建设表现“七夕文化”的大型标志性主题雕塑,如“仙女下凡”、“喜鹊归巢”等,广场四周围以水池喷泉、彩灯和草坪。

(2)天宫祈福区

在太白峰规划建设“天宫”,其建筑形式是浙派古建筑,其营造的氛围是神秘的“天庭仙境”,其展示的内容是“天宫文化”及“天宫之爱”,包括天宫人物、神话传说等。

恢复性修建仙姑殿,修建观景(观日、观星)平台、祈福平台及游憩设施。

(3)海枯石烂

位于东白石林,对石阵进行景观营造,修整游步道,增设景观小品和游憩设施,以“爱情”为主线,对典型的象形岩石进行命名。

(4)东白天池——爱情营地

在东白天池湖畔建设帐篷露营地,提供相应环境、设施及服务。

(5)“风之舞”绿色能源观光区

依托东白山风电场建设“风之舞”绿色能源观光区,核心项目为风电科技体验馆、风车观光区。

进行生态修复,积极消除风电塔对规划区整体景观环境的建设性破坏。

(6)“牛郎村”大地湾生态度假村

利用原有村庄及环境要素打造大地湾生态度假村,赋予其丰富的生态养生、休闲度假功能,并与太白峰天宫、仙姑殿和天池等景点形成功能互动,与“天宫仙姑”形成主题呼应。

(7)茶屋会议酒店

选址东白茶场分场,规划建设商务会议型酒店,满足商务游客需求。

(8)寻仙谷

依托阿溪登山路线开发“寻仙谷”,为游客提供徒步登山的文化生态游憩廊道,同时开展拓展、野营训练活动。

(9)寻仙动漫基地

满足大众市场休闲娱乐需求,打造时尚娱乐体验项目——“寻仙”动漫基地。

3、鸳鸯湖景区

鸳鸯湖景区选址东白山湿地,以“人间真爱”为主题,以罕见的高山生态湿地为景观营造的环境本底,以高山茶园为主要文化内涵,营造温馨浪漫氛围,构建悠然雅致景观环境,规划湿地景观独特、茶文化浓郁的文化生态型景点。

(1)入口区

入口区选址于两片高山湿地的分水岭,体现“鹊桥”等七夕文化元素,建设爱情主题的标志性景观。

(2)太白诗苑

深入挖掘诗仙太白与太白峰的历史文化渊源,规划以李白诗词为主题的“太白诗苑”,修建碑林、书画院等,使其成为东白山人文精神得以集中展示的活动中心。

举办李白文化论坛、诗仙节等活动。

(3)茶林物语

重点突出休闲功能,在茶林中点缀“茶林物语”茶吧,为游客提供生态、温馨、精致的休闲新去处。

(4)茶园别墅区

在一片茶香天地之间,打造生态宜人、茶香浓郁的别墅度假区,满足高端游客回归山林、接近自然的休闲度假需求。

(5)高山湿地公园(体验馆)

主要功能分为三部分:

湿地生态破坏的灾难体验、湿地生态平衡体验、科幻生态休闲和配套的旅游产品售卖等。

(6)一脚踩三县——鹊栖阁

“一脚踩三县”与鸳鸯湖湿地相串联,策划多条徒步游线路,建设景观小品、游憩设施、游步道及标识指引系统。

在“一脚踩三县”处建设鹊栖阁,建筑风格与天宫保持一致,内设

以“鹊桥会”为创作主题的东阳木雕,鹊栖阁前按照古代照壁或萧墙的形式修建箴言壁,作为游客祈福、盟约的留言壁。

第18条“惜缘谷”香榧生态度假区

位于规划区东部片区,面积21.5平方公里,依托香榧、竹林、百总庙、西垣村、东溪村、磨水仓村、白溪村、东方红水库等资源,以香榧树为主导景观,以“古榧老巷、山林竹海、

森林氧吧”为主题,以香榧文化为文化内涵,以山林竹海为生态环境本底,建设生态养生休闲度假区。

1、古榧观光区

项目选址于西垣村、东溪村古榧生长区,挖掘和展示香榧爱情文化、香榧养生文化,延伸香榧产业链,将香榧古树观光与休闲旅游相结合,进一步产生迭加效应,发挥综合效益,增加多种功能,满足游客需求,打造香榧文化厚重、彰显“古奇特”的香榧古树观光区。

2、香榧老街

选址于西垣村古巷,对香榧老街现有居民进行动迁,还原老街原貌,建设集餐饮、茶馆、酒吧、购物等功能于一体的、“外型古朴、内在休闲”的香榧风情古巷。

3、香榧人家

依托西垣村自然生态环境、村庄及古榧资源,与古榧观光区、香榧老街等景点形成有机联动,建设有主题、有规模、有标准、有档次的山地农家乐,创建“香榧人家”独有的美食品牌——“香榧宴”。

4、竹海田园木屋村

在百总庙北规划建设多种形式、规格的木屋、别墅,并划分不同组团,木屋村具备住宿、餐饮、会议、康体、休闲等功能,开发如采摘、健身、养生等多种活动项目。

5、百总庙

在保持原建筑风格的基础上复建,增设景观小品、观景平台等游憩设施,成为磨水仓度假村、竹海田园木屋村、香榧人家农家乐的配套观光景点。

6、磨水仓度假村

选址磨水仓村,通过住户外迁、村庄环境整治、景观营造、房屋修建等措施,打造高端、精品度假村,以石头房为主要建筑形式,以当地的石料、毛竹等为建材,赋予其古朴和谐的建筑外观和高端舒适的内在度假设施。

7、“浪漫满屋”汽车营地

依托于秀丽古朴的白溪村和东方红水库,营地规划住宿区、娱乐区、管理服务区三个功能区,在主题上强调浪漫爱情、乡村体验,以纯朴乡村体验和滨水休闲娱乐为主要活动内容,打造浪漫悠闲的室外活动项目。

第19条“绿野谷”农业休闲娱乐区

位于规划区西部片区,面积28平方公里。

依托罗店香榧种植产业、西白山、西白寺、大潦村、潦溪、金矿等资源,以“香榧产业观光、香榧科普展示、庄园经济、休闲运动娱乐”为主题,大力发展规模化的香榧种植和特色养殖,建设农业休闲娱乐区。

1、绿野公园

根据该片区的地形特点,建立山地型登山健体公园,修建登山步道、景观小品、休息亭、休息椅、观景台等基础设施和标识系统,整治山地自行车道路面,开辟攀岩体验区、山地速降体验区等。

2、野生动物观赏园

野生动物观赏园是规划区内最具特色的娱乐项目。

狩猎场内以野猪、鹿等动物为主猎物,分区设置接待服务区、山谷飞碟射击区、动物放养区、登山观赏采摘区等,满足中高端客源市场需求。

3、奇异果庄园

大力发展特色种植,建设奇异果庄园,打造与法国葡萄庄园类似的休闲度假庄园。

主要项目包括度假庄园、猕猴桃种植观光基地、猕猴桃酿酒基地等。

4、金麝园

规划集科研、养殖、加工、旅游购物、科普教育于一体的麝养殖观光园,设立麝文化园,建立小型麝文化展览馆,小型鹿科动物园,强化麝产品的开发力度。

5、康大香榧休闲农业园

挖掘香榧文化内涵,延伸香榧产业链,打造国内首家特色鲜明、内涵丰富、功能多样的香榧休闲农业园,成为浙江省著名的特色休闲农业观光园区。

6、“碧水云天”休闲农业园

以“生态农业、绿色农业、休闲农业、旅游农业”为经营理念,以游客的参与性、观赏性、寓教于乐性和高科技特色农业经济转型为手段,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提高农民的收入和拉动农村经济发展为宗旨。

康大香榧休闲农业园

普适市场

春、夏、秋、冬四季

乡村旅游产品

香榧人家

休闲市场

碧水云天休闲农庄游

节事旅游产品

东白山七夕文化节

7月7日

东白山“婚礼·

亲情”嘉

年华

婚庆市场

春、夏、秋三季

东白山茶文化节

春、夏两季

东白山香榧文化节

东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